【课程背景】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的血液,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安全。金融风险无处不在。对法律的不了解、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作失误及失职、金融犯罪都是形成风险的主要原因。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科技技术,正在加速与金融业务融合,对金融机构业务升级改造。金融科技以新的手段、新的表现形式与金融机构业务进行融合之时,也必须同步考虑如何与现有的法律监管理念、框架、制度等进行融合。
本课程设计者与讲授者李皖彰老师同时具备法学、经济学、商科的知识体系和海外访学经历,拥有16年管理咨询与经营管理实践经验,曾任14个省多家商业银行转型辅导咨询专家,主导实施包括: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吕梁分行/秦皇岛分行/保定分行/张家口分行/楚雄分行/许昌分行/莱州分行/徐州分行、交通银行安庆分行/淮北分行、建设银行安庆分行、光大银行蚌埠分行/南京分行、徽商银行总行营业部/宣城分行、凤阳农村商业银行、磐安农村信用社等转型提升、创优、“百佳/千佳”创建、文化打造,了解商业银行的真实场景与需求痛点。作为本届北京市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北京市无党派代表人士,李老师用丰富的管理咨询与法律服务实践赋予理论知识生命力,让员工听得进、用得到、入脑也入心。
【课程收益】
² 提升学员关于金融科技领域法律风险及相关法律法规认知
² 增强学员合法合规经营管理意识,实现企业长久稳定发展
² 提升学员解决日常工作法律问题的实践技能
【课程特色】
² 结合新形势、新常态、新问题,实时更新、灵活实用
² 以最新的法律法规与司法实践为依托
² 深入剖析法条及其背后的法律机理,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² 学员学得懂、记得住、用得到、吃得透
【课程对象】金融机构管理者、法务
【课程时间】0.5天(2-3小时)
【课程大纲】
一、未来已来:金融科技在本质上不会改变金融业务的逻辑关系
风险=风险损失额×概率
金融科技领域法律风险防范:秩序的价值与代价
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
二、你见或不见,金融法律风险就在那里
场景化生态圈中相关方违规、损害消费者利益
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不做法律风险的制造者
三、金融科技“动态协同”治理
金融安全与科技创新并重
金融市场与基础设施并重
四、盔甲与盾牌:金融科技领域法律风险管理策略
一行一局一会”覆盖银行、保险、证券等各传统金融领域的监管盲区
守望相助:风险预警与应对
亦步亦趋:在实践中提高风险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外层金融网络与基础设施的法治保障
中层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的法治保障
内层金融服务行为监管的法治保障
五、迎接未来的风险管理文化:内生出风险管理能力是金融人的基本功
基本功一:无感服务能力
基本功二:生态赋能能力
基本功三:合规管理能力
六、课程回顾总结与展望
回顾课程要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