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王志涛:教学罗盘-三步成师—培训师核心技能训练营

王志涛老师王志涛 注册讲师 3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2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管理技能

课程编号 : 38978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企业课程开发人员、内训师/专兼职讲师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本课程的三步成师/1N1框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授课逻辑,帮助企业的培训师掌握从“内容设计”到“授课形式”两个核心方面的技能。通过对授课内容的精细拆解和有效表达,培训师能够更加有条理、系统性地传达知识。这对于企业来说,提升了内部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让员工在培训后能快速应用所学知识。

课程特别关注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并设计了互动方法(如“A or B互动法”等),让学习更具吸引力。通过这些互动工具,学员不仅能更积极参与,还能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投入度。这使得企业培训不仅停留在“灌输”层面,而是真正帮助员工提升认知能力和应用技能。

本课程帮助培训师理解如何设计有效的课程交付物,比如常见的案例、流程工具等,这让学员能够更好地把学到的理论与实际工作场景结合。企业通过这样的系统工具,不仅能确保学员快速上手,还能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课程收益】

1.建立系统化的授课框架:本课程通过三步成师/1N1框架帮助培训师构建一个清晰的授课逻辑,从“讲什么”(内容)到“怎么讲”(形式)都进行了详细的拆解。对于讲师来说,掌握这一框架可以大大提升授课的条理性和效果,使得课程结构更加科学、易懂,学员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2.提高授课技巧与课程设计能力:课程通过实用案例和互动演练,教会学员如何在授课中运用有效的课程内容与形式匹配。例如,如何通过60秒案例法、情境模拟等方式设计课程,确保内容既深入又通俗易懂。学员还将学习到如何根据学员的需求调整授课风格,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

3.掌握高效的课程交付物设计:授课不仅仅是讲授内容,还涉及到如何将知识和工具有效传达给学员。通过学习课程,学员将熟悉如何设计与交付各种课程工具、流程和标准样式,帮助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快速应用所学知识。

4.提升互动与学习动机设计技巧:本课程着重解决学员参与度低的问题,提供了多种互动设计方法,如“A or B互动法”“案·情互动法”等。这些技巧能够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增强课堂互动,使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5.应对授课中的挑战与特殊情况:培训讲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如学员无动于衷或学员提出质疑。本课程将传授如何应对这些情况的策略,帮助讲师更加自信地面对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提升授课效果。

6.提升课件设计能力:通过深入学习课件设计的核心技巧,学员将能够制作出更具吸引力和逻辑性的课件,同时掌握如何在授课过程中依靠自身的表达和互动,而不仅仅依赖课件。

【课程特色】

1.授课逻辑清晰且实用性强:课程采用“三步成师”框架,帮助讲师迅速构建授课的底层逻辑和内容框架,强调如何将复杂的知识通过简洁、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员。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场景,提供从“讲什么”(内容)到“怎么讲”(形式)的全方位解决方案,确保学员能迅速学以致用。

2.注重解决现实问题:课程聚焦如何让讲师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传递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的授课方式,讲师可以根据学员的需求设计有效的课程内容和交付物,使得课程更加实用、直接解决工作痛点。

3.高度互动和案例驱动:课程设计了丰富的互动方式,如“A or B互动法”与“案·情互动法”,让学员在课程中积极参与,并通过实例分析与讨论来强化对知识的掌握。此外,课程中广泛应用了案例教学法,以实际工作场景为背景,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理论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4.授课技巧创新与工具支持:课程帮助讲师掌握如何使用多种工具,如“比·例·图法”和“课件设计9字真言”,来优化授课的效果。课程中的这些技巧既有理论支撑,又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帮助讲师设计和调整课程结构,让专业内容更通俗易懂。

【课程对象】

企业课程开发人员、内训师/专兼职讲师

【课程时长】

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天 上午

1.授课模式的底层:三步成师框架

(1)快速建立授课的底层逻辑/框架:三步成师框架/授课的1N1框架©

(2)拆解三步成师:①聚焦问题(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②创情境(应用什么案例/导入学习活动/资料);③交付(给出具体的方法、工具、思路,并阐释工具,思路、方法背后的理论与原理)。

(3)示例:如何用课技巧三板斧/1N1框架©进行课程的讲授

(4)授课的底层逻辑/两件根本事:内容是功底,形式是功力

(5)【案例】讲课无非就是“讲什么(内容)”与“怎么讲(形式)”

(6)【案例】一个授课案例:讲得好是为什么、用了什么方式/方法

(7)从“教”到“学”转变:不只考虑“讲得好”,更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得好

2. 三步成师之如何雕琢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1)课程内容:什么是好内容/好内容是怎么来的

(2)课程形式:什么是好形式/好形式有哪些/好的课程形式如何匹配内容

(3)目标引导下的授课设计:认知负荷设计+学习体验设计

(4)好课公式:好课=能解决问题+有系统+时长适当

(5)所谓好课,就是能够在一定时长内有系统的解决用户的问题

第一天 下午

3.三步成师之重要的课程交付物

(1)授课如产品交付:常见的10种课程交付物

(2)深入理解10种有效课程交付物/课程知识密度如何设置

(3)解决问题式的授课方法/“螺旋式”授课设计方法

(4)授课如同盖房子:如何做好整体规划/框架搭建/素材获取/素材选取

(5)知识理论类的授课技巧/能力技能类的授课技巧

(6)授课中的案例应用技法:60秒案例法/如何应用连续案例/如何创设情境

(7)课程工具提炼:老师应该给学员提供什么样的工具(步骤,流程、套路,使人可以照着做(套用)的标准样式)

4.三步成师之如何激发受众学习动机(上)

(1)在授课一开始就要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怎么做以及做什么

(2)教学互动:教学互动的整体设计策略与设计四法

(3)教学提问:问题设计的三个原则与两阶段设计法

(4)【案例】以“读懂三大报表”课程开发为例解读激发学习动机

(5)深度解析效果极好的“A or B互动法”及“案·情”互动法

(6)好的学习体验让课程效果更好——内容形式兼顾的学习体验创设法:6种学习体验设计方法&规避认知负荷过高的方法

第二天 上午

5.三步成师之如何激发受众学习动机(下)

(1)避免正确但无趣的课程体验:如何应用3大框架

(2)你的授课效果为什么不好:如何应用全新的2种授课方式

(3)让课程出彩的2条核心设计路径/风格设计秘技

(4)【案例】为什么依靠风格不靠谱

6.三步成师之课件设计

(1) 3大种课件设计让你与课程合二为一/让课件效果提升十倍的3类操作

(2)【案例】课件设计是为“知识表达”而设计

(3)【工具】快速出课件的“9字真言”

(4)【案例】课件真的那么重要吗

(5)为什么说授课“永远要靠自己而不是靠课件”

第二天 下午

7.三步成师之如何把专业性内容讲得通俗易懂

(1)【案例】你讲得内容为啥学员听不懂

(2)你讲得任何内容学员都可能听不懂:深入解读知识沟假设

(3)【工具】让专业性内容通俗易懂的“比·例·图”法

(4)通俗易懂的方法:授课时跨越知识沟的3种有效方法

(5)【案例】好方法总是简单易用:信手拈来小微案例法

8.三步成师之授课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

(1)【案例】授课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处理

(2)培训讲师的“心法”与“技法”:心法永远大于技法

(3)【案例】当烈火遇到湿柴:学员无动于衷怎么办

(4)【案例】当遇到学员挑战怎么办

(5)深入理解“内容是功底,形式是功力”

王志涛老师的其他课程

• 王志涛:教学罗盘—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背景】 科学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工具,更是企业实现长远战略、提升内部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人才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企业可以确保员工获得最新的行业知识、技能与实践方法。精心设计的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岗位需求,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企业培训并不是通用型的,而是针对具体业务需求、工作流程或组织文化的定制化学习。高质量的课程设计能够确保内容紧贴企业的实际情况,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能够直接帮助员工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良好的课程设计让培训不仅是知识传授,还能直接带来实际应用效果。 一个有效的课程设计通过清晰结构、合理知识密度和实用交付物,可以让学员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内容。企业通过开发符合学习者需求的课程,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减少时间浪费,确保培训的投资回报率(ROI)。有效的学习体验设计,如"翻转课堂"、案例分析和交互式学习,能提升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课程收益】 1. 掌握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框架:学员将学习并掌握1N1框架,这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课程设计框架。通过1N1框架,学员能够快速建立课程设计的底层逻辑,从内容与形式的基本问题出发,系统化设计高效、结构清晰的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质量。 2. 提升课程内容与形式的结合能力:课程深入探讨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学员将学会如何平衡知识的深度与呈现的形式,确保课程内容富有实用性,并能通过有效的形式传递给学习者。特别是在设计学习体验时,学员将学到六种不同的学习体验设计方法,帮助他们优化课堂效果。 3. 应用产品思维开发课程:通过产品思维,学员将理解如何将课程作为产品来设计与交付,明确课程的交付物和目标,避免认知负荷过高或交付物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同时,学员能够运用知识迁移等策略,确保课程不仅传递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落地。 4. 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学员将掌握前置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理解如何在课程开发阶段就解决学习动机问题,确保课程既能激发兴趣,也能持续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这将有效提升课程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5. 创新课程开发与迭代技巧:学员将学会如何利用“葡萄式”课程设计法、小微案例法等工具灵活开发课程,并通过微行动学习等方式进行课程的升级与迭代。课程还提供了具体的课件设计技巧,帮学员设计既能吸引注意力又能高效传递信息的课件。 【课程特色】 1. 由实战专家授课,课程干货满满:课程由业内资深讲师授课,这些讲师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更有丰富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经验。课程内容扎实,案例丰富,直接贴合实际工作,学员能够学到具体的开发技巧和工具,没有冗余内容,干货十足。 2. 课程内容实用且针对性强:本课程特别关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需求和问题,从教学设计到学习设计的转变,为学员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工具,如1N1框架、课程公式和葡萄式课程设计方法,帮助学员在工作中直接应用课程所学,提升课程开发效率和效果。 3. 互动性强,参与感高:通过案例分析、工具演练、课件修改等互动方式,课程提升了学员的参与度,确保学员能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课程设计让学员不仅被动听讲,还能主动参与实践,增强学习效果。 4. 创新教学方法与工具应用:课程注重创新,如葡萄式课程设计、60秒案例法、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通过这些工具和方法,学员能够设计出符合现代学习者需求的课程,提升学习效果和课程体验。 【课程对象】 企业讲师、培训师、内训师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1. 快速建立一个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底层框架 (1)【导入】从教学设计到学习设计的转变/从老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2)【引导】翻转课堂:您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 为什么说课程实施之前的所有动作其实都是课程设计与开发 (4) 讲“好课”才能“讲好”课:讲“设计好”的课,才能“把课讲好” (5) 快速建立一个课程开发的底层框架:1N1框架©/3大元素解析 2. 课程开发框架1N1的实际应用 (1) 深刻洞悉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两件根本事:内容与形式 (2) 内容是功底,形式是功力:什么是好内容,什么是好形式 (3) 示例:如何用1N1框架©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4)【工具】课程公式:课程=知识/经验+结构+交付物/你的课程=你的知识/经验+数字结构+明确的交付物 (5) 课程开发之内容:好内容是什么/好内容是怎么来的 3. 产品思维下的课程开发:设计课程的交付物 (1)【案例】设计与开发出来的课程是产品:你的产品到底要交付什么 (2) 确定课程产品的交付物:10种交付物解析 (3) 课程的知识密度如何设计:要避免认知负荷过高VS要避免交付物的量和质不够 (4)【自检】你开发出来的课程交付物是什么/交付物的量和质如何保证 (5) 课程结构:什么是好的课程结构/从混沌到有序/秩序是大脑的诉求 4. 产品思维下的课程开发:设计学习体验(1) (1)【案例】亲身感受两种不同的学习体验 (2) 好的学习体验让课程效果更好:内容与形式兼顾才可设计出更好学习体验/六种学习体验设计方法 (3) 内容与形式是“料”和“工”关系:不同学习形式创造完全不同学习体验 (4) 什么样的形式才能“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让学生乐学” (5) 课程开发之形式:好形式是什么/好形式是怎么来的 5. 产品思维下的课程开发:设计学习体验(2) (1) 好的内容须配上好的课程形式:都有哪些新型的课程形式 (2) 课程设计与开发阶段要前置激发学习动机:如何激发/激发到什么程度 (3) 前置激发学习动机:四级学习动机解析/调动学习动机是所有课堂都应常抓不懈的事 (4) 从学习体验到学习动机激发:在课程设计与开发阶段前置解决学习动机问题 (5)【案例】课程设计要考虑如何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 王志涛:教学罗盘—课程开发三板斧
【课程背景】 科学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工具,更是企业实现长远战略、提升内部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人才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企业可以确保员工获得最新的行业知识、技能与实践方法。精心设计的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岗位需求,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企业培训并不是通用型的,而是针对具体业务需求、工作流程或组织文化的定制化学习。高质量的课程设计能够确保内容紧贴企业的实际情况,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能够直接帮助员工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良好的课程设计让培训不仅是知识传授,还能直接带来实际应用效果。 一个有效的课程设计通过清晰结构、合理知识密度和实用交付物,可以让学员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内容。企业通过开发符合学习者需求的课程,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减少时间浪费,确保培训的投资回报率(ROI)。有效的学习体验设计,如"翻转课堂"、案例分析和交互式学习,能提升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课程收益】 1.掌握课程开发的底层逻辑与框架:通过理解课程开发的三板斧/N1框架,学员能快速构建一个科学的课程开发逻辑。课程帮助学员从传统教学设计过渡到以学习设计为核心,使得课程不仅注重讲解,更强调如何帮助学员有效学习。 2.高效的课程开发技巧:学员将学习如何通过课程公式(课程=知识/经验+结构+交付物)快速开发课程内容。无论是知识结构搭建还是交付物设计,课程提供了具体工具和步骤,帮助学员设计有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质量课程。 3.应用“葡萄式”课程设计方法:课程教授了一种易学好用的“葡萄式”课程开发方法,帮助学员通过整体规划、框架搭建和素材选取,设计出逻辑紧密、内容扎实的课程。无论是知识类课程还是技能类课程,学员都将学会如何通过实际案例贯穿和情境创设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4.课程强调在开发过程中前置考虑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学员将学会设计有效的互动策略、教学提问技巧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确保学员在课程中保持高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创新教学互动技巧:通过“A or B互动法”和“案·情互动法”等创新互动方式,学员能够设计出更加生动、有吸引力的课程互动环节,提升课堂效果,确保学员能深入参与课程学习。 【课程特色】 1.课程由资深专家授课,经验丰富:讲师不仅能够理论结合实际,还能根据不同的场景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使学员学之能用。 2.科学的认知逻辑设计:课程设计严格遵循学习的认知规律,利用三板斧和1N1框架等工具,帮助学员快速搭建课程框架,从而提升课程效果,使学员易于理解和应用。 3.注重实用性与针对性:课程紧密结合学员的工作需求,帮助学员快速掌握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核心技能,重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尤其是在如何设计和优化课程结构方面。 4.模块化设计,灵活高效:通过“葡萄式”课程设计方法,课程内容分解为多个模块,既能帮助学员逐步掌握复杂的知识体系,又能灵活调整课程模块以适应学员不同的学习需求。 5.高度互动的授课方式:课程设计了多种互动策略,包括“A or B互动法”、情境创设等,帮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并提升学习效果。 6.完整的工具体系:课程为学员提供了清晰的步骤、流程和工具,使学员能够在工作中快速应用所学技能,帮助他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中更加高效。 7.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结合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工具,课程不仅提升了学员的学习体验,还确保了每个学员在课堂中的积极投入,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课程对象】 企业内部讲师、内训师;各级管理者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1. 快速建立一个课程开发的底层逻辑/框架 (1) 【引导】课程开发的底层逻辑:讲“好课”才能“讲好”课 (2) 从教学设计到学习设计的转变:讲“设计好”的课,才能“把课讲好” (3) 快速建立一个课程开发的底层逻辑/框架:课程开发三板斧/1N1框架© (4) 示例:如何用课程开发三板斧/1N1框架©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5) 深刻洞悉课程开发的两件根本事/应用课程开发两元论CF模型 (6) 为什么说好课一定是精心开发与设计出来的:内容是功底,形式是功力 2. 三板斧叠加课程公式快速开发课程 (1)【工具】课程公式:课程=知识/经验+结构+交付物 (2) 快速开发课程有方法:你的课程=你的知识/经验+数字结构+明确的交付物 (3) 示例:这些课程是如何开出来的 (4) 目标引导下的教学设计/学习体验设计/认知负荷设计 (5) 从课程公式到“好课公式”:好课=能解决问题+有系统+时长适当 (6) 所谓好课,就是能够在一定时长内有系统的解决用户的问题 3. 三板斧升级:易学好用的“葡萄式”课程设计与开发方法 (1) 基于问题解决的课程开发/“葡萄式”课程设计与开发方法 (2) 课程开发如同盖房子:整体规划/框架搭建/素材获取/素材选取 (3) 知识理论类的开发与设计/能力技能类的开发与设计 (4) 课程案例的开发与设计/问题贯穿/案例链接/情境创设 4. 三板斧再升级:前置考虑如何激发受众学习动机 (1) 在课程开发阶段就要设计激发学习动机 (2) 教学互动:教学互动的整体设计策略与设计四法 (3) 教学提问:问题设计的三个原则与两阶段设计法 (4)【案例】以“读懂三大报表”课程开发为例重新解读课程开发 (5) 深度解析效果极好的“A or B互动法”及“案·情”互动法 (6) 好的学习体验让课程效果更好——内容形式兼顾才可设计出更好学习体验:六种学习体验设计方法&规避认知负荷过高的方法 (7) 课程工具提炼:老师应该给学员提供什么样的工具(步骤,流程、套路,使人可以照着做(套用)的标准样式)
• 王志涛:教学罗盘—讲台驾驭技巧
【课程背景】 企业讲师掌握讲台驾驭技巧,能够有效控制课堂氛围,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并通过互动、节奏和内容设计,确保培训内容能够深入学员心中。员工通过优质培训提升技能与知识,进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岗位挑战和提升工作效率。这种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生产力和竞争力。 有效的讲台驾驭技巧能够激发学员的参与感,确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度与参与感。通过互动设计,讲师可以让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和实践操作。这不仅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也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学员的积极参与还能让培训更有成效,最终促使学员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 企业讲师在授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员注意力分散、课堂冷场或不同层次学员之间的差异问题。通过学习讲台驾驭技巧,讲师能够更从容应对这些突发情况,增强自信心与课堂掌控力。自信的讲师不仅能带动课堂氛围,还能让学员更信服,从而提升培训效果。 【课程收益】 1.提升控场能力:学员将掌握控场的核心技巧,如通过互动、语言节奏、肢体语言和目光接触等方法有效地驾驭课堂,确保课堂氛围活跃,学员参与度高。 2.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与角色定位:学员会通过深入学习认识到讲师的多重角色,包括信息传递者、学习促进者和激励者,讲师将更清楚自己的职责,进而通过角色的认知和改变直接提升授课效果。 3.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课程将帮助学员设计与工作场景高度相关的教学内容,确保授课内容直接与学员的岗位需求匹配,从而提升课程的现实应用价值。 4.增强互动技巧,激发学员参与:通过学习多种互动设计方法,讲师能够有效激发学员的兴趣,保持他们的专注度,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和互动质量。 5.学员将掌握如何处理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员差异,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反馈等方式,确保每个学员都能获得有针对性的提升。 【课程特色】 1.资深讲师与丰富实战经验结合:课程由业内资深专家讲授,讲师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授课经验,确保学员可以通过实战案例获得实用技能。 2.实用性与针对性强,紧密结合工作场景:课程内容精心设计,紧密围绕学员的工作需求和岗位职责展开,涵盖大量与实际工作场景高度关联的案例,帮助学员将所学技能快速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3.干货满满,避免空谈:课程设计专注于解决学员面临的实际问题,每个问题模块都提供清晰、易操作的实用工具与技巧,确保内容简洁实用,帮助学员快速提升授课能力。 4.实战性强,学之能用:课程内容强调实践导向,学员不仅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授课技巧,还可以通过情境演练和模拟授课将理论应用到具体场景中,确保学习效果。 【课程对象】 企业专兼职讲师、培训师;各级管理者。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1. 讲师如何驾驭讲台,提升控场能力? a. 控场的4大核心技巧:运用课堂互动、语言节奏、肢体语言、目光接触 b. 讲师的4个修炼:自我认知与心态、授课方法利用、声音控制 c. 【案例】讲师如何在课堂上合理运用肢体语言,调节声音强弱,保持眼神与学员的互动? 2. 讲师如何清晰自我认知并定位自己的讲师角色? a. 案例:失败的讲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缺乏自我认知 b. 自我认知:一个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c. 讲师角色的3个核心:信息传递者:知识的输出者;学习促进者:帮助学员理解与吸收;激励者:激发学员学习动机。 d. 案例:讲师是和学员一起探索他心中真理的人 e. 一句名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3. 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使课程更具价值? a. 课程设计中的3个匹配:匹配案例、匹配情境、匹配模拟/演练 b. 案例应用的5个核心标准:真实、贴近学员工作、可重复、可操作、可评估有反馈 c. 实践与理论结合的2大策略:“理论-实践循环”与“翻转课堂模型”结合应用 4. 如何让授课内容与学员的实际工作紧密相连? a. 授课内容与岗位需求匹配的5个步骤:问卷调研、岗位分析、需求匹配、案例定制、反馈优化 b. 构建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的4个标准模板:基于学员的岗位要求,设计场景模拟、任务练习等模板 c. 授课案例策略:从学员实际工作场景提取,确保案例与工作环境高度相关 5. 如何通过有效互动激发学员的兴趣与参与? a. 【案例】互动设计的4大类方法 b. 其他方法:“提问-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竞赛法”、“情境演练法”、“思维导图法”。 c. 运用A or B互动法:通过二选一的问题引发思考快速互动 d. 案例互动法:使用小微案例,敏捷互动 e. 【案例】如何保持学员的专注度与参与度:4个注意力保持工具 6. 讲师遇到学员层次差异/学员间存在明显差异怎么办? a. 学员差异化4维度:知识基础、岗位职能、学习风格、参与动机 b. 差异化教学的3个应对策略:分层教学、针对性反馈、个性化任务布置 c. 分组策略与小班化教学方法:高阶与初阶学员分组互动,确保每个层次学员都能获得提升 7. 讲师如何应对课堂中的突发情况? a. 5种突发情况应对:技术故障、学员冲突、临时提问、时间超限、课堂冷场 b. 应急反应3技巧:保持冷静、问题引导、利用互动重新引发讨论 c. 案例:设置突发场景,让讲师通过角色扮演解决问题 8. 讲师如何应对学员不专心、走动和使用手机的问题? a. 课堂秩序管理4方法:开课规则说明、桌上设备管理、及时提醒学员专注、设计互动环节提高专注 b. 为干预策略:通过小组竞争、现场反馈等方式激励学员投入 c. 案例分享:如何处理以下这些情况 9. 如何提升讲师在面对资深学员或高级管理层时的授课效果? a. 应对高级管理层学员3策略:准备更具深度与高度的内容、保持简洁明了的讲解、设计互动讨论 b. 讲师紧张情绪管理4方法:提前练习、冥想暗示、焦点转移、呼吸带动 c. 面对资深学员控场技巧:用知识性问题和逻辑推演,学术性与互动性并重 10. 讲师如何提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增强授课吸引力? a. 案例:这三位老师是怎么讲课的 b. 讲师提升语言吸引力的3个有效方法 c. 案例:通过生动的比喻让概念更易理解 d. 授课中语言互动的3个设计方法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