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BAL31核酸酶有哪些作用?

BAL31核酸酶(BAL31:nuclease)来源于交替单胞菌(emphasis:role=italicAlteromonas:espejianaemphasis)BAL31,主要活性为3′外切核酸酶活性,可从线性DNA两条链的3′端迅速去除单核苷酸,随后可从单链DNA内部缓慢的发挥内切酶活性,形成截短了的平端双链DNA分子(约占10%20%)以及带有约5个核苷酸突出单链的截短分子(约占80%90%)。对于所形成的单链突出,可用DNA聚合酶补平。酶活性发挥均匀,且与酶浓度成线性关系,反应时依赖Casuperscript2+superscript,EDTA可抑制其活性。该酶可用来从两头缩短DNA,用于构建嵌套缺失体,也可用来制作DNA限制酶切图、确定DNA二级结构和从单链RNA上去除核苷酸等。

有关核酸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答案】:B、D核酸酶是指可以降解核酸的酶,依据核酸酶底物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DNA酶和RNA酶两类;依 据切割部位的不同分为核酸内切酶和核酸外切酶:具有序列特异性的核酸酶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能水解位于核酸分子链末端的核苷酸。核酶是指具有催化作用的小RNA。

什么是核酸酶?

凡是可以降解核酸的酶类,很多。限制性内切酶是核酸酶的一类。作催化作用的DNA降解酶、RNA降解酶,均为核酸酶。核酶:本质为RNA的酶。大多数核酶通过催化转磷酸酯和磷酸二酯键水解反应参与RNA自身剪切、加工过程。不是以降解为目标因此不算核酸酶。

如何区别内切核酸酶和外切核酸酶

切下来的都是单个核苷酸,那么就是外切酶。因为内切酶从中间切开。外切酶从两端切。

核酸内切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区别

简单来说,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核酸内切酶的一种。核酸内切酶: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与核酸外切酶相对应。从对底物的特异性来看,可分为DNaseⅠ、DNaseⅡ等仅分解DNA的酶;脾脏RNase、RNaseT1等仅分解RNA的酶。如链孢霉的核酸酶就是既分解DNA又分解RNA的酶。一般来说,大都不具碱基特异性,但也有诸如脾脏RNase、RNaseT1等或限制性内切酶那种能够识别并切断特定的碱基或碱基序列的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介:30多年前,当人们在对噬菌体(细菌病毒)的宿主特异性的限制-修饰现象进行研究时,首次发现了限制性内切酶。细菌可以抵御新病毒的入侵,而这种"限制"病毒生存的办法则可归功于细胞内部可摧毁外源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首批被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包括来源于大肠杆菌的EcoR I和EcoR II,以及来源于Heamophilus influenzae的Hind II和Hind III。这些酶可在特定位点切开DNA,将基因切割成小的基因片段。当限制性内切酶的应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流传开来的时候,以NEB为代表的许多公司开始寻找更多的限制性内切酶。除了某些病毒以外,限制性内切酶只在原核生物中被发现。核酸外切酶: 核酸外切酶是一类能从多核苷酸链的一端开始按序催化水解3、5-磷酸二酯键,降解核苷酸的酶。其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单个的核苷酸(DNA为dNTP,RNA为NTP)。按作用的特性差异可以将其分为单链的核酸外切酶和双链的核酸外切酶。核酸外切酶的作用: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水解下核苷酸。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DNA分子内部的一定位点切割DNA 。

脱氧核糖核酸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脱氧核糖核酸酶中文别名: DNA酶英文名称: deoxyribonuclease,DNase I英文别名: DNAase,Deoxyribonucleate 5′-oligonucleotido-hydrolase纯度: ≥2,000 Kunitz units/mg proteinCAS号: 9003-98-9

核糖核酸酶H有哪些作用?

核糖核酸酶H(ribonuclease:H或RNase:H)是核酸内切酶,特异性水解与DNA杂交的RNA上的磷酸二酯键,产生带有3′-OH和5′-P末端的产物,不降解单链核酸、dsDNA或dsRNA。许多酶附带有该酶的活性,如AMV反转录酶。主要用于在cDNA克隆合成第二链之前去除RNA;在脱氧核苷酸指导下在特异位点切割RNA;分析体外多聚腺嘌呤反应的产物,在与Oligo(T)或poly(dT)杂交后去掉poly(A)尾,从而在电泳中产生清晰的条带。

RNA酶在核酸分离纯化中的作用

这种酶容易对核酸实验造成污染,所以再实验中会竭力避免。RNA酶即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能催化核糖核酸(RNA)的降解,现已能人工合成。核糖核酸酶能改变宿主细胞新陈代谢,抑制病毒合成,在体外能抑制流感病毒增殖,在鸡胚内能抑制痘苗、疱疹病毒形成。临床用核糖核酸酶每天肌注180毫克,对治疗流行性脑炎有益。

真核dna聚合酶有没有核酸酶活性

真核DNA聚合酶有核酸酶活性,只有3"-5"外切酶活性。真核细胞有5种DNA聚合酶,分别为DNA聚合酶α(定位于胞核,参与复制引发,不具5"-3"外切酶活性),β(定位于核内,参与修复,不具5"-3"外切酶活性),γ(定位于线粒体,参与线粒体复制,不具5"-3",有3"-5"外切活性),δ(定位核,参与复制,具有3"-5",不具5"-3"外切活性),ε(定位于核,参与损伤修复,具有3"-5")。

S1核酸酶是怎么提取的及其用途?

S1核酸酶是由米曲霉(Aspergillsuoryzde)中提取的。S1核酸酶是一种特异性单链核苷酸外切酶,能降解单链DNA和单链RNA,产生5′单链核苷酸或寡核苷酸。双链DNA、双链RNA和DNA-RNA杂交分子对S1核酸酶具有较大的抵抗力,只有高浓度的酶才可使其消化。它水解单链DNA的速率要比水解双链DNA快75000倍。酶反应的最适pH为4.0~4.3,PH4.9时酶活性下降50%。通常酶反应在PH4.6进行,以防DNA变性,酶反应需要低浓度Zn2+,但可被EDTA和柠檬酸盐等整合剂所抑制。在10~30mmol/L范围内变化的NaCⅠ浓度对酶活性无影响。该酶在尿素、SDS和甲酰受中稳定。S1核酸酶在基因工程中用途很多:①去除DNA片段的单链突出端,使之成为平端,利用某些情况下片段之间的连接;②去除cDNA合成时形成的发夹结构;③施行S1核酸酶保护试验(S1protection或S1maping)分析,转录产物;④成熟mRNA与基因组DNA杂交后,结合S1核酸酶水解,可确定内含子在基因组DNA中的定位;⑤修整渐进性删除突变的末端。

在dna的提取过程中防止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水解作用,应采取哪些措施

在dna的提取过程中防止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水解作用,应采取哪些措施相同点:都能以DNA为模板,从5"向3"进行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的聚合反应。不同点1、作用底物不同。RNA聚合酶底物是NTP;DNA聚合酶底物是dNTP。2、RNA聚合酶作用不需要引物,而DNA聚合酶作用需要引物。3、RNA聚合酶本身具有一定的解旋功能,而DNA聚合酶没有,当需要解开双链的时候要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的帮助。4、RNA聚合酶只具有5‘到3"端的聚合酶活性,而DNA聚合酶不仅有5‘到3"端的聚合酶活性,还具有3‘到5"端的外切酶活性。保证DNA复制时候校对,所以复制的忠实性高于转录的。5、RNA聚合酶通常作用于转录过程;DNA聚合酶通常作用于DNA复制过程

在提取核酸时,利用了核酸的什么特性

核酸提取利用了核酸的理化特性。核酸分离、纯化原则:1.保持核酸分子一级结构的完整性.因为遗传信息全部储存在一级结构之中,核酸的—级结构还决定其高级结构的形式以及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结合的方式.2.分离核酸原则:1)温度不要过高;2)控制pH值范围(pH值5-9); 3)保持一定离子强度; 4)减少物理因素对核酸的机械剪切力.在核酸分离提取中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核酸的生物降解,细胞内或外来的各种核酸酶能消化核酸链中的磷酸二酯键,破坏核酸一级结构.所用器械和一些试剂需高温灭菌,提取缓冲液中需加核酸酶抑制剂.常用的DNA酶抑制剂有1.金属离子螯合剂:如EDTA-Na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羟基喹啉.2.阴离于型表面活性剂如SDS,该试剂除对核酸酶有抑制作用外,还能使蛋白质变性,并与变性蛋白结合成带负电荷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沉淀.常用的RNA酶(RNAase)抑制剂有:1.皂土(bentonite )作用机制:皂土带负电荷,能吸附RNase,使其失活.2. DEPC(二乙基焦碳酸盐) (C2H5OCOOCOOC2H5)粘性液体,很强的核酸酶抑制剂.作用机制:与蛋白质中His结合使蛋白变性.以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核酸酶】的意思是什么?【核酸酶】是什么意思?

【核酸酶】的意思是什么?【核酸酶】是什么意思? 【核酸酶】的意思是: 核酸酶催化核酸水解生成核苷酸及多核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根据其底物的不同,可分为*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两类。《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2》第824页(54字)【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辞海+国语辞典】累计收录汉语词条74万,繁简版+文字扫描版同步;全文检索,支持反查;同时提供 打包下载。 核酸酶是什么意思 核酸酶 催化核酸水解生成核苷酸及多核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根据其底物的不同,可分为*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两类。 《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2》 第 824 页 (54字) 【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辞海+国语辞典】累计收录汉语词条74万,繁简版+文字扫描版同步;全文检索,支持反查;同时提供 打包下载。 用核酸酶造句 1.BAL 31核酸酶2.核酸酶水解核酸的酶,如核酸内切酶和核酸外切酶3.经单链特异性绿豆芽核酸酶(MBN)分别消化cccDNA及rcDNA样品;4.前进型外切核酸酶>

什么是核酸酶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能够将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的酶,称为核酸酶。核酸酶属于水解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P-O 位置。核酸酶是在核酸分解的第一步中,作用于水解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的一种核酸。在高等动植物中都有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不同来源的核酸酶,其专一性、作用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RNA,称为核糖核酸酶(RNase),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DNA,称为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有些核酸酶专一性较低,既能作用于RNA也能作用于DNA,因此统称为核酸酶。根据核酸酶作用的位置不同,又可将核酸酶分为核酸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

核酸酶的解释 核酸酶的解释是什么

核酸酶的词语解释是:能够将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的酶,称为核酸酶。 核酸酶的词语解释是:能够将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的酶,称为核酸酶。 结构是:核(左右结构)酸(左右结构)酶(左右结构)。 拼音是:hé suān méi。核酸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关于核酸酶的成语尖酸刻薄甜酸苦辣惨雨酸风卖李钻核循名核实透骨酸心危言核论综核名实拈酸泼醋关于核酸酶的词语尖酸刻薄狗猛酒酸事核言直危言核论简约详核穷酸饿醋研核是非甜酸苦辣惨雨酸风循名核实关于核酸酶的造句1、这些研究对于光合作用光反应中心模拟和人工核酸酶的合成都有重要意义。2、主要研究了麦芽根中核酸酶的提取方法。3、他还补充说锌指核酸酶可能对一些基因具有不可预知的作用。4、他们设计将核酸酶导入到控制植物对特定除草剂敏感的烟草基因中。5、但是“这种‘锌指核酸酶"技术可能会停留一段时间”,他预测。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核酸酶的详细信息

核酸酶的拼音狐 核酸酶的拼音是什么

核酸酶的读音是:hé suān méi。 核酸酶的拼音是:hé suān méi。 结构是:核(左右结构)酸(左右结构)酶(左右结构)。核酸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能够将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的酶,称为核酸酶。关于核酸酶的成语综核名实循名核实惨雨酸风尖酸刻薄危言核论拈酸泼醋卖李钻核甜酸苦辣透骨酸心关于核酸酶的词语研核是非拈酸泼醋事核言直简约详核狗猛酒酸危言核论综核名实甜酸苦辣尖酸刻薄透骨酸心关于核酸酶的造句1、他们在使烟草细胞接触锌指核酸酶之外,也添加了可增强抗除草剂特性的基因片段。2、过去研究人员通过定位这种酶在基因组中的结合位点,之后检测这些序列是否受损的方法来寻找锌指核酸酶的错误。3、他们设计将核酸酶导入到控制植物对特定除草剂敏感的烟草基因中。4、这些研究对于光合作用光反应中心模拟和人工核酸酶的合成都有重要意义。5、他还补充说锌指核酸酶可能对一些基因具有不可预知的作用。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核酸酶的详细信息

核酸酶的意思 核酸酶的意思是什么

核酸酶的词语解释是:能够将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的酶,称为核酸酶。 核酸酶的词语解释是:能够将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的酶,称为核酸酶。 结构是:核(左右结构)酸(左右结构)酶(左右结构)。 拼音是:hé suān méi。核酸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关于核酸酶的成语综核名实循名核实拈酸泼醋危言核论甜酸苦辣惨雨酸风透骨酸心卖李钻核尖酸刻薄关于核酸酶的词语透骨酸心尖酸刻薄危言核论狗猛酒酸甜酸苦辣循名核实拈酸泼醋穷酸饿醋简约详核事核言直关于核酸酶的造句1、主要研究了麦芽根中核酸酶的提取方法。2、他还补充说锌指核酸酶可能对一些基因具有不可预知的作用。3、他们在使烟草细胞接触锌指核酸酶之外,也添加了可增强抗除草剂特性的基因片段。4、最近,已经利用基因工程将核糖核酸酶基因的表达与控制一个雄蕊特异性基因的启动子连接来产生雄性不育系。5、过去研究人员通过定位这种酶在基因组中的结合位点,之后检测这些序列是否受损的方法来寻找锌指核酸酶的错误。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核酸酶的详细信息

核酸酶包括哪几种主要类型 核酸酶包括的类型介绍

1、核酸酶是在核酸分解的第一步中,作用于水解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的一种蛋白质; 2、根据核酸酶作用的位置不同,又可将核酸酶分为核酸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有些核酸酶能从DNA或RNA链的一端逐个水解下单核苷酸,所以称为核酸外切酶; 3、只作用于DNA的核酸外切酶称为脱氧核糖核酸外切酶,只作用于RNA的核酸外切酶称为核糖核酸外切酶; 4、也有一些核酸外切酶可以作用于DNA或RNA; 5、核酸内切酶催化水解多核苷酸内部的磷酸二酯键。

核酸酶的名词解释

能够将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的酶,称为核酸酶。核酸酶属于水解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P-O 位置。核酸酶是在核酸分解的第一步中,作用于水解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的一种核酸。在高等动植物中都有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不同来源的核酸酶,其专一性、作用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RNA,称为核糖核酸酶(RNase),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DNA,称为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有些核酸酶专一性较低,既能作用于RNA也能作用于DNA,因此统称为核酸酶(nuclease)。根据核酸酶作用的位置不同,又可将核酸酶分为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和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

核酸酶的读音 核酸酶的读音是什么

核酸酶的读音是:hé suān méi。 核酸酶的拼音是:hé suān méi。 结构是:核(左右结构)酸(左右结构)酶(左右结构)。核酸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能够将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的酶,称为核酸酶。关于核酸酶的成语循名核实惨雨酸风综核名实危言核论拈酸泼醋甜酸苦辣透骨酸心卖李钻核尖酸刻薄关于核酸酶的词语惨雨酸风透骨酸心事核言直危言核论循名核实穷酸饿醋研核是非尖酸刻薄拈酸泼醋简约详核关于核酸酶的造句1、首先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许多天然核酸酶的模型通过对其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天然酶的催化机理及金属离子的作用;2、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核酸酶切割靶位点,但是它们偶尔也切割其他类似序列---包括一种与癌症信号传导途径相关联的基因。3、他还补充说锌指核酸酶可能对一些基因具有不可预知的作用。4、主要研究了麦芽根中核酸酶的提取方法。5、他们在使烟草细胞接触锌指核酸酶之外,也添加了可增强抗除草剂特性的基因片段。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核酸酶的详细信息

核酸酶的结构 核酸酶的结构是什么

核酸酶的结构是:核(左右结构)酸(左右结构)酶(左右结构)。 核酸酶的结构是:核(左右结构)酸(左右结构)酶(左右结构)。 拼音是:hé suān méi。核酸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能够将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的酶,称为核酸酶。关于核酸酶的成语惨雨酸风循名核实综核名实甜酸苦辣危言核论尖酸刻薄透骨酸心卖李钻核拈酸泼醋关于核酸酶的词语惨雨酸风简约详核事核言直狗猛酒酸甜酸苦辣穷酸饿醋综核名实拈酸泼醋尖酸刻薄研核是非关于核酸酶的造句1、但是“这种‘锌指核酸酶"技术可能会停留一段时间”,他预测。2、他们在使烟草细胞接触锌指核酸酶之外,也添加了可增强抗除草剂特性的基因片段。3、这些研究对于光合作用光反应中心模拟和人工核酸酶的合成都有重要意义。4、最近,已经利用基因工程将核糖核酸酶基因的表达与控制一个雄蕊特异性基因的启动子连接来产生雄性不育系。5、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核酸酶切割靶位点,但是它们偶尔也切割其他类似序列---包括一种与癌症信号传导途径相关联的基因。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核酸酶的详细信息

试述核酸酶的种类和分类依据。

【答案】:(1)按底物专一性分类: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RNase):作用于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酶(deoxytibomlclease,DNase):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2)按底物作用的方式分类:核酸外切酶(endonuclease):从多核苷酸链的末端开始,逐个将核苷酸切下的酶。核酸内切酶(exonuclease):从多核苷酸链的内部开始水解核酸的酶。(3)按磷酸二酯键断裂的方式分类:一种是在3"-OH与磷酸基之间断裂,其产物是5"-磷酸核苷酸或寡核苷酸;另一种是在5"-OH与磷酸基之间断裂,其产物是3"-磷酸核苷酸或寡核苷酸

核酸酶的词语 核酸酶的词语是什么

核酸酶的词语有:穷酸饿醋,尖酸刻薄,事核言直。 核酸酶的词语有:研核是非,穷酸饿醋,甜酸苦辣。2:拼音是、hé suān méi。3:结构是、核(左右结构)酸(左右结构)酶(左右结构)。核酸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能够将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的酶,称为核酸酶。关于核酸酶的成语尖酸刻薄拈酸泼醋危言核论综核名实甜酸苦辣循名核实卖李钻核惨雨酸风透骨酸心关于核酸酶的造句1、最近,已经利用基因工程将核糖核酸酶基因的表达与控制一个雄蕊特异性基因的启动子连接来产生雄性不育系。2、这些研究对于光合作用光反应中心模拟和人工核酸酶的合成都有重要意义。3、但是“这种‘锌指核酸酶"技术可能会停留一段时间”,他预测。4、过去研究人员通过定位这种酶在基因组中的结合位点,之后检测这些序列是否受损的方法来寻找锌指核酸酶的错误。5、他们设计将核酸酶导入到控制植物对特定除草剂敏感的烟草基因中。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核酸酶的详细信息

核酸酶 简述题:简述三羧酸循环(TCA)的生物意义.

核酸酶:以核酸为底物,催化磷酸二酯键水解的一类酶. 三羧酸循环的意义: 1.三羧酸循环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乙酰CoA,不但是糖氧化分解产物,它也可来自脂肪的甘油、脂肪酸和来自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代谢,因此三羧酸循环实际上是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氧化供能的共同通路,估计人体内2/3的有机物是通过三羧酸循环而被分解的.3.三羧酸循环是体内三种主要有机物互变的联结机构,. 4.提供还原力,NADPH,NADH.

核酸酶和核酶的区别

酶、核酶、核酸酶到底有何区别?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核酶和脱氧核酶是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是近年来发现的另一类生物催化剂,为数不多,主要作用于核酸。核酸酶是指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依据其底物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DNA酶和RNA酶两类。

蛋白质都是碱性的吗?核酸是酸性的吗?简要陈述理由

蛋白质是两性的,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核酸也是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一个含氮碱基(嘌呤或嘧啶),一个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和一个或几个磷酸组成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由于氨基酸含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所以既是酸又是碱

蛋白质都是碱性的吗?核酸是酸性的吗?简要陈述理由

蛋白质不一定是碱性的。氨基酸有酸性的,也有碱性的,组成的肽链也可能显示不同的酸碱性,从而蛋白质也有不同的酸碱性。核酸好像也不是酸性的啊,从结构上看不出酸性。

请描述蛋白质和核酸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之间的差异,并举例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structure)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sequence),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它是由基因上遗传密码的排列顺序所决定的。各种氨基酸按遗传密码的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起来,成为多肽链,故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键。迄今已有约一千种左右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被研究确定,如胰岛素,胰核糖核酸酶、胰蛋白酶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等高级结构,成百亿的天然蛋白质各有其特殊的生物学活性,决定每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的结构特点,首先在于其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由于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各具特殊的侧链,侧链基团的理化性质和空间排布各不相同,当它们按照不同的序列关系组合时,就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和不同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分子。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并非呈线形伸展,而是折叠和盘曲构成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和理化性质主要决定于空间结构的完整,因此仅仅测定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组成和它们的排列顺序并不能完全了解蛋白质分子的生物学活性和理化性质。例如球状蛋白质(多见于血浆中的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和酶等)和纤维状蛋白质(角蛋白、胶原蛋白、肌凝蛋白、纤维蛋白等),前者溶于水,后者不溶于水,显而易见,此种性质不能仅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来解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就是指蛋白质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一)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structure)是指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即构象,不涉及侧链部分的构象。1.肽键平面(或称酰胺平面,amideplane)。Pauling等人对一些简单的肽及氨基酸的酰胺等进行了X线衍射分析,得出图1-2所示结构,从一个肽键的周围来看,得知:(1)中的C-N键长0.132nm,比相邻的N-C单键(0.147nm)短,而较一般C=N双键(0.128nm)长,可见,肽键中-C-N-键的性质介于单、双键之间,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因而不能旋转,这就将固定在一个平面之内。(2)肽键的C及N周围三个键角之和均为360°,说明都处于一个平面上,也就是说六个原子基本上同处于一个平面,这就是肽键平面。肽链中能够旋转的只有α碳原子所形成的单键,此单键的旋转决定两个肽键平面的位置关系,于是肽键平面成为肽链盘曲折叠的基本单位。(3)肽键中的C-N既具有双键性质,就会有顺反不同的立体异构,已证实处于反位。2.蛋白质主链构象的结构单元1)α-螺旋Pauling等人对α-角蛋白(α-keratin)进行了X线衍射分析,从衍射图中看到有0.5~0.55nm的重复单位,故推测蛋白质分子中有重复性结构,并认为这种重复性结构为α-螺旋(α-helix)见图1-4.α-螺旋的结构特点如下:(1)多个肽键平面通过α-碳原子旋转,相互之间紧密盘曲成稳固的右手螺旋。(2)主链呈螺旋上升,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相当于0.54nm,这与X线衍射图符合。(3)相邻两圈螺旋之间借肽键中C=O和H桸形成许多链内氢健,即每一个氨基酸残基中的NH和前面相隔三个残基的C=O之间形成氢键,这是稳定α-螺旋的主要键。(4)肽链中氨基酸侧链R,分布在螺旋外侧,其形状、大小及电荷影响α-螺旋的形成。酸性或碱性氨基酸集中的区域,由于同电荷相斥,不利于α-螺旋形成;较大的R(如苯丙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集中的区域,也妨碍α-螺旋形成;脯氨酸因其α-碳原子位于五元环上,不易扭转,加之它是亚氨基酸,不易形成氢键,故不易形成上述α-螺旋;甘氨酸的R基为H,空间占位很小,也会影响该处螺旋的稳定。2)β-片层结构Astbury等人曾对β-角蛋白进行X线衍射分析,发现具有0.7nm的重复单位。如将毛发α-角蛋白在湿热条件下拉伸,可拉长到原长二倍,这种α-螺旋的X线衍射图可改变为与β-角蛋白类似的衍射图。说明β-角蛋白中的结构和α-螺旋拉长伸展后结构相同。两段以上的这种折叠成锯齿状的肽链,通过氢键相连而平行成片层状的结构称为β-片层(β-pleatedsheet)结构或称β-折迭(图1-5)。β-片层结构特点是:①是肽链相当伸展的结构,肽链平面之间折叠成锯齿状,相邻肽键平面间呈110°角。氨基酸残基的R侧链伸出在锯齿的上方或下方。②依靠两条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两段肽链间的C=O与H梄形成氢键,使构象稳定。③两段肽链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反平行的。即前者两条链从“N端”到“C端”是同方向的,后者是反方向的。β-片层结构的形式十分多样,正、反平行能相互交替。④平行的β-片层结构中,两个残基的间距为0.65nm;反平行的β-片层结构,则间距为0.7nm.3)β-转角蛋白质分子中,肽链经常会出现180°的回折,在这种回折角处的构象就是β-转角(β-turn或β-bend)。β-转角中,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的C=O与第四个残基的N桯形成氢键,从而使结构稳定(图1-6)。4)无规卷曲没有确定规律性的部分肽链构象,肽链中肽键平面不规则排列,属于松散的无规卷曲(randomcoil)。(二)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structure)是指在多肽链内顺序上相互邻近的二级结构常常在空间折叠中靠近,彼此相互作用,形成规则的二级结构聚集体。目前发现的超二级结构有三种基本形式:α螺旋组合(αα);β折叠组合(βββ)和α螺旋β折叠组合(βαβ),其中以βαβ组合最为常见。它们可直接作为三级结构的“建筑块”或结构域的组成单位,是蛋白质构象中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之间的一个层次,故称超二级结构。结构域(domain)也是蛋白质构象中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之间的一个层次。在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中,由于多肽链上相邻的超二级结构紧密联系,形成二个或多个在空间上可以明显区别它与蛋白质亚基结构的区别。一般每个结构域约由100-2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各有独特的空间构象,并承担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免疫球蛋白(IgG)由12个结构域组成,其中两个轻链上各有2个,两个重链上各有4个;补体结合部位与抗原结合部位处于不同的结构域。一个蛋白质分子中的几个结构域有的相同,有的不同;而不同蛋白质分子之间肽链中的各结构域也可以相同。如乳酸脱氢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等均属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类,它们各自由2个不同的结构域组成,但它们与NAD+结合的结构域构象则基本相同。(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的多肽链在各种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曲或折迭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三维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structure)。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主要靠次级键,包括氢键、疏水键、盐键以及范德华力(VanderWasls力)等。这些次级键可存在于一级结构序号相隔很远的氨基酸残基的R基团之间,因此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主要指氨基酸残基的侧链间的结合。次级键都是非共价键,易受环境中pH、温度、离子强度等的影响,有变动的可能性。二硫键不属于次级键,但在某些肽链中能使远隔的二个肽段联系在一起,这对于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上起着重要作用。现也有认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主链折叠盘曲形成构象的基础上,分子中的各个侧链所形成一定的构象。侧链构象主要是形成微区(或称结构域domain)。对球状蛋白质来说,形成疏水区和亲水区。亲水区多在蛋白质分子表面,由很多亲水侧链组成。疏水区多在分子内部,由疏水侧链集中构成,疏水区常形成一些“洞穴”或“口袋”,某些辅基就镶嵌其中,成为活性部位。具备三级结构的蛋白质从其外形上看,有的细长(长轴比短轴大10倍以上),属于纤维状蛋白质(fibrousprotein),如丝心蛋白;有的长短轴相差不多基本上呈球形,属于球状蛋白质(globularprotein),如血浆清蛋白、球蛋白、肌红蛋白,球状蛋白的疏水基多聚集在分子的内部,而亲水基则多分布在分子表面,因而球状蛋白质是亲水的,更重要的是,多肽链经过如此盘曲后,可形成某些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特定区域,例如酶的活性中心等。(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具有二条或二条以上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其多肽链间通过次级键相互组合而形成的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uarternarystructure)。其中,每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单位称为亚基(subunit)。四级结构实际上是指亚基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及接触部位的布局。亚基之间不含共价键,亚基间次级键的结合比二、三级结构疏松,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可分离为其组成的亚基,而亚基本身构象仍可不变。一种蛋白质中,亚基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如烟草斑纹病毒的外壳蛋白是由2200个相同的亚基形成的多聚体;正常人血红蛋白A是两个α亚基与两个β亚基形成的四聚体;天冬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由六个调节亚基与六个催化亚基组成。有人将具有全套不同亚基的最小单位称为原聚体(protomer),如一个催化亚基与一个调节亚基结合成天冬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的原聚体。某些蛋白质分子可进一步聚合成聚合体(polymer)。聚合体中的重复单位称为单体(monomer),聚合体可按其中所含单体的数量不同而分为二聚体、三聚体……寡聚体(oligomer)和多聚体(polymer)而存在,如胰岛素(insulin)在体内可形成二聚体及六聚体。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其构象及功能的关系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特定的空间构象主要是由蛋白质分子中肽链和侧链R基团形成的次级键来维持,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多肽链一旦被合成后,即可根据一级结构的特点自然折叠和盘曲,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Anfinsen以一条肽链的蛋白质核糖核酸酶为对象,研究二硫键的还原和氧化问题,发现该酶的12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链中存在四对二硫键,在大量β-巯基乙醇和适量尿素作用下,四对二硫键全部被还原为桽H,酶活力也全部丧失,但是如将尿素和β-巯基乙醇除去,并在有氧条件下使巯基缓慢氧化成二硫键,此时酶的活力水平可接近于天然的酶。Anfinsen在此基础上认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了它的二级、三级结构,即由一级结构可以自动地发展到二、三级结构。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其基本构象及功能也相似,例如,不同种属的生物体分离出来的同一功能的蛋白质,其一级结构只有极少的差别,而且在系统发生上进化位置相距愈近的差异愈小(表1-2,表1-3)。表1-2胰岛素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差异部分胰岛素来源氨基酸残基的差异部分A5A6A10A30人ThrSerIleThr猪ThrSerIleAla狗ThrSerIleAla兔ThrSerIleSer牛AlaSerValAla羊AlaGlyValAla马ThrGlyIleAla抹香猄ThrSerIleAla鲤猄AlaSerThrAla表1-3细胞色素C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差异数目及分歧时间不同种属氨基酸残基的差异数目分歧时间(百万年)人-猴150-60人-马1270-75人-狗1070-75猪-牛-羊0马-牛360-65哺乳类-鸡10-15280哺乳类-猢17-21400脊椎动物-酵母43-481,100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和促黑激素(MSH)均垂体分泌的多肽激素。α-MSH和ACTh4~10位的氨基酸结构与β-MSH的11~17位一样,故ACTH有较弱的MSH的生理作用(图1-12)。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中,参与功能活性部位的残基或处于特定构象关键部位的残基,即使在整个分子中发生一个残基的异常,那么该蛋白质的功能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被称之为“分子病”的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仅仅是574个氨基酸残基中,一个氨基酸残基即β亚基N端的第6号氨基酸残基发生了变异所造成的,这种变异来源于基因上遗传信息的突变。图1-12ACTH、α-MSH和β-MSH一级结构比较正常DNA……TGtGGGCTTCTTTTT……mRNAACACCCGAAGAAAAADNA(β亚基)N端…苏-脯-谷-谷-赖……异常DNA……TGTGGGGATCTTTTT……mRNA……ACaCCCGUAGAAAAA……hbs(β亚基)N端…苏-脯-缬-谷-赖……(二)蛋白质空间橡象与功能活性的关系蛋白质多种多样的功能与各种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密切相关,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是其功能活性的基础,构象发生变化,其功能活性也随之改变。蛋白质变性时,由于其空间构象被破坏,故引起功能活性丧失,变性蛋白质在复性后,构象复原,活性即能恢复。在生物体内,当某种物质特异地与蛋白质分子的某个部位结合,触发该蛋白质的构象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导致其功能活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别构效应(allostery)。蛋白质(或酶)的别构效应,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这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和某些生理功能的变化都是十分重要的。现以血红蛋白(hemoglobin,简写Hb)为例来说明构象与功能的关系。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所含有的一种结合蛋白质,它的蛋白质部分称为珠蛋白(globin),非蛋白质部分(辅基)称为血红素。Hb分子由四个亚基构成,每一亚基结合一分子血红素。正常成人Hb分子的四个亚基为两条α链,两条β链。α链由14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β链由1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它们的一级结构均已确定。每一亚基都具有独立的三级结构,各肽链折叠盘曲成一定构象,β亚基中有8个α-螺旋区(分别称A、B……H螺旋区),α亚基中有7个α-螺旋区。在此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形成球状,依赖侧链间形成的各种次级键维持稳定,使之球形表面为亲水区,球形向内,在E和F螺旋段间的20多个巯水氨基酸侧链构成口袋形的疏水区,辅基血红素就嵌接在其中,α亚基和β亚基构象相似,最后,四个亚基α2β2聚合成具有四级结构的Hb分子。在此分子中,四个亚基沿中央轴排布四方,两α亚基沿不同方向嵌入两个β亚基间,各亚基间依多种次级健联系,使整个分子呈球形,这些次级键对于维系Hb分子空间构象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四亚基间的8对盐键,它们的形成和断裂将使整个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ABCDEFGH分别代表不同的α-螺旋区。共有八个螺旋区;阿拉伯数字代表在该区氨基酸残基的序号;a-螺旋区之间的移行部位为无规卷曲,用AB,CD,EF,FG…等表示。C1,E7,C5,CF,C3,E3,的中间为血红素,其中较大的黑点代表Fe2+.Hb在体内的主要功能为运输氧气,而Hb的别位效应,极有利于它在肺部与O2结合及在周围组织释放O2.Hb是通过其辅基血红素的Fe++与氧发生可逆结合的,血红素的铁原子共有6个配位键,其中4个与血红素的吡咯环的N结合,一个与珠蛋白亚基F螺旋区的第8位组氨酸(F8)残基的咪唑基的N相连接,空着的一个配位键可与O2可逆地结合,结合物称氧合血红蛋白。在血红素中,四个吡咯环形成一个平面,在未与氧结合时Fe++的位置高于平面0.7,一旦O2进入某一个α亚基的疏水“口袋”时,与Fe++的结合会使Fe++嵌入四吡咯平面中,也即向该平面内移动约0.75,铁的位置的这一微小移动,牵动F8组氨酸残基连同F螺旋段的位移,再波及附近肽段构象,造成两个α亚基间盐键断裂,使亚基间结合变松,并促进第二亚基的变构并氧合,后者又促进第三亚基的氧合使Hb分子中第四亚基的氧合速度为第一亚基开始氧合时速度的数百倍。此种一个亚基的别构作用,促进另一亚基变构的现象,称为亚基间的协同效应(cooperativity),所以在不同氧分压下,Hb氧饱和曲线呈“S”型。

“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终止肽链合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三联体碱基序列”是什么意思?

就是遗传密码中的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3个,分别是UAA,UAG,UGA。指的就是这三组密码。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核酸有哪些?各自作用如何?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排列由什么决定并按什么规律进行?

(1)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的核酸有MRNA、RRNA和TRNA①MRNA是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模板,mRNA携带来自DNA的遗传信息,其开放阅读框的密码子系列直接编码蛋白质多肽链的一级结构。②TRNA既是氨基酸的转运工具又是读码器。每一种氨基酸都有自己的TRNA,它转运氨基酸并将其连接到肽链C端,且每一种TRNA都有一个反密码子,它可以直接与MRNA的密码子结合,达到相互识别的目的。③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颗粒,由大小亚基组成,可经一系列反应合成蛋白质(3) 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排列是由MRNA上的密码子排列顺序决定的。规律是起始密码子是第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且读玛的是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密码子,然后就一个密码子一个密码子地编码过去,直至遇见终止密码子,编码终止。

蛋白质、核酸、DNA、基因,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核酸包括dna链和rna链染色质包括dna链和组蛋白质间他们还是有很大关系的希望能够帮助您,谢谢。希望采纳!!!

解旋酶 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分别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介绍下吧: 解旋酶:催化解旋DNA双链——DNA复制的前解旋的时候用 DNA聚合酶:将四种脱氧核苷酸催化合成DNA——DNA复制过程中用 RNA聚合酶:将四种核糖核苷酸催化合成RNA——RNA合成过程中用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一条DNA双链切割成两条DNA双链——基因工程中剪切DNA时用 DNA连接酶:将两条粘性末端碱基互补的DNA双链连接成一条长DNA双链——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时用

解聚核酸的酶有哪几类?他们的作用和特异性是????

解旋酶:有DNA解旋酶和RNA解旋酶,DNA解旋酶的作用是只作用于双链DNA分子,使DNA双链打开,RNA解旋酶的作用是只作用于双链RNA分子,使RNA双链打开。聚合酶:有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形成新的DNA分子,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形成新的RNA分子。希望能帮助你。^__^

核酸疫苗的核酸疫苗-特点

优势与传统的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相比,核酸疫苗具有如下优点:1 免疫保护力增强接种后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表达,直接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I或II类分子结合,同时引起细胞和体液免疫,对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依赖细胞免疫清除病原的疾病的预防更加有效。2 制备简单,省时省力核酸疫苗作为一种重组质粒,易在工程菌内大量扩增,提纯方法简单,且可将编码不同抗原基因的多种重组质粒联合应用,制备多价核酸疫苗,这样可大大减少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多次接种带来的应激反应。3 同种异株交叉保护这是基因疫苗的最大优点之一。在制备基因疫苗时,可通过对基因表达载体所携带的靶基因进行改造,从而选择抗原决定簇。4 应用较安全接种核酸疫苗后,蛋白质抗原在宿主细胞内表达,无因毒力返祖或残留毒力病毒颗粒而引发疫病的危险,也不会引起对机体的不良反应。5 产生持久免疫应答免疫具有持久性,一次接种可获得长期免疫力,无需反复多次加强免疫。Wolff等报道,在注射后19个月仍可检测到外源基因相当数量的表达。6 贮存、运输方便核酸疫苗的质粒DNA稳定性好,便于贮存和运输,无须冷藏。7 可用于防治肿瘤CTL应答也是机体杀死癌变细胞的有效清除途径。若能找到在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就能制备肿瘤的CTL疫苗。该基因疫苗接种后,可诱发机体产生CTL免疫应答,对细胞的恶变进行免疫监视,对癌变的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为癌症的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新式武器。潜在危险1 质粒DNA可能诱导自身免疫反应,但是人和动物的许多试验表明质粒DNA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较小。目前已有一项DNA疫苗的接种研究表明,免疫动物血清中未检测到抗DNA抗体。但在DNA疫苗的临床试验中。应对接种者进行抗DNA抗体检测。2 持续表达外源抗原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质粒长期过高水平地表达外源抗原,可能导致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耐受或麻醉。在成年动物,尚未见到因DNA疫苗接种而诱发免疫耐受的例子。但新生动物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可能将外源抗原认为自己成分而形成耐受。另外,持续低水平表达的抗原可能会被血中的中和抗体清除,不能引起足够的免疫应答,从而使疫苗的预防作用得不到充分的体现。3 肌肉注射质粒后,仅有很少部分被肌细胞所摄取,反复用PCR技术检查血中质粒,结果为阴性,揭示肌注后逸入血流的疫苗质粒数量是微不足道的,质粒去向如何尚待进一步阐明。4 影响核酸疫苗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的因素很多,目前已知的主要有载体设计、核酸疫苗的导入方法、佐剂及辅助因子会对其免疫效果有影响。另外年龄和性别因素、肌注剂量和体积、预先注射蔗糖溶液等都会对肌注质粒DNA表达有影响。5外源DNA注入体内后,可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使宿主细胞抑癌基因失活或癌基因活化,使宿主细胞转化成癌细胞,这也许是核酸疫苗的诸多安全性问题中最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Whalen等认为:通常用于实验核酸免疫的剂量(100ug质粒)相当于1013拷贝,当注入肌肉后,绝大部分被降解和清除,但此问题仍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核酸诊断的常见技术

基因诊断的主要技术有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恒温扩增、基因测序和生物芯片技术。 1.1 原理: 具有一定互补序列和核苷酸单链在液相或固相中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缔合成异质双链的过程,称为核酸分子杂交。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和探针序列。应用该技术可对特定DNA或RNA序列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1.2 基因探针及其标记: 基因探针是一段与待测DNA或RNA互补的核苷酸序列,可以是DNA或RNA,长度不一,可为完整基因,也可为其中一部分。根据探针的来源和性质分为基因组DNA探针、cDNA探针、RNA探针和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作为探针至少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应为单链(或通过变性形成单链),二是应带有可被示踪和检测的标记。有了合适的探针,就有可能检测出目的基因,观察有无突变,也可根据探针的结合量进行定量检测。选择探针最基本的原则是要有高度特异性,其次也需考虑到制备探针的难易性和检测手段的灵敏性等其他因素。1.3 常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① Southern印迹杂交;② Northern印迹杂交;③斑点杂交(dot blotting);④原位杂交(in-situ hybridization);⑤夹心杂交(三明治杂交);⑥液相杂交。 恒温扩增技术主要包括链置换扩增法( 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 SDA) 、核酸序列扩增法( 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 ,NASBA) 、转录介导扩增法( Transcription Mediated Amplification , TMA) 和滚环扩增法(RollingCircle Amplification ,RCA) 以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 LAMP)等。LAMP是Notomi 等在2000 年开发的一种新颖的恒温核酸扩增方法,即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loop-mediated isot hermalamplification , LAMP) ,其特点是针对靶基因的6 个区域设计4 种特异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 聚合酶(Bst DNA polymerase) 在等温条件(65 ℃左右) 保温几十分钟,即可完成核酸扩增反应。不需要模板的热变性、长时间温度循环、繁琐的电泳、紫外观察等过程。LAMP 是一种崭新的DNA 扩增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替代PCR 方法的可能性。 它们是DNA杂交 探针技术与半导体工业技术相结合的结晶。该技术系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带荧光标记的DNA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生物芯片技术起源于核酸分子杂交。所谓生物芯片一般指高密度固定在互相支持介质上的生物信息分子(如基因片段、CDNA片段或多肽、蛋白质)的微阵列杂交型芯片(micro-arrays),阵列中每个分子的序列及位置都是已知的,并且是预先设定好的序列点阵。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s)和液态生物芯片是比微阵列芯片后发展的生物芯片新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是系统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什么是生物芯片呢?简单说,生物芯片就是在一块玻璃片、硅片、尼龙膜等材料上放上生物样品,然后由一种仪器收集信号,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结果。人们可能很容易把生物芯片与电子芯片联系起来,虽然,生物芯片和电子芯片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生物芯片并不等同于电子芯片,只是借用概念,它的原名叫“核酸微阵列”,因为它上面的反应是在交叉的纵列中所发生。芯片的概念取之于集成的概念,如电子芯片的意思就是把大的东西变成小的东西,集成在一起。生物芯片也是集成,不过是生物材料的集成。像实验室检测一样,在生物芯片上检查血糖、蛋白、酶活性等,是基于同样的生物反应原理。所以生物芯片就是一个载体平台。这个平台的材料则有很多种,如硅,玻璃,膜(纤维素膜)等,还有一些三维结构的多聚体,平台上则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生物材料。芯片只是一个载体。做什么东西、检测什么,还是靠生物学家来完成。也就是说,原来要在很大的实验室中需要很多个试管的反应。

核酸探针

是一段带有检测标记,且顺序已知的,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DNA或RNA)。基因探针通过分子杂交与目的基因结合,产生杂交信号,能从浩瀚的基因组中把目的基因显示出来。 1、4—6微米切片,用防脱片胶(多聚赖氨酸)处理过的玻片贴附 2、56—60℃烤片2—16h 3、新鲜二甲苯脱蜡,10minX2(趁热脱蜡) 4、100%乙醇5minX2次,不用浸水,直接空气干燥 5、加入50μl蛋白酶K工作液(蛋白酶K用蒸馏水稀释,浓度为25μg/ml),37℃消化10—15min 6、弃去蛋白酶K工作液,0.1MTBS洗涤3minX3次逐级酒精脱水(85%,95%,100%酒精)1minX3次然后空气干燥 7、加入20μl探针,加盖薄膜。(探针用预杂交液稀释,浓度为5μg/ml)。 8、95℃变性10—12min;立刻置于冰块上,防止复性。 9、37℃杂交16—20h 10、揭去薄膜,每张切片加入以下杂交后洗涤液: <1>用2—3滴2XSSC37℃洗涤3minX2次; <2>0.5XSSC37℃洗涤3minX2次; <3>0.2XSSC37℃洗涤3minX2次; 11、0.1MPBS/TBS缓冲液洗涤,1minX3次 12、滴加小鼠抗地高辛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工作液,37℃孵育45—60min; 13、0.1MPBS浸洗,5minX3次 14、滴加高敏碱性磷酸酶链亲和素复合物工作液,37℃孵育45—60min。 15、0.1MPBS浸洗,5minX3次 16、滴加NBT/BCIP显色6—16h, 17、双蒸水终止反应(37℃10min—2h),双蒸水浸洗,5minX2次 18、滴加核固红,30秒—5min; 19、双蒸水浸洗,5minX3次 20、脱水、透明、封片

如何确定给定核酸序列的外显子区域

外显子(exon) sequence of a gene"s DNA that transcribes into protein structures外显子(英语expressed region) 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它在剪接 (Splicing)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外显子是最后出现在成熟RNA中的基因序列,又称表达序列.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也存在于成熟的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术语外显子也指编码相应RNA外显子的DNA中的区域.*简言之,外显子就是指真核细胞的基因在表达过程中能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关键概念:比较不同物种的相关基因,我们发现相应的外显子序列通常是保守的,而内含子序列则很少保守.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通常处于选择压力之下,内含子由于没有选择压力,因此比外显子的进化快得多.通过确定在多种生物中出现的片段来鉴定编码区域,而外显子的保守性可以作为这种鉴定的基础.

常见病毒的核酸种类 常见病毒是DNA病毒 还是 RNA病毒 核酸种类都是什么??

这个大多数病毒都是DNA病毒,常见的要看具体是什么病毒,比如流感以及禽流感病毒就是RNA病毒,核酸就是核糖核酸.细菌病毒也就是噬菌体就是DNA病毒,核酸就是脱氧核糖核酸.艾滋病病毒也是RNA病毒.非典病毒即SARS病毒也是RNA病毒. 也就是说,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等遗传物质是RNA,它们的遗传物质就是RNA,即核糖核酸; 而流感、禽流感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是DNA病毒,它们的遗传物质是DNA,即脱氧核糖核酸. 只有疯牛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核酸,而是蛋白质,即朊蛋白.,7,大多数病毒是DNA的。 RNA病毒在高中主要有以下:艾滋病毒(HIV)、感冒病毒(包括禽流感病毒)、非典病毒、烟草花叶病毒。,2,一般病毒大多数是DNA,但是一些新型病毒,比如艾滋病,禽流感等都是RNA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新型病毒一变异,2,大部分病毒为DNA型,但是有些像乙肝病毒、禽流感病毒等为RNA病毒...,2,

核酸类型为DNA的病毒是()

核酸类型为DNA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腺病毒D.腮腺炎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正确答案:C

影响核酸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迁移速率的因素

影响核酸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迁移速率的因素介绍如下:DNA的分子大小、琼脂糖浓度、DNA分子的构象、电源电压、嵌入染料的存在、离子强度影响,琼脂糖主要在DNA制备电泳中作为一种固体支持基质,其密度取决于琼脂糖的浓度。DNA的分子大小:线状双链DNA分子在一定浓度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速率与DNA分子量对数成反比,分子越大则所受阻力越大,也越难于在凝胶孔隙中蠕行,因而迁移得越慢。琼脂糖浓度:一个给定大小的线状DNA分子,其迁移速度在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中各不相同,DNA电泳迁移率的对数与凝胶浓度成线性关系,凝胶浓度的选择取决于DNA分子的大小,分离小于0.5kb的DNA所需胶浓度是1.2-1.5%,分离大于10kb的DNA分子所需胶浓度为0.3-0.7%,DNA大小间于两者之间则所需胶浓度为0.8-1.0%。DNA分子的构象:DNA分子处于不同构象时,它在电场中移动距离不仅和分子量有关,还和它本身构象有关,相同分子量的线状、开环和超螺旋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移动速度是不一样的,超螺旋DNA移动最快,而开环双链DNA移动最慢。电源电压:在低电压时,线状DNA的迁移速率与所加电压成正比,但是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不同分子量的DNA的迁移率将以不同的幅度增长,片段越大,因场强升高引起的迁移率升高幅度也越大。嵌入染料的存在:荧光染料溴化乙啶用于检测琼脂糖凝胶中的DNA,染料会嵌入到堆积的碱基对之间并拉长线状和带缺口的环状DNA,使其刚性更强,还会使线状DNA迁移率降低15%。离子强度影响:电泳缓冲液的组成及其离子强度影响DNA的电泳迁移率,在没有离子存在时(如误用蒸馏水配制凝胶),电导率最小,DNA几乎不移动,在高离子强度的缓冲液中(如误加10×电泳缓冲液),则电导很高并明显产热,严重时会引起凝胶熔化或DNA变性。

试说明蛋白质和核酸在结构和性质上有哪些相似的特点?

相似点: 1)都是在结构单元基础上链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级结构,即结构单元的排列顺序,蛋白质中是氨基酸的排列,核酸中是核苷酸的排序; 2)都具有在一级结构基础上的二级结构,而且这些二级结构都是特定的结构,蛋白质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等都是高度规则的,脱氧核糖核酸中是右手双螺旋,也是高度规则的; 3)都具有三级以上结构,即复杂的空间构象.蛋白质肽链上侧链基团相互作用,使多肽链进一步折叠卷曲,形成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核酸也类似,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卷曲,以超螺旋的形式形成的整条核酸链中各碱基、核苷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包括不同二级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单链和二级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 4)在一级结构上都带有信息,核酸自不必说,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也同样带有信息; 5)都有酸性及碱性的两性解离.蛋白质羧基(酸)与氨基(碱)的解离,核酸中磷酸(酸)与碱基(碱)的解离.在溶液中,都带有电荷.蛋白质在非等电点带负电或正电,核酸则由于磷酸、碱基基团的解离带电荷. 6)都有对紫外光的特征吸收.这是因为其中都有含共轭结构而引起的π电子跃迁. 先答这些吧,打字很累的.希望对你有用.

属于核酸一级结构的描述是

【答案】:A考核“核酸一级结构”的概念。DNA双螺旋指的是DNA二级结构。在双螺旋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旋转,折叠可形成超螺旋结构。例如,原核生物DNA是共价封闭环状双螺旋结构,即二级结构,再旋转即成超螺旋;真核生物DNA在双螺旋(二级)结构基础上,环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核小体结构也是一种超螺旋结构。DNA在二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复杂结构不便用三级、四级描述,故统称“超级结构”。三叶草结构是tRNA特有的二级结构形式。可见,备选答案B~E均属核酸的高级结构描述,“属于核酸一级结构的描述”只有备选答案A,所以,正确答案为A。

原核细胞中有核酸吗?核酸的概念又是什么?

原核细胞同样存在核酸。核酸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既有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也有以核糖核酸(RNA)作为遗传物质的。另外存在某些争议性生物,如朊病毒,它不具备核酸,以蛋白质作为遗传物质。核酸是一类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形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每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基团,以及一分子碱基(碱基有四种,包括鸟嘌呤、腺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构成。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类似,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基团,以及一分子碱基(碱基有四种,包括鸟嘌呤、腺嘌呤、胞嘧啶、尿嘧啶)构成。每一个核苷酸之间依靠磷酸基团和另一核苷酸的核糖或脱氧核糖间脱水缩合形成的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大分子形式。另外,DNA多为双链结构,RNA多为单链结构。DNA双链结构则由双链间碱基形成的氢键维持。

生物:植物体内核酸由什么合成

核酸分为两种 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前者由核糖核苷酸,一分子磷酸,含胆碱基组成。由RNA和蛋白质合成 。后者由脱氧核糖核苷酸,一分子磷酸,含胆碱基组成。由DNA和蛋白质合成

A-DNA和Z-DNA两条链分别是什么核酸

这是指DNA有不同的螺旋型态:A, B, Z formB form最常见

A-DNA和Z-DNA两条链分别是什么核酸

这是指DNA有不同的螺旋型态:A, B, Z formB form最常见

脱氧核糖核酸是什么?

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细胞内含有的四种生物大分子之一核酸的一种。脱氧核糖核酸通常又称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脱氧核糖核酸携带合成RNA和蛋白质的遗传信息,并通过半保留复制指导生物发展和生活技能的操作。脱氧核糖核酸由脱氧核糖、磷酸盐和碱基组成,碱基包括腺嘌呤、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等。DNA的结构为双螺旋结构,结合非常稳定。脱氧核糖核酸可以存储和传输遗传信息,细胞通过DNA复制遗传信息,并通过互补的含氮碱基序列传递遗传信息。日常生活中,DNA可以用来识别罪犯和犯罪行为、指纹识别和亲子鉴定等,并且法医可以通过从血液、皮肤和唾液等组织和体液中分离出DNA进行法医鉴定。

脱氧核糖核酸包含有什么?

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事实上,原核细胞(无细胞核)的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而真核生物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DNA片断并不像人们通常想像的那样,是单链的分子。严格的说,DNA是由两条单链像葡萄藤那样相互盘绕成双螺旋形,根据螺旋的不同分为A型DNA,B型DNA和Z型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这种核酸高聚物是由核苷酸链接成的序列,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以及一分子碱基组成。DNA有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结构,它们是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在双螺旋的DNA中,分子链是由互补的核苷酸配对组成的,两条链依靠氢键结合在一起。由于氢键键数的限制,DNA的碱基排列配对方式只能是A对T或C对G。因此,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就可以决定了另一条的碱基序列,因为每一条链的碱基对和另一条链的碱基对都必须是互补的。在DNA复制时也是采用这种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的:当DNA双螺旋被展开时,每一条链都用作一个模板,通过互补的原则补齐另外的一条链。

核酸与蛋白质异同的比较

共同点:基本组成元素相同,即C,H,O 都是生命体必需物。区别:1、元素组成不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为C、H、O、N。核酸的元素组成为C、H、O、P。2、性质不同:核酸是一类生物聚合物,是所有已知生命形式必不可少的组成物质。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3、种类不同: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即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蛋白质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不同生物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而同一生物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录形成的mRNA不同)。2、物质分子与物种特异性之间的关系辨析: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及种类具有物种特异性,因而可以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分析不同物种的核酸和蛋白质来区分或判断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也可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或亲子鉴定。3、生物体内的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氨基酸等则不具有物种特异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酸

核酸与蛋白质异同的比较

共同点:基本组成元素相同,即C,H,O 都是生命体必需物。区别:1、元素组成不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为C、H、O、N。核酸的元素组成为C、H、O、P。2、性质不同:核酸是一类生物聚合物,是所有已知生命形式必不可少的组成物质。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3、种类不同: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即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蛋白质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不同生物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而同一生物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录形成的mRNA不同)。2、物质分子与物种特异性之间的关系辨析: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及种类具有物种特异性,因而可以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分析不同物种的核酸和蛋白质来区分或判断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也可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或亲子鉴定。3、生物体内的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氨基酸等则不具有物种特异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酸

二糖是不是多聚体?核酸,脂肪,多糖,蛋白质里哪些是"生物大分子"

二糖是二聚体,多余二的才叫多聚体 核酸 多糖 蛋白质 属于生物大分子

核苷酸的多聚体是(  ) A. DNA B. 核酸 C. 蛋白质 D. 糖类

核糖核苷酸为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其缩合成的多聚体是核糖核酸,即RNA; 脱氧核糖核苷酸为组成DNA的基本单位,其缩合成的多聚体是脱氧核糖核酸,即DNA; 核苷酸为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其缩合成的多聚体是核酸. 故选:B.

淀粉蛋白质核酸脂肪都是多聚体

对。多聚体是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蛋白质、核酸、脂肪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需要能量,即atp水解功能,故a正确;b、单体进入细胞一般为主动运输,如氨基酸、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故b错误;c、有的多聚体如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上,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故c正确;d、细胞增殖时染色体中dna在分裂后会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故d正确.故选:b.

核酸由什么组成?

这是我给楼主查到的有关信息 希望能够帮到您 o(∩_∩)o 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dna和rna两大类。一、元素组成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等,与蛋白质比较,其组成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核酸一般不含元素s,二是核酸中p元素的含量较多并且恒定,约占9~10%。因此,核酸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以测定p含量来代表核酸量。二、化学组成与基本单位核酸经水解可得到很多核苷酸,因此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核酸就是由很多单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多聚核苷酸。核苷酸可被水解产生核苷和磷酸,核苷还可再进一步水解,产生戊糖和含氮碱基(图15-1)。图15-1 核酸的组成核苷酸中的碱基均为含氮杂环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嘌呤衍生物和嘧啶衍生物。核苷酸中的嘌呤碱(purine)主要是鸟嘌呤(guanine,g)和腺嘌呤(adenine,a),嘧啶碱(pyrimidine)主要是胞嘧啶(cytosine,c)、尿嘧啶(uracil,u)和胸腺嘧啶(thymine,t)。dna和rna都含有鸟嘌呤(g)、腺嘌呤(a)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一般而言只存在于dna中,不存在于rna中;而尿嘧啶(u)只存在于rna中,不存在于dna中。它们的化学结构请参见图示。核酸中五种碱基中的酮基和氨基,均位于碱基环中氮原子的邻位,可以发生酮式一烯醇式或氨基亚氨基之间的结构互变。这种互变异构在基因的突变和生物的进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核酸中还含有修饰碱基(modified component),(或稀有碱基,unusual com ponent),这些碱基大多是在上述嘌呤或嘧啶碱的不同部位甲基化(methylation)或进行其它的化学修饰而形成的衍生物。一般这些碱基在核酸中的含量稀少,在各种类型核酸中的分布也不均一。dna中的修饰碱基主要见于噬菌体dna,如5-甲基胞嘧啶(m5c),5-羟甲基胞嘧啶hm5c;rna中以trna含修饰碱基最多,如1-甲基腺嘌呤(m1a),2,2一二甲基鸟嘌呤(m22g)和5,6-二氢尿嘧啶(dhu)等。嘌呤和嘧啶环中含有共轭双键,对260nm左右波长的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碱基的这一特性常被用来对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核酸中的戊糖有核糖(ribose)和脱氧核糖(deoxyribose)两种,分别存在于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为了与碱基标号相区别,通常将戊糖的c原子编号都加上“′”,如c1′表示糖的第一位碳原子。戊糖与嘧啶或嘌呤碱以糖苷键连接就称为核苷,通常是戊糖的c1′与嘧啶碱的n1或嘌呤碱的n9相连接。核苷中戊糖的羟基与磷酸以磷酸酯键连接而成为核苷酸。生物体内的核苷酸大多数是核糖或脱氧核糖的c5′上羟基被磷酸酯化,形成5′核苷酸。核苷酸在5′进一步磷酸化即生成二磷酸核苷和三磷酸核苷。以核糖腺苷酸为例,除amp外,还有二磷酸腺苷(adp,adenosine 5′-diphosphate)和三磷酸腺苷(atp,adenosine 5′-triphosphate)两种形式。核苷酸的二磷酸酯和三磷酸酯多为核苷酸有关代谢的中间产物或者酶活性和代谢的调节物质,以及作为核苷酸有关代谢的中间产物或者酶活性和代谢的调节物质,以及作为生理储能和供能的重要形式。核苷酸还有环化的形式。它们主要是3′,5′-环化腺苷酸(camp,adenosine 3′,5′-cyclicmonophosphate)和3′,5′-环化鸟苷酸(cgmp,gua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化学结构如下。环化核苷酸在细胞内代谢的调节和跨细胞膜信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组成核酸和核糖核酸的核酸的种类分别有

脱氧核糖,核糖脱氧核酸的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核酸的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除了以上说的传统种类外核酸中的部分稀有碱基DNARNA嘌呤7-甲基鸟嘌呤(m7G)N6-甲基腺嘌呤(m6A)N6-甲基腺嘌呤(m6A)N6,N6-二甲基腺嘌呤7-甲基鸟嘌呤嘧啶5-甲基胞嘧啶(m5C)5-羟甲基胞嘧啶(hm5C)假尿嘧啶(ψ)双氢尿嘧啶(DHU)碱基分子中的酮基或氨基均位于杂环上氮原子的邻位,受介质中pH值的影响,会发生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或氨基-亚氨基互变异构.碱基的互变异构以上也可以构成其他核苷酸,主要存在与tRNA中

胞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和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哪个是对的?

在下准高二一枚核酸是有核苷酸组成的所以第一句话错误正确说法应该是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第二句话应该是正确的。。吧

胞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和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哪个是对的?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对的,表示DNA的一种基本单位。而脱氧核糖核酸是指DNA,所以不能讲胞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所有核酸分子中都含有胞嘧啶吗·

所有核酸分子中都含有胞嘧啶。它是核酸中嘧啶型碱基之一。存在于DNA和RNA中。在DNA的双股螺旋中,一股链上的胞嘧啶与另一股链上的鸟嘌呤配对,分子间形成三个氢键。胞嘧啶可由二巯基脲嘧啶、浓氨水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制得,同时也是是精细化工、农药和医药的重要中间体,特别在医药领域。扩展资料:20世纪80年代初,DNA碱基组成的家族中迎来了第五名成员:甲基胞嘧啶(mC),其源于胞嘧啶。mC的出现引发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关注,并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后期,mC被广泛看成是表观遗传机制的主要原因:它能够根据每个组织的生理需要,打开或关闭基因。而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们现在知道,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mC参与基因表达调控、X-染色体失活、基因组印记、转座子的长期沉默和癌症的发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胞嘧啶

胞嘧啶核苷三磷酸(CTP)除了用于核酸合成外,还参与()

胞嘧啶核苷三磷酸(CTP)除了用于核酸合成外,还参与() A.磷脂合成 B.糖原合成 C.蛋白质合成 D.脂肪合成 E.胆固醇合成 正确答案:磷脂合成

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

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碱基顺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的长链。大多数DNA含有两条这样的长链,也有的DNA为单链,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DNA有环形DNA和链状DNA之分。在某些类型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可在一定限度内取代胞嘧啶,其中小麦胚DNA的5-甲基胞嘧啶特别丰富,可达6摩尔%。在某些噬菌体中,5-羟甲基胞嘧啶取代了胞嘧啶。40年代后期,查加夫(E.Chargaff)发现不同物种DNA的碱基组成不同,但其中的腺嘌呤数等于其胸腺嘧啶数(A=T),鸟嘌呤数等于胞嘧啶数(G=C),因而嘌呤数之和等于嘧啶数之和。一般用几个层次描绘DNA的结构。一级结构  是指构成核酸的四种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起来的线形多聚体,以及起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一级结构每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核酸的含氮碱基又可分为四类: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DNA的四种含氮碱基组成具有物种特异性。即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物种间则有差异。DNA的四种含氮碱基比例具有奇特的规律性,每一种生物体DNA中 A=T ,C=G 查哥夫(Chargaff)法则(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二级结构  是指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二级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B-DNA、C-DNA、D-DNA等;另一类是左手双螺旋,如Z-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也有的DNA为单链,一般见于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有 的DNA为环形,有的DNA为线形。在碱A与T之间可以形成两个氢键,G 与C之间可以形成三个氢键,使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形 成互补的双链, 由于组成碱基对的两个碱基的分布不在一个平面上,氢键使碱基对沿长轴旋转一定角度,使碱基的形状像螺旋桨叶片的样子,整个DNA分子形 成双螺旋缠绕状。碱基对之间的距离是0.34nm,10个碱基对转一周,故 旋转一周(螺距)是3.4nm,这是β-DNA的结构,在生物体内自然生成的 DNA几乎都是以β-DNA结构存在。三级结构  是指DNA中单链与双链、双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三链或四链结构。如H-DNA或R-环等三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 三级结构结构,也称为超螺旋结构。DNA的超螺旋结构可分为正、负超螺旋两大类,并可互相转变。超螺旋是克服张力而形成的。当DNA双螺旋分子在溶液中以一定构象自由存在时,双螺旋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此为松弛态。如果使这种正常的DNA分子额外地多转几圈或少转几圈,就是双螺旋产生张力,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开放的,这种张力可通过链的转动而释放出来,DNA就恢复到正常的双螺旋状态。但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固定的,或者是环状分子,这种张力就不能通过链的旋转释放掉,只能使DNA分子本身发生扭曲,以此抵消张力,这就形成超螺旋,是双螺旋的螺旋。四级结构  核酸以反式作用存在(如核糖体、剪接体),这可看作是核酸的四级水平的结构。也是DNA存在的一种形式。DNA的拓扑结构是指在DNA双螺旋的基础上,进一步扭曲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结构是拓扑结构的主要形式,它可以分为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两类,在相应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变。结构特点  a. DNA是由核酸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b. 每一种核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DNA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   c. 核酸的含氮碱基又可分为五类:鸟嘌呤(Guanine)、胸腺嘧啶(Thymine)、腺嘌呤(Adenine)、胞嘧啶(Cytosine) 、尿嘧啶(Uracil)。   d. DNA的四种含氮碱基组成具有物种特异性。即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物种间则有差异。   e. DNA的四种含氮碱基比例具有奇特的规律性,每一种生物体DNA中 A=T C=G 加卡夫法则。    DNA的结构目前一般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四个阶段。

核酸由什么组成

这是我给楼主查到的有关信息希望能够帮到您o(∩_∩)o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dna和rna两大类。?一、元素组成?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等,与蛋白质比较,其组成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核酸一般不含元素s,二是核酸中p元素的含量较多并且恒定,约占9~10%。因此,核酸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以测定p含量来代表核酸量。?二、化学组成与基本单位?核酸经水解可得到很多核苷酸,因此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核酸就是由很多单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多聚核苷酸。核苷酸可被水解产生核苷和磷酸,核苷还可再进一步水解,产生戊糖和含氮碱基(图15-1)。?图15-1核酸的组成??核苷酸中的碱基均为含氮杂环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嘌呤衍生物和嘧啶衍生物。核苷酸中的嘌呤碱(purine)主要是鸟嘌呤(guanine,g)和腺嘌呤(adenine,a),嘧啶碱(pyrimidine)主要是胞嘧啶(cytosine,c)、尿嘧啶(uracil,u)和胸腺嘧啶(thymine,t)。dna和rna都含有鸟嘌呤(g)、腺嘌呤(a)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一般而言只存在于dna中,不存在于rna中;而尿嘧啶(u)只存在于rna中,不存在于dna中。它们的化学结构请参见图示。??核酸中五种碱基中的酮基和氨基,均位于碱基环中氮原子的邻位,可以发生酮式一烯醇式或氨基?亚氨基之间的结构互变。这种互变异构在基因的突变和生物的进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核酸中还含有修饰碱基(modifiedcomponent),(或稀有碱基,unusualcomponent),这些碱基大多是在上述嘌呤或嘧啶碱的不同部位甲基化(methylation)或进行其它的化学修饰而形成的衍生物。一般这些碱基在核酸中的含量稀少,在各种类型核酸中的分布也不均一。dna中的修饰碱基主要见于噬菌体dna,如5-甲基胞嘧啶(m5c),5-羟甲基胞嘧啶hm5c;rna中以trna含修饰碱基最多,如1-甲基腺嘌呤(m1a),2,2一二甲基鸟嘌呤(m22g)和5,6-二氢尿嘧啶(dhu)等。?嘌呤和嘧啶环中含有共轭双键,对260nm左右波长的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碱基的这一特性常被用来对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核酸中的戊糖有核糖(ribose)和脱氧核糖(deoxyribose)两种,分别存在于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为了与碱基标号相区别,通常将戊糖的c原子编号都加上“′”,如c1′表示糖的第一位碳原子。?戊糖与嘧啶或嘌呤碱以糖苷键连接就称为核苷,通常是戊糖的c1′与嘧啶碱的n1或嘌呤碱的n9相连接。?核苷中戊糖的羟基与磷酸以磷酸酯键连接而成为核苷酸。生物体内的核苷酸大多数是核糖或脱氧核糖的c5′上羟基被磷酸酯化,形成5′核苷酸。核苷酸在5′进一步磷酸化即生成二磷酸核苷和三磷酸核苷。以核糖腺苷酸为例,除amp外,还有二磷酸腺苷(adp,adenosine5′-diphosphate)和三磷酸腺苷(atp,adenosine5′-triphosphate)两种形式。核苷酸的二磷酸酯和三磷酸酯多为核苷酸有关代谢的中间产物或者酶活性和代谢的调节物质,以及作为核苷酸有关代谢的中间产物或者酶活性和代谢的调节物质,以及作为生理储能和供能的重要形式。?核苷酸还有环化的形式。它们主要是3′,5′-环化腺苷酸(camp,adenosine3′,5′-cyclicmonophosphate)和3′,5′-环化鸟苷酸(cgmp,guanosine3′,5′-cyclicmonophosphate),化学结构如下。环化核苷酸在细胞内代谢的调节和跨细胞膜信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有核酸分子中都含有胞嘧啶吗·

所有核酸分子中都含有胞嘧啶。它是核酸中嘧啶型碱基之一。存在于DNA和RNA中。在DNA的双股螺旋中,一股链上的胞嘧啶与另一股链上的鸟嘌呤配对,分子间形成三个氢键。胞嘧啶可由二巯基脲嘧啶、浓氨水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制得,同时也是是精细化工、农药和医药的重要中间体,特别在医药领域。扩展资料:20世纪80年代初,DNA碱基组成的家族中迎来了第五名成员:甲基胞嘧啶(mC),其源于胞嘧啶。mC的出现引发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关注,并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后期,mC被广泛看成是表观遗传机制的主要原因:它能够根据每个组织的生理需要,打开或关闭基因。而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们现在知道,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mC参与基因表达调控、X-染色体失活、基因组印记、转座子的长期沉默和癌症的发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胞嘧啶

核酸中的嘧啶碱的命名?

嗯,这里首先要说只有嘧啶环上的原子才编号,包括环上的杂原子。在这个结构里,氨基对位的那个氮是一号位,羰基的碳是二号位,其它的就不用详说了。这样就明白了吧,五号位就在与一号位间位的碳上。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要看你的结构具体是怎么画的。

简述核酸变性后发生哪些性质的变化

简述核酸变性后一般会发生DNA溶液粘度降低、DNA溶液旋光性发生改变、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增色效应)。核酸的变性即为在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维系核酸二级结构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受到破坏,DNA由双链解旋为单链的过程。亦为核酸的变性指双螺旋区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线团状态的过程。扩展资料:核酸变性的作用:变性作用是核酸的重要性质。核酸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氢键断裂,变为单链。核酸变性只涉及次级键的变化,并不引起共价键的断裂。引起变性的因素很多,升高温度、过酸、过碱、纯水以及加入变性剂等可破坏氢键,妨碍碱基堆积作用和增加磷酸基团静电斥力的因素都能造成核酸变性。核酸变性后,260nm的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即产生增色效应。同时粘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沉降速度加快,生物学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这些性质可用于判断核酸变性的程度。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A.减色效应 B.增色效应 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D.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正确答案:B

为什么变性核酸有增色效应?而同摩尔数的非变性DNA比非变性RNA在260nm的消光值

碱基间电子的相互作用是紫外吸收的结构基础核苷、核苷酸、核酸的组成成分中都有嘌呤、嘧啶碱基,这些碱基都具有共轭双键(-C-C=C-C=C-),在紫外光区的250-280nm处有强烈的光吸收作用,最大吸收值在260nm左右。常利用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进行核酸的定量测定。

根据核酸的吸收光谱,如何判断DNA的变性和复性?

DNA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1.变性,这是DNA最重要的一个性质。 ①DNA双链之间以氢键连接,氢键是一种次级键,能量较低,易受破坏,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即为DNA变性。DNA变性只涉及二级结构改变,不伴随一级共价键的断裂。②监测DNA是否变性的一个最常用的指标是DNA在紫外区260nm波长处的吸收光值变化。因为DNA变性时,DNA双链发生解离,共轭双键更充分暴露,故DNA变性,DNA在260nm处的吸收光度值增加,并与解链程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叫做DNA的增色效应。③DNA的变性从开始到解链完全,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内完成的,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增加达到最大增加值的50%时的温度叫做DNA的解链温度(Tm)。一种DNA分子的 Tm值的大小与其所含碱基中的 G+C的比例相关也与DNA分子大小及变性条件有关,G C的比例越高,DNA分子越长,溶液离子强度越高,Tm值越大。④加热、低盐及强酸、强碱均可使DNA变性。 2.复性 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种现象称为复性。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也叫退火,一般认为,比Tm值低 25℃ 的温度是DNA复性的最佳条件。 3.DNA复性的实际应用——杂交:通过变性DNA的复性性质,我们可知道,DNA单链之间、RNA单链之间、一条DNA和一条RNA链之间只要存在序列互补配对区域,不管是整条链互补,还是部分序列互补,即可重新形成整条双链或部分双链,这即为核酸分子杂交,这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有极大的应用,比如:可用于在基因组中对特异基因的定位及检测,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等,很多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应用的都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如Southern Blot, Northern Blot,包括PCR技术等。

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出现减色效应。( )

【答案】:错误核酸变性或降解时,碱基堆叠被破坏,碱基暴露从而导致光吸收增加,称为增色效应。

若一核酸样品在某温度范围内,对260nm的光吸收增加30%左右,则这个核酸是双螺旋结构。请问这个命题

这个命题是错误的。核酸在260nm光线下有特征性光吸收。当双螺旋结构时对260nm光线吸收减弱40%。这是减色效应。但是如果dna变性后改变这一特性。使其对260nm光吸收增强。称为增色效应。DNA的变性就是二级结构的破坏,就是双螺旋结构破坏。所以命题错误。回答完毕!

有关核酸的变性与复性描述错误的是()

有关核酸的变性与复性描述错误的是() A.核酸的变性是DNA性质改变,变性的DNA颜色增加因而称为增色效应。B.当温度逐渐升高到一定高度时,DNA双链解链称为核酸的变性,变性伴随着增色效应。C.由于高温导致的DNA的变性,当温度逐渐降低时,DNA的两条链重新缔合,复性伴随减色效应。D.核酸变性时,其在260nm紫外吸收显著升高正确答案:核酸的变性是DNA性质改变,变性的DNA颜色增加因而称为增色效应。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答案】:C误选B或D。当核苷酸摩尔数相同时,OD值大小的关系:单核苷酸>单链DNA>双链DNA。因此,核酸变性后OD值增大,称为增色效应。利用增色效应可在波长260nm监测温度引起的DNA变性过程。由于核酸所含的嘌呤和嘧啶分子中都有共轭双键,使核酸分子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所以核酸变性后,碱基不变,最大吸收波长不发生转移。

蛋白质有增色效应减色效应吗?我觉得核酸才有吧,是不是老师写错了

我从来没听过这种说法,生物化学中只有核酸才有这种说法,但我觉得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增色效应是指核酸变性后,碱基暴露,使得紫外线吸收值增加,而目前认为,蛋白质的变性后,高级结构遭到破坏,原来藏在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大量暴露在分子表面,故紫外吸收值也应增大,减色效应同理。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些效应?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增色效应。变性作用是核酸的重要性质。核酸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氢键断裂,变为单链。核酸变性只涉及次级键的变化,并不引起共价键的断裂。引起变性的因素很多,升高温度、过酸、过碱、纯水以及加入变性剂等可破坏氢键,妨碍碱基堆积作用和增加磷酸基团静电斥力的因素都能造成核酸变性。扩展资料:热变性一半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或变性温度,以Tm来表示。DNA的G+C含量影响Tm值。由于G≡C比A=T碱基对更稳定,因此富含G≡C的DNA比富含A=T的DNA具有更高的熔解温度。核酸变性后,260nm的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即产生增色效应。同时粘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沉降速度加快,生物学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这些性质可用于判断核酸变性的程度。

核酸变性后,可产生的效应是

【答案】:A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核酸理化性质的掌握情况。核酸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等)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开,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即DNA变性。DNA在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紫外区260nm处的吸光值增加,因此呈现增色效应。DNA变性并不产生吸收波长发生转移和磷酸二酯键的断裂。DNA属生物大分子,具有大分子的一般特性,其溶液也表现为胶体溶液性质,具有一定的黏度。DNA变性将导致一些物理性质的改变,如黏度降低,密度、旋转偏振光的改变等。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B、C、D和E是错误的。

对于核酸的热变性,为什么将紫外吸收的增加量达到最大增量一半的温度值称溶解温度,有什么直接意思

若以温度对核酸溶液的紫外吸光率作图,得到的典型核酸变性曲线呈S型。S型曲线下方平坦段,表示核酸的氢键未被破坏,待加热到某一温度处时,次级键突发断开,核酸迅速解链,同时伴随吸光率急剧上升,此后因"无链可解"而出现温度效应丧失的上方平坦段。Tm定义中包含了使被测核酸的50%发生变性的意义,即增色效应达到一半的温度作为Tm,它在S型曲线上,相当于吸光率增加的中点处所对应的横坐标。在这个位置,核酸解链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所以才将此时的温度称为Tm(melting temperature).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些效应?

当核苷酸摩尔数相同时,OD值大小的关系:单核苷酸>单链DNA>双链DNA。因此,核酸变性后OD值增大,称为增色效应。利用增色效应可在波长260nm监测温度引起的DNA变性过程。 由于核酸所含的嘌呤和嘧啶分子中都有共轭双键,使核酸分子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所以核酸变性后,碱基不变,最大吸收波长不发生转移。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些效应?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增色效应。变性作用是核酸的重要性质。核酸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氢键断裂,变为单链。核酸变性只涉及次级键的变化,并不引起共价键的断裂。引起变性的因素很多,升高温度、过酸、过碱、纯水以及加入变性剂等可破坏氢键,妨碍碱基堆积作用和增加磷酸基团静电斥力的因素都能造成核酸变性。扩展资料:热变性一半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或变性温度,以Tm来表示。DNA的G+C含量影响Tm值。由于G≡C比A=T碱基对更稳定,因此富含G≡C的DNA比富含A=T的DNA具有更高的熔解温度。核酸变性后,260nm的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即产生增色效应。同时粘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沉降速度加快,生物学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这些性质可用于判断核酸变性的程度。

甲基绿吡罗红究竟是染什么,是染细胞核和细胞质,还是染核酸

甲基绿&吡罗红:甲基绿使脱氧核糖核酸(DNA)发生显色反应,吡罗红使核糖核酸(RNA)发生显色反应.用两种试剂对真核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染色,光学显微镜的视野中,细胞核显绿色,细胞质显红色.因此可确定 DNA分布在细胞核上,RNA分布于细胞质中.

提取纯化后的核酸DNA在4度长期保存可以加入哪种溶液?

Tris-HCl缓冲液。DNA是高分子聚合物,其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也称为DNA的解螺旋。扩展资料:核酸DNA化学性质酸效应:在强酸和高温下核酸完全水解为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在浓度略稀的无机酸中,最易水解的化学键被选择性的断裂,一般为连接嘌呤和核糖的糖苷键,从而产生脱嘌呤核酸。碱效应:当pH值超出生理范围(pH7~8)时,对DNA结构将产生更为微妙的影响。碱效应使碱基的互变异构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影响到特定碱基间的氢键作用,结果导致DNA双链的解离,称为DNA的变性。pH较高时,同样的变性发生在RNA的螺旋区域中,但通常被RNA的碱性水解所掩盖。化学变性:一些化学物质能够使DNA或RNA在中性pH下变性。由堆积的疏水碱基形成的核酸二级结构在能量上的稳定性被削弱,则核酸变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