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驹(1911.6 - 1999.4)昆虫学专家。出生马陆镇大裕村陶家宅。陶家驹8岁入学启蒙,13岁时随家族迁入上海英法租界。20岁毕业于苏州农校蚕本科,由老师介绍在吴县木渎当小学教员,偶阅申报,获悉浙江省昆虫局招收农校毕业生。即前去应考录取。1933年,在接待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曾省博士时,因其对昆虫学分类熟悉,被曾博士看中,邀其赴山东大学任助教,并在青岛从事梨树害虫研究。1935年改任济南农学院病虫害系研究棉蚜,其间被派往台湾省农业所应用动物科研习蚜虫分类。1936年转往四川大学农学院任助教。抗战爆发,四川成为后方基地,陶氏安心研究三化螟,烟草螟蛉,先后任四川农工学院讲师、西昌西康技艺科学校副教授。抗战胜利后,1946年应台湾行政长官公署电邀,赴台工作,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技正兼应用动物系主任,同时兼任台湾大学农学院副教授。1956年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农学院昆虫系研究。1965-1970年获食蚜瓢虫及蚜虫分类之硕士、博士学位。 他毕生痴迷昆虫学,对中国蚜虫分类有深入研究,贡献殊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曾视察四川都江堰水稻三化螟生活习性,开我国开展农业防治螟灾之先例。还首先引进合成杀虫剂,针对蔬菜、果树、棉花、森林的虫害作试验,达到治虫增产目的。在台期间,对台湾柑橘、蔬菜、烟草蚜虫的生物防治取得成就。陶氏自嘲“与虫为伍一甲子”。1966年退休后仍专心研究昆虫学,采集昆虫标本,搜集第一手资料,依他的话说“亦未离开昆虫而活”。1987年回乡探亲,与离别40余年的三儿子陶世成(系戬浜卫生院中医师)团聚,也不忘在家乡的田野里采集昆虫标本。并与上海昆虫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及各地同行进行学术沟通。他先后六次自费到大陆参加学术交流。1993年83岁高龄还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昆虫学大会。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农业昆虫学》、《中国蚜虫志》、《甲壳虫志》、《果树害虫》、《烟草蚜虫生物防治》等中英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