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站在个人的角度,“利己”比“利他”更符合人性,对“己赢”的关注度很容易远超对“共赢”的关注,这就是心理学所描述的“近前”效应(人总是倾向于更关注离自己更近的对象)。然后,在协作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这样的“本性”有可能导致团队目标受损,从而影响个体利益的实现,正如“囚徒困境”所描述的:“个体理性易导致集体非理性,从而造成个体利益受损。”
因此,对于现代职场中人,如何跳出“囚徒困境”,通过沟通合作,成就他人、成就团队,从而成就更好的自我成为理性的选择。好的沟通能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现代职业人士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职业人士成功的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赋和能力。
建立良好的管理沟通意识,逐渐养成在任何沟通场合下都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管理沟通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有效沟通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沟通技巧,将使您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悦人达己。
据现代医学研究指出,70%-80%的疾病都与压力有关。 我们想要获得健康幸福的生活,必须正确的面对压力,处理压力,管理压力。 那么如何科学的管理自己的压力? 有压力就会有情绪,情绪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人际关系以及身心的健康。我们又该如何识别情绪,处理情绪、管理情绪呢?
本课程为您分享有关压力及情绪管理的科学知识及实操技巧,让我们一起,在压力下,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各级职场人士
课程收益:
● 参与「帝国时代」的学员,可以通过游戏感悟到:
● 提高对压力和情绪的认知水平,理性从容面对压力和情绪。
● 切实掌握高效、快速、自我激励的压力管理的有效方法。现场学会多种有效的减轻压力技巧。
● 提高管理情绪的能力水平,做情绪的主人。
● 能够引导自我及所能影响到的人迈向幸福之路。
课程方式:讲授、案例研讨、情景演练、现场答题、游戏互动
课程大纲
第一讲:沟通合作体验式活动——干戈玉帛、沟通合作—帝国时代
一、 分组与场地:10组,岛屿式排布(场地要足够大)
二、 帝国时代活动体验
1.规则布置
帝国时代是以欧亚大陆国与国之间的血腥战争为背景,项目中共有10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本国特色,各不一样,学员分别是这10个国家中的公民,每个人都要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尊严而奋斗,具体表现为完成两项任务:坚定的履行对国家公民的承诺,并将考核指标达成;坚定的履行对友好国家的承诺,并且在战争期间支持友好国家,帮助其达成考核指标。如果友好国家未能达标,本国也将被视为未达标。
2.挑战任务
经由新选举中所选出来的每一位政治领导者代表着十个国家中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位领导者(每组学员)必须完成他们对该国选民的承诺,不管手段如何。所以必须在充满诽谤、密谋、乐趣和政治局势中达成承诺,每组学员必须抓紧他们选民和邻国的需求,同时艰难地和其它有文化隔阂、缺乏信任及不良沟通的国家(其它小组)斡旋达成目标。
3.成绩盘点
4.信息澄清
三、 小组讨论复盘
1.各团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目标?
2.针对目标,当时对需求和资源的看法是什么?
3.沟通过程中,碰到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四、总结提升
1.内战的影响、如何让所处的环境成为没有内耗战的地方
2.沟通与凝聚力(障碍为何、如何促进有效沟通、沟通系统、信任要素)
3.“我” VS “我们”的思维:我的角色-个人行为 & 我创造的环境-主管行为
4.关注自我VS关注全局:自我保护与双赢;自己第一与要事第一;自我设限与沟通畅通
第二讲 对压力和情绪的认知
一、对压力和情绪的认知
1. 压力的定义与利弊(自学)
2. 情绪有好坏吗?情绪的特点(自学)
3. 体验小游戏:如何应对压力?始于自己
二、管理压力的技巧
1. 减压通道
2. 舒缓职场疲劳:积极休息与番茄工作法
3. 建立规律与范式:视频起床到出门5分钟
4. 最快放松方法:现场操练
5. 最快静心法:现场操练
6. 远离失眠
自我催眠:音频附送
三、管理情绪的技巧
7. 积极的言行和姿态
1)黑屋子心理实验
2)罗森塔尔效应
案例:罗森塔尔学校实验
3)你得到的往往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以为的
故事:哭婆变笑婆&举人赶考
4)积极的言行影响心理
示例:积极和消极的语言行为清单
8. 关注快乐、有意义的、可控制的事情
视频:白衣服的人传了几次球?
1)你得到的往往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关注的
2)“别紧张”、“不要怕”的误用
案例:高考送考母亲的悔恨
现场游戏:数老鼠
9. 矛盾意向法
1)你得到的往往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害怕的
举例:呼应前面的失眠
案例:弗兰克尔的诊疗病例
2)三问
a.最坏情况是什么?
b.是否一定要接受? (接受而不是忍;宣泄而不是发泄)
c.能改变什么?能控制什么? (面对而不是逃避)
10. 塑造积极心态:换框大法
1)黑屋子实验
2)被动与主动行为
3)皮格马利翁效应(小故事)
4)注意力=结果:视频、消除忧虑万能法则
四、选择您的态度
结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