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周建华:靶向领导力-细节管理

周建华老师周建华 注册讲师 9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3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领导力

课程编号 : 38222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中高层管理干部、总监、经理、主管等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企业管理者每天面临的各类问题,可以归纳为二类,一个是“人”,一个是“事”

管理流程不顺畅,管理细节不落地

执行缺少力度,推诿扯皮

团队责任感缺乏,沟通问题突出

问题分析浮在表面,同类问题反复发生

本课程领导者的工作特点与工作重点进行设计,避免谈及过多管理概念,根植于细节应用,以日常细节管理为基础,根据新生代员工的性格特点来提升干部的细节管理能力。

课程收益:

l 责任:掌握打造团队细节责任文化的方法

l 流程:掌握流程细节管理方法

l 波动:掌握发现生产过程细节波动的方法

l 团队:掌握团队建设与细节激励的方法

l 沟通:掌握高效率细节沟通技巧方法

l 目标:掌握目标细节执行力的方法

课程时间:3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中高层管理干部、总监、经理、主管等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互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实操演练

课程大纲

第一讲:管理者细节管理责任

 一、细节管理责任认知

1. 正确理解细节管理“责任“的三个层次

2. 什么是“卸责“,“卸责”表现形式

3. 什么是“被动负责“,“负责”认知的误区

4. 什么是“主动负责“,“负责”正确认知

二、细节管理责任层次

1. 如何实现个人细节管理责任

2. 如何实现团队细节管理责任

3. 如何建设团队细节管理当责文化

三、推动细节管理责任文化障碍

1. 细节管理责任文化建设障碍分析

2. 个人细节管理责任障碍突破

3. 团队细节管理责任障碍突破

情景演练:如何用“细节管理责任”指导团队日常工作

第二讲:管理者的流程细节管理能力

一、你被“假流程”骗了很久

1. 一个流程的A/B/C三种形式

2. 工作流程为什么指导性不强

3. 谁来发现员工执行细节与SOP的差异

4. 怎样建设可操作强的细节流程

二、管理者的点、线、面思维

1. 用细节思维发现“点”的问题

2. 用流程思维回归“线”的问题

3. 用全局思维思考“面”的问题

4. 为什么需要将“点”的问题放进流程中思考

三、管理者要保持“细节动态”思维

1. 认识静态的SOP与过程执行动态

2. 如何建设细节末梢的快速反馈机制

3. 以细节动态驱动管理变革

情景演练:怎样培养管理者的点、线、面思维

第三讲:管理者的生产过程细节管理能力

一、6sigma与生产过程的细节波动

1. 重新认识什么是“波动”

2. “波动”可能对维修结果产生致命影响

3. “波动”的表现形式

4. 6sigma零缺陷的思维指导过程管理

二、认识生产过程细节波动源

1. 人员动作细节带来的维修细节“波动”

2. 设备不稳定带来的维修细节“波动”

3. 物料批次差异带来的维修细节“波动”

4. 作业方法差异带来的维修细节“波动”

5. 作业环境变化差异带来的维修细节“波动”

6. 测量系统差异带来的维修细节“波动”

三、预防过程细节波动失控的方法

1. 流程细节分析法

2. C&E因果矩阵分析法

3. FMEA失效模式分析法

4. Poka-Yoke防呆设计法

情景演练:如何识别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波动源”

第四讲:管理者的上传下达细节管理能力

一、承接+传递工作任务细节管理

1. 以WHY-目的导向思维为指导

2. 以HOW-过程细节导向为方法

3. 以WHAT-以标准导向为基准

4. 明确反馈方式与频率

二、信息沟通细节管理

1. 沟通漏斗为何难以避免

2. 怎样有效管理沟通信息漏斗

3. 深度刨析沟通障碍根源

4. 让细节沟通驱动高质量管理

5. 用细节沟通技巧确保工作可执行

情景演练:如何精准传递工作指令,防止沟通漏斗

第五讲:以细节驱动高质量团队管理

一、以科学的方法搭建高绩效团队

1. 用科学的方法识别关键岗位技能

2. 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关键人才梯队建设

3. 用科学的方法建设绩效激励体系

二、用尊重人性激活团队动力

1. 发现员工细节优点,做到激励走心

2. 理解员工细节个性化需求,尊重员工

3. 解决员工工作细节困难,帮助员工

4. 创造持续改善机会,成就员工

情景演练:如何从细节激励员工

第六讲:抓细节,提高管理目标执行力

一、什么是管理的滞后性指标

1. 滞后性指标的表现方式

2. 传统滞后性指标的价值

3. 传统滞后性指标对执行力的影响

二、什么是管理中的引领性行为

1. 认识过程细节引领性行为的价值

2. 识别过程细节引领性行为的方法

3. 过程细节引领性行为的表现形式

三、怎样识别引领性行为

1. 用“三现主义”识别工作细节引领性行为

2. 动态保持引领性行为的新鲜度

情景演练:如何识别有效的引领性行为

课程收尾

1回顾课程

2答疑解惑

周建华老师的其他课程

• 周建华:SMART方法应用
课程背景: 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是为了利于员工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更是为了管理者将来对员工实施绩效考核提供了考核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开与公平。 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需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遂被广泛应用,并很快为日本、西欧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其基本内容是一样的。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 本课程基于SMART原则和具体应用进行设计,结合具体工作场景进行深度刨析和讲解,可以帮助学员快速掌握SMART核心要领,并用于工作指导。 课程收益: ▲ 理解SMART使用原则 ▲ 掌握SMART方法应用场景 ▲ 掌握利用SMART原则解决日常工作问题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中高层管理人员,部门主管,工程师等。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互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实操演练 课程模型: 课程大纲 第一讲 SMART原则 一.SMART方法要点 1. 如何正确理解:Specific 具体的 2. 如何正确理解:Measurable可衡量的 3. 如何正确理解:Achievable 可实现的 4. 如何正确理解:Relevant 相关的 5. 如何正确理解:Time bound有时间限制的 二.SMART方法使用原则 1. 使用SMART分解目标的步骤与关键点 2. 如何量化衡量标准 3. 什么样的阶段性成果可以接受 4. 回报的成果是我们想要的吗 5. 时间的可行性与限制条件 三.SMART与PDCA结合使用 1. PDCA中各项工作如何量化 2. 如何将SMART方法植入PDCA管理活动中 3. SMART与PDCA活动常见问题分析 情景演练:SMART场景化应用 第二讲 SMART方法应用 一.SMART可以达成的目的 1.让工作目标清晰化 2. 让上下级沟通简单化 3. 让工作进度可视化 二.SMART可应用的工作场景 1. 如何用SMART指导目标管理 2. 如何用SMART指导问题分析 3. 如何用SMART指导流程优化 4. 如何用SMART指导工作计划 5. 如何用SMART指导高效沟通 6. 如何用SMART指导效率提升 7. 如何用SMART指导高效沟通 三.SMART应用的障碍 1. SMART方法应用效果不好的解决对策 2. SMART方法应用前需要先解决的几个障碍 情景演练:SMART应用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 第三讲 SMART方法的扩展应用 1. Specific 具体的--扩展为 Significant重要的 2. Measurable可衡量的--扩展为Meaningful有意义的 3. Achievable 可实现的---扩展为Assignable可分配的 4. Relevant 相关的---扩展为Rewarding有回报的 5. Time bound有时间限制的---扩展为Trackable可追踪的 6. Evaluate 评估 7. Re-evaluate 再评估 情景演练:SMART扩展应用模拟 课程收尾 1.回顾课程 2.答疑解惑
• 周建华:PDCA管理方法
课程背景: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汇总、宣传,从而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 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在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制定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持续改善,然后将成功的经验纳入标准,持续改善的目标进行下一轮PDCA循环去解决。 这一工作方法是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底层逻辑。 课程收益: ▲ 掌握PDCA管理循环圈的要点 ▲ 理解PDCA每一阶段的使用方法 ▲ 学会PDCA具体工具应用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中高层管理人员、部门主管、经理等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互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实操演练 课程模型: PDCA管理模型 课程大纲 导引 PDCA基本知识 1. PDCA管理循环圈的历史 2. PDCA方法应用的领域 3.PDCA循环的螺旋式上升 第一讲 PDCA-Plan计划阶段管理 一. 工作需求识别VOC或VOB  如何正确识别明确需求 如何识别隐含需求 工具:VOC-CTQ识别方法 二. 制定工作目标 目标来源如何确定 目标制定误区如何避免 实现目标的关键方法SMART 工具:目标障碍突破法 三. 工作执行计划 工作执行步骤分解要领 工作执行5W2H原则 工具:5W2H场景化应用 四. 工作检查计划 工作检查标准 工作检查异常处理 工具:如何编制合适的CHECKLIST 五. 风险预案计划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风险预防 工具:RPN风险评价法 第二讲PDCA-Do实施阶段管理 一.执行前的现状掌握 流程分析 指标测量 XY矩阵分析 工具:SIPOC与XY矩阵分析 二.执行中的控制 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 工具:CPM关键路径法 三.执行中的反馈 反馈频率 反馈时机 反馈方式 工具:工作进度反馈表 第三讲PDCA-CHECK检查阶段管理 一.检查计划实施 检查标准 检查频率 检查方式 工具:如何使用正确使用CHECKLIST 二.检查异常处理 异常反馈方式 异常分析方法 异常原因分析 工具:WHY-WHY分析法如何使用 三.检查后的反思 WHY目的导向反思 措施有效性反思 工具:工作黄金圈法则应用 第四讲PDCA-ACTION改进阶段管理 一.复盘 结果复盘 过程方法复盘 工具:灵魂四问复盘法 二.成果标准化 可量化成果标准化 不可量化成果标准化 经验萃取 工具:标准化实施方法 三.持续改善 确定持续改善目标 推动持续PDCA 工具:创新思维法 课程收尾 1.回顾课程 2.答疑解惑
• 周建华:PDCA管理方法
课程背景: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汇总、宣传,从而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 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在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制定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持续改善,然后将成功的经验纳入标准,持续改善的目标进行下一轮PDCA循环去解决。 这一工作方法是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底层逻辑。 课程收益: ▲ 掌握PDCA管理循环圈的要点 ▲ 理解PDCA每一阶段的使用方法 ▲ 学会PDCA具体工具应用 课程时间:1天,8小时/天 授课对象:中高层管理人员、部门主管、经理等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互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实操演练 课程模型: PDCA管理模型 课程大纲 第一讲 PDCA-Plan计划阶段管理 一. 工作需求识别VOC或VOB 如何正确识别明确需求 如何识别隐含需求 工具:VOC-CTQ识别方法 二. 制定工作目标 目标来源如何确定 目标制定误区如何避免 实现目标的关键方法SMART 工具:目标障碍突破法 三. 工作执行计划 工作执行步骤分解要领 工作执行5W2H原则 工具:5W2H场景化应用 四. 工作检查计划 工作检查标准 工作检查异常处理 五. 风险预案计划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风险预防 工具:RPN风险评价法 第二讲PDCA-Do实施阶段管理 一.执行前的现状掌握 流程分析 指标测量 XY矩阵分析 工具:SIPOC与XY矩阵分析 二.执行中的控制 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 工具:CPM关键路径法 三.执行中的反馈 反馈频率 反馈时机 反馈方式 工具:工作进度反馈表 第三讲PDCA-CHECK检查阶段管理 一.检查计划实施 检查标准 检查频率 检查方式 二.检查异常处理 异常反馈方式 异常分析方法 异常原因分析 工具:WHY-WHY分析法如何使用 三.检查后的反思 WHY目的导向反思 措施有效性反思 工具:工作黄金圈法则应用 第四讲PDCA-ACTION改进阶段管理 一.复盘 结果复盘 过程方法复盘 工具:灵魂四问复盘法 二.成果标准化 可量化成果标准化 不可量化成果标准化 经验萃取 三.持续改善 确定持续改善目标 推动持续PDCA 工具:创新思维法 课程收尾 1.回顾课程 2.答疑解惑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