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范斌:TWI 培训

范斌老师范斌 注册讲师 4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2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培训开发

课程编号 : 38808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现场主管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TWI是国际上公认的训练一线生产主管如何管理和教导工人的课程。TWI全部课程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工作教导(JI)、工作改善(JM)、工作关系(JR)、工作安全(JS)

本课程是TWI系列课程重的工作教导(JI)和共工作改善部分,培养一线干部能够用有效的程序,清楚的教导部属工作的方法。

使部属很快接受到正确、完整的技术或指令。现场主管熟练运用教导技能,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返工以及降低产品的不良率。能够很好的降低灾害事故的发生及工具设备的磨损等。

TWI培训的方法】

“技能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掌握”这一理念的基础上,课程中安排大量实例练习:在理论课程中穿插实际练习来启发新的课题,帮助学员巩固技能,加深理解,学会运用。强化培训的最终效果,不只是懂得知识,而是熟练运用。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天:

一、 TWI介绍

◆工作教导(JI)

◆工作改善(JM)

◆工作关系(JR)

◆工作安全(JS)

二、工作教导(JI)班组长的工作要点和技能

◆ 现场管理要点

◆ 现场5S要点

◆ 熟悉生产流程

◆ 生产流程控制要点

◆ 人员沟通技巧

◆ 必要的班组工作记录

◆ 班组长职责和权限

◆ 自我能力评估

◆ 班组长自我能力提升

◆ 班组长和班组执行力

◆ 对督导的技能要求

◆ 自我设计成长和提升

◆ 案例讨论:一线干部的定位和自我画像

◆ 案例讨论: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一线干部

三、工作教导(JI)技能训练

◆ 教导的含义、重要性和好处

◆ 高效教导 VS 教导时机

◆ 高效工作教导四步法

◆ 教导准备四阶段

 1、制作训练预定表

 2、制作工作分解表

 3、准备所需物品

 4、整理工作场所

◆ 工作教导四阶段

 1、第一阶段——学习准备

 2、第二阶段——传授工作

 3、第三阶段——试做

 4、第四阶段——考核成效

◆ 三种特殊教导方法

 1、冗长工作的教导方法

 2、嘈杂工作场所的教导方法

 3、感觉与秘诀的教导方法

◆ 学员练习:工作分解表的制作方法

第二天 工作改善(JM)

四、改善的基础

1、识别浪费

1)、精益生产概述

2)、八大浪费的识别

3)、5S

现场持续5S管理

2、精益工具-降低浪费的手段

1)、标准化作业

2)、防呆法

3)、单件流

Ø 批量Vs单件

Ø 模拟练习

4)、生产线平衡与生产节拍

5)、目视化管理与看板管理的应用

6)、平稳化生产(改善交期)

Ø 生产计划安排原则

Ø 物料/零配件供应管理

五、工作改善的四阶段法

第一阶段:分解作业,记录全部细节;

第二阶段:自问细节,运用5W1H的方法,对各细节进行自问,同时对材料、

机器、设备、动作、安全、整理、整顿等项目进行自问;

第三阶段:构思新方法,通过去除、合并、重组、简化作业方法,构思新的方法;

第四阶段:实施新方法,让相关人员接受新方法,并实施新方法。

JM工作改善是少花钱或不花钱的改善,是适合一线主管工具化的改善方法之一。

◆ 案例讨论:本岗位有待改善的流程列举

范斌老师的其他课程

• 范斌:TPM 全面生产设备维护
【课程背景】 设备作为制造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其竞争力的高低越来越多地影响到生产力、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和雇员的士气。然而,在一个传统的工厂里,许多设备没有进行很好地维护。忽略设备维护会造成千百万元的长期损失,并且在寻找和处理故障方面会浪费很多时间。 【课程目标】 ◆分享专家多年的顾问经验和成功案例; ◆如何防止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帮助学员领悟设备管理的TPM运动、自主保养、专业保养的基本思路及技巧; ◆让设备彻底得到改善,不再影响我们的生产计划; ◆学会劣化复原、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提高设备的性能; ◆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零灾害、零故障、零不良、零浪费 【课程对象】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部、设备管理部经理/主管/工程师/现场班组长及相关设备管理人员 【课程时间】2天 (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TPM概述 1. TPM基本概念; 2. TPM的起源和发展 3. TPM的目标 4. 设备管理的误区 5. 预防哲学 6. 设备三级诊断流程 第二部分设备目标管理与综合效率改善 1. 设备零故障管理和改善 ◇ TPM三大哲学思想 ◇ 故障定义和种类 ◇ 设备微缺陷成长理论 ◇ 设备故障原因分析 ◇ 设备劣化对策 ◇ 查找和清除“六源”活动 ◇ 实现“0”故障的五大对策 Ø 图表案例:设备的可视化管理 Ø 图表案例:设备重要度评价 Ø 图表案例:设备故障等级 Ø 图表案例:设备– 年保全计划 2. 设备目标管理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影响设备效率的六大损失 ◇ 设备综合效率—OEE ◇ 设备专业保全主要指标MTBF/MTTR Ø MTTR/MTBF(“S”公司案例) Ø 设备可视化管理用表-停机时间记录 第三部分:TPM之两大基石 1. 设备5S管理 ◇ 5S的定义、主要内容; 2. 设备改善圈--TPM小组团队活动焦点改善活动 ◇ Tpm小组活动运作流程 第四部分TPM活动主要体系和阶段内容—八大支柱 1. 自主保全 ◇ 自主保全的定义 ◇ 整理.整顿 ◇ 初期清扫 ◇ 发生源.困难部位改善对策 ◇ 制订基准书 ◇ 总点检; ◇ 自主点检 ◇ 自主管理 2、个别改善(课题改善) ◇ 个别改善的定义和目的 ◇ 主题活动的分类和内容 ◇ 主题活动开展的计划 ◇ 个别改善展开的12步法 ◇ 优秀焦点改善课题案例分享 3、专业保全(计划保全) ◇ 专业保全活动的概要 ◇ 设备3M 活动 ◇ 计划保全的基本框架和分类 ◇ 计划保全活动的推进程序和活动内容 4、 初期管理; ◇ 认识“设备的生命周期” ◇ 设备故障浴盆Bath Tub 曲线 ◇ 初期管理的主要措施—鱼骨图分析 5、 质量改善 ◇ 5M1E管理 ◇ FMEA潜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 5Why分析 ◇ 防错防呆法 6、 环境安全 ◇ 安全的定义和内容 7、事务改善 8、人才培养 ◇ OJT:(On the Job Trainning)在职训 第五部分:设备PM分析手法应用 1. PM分析概要 2. 物理分析时常见的错误 3. 预防性检修 4. PM分析表 第六部分:精益维修管理,提升维修效率 精益化管理与维修效率 ◇ 流程设计和改善 ◇ 动作分析:消灭动作浪费 ◇ 标准化作业 第七部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 设备设计预防管理 ◇ 防错防呆设计 ◇ 4M1E设计考虑(事前、事中、事后) 2. 初期管理; ◇ 认识“设备的生命周期” ◇ 设备故障浴盆Bath Tub 曲线 ◇ 初期管理的主要措施—鱼骨图分析 3. 预防性检修 ◇ 检修的主要发展模式 ◇ 常见状态监测技术 4. 设备状态管理 ◇ 设备安全风险分析、评价与预防 ◇ 状态诊断流程 ◇ 设备年度检修管理 ◇ TPM体系维修行为的规范化 ◇ 工厂设备情报资料管理: 5. 备品备件管理 ◇备件储备品种的原则 ◇备件清单3A原则的分类 ◇备件库存与定额管理 第八部分—TPM操作指南 1. TPM法 2. 故障地图MAP的绘制 第九部分—如何成功的推进TPM活动 1. TPM导入的12阶段 2. TPM活动方针和目标的确定; TPM样板区的推进
• 范斌:零缺陷质量管理
【课程背景】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未来企业之间最终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好的产品是拓展市场最好的渠道和口碑。但在我们日常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中,却经常会由于质量意识的欠缺引发质量问题,轻者造成客户投诉,重者取消合作关系,甚至追究到企业的刑事责任。质量管理的发展观念从过去质量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是制造出来的,到现在质量是策划出来的;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都是制约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技术,还包括员工质量观念和对待质量的态度。 零缺陷管理的核心是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对,包含了三个层次: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和一次做对。三个因素缺一不可。质量管理就好比是开车,首先控制系统必须是好的。要确保开车过程顺畅,还必须有良好的交通规则的支持,因此,公司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让质量意识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培育出有高质量意识的员工,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赢得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本课程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打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全面领略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从而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 【课程收益】 1. 了解零缺陷的内涵、精髓、方法、工具。 2. 了解解决质量问题的运作体系和流程。 3. 了解利用团队方式来解决质量问题方法。 4. 掌握如何解决和固化频发质量问题的方法。 5. 识别并能正确应用解决问题的常用工具。 6. 获得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明确解决问题的结构化方法。 【课程特色】 本课程详细阐述零缺陷管理的中心思想和四项基本原则,深入解析质量问题产生根本原因。通过零缺陷的管理手法和机制,让学员了解和掌握质量控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控,提升物的品质、事的品质、人的品质、环境的品质为手段,最终实现零缺陷的目标。 【课程对象】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包括质量、生产、物流、工艺、设备等部门人员。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部一分:零缺陷的来源 1、 零缺陷概念 抛弃“缺陷难免论”,树立“无缺陷”的哲学观 2、 零缺陷产生的背景 “零缺陷之父”飞利浦 . 克劳士比的发现 3、 为什么要零缺陷 缺陷的代价 第部二分:零缺陷的内容 1、零缺陷的质量 (1)什么是质量? (2)需要什么样的系统才能产生高质量? (3)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执行标准? (4)需要什么样的评估系统? 2、克劳士比四大质量定理 定理一:“质量合乎标准” 定理二:“以防患未然为质量管理制度”。 定理三:“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 定理四:以“产品不合标准的代价”衡量质量 3、零缺陷质量运动 (1)抛弃“缺陷难免论”,树立“无缺陷”的哲学观 (2)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 (3)店员的感悟:要用客户化的思维 (4)项目的实践: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 第三部分:零缺陷的各个阶段做法 1、设计管理——从开始就做对 (1)设计管理阶段 (2)APQP的目的 (3)APQP的任务与要求 (4)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 (5)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 (6)过程设计 2、制造过程——系统的管理方法 制造过程控制 (1) 进料控制 (2) 物料库存控制 (3) 生产过程控制 (4) 巡检过程控制 (5) 不良品控制 (6) 入库检验控制 (7) 出货控制 3、检查设定——抓住关键和重点 流程控制 (1)流程图 (2)各工序品质控制 (3)FMEA (4)控制计划 (5)过程检验 4、标准制定——管理标杆 作业指导书 (1)步骤是否清楚? (2)作业条件是否清楚? (3)管理内容是否清楚? (4)设备、工装、夹具是否清楚? (5)容易出错项目是否明确注意? (6)是否有图片? (7)员工是否真正掌握? 5、持续改进——品质提升的突破点 4M 变更 (1)作业者的变更 (2)设备的变更 (3)材料变更 (4)方法变更 现场管理 人、机、料、法、环 异常管理 (1)作业中断的管理 (2)紧急加工的预防管理 第四部分: 零缺陷的四项基本原则 1、 零缺陷的管理核心: 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对 2、四项基本原则 (1)什么是质量? (2)质量是怎样产生的? (3)什么是工作标准? (4)怎样衡量质量? 3、质量宣传和质量教育 (1)质量不只是质量部门的事,而是所有部门的事 (2)质量不是某一环节的问题,而是全过程问题 (3)质量不是哪错改哪的事,而是从一开始就要做对的事 (4)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
• 范斌:精益质量管理
【课程背景】 企业的管理之痛: Ø 企业产品质量遇到瓶颈很难再向上提高一个台阶; Ø 基层质量管理人员较多,但是产品质量仍然不稳定; Ø 生产效率低,品质管理差,订单准交率低,库存成本高; Ø 计划,交付和库存之间永远的矛盾; Ø 管理系统不完善不健全,依赖于人,对人才能力要求高; Ø 忙于赶路,人们顾不上抬头望路,质量管理现状让企业的问题反复发生得不到解决; Ø 中基层管理能力不足,以被动的救火式管理为主,欠缺主动管理的行为和意识; Ø 欠缺科学的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的加持和武装 本次课程,范老师将多年运营管理咨询,帮助众多客户成功优化和提升现场生产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实现利润倍增的秘诀和工具,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沉浸式的方式交给学员,使学员能够学之能用,用之有效,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的瓶颈,实现利润倍增。 【课程收益】 Ø 对企业现有的生产质量体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明确改善和优化的方向和路径; Ø 掌握提升中基层管理力和执行力,推动主动管理行为和意识的一套机制; Ø 掌握质量管理科学的方法与应用; Ø 掌握精益生产的思想和工具与实际应用; Ø 课程现场制定行动改善计划,课后跟踪行动落实,追踪学习成果; Ø 课程两大目标:帮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升效率,降低库存,减少生产成本);更好的服务客户(持续缩短交期,更高的产品品质) 【课程特色】 实战落地,丰富的企业案例分享,理论结合实践,工具性强,落地咨询式培训 【课程对象】生产经理,质量经理,各级基层管理者。 【课程时间】2天1夜(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天 理论和概念 一、质量概念的产生 1、工业发展回顾 2、工业文明追求质量的过程 3、我国工业的发展进程 4、我国质量发展的步伐和国家质量策略 二、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1、企业的质量水平的自我认知 2、企业质量管理的策略与难点 3、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三、认识质量成本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1、 质量成本的种类 2、质量成本分析 3、潜在的质量成本 四、企业的全员质量意识 1、质量共识和目标 2、企业员工的质量态度和意识 五、全面质量管理TQM介绍 1、TQM介绍 Ø 现代工业的历史回顾 Ø TQM的产生和主导内容 Ø 全面质量管理(TQM)ISO认证 2、精益生产和TQM Ø 精益生产概念介绍 Ø 精益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第二天 方法和手段 六、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和应用工具 1、七个质量控制工具 Ø 箭线法 Ø 关联图 Ø 系统图 Ø 亲和图 Ø 矩阵图 Ø 矩阵数据分析 Ø PDPC 2、七个质量管理工具 Ø 检查表 Ø 分层法 Ø 柏拉图 Ø 鱼骨图 Ø 散布图 Ø 直方图 Ø 管制图 3、五大质量工具介绍及应用 Ø 产品质量嫌弃策划 APQP Ø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FMEA Ø 测量系统分析 MSA Ø 系统过程控制 SPC Ø 产品批准程序 PPAP 4、精益6西格玛 七、管理人员在TQM框架中的作用 1、质量管理行为分类 Ø 主动管理,被动管理,检查,管控 2、质量反馈 Ø 质量报告 Ø 出厂检验报告 Ø 客户反馈报告 Ø 客户投诉 Ø 来料检验报告(IQC) Ø 生产线质量控制点数据 3、质量目标设定(年度、季度、月度) Ø 生产各环节的质量目标 Ø 质量目标的月度(周)跟进考核 Ø 结合质量目标考核,建立奖励机制 八、如何推动主动质量管理行为? 1、建立领导者的明确目标 Ø 确立岗位职责,团队目标 2、短间隔控制的追踪管控机制概述 Ø 追踪保证结果,控制矫正失误 3、建立短间隔控制的追踪管控机制的方法与步骤 Ø 人,事,时,果 Ø 质量的层次管理 九、建立企业全面质量管理(TQM)体系 1、确立团队的管理目标一致 Ø 明确企业质量总目标 Ø 明确各级管理者目标 2、形成企业质量执行标准(归档) 十、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1、产品开发的质量DFX 2、中制环节的质量验证 3、供应商质量控制要点 4、过程质量控制 5、交货质量与客服反馈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