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李修平: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

李修平老师李修平 专家讲师 2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目标管理

课程编号 : 43754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企业基层管理者(班组长、主管、项目经理助理等)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基层管理者普遍面临目标传达模糊(如员工不清楚具体任务优先级)、执行效率低下(如任务拖延、资源浪费)、反馈机制缺失(如工作成果未被及时认可)等挑战。本课程通过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的工具链,帮助基层管理者实现:

· 目标清晰化:将抽象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团队任务(如某零售企业通过“单日客流量提升10%”目标细化到时段促销策略);

· 执行规范化:利用工具链确保任务按时交付(如某餐饮企业通过“厨房动线优化”将出餐速度缩短20%);

· 结果可视化:构建数据化反馈机制(如某客服团队通过“首解率仪表盘”实时追踪服务质量)。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深度应用OKR、WBS、甘特图等工具链;

2. 工具落地:学会任务拆解、进度跟踪、偏差分析的具体方法;

3. 场景覆盖:覆盖目标分解、团队协作、资源调配等基层高频场景;

4. 能力提升:强化基层管理者“任务执行→问题解决→成果交付”的核心能力。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企业基层管理者(班组长、主管、项目经理助理等)

课程特色

· 深度行业适配:案例基于零售、餐饮、客服、生产等通用场景(如星巴克“高峰期排班优化”、快递公司“包裹分拣时效提升”);

· 工具结构化:提供《任务分解模板》《甘特图实操手册》《进度看板设计指南》;

· 强互动性:角色扮演(如“新员工任务分配冲突调解”)、沙盘推演(如“突发订单暴增应急调度”)。

课程大纲:

模块一:目标管理的底层逻辑

1.1 什么是目标管理?

· 案例:某连锁超市通过“单品销量提升25%”目标驱动员工陈列优化;

· 数据:明确目标的团队,任务完成率比模糊目标团队高出40%(麦肯锡调研)。

1.2 目标失效的典型场景

· 工具:目标健康度诊断模型(模糊性/冲突性/脱离实际);

· 练习:分析“某工厂因‘提高产量’目标忽视质量控制”案例的根源。

1.3 基层管理者的核心挑战

· 案例:某餐饮企业通过“客户投诉率≤5%”目标推动全员服务意识提升;

· 数据:目标清晰的基层团队,员工流失率降低25%(德勤研究)。

成果输出:《班组目标健康度评估报告》


模块二:目标设定与分解

2.1 上级目标拆解为团队任务(WBS)

· 工具:WBS分解模板(如某电商团队将“双11销售额破亿”拆解为广告投放、库存备货等50+子任务);

· 案例:某服装厂通过“月度产量达标率100%”目标细化到缝纫机班组的每日产量指标。

2.2 个人目标SMART化

· 工具:SMART目标分解表(如某客服主管将“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0%”拆解为话术优化、响应时效等KPI);

· 练习:为“降低设备故障率”制定班组成员的SMART目标。

2.3 团队任务优先级排序

· 工具:四象限法则(紧急/重要矩阵);

· 案例:某物流团队通过“节假日爆仓预案”优先保障高价值客户订单。

成果输出:《团队任务分解表(含10套模板)》


模块三:计划制定与执行

3.1 计划工具链(甘特图、任务清单)

· 工具:甘特图实战演练(如某装修团队通过甘特图将项目交付周期缩短15%);

· 案例:某生产车间利用“工序可视化看板”减少设备空闲时间。

3.2 资源分配与协调

· 工具:资源分配矩阵(人力/物料/时间);

· 练习:为“促销活动物料准备”协调设计部、采购部、仓储部资源。

3.3 进度跟踪与偏差分析

· 工具:红黄绿灯进度看板(如某零售团队通过仪表盘实时监控补货进度);

· 案例:某软件开发团队通过“每日站会”快速修复代码缺陷。

成果输出:《班组计划执行表(含甘特图模板)》


模块四:动态调整与问题解决

4.1 计划修正策略

· 工具:PDCA循环(Plan-Do-Check-Act);

· 案例:某外卖平台通过“暴雨天气配送延迟预案”动态调整骑手路线。

4.2 常见问题应对模板

· 工具:问题解决五步法(定义→分析→方案→实施→验证);

· 案例:某工厂通过“设备故障快速响应流程”将停机损失降低50%。

4.3 团队激励与反馈机制

· 工具:即时反馈技巧(如“三明治沟通法”)、小型奖励制度;

· 案例:某客服团队通过“月度MVP评选”提升员工积极性。


模块五:实战演练与成果固化

5.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便利店月度营销计划”全案(目标设定→分解→执行→调整)。

5.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采用“部门负责人评审团”(含HR、运营主管)现场评分; 

李修平老师的其他课程

• 李修平:高成效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
​课程背景​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管理者普遍面临目标模糊​(如“降本增效”缺乏量化标准)、分解失效​(战略目标与车间执行脱节)、计划僵化​(未应对供应链波动或设备故障风险)、落地偏差​(技术投入与产线效率提升不匹配)等挑战。本课程通过目标-计划-执行全链路拆解,帮助管理者实现: · ​精准定位:建立可量化、可验证的制造业目标管理体系; · ​高效协同:通过OKR、精益生产(Lean)实现跨部门目标对齐; · ​动态管控:运用数字化工具实时监测生产数据并优化流程。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学会SMART原则、平衡计分卡(BSC)、WBS任务分解等工具; 2. ​执行强化:理解精益生产中的计划制定与风险控制策略; 3. ​文化塑造:推动“精益思维”“全员改善”的制造业组织基因升级; 4. ​工具赋能:掌握MES(制造执行系统)、甘特图、鱼骨图等制造业核心工具。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制造企业高管、车间主任、生产主管、供应链负责人 ​课程特色​ · ​行业深度适配:案例覆盖汽车制造(如丰田TPS)、家电生产(如海尔智造)、新能源装备(如宁德时代供应链)等领域; · ​工具链完整:整合OKR、WBS、精益看板、价值流图四大核心工具; · ​场景化训练:模拟“设备突发故障应急调度”“订单交付延期冲突”等典型制造业难题。 课程大纲: ​模块一:目标管理的底层逻辑​ ​1.1 目标明确的三大陷阱​ · ​案例:某家电企业因“降低次品率”未定义检验标准,导致质量争议频发; · ​工具:目标澄清四问法(Why-What-Who-When)。 ​1.2 从战略到目标的黄金法则​ · ​工具:平衡计分卡(BSC)在制造业的应用(如某车企通过“交付周期-库存周转”双指标校准产线目标); · ​练习:为“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工厂”设计三级目标体系。 ​1.3 OKR在制造业的实践​ · ​案例:特斯拉通过“超级工厂”OKR(如“产能提升50%”)驱动跨部门协作; · ​工具:OKR撰写模板(Objective+3~5 Key Results)。 成果输出:《部门级OKR目标卡》 ​模块二:目标分解与计划制定​ ​2.1 制造业目标的五维拆解法​ · ​案例:波音通过“飞机模块化组装”拆解供应链、生产、质量目标; · ​工具:WBS树状图构建(如某注塑工厂的“模具开发-试模-量产”三级任务分解)。 ​2.2 精益生产中的计划艺术​ · ​工具:精益看板(Kanban)与生产节拍(Takt Time)设计; · ​案例:丰田“Just-in-Time”模式如何通过看板控制库存。 ​2.3 资源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 ​工具:风险矩阵(概率×影响)评估模型; · ​练习:某芯片制造商因“关键设备进口受限”制定替代方案决策。 成果输出:《车间生产计划甘特图》 ​模块三:执行落地的关键引擎​ ​3.1 制造团队的执行力密码​ · ​案例: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如何激活一线员工改善动力; · ​工具:RACI矩阵(Responsible, Accountable, Consulted, Informed)。 ​3.2 数字化工具赋能制造​ · ​工具:MES系统实时监控产线异常(如某电子厂通过IoT传感器预警设备故障); · ​演练:在西门子MindSphere平台上模拟设备维护工单处理流程。 ​3.3 跨部门协作的破冰策略​ · ​案例:某家电企业通过“供应商联合评审会”解决零部件交付质量问题; · ​工具:非技术语言沟通框架(如将“工艺参数优化”转化为“降低能耗成本”)。 成果输出:《跨部门协作流程图》 ​模块四:监控与复盘:持续改进的闭环​ ​4.1 数据驱动的生产管控​ · ​工具:价值流图(VSM)识别流程浪费(如某工厂通过分析发现搬运环节效率低下); · ​案例:宁德时代通过“实时能耗监控”优化锂电池生产能耗。 ​4.2 复盘机制的设计​ · ​工具:事后验尸法(Post-Mortem Analysis)模板; · ​案例:某车企因芯片短缺导致停产,复盘后建立“二级供应商备选库”。 ​4.3 目标调整的决策逻辑​ · ​工具:PDCA循环在设备故障处理中的应用(Plan-Do-Check-Act); · ​练习:若“产品良品率低于95%”,如何调整质检流程? 成果输出:《项目复盘报告模板》 ​模块五:实战沙盘与成果固化​ ​5.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沙盘推演(目标→计划→执行→复盘)。 ​5.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采用“红队挑战+蓝队优化”模式(如模拟“供应商突然断供”场景); · ​成果输出:《管理者目标管理能力评估表》+《个人改进承诺书》。 ​课程设计亮点​ 1. ​双维度工具包:融合经典管理理论(如德鲁克目标管理)与制造业工具(如BSC、MES、VSM); 2. ​分层适配性:覆盖高层战略解码(如工厂智能化转型)、中层资源协调(如排产与采购协同)、基层执行落地(如设备点检标准化); 3. ​行为改变驱动:通过“设备故障应急演练”“质量追溯全流程模拟”等高还原度场景推动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 李修平:高成效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
​课程背景​ 在通讯互联网行业高速变革的背景下,管理者普遍面临目标模糊​(如“提升用户体验”缺乏量化标准)、分解失效​(战略目标与一线研发/运营脱节)、计划僵化​(未适应技术迭代周期)、落地偏差​(技术投入与商业价值不匹配)等挑战。本课程通过目标-计划-执行全链路拆解,帮助管理者实现: · ​精准定位:建立可量化、可验证的互联网目标管理体系; · ​高效协同:通过OKR、敏捷开发(Scrum/Kanban)实现跨部门目标对齐; · ​动态管控:运用数字化工具实时监测项目进展并纠偏。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学会SMART原则、OKR拆解、WBS任务分解等工具; 2. ​执行强化:理解敏捷开发中的计划制定与风险管理策略; 3. ​文化塑造:推动“结果导向”“数据驱动”的互联网组织基因升级; 4. ​工具赋能:掌握Jira、Confluence、Teambition等IT项目管理工具的实战应用。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通信运营商高管、互联网产品总监、技术研发负责人 ​课程特色​ · ​行业深度适配:案例覆盖5G网络建设(华为)、互联网产品迭代(微信生态)、AI算法开发(字节跳动)等领域; · ​工具链完整:整合OKR、Scrum、Kanban、Gantt Chart四大核心工具; · ​场景化训练:模拟“技术团队需求冲突”“项目延期风险应对”等典型互联网管理难题。 课程大纲: ​模块一:目标管理的底层逻辑​ ​1.1 目标明确的三大陷阱​ · ​案例:某短视频平台因“月活增长50%”未区分新老用户群体,导致获客成本激增; · ​工具:目标澄清四问法(Why-What-Who-When)。 ​1.2 从战略到目标的黄金法则​ · ​工具:平衡计分卡(BSC)在互联网行业的应用(如某云计算厂商通过“客户成功指标”校准研发方向); · ​练习:为“打造全球领先的AI语音交互平台”设计三级目标体系。 ​1.3 OKR在互联网行业的实践​ · ​案例:谷歌通过“20%自由时间”机制孵化Gmail,OKR如何支撑创新目标; · ​工具:OKR撰写模板(Objective+3~5 Key Results)。 成果输出:《部门级OKR目标卡》 ​模块二:目标分解与计划制定​ ​2.1 WBS任务分解法​ · ​案例:苹果iPhone开发通过“最小可用产品(MVP)”分阶段交付功能模块; · ​工具:WBS树状图构建(如某社交APP开发项目的“功能-模块-任务”三级拆解)。 ​2.2 敏捷开发中的计划艺术​ · ​工具:Scrum冲刺计划会议(Sprint Planning)四步法; · ​案例:Netflix通过“自由与责任”文化实现产品快速迭代。 ​2.3 资源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 ​工具:风险矩阵(概率×影响)评估模型; · ​练习:某电商平台“双十一”系统扩容的资源分配决策。 成果输出:《项目甘特图模板》 ​模块三:执行落地的关键引擎​ ​3.1 互联网团队的执行力密码​ · ​案例:华为“铁三角”模式如何驱动客户需求快速响应; · ​工具:RACI矩阵(Responsible, Accountable, Consulted, Informed)。 ​3.2 数字化工具赋能执行​ · ​工具:Jira看板管理(如某游戏公司通过“任务燃尽图”实时追踪开发进度); · ​演练:在Confluence上模拟“需求文档评审”全流程。 ​3.3 跨部门协作的破冰策略​ · ​案例:某智能家居企业通过“需求评审会”消除硬件与软件团队认知鸿沟; · ​工具:非技术语言沟通框架(如将“降低服务器延迟”转化为“提升用户操作流畅度”)。 成果输出:《跨部门协作流程图》 ​模块四:监控与复盘:持续改进的闭环​ ​4.1 数据驱动的服务质量管控​ · ​工具:关键路径法(CPM)识别项目瓶颈(如某软件交付延期原因追溯); · ​案例:Zoom通过“每日站会”(Daily Standup)快速响应需求变更。 ​4.2 复盘机制的设计​ · ​工具:事后验尸法(Post-Mortem Analysis)模板; · ​案例:某AI算法项目因数据偏差失败,复盘后建立“数据质量红线”。 ​4.3 目标调整的决策逻辑​ · ​工具:PDCA循环在IT运维中的应用(Plan-Do-Check-Act); · ​练习:若“用户注册转化率未达预期”,如何调整营销策略? 成果输出:《项目复盘报告模板》 ​模块五:实战沙盘与成果固化​ ​5.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AI新产品从0到1全周期管理”沙盘推演(目标→计划→执行→复盘)。 ​5.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采用“红队挑战+蓝队优化”模式(如模拟“技术团队质疑业务需求合理性”场景); · ​成果输出:《管理者目标管理能力评估表》+《个人改进承诺书》。 ​课程设计亮点​ 1. ​双维度工具包:融合经典管理理论(如德鲁克目标管理)与互联网行业工具(如OKR、Jira); 2. ​分层适配性:覆盖高层战略解码(如产品路线图)、中层资源协调(如跨部门需求评审)、基层执行落地(如代码审查清单); 3. ​行为改变驱动:通过“故障模拟”“需求冲突调解”等高还原度场景推动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 李修平:高成效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
​课程背景​ 在服务业高度竞争的背景下,管理者普遍面临目标模糊​(如“提升客户满意度”缺乏具体衡量标准)、分解失效​(战略目标与一线服务脱节)、计划僵化​(未应对节假日客流波动等不确定性)、落地偏差​(服务标准执行不到位)等挑战。本课程通过目标-计划-执行全链路拆解,帮助管理者实现: · ​精准定位:建立可量化、可感知的服务目标管理体系; · ​高效协同:通过OKR、服务蓝图(Service Blueprint)实现跨部门目标对齐; · ​动态管控:运用数字化工具实时监测服务触点并优化。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学会SMART原则、服务KPI拆解、Gantt Chart在服务周期中的应用; 2. ​执行强化:理解服务标准化(SOP)与个性化需求的平衡策略; 3. ​文化塑造:推动“以客为尊”“全员服务意识”的组织基因升级; 4. ​工具赋能:掌握Tableau服务数据看板、ServiceNow工单系统的实战应用。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餐饮/酒店/零售/金融等服务企业高管、门店经理、服务主管 ​课程特色​ · ​行业深度适配:案例覆盖高端酒店(如万豪“服务金标准”)、连锁餐饮(如麦当劳QSCV体系)、新零售(如海底捞服务创新)等领域; · ​工具链完整:整合OKR、服务蓝图、鱼骨图、客户旅程地图四大核心工具; · ​场景化训练:模拟“客户投诉升级处理”“节假日服务资源调度”等典型服务难题。 课程大纲: ​模块一:目标管理的底层逻辑​ ​1.1 目标明确的三大陷阱​ · ​案例:某连锁酒店因“提高客户忠诚度”未定义复购率指标,导致营销投入浪费; · ​工具:目标澄清四问法(Why-What-Who-When)。 ​1.2 从战略到目标的黄金法则​ · ​工具:平衡计分卡(BSC)在服务业的应用(如某航空公司通过“准点率-满意度”双指标校准服务改进方向); · ​练习:为“打造城市最佳咖啡体验”设计三级目标体系。 ​1.3 OKR在服务行业的实践​ · ​案例:丽思卡尔顿通过“员工自主决策权”(如客房服务个性化创新)实现客户NPS提升; · ​工具:OKR撰写模板(Objective+3~5 Key Results)。 成果输出:《部门级OKR目标卡》 ​模块二:目标分解与计划制定​ ​2.1 服务目标的四维拆解法​ · ​案例:星巴克通过“第三空间”定位拆解门店客流量、客单价、翻台率目标; · ​工具:服务KPI金字塔模型(从企业级到岗位级指标分解)。 ​2.2 服务蓝图与SOP设计​ · ​工具:服务蓝图七步法(触点分析、后台支持、员工行为规范); · ​案例:海底捞“变态服务”背后的标准化流程设计(如等位区服务SOP)。 ​2.3 资源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 ​工具:风险矩阵(概率×影响)评估模型; · ​练习:某景区“五一黄金周”人流量预测与服务资源分配决策。 成果输出:《服务SOP优化清单》 ​模块三:执行落地的关键引擎​ ​3.1 服务团队的执行力密码​ · ​案例:四季酒店通过“员工授权手册”(如允许客房经理灵活处理客户需求)提升响应速度; · ​工具:RACI矩阵(Responsible, Accountable, Consulted, Informed)。 ​3.2 数字化工具赋能服务交付​ · ​工具:智能排队系统(如西雅图星巴克用Order Ahead减少高峰期等待); · ​演练:在Zendesk平台上模拟客户工单处理全流程。 ​3.3 跨部门协作的破冰策略​ · ​案例:某高端商场通过“服务联席会”解决保洁与零售部门协作矛盾; · ​工具:非技术语言沟通框架(如将“提高结账效率”转化为“缩短顾客停留时间”)。 成果输出:《跨部门协作流程图》 ​模块四:监控与复盘:持续改进的闭环​ ​4.1 数据驱动的服务质量管控​ · ​工具:客户旅程地图(Customer Journey Map)识别服务断点; · ​案例:优衣库通过RFID技术实时追踪库存周转率并优化补货计划。 ​4.2 复盘机制的设计​ · ​工具:事后验尸法(Post-Mortem Analysis)模板; · ​案例:某航空公司因机械故障导致航班延误,复盘后建立“快速响应小组”。 ​4.3 目标调整的决策逻辑​ · ​工具:PDCA循环在服务投诉处理中的应用(Plan-Do-Check-Act); · ​练习:若“外卖配送准时率低于85%”,如何调整供应商合作策略? 成果输出:《项目复盘报告模板》 ​模块五:实战沙盘与成果固化​ ​5.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国际连锁酒店从预订到离店的全周期管理”沙盘推演(目标→计划→执行→复盘)。 ​5.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采用“红队挑战+蓝队优化”模式(如模拟“顾客投诉升级至管理层”场景); · ​成果输出:《管理者目标管理能力评估表》+《个人改进承诺书》。 ​课程设计亮点​ 1. ​双维度工具包:融合经典管理理论(如德鲁克目标管理)与服务行业工具(如NPS追踪、服务蓝图); 2. ​分层适配性:覆盖高层战略解码(如品牌定位)、中层资源协调(如门店排班优化)、基层执行落地(如服务话术标准化); 3. ​行为改变驱动:通过“客户情绪安抚”“突发事件处理”等高还原度场景推动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