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碳纤维材料有什么好处吗?

碳钎维材料的好处如下:1、高性能碳纤维具有质轻、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抗冲刷及溅射以及良好的可设计性、可复合性等一系列其他材料所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2、轻量化:碳纤维应用于汽车后给汽车制造带来最明显的好处就是汽车轻量化最直接影响的就是节能、加速、制动性能的提升。一般而言车重减小10%油耗降低6%~8%排放降低5~6%0-100kmu002Fh加速性提升8-10%制动距离缩短2~7m。3、安全性:车身轻量化可以使整车的重心下移提升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车辆的运行将更加安全、稳定。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极佳的能量吸收率碰撞吸能能力是钢的六到七倍、铝的三到四倍这进一步保证了汽车的安全性。4、舒适度: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震动阻尼轻合金需要9秒才能停止震动碳纤维复合材料2秒就能停止。5、可靠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疲劳强度钢和铝的疲劳强度是抗拉强度的30-50%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可达70-80%因此汽车上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对于材料疲劳可靠性有较大提升6、提升车身开发水平: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可设计性比金属强因此更易于车身开发的平台化、模块化、集成化。这样碳纤维车身及金属平台的混合车身结构对于传统汽车车身结构而言可以做到模块化、集成化大大减少零件种类减少工装投入缩短开发周期。

碳纤维缩写

碳纤维的缩写是CF。CF是Carbon Fiber的英文缩写,意思是“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碳纤维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外形呈纤维状、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碳纤维的密度小,因此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及炭等复合,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及比模量在现有工程材料中是最高的。碳纤维直径只有5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到十二分之一,强度却在铝合金4倍以上。现代碳纤维工业化的路线是前驱纤维炭化工艺法,所用3种原料纤维的组成、碳含量等见表。现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分类由制造商自行标明:原纤维种类、单丝孔数、直径、排列方式(如平行、缠结、加捻等),有无表面处理(及其种类),有无上浆(及浆剂种类)等。一些重要的高性能商品名称及性能,可见聚丙烯腈基炭纤维和沥青基炭纤维。

碳纤维是什么材料组成的?

碳纤维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 外形呈纤维状、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碳纤维的密度小,因此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及炭等复合,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及比模量在现有工程材料中是最高的。扩展资料:1879年爱迪生曾用纤维素纤维,如竹、亚麻或棉纱为原料,首先制得炭纤维并获得专利,但当时制得的纤维力学性能很低,工艺也不能工业化,未能获得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火箭、航天及航空等尖端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比强度、比模量高和耐高温的新型材料,另一方面,采用前驱纤维为原料经热处理的工艺可制得炭纤维连续长丝,这一工艺奠定了炭纤维工业化的基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碳纤维

什么是碳纤维?碳纤维是什么意思?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的微观结构类似人造石墨,是乱层石墨结构。   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430Gpa亦高于钢。因此CFRP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材料的比强度愈高,则构件自重愈小,比模量愈高,则构件的刚度愈大,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

碳纤维是什么材料组成的?

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特种纤维。主要使用的原材料为腈纶和粘胶纤维,再经过高温的氧化碳化而成。它的含碳量在90%以上,属于高强度的高模量纤维,是所有耐高温化纤材料之首。

碳纤维有什么用途?

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及炭等复合,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及比模量在现有工程材料中是最高的。碳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碳纤维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碳纤维的密度小,因此比强度和比模量高。扩展资料20世纪90年代初,高性能及超高性能炭纤维已问世,预料今后工作将致力于完善工艺、扩大生产、降低成本和开发应用。一些特种炭纤维,如抗氧化炭纤维、低纤度炭纤维、高导热低电阻炭纤维、低热膨胀系数炭纤维,中空炭纤维和活性炭纤维,随着科学及工程的发展会有很大发展。气相生长炭纤维近期内在稳定工艺,连续化生产方面会有明显进展,工业化生产的日期预料不会太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碳纤维

碳纤维的特点

  carbon fibre  顾名思义,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与传统的玻璃纤维(GF)相比,杨氏模量是其3 倍多;它与凯芙拉纤维(KF-49)相比,不仅杨氏模量是其2倍左右,而且在有机溶剂、酸、碱中不溶不胀,耐蚀性出类拔萃。有学者在1981年将PAN基CF浸泡在强碱NaOH 溶液中,时间已过去20多年,它至今仍保持纤维形态。  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 。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维。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无蠕变,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好,纤维的密度低,X射线透过性好。但其耐冲击性较差,容易损伤,在强酸作用下发生氧化,与金属复合时会发生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现象。因此,碳纤维在使用前须进行表面处理。  碳纤维可分别用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粘胶丝或酚醛纤维经碳化制得;按状态分为长丝、短纤维和短切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通用型和高性能型 。通用型碳纤维强度为1000兆帕(MPa)、模量为100GPa左右。高性能型碳纤维又分为高强型(强度2000MPa、模量250GPa)和高模型(模量300GPa以上)。强度大于4000MPa的又称为超高强型;模量大于450GPa的称为超高模型。随着航天和航空工业的发展,还出现了高强高伸型碳纤维,其延伸率大于2%。用量最大的是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  碳纤维可加工成织物、毡、席、带、纸及其他材料。碳纤维除用作绝热保温材料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可用作飞机结构材料、电磁屏蔽除电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火箭外壳、机动船、工业机器人、汽车板簧和驱动轴等。  碳纤维是军民两用新材料,属于技术密集型和政治敏感的关键材料。以前,以美国为首的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 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封锁政策, 1994年3月,COCOM虽然已解散,但禁运封锁的阴影仍笼罩在上空,先进的碳纤维技术仍引不进来,特别是高性能PAN基原丝技术,即使我国进入WTO,形势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除了国人继续自力更生发展碳纤维工业外,别无其它选择。  目前世界碳纤维产量达到4万吨/年以上,全世界主要是日本东丽、东邦人造丝和三菱人造丝三家公司以及美国的HEXCEL、ZOLTEK、ALDILA三家公司,以及德国SGL西格里集团,韩国泰光产业,我国台湾省的台塑集团,等少数单位掌握了碳纤维生产的核心技术,并且有规模化大生产。目前在祖国大陆还没有一个年产100t的规模化碳纤维工厂,大多还处于中试放大阶段。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台湾省的台塑集团,在80代年中期从美国Hitco公司引进百吨级碳纤维生产线,经消化、吸收和配套后得到迅速发展,台塑产量增加很快,但碳纤维质量的提高幅度并不大。  我国对碳纤维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开始研究高强型碳纤维。多年来进展缓慢,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较快,安徽华皖碳纤维公司率先引进了500吨/年原丝、200吨/年PAN基碳纤维(只有东丽碳纤维T300水平),使我国碳纤维工业进入了产业化。随后,一些厂家相继加入碳纤维生产行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12家生产规模大小不一(5~800吨/年)的PAN基碳纤维生产厂家,合计生产能力为1310吨/年,产品规格为1K、3K、6K、12K。但由于一些企业没有原丝可烧,实际国内碳纤维的总产量不足40吨/年,而且产品质量不太稳定,大多数达不到T300水平。可喜的是从2000年开始我国碳纤维向技术多元化发展,放弃了原来的硝酸法原丝制造技术,采用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一步法湿法纺丝技术获得成功。目前利用自主技术研制的少数国产T300、T700碳纤维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碳纤维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碳纤维已被列为国家化纤行业重点扶持的新产品,成为国内新材料行业研发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拟建和在建的碳纤维生产企业有11家,合计生产能力为原丝7100吨/年、碳纤维1560吨/年,其中在建企业为4家,合计生产能力为原丝1100吨/年、碳纤维470吨/年。  尽管我国碳纤维生产发展缓慢,而消费量却一直在逐渐增加,市场需求旺盛。主要用途包括体育器材、一般工业和航空航天等,其中体育休闲用品的使用量最大,占消费量的约80%~90%。我国碳纤维的需求量已超过3000吨/年,2010年将突破5000吨/年。主要应用领域为:成熟市场有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飞机、火箭、导弹、卫星、雷达等)和体育休闲用品(高尔夫球杆、渔具、网球拍、羽毛球拍、箭杆、自行车、赛艇等);新兴市场有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建筑加固、风力发电、摩擦材料、钻井平台等;待开发市场有汽车、医疗器械、新能源等。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展,在航天主导产品(弹、箭、星、船)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体育休闲用品及压力容器等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迅速增长,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急需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市场需求更加旺盛。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碳纤维不断增长的需求,应尽快实现我国碳纤维工业的国产化和规模化。为此,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加速原丝技术开发,研制高纯度原丝;强化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碳纤维在我国大有发展前途,但应总结涤纶等化纤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盲目发展,实现健康发展。  为了大型飞机的制造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我国还必须尽快地实现高强中模型碳纤维的产业化。但是,因为高性能碳纤维是发展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必不可少的材料,长期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封锁。虽然“巴统”在1994年3月解散了,但禁运的阴影仍然存在。即使对我国解除了禁运,开始也只能是通用级碳纤维,而不会向我们出售高性能碳纤维技术和设备。因此,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必须要靠我们自己。我国化学纤维工业“十一u2022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从以增加数量为主转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纤维”,特别是把事关国家产业安全的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作为重中之重,而且碳纤维被列为首位,是国家迫切需要短期内突破的高新技术纤维品种,为我国碳纤维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自力更生、努力创新,发展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碳纤维,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家“863 计划”以及有关部委都在关心我国碳纤维工业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步伐,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许多材料专家也扎扎实实的做了许多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国又启动了相关“973计划”。相信“十一五”将是我国碳纤维工业产业化的黄金时代。

碳纤维属于什么材料 碳纤维材料的介绍

1、碳纤维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 2、碳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 3、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碳纤维的密度小,因此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碳纤维有哪几种,怎么分辨?

碳纤维有三种分类方法: 按原材料碳化分有三种:1.母体是聚丙烯腈;2.母体是石油或煤沥青;3.母体是粘胶丝或酚醛纤维 按加工方法分有两种:1.长单细纤维;2.短纤维或短切纤维 按机械性能分有:低弹模、标准弹模、中弹模、高弹模、超高弹模碳纤维。 低弹模碳纤维:弹性模量在200GPa以下,强度在3500MPa以下 标准弹模碳纤:弹性模量在200-280GPa,强度约在2500MPa或更高 中弹模碳纤维:弹性模量在280-350GPa,强度约在3500MPa或更高 高弹模碳纤维:弹性模量在350-600GPa,强度约在2500MPa或更高 超高弹模碳纤维:弹性模量在600GPa以上,强度约在2500MPa或更高

碳素和碳纤维羽拍有什么区别?

碳纤维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而碳素是炭和石墨材料是以碳元素为主的非金属固体材料,二者主要区别有以下三方面:1、重量不同。由于材质原因,全碳素的羽毛球拍相对于碳纤维球拍更加轻盈。2、球拍弹力不同。全碳素的羽毛球拍相对于碳纤维球拍弹性好,手感舒适,击球震感较碳纤维球拍更为均匀缓和,不至于太过强烈。3、手感不同。全碳素羽毛拍强度高,使用起来很有手感,一般受力情况下不易变形,但受到超出受理范围的力后会断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碳素羽毛球拍

碳纤维的材料特性

碳纤维兼具碳材料强抗拉力和纤维柔软可加工性两大特征,是一种的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碳纤维拉伸强度约为2到7GPa,拉伸模量约为200到700GPa。密度约为1.5到2.0克每立方厘米,这除与原丝结构有关外,主要决定于炭化处理的温度。一般经过高温3000℃石墨化处理,密度可达2.0克每立方厘。再加上它的重量很轻,它的比重比铝还要轻,不到钢的1/4,比强度是铁的20倍。碳纤维的热膨胀系数与其它纤维不同,它有各向异性的特点。碳纤维的比热容一般为7.12。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平行于纤维方向是负值(0.72到0.90),而垂直于纤维方向是正值(32到22)。碳纤维的比电阻与纤维的类型有关,在25℃时,高模量为775,高强度碳纤维为每厘米1500。这使得碳纤维在所有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同钛、钢、铝等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在物理性能上具有强度大、模量高、密度低、线膨胀系数小等特点,可以称为新材料之王。 碳纤维除了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外,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又由于比重小, 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比模量综合指标,在现有结构材料中是最高的。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兆帕以上,是钢的7到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到430G帕亦高于钢;因此CFRP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兆帕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兆帕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与传统的玻璃纤维相比,杨氏模量(指表征在弹性限度内物质材料抗拉或抗压的物理量)是玻璃纤维的3倍多;与凯芙拉纤维相比,不仅杨氏模量是其的2倍左右。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的试验表明,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强度和模量均下降。孔隙率对层间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的影响非常大;拉伸强度随着孔隙率的增加下降的相对慢一些;拉伸模量受孔隙率影响较小。碳纤维还具有极好的纤度(纤度的表示法之一是9000米长纤维的克数),一般仅约为19克,拉力高达300kg每微米。几乎没有其他材料像碳纤维那样具有那么多一系列的优异性能, 因此在旨度、刚度、重度、疲劳特性等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在不接触空气和氧化剂时,碳纤维能够耐受3000度以上的高温,具有突出的耐热性能,与其他材料相比,碳纤维要温度高于1500℃时强度才开始下降,而且温度越高,纤维强度越大。碳纤维的径向强度不如轴向强度,因而碳纤维忌径向强力(即不能打结)而其他材料的晶须性能也早已大大的下降。另外碳纤维还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如在液氮温度下也不脆化。 碳纤维的化学性质与碳相识,它除能被强氧化剂氧化外,对一般碱性是惰性的。在空气中温度高于400℃时则出现明显的氧化,生成CO与CO2。 碳纤维对一般的有机溶剂、酸、碱都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溶不胀,耐蚀性出类拔萃,完全不存在生锈的问题。 有学者在1981年将PAN基碳纤维浸泡在强碱氢氧化钠溶液中,时间已过去30多年,它仍保持纤维形态。但其耐冲击性较差,容易损伤,在强酸作用下发生氧化,碳纤维的电动势为正值,而铝合金的电动势为负值。当碳纤维复合材料与与铝合金组合应用时会发生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现象。因此,碳纤维在使用前须进行表面处理。 碳纤维还有耐油、抗辐射、抗放射、吸收有毒气体和减速中子等特性 。

碳纤维的原料是什么啊?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它是一种强度比钢的大、密度比铝的小、比不锈钢还耐腐蚀、比耐热钢还耐高温 、又能像铜那样导电,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 碳纤维是不是由碳抽成的纤维呢?回答是否定的。目前,人们的技术还不能直接用碳或石墨来抽成碳纤维,只 能采用一些含碳的有机纤维(如尼龙丝、腈纶丝、人造丝等)做原料,将有机纤维跟塑料树脂结合在一起,放在稀 有气体的气氛中,在一定压强下强热碳化而成。 目前世界上产生的销售的碳纤维绝大部分都是用聚丙烯腈纤维的碳化制得的。 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无蠕变,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耐 腐蚀性好,纤维的密度低,X射线透过性好。 可以下这样结论:碳纤维由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或粘胶维等经氧化、炭化等过程制得的含碳量为90%以上的纤维。

碳纤维 为什么那么贵啊?

由于碳纤维核心技术被牢牢掌控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所以碳纤维的价格较贵。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碳纤维是发展国防军工与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属于技术密集型的关键材料,随着从短纤碳纤维到长纤碳纤维的学术研究,使用碳纤维制作发热材料的技术和产品也逐渐普及。在当今世界高速工业化的大背景下,碳纤维用途正趋向多样化。中国已经有使用长纤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一种,在要求高温,物理稳定性高的场合,碳纤维复合材料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材料的比强度愈高,则构件自重愈小,比模量愈高,则构件的刚度愈大,正是由于兼具优异性能,碳纤维在国防和民用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纤维碳材料已在军事及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从航天、航空、 汽车、 电子、 机械、化工、轻纺等民用工业到运动器材和休闲用品等。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飞机制造等军工领域、风力发电叶片等工业领域、电磁屏蔽除电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火箭外壳、机动船、工业机器人、汽车板簧和驱动轴等。

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磷酸根,铵根 的化学式分别是什么?

就这样

钛原子碳链单体多聚体之间的关系

碳原子构成碳链,进而形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单体,由单体脱水缩合形成多聚体. 故选:A.

以碳链为骨架的多聚体有哪些

有机高分子中很多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多聚体,如:聚乙烯、聚氯乙烯、顺丁橡胶、天然橡胶等。 另外,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纤维素、淀粉)等。

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磷酸根,铵根 的化学式分别是什么?

nh4+铵根so42-硫酸根co32-碳酸根po43-磷酸根no3-硝酸根(紧跟元素符号的数字为右下角标)后面的带+-数字的为电荷数,是右上角标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碳酸氢钠注射夜的作用能杀洗衣机内的细菌吗

碳酸氢钠注射液属于一种弱碱,无法破坏细菌的结构,碳酸氢钠注射夜无法杀洗衣机内的细菌。洗衣机内主要细菌为: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基本形态(1)球菌:按其排列方式(繁殖时细菌分裂平面不同分裂后菌体间黏附程度不同)和又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2)杆菌:细胞形态较复杂,有短杆状、棒杆状、梭状、月亮状、分枝状。(3)螺旋状:可分为弧菌(螺旋不满一环)和螺菌(螺旋满2~6环,小的坚硬的螺旋状细菌)。此外,人们还发现星状和方形细菌。区别1、与病毒的区别病毒: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完成。病毒和细菌的绝大部分是对人类没有害的,有害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病毒和细菌可以通过结膜到达血液中,说明它能够抵抗溶菌酶的消化降解。细菌和病毒共有的生物元素是C、H、O、N、P。细菌一般可在特定培养基上培养,而病毒一般不能。2、与真菌的区别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均有一个“菌”字,同属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类型、结构、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着诸多不同。比较如下:1.生物类型: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2.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四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

磷酸二酯键位置在哪?是不是就是磷酸和五碳糖相连的那两个键都是?

在同一单链上相邻两碱基之间五碳糖与磷酸连接的键叫磷酸二酯键。注意不是互补配对的碱基之间的键,那是氢键。

有关碳的化学方程式

一、碳在空气中燃烧:C+O2=(点燃)=CO2二、碳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2C+O2=(点燃)=2CO三、碳还原铜:C+2CuO=(高温)=2Cu+CO2↑四、高价碳与低价碳在高温下反应:CO2+C=(高温)=2CO五、碳在高温下还原二价铁:3C+2Fe2O3=高温=2Fe+3CO2↑六、碳在高温下与浓硫酸反应:C+2H2SO4(浓) =△= CO2↑+2SO2↑+2H2O七、碳在高温下与水起作用:C+H2O=高温=CO+H2八、碳在高温下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炭和碳,怎么什么区分

碳是一种主要呈四价的非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煤、石油、沥青、石灰石和其他碳酸盐以及一切有机化学物的成份。还存在于金刚石和石墨中。炭是概括的工业性名词。他们的主要区别是:炭是一种物体,而碳是一种元素。

碳和炭的区别

碳和炭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性质不同一、指代不同1、碳:非金属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富勒烯和无定形碳等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起变化,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成分。2、炭:木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干馏得到的东西,常保留木材原来的形状,质硬,有很多细孔。二、出处不同1、碳: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碳翁》白话释义: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碳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唐· 白居易《卖碳翁》2、炭:《说文》:炭,烧木馀也。从火,岸省声。 白话释义:《说文》:炭,木材烧而未烬的余料。字形采用“火”作边旁,以省略了“山”和“干”的“岸”为声旁。三、性质不同1、碳:一种主要呈四价的非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煤、石油、沥青、石灰石和其他碳酸盐以及一切有机化合物的成分。2、炭: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碳是怎么形成的`! ```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它的化学符号是C,它的原子序数是6,电子构型为[He]2s22p2.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表固体非金属元素的石字旁构成,从 炭字音. 性状 碳单质通常是无臭无味的固体.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外观、密度、熔点等各自不同. 碳的单质已知以多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 石墨 金刚石 富勒烯(Fullerenes,也被称为巴基球) 无定形碳(Amorphous,不是真的异形体,内部结构是石墨)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六方金刚石(Lonsdaleite,与金刚石有相同的键型,但原子以六边形排列,也被称为六角金刚石) 赵石墨(Chaoite,石墨与陨石碰撞时产生,具有六边形图案的原子排列) 汞黝矿结构(Schwarzite,由于有七边形的出现,六边形层被扭曲到“负曲率”鞍形中的假想结构) 纤维碳(Filamentous carbon,小片堆成长链而形成的纤维) 碳气凝胶(Carbon aerogels,密度极小的多孔结构,类似于熟知的硅气凝胶) 碳纳米泡沫(Carbon nanofoam,蛛网状,有分形结构,密度是碳气凝胶的百分之一,有铁磁性) 最常见的两种单质是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它们晶体结构和键型都不同.金刚石每个碳都是四面体4配位,类似脂肪族化合物;石墨每个碳都是三角形3配位,可以看作无限个苯环稠合起来.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 同位素 目前已知的同位素共有十二种,有碳8至碳19,其中碳12和碳13属稳定型,其馀的均带放射性,当中碳14的半衰期长达五千多年,其他的均全不足半小时. 在地球的自然界里,碳12在所有碳的含量占98.93%,碳13则有1.07%.C的原子量取碳12、13两种同位素丰度加权的平均值,一般计算时取12.01. 碳12是国际单位制中定义摩尔的尺度,以12克碳1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摩尔.碳14由于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被广泛用来测定古物的年代. 成键 碳原子一般是四价的,这就需要4个单电子,但是其基态只有2个单电子,所以成键时总是要进行杂化.最常见的杂化方式是sp3杂化,4个价电子被充分利用,平均分布在4个轨道里,属于等性杂化.这种结构完全对称,成键以后是稳定的σ键,而且没有孤电子对的排斥,非常稳定.金刚石中所有碳原子都是这种以此种杂化方式成键.烷烃的碳原子也属于此类. 根据需要,碳原子也可以进行sp2或sp杂化.这两种方式出现在成重键的情况下,未经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杂化轨道,与邻原子的p轨道成π键.烯烃中与双键相连的碳原子为sp 2杂化. 由于sp2杂化可以使原子共面,当出现多个双键时,垂直于分子平面的所有p轨道就有可能互相重叠形成共轭体系.苯是最典型的共轭体系,它已经失去了双键的一些性质.石墨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处于一个大的共轭体系中,每一个片层有一个. 化合物 碳的化合物中,只有以下化合物属于无机物: 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碳酸盐、碳酸氢盐 氰一系列拟卤素及其拟卤化物、拟卤酸盐:氰、氧氰,硫氰 其它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由于碳原子形成的键都比较稳定,有机化合物中碳的个数、排列以及取代基的种类、位置都具有高度的随意性,因此造成了有机物数量极其繁多这一现象,目前人类发现的化合物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性质与无机物大不相同,它们一般可燃、不易溶于水,反应机理复杂,现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分科 有机化学. 分布 碳存在于自然界中(如以金刚石和石墨形式),是煤、石油、沥青、石灰石和其它碳酸盐以及一切有机化合物的最主要的成分,在地壳中的含量约0.027%.碳是占生物体干重比例最多的一种元素.碳还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地球上循环于大气层与平流层. 在大多数的天体及其大气层中都存在有碳. 发现 金刚石和石墨史前人类就已经知道. 富勒烯则于1985年被发现,此后又发现了一系列排列方式不同的碳单质. 同位素碳14于1940年被发现. 单质的精炼 金刚石 金刚石即钻石可以找到集中的块状矿藏,开采出来时一般都有杂质.用另外的钻石粉末将杂质削去,并打磨成形,即得成品.一般在切削、打磨过程中要损耗掉一半的质量. 石墨 用途 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测量古物中碳14的含量,可以得知其年代,这叫做碳14断代法. 石墨可以直接用作炭笔,也可以与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做成不同硬度的铅芯.金刚石除了装饰之外,还可使切削用具更锋利.无定形碳由于具有极大的表面积,被用来吸收毒气、废气.富勒烯和碳纳米管则对纳米技术极为有用. 碳是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碳化合物一般从化石燃料中获得,然后再分离并进一步合成出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如乙烯、塑料等. 理化特性 总体特性 元素名称:碳 元素符号:C 元素类型:非金属 元素原子量:12.01 质子数:6 中子数:7 原子序数:6 所属周期:2 所属族数:IVA 电子层分布:2-4 密度、硬度 2267 kg/m3、 0.5 (石墨) 10.0 (钻石) 颜色和外表 黑色(石墨) 无色(钻石) 地壳含量 无数据 原子属性 原子量 12.0107 原子量单位 原子半径(计算值) 70(67)pm 共价半径 77 pm 范德华半径 170 pm 电子构型 [氦]2s22p2 电子在每能级的排布 2,4 氧化价(氧化物) 4,2(弱酸性) 晶体结构 六方(石墨) 立方(钻石) 物理属性 物质状态 固态(反磁性) 熔点 3773 K(3500 °C) 沸点 5100 K(4827 °C) 摩尔体积 5.29×10-6m3/mol 汽化热 355.8 kJ/mol(升华) 熔化热 无数据(升华) 蒸气压 0 帕 声速 18350 m/s 其他性质 电负性 2.55(鲍林标度) 比热 710 J/(kg·K) 电导率 0.061×10-6/(米欧姆) 热导率 129 W/(m·K) 第一电离能 1086.5 kJ/mol 第二电离能 2352.6 kJ/mol 第三电离能 4620.5 kJ/mol 第四电离能 6222.7 kJ/mol 第五电离能 37831 kJ/mol 第六电离能 47277.0 kJ/mol 最稳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衰变模式 衰变能量 MeV 衰变产物 12C 98.9 % 稳定 13C 1.1 % 稳定 14C 微量 5730年 β衰变 0.156 14N 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是 国际标准基准单位单位和标准气温和气压 碳,原子序数6,原子量12.011.元素名来源拉丁文,愿意是“炭”.碳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约0.027%.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

碳一碳二碳三碳四都代表什么

碳一碳二碳三碳四代表的是:碳一是甲烷,碳二是乙烷,碳三是丙烷,碳四是丁烷。“碳几”泛指由几个碳原子所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可以是相同碳原子数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具有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反应、极低的对人体的毒性,甚至可以以石墨或活性炭的形式安全地摄取,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

碳的用途

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冶铁、制轮胎、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制钻石、刻画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碳的主要经济利用是烃(最明显的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形式。原油由石化行业在炼油厂通过分馏过程来生产商品,包括汽油和煤油。碳

碳是由什么构成?

碳是由什么构成的 10分 碳原子是有核内的6个质子和6个(或7个)中子及核外6个电子构成的。 原子指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原子内通常存在质子、中子、电子。其数量级大约是10^-10m。因此,与常见物体相比,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即使把一亿个氧原子排成一排,其长度仍不足1cm,人们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器才能间接观测到单个的原子。原子内中子和质子的质量相近且远大于电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因此原子的质量极小,且99.9%集中在原子核。原子核外分布著电子,电子占据一组稳定的轨道。当它们吸收和放出光子的时候,电子也可以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此时吸收或放出光子的能量与轨道之间的能量差相等。电子决定了一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且对原子的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所有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组成元素,每一种元素至少有一种不稳定的同位素,可以进行放射性衰变。原子最早是哲学上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抽象概念,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原子逐渐从抽象的概念逐渐成为科学的理论。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元素又称化学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里的名字不一样。 碳原子的结构模拟图如下: 碳是由什么构成的 微观 碳是由 碳原子 构成的宏观 碳是由 碳元素 组成的 其中,微观 碳是由 碳原子 构成的。千万不能说是由 碳分子 构成的。 无定形碳主要是由什么构成?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它的化学符号是C,它的原子序数是6,电子构型为[He]2s22p2。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4.58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300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 23 地壳中含量:(ppm) 480 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表固体非金属元素的石字旁构成,从 炭字音。 性状 碳单质通常是无臭无味的固体。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外观、密度、熔点等各自不同。 碳的单质已知以多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 富勒烯(Fullerenes,也被称为巴基球) 无定形碳(Amorphous,不是真的异形体,内部结构是石墨)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六方金刚石(Lonsdaleite,与金刚石有相同的键型,但原子以六边形排列,也被称为六角金刚石) 赵石墨(Chaoite,石墨与陨石碰撞时产生,具有六边形图案的原子排列) 汞黝矿结构(Schwarzite,由于有七边形的出现,六边形层被扭曲到“负曲率”鞍形中的假想结构) 纤维碳(Filamentous carbon,小片堆成长链而形成的纤维) 碳气凝胶(Carbon aerogels,密度极小的多孔结构,类似于熟知的硅气凝胶) 碳纳米泡沫(Carbon nanofoam,蛛网状,有分形结构,密度是碳气凝胶的百分之一,有铁磁性) 最常见的两种单质是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它们晶体结构和键型都不同。金刚石每个碳都是四面体4配位,类似脂肪族化合物;石墨每个碳都是三角形3配位,可以看作无限个苯环稠合起来。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

碳的作用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   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碳化合物一般从化石燃料中获得,然后再分离并进一步合成出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如乙烯、塑料等。   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冶炼金属。   碳的化合物中,只有以下化合物属于无机物:   碳的氧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硫化碳(CS2)、碳酸盐、碳酸氢盐、氰一系列拟卤素及其拟卤化物、拟卤酸盐:氰(CN)2、氧氰,硫氰。   其它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由于碳原子形成的键都比较稳定,有机化合物中碳的个数、排列以及取代基的种类、位置都具有高度的随意性,因此造成了有机物数量极其繁多这一现象,目前人类发现的化合物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   有机物的性质与无机物大不相同,它们一般可燃、不易溶于水,反应机理复杂,现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分科--有机化学。 分布 碳存在于自然界中(如以金刚石和石墨形式),是煤、石油、沥青、石灰石和其它碳酸盐以及一切有机化合物的最主要的成分,在地壳中的含量约0.027%。碳是占生物体干重比例最多的一种元素。碳还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地球上循环于大气层与平流层。 在大多数的天体及其大气层中都存在有碳

碳与炭有什么区别

碳"与"炭"这两个词,在有关食品和药品的文 章中经常出现,如碳水化合物,活性炭等."碳"与"炭" 有时混用,意思表达不清,有时导致误解.本文就两者 的关系和区别作一简介. "碳"是化学元素C的中文名称,左旁"石"字表 明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碳代表原子序数为6的一类原 子.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非晶态碳,石墨,金刚石等 同素异形体而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为数极多,最 简单的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化合物,而有机化 合物则都含碳元素.所以,"碳"是一个与化学的"元 素"密切相关的概念,是20世纪初西方近代化学传入 我国创造出来并流行的. "炭"是概括的工业性名词,我国用炭这个字已有 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木炭,煤炭和焦炭等.炭是化学成 分不纯,随着原料及制备工艺和条件不同而形成的无恒 定组成及性质的含碳物质.木炭随所用木料及烧制工艺 和条件的不同,其化学组成和性质也不同.煤炭有不同 种类,其成分及性质也有所不同.焦炭由于配煤及工艺 的不同,所含杂质和性质也经常变化. 与化学元素有关的名词均用"碳".例如:碳水化 合物,碳酸ffF酶,碳源,碳酸盐,碳化,渗碳,脱碳, 碳素钢,碳链,碳环,碳化物,二十碳酸,二十碳五烯 酸等."炭"则都是物质的名称,而所指的物质是混合 物.除上述木炭等外,还可举出骨炭,血炭,动物炭, 木质炭,活性炭,炭黑,炭砖,炭精电极,炭精棒等. 以上虽然就"碳"和"炭"两个词的关系和区别进 行了基本说明,但事物是复杂的,有时在区分上可能存 在不同的认识.在此情况下,就宜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 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

碳的意思

低碳的解释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随着 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 欲望 的无限上升和生产 生活方式 的无 节制 ,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 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 屡屡 出现, 已经 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 健康 安全 , 即使 人类 曾经 引以为豪的高速 增长 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 污染 、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 绿色 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词语分解 低的解释 低 ī 地势或位置在一般 标准 或平均 程度 之下,与“高” 相对 :低空。低地。低谷。低潮。低沉(a.云层厚而低;b.声音低;c.情绪低落)。 矮短:身材低矮。 细小, 沉重 :低微(a.声音细小;b. 身份 或地位低 碳的解释 碳 à 一种非 金属 元素,无臭 无味 的固体。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和石墨。冶铁和炼钢都需要焦碳。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 广泛 。 部首 :石。

碳中和的碳指什么

碳中和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二氧化碳太多会出什么问题? 二氧化碳的保温能力很强,不过二氧化碳这层“毯子”越厚,就越容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进而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导致多种生物因为栖息地环境的突变而走向灭绝。所以说实现碳中和是全球都要解决的事情。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碳达峰),才能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 中国2019年的温室气体排放达到了140.9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7%以上,远远超过了排在第二位的美国(11%)。西方国家碳达峰相对比较早(欧洲在1990年左右,美国在2006、2007年左右)。欧、美等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的过渡期,而中国只有30年。可以看出,中国的碳中和压力比西方发达国家大很多。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是怎么烧出来的?

碳是通过将木头烧到一定程度后,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碳化形成的。碳的烧制过程是先将木头全部截取成段,然后放到炭窑中点燃,让木头自然燃烧一段时间后,采用封闭的方式来隔绝外界的空气,让炭窑内部所带有的余热来继续对木头进行加热,等到木头内部的水分和木焦油被高温瘤出之后,木头就会通过碳化的方式来形成碳。此外还有利用木头的木屑以及其他废料,通过加工的方式来制作碳的方法,主要的制作过程是先将木屑和其他废料放在一起,通过压制的方法成型,然后放入进火炉中进行加热干馏,加热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这些材料就会碳化,最终形成碳。碳的用途:1、生活领域木炭是烧烤、火锅等最优燃料。特别是机制炭,由于它经高温精炼,所以是无烟、无毒、无异味,烧时不爆火星,灰分低,发热量大,燃烧时间长,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2、工业领域利用木炭独特的微孔结构和超强的吸附能力。在工业上用木炭来对食品、药品、酒类、油类、水净化、贵重金属回收等等,进行吸附、去胶、除异味,以及环保方面气体净化、污水处理等。3、农、畜牧业领域提高地温、土壤中施加碳粉后,由于黑色炭粒吸收太阳热能,可使土壤提高温度,促进种子早发芽;改良土壤,在土壤中施加碳粉后,由于炭的吸附能力在炭表面可生成根瘤菌,因而形成适合植物栽培的农业土壤,避免了所谓“连续耕作障碍”。

碳与炭有何区别

一、类别不同。碳是单质,炭是混合物。二、用途不同。1、碳:生命主要构成成分之一;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2、炭:吸附有害物质和杂质;美化美容用品的主要成分;隔音墙壁的主要用材;用作燃料。

什么是碳排放,他对人类生存有何害处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燃料本身就是有机碳氢化合物,所以如果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变成对人体和环境基本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正在被认为是对全球大气环境有危害的温室气体),就有可能成为有害物质而排放出,例如当燃料和空气的比例过小(混合气过稀)而导致发动机失火时就是如此,这是碳氢化合物(HC)排放的主要机理之一;燃料如果太多会导致混合气过浓而不能完全燃烧,其中含碳较多的成分要么变成含碳较少的碳氢化合物或醛类物质(气体),要么变成含碳较多结构更为复杂的颗粒物(PM),或者变成固体的碳烟颗粒物(也是PM),或者变成燃烧中间产物一氧化碳(CO),所以氧气不足造成的不完全燃烧产物是碳氢化合物(HC)排放的又一个机理,也是碳烟及颗粒物(PM)排放和一氧化碳(CO)排放的唯一机理。碳烟的生成需要氧气严重不足,所以主要在非均质燃烧的柴油机中生成,汽油机因为燃料与空气均质混合后才燃烧,并且混合气一般不会太浓,所以一般没有碳烟,颗粒物(PM)排放也很少(但如果有机油进入混合气中,如活塞环坏了导致串机油或燃烧混合油的二冲程汽油机,则也会产生碳烟和颗粒物;另外,如果汽油机供油系统故障导致供油失控,则也会产生碳烟)。氮氧化物(NOx)是由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反应生成的,包括NO、NO2等,其中又以NO为主,但是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大气状态下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只是因为燃烧形成的1200~2400℃的高温环境为氧气和氮气反应生成NO、NO2创造了条件,才造成了氮氧化物(NOx)排放,这就是氮氧化物(NOx)排放的形成机理。铅盐直接来自于燃料,只要燃料不含铅,发动机就不会有铅污染。

关于碳的知识

碳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它的化学符号是C,它的原子序数是6,电子构型为[He]2s22p2。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碳单质通常是无臭无味的固体。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外观、密度、熔点等各自不同。 碳的单质已知以多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 石墨 金刚石 富勒烯(Fullerenes,也被称为巴基球) 无定形碳(Amorphous,不是真的异形体,内部结构是石墨)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六方金刚石(Lonsdaleite,与金刚石有相同的键型,但原子以六边形排列,也被称为六角金刚石) 赵石墨(Chaoite,石墨与陨石碰撞时产生,具有六边形图案的原子排列) 汞黝矿结构(Schwarzite,由于有七边形的出现,六边形层被扭曲到“负曲率”鞍形中的假想结构) 纤维碳(Filamentous carbon,小片堆成长链而形成的纤维) 碳气凝胶(Carbon aerogels,密度极小的多孔结构,类似于熟知的硅气凝胶) 碳纳米泡沫(Carbon nanofoam,蛛网状,有分形结构,密度是碳气凝胶的百分之一,有铁磁性) 最常见的两种单质是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它们晶体结构和键型都不同。金刚石每个碳都是四面体4配位,类似脂肪族化合物;石墨每个碳都是三角形3配位,可以看作无限个苯环稠合起来。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 同位素 目前已知的同位素共有十二种,有碳8至碳19,其中碳12和碳13属稳定型,其馀的均带放射性,当中碳14的半衰期长达五千多年,其他的均全不足半小时。 在地球的自然界里,碳12在所有碳的含量占98.93%,碳13则有1.07%。C的原子量取碳12、13两种同位素丰度加权的平均值,一般计算时取12.01。 碳12是国际单位制中定义摩尔的尺度,以12克碳1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摩尔。碳14由于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被广泛用来测定古物的年代。 成键 碳原子一般是四价的,这就需要4个单电子,但是其基态只有2个单电子,所以成键时总是要进行杂化。最常见的杂化方式是sp3杂化,4个价电子被充分利用,平均分布在4个轨道里,属于等性杂化。这种结构完全对称,成键以后是稳定的σ键,而且没有孤电子对的排斥,非常稳定。金刚石中所有碳原子都是这种以此种杂化方式成键。烷烃的碳原子也属于此类。 根据需要,碳原子也可以进行sp2或sp杂化。这两种方式出现在成重键的情况下,未经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杂化轨道,与邻原子的p轨道成π键。烯烃中与双键相连的碳原子为sp 2杂化。 由于sp2杂化可以使原子共面,当出现多个双键时,垂直于分子平面的所有p轨道就有可能互相重叠形成共轭体系。苯是最典型的共轭体系,它已经失去了双键的一些性质。石墨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处于一个大的共轭体系中,每一个片层有一个。 化合物 碳的化合物中,只有以下化合物属于无机物: 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碳酸盐、碳酸氢盐 氰一系列拟卤素及其拟卤化物、拟卤酸盐:氰、氧氰,硫氰 其它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由于碳原子形成的键都比较稳定,有机化合物中碳的个数、排列以及取代基的种类、位置都具有高度的随意性,因此造成了有机物数量极其繁多这一现象,目前人类发现的化合物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性质与无机物大不相同,它们一般可燃、不易溶于水,反应机理复杂,现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分科 有机化学。 分布 碳存在于自然界中(如以金刚石和石墨形式),是煤、石油、沥青、石灰石和其它碳酸盐以及一切有机化合物的最主要的成分,在地壳中的含量约0.027%。碳是占生物体干重比例最多的一种元素。碳还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地球上循环于大气层与平流层。 在大多数的天体及其大气层中都存在有碳。 金刚石 金刚石即钻石可以找到集中的块状矿藏,开采出来时一般都有杂质。用另外的钻石粉末将杂质削去,并打磨成形,即得成品。一般在切削、打磨过程中要损耗掉一半的质量。 石墨 用途 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测量古物中碳14的含量,可以得知其年代,这叫做碳14断代法。 石墨可以直接用作炭笔,也可以与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做成不同硬度的铅芯。金刚石除了装饰之外,还可使切削用具更锋利。无定形碳由于具有极大的表面积,被用来吸收毒气、废气。富勒烯和碳纳米管则对纳米技术极为有用。 碳是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碳化合物一般从化石燃料中获得,然后再分离并进一步合成出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如乙烯、塑料等。 理化特性 总体特性 名称, 符号, 序号 碳、C、6 系列 非金属 族, 周期, 元素分区 14族(IVA), 2, p 密度、硬度 2267 kg/m3、 0.5 (石墨) 10.0 (钻石) 颜色和外表 黑色(石墨) 无色(钻石) 地壳含量 无数据 原子属性 原子量 12.0107 原子量单位 原子半径(计算值) 70(67)pm 共价半径 77 pm 范德华半径 170 pm 电子构型 [氦]2s22p2 电子在每能级的排布 2,4 氧化价(氧化物) 4,2(弱酸性) 晶体结构 六方(石墨) 立方(钻石) 物理属性 物质状态 固态(反磁性) 熔点 3773 K(3500 °C) 沸点 5100 K(4827 °C) 摩尔体积 5.29×10-6m3/mol 汽化热 355.8 kJ/mol(升华) 熔化热 无数据(升华) 蒸气压 0 帕 声速 18350 m/s 其他性质 电负性 2.55(鲍林标度) 比热 710 J/(kg·K) 电导率 0.061×10-6/(米欧姆) 热导率 129 W/(m·K) 第一电离能 1086.5 kJ/mol 第二电离能 2352.6 kJ/mol 第三电离能 4620.5 kJ/mol 第四电离能 6222.7 kJ/mol 第五电离能 37831 kJ/mol 第六电离能 47277.0 kJ/mol 最稳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衰变模式 衰变能量 MeV 衰变产物 12C 98.9 % 稳定 13C 1.1 % 稳定 14C 微量 5730年 β衰变 0.156 14N 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是 国际标准基准单位单位和标准气温和气压

碳和炭有什么区别?

炭  把木材和空气隔绝,加高热烧成的一种黑色固体燃料:木~。~素。~笔。~画。  ◎像炭的东西:山楂~。  ◎煤:石~。焦~。泥~。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碳可以组什么词

碳酸、低碳、碳弧、碳黑、高碳钢、碳弧灯、中碳钢、碳素钢、碳化硅、碳化物、碳循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氢钠、碳水化合物

碳炭的区别(什么是碳材料)

1、碳材料与炭材料的区别。 2、碳炭的区别。 3、什么是碳材料。 4、碳材料 炭材料。1.碳是指元素。 2.炭是指由碳元素构成的无恒定组成及性质的含碳物质。 3.碳材料是广义的含碳的材料,通常指含有碳元素,且以碳元素为主体的材料。 4.炭材料是狭义的,通常是特指的,比如炭和石墨材料。 5.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 6.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 7.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 8.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9.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10.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 11.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碳排放主要有哪些

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碳排放包括。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2、汽车尾气排放。3、工业生产排放。4、动物和人的生活排放。5、植物排放。

碳是怎么形成的

碳的形成过程是死去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会形成煤、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燃烧释放碳,一些生物质能通过捕食而转移,而一些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动物呼出。碳在自然界中的流动构成了碳循环。植物从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用来储存生物质能,如碳呼吸和卡尔文循环。碳既以游离元素存在(金刚石、石墨等),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主要为钙、镁以及其他电正性元素的碳酸盐)。

碳的存在形式

碳的存在形式如下1、大气中游离的CO2。2、石灰岩等岩石中的碳酸盐。3、海洋和河流等水体中的碳酸根及碳酸氢根。碳是有机环境中必有的元素,生物体的有机大分子都含有碳,碳基分子和水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生命,让世界变得丰富多采。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碳酸钙形式存在,此外还有煤炭、碳酸镁、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形式。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反应,故古代名画现代能保存,书写档案要用碳素墨水。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拉丁语意为“煤,木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如何区分化学里的碳和炭

碳是元素,炭则是一种物质;碳之于炭其实有有如氢对于氢气;所以,碳氢化合物、含碳量、碳水化合物、碳酸等等词语都用“碳”;而木炭、煤炭、焦炭等等都用“炭”

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可燃性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3、还原性 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 高温= 2Cu + CO2↑

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物理性质状态: 软的银白色金属,最轻的金属。 熔 点(℃): 180.7 沸 点(℃): 1342密度(g/L/273K。 导电率: 0.108 导热系数:0.847。用途∶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冶铁、制轮胎、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制钻石、刻画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碳的主要经济利用是烃(最明显的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形式。原油由石化行业在炼油厂通过分馏过程来生产商品,包括汽油和煤油。

碳由什么构成 碳构成的方法

1、碳是由碳原子是有核内的6个质子和6个(或7个)中子及核外6个电子构成的,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 2、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3、碳的英文名称carbon来源于拉丁文中煤和木炭的名称carbo,也来源于法语中的charbon,意思是木炭。在德国、荷兰和丹麦,碳的名字分别是Kohlenstoff、koolstof、kulstof,字面意思是煤物质。

自然界中碳循环中的碳指的是什么

碳循环中的碳指碳元素。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运动循环往复的现象,其全球循环过程就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又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以二氧化碳形式返回大气。它包括碳固定与碳释放两个阶段,前者是从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碳汇;后者是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碳源。其中,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林业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加强吸收和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以及按照相关规则进行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从人类认识到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使全球气温变暖,从而带来一系列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时,就展开了对碳素循环的研究。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一个大碳汇,在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森林面积为41.61亿公顷,其中热带、温带、寒带分别占32.9%、24.9%和42.1%。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地上部的碳为562Gt,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的含碳量为483Gt,占了86%。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地下部含碳量为1272Gt,而森林地下部含碳约927Gt,占整个世界土壤含碳量的73%。

碳的作用是什么,碳又是什么、谁能回答我,我非常感谢他,

中文名称:碳 英文名称:carbon 定义:符号C,元素周期表中第6种元素,原子量12,它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有机化合物的大家族,碳元素在大气中主要以有机物未完全燃烧而形成的炭黑(soot)形式出现.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大气化学(二级学科)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测量古物中碳14的含量,可以得知其年代,这叫做碳14断代法.  石墨可以直接用作炭笔,也可以与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做成不同硬度的铅芯.  金刚石除了装饰之外,还可使切削用具更锋利.  无定形碳由于具有极大的表面积,被用来吸收毒气、废气.  富勒烯和碳纳米管则对纳米技术极为有用.  由於石墨的分子间只有微弱的范德华引力,所以它们容易滑动,适合用来作润滑剂,而石墨处於高温时不容易挥发,所以适合在掘隧道时使用.  碳是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  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碳化合物一般从化石燃料中获得,然后再分离并进一步合成出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如乙烯、塑料等.  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  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百度百科中的搜索碳可得到非常详尽的介绍

中文中(或化学中)的“碳”和“炭”有什么区别?

“碳”是指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IVA族,也是该族的代表元素(IVA族元素也称碳族元素)。也指这种元素的某些单质,如石墨、无定形碳等。“炭”无定形碳的俗称。木材、原煤经灼烧处理后,其中含有的有机物发生脱水、脱氨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只有碳元素以固体形式留存,这时的碳单质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属于非晶体,化学上称这种形态为无定形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木炭和焦炭。此外“炭”还指泥炭,是原煤在形成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埋藏在地表,呈褐色,含有大量沙土等杂质。

炭与碳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怎么使用?

碳"与"炭"这两个词,在有关食品和药品的文 章中经常出现,如碳水化合物,活性炭等."碳"与"炭" 有时混用,意思表达不清,有时导致误解.本文就两者 的关系和区别作一简介. "碳"是化学元素C的中文名称,左旁"石"字表 明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碳代表原子序数为6的一类原 子.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非晶态碳,石墨,金刚石等 同素异形体而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为数极多,最 简单的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化合物,而有机化 合物则都含碳元素.所以,"碳"是一个与化学的"元 素"密切相关的概念,是20世纪初西方近代化学传入 我国创造出来并流行的. "炭"是概括的工业性名词,我国用炭这个字已有 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木炭,煤炭和焦炭等.炭是化学成 分不纯,随着原料及制备工艺和条件不同而形成的无恒 定组成及性质的含碳物质.木炭随所用木料及烧制工艺 和条件的不同,其化学组成和性质也不同.煤炭有不同 种类,其成分及性质也有所不同.焦炭由于配煤及工艺 的不同,所含杂质和性质也经常变化. 与化学元素有关的名词均用"碳".例如:碳水化 合物,碳酸ffF酶,碳源,碳酸盐,碳化,渗碳,脱碳, 碳素钢,碳链,碳环,碳化物,二十碳酸,二十碳五烯 酸等."炭"则都是物质的名称,而所指的物质是混合 物.除上述木炭等外,还可举出骨炭,血炭,动物炭, 木质炭,活性炭,炭黑,炭砖,炭精电极,炭精棒等. 以上虽然就"碳"和"炭"两个词的关系和区别进 行了基本说明,但事物是复杂的,有时在区分上可能存 在不同的认识.在此情况下,就宜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 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

碳与炭有何区别

1、类别不同。 碳是单质,炭是混合物。 2、用途不同。 碳:生命主要构成成分之一;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 炭:吸附有害物质和杂质;美化美容用品的主要成分;隔音墙壁的主要用材;用作燃料。

碳的作用是什么

碳是生命的骨架,架起生命的分子桥梁,碳也是我们常规的热能物质,我们取暖用的煤炭,天然气,汽油等里面都有碳。活性炭则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以做防毒面具。天然的装饰品金刚石也是碳的一种;我们写字用的墨水铅笔的主要成分也是碳,所以说,碳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碳和煤区别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埋到地底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矿物,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碳(所以有煤炭的说法),但它还含有氢,氧,氮,硫,硅,铁,铝等等元素组成,直接烧煤(煤球,泥煤)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它当然不适合直接熏烤食物.日常用的碳和无烟碳是煤的工业产物,它碳元素的含量纯,产生的有害气体少.炉灶里用煤不用碳是因为煤的成本要低得多.

碳可以组什么词?

一氧化碳、碳酸气、碳弧灯、雪中送碳、碳纤维、碳生产率、乌金碳雕、碳素材料、褐碳、中碳钢、碳弧、碳化反应、碳化物、竹碳粉、碳化作用、水碳铀矿、低碳、碳酸氢钠、碳积分、高碳钢

化学中的 碳和炭 有什么区别

碳是指化学符号为C的炭则泛指焦炭、木炭等,其成分主要是C,但也有其它的成分在里面希望采纳

碳1到碳9分别是什么物质

碳的同位素。不过,目前没有碳1到碳7的物质,只有碳8到碳22的物质(还有一说是只有碳8到碳19的)。其中,碳12、碳13、碳14这三种是常见的碳同位素,除前两种外,碳14以及其他碳同位素均是具有放射性的,且除碳14是天然放射性外,其余都是人工放射性的。

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什么

二氧化碳。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的化学方程式

碳的化学式:C;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点燃=CO2

什么是碳排放

碳排放指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本身也向外层空间辐射热量,其热辐射以3~30μm的长波红外线为主。当如此的长波辐射进入大气层时,易被某些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强的气体分子所吸收。由于红外线的能量较低,不足以导致分子键能的断裂,因此气体分子吸收红外线辐射后没有化学反应发生,而只是阻挡热量自地球向外逃逸,相当于地球和外层空间的一个绝热层,即“温室”的作用。 碳排放指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本身也向外层空间辐射热量,其热辐射以3~30μm的长波红外线为主。当如此的长波辐射进入大气层时,易被某些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强的气体分子所吸收。由于红外线的能量较低,不足以导致分子键能的断裂,因此气体分子吸收红外线辐射后没有化学反应发生,而只是阻挡热量自地球向外逃逸,相当于地球和外层空间的一个绝热层,即“温室”的作用。大气中某些微量组分对地球长波辐射吸收作用使近地面热量得以保持,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碳排放是什么意思?

碳排放的意思: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比如一家超市货架上的某只箱子来自某一特定的装瓶厂,而其旁边的另一只箱子则来自数百公里以外的工厂,并且这两只箱子是通过不同的物流公司运输的,那么它们的碳排放量就具有很大的不同。家庭碳排放如何计算:每家每户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家庭用电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等于耗电度数乘以0.785。也就是说,用100度电,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公斤二氧化碳。家用天然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等于天然气使用度数乘以0.19。家用自来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等于自来水使用度数乘以0.91。出行时,如果开小轿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等于油耗数乘以2.7。

碳是什么物质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碳有哪些性质

单质碳物理性质 具有吸附能力,活性炭是一种非极性吸附剂,主要成分除碳以外,还含有少量的氧、氢、硫等元素,以及水分、灰分,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质,可耐强酸、强碱,能经受水侵、高温、高压而作用不被破坏.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特别发达的微孔,它以物理吸附为主,但由于表面氧化物的存在,也进行一些化学选择性吸附. 化学性质: 碳的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因而都表现出相同的碳元素的化学性质. 在常温下非常稳定,受日光照射或与水分接触,都不起变化,也不与一般化学试剂发生反应.但高温时,它的化学活泼性大大增强,表现为它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1) 可燃性: a. 在氧气中或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 b.空气不足,燃烧不完全: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会产生一氧化碳,并放热. (2) 还原性: a.干燥木炭粉和氧化铜均匀混合,加强热. b.炽热的碳可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 c.炽热的碳可使水蒸汽还原.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 2)还原性: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碳酸(H2CO3)是一种二元弱酸,电离常数都很小.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饱和溶液的浓度约为0.033mol/L,pH为5.6H2CO3,(pKa1=6.38,pKa2=10.33,p代表取负常用对数.) 碳酸是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而生成的酸.它的酸性很弱,且极为不稳定,温度稍高一些,便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碳酸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喝的汽水就是一种碳酸饮料.习惯上把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称为碳酸.碳酸盐一种含碳、氧的化合物.(比如碳酸钙,又称石灰石)碳酸盐即是含碳酸根的盐类化合物. 自然界中常见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CaCO3,MgCa(CO3)2,ZnCO3,MgCO3,FeCO3, Na2CO3,Ca(HCO3)2,NaHCO3 受热分 CaCO3 =高温= CaO + CO2 跟酸反应: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CaCO3 + H2O + CO2 = Ca(HCO3)2 跟某些盐反应: Na2CO3 + BaCl2 = BaCO3 + 2NaCl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是指含碳(C)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 如CO.CO2 和含碳酸根及碳酸氢根的化合物 如CaCO3.NaHCO3、金属碳化物如CaC2,氰化物等),简单的说就是大多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一切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物是指碳的化合物,但是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等不作为有机物来研究. 通常有机物可以燃烧(也有例外:四氯化碳), 有机物通常是弱电解质(但草酸、三氯乙酸偏强), 有机物水溶性差(也有许多溶于水). 有机反应不完全复反应多,有机物结构复杂,有机反应复杂多变等.

二氧化碳怎样才能变成碳

二氧化碳与镁反应可转化成碳。反应方程式如下:2Mg+COu2082=点燃=2MgO+C二氧化碳(化学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一种气态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

碳的意思是什么?

一种非金属元素,无臭无味的固体。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和石墨。冶铁和炼钢都需要焦炭。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碳是什么

符号C,元素周期表中第6种元素,原子量12,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发生的反应不同,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冶炼金属。

碳是什么

符号C,元素周期表中第6种元素,原子量12,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发生的反应不同,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冶炼金属。

碳的简介

碳元素简介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表固体非金属元素的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它的化学符号是C,它的原子序数是6,电子构型为[He]2s22p2。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元素原子量:12.01 质子数:6 原子数:7 原子序数:6 周期:2 族:IVA 电子层分布:2-4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4.58原子半径(计算值):70(67)pm 共价半径:77 pm 范德华半径: 170 pm 电子构型 :[氦]2s22p2 电子在每能级的排布: 2,4 氧化价(氧化物): 4,3,2(弱酸性) 颜色和外表:黑色(石墨) 无色(金刚石) 物质状态 :固态物理属性: 反磁性熔点:约为3 550 ℃(金刚石) 沸点:约为4 827 ℃(升华) 摩尔体积 5.29×10-6m3/mol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3000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 23元素在地壳中含量:(ppm)4800碳元素性状碳单质通常是无臭无味的固体。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外观、密度、熔点等各自不同。 碳的单质已知以多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莫氏硬度:石墨1-2 金刚石 10 金刚石 氧化态: Main C-4, C+2, C+4 Other 化学键能: (kJ /mol) C-H 411 C-C 348 C=C 614 C≡C 839 C=N 615 C≡N 891 C=O 745 C≡O 1074 晶胞参数: a = 246.4 pm b = 246.4 pm c = 671.1 pm α = 90° β = 90° γ = 120° 电离能 (kJ/ mol) M - M+ 1086.2 M+ - M2+ 2352 M2+ - M3+ 4620 M3+ - M4+ 6222 M4+ - M5+ 37827 M5+ - M6+ 47270 密度、硬度:密度为3.513 g/cm3(金刚石)、2.260 g/cm3(石墨)(20 ℃)、 0.5 (石墨) 10.0 (钻石) 电负性 2.55(鲍林标度) 比热 710 J/(kg·K) 电导率 0.061×10-6/(米欧姆) 热导率 129 W/(m·K) 第一电离能 1086.5 kJ/mol 第二电离能 2352.6 kJ/mol 第三电离能 4620.5 kJ/mol 第四电离能 6222.7 kJ/mol 第五电离能 37831 kJ/mol 第六电离能 47277.0 kJ/mol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 同位素 目前已知的同位素共有十二种,有碳8至碳19,其中碳12和碳13属稳定型,其余的均带放射性,当中碳14的半衰期长达五千多年,其他的均全不足半小时。 在地球的自然界里,碳12在所有碳的含量占98.93%,碳13则有1.07%。C的原子量取碳12、13两种同位素丰度加权的平均值,一般计算时取12.01。 碳12是国际单位制中定义摩尔的尺度,以12克碳1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摩尔。碳14由于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被广泛用来测定古物的年代。 成键 碳原子一般是四价的,这就需要4个单电子,但是其基态只有2个单电子,所以成键时总是要进行杂化。最常见的杂化方式是sp3杂化,4个价电子被充分利用,平均分布在4个轨道里,属于等性杂化。这种结构完全对称,成键以后是稳定的σ键,而且没有孤电子对的排斥,非常稳定。金刚石中所有碳原子都是这种以此种杂化方式成键。烷烃的碳原子也属于此类。 根据需要,碳原子也可以进行sp2或sp杂化。这两种方式出现在成重键的情况下,未经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杂化轨道,与邻原子的p轨道成π键。烯烃中与双键相连的碳原子为sp 2杂化。 由于sp2杂化可以使原子共面,当出现多个双键时,垂直于分子平面的所有p轨道就有可能互相重叠形成共轭体系。苯是最典型的共轭体系,它已经失去了双键的一些性质。石墨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处于一个大的共轭体系中,每一个片层有一个。 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化合物中,只有以下化合物属于无机物: 碳的氧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硫化碳(CS2)、碳酸盐、碳酸氢盐、氰一系列拟卤素及其拟卤化物、拟卤酸盐:氰(CN)2、氧氰,硫氰。 其它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由于碳原子形成的键都比较稳定,有机化合物中碳的个数、排列以及取代基的种类、位置都具有高度的随意性,因此造成了有机物数量极其繁多这一现象,目前人类发现的化合物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性质与无机物大不相同,它们一般可燃、不易溶于水,反应机理复杂,现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分科 有机化学。 分布 碳存在于自然界中(如以金刚石和石墨形式),是煤、石油、沥青、石灰石和其它碳酸盐以及一切有机化合物的最主要的成分,在地壳中的含量约0.027%。碳是占生物体干重比例最多的一种元素。碳还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地球上循环于大气层与平流层。 在大多数的天体及其大气层中都存在有碳。 发现 金刚石和石墨史前人类就已经知道。 富勒烯则于1985年被发现,此后又发现了一系列排列方式不同的碳单质。 同位素碳14由美国科学家马丁·卡门和塞缪尔·鲁宾于1940年发现。 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在生铁中的质量分数为2%~4.3%,在钢中的质量分数为0.03%~2%。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碳化合物一般从化石燃料中获得,然后再分离并进一步合成出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如乙烯、塑料等。 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是 国际标准基准单位单位和标准气温和气压 碳,原子序数6,原子量12.011。元素名来源拉丁文,原意是“炭”。碳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约0.27%。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 单质碳的三种形式最常见的两种单质是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它们晶体结构和键型都不同。金刚石每个碳都是四面体4配位,类似脂肪族化合物;石墨每个碳都是三角形3配位,可以看作无限个苯环稠合起来。1. 金刚石(diamond)最为坚固的一种碳结构,其中的碳原子以晶体结构的形式排列,每一个碳原子与另外四个碳原子紧密键合,最终形成了一种硬度大、活性差的固体。金刚石的熔点超过3500℃,相当于某些恒星表面温度。2.石墨(graphite)石墨中碳原子以平面层状结构键合在一起,层与层只见键合比较脆弱,因此层与层之间容易被滑动而分开3.富勒烯(fullarene)1985年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罗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富勒烯中的碳原子是以球状穹顶的结构键合在一起。其他碳结构富勒烯(Fullerenes,也被称为巴基球)无定形碳(Amorphous,不是真的异形体,内部结构是石墨)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六方金刚石(Lonsdaleite,与金刚石有相同的键型,但原子以六边形排列,也被称为六角金刚石) 赵石墨(Chaoite,石墨与陨石碰撞时产生,具有六边形图案的原子排列) 汞黝矿结构(Schwarzite,由于有七边形的出现,六边形层被扭曲到“负曲率”鞍形中的假想结构) 纤维碳(Filamentous carbon,小片堆成长链而形成的纤维) 碳气凝胶(Carbon aerogels,密度极小的多孔结构,类似于熟知的硅气凝胶) 碳纳米泡沫(Carbon nanofoam,蛛网状,有分形结构,密度是碳气凝胶的百分之一,有铁磁性)

碳由什么构成?

1、碳是由碳原子是有核内的6个质子和6个(或7个)中子及核外6个电子构成的,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2、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3、碳的英文名称carbon来源于拉丁文中煤和木炭的名称carbo,也来源于法语中的charbon,意思是木炭。在德国、荷兰和丹麦,碳的名字分别是Kohlenstoff、koolstof、kulstof,字面意思是煤物质。

什么是碳

碳(C)ⅣA族元素。可形成种类繁多的有机化合物,还能形成一系列无机化合物。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1961年将12C=12确定为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对标准。天然碳化合物中12C占98.892%(原子分数)、13C占1.108%(原子分数)。14C是在宇宙射线的影响下形成的。碳有结晶形碳和无定形碳,结晶形碳有金刚石和石墨,无定形碳有木炭、骨炭、焦炭,煤等。碳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元素之一。单质碳的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的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固定的密度和熔点。碳的常见化合价是+2、+4、-4。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其中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稳定性高于无定形碳。单质碳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在不同的高温下碳跟氧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跟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条件下,单质碳,尤其是无定形碳较易与浓的硝酸、硫酸反应,在高温下,还能被许多金属所氧化;生成金属碳化物。碳是生命的基础。在工业上,碳的化合物也是非常重要的,象塑料、化学纤维、香料、染料、医药等有机化学工业,都是生产含碳的化合物。碳是钢铁和某些其他合金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

碳是什么意思

低碳的解释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随着 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 欲望 的无限上升和生产 生活方式 的无 节制 ,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 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 屡屡 出现, 已经 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 健康 安全 , 即使 人类 曾经 引以为豪的高速 增长 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 污染 、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 绿色 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词语分解 低的解释 低 ī 地势或位置在一般 标准 或平均 程度 之下,与“高” 相对 :低空。低地。低谷。低潮。低沉(a.云层厚而低;b.声音低;c.情绪低落)。 矮短:身材低矮。 细小, 沉重 :低微(a.声音细小;b. 身份 或地位低 碳的解释 碳 à 一种非 金属 元素,无臭 无味 的固体。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和石墨。冶铁和炼钢都需要焦碳。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 广泛 。 部首 :石。

碳和炭的区别

碳和炭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性质不同 一、指代不同 1、碳:非金属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富勒烯和无定形碳等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起变化,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成分。 2、炭:木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干馏得到的东西,常保留木材原来的形状,质硬,有很多细孔。 二、出处不同 1、碳: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碳翁》 白话释义: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碳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唐· 白居易《卖碳翁》 2、炭:《说文》:炭,烧木馀也。从火,岸省声。 白话释义:《说文》:炭,木材烧而未烬的余料。字形采用“火”作边旁,以省略了“山”和“干”的“岸”为声旁。 三、性质不同 1、碳:一种主要呈四价的非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煤、石油、沥青、石灰石和其他碳酸盐以及一切有机化合物的成分。 2、炭: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碳的意思

低碳的解释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随着 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 欲望 的无限上升和生产 生活方式 的无 节制 ,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 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 屡屡 出现, 已经 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 健康 安全 , 即使 人类 曾经 引以为豪的高速 增长 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 污染 、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 绿色 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词语分解 低的解释 低 ī 地势或位置在一般 标准 或平均 程度 之下,与“高” 相对 :低空。低地。低谷。低潮。低沉(a.云层厚而低;b.声音低;c.情绪低落)。 矮短:身材低矮。 细小, 沉重 :低微(a.声音细小;b. 身份 或地位低 碳的解释 碳 à 一种非 金属 元素,无臭 无味 的固体。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和石墨。冶铁和炼钢都需要焦碳。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 广泛 。 部首 :石。

什么是碳

碳(C)ⅣA族元素。可形成种类繁多的有机化合物,还能形成一系列无机化合物。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1961年将12C=12确定为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对标准。天然碳化合物中12C占98.892%(原子分数)、13C占1.108%(原子分数)。14C是在宇宙射线的影响下形成的。碳有结晶形碳和无定形碳,结晶形碳有金刚石和石墨,无定形碳有木炭、骨炭、焦炭,煤等。碳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元素之一。单质碳的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的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固定的密度和熔点。碳的常见化合价是+2、+4、-4。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其中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稳定性高于无定形碳。单质碳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在不同的高温下碳跟氧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跟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条件下,单质碳,尤其是无定形碳较易与浓的硝酸、硫酸反应,在高温下,还能被许多金属所氧化;生成金属碳化物。碳是生命的基础。在工业上,碳的化合物也是非常重要的,象塑料、化学纤维、香料、染料、医药等有机化学工业,都是生产含碳的化合物。碳是钢铁和某些其他合金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

碳的化学性质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1、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放热,发出刺眼白光,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在空气中燃烧放热,持续红热,产生无色无臭能使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3、作为还原剂碳作为还原剂拥有和氢气、一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生成物不同),都可以从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4、稳定性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反应,故古代名画现代能保存,书写档案要用碳素墨水。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碳及其化合物多种多样。碳还能与铁形成合金,最常见的是碳素钢;石墨和黏土混合可以制用于书写和绘画的铅笔芯,石墨还能作为润滑剂和颜料,作为玻璃制造的成型材料,用于电极和电镀、电铸,电动马达的电刷,也是核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材料;纤维素是一种天然的含碳的聚合物,从棉、麻、亚麻等植物中获取。纤维素在植物中的主要作用的维持植物本身的结构。来源于动物的具有商业价值的聚合物包括羊毛、羊绒、丝绸等都是碳的聚合物。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就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发生变化的缘故。

"碳"是单质吗?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满意请点下采纳谢谢

碳化学式是什么?

碳化学式是C。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具有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反应、极低的对人体的毒性,甚至可以以石墨或活性炭的形式安全地摄取,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碳既以游离元素存在(金刚石、石墨等),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主要为钙、镁以及其他电正性元素的碳酸盐)。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是大气中少量但极其重要的组分。预计碳在地壳岩石中的总丰度变化范围相当大,但典型的数值可取180ppm;按丰度顺序,这个元素位于第17位,在钡、锶、硫之后,锆、钒、氯、铬之前。石墨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然而大多数几乎没有价值。大量的晶体或薄片存在于变性的沉积硅酸盐岩石中,如石英、云母、片岩和片麻岩;晶体大小从不足1mm到6mm左右(平均4mm)。

碳与炭的区别

1.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碳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2.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木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多孔性物质的表面积必然很大。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它吸附其他物质的分子也就越多,吸附作用也就越强烈。如果在制取木炭时不断地通入高温水蒸气,除去沾附在木炭表面的油质,使内部的无数管道通畅,那么木炭的表面积就会更大。焦炭: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扩展资料竹炭的用途:1.饮食卫生生态环保。电饭煲做饭时,置入几片竹炭,即可吸附稻米和水中有害化学残留物以及异味杂质,使米饭纯净无污染,增加营养;泡茶或喝水时,杯中置入2-3片竹炭,净化水质;炒菜时待锅里食油烧开,置入一小片竹炭,可吸附食油里可能隐存的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和杂质。2.居家设备生态环保。竹炭或竹炭碎粒制成的袋炭,置入冰箱,能消除冰箱串味,有利于食品保鲜;置入衣橱,能吸潮吸味,防止毛料等贵重衣物霉变、虫蛀。皮料衣裤口袋里装入竹炭或炭袋,能保持皮面洁亮如新;置入古籍名画箱柜,能防止珍贵名画书籍霉变被虫蛀;置入药箱内,可保护药品不因返潮而未到有效期即变质报废;厨房、卫生间置放竹炭除臭灵、喷洒竹醋液,能杀菌、消毒、去臭、驱虫、防止霉菌滋生。卧室床铺上置放竹炭床垫,可防治关节炎、肌肉疼痛、颈椎疾病。电视机、电脑底座置放特制的竹炭铺垫,能防止或减少电滋波对人体的伤害。浴盆里置入竹炭,就像入浴在温泉里一样,可消除皮肤毛孔淤塞,去疲劳与防治皮肤疾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碳百度百科-炭

碳和炭有何区别和联系?(初三化学)

碳"与"炭"这两个词,在有关食品和药品的文 章中经常出现,如碳水化合物,活性炭等."碳"与"炭" 有时混用,意思表达不清,有时导致误解.本文就两者 的关系和区别作一简介. "碳"是化学元素C的中文名称,左旁"石"字表 明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碳代表原子序数为6的一类原 子.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非晶态碳,石墨,金刚石等 同素异形体而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为数极多,最 简单的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化合物,而有机化 合物则都含碳元素.所以,"碳"是一个与化学的"元 素"密切相关的概念,是20世纪初西方近代化学传入 我国创造出来并流行的. "炭"是概括的工业性名词,我国用炭这个字已有 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木炭,煤炭和焦炭等.炭是化学成 分不纯,随着原料及制备工艺和条件不同而形成的无恒 定组成及性质的含碳物质.木炭随所用木料及烧制工艺 和条件的不同,其化学组成和性质也不同.煤炭有不同 种类,其成分及性质也有所不同.焦炭由于配煤及工艺 的不同,所含杂质和性质也经常变化. 与化学元素有关的名词均用"碳".例如:碳水化 合物,碳酸ffF酶,碳源,碳酸盐,碳化,渗碳,脱碳, 碳素钢,碳链,碳环,碳化物,二十碳酸,二十碳五烯 酸等."炭"则都是物质的名称,而所指的物质是混合 物.除上述木炭等外,还可举出骨炭,血炭,动物炭, 木质炭,活性炭,炭黑,炭砖,炭精电极,炭精棒等. 以上虽然就"碳"和"炭"两个词的关系和区别进 行了基本说明,但事物是复杂的,有时在区分上可能存 在不同的认识.在此情况下,就宜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

碳的用途

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冶铁、制轮胎、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制钻石、刻画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碳的主要经济利用是烃(最明显的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形式。原油由石化行业在炼油厂通过分馏过程来生产商品,包括汽油和煤油。碳能与铁形成合金,最常见是碳素钢。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用于电极和电镀、电铸,电动马达的电刷,也是核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材料;焦炭可以用于烧烤、绘图材料和炼铁工业;宝石级金刚石可作为首饰,工业用金刚石用于钻孔、切割和抛光,以及加工石头和金属的工具。

碳怎么读 碳如何组词

1、碳读音:tàn。一种非金属元素,无臭无味的固体。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和石墨。冶铁和炼钢都需要焦炭。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2、碳的词组 (1)褐碳[hè tàn] 燃烧化石燃料所释放的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2)碳弧灯[tàn hú dēng] 一种弧光灯,电流在两个纯碳电极中流过,在一个或两个电极上发生白炽效应,也有一些光来自电弧的发光。 (3)中碳钢[zhōng tàn gāng] 具有中等含碳量(约0.25~0.50%)的碳素钢。 (4)碳积分[tàn jī fēn] 二氧化碳排放配额。 (5)碳酸气[tàn suān qì] 二氧化碳的旧称。

碳指具体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同位素现代已知的同位素共有十五种,有碳8至碳22,其中碳12和碳13属稳定型,其余的均带放射性,当中碳14的半衰期长达5730年,其他的为稳定同位素。 在地球的自然界里,碳12在所有碳的含量占98.93%,碳13则有1.07%。C的原子量取碳12、13两种同位素丰度加权的平均值,一般计算时取12.01。碳12是国际单位制中定义摩尔的尺度,以12克碳1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摩尔。碳14由于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衰变方式为β衰变,碳14原子转变为氮原子 且碳是有机物的元素之一,生物在生存的时候,由于需要呼吸,其体内的碳14含量大致不变,生物死去后会停止呼吸,此时体内的碳14开始减少。人们可透过倾测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来估计它的大概年龄,这种方法称之为碳定年法。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碳以无烟煤(一种煤炭类型),石墨和钻石的形式天然的存在,历史上更容易得到的是煤灰或木炭。最终这些不同的材料被认为是由相同的元素形成的。不惊奇的是,钻石是最难确认的。来自佛罗伦萨(意大利)的博物学者Giuseppe Averani和医学工作者Cipriano Targioni首先发现了钻石是可以被加热摧毁的。在1694年他们使用一个大型放大镜聚集阳光到钻石上,宝石最终消失了。Pierre-Joseph Macquer和Godefroy de Villetaneuse在1771年重复了这个实验。之后,在1796年,英国化学家Smithson Tennant展示其燃烧后生成的仅仅是CO2而最终证明了钻石只是碳的一种形式。(结构如图a)

碳的化学性质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1、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放热,发出刺眼白光,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在空气中燃烧放热,持续红热,产生无色无臭能使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3、作为还原剂碳作为还原剂拥有和氢气、一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生成物不同),都可以从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4、稳定性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反应,故古代名画现代能保存,书写档案要用碳素墨水。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碳及其化合物多种多样。碳还能与铁形成合金,最常见的是碳素钢;石墨和黏土混合可以制用于书写和绘画的铅笔芯,石墨还能作为润滑剂和颜料,作为玻璃制造的成型材料,用于电极和电镀、电铸,电动马达的电刷,也是核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材料;纤维素是一种天然的含碳的聚合物,从棉、麻、亚麻等植物中获取。纤维素在植物中的主要作用的维持植物本身的结构。来源于动物的具有商业价值的聚合物包括羊毛、羊绒、丝绸等都是碳的聚合物。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就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发生变化的缘故。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