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尔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谁知道数学家刘维尔的资料

刘维尔 刘维尔(Liouville,Joseph)是法国数学家。1809年3月24日生于圣奥梅尔;1882年9月8日卒于巴黎。 刘维尔1831年毕业于法国道路与桥梁工程学校。1833年以后,先后任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索邦大学和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理学院的教授。1839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5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还是彼得堡科学院的名誉院士。 刘维尔对复变函数、椭圆函数、微分方程、积分方程、代数几何、超越数、数论都作出了贡献,发表了约400篇论文,其中有200多篇是数论方面的。 刘维尔在早期,刻意扩展微分和积分的成果,尤其是建立任意阶导数的理论。他在1834年给出了初等函数的分类。初等函数的积分在什么条件下仍为初等函数,也是他着重研讨的问题;他关于初等函数的积分理论也许是其一切成就中最具有独创性的,因他在那个理论中证明象,,,这类积分以及第一类与第二类椭圆积分,是不能用有限个初等函数表达的。 刘维尔发展了椭圆函数论。他在1844年阐明了从雅可比的定理出发如何建立起双周期函数的一套完整理论,这个理论是椭圆函数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双周期函数的分析中他发现了椭圆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和理论上的统一观点:双周期函数是比椭圆函数更广泛的一类函数,它具有椭圆函数的基本性质。 在解析函数论中,刘维尔提出了一个重要定理:每一个有界整函数是一个常数,并以它为基础来建立他自己的椭圆函数论。他还研究了判断代数函数积分解析性的准则。 刘维尔研究了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中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函数的方法。在微分方程的教科书中,常用来证明解的存在性的所谓皮卡(Picard)逐次逼近法,其实是由刘维尔于1838年最早提出并使用的,而在50年后由皮卡推到更一般的形式。刘维尔还研究了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其方法现在称为斯图姆-刘维尔理论,它是20世纪数理方程和积分方程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刘维尔还研究过发散级数,并提出了一个用发散级数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对于积分方程,刘维尔独立于阿贝尔自1832年起就陆续给出了某些特殊类型的积分方程的解。他跨出的最有意义的一步是,某些微分方程是怎样通过化成等价的积分方程来求解的。 在代数几何中,他研究过双有理变换。所谓反演变换便是出现的第一个双有理变换,其在物理上的应用首先为刘维尔所认识,并把它称之为半径互为倒数的变换。他对微分几何的重要贡献是曲面可贴性和保形变换理论。 刘维尔发现了超越数的一个充分条件,并证明了下述形式的任何一个数都是超越数。 其中是从0到9的任意整数。他是第一个证明了某些数是超越数的人。 在数论方面,他研究了代数数列的有理近似法,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刘维尔研究过统计力学的基本定理和经典动力学方程积分的定理,其中著名的刘维尔定理是统计力学和度量理论的基础。 刘维尔1836年创办了《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并担任该杂志编辑达40年之久。此杂志不但以迅速传播数学的新成就著称于世,而且哺育了不少数学英才,很多著名数学家,如普吕克(Plucker)、施图姆、雅可比、狄利克雷、勒贝格(Lebesgue)等都从这个杂志受益匪浅,有的人就是从这个杂志上开始崭露头角而迈进数学家行列的。特别是1846年该杂志率先发表被冷落多年的伽罗瓦的论文《论方程的根式可解性条件》,刘维尔并为这篇论文作序向数学界推荐,这表明了刘维尔的远见卓识。刘维尔创办的这个杂志为促进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际上享有很好的声誉,被数学家们亲切地称为《刘维尔杂志》。 刘维尔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一生乐于对青年人热心指导,给予帮助,从而使他的不少学生都在学术上很有成就,例如埃尔米特就是由他发现、培养起来的一位著名数学家。 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汤姆孙(Thomson)有一次在课堂上讲课,用了“数学家”这个词,话没有讲完就转向学生说:“你们知道数学家是什么?”他走向黑板,在上面写下: 然后,他用手指着这个公式向全班学生说:“数学家就是这样的人,他觉得这个公式很明显,就像一样,刘维尔就是这样一位数学家。"

刘维尔公式是什么啊?

刘维尔公式(Liouville"s theorem)是一个关于多重积分、欧拉第一积分(贝塔函数)和欧拉第二积分(伽玛函数)的公式。具体是w(x)=w(x0)e-∫xx0p1(x)dx,或者w(x)=Ce-∫p1(x)dx。在物理学中,刘维尔定理是经典统计力学与哈密顿力学中的关键定理。该定理断言相空间的分布函数沿着系统的轨迹是常数——即给定一个系统点,在相空间游历过程中,该点邻近的系统点的密度关于时间是常数。使用刘维尔公式的注意事项:(1)定理内容在实数范围内不成立。(2)定理的逆命题成立,即常数是有界常函数。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刘维尔公式

刘维尔定理证明积分无法表示为初等函数

他们都是连续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有限区间内可积。

如何用刘维尔定理证明原函数不是初等函数?

太高深了。反复用分部积分法,不能降次,也不循环减可。

请问常微分方程中的刘维尔公式是什么?

公式如下:。此处w(x)是方程y(n)+p1(x)y(n-1)+...+pn-1(x)y"+pn(x)y=0的任意n个解y1,y2,...,对应的朗斯基行列式,x0是这n个解定义区间上的任意固定常数,c是任意常数。拓展内容:刘维尔公式是一个关于多重积分和欧拉积分的公式。常微分方程,学过中学数学的人对于方程是比较熟悉的;在初等数学中就有各种各样的方程,比如线性方程、二次方程、高次方程、指数方程、对数方程、三角方程和方程组等等。这些方程都是要把研究的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找出来,列出包含一个未知数或几个未知数的一个或者多个方程式,然后取求方程的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特点和以上方程完全不同的问题。参考资料:常微分方程-百度百科刘维尔公式

刘维尔定理的介绍

刘维尔定理,是热力学统计物理中的一个定理。

刘维尔定理的证明,这一步看不懂,求详细的步骤

分母应该是|z^(n+1)|,而不是z^(n+1),首先M作为常数拿到积分号外,用复数的指数表示法,z=re^(iθ),则dz=ire^(iθ)dθ=izdθ,|dz|=|z|dθ=rdθ,所以|dz|/|z^(n+1)|=rdθ/r^(n+1)=dθ/r^n,同时积分限变为0到2π。

怎么证明刘维尔定理:定理叙述如下:假设u是R^n上的有界调和函数,则u是常数。万分感谢!

任取两点a和b,分别以a和b为球心,R为半径做两个闭球B_a和B_b当R->+oo时,lim V(B_aB_b)/V(B_a) = 0 (V表示体积)也就是说两个球趋于重合利用调和函数的均值性质,f(a)和f(b)分别是f在B_a和B_b上的平均值,f在B_a∩B_b上的均值记为u,在B_aB_b上的均值记为v,在B_bB_a上的均值记为w那么f(a) = [V(B_a∩B_b)*u + V(B_aB_b)*v] / V(B_a)f(b) = [V(B_a∩B_b)*u + V(B_bB_a)*w] / V(B_b)注意V(B_a)=V(B_b),V(B_aB_b)=V(B_bB_a),所以f(a)-f(b)=V(B_aB_b)/V(B_a) * (v-w)当R->+oo时V(B_aB_b)/V(B_a)->0,而(v-w)是有界量,所以f(a)-f(b) ->0,即f(a)=f(b)

怎么用刘维尔定理证明代数学基本引理

刘维尔(Liouville)定理若f(z)在全平面C上全纯且有界,则f为常数。 证明若|f(z)|≤M,当z∈C。固定a∈C,作D(a,R),由柯西不等式得到|f`(a)|≤M/R。令R→∞,得到f`(a)=0。由于a为C中任意一点,故f`(z)=0对任意z∈C都成立,因此f(z)在C上为常数。

刘维尔定理的问题

刘维尔 刘维尔(Liouville,Joseph)是法国数学家。1809年3月24日生于圣奥梅尔;1882年9月8日卒于巴黎。 刘维尔1831年毕业于法国道路与桥梁工程学校。1833年以后,先后任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索邦大学和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理学院的教授。1839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5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还是彼得堡科学院的名誉院士。 刘维尔对复变函数、椭圆函数、微分方程、积分方程、代数几何、超越数、数论都作出了贡献,发表了约400篇论文,其中有200多篇是数论方面的。 刘维尔在早期,刻意扩展微分和积分的成果,尤其是建立任意阶导数的理论。他在1834年给出了初等函数的分类。初等函数的积分在什么条件下仍为初等函数,也是他着重研讨的问题;他关于初等函数的积分理论也许是其一切成就中最具有独创性的,因他在那个理论中证明象,,,这类积分以及第一类与第二类椭圆积分,是不能用有限个初等函数表达的。 刘维尔发展了椭圆函数论。他在1844年阐明了从雅可比的定理出发如何建立起双周期函数的一套完整理论,这个理论是椭圆函数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双周期函数的分析中他发现了椭圆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和理论上的统一观点:双周期函数是比椭圆函数更广泛的一类函数,它具有椭圆函数的基本性质。 在解析函数论中,刘维尔提出了一个重要定理:每一个有界整函数是一个常数,并以它为基础来建立他自己的椭圆函数论。他还研究了判断代数函数积分解析性的准则。 刘维尔研究了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中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函数的方法。在微分方程的教科书中,常用来证明解的存在性的所谓皮卡(Picard)逐次逼近法,其实是由刘维尔于1838年最早提出并使用的,而在50年后由皮卡推到更一般的形式。刘维尔还研究了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其方法现在称为斯图姆-刘维尔理论,它是20世纪数理方程和积分方程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刘维尔还研究过发散级数,并提出了一个用发散级数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对于积分方程,刘维尔独立于阿贝尔自1832年起就陆续给出了某些特殊类型的积分方程的解。他跨出的最有意义的一步是,某些微分方程是怎样通过化成等价的积分方程来求解的。 在代数几何中,他研究过双有理变换。所谓反演变换便是出现的第一个双有理变换,其在物理上的应用首先为刘维尔所认识,并把它称之为半径互为倒数的变换。他对微分几何的重要贡献是曲面可贴性和保形变换理论。 刘维尔发现了超越数的一个充分条件,并证明了下述形式的任何一个数都是超越数。 其中是从0到9的任意整数。他是第一个证明了某些数是超越数的人。 在数论方面,他研究了代数数列的有理近似法,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刘维尔研究过统计力学的基本定理和经典动力学方程积分的定理,其中著名的刘维尔定理是统计力学和度量理论的基础。 刘维尔1836年创办了《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并担任该杂志编辑达40年之久。此杂志不但以迅速传播数学的新成就著称于世,而且哺育了不少数学英才,很多著名数学家,如普吕克(Plucker)、施图姆、雅可比、狄利克雷、勒贝格(Lebesgue)等都从这个杂志受益匪浅,有的人就是从这个杂志上开始崭露头角而迈进数学家行列的。特别是1846年该杂志率先发表被冷落多年的伽罗瓦的论文《论方程的根式可解性条件》,刘维尔并为这篇论文作序向数学界推荐,这表明了刘维尔的远见卓识。刘维尔创办的这个杂志为促进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际上享有很好的声誉,被数学家们亲切地称为《刘维尔杂志》。 刘维尔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一生乐于对青年人热心指导,给予帮助,从而使他的不少学生都在学术上很有成就,例如埃尔米特就是由他发现、培养起来的一位著名数学家。 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汤姆孙(Thomson)有一次在课堂上讲课,用了“数学家”这个词,话没有讲完就转向学生说:“你们知道数学家是什么?”他走向黑板,在上面写下: 然后,他用手指着这个公式向全班学生说:“数学家就是这样的人,他觉得这个公式很明显,就像一样,刘维尔就是这样一位数学家。"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刘维尔定理 (微分代数)是什么意思 《法语助

如果随着一个代表点沿正则方程所确定的的轨道在相空间中运动,其邻域的代表点是不随时间改变的常数,式dρ/dt=0 称为刘维尔定理。刘维尔定理是复变函数中的基本定理之一,即“一个有界的调和函数是常数"。定理叙述如下:假设u是R^n上的有界调和函数,则u是常数。

什么是刘维尔定理?刘维尔方程是怎么的,有什么用?

刘维尔定理   若 在复平面上解析,且有界,则 必为常数.  证 因为 在复平面上有界,所以,定存在 ,使对复平面上任意的点均有 .  设 为复平面上的任意一点,作 ,于是有             在(4.17)式中,令 便得 即对任意小的正数 有 ,故 ,从而有 .由点 在复平面上的任意性即得 复平面故 必为常数.  此定理被称为刘维尔定理.它的意义在于:⑴揭示了解析函数的一个性质.⑵提供了一种证明解析函数为常数的方法.不仅如此,利用该定理还可以证明代数基本定理.

整函数的刘维尔定理

刘维尔(Liouville)定理若f(z)在全平面C上全纯且有界,则f为常数。 证明若|f(z)|≤M,当z∈C。固定a∈C,作D(a,R),由柯西不等式得到|f`(a)|≤M/R。令R→∞,得到f`(a)=0。由于a为C中任意一点,故f`(z)=0对任意z∈C都成立,因此f(z)在C上为常数。

刘维尔的其他

1836年,刘维尔与斯图姆共同给出了关于代数方程虚根数目的柯西定理的证明;次年,他又用不同于阿贝尔的方法,解决了二元代数方程组的消元问题。这些都被J.A.塞雷(Serret)收入了他编写的《高等代数教程》(Cours d"Algèbre superieure)第4版(1877),得以在法国的学校中广泛传播。为了发表伽罗瓦的著作,刘维尔从1843到1846年对其手稿进行了彻底的研究。在他为伽罗瓦的著作发表所写的导言中,对伽罗瓦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还邀请包括塞雷在内的一些朋友,参加关于伽罗瓦工作的系列演讲。因此可以说,刘维尔间接地推动了近世代数学和群论的发展。在几何学方面,刘维尔于1841年和1844年用消去理论证明并推广了M.沙勒(Chasles)建立的曲线和曲面的度量性质,还发现一种新方法,以确定任意椭圆曲面的测地线,这是雅可比在研究双曲超越数时引出的问题。1850年他负责出版了G.蒙日(Monge)的著作《分析在几何中的应用》(Application de l′anal-yse àla géométrie)第5版,在书末附上了C. F.高斯(Gauss)的名著“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Disquisitiones generales circa su-perficies curvas)和他本人写的7篇注记。这些注记涉及曲线及其相对曲率和测地曲率、测地线方程、总曲率概念等。刘维尔还有少量文章涉及热理论、电学、天体力学和理论力学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