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除草启示,懂的来~~~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但其终生未认字,其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为其弟子记录。他在雅典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 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这样的题目。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1]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的雕塑和艺术作品(10张)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编辑本段哲学思想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 苏格拉底素描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主张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反而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但两人叙述的非常不同。现在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 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编辑本段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 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因此苏格拉底一生都很清贫。 苏格拉底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编辑本段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 ,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编辑本段轶事辩论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象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治国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处死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他的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青年之友 苏格拉底很喜欢和青年人交往,希望青年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之后,不仅自身会幸福,能管好自己的家务,而且还能使别人和城邦幸福。他常根据不同情况,对青年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对于遗传条件优越而轻视学习的人,苏格拉底告诉他们,越是禀赋好的人越要受教育。这好比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果在小时候加以训练,就会成为最有力、最骁勇的千里马;否则,将始终是难以驾驭的驽马。一个人如果受的教育不好,他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就教导他们,只有愚人才会这样想。他指出,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对人类做出贡献。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 据说,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朝思暮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非常荣耀而潇洒地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演讲。按理说,一个青年人有这样的理想,并非坏事。遗憾的是,格老孔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都很欠缺。家里人都明白他这是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真怕他冒冒失失地闯上讲坛,弄得不好被人拖下来,落下笑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不要这么做。这件事被苏格拉底知道了,鉴于和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老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选择了格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 “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 “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到那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然,格老孔听了这番话,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 看到格老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看来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正像你所说的。”格老孔回答。 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格老孔表示同意。苏格拉底又问,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格老孔回答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之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对治理国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的看法,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格老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 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一理。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 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 苏格拉底笑了;“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 高傲的、一心想做领袖的格老孔被说服了。苏格拉底经典语录 一位医生跑来询问苏格拉底,说他吃任何东西都淡而无味。苏格拉底说:“你只需停止饮食就行了。” 苏格拉底被处死前,朋友悲伤地说:“我亲爱的苏格拉底,我是多么不希望你被如此不公正的处死啊!”苏格拉底平静地说:“朋友,难道你希望看到我被公正的处死吗?”编辑本段苏格拉底的故事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为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苏格拉底和他的房子 从前,在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 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 “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道理吗?” “确实没有什么道理。”他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快乐的。”苏格拉底学唱新歌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 “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 “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 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摘自《环球时报》。

《苏格拉底哲学》这本书是否存在

是 没有的。 人们常说的苏格拉底哲学是指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着作。苏格拉底没有著作,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但两人叙述的非常不同。现在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 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2.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3.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4.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希望能帮助到您,望采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有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Know thyself)”,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有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Know thyself)”,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助产术什么意思

产婆术(art of midwifery),亦译“接生术”、“助产术” ,别称“理智助产术”、“精神助产术”。是指古希腊苏格拉底关于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定义、知识。苏格拉底一贯自称无知,但却能帮助别人产生知识,正像他母亲费娜瑞特(Phaenarete)是一个产婆,自己年老不能生育,却能给人接生一样。扩展资料苏格拉底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的特点在于: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产婆术

苏格拉底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午)是古希腊雅典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知识是可敬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人的心灵是先天就有的。把人的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这就是教育。他还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於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 ,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总评】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商鞅的思想差异 blog.sina.cn

百度百科法家思想商鞅在变法之争时提到的“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就成为了秦国政治的指导原则,使秦国领先于山东六国。其次,商鞅执法不避权贵、刑上大夫表明了他坚决贯彻了法家的这一主张。最后,法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商鞅一样抱着法家“明法”的态度和精神来推行政治改革,让百姓知晓法律。独立思想商鞅独立的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商鞅主张全农的经济政策,为此他颁布了《垦草令》,制定出二十种重记录商鞅变法后耕作景象的石刻农和开垦荒地的办法。一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刺激农业发展,一方面打压工商业。其次,商鞅主张重刑厚赏。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畏罪的,只要重刑厚赏,就可以很好的治理人民,使国家安定。为此商鞅一方面制定严酷的刑法治理人民,一方面重赏立信。第三,商鞅主张重战尚武,具有军国主义思想。最后,商鞅主张国家应统一民众的心智,制定统一的制度,实现统一的目标。商鞅的思想在商鞅死后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门学派,名为商学派。商学派经过建立、开拓、发展、定型和后劲五个阶段,配合秦的历史,逐渐成为主宰秦国乃至秦朝的思想主流。理论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时代》封面之“伦勃朗的亚里士多德”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3.创造的科学,即诗学。[5] 哲学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 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他在研究方法上,习惯于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3] [7] 逻辑他的学术领域还包括早期关于形式逻辑理论的研究,最终这些研究在19世纪被合并到了现代形式逻辑理论里。亚里士多德认为分析学或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是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力图把思维形式和存在联系起来,并按照客观实际来阐明逻辑的范畴。亚里士多德把他的发现运用到科学理论上来。作为例证,他选择了数学学科,特别是几何学,因为几何学当时已经从泰勒斯想对土地测量的经验规则给予合理说明的早期试验阶段,过渡到后来的具有比较完备的演绎形式的阶段。但是,逻辑学的三段论法对实验科学确实毫无用处的。因为实验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发现,而不是从公认的前提得到形式证明。从元素不能再分割为更简单的物体的前提出发,在1890年未尝不可提出一个正确的已知元素表,但是到1920年,再运用这个前提就会把一切放射性元素排除在外。前提既然已经改变,“元素”一词的意义也就改变了。但是,这个事实并不能证明三段论是没用的,也不能就此认定现代物理学是错误的。中文《形而上学》封面在形而上学方面,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神学思想在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传统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世纪,它继续影响着基督教神学,尤其是学术传统的天主教教会。[6-7] 希腊和中古时代的科学界在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下,运用演绎法把许多错误的权威说成是绝对正确的,并用欺骗性的逻辑形式进行了许多错误的推论。[9] 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又认为感觉在这里只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他的伦理学,虽然自始至终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后来也随着新兴现代美德伦理的到来获得了新生。[6-7] 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幼儿期以身体发展(体育)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德、智、美为主要内容;高年级要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但不管怎样,重心都应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他特别强调音乐在培养儿童一般修养上的作用。认为音乐具有娱乐、陶冶性情、涵养理性三种功能,它能使人解疲乏、炼心智、塑造性格、激荡心灵,进而通过沉思进入理性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在体育教学中,他不同意教师只让学生进行严酷甚至痛苦的训练,要教“简便的体操”和“轻巧的武艺”,着重于让儿童身体正常发展。[10] 政治同柏拉图一样,他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还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他希望借此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时保证公民的各种利益,并提出了分权学说。[6-7] 《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11] 其他他还是类型学大师,依据统治者人数多少和是否维护全体公民利益把城邦分为六大类。并论证了各种整体的演变,其演变是逐渐变坏,其原因则是那种综合的正义原则被破坏。[5]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他对变法和改革持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不宜改革。[5] 思想编辑苏格拉底素描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认为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而可能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对立起来的观点,成为哲学史上的滥觞。真理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哲学开辟了道路。辩证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系统思想观的哲学家,开始了主体和理性、抽象思维,以自然神论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教育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教学中有过这样一件事发生,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他的全部学生中却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个人继他之后成为新一代思想家,这个人叫柏拉图。苏格拉底其实有一个助手,这个助手才是他真正的继承人。伦理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爱情最高贵的爱是男人之间的爱,爱是对美的企盼,美貌、智慧和美德都被讨论。反对古希腊风俗中男人对少年的爱,说男人不应该在这些尚未了解基本美德,也未定型的少年身上下功夫,他们更应该去爱一个男子并长相厮守,并强调两人间若只有美德与知识的交流最为崇高。辩论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苏格拉底教他的朋友欧提德谟斯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欧提德谟斯: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欧提德谟斯:是恶行。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是善行。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治国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材料一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些思想主张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 苏格拉底素描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主张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反而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但两人叙述的非常不同。现在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 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精神?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於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有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Know thyself)”,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具有怎样的人格?

苏格拉底(Σωκρ04τη09,英译:Socrates; 前469年—前399年) 【简介】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哲学思想】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於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 ,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关于苏格拉底的哲学与思想有哪些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Know thyself)”,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是一个怎样个人

  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u03acτηu03c2,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什么

哲学思想】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着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主张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反而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但两人叙述的非常不同。现在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 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前哲学家有哪些特点?

楼主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楼主说的是不是泰勒斯和智者学派? 泰勒斯是自然哲学家,他认为人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的宗教思想。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认为,正义,善德,真理跟人的标准和兴趣有关,是有人决定的。 谢谢,望采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 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 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到底是什么?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於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 ,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轶事】  1、辩论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治国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处死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  2、青年之友  苏格拉底很喜欢和青年人交往,希望青年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之后,不仅自身会幸福,能管好自己的家务,而且还能使别人和城邦幸福。他常根据不同情况,对青年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对于遗传条件优越而轻视学习的人,苏格拉底告诉他们,越是禀赋好的人越要受教育。这好比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果在小时候加以训练,就会成为最有力、最骁勇的千里马;否则,将始终是难以驾驭的驽马。一个人如果受的教育不好,他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就教导他们,只有愚人才会这样想。他指出,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对人类做出贡献。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  据说,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朝思暮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非常荣耀而潇洒地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演讲。按理说,一个青年人有这样的理想,并非坏事。遗憾的是,格老孔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都很欠缺。家里人都明白他这是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真怕他冒冒失失地闯上讲坛,弄得不好被人拖下来,落下笑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不要这么做。这件事被苏格拉底知道了,鉴于和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老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选择了格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  “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  “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到那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然,格老孔听了这番话,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  看到格老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看来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正象你所说的。”格老孔回答。  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格老孔表示同意。苏格拉底又问,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格老孔回答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之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对治理国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的看法,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格老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  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一理。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  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  苏格拉底笑了;“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  高傲的、一心想做领袖的格老孔被说服了。  3、苏格拉底和他的房子  从前,在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  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  “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道理吗?”  “确实没有什么道理。”他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快乐的。”  还有一个就是巴西的足球明星~~

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的思想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自身的想法。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而可能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系统思想观的哲学家,开始了主体和理性、抽象思维,以自然神论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教学中有过这样一件事发生,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他的全部学生中却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个人继他之后成为新一代思想家,这个人叫柏拉图。苏格拉底其实有一个助手,这个助手才是他真正的继承人。苏格拉底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教学方案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新提出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个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苏格拉底教他的朋友欧提德谟斯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欧提德谟斯: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欧提德谟斯:是恶行。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是善行。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古希腊最卓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西方哲学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不断探索真理,因为善于辞令,常常把那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浅薄之辈驳得目瞪口呆,因此他在广大青年中享有很高威望,可不幸于公元前399年被民主派贵族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当众受审,处以死刑。根据当时雅典法律规定,处死犯人的方法是赐以毒酒一杯,但在处死前关押的一个月中,法庭允许犯人的亲友探监。当时便有许多青年人天天去监狱探望苏格拉底,其中有位名叫克里同的青年问苏格拉底有无什么遗言时,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它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说完他便起身去洗浴了。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在苏格拉底即将处死的那天晚上,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打发开,而去同他的学生斐多、西米亚斯、西帕斯、克里同等谈论灵魂永生的问题。不久,狱卒走了进来,说:“每当我传令要犯人服毒酒时,他们都怨恨诅咒我,但我必须执行上级命令。你是这里许多犯人中最高尚的人,所以我想你决不会恨我,而只会去怨恨那些要处死你的人,我现在受命执行命令,愿你少受些痛苦。别了,我的朋友。”说完泪流满面,离开了牢房。苏格拉底望着狱卒的背影说:“别了,朋友,我将按你说的去做。”然后他又掉转头来,和蔼地对那些青年说:“真是个好人,自我入狱以来,他天天来看望我,有时还跟我谈话,态度亲切。现在他又为我流泪,多善良的人呀!克里同,你过来,如果毒酒已准备好,就马上叫人去取来,否则请快点去调配。”克里同回答说:“据说有的犯人听到要处决了,总千方百计拖延时间,为的是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请你别心急,还有时间呢!”这时苏格拉底说:“诚然你说得对,那些人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延迟服毒酒就获得了某些东西;但对我来说,推迟服毒酒时间并不能获得什么,相反,那样吝惜生命而获得一顿美餐的行为在我看来应当受到鄙视,去拿酒来吧。请尊重我的要求。” 到了这个时候,克里同只好用目光暗示在旁等候吩咐的小童,那个小孩就走到外面去了。一会儿,这个孩子又走了回来,并且领着一个人进来。这个进来的人手里捧着一只杯子,里面盛的就是鸩,即毒药。于是,随时都可饮鸩就刑了。苏格拉底对这个手里捧着毒药杯的人问道:“请你告诉我,我该怎样做才行?”那个人说:“你喝下这杯毒药以后,只要不停地在这里走,如果感到两脚逐渐沉重起来,而且越来越重,于是你就躺下来。这就表明毒药已经生效了。”苏格拉底镇定自若,面不改色,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在场的人无不为将失去这样一位好友而悲泣。苏格拉底见状大为不悦,他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为了避免这种场面才打发走家里的人,常言道: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请大家坚强点!”苏格拉底接着在室内踱了一会儿,说自己两腿发麻,便躺了下来。送酒的人走过来摸了摸他的身体,觉得已没有热气。他的最后遗言是:“克里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即药神)一只鸡(意即要克里同代他祭奠药神),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说完,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合上了眼,安静地离开了人世。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同他的生活实践融为一体的,而他个人的命运同雅典的命运是不可分的。他为了祖国追求善的理想,而他的祖国则用死刑酬答了他的贡献,成全了他的哲学。苏格拉底没有丝毫的激愤、畏惧或是悲哀,而是依旧用他智慧的语调诚挚地奉劝着一切。他明白他是神的使者,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他还有他生命未完成的部分,而死恰恰能给他一个完美的结局。在古希腊,法律被视做城邦安全的基础,具有女神般的尊严,可以说是城邦真正的保护神。在此神灵的保护下,古希腊的城邦按法律治理,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们一致制定的协议,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协力,使城邦强大无比,严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强大的根本保证,他的价值远远高于个人的生命。苏格拉底还认为,法律同城邦一样,都来源于神,是神定的原则。法律最初体现为自然法,自然法也就是自然规律,它纯粹是一种神的意志或神有意的安排。后来城邦颁布的法律称为人定法。虽然人定法不像自然法那样具有普遍性,而具有易变性,但是,由于人定法来源于自然法,人们接受和服从人定法的指导就意味着人们接受和服从自然法的约束,也就是服从神的意志。一个城邦的理想状态必须是人人从内心守法的状态,这既是苏格拉底一生的理想和信仰,也是他最后慷慨以身殉法的内在动力。苏格拉底在被自己同胞不公正地判处死刑之时仍大谈“遵道德、重公义、法律至宝、法制为贵”,认为人生价值莫过于此,真算得上自由精神洋溢了。苏格拉底是位英雄,他意识到道德理想的力量,并自觉、自愿去实现它,即使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死是个悲剧,悲剧在于冲突双方都有存在的理由,又不可调和。于是苏格拉底用自己的身躯托负起这个伟大的冲突,托负起自由人格的责任与使命。对苏格拉底而言,他的事业就是他的精神,自觉,自愿,自律从而自由的精神,通过他得到了光大。 苏格拉底很喜欢和青年人交往,希望青年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之后,不仅自身会幸福,能管好自己的家务,而且还能使别人和城邦幸福。他常根据不同情况,对青年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对于遗传条件优越而轻视学习的人,苏格拉底告诉他们,越是禀赋好的人越要受教育。这好比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果在小时候加以训练,就会成为最有力、最骁勇的千里马;否则,将始终是难以驾驭的驽马。一个人如果受的教育不好,他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就教导他们,只有愚人才会这样想。他指出,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对人类做出贡献。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据说,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朝思暮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非常荣耀而潇洒地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演讲。按理说,一个青年人有这样的理想,并非坏事。遗憾的是,格老孔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都很欠缺。家里人都明白他这是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真怕他冒冒失失地闯上讲坛,弄得不好被人拖下来,落下笑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不要这么做。这件事被苏格拉底知道了,鉴于和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老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选择了格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到那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果然,格老孔听了这番话,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看到格老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看来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正像你所说的。”格老孔回答。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格老孔表示同意。苏格拉底又问,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格老孔回答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之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对治理国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的看法,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格老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一理。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苏格拉底笑了;“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高傲的、一心想做领袖的格老孔被说服了。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那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从前,在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道理吗?”“确实没有什么道理。”他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快乐的。”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摘自《环球时报》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是出了名的“妻管严”,他的太太十分厉害。有一次,苏格拉底的好友到他家做客,刚吃完饭,苏格拉底的妻子就当着那个朋友的面,要求苏格拉底帮她倒洗脚水。苏格拉底觉得很扫面子,执意不肯。于是,他的妻子就非常生气地跟他大吵大闹。为免生事端,苏格拉底就和他的朋友一起离开,下楼出去,当他们刚走出楼门口时,他妻子突然将一盆洗脚水泼到了他的身上。场面十分尴尬。好友在场,这使妻子骑在自己头上已久的苏格拉底不恼怒生气,自然说不过去。但这位著名的哲学家就是与众不同,他没有同一般人一样雄狮惊怒,而是以大度气量,调侃戏谑地说了一句:“我早就知道,打雷过后一定要下雨。”轻松化解了当时的窘境,妻子和朋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想必这名厉害的“恶妻”自“泼水事件”后,总该有所收敛了吧!

苏格拉底的原则是什么?

苏格拉底的原则: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麻烦采纳,谢谢!

苏格拉底主张什么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 苏格拉底素描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主张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反而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但两人叙述的非常不同。现在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 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有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Know thyself)”,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是什么?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以独特的教导方式启迪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实则体现了人文精神,即一切都经自己思考。他要求他的对手给出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个概括性说明和总体性定义。当他得到这类定义或说法时,他会进一步问更多的问题,以显示这个定义可能有的弱点。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他对每一事物都提出“什么是……?”的问题。这种提问题的方式意味着要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扩展资料优点:1、它被称为最早意义上的“发现法”。苏格拉底在谈话时常采用讨论的方式,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论法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2、“助产术”有利于调动老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助产术”既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又要求老师在旁边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和协助。3、“产婆术”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和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神助产术

苏格拉底的资料

  中文名: 苏格拉底  外文名: ∑ωκρ?τη?  国籍: 古希腊  出生地: 希腊  出生日期: 公元前469  逝世日期: 公元前399  职业: 科学哲学、伦理学  主要成就: 苏格拉底教学法  苏格拉底反诘法  英译名: Socrates  目录  简介  个人履历  哲学思想心灵的转向  灵魂不灭说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教育思想  伦理学说  轶事辩论  治国  处死  青年之友  苏格拉底经典语录  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和他的房子  苏格拉底学唱新歌  苏格拉底之死  社会评价  法庭辩论  名言  相关历史事件  关于苏格拉底的书  足球运动员苏格拉底简介  个人履历  哲学思想 心灵的转向  灵魂不灭说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教育思想  伦理学说  轶事 辩论  治国  处死  青年之友  苏格拉底经典语录  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和他的房子  苏格拉底学唱新歌  苏格拉底之死  社会评价法庭辩论名言相关历史事件关于苏格拉底的书足球运动员苏格拉底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苏格拉底(∑ωκρ?τη?);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 Socrates  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但其终生未认字,其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为其弟子记录。他在雅典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 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这样的题目。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1]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的雕塑和艺术作品(10张)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编辑本段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 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因此苏格拉底一生都很清贫。 苏格拉底  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编辑本段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 ,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编辑本段轶事  辩论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象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治国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处死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他的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  青年之友  苏格拉底很喜欢和青年人交往,希望青年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之后,不仅自身会幸福,能管好自己的家务,而且还能使别人和城邦幸福。他常根据不同情况,对青年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对于遗传条件优越而轻视学习的人,苏格拉底告诉他们,越是禀赋好的人越要受教育。这好比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果在小时候加以训练,就会成为最有力、最骁勇的千里马;否则,将始终是难以驾驭的驽马。一个人如果受的教育不好,他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就教导他们,只有愚人才会这样想。他指出,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对人类做出贡献。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 据说,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朝思暮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非常荣耀而潇洒地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演讲。按理说,一个青年人有这样的理想,并非坏事。遗憾的是,格老孔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都很欠缺。家里人都明白他这是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真怕他冒冒失失地闯上讲坛,弄得不好被人拖下来,落下笑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不要这么做。这件事被苏格拉底知道了,鉴于和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老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选择了格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 “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 “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到那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然,格老孔听了这番话,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 看到格老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看来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正象你所说的。”格老孔回答。 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格老孔表示同意。苏格拉底又问,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格老孔回答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之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对治理国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的看法,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格老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 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一理。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 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 苏格拉底笑了;“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 高傲的、一心想做领袖的格老孔被说服了。  苏格拉底经典语录  一位医生跑来询问苏格拉底,说他吃任何东西都淡而无味。苏格拉底说:你只需停止饮食就行了。 苏格拉底被处死前,朋友悲伤地说:我亲爱的苏格拉底,我是多么不希望你被如此不公正的处死啊!苏格拉底平静地说:朋友,难道你希望看到我被公正的处死吗?  编辑本段苏格拉底的故事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为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苏格拉底和他的房子  从前,在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 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 “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道理吗?” “确实没有什么道理。”他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快乐的。”  苏格拉底学唱新歌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 “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 “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 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摘自《环球时报》  编辑本段苏格拉底之死  古希腊卓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柏拉图的老师。他对西方哲学发展起过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不断探索真理,由于善于辞令,常常把那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浅薄之辈驳得目瞪口呆,因此他在广大青年中享有很高威望,不幸于公元前399年被保守派贵族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当众受审,处以死刑。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根据当时雅典法律规定,处死犯人的方法是赐以毒酒一杯,但在处死前关押的一个月中,法庭允许犯人的亲友探监。当时便有许多青年人天天去监狱探望苏格拉底,其中有位名叫克利托的青年问苏格拉底有无什么遗言时,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它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说完他便起身去洗浴了。 在苏格拉底即将处死的那天晚上,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打发开,而去同他的学生斐多、西米亚斯、西帕斯、克利托等谈论灵魂永生的问题。不久,狱卒走了进来,说:“每当我传令要犯人服毒酒时,他们都怨恨诅咒我,但我必须执行上级命令。你是这里许多犯人中最高尚的人,所以我想你决不会恨我,而只会去怨恨那些要处死你的人,我现在受命执行命令,愿你少受些痛苦。别了,我的朋友。”说完泪流满面,离开了牢房。苏格拉底望着狱卒的背影说:“别了,朋友,我将按你说的去做。”然后他又掉转头来,和蔼地对那些青年说:“真是个好人,自我入狱以来,他天天来看望我,有时还跟我谈话,态度亲切。现在他又为我流泪,多善良的人呀!克利托,你过来,如果毒酒已准备好,就马上叫人去取来,否则请快点去调配。”克利托回答说:“据说有的犯人听到要处决了,总千方百计拖延时间,为的是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请你别心急,还有时间呢!”这时苏格拉底说:“诚然你说得对,那些人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延迟服毒酒就获得了某些东西;但对我来说,推迟服毒酒时间并不能获得什么,相反,那样吝惜生命而获得一顿美餐的行为在我看来应当受到鄙视,去拿酒来吧。请尊重我的要求。” 一会儿送毒酒的人来了,苏格拉底镇定自若,面不改色,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在场的人无不为将失去这样一位好友而悲泣。苏格拉底见状大为不悦,他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为了避免这种场面才打发走家里的人,常言道: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请大家坚强点!”苏格拉底接着在室内踱了一会儿,说自己两腿发麻,便躺了下来。送酒的人走过来摸了摸他的身体,觉得已没有热气。突然苏格拉底又喃喃地说:“克利托,你过来,我们曾向克雷皮乌斯借过一只公鸡,请你不要忘记付钱给他。”说完,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合上了眼,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苏格拉底主张什么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的成就有哪些??

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反诘法苏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所著的《回忆苏格拉底》一书是研究苏格拉底的重要著作。由于苏格拉底和他同时代的中国孔子一样“述而不作”,他学生留下的有关他的典籍更是弥足珍贵。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对学生的教育采用的是启发式,问答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反诘法。这是苏格拉底独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归纳起来有:一、苏格拉底讽刺。苏格拉底认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才能激发起他的学习热情,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苏格拉底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思路。他偏重于问,不轻易回答对方问题,由对方回答中从而导引出其它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问,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青年人格老孔还不道20岁,但他一心想在城邦政府中做一名领袖向群众演讲,他的亲友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制止他。苏格拉底在一次偶然遇到他的时候,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就拦住他,对:“喂,格老孔,你是立定志向做我们城邦的领袖吗?”“我的确是这样想,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道。“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很显然,如果你的目的能能实现,你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首先会传遍城邦,然后还会传遍希腊,你也许还会像赛米斯托克勒斯那样,在异邦人中享盛名;你将来无论到那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格老孔听到这番话感到大为高兴,于是就欣然留下来了。苏格拉底接着说道:“看来很显然,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所贡献?”“完全是这样”,格老孔回答。“我以神明的名义请求你,不要向我们隐瞒,而是要告诉我们你打算怎样开始对城帮作出有益的事来”,苏格拉底说。但是当格老孔由于考虑应当从哪儿开始而沉默不作声的时候,苏格拉底接着又说道,“譬如,当你要促使一个朋友的家庭兴旺的时候,你就会想方设法使它更加富裕起来,你是不是也想方设法使城邦富裕起来呢?”“当然”,格老孔回答。“如果它的税收更加充足起来,是不是就会变得更加富裕一些呢?”“很可能是这样。” “那末,请你告诉我”,苏格拉底说,“目前城邦的税收是从哪些方面来的,总数共有多少?为了使不足的得以补足,使缺少的可以得到新的来源的弥补,毫无疑问,你对这些问题一定都考虑过了”。“说实在的,对于这些问题,我还没有考虑过”,格老孔回答。“如果你在这方面疏忽了”,苏格拉底说道,“那末,请你对我们讲一讲城邦的支出吧。因为很显然,你一定打算把那些开支过大的项目加以削减”。“老实说”,格老孔回答道,“我还没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那末”,苏格拉底说道,“我们只有把使城邦富裕的问题暂时搁一搁了,因为连支出和收入都还不知道,又怎能把这些事照管好呢?”苏格拉底用质问的方法引导非常想获得政府职位的青年格老孔承认自己完全没有担任所想望职位的必要知识。接着苏格拉底说明,一个统治者对于国家事务如果没有精确的知识,他就不可能对国家有好处,也不可能使自己有光荣。最后,苏格拉底劝说格老孔:“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你所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如果你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那么,当你着手处理城邦事务的时候,你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想望的就不足奇怪了。”这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一个成功的范例。苏格拉底用循循善诱说服了高傲的格老孔。他既以理服人,又保护了青年人的积极性。二、定义,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苏格拉底善于区分各种不同的事物,抓住各种事物的特征,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当他再一次被问勇敢是由教育得来的还是天生就有的时候,苏格拉底回答说:“在同一种法律和习俗之下成长起来的人们,在胆量方面是大不相同的。不过,我以为人的一切天生的气质,在胆量方面,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得到提高的。”苏格拉底对于智慧和明智并未加以区别,而是认为,凡是知道并且实行美好的事情,懂得什么是丑恶的事情,并且加以谨慎防范的人,都是既智慧而又明智的人。苏格拉底还说:正义和一切其它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和一切道德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决不可能把它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苏格拉底说,疯狂就是智慧的对立面。但他并没有把无知认为疯狂。不过,一个人如果不认识自己,把自己不知道的事倒以为,而且相信自己知道,他认为就是很接近疯狂了。他说,许多人并不把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事上犯错误的人称为疯狂的,而是把那些在大多数人所知道的事上犯了错误的人称之为疯狂的人。在考虑到忌妒的时候,他发现忌妒是一种苦痛,但并不是因朋友的不幸而感到苦痛,也不是由于敌人的成功而产生的的苦痛;他说只有那些因朋友的成功而感到苦痛的人才是好忌妒的人。苏格拉底正是通过对事物下精确的定义,如指出无知和疯狂的区别:无知只是没有知识,而疯狂是重大的智力错乱。但这两者之间却并没有截然的鸿沟,无知者如果不认识自己,认为自己有知,那么就离疯狂不远了。苏格拉底作为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始终不忘记强调教育在个人性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对美德的培养,陋习的纠正,是起到关键的作用。三、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实行灌输式的教育法。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如苏格拉底在谈到正义和非正义时对尤苏戴莫斯的教育就是一个例证:苏格拉底向尤苏戴莫斯提问道:“虚伪是人们中间常有的事,是不是?”“当然是”,尤苏戴莫斯回答。“那么,我们把它放在两边的那一边呢?”苏格拉底问。“显然应该放在非正义的一边。”“人们彼此之间也有欺骗,是不是?”苏格拉底问。“肯定有”,尤苏戴莫斯回答。“这应该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当然是非正义的一边。”“是不是也有做坏事的?”“也有”,尤苏戴莫斯回答。“那末,奴役人怎么样呢?”“也有。”“尤苏戴莫斯,这些事都不能放在正义的一边了?”“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的一边那可就是怪事了。”“如果一个被推选当将领的人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人,我们是不是也能说他是非正义呢?”“当然不能。”“那末我们得说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当然。”“如果他在作战期间欺骗敌人,怎么样呢?”“这也是正义的”,尤苏戴莫斯回答。“如果他偷窃,抢劫他们的财物,他所做的不也是正义的吗?”“当然是,不过,一起头我还以为你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哩”,尤苏戴莫斯回答。“那末,所有我们放在非正义一边的事,也都可以放在正义的一边了?”苏格拉底问。“好象是这样。”“既然我们已经这样放了,我们就应该再给它划个界线:这一类的事做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但做在朋友身上,却使非正义的,对待朋友必须绝对忠诚坦白,你同意吗?”苏格拉底问。“完全同意”,尤苏戴莫斯回答。通过一系列的质问,苏格拉底向尤苏戴莫斯说明:正义和非正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有条件的,只有和其他事物联系起来才能确定其坐标。他用辨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苏格拉底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所以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是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人间,这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苏格拉底创导的教学方法至尽仍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所以苏格拉底反诘法,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一个创举,至尽仍受到教育界广泛的重视和推崇。 苏格拉底言论摘录*无论是对朋友,对客旅或在人生的其他关系上,都应量力行事。*通向光明的大道没有比真正成为自己所希望表现的那样好人更好的了。*在我看来,与其说坏人和坏人能交朋友,倒不如说他们是天生的相互为敌的。*人们天性有友爱的心情:他们彼此需要,彼此同情,为共同的利益而通力合作,由于他们都意识到这种情况,所以他们就有互相感激的心情。但人们也有一种敌对的倾向。因为那些以同样对象为美好可喜的人们,贪图此而竞争起来。由于意见分歧而成了仇敌。尽管有这么多的障碍,友谊仍然能够迂回曲折地出现,把那些高尚善良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一切事物,对它们所适合的东西来说,那是既美又好的,而对于它们所不适合的东西,则是既丑而又不好。*正义和一切其它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只有那些因朋友的成功而感到苦痛的人才是好忌妒的人。*难道你以为,把自己最好的战友处死的人能够不受处罚吗?或者,他所受的处罚会是轻微吗?你以为做这样的事的人会是安然无恙,或者更可能的是,他会很快地遭到灭亡呢?*守法就是正义。 *惟有自制才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快乐。*只有能自制的人才会重视实际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对事物进行甄别,并且通过语言和行为,选择好的,避免坏的。*生活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最好地努力研究如何能生活得最好的人;最幸福的人是那些最意识到自己是在越过越好的人。*如果我不义地死去,这乃是那些不义地处死我的人耻辱。

简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裹斯多德的主要思想。

苏格拉底对于西方思想最重要的贡献或许应该是他的辩证法(用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来提出问题,这被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或诘问法,苏格拉底将其运用于探讨如上帝和正义等许多重要的道德议题上。这最早的记载是出自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对话录上,苏格拉底通常被视为是人类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奠基之父,也是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在这种方法下,苏格拉底会运用一系列的问题协助一个人或一群人来判断他们的信仰,例如上帝或正义是否存在的问题,并从他们的回答中寻找漏洞加以击破,借此增长他们的知识。这种方法是属于假说消除的被动方法,随着受测者承认更进一步的假说,在消除之前的假说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矛盾。这种方法是用于逼使一个人检视他自己的信仰和这种信仰的真实性。 柏拉图主义经常被分类为一种形上学的二元论,有时候也被称为柏拉图现实主义。依据这种解释,柏拉图的形上学将世界切割为两个不同的区块:「形式的」智慧世界、以及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是从有智慧的形式或理想里所复制的,但这些复制版本并不完美。那些真正的形式是完美的而且无法改变的,而且只有使用智力加以理解才能实现之,这也表示了人的智力并不包含知觉能力或想像力。这种区分方式也可以在琐罗亚斯德的哲学里发现,他也将世界二分为智慧(Minu)和感觉(Giti)。另外琐罗亚斯德想像中的国家也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的模型类似。琐罗亚斯德对柏拉图的影响程度依然未知,虽然他比柏拉图还要早出现好几百年,但他的著作大多都已被窜改过 柏拉图主义经常被分类为一种形上学的二元论,有时候也被称为柏拉图现实主义。依据这种解释,柏拉图的形上学将世界切割为两个不同的区块:「形式的」智慧世界、以及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是从有智慧的形式或理想里所复制的,但这些复制版本并不完美。那些真正的形式是完美的而且无法改变的,而且只有使用智力加以理解才能实现之,这也表示了人的智力并不包含知觉能力或想像力。这种区分方式也可以在琐罗亚斯德的哲学里发现,他也将世界二分为智慧(Minu)和感觉(Giti)。另外琐罗亚斯德想像中的国家也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的模型类似。琐罗亚斯德对柏拉图的影响程度依然未知,虽然他比柏拉图还要早出现好几百年,但他的著作大多都已被窜改过 参考: zh. *** /wiki/Portal:%E9%A6%99%E6%B8%AF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zh/thumb/c/cd/Socrates/200px-Socrates 姓名: Σωκρu03acτηu03c2 出生: 约前470年 去世: 前399年 学派/流派: 古希腊,苏格拉底派 主要领域: 科学哲学、伦理学苏格拉底教学法 苏格拉底对于西方思想最重要的贡献或许应该是他的辩证法(用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来提出问题,这被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或诘问法,苏格拉底将其运用于探讨如上帝和正义等许多重要的道德议题上。这最早的记载是出自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对话录上,苏格拉底通常被视为是人类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奠基之父,也是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在这种方法下,苏格拉底会运用一系列的问题协助一个人或一群人来判断他们的信仰,例如上帝或正义是否存在的问题,并从他们的回答中寻找漏洞加以击破,借此增长他们的知识。这种方法是属于假说消除的被动方法,随着受测者承认更进一步的假说,在消除之前的假说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矛盾。这种方法是用于逼使一个人检视他自己的信仰和这种信仰的真实性。 [编辑] 哲学信仰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才是正确的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也被人认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主张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同时还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反而可能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b/b7/%C2%A7Platone_%28ca._427-347_a.C.%29_-_Monaco%2C_Glyptotek_-_%28foto_mia%2C_24-01-2002%29_-_02.JPG/200px-%C2%A7Platone_%28ca._427-347_a.C.%29_-_Monaco%2C_Glyptotek_-_%28foto_mia%2C_24-01-2002%29_-_02.JPG 姓名: 柏拉图 出生: 约前427年–前428年 去世: 前347年 学派/流派: 古希腊,柏拉图学派 主要领域: 形上学、知识论、伦理学、美学、政治、教育、数学哲学 著名思想: 柏拉图主义 许多柏拉图撰写的对话录都参杂了人为成分。在每次讨论和争辩开始前,柏拉图会先预留舞台的空间和时间,使读者能有参与其中的感觉。对话经常是以某个没有参与最初对话过程的人所记载的,也经常是以多人的角度聆听整个对话过程。一般而言同时积极参与对话的人在任何场合都不会超过三人,有时候不同的人也会加入或退出对话。一些对话录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而没有第三者的参与,柏拉图的其中两篇对话录(知名的《申辩篇》以及不知名的《美涅克塞努篇》)则只是苏格拉底自己一个人的演讲文。对话的人为成分在判断对话录的解释方式上也提供了相当重要的线索。 不同对话录之间的对比也令人难以琢磨。苏格拉底经常将哲学与小孩做对照,并且总是否定后者而倾向前者(《会饮篇》 209a-e),他也曾将哲学与食物做对照(《普罗泰戈拉篇》 313c- 314c)。苏格拉底经常将哲学家与医生(iatros)做对比,形容哲学家能治愈人们最严重的疾病—头脑的无知(psyche),这也是今天心理医生(psych-iatrists)一词的由来。苏格拉底主张人的身体是为灵魂的监狱,而身体与灵魂之间是很难调和的,这种区分方式一直到今天都还被经常提起。苏格拉底也将自己形容为是一名心灵的助产士,要帮助其他人培育出正确的哲学思想。 对话录里关注的话题都围绕于人性和政治美德之间。而在这两者之下进行的讨论还包括了宗教虔诚、自我克制、勇气、友情、以及爱情。经常被提起的问题之一在于美德是否能被传授,以及美德究竟是什么。而知识和舆论、感觉和现实、自然和人为、身体和灵魂、快乐和痛苦、犯罪和惩罚等等,这些议题都在超过一篇对话录里被讨论过。其他包括了灵魂的不朽、艺术和文学的作用、对妇女和奴隶的对待、 *** 的形式等等,很少有人类知识领域是柏拉图不感兴趣的,也很少有知识领域是柏拉图所不曾深刻探讨的。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a/a4/Aristoteles_Louvre/180px-Aristoteles_Louvre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亚里士多德 哲学观 虽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却是第一个公开批评柏拉图的人。他特别反对的是柏拉图哲学中有关数学的部分。有人认为虽然亚里士多德熟知当时的数学,他却从来没有理解柏拉图的数学。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相论也有批评。虽然他同意一个事物的「形式」是恒古不变的,但他认为这个「形式」本身并不存在,而是人们在感受到实物后形成的概念。因此他认为,「形式」其实就是事物本身的特征。他指出,我们所拥有的任何一种想法、观念都是透过我们的感官进入我们的意识。 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否认人有理性,正是有了理性,人才能将不同的感官印象区分开来。但是他同时指出,在人的感官经验到任何东西之前,理性是完全真空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有因果关系的存在。他认为自然界有四种不同的原因,古希腊人的「原因」观念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性」观念,「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并不与「结果」相对应。即「目的因」、「质料因」、「动力因」和「形式因」。 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方面则提出了所谓的三段论。他的这个理论在后来的两千年内,在西方一直是唯一被承认的论证形式。 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所谓「黄金比例」。这或许和希腊自然派哲学家的「和谐」概念类似。他认为,人不应该偏向哪一个极端,惟有平衡,人才能过快乐和谐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不生存在社会中便不是真正的人。他还提出三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君主制、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他称之为「Polity」)。 参考: zh. *** / 一、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希腊三哲人中的第一位,和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洋文化的哲学基础。由于他出生在古希腊战争的混乱时期,道德价值低落,因此苏格拉底认为,若要支持当时生活中的伦理局面,人人就必须「认识自己」。苏格拉底一生没有著作,他的言行和思想是靠他的弟子柏拉图和齐诺芬替他记述流传下来的。而他最主要的思想有: 1.教育的目的与方法:      苏格拉底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求至善和品德的培养及心理能力的发展;并以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在求得至善,人类之所以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则在致力于道德的修养,以完成理想的人格。苏氏承认客观真理之存在,同时又主张自我努力的必要;前者为知,后者为德;知德合一乃苏格拉底理想中的人格。他的用意在以道德为具体的间架,以知识为抽象的内容,而建立一表里兼赅的体系。他以「友谊」、「勇敢」、「谦逊」等为道德之概念,而人格的扩大,即系于观念知识的充实。而「知汝自己」或内省(Insight),则为达到此教育目的之不二法门。   苏格拉底和人讨论有关问题时,常用诘问法,又称苏格拉底法(The socratic method)。这种方法有下列的几种特点:(1)怀疑的,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氏所谓「怀疑」是研究学问和讨论问题的方法,以怀疑为目的,始于怀疑,而终于怀疑,结果则毫无所得。(2)在讨论时,采用谈话的方法,以辩论为技术,而寻求真理和概念的正确定义。其真理的发现,是在讨论和问答法中进行,所以有人叫这种方法为「产婆法」,为知识接生的艺术(The art of intellectual midwifery),以为知识原存于对方的心灵内,不过他自己因受其他错误的观念所蔽,而没有发现罢了。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整个方法,是启发的,又可叫探求法(A method of finding)。经过归纳过程而归结到一个定义。亚里士多德(Aristatle)曾说:「归纳和定义二者,恰可归功于苏格拉底」。 2.苏氏思想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当时混乱的雅典思想界,有振聋发瞆的作用;苏格拉底的人格,对于一般趋炎附势的雅典公民,也有使「贪夫廉」「懦夫立」的启示作用。他对后世的贡献大致有三: (1)对哲学方法的改进-建立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的初步基础 (2)是有系统研究知识条件的第一人-建立认识论Epistemology的体系 (3)构成伦理学的体系-建立道德科学 事实上苏氏的诘问法,是「综合」和「分析」相互为用的方法,本质上就是辩证法。而在认识论方面,苏格拉底应属于理性主义(Rationali ***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的来源是理性,真实的知识是普遍的而非特殊的,是形式的而非偶然的,是永恒的而非变动的。最终的是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思想,苏氏以智慧统摄诸德,将实践道德建基于功利主义或权宜主义之上,再融合他所持对「中庸」的看法,也造就了他不凡的情操,因此很受青年们的敬仰。他的智慧,照亮了学生的心灵;他的勇敢殉道精神,为青年们树立了守正不阿的楷模,也为他写下了不朽的见证    二、柏拉图     作为一位哲学家,柏拉图对于欧洲的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认识论,数学哲学和数学教育思想,在古希腊的社会条件下,对于科学的形成和数学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 柏氏主张英才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国家专业人才。他将教育分作两部分﹐即音乐与体育。它们每一种都具有比今天更广泛得多的意义﹕“音乐”是指属于文艺女神的领域之内的一切事物﹐而“体育”则指有关身体的训练与适应的一切事物。 “音乐”差不多与我们所称的“文化”同样广泛﹐而“体育”则比我们所称的“运动” 更要广泛。 从事文化是要使人成为绅士.﹐成为正是为英国所熟悉的﹙大部分是由于柏拉图的缘故﹚那种意义上的绅士。在柏拉图当时的雅典﹐威严﹑礼仪和勇敢似乎就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主要品质。从最早的年岁起﹐对于青年 所接触到的文学和允许他们能听到的音乐﹐就有着一种严格的检查制度。母亲和保姆只能向孩子们讲说官定的故事。荷马和赫西阿德都因为某些原因而不许讲述。首先是荷马 和赫西阿德所说的神有时候行为很不好﹐这是不能起教育作用的﹔必须教给青年人知道﹐ 邪恶决不会来自神﹐因为“神”并不是一切事物的创造者而只是美好的事物的创造者。其次﹐教育里的一切东西都应该使青年人愿意效死疆场。必须教给我们的孩子们认识到奴役比死还要坏﹐因 此他们决不应该听到好人居然也哭气流泪的故事﹐哪怕那是为了朋友的死亡而哭气流泪。第三﹐礼仪要求人们绝不可放声大笑﹐然而荷马提到过“那些幸福的神大笑不止”。要是孩子们能够引征这段话﹐那末老师还怎么能够有效地谴责孩子们的嬉戏呢﹖第四﹐荷马诗中有些段是赞颂盛大的宴会的﹐又有些段是描写诸神的欲望的﹔这些都是有碍于节制的。最后﹐也绝对不许有坏人幸福而好人不幸的故事﹔这对于柔弱的心灵可能有着最 不幸的道德影响。 他同时主张适性教育,认为,在施行教育之前,就该先分出每个人的才能与程度,再针对其适合的知识与学习方向给予适当的教育,他认为,教育除了注重心灵与知识的学习,身体的锻炼亦是相同的重要,他在国家篇里就提到,他对身体的训练是非常严厉的。除了烤鱼烤肉而外﹐谁都不许吃其他方法烹制的鱼 和肉﹐而且既不许加任何作料﹐也不许吃任何点心。他说﹐按照他的食品养生的人绝不会需要医生。在另一方面,青年人到达一定的年龄以前﹐是不许看到丑恶与罪恶的。但是到了适当的时候﹐就 必须让他们去见识种种“诱惑”了。这即可看出柏拉图对身、心、灵三者间并重的教育观了。 三、亚里斯多德    亚里斯多德曾说:「防止革命所必须的三件事情就是﹕ *** 的宣传教育﹐尊重法律﹙哪怕是在最小的事情上﹚﹐以及法律上与行政上的正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教育的重视。 亚里斯多德得非常重视教学方法,认为教学方法应重视演示与归纳,透过知觉及思考的活动,才能建立统整性的知识。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斯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 他在政治学者本说里谈到教育,他说:教育当然仅仅是为著那些将要成为公民的孩子们﹔奴隶们也可以教以有用的 技术﹐例如烹调之类﹐但这并不是教育的一部分。公民应该造就得适合于他自己所生存 于其下的那种 *** 形式﹐因此就应该视该城邦是寡头制还是民主制而有所不同。然而在 这一讨论里﹐亚里士多德假定公民们全都享有政权。孩子们应当学习对他们有用的东西﹐ 但不能庸俗化﹔例如不应该教给他们以任何歪曲身体形象的技术﹐或者是能使他们挣钱 的技术。他们应该适度地从事体育锻炼﹐但是不能达到获得职业性的技术的地步﹔受训 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孩子们的健康是受到了损害的﹐那些在幼时曾经是胜利者的人到 了成人以后几乎很少再能成为胜利者的这一事实﹐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孩子们应该学习 画图﹐为的是能欣赏人身的美﹔也应该教导他们能欣赏那些表现道德观念的绘画与雕刻。 他们可以学习唱歌和演奏乐器﹐使自己能够有品评地享受音乐﹐但又不足以成为技术熟 练的演奏者﹔因为自由人除非喝醉了酒的时候﹐是不会奏乐或唱歌的。当然他们必须学 习读书和写字﹐尽管这些也是有用的技术。但是教育的目的乃是“德行”﹐而不是有用。

有没有一本书叫《苏格拉底哲学》

没有。 人们常说的苏格拉底哲学是指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着作。苏格拉底没有著作,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但两人叙述的非常不同。现在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 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2.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3.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4.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什么是苏格拉底法则?

苏格拉底(Σωκρ04τη09;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 Socrates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法则::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辩论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象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苏格拉底法则的特点

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

苏格拉底的主张有哪些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的哲学理论是什么?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不是给所有人看的,他和中国的孔子有区别,并非为了教育后代,并非为了君主的统治,并非为了社会的道德.他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于是产生了后人所谓的哲学.他为自己的思想的实现建立了一所学校,来让别人从中受惠,但最终却形成了整个"学院派". 苏格拉底极力想阐述真理,极力降低自己语言的难懂性,应用比喻和对话以及当时的事实例子来阐述自己的思想,来告诉别人自己是这想的.柏拉图从中就了解了苏格拉底的意图,也了解了他的真理,并为传播这种思想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至于他哲学思想的实质我仅有如下几个供大家参考: 1:追求真理的意志. 他有敏捷的思维,并用这思维去捕捉真理,从中他得到了心灵的慰籍..对于世界对于社会,他有他独到的看法,对于人生,他也相当的宽容.这个相当于佛教的"看破红尘"吧? 2:传播真理的方法.有好多人有好的想法,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能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世界上那么多的人.现实中,我们应该学习他做事情的方法. 3:苏格拉底所讲的哲学的基础还是人性,不是圣人教导我们的应该怎么样做,他告诉我们人们是怎么做的,也说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出于"人性".对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去思考现状的合理性,和可改造方案,远好于去谴责社会,去谴责命运,去谴责别人的不"圣人"..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於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什么是 "苏格拉底" 法则?

分类: 社会民生 >> 其他社会话题 解析: 苏格拉底和人讨论有关问题时,常用诘问法,又称苏格拉底法(The socratic method)。这种方法有下列的几种特点:……怀疑的,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由怀疑而引出问题,这不是表示苏格拉底傲慢自大,或自命为智者;事实上恰好相反,苏氏本是非常谦虚的。他常说:「我知道自己的愚昧,我非智者,而是一个爱智的人。」此外,苏氏所谓「怀疑」是研究学问和讨论问题的方法,别於古代希腊怀疑论者之所谓的「怀疑」;前者以怀疑为方法,作为探求真知的手段;后者以怀疑为目的,始於怀疑,而终於怀疑,结果则毫无所得。……是谈话方式的,这是诘问法的第二特点。在讨论时,采用谈话的方法,以辩论为技术,而寻求真理和概念的正确定义。其真理的发现,是在讨论和问答法中进行,所以有人叫这种方法为「产婆法」,为知识接生的艺术(The art of intellectual midwifery),以为知识原存於对方的心灵内,不过他自己因受其他错误的观念所蔽,而没有发现罢了。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於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

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反诘法(或作苏格拉底法)是一种质问的辩证法,广泛地用在验证主要道德观念上。这是一种哲学质询的形式。通常有两个人在对话,其中一个带领整个讨论,另一个因为同意或否定另一人而提出一些假定。苏格拉底被视为这种反诘法的先驱。

苏格拉底法是什么?

苏格拉底法则是苏格拉底常用的诘问法。苏格拉底和人讨论有关问题时,常用诘问法,又称苏格拉底法(The socratic method)。苏格拉底法资料:苏格拉底反诘法(或作苏格拉底法)是一种质问的辩证法,广泛地用在验证主要道德观念上。柏拉图在苏格拉底对话中首次描述这种办法。因为这种反诘法,苏格拉底被视为西方伦理道德哲学之父。这是一种哲学质询的形式。通常有两个人在对话,其中一个带领整个讨论,另一个因为同意或否定另一人而提出一些假定。苏格拉底被视为这种反诘法的先驱。

苏格拉底的老师是谁 徒弟都有谁 有哪些著名论段?

著名历史学家色诺芬是他的弟子色诺芬(Xenophon, 公元前427~前355年),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雅典人。苏格拉底的弟子。公元前401年参加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Kurush,约前424~前401年)争夺波斯王位,未遂,次年率军而返。前396年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著有《远征记》、《希腊史》(修昔底德《伯罗尼撒战争史》之续编,叙事始于前411年,止于前362年)以及《回忆苏格拉底》等。色诺芬是个多产作家,他的主要著作有以下几种:⑴《希腊史》(Hellenica)7卷。色诺芬是抱着续补修昔底德(Thucydides)《伯罗奔尼撒战争史》("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的目的开始写作史学著作的。这部《希腊史》所叙的史事始于公元前411年,而且恰好从修昔底德断笔的句子开始衔接,止于公元前362年的曼提尼亚战役。由于色诺芬本人就是一位活跃于当时的政治家,对那个时期希腊各邦的各种事务比较熟悉,有许多甚至是亲身所经历的,因此该书所记载的史实比较可靠,为后人研究公元前5世纪末和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的希腊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献资料。在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忒拜和斯巴达争霸的经过、以及希腊各邦在长期的战争中互相削弱的情形。这部《希腊史》的前后体例不太一致。在第1卷中,色诺芬严格地按照修昔底德的编年顺序叙述史事、一直写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束,文笔也显得有些拘谨。从第2卷开始,他的叙述开始生动起来,涉及的内容也显得丰富多彩。另外,色诺芬在书中也采用了记载演说辞的方法,试图通过历史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显示其性格。由于他与当时的许多风云人物都有交往,因此该书中的许多篇章带有回忆录的性质,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总的说来,色诺芬无论在治学态度上、还是在取得的成就上,都难以与修昔底德和希罗多德相比。他对历史事件及其因果关系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也缺乏修昔底德那种科学的批判态度和求实精神。他相信神谶、梦兆和预言,相信人世间万事万物都受着神意的干预。同时,该书还明显地反映出色诺芬袒护斯巴达的倾向,从而开辟了西方史学中的一种不良风气——为亲者颂、为尊者讳,以个人的政治好恶来选择史料和评判史实。这种风气的出现,是与公元前5世纪晚期希腊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中虚假粉饰之风的兴起相适应的,可以说是虚夸之风在史学领域里的表现。后来,这种风气随着古希腊城邦危机的不断加深而继续发展。希腊化时代出现的专为君王歌功颂德的御用史学,实际上就是这种“半历史的”或“非历史的”治史倾向的极端表现形式。 ⑵《远征记》(Anabasis)这是色诺芬最出色、流传最广泛的著作,是根据他率领那支希腊雇佣军历尽艰辛、从波斯回到希腊的悲壮经历而写成的。虽然他在书中对自己的作用做了夸张描写,但是它为后人提供了有关希腊雇佣军与波斯帝国的许多真实细节,而且还记录了雇佣军所经过的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情习俗,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另外,此书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军事教科书,向后人提供了古代希腊人的用兵之道及其实际战例,对后来的希腊兵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据说马其顿的亚力山大在同波斯帝国军队决战时,就曾利用过此书。 这部《远征记》既为色诺芬赢得了军事家的英名,也为他赢得了文人的盛誉。他以逼真的手法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使之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性感染力,从而成为古希腊文的范文之一。⑶《斯巴达政体论》"Constitution of Sparta"(又名《拉西第梦的政制》"Constitution of Lacedaemon")这是一部政治制度史著作。色诺芬在书中把斯巴达的政治制度理想化,备加赞赏;同时他也对斯巴达的教育制度和立法制度进行了美化。书中虽然掺杂了许多个人成见,但也为后人研究斯巴达的政治史和社会史提供了丰富的具体史料。⑷《居鲁士的教育》(Cyropadia)这是一部类似于“乌托邦”式的政治著作,也有人说它是一部“哲学小说”。实际上,色诺芬通过叙述居鲁士的性格、品德和生平事迹,提出了他自己理想中的培养政治家的方式,同时也阐发了他自己的济世方略。他主张:统治者要聪明正直,要成为“哲人王者”;臣民则必须各安其业,忠于职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安宁和繁荣。这种奴隶主贵族式的政治理想,其实在其同学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被阐述得更加清楚。⑸《回忆苏格拉底》(Memorabilia)这是色诺芬为其师苏格拉底写的一部回忆录。他在书中对苏格拉底的学问、道德和石破天惊的口才做了相当逼真的描述。虽然他对苏格拉底的学说和思想的理解比较浮浅,远不及柏拉图的同类著作来得深刻,但是此书对研究古希腊哲学史和古希腊社会史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⑹《阿格西拉于斯传》(Agesilaus)这是色诺芬为了凭吊他的已故好友、斯巴达国王阿格西拉于斯而写的一部传记。他感激阿格西拉于斯的知遇之恩,对传主赞赏备至。此书不仅为研究斯巴达社会史保存了不可多得的史料,而且与伊索格拉底的《艾瓦格拉斯》一起草创了西方史学编纂中的传记体裁。⑺《经济论》(Oeconomicus or Economics,亦译《家政论》)和《论税收》这两部著作是现今流传下来的古希腊最早的经济专著,集中反映了色诺芬的经济思想和对经济活动的主张。 《经济论》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在第1部分中,色诺芬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农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的最重要的职业;然后又讨论了人们应当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好自己的家产。在第二部分中,色诺芬提出:主持家务是妇女的天职,家政训练应该成为女子教育中的特别项目。总的看来,色诺芬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采取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辟为一门专门学问。《论税收》是色诺芬晚年的作品。它主要讨论了如何改进雅典的税收制度的问题,主张要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维持雅典的财政平衡。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当时雅典的财政状况。▲色诺芬一生经历丰富、著述众多。但是长期以来,西方史学界和学术界对他在西方史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却评价不高。英国史学家约翰·布瑞在他的《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一书中,曾这样说过:“色诺芬在史学领域和哲学领域中,都是一个浅尝,他略有文才,写过多种多样的著作。只有把那些著作加在一起,才使他在希腊文苑中占有一席之地。实际上他的才智是平庸的,不能深入地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如果他生活在现在,也许是个第一流的新闻记者┄┄。就史学方面而言,他的真正贡献是写了一些回忆录。”我们认为:尽管色诺芬在研究和理解历史的深度上不及修昔底德和希罗多德,但是在观察和表现历史的广度上却有他自己的特点:角度新、视野宽。与此同时,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的希腊史事,主要是靠他的记载才流传下来的。因此,色诺芬在西方史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是不容抹杀的,也有人把他和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举,称他们为“古希腊3大史学家”。色诺芬的史学特点和贡献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 扩充了历史著作的记述范围。色诺芬博识善文,他的著作涉及到政治、哲学、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成为后人综合研究古希腊社会的必读文献。② 草创了以人叙史的新体裁。色诺芬在《希腊史》中就非常注意集中叙述历史人物的活动。他的《阿格西拉于斯传》和《居鲁士的教育》等著作,更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典型的传记体体裁。后来,古希腊的史学家们开始逐步把传记作为史学著作的一种形式,认识到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重要性,最后终于达到了普鲁塔克《名人传》那样的高峰。③ 重视经济生活。色诺芬比当时的任何一个史学家都要重视人们的经济生活以及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的2部经济专著中,最早使用了“经济”这个词汇,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奴隶主经济理论,详细地记述了古希腊城邦的经济事务,为后人研究和了解古希腊的社会历史提供了方便。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1卷中,为了说明古希腊的社会分工情况,就大量地引用过色诺芬的著作。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杜威(都是教育家)的简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师承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著名思想: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反诘法。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有《理想国》等著作。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3月7日),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代表作品《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主要领域:哲学、政治、科学。著名思想:理性、逻辑、生物学。受影响于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施影响于几乎所有之后的西方哲学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出生于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其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毕业院校柯尼斯堡大学;代表作品《纯粹理性批判》。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他对人类教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职业:教育 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主要成就: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理论;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 、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约翰·杜威,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柏林顿市人口近一万五千人,其中约半数为本地人,半数来自爱尔兰和魁北克。本地出生的人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方居住很久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杜威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1915)、《经验与教育》(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

苏格拉底认为人生什么最重要

苏格拉底Scrates认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自己,不断地反思自身,追求真理和智慧,不断地完善灵魂。 就现存对Scrates的文字记载,只有通过阿里斯多芬的《云》、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对话集。《云》中的苏格拉底是为研究自然哲学的收学费的智者,这与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载不同,后二者均认为苏格拉底是一位关注伦理学的不收学费的哲学家,这一点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充分体现。 根据申辩篇,一切始于德尔菲的神谕。苏格拉底的朋友去德尔菲神庙问神:“有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的人么?”神回答:“没有”。苏格拉底最这个答案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最智慧的人,他每天都去和雅典城中所谓的智慧人士对话,在对话之后,他发现这些在他人眼中最智慧的人,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智慧的人其实一无所知,而苏格拉底则因为自己知道自己的无知而比这些智者更加高明一些,从而他得出结论:“人类并不掌握智慧,智慧掌握在神的手中,但是人可以过爱智慧的生活,而且哲学(爱智慧)生活才是值得过的生活”。 如此,苏格拉底便在公共场合用反诘法与政治家、诗人和手工业艺术家的对话,努力使雅典人认识自己的无知,反思自身,完善灵魂,但另一方面也是所谓的智慧者们颜面尽失,使雅典青年开始质疑权威,这也是苏格拉底被投票表决处死的原因之一。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秉承神引,终其一生的工作就是像一只牛虻一样为雅典的公民看清自身而不断忙碌着。他曾经呼吁过雅典的公民:“我的好朋友,你是以智慧和力量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雅典城邦的公民,而你只关注财富和名誉,而不关心真理和智慧,不去完善自己的灵魂,你难道不为此感到可耻么?”对苏格拉底来说,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过上反思的生活,从而完善自己的灵魂,因为“没有经过反思的生活不值得活的。”

据说苏格拉底和诸葛亮的老婆脾气都很差,那她们有什么过人之处?

黄月英也是有才华的,其次就是黄月英的家族背景,黄月英内秀对诸葛亮也好。苏格拉底的妻子是真心爱着苏格拉底,但苏格拉底游手好闲,她也是怒其不争。黄月英,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之母。本名于史无载,“月英”是她在民间传说中的名字。黄承彦以黄月英有才,向诸葛亮推荐,请求配婚,诸葛亮答应后遂与黄月英结为夫妻。相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但知识广博。但也有一说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相传是从黄月英的传授的技巧上发展出来。荆州一带的特产,相传部分也由黄月英所制造或发明。现今襄阳一带,还可以听到很多关于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动人传说。苏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而柏拉图更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他的学生之一是柏拉图,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克桑蒂贝是位深深地爱着、也理解自己丈夫的好妻子,而苏格拉底也像一个正常的完整的人一样,爱着自己的妻子,丝毫没有一丝后世某些独身哲学家在感情生活上的偏执。他们的这种正常的家庭生活表明,苏格拉底虽然沉浸在哲学的追问中,但并没有丧失正常人的生活理智,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

苏格拉底是干嘛的

  苏格拉底(∑ωκρ?τη?);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但其终生未认字,其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为其弟子记录。他在雅典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 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这样的题目。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1]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的雕塑和艺术作品(10张)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 苏格拉底素描  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主张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反而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但两人叙述的非常不同。现在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 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91.htm

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背景

他出生之前8年,波希战争刚刚结束。这之后是一段相对和平的年代。大概到他40岁的时候,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场混战断断续续打了27年,最后斯巴达获胜。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黄金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是希腊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希腊的城市国家此前就已经不稳定的均衡关系彻底被打破,斯巴达的霸权也只持续了数十年,此后,战前的形势也未能被恢复。发展到最后,出现了雄心勃勃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他死后61年,马其顿征服整个希腊。2年后,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又过了2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建立了伟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又过了11年,亚历山大病死,帝国四分五裂,古希腊历史结束。

请问苏格拉底是谁?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 苏格拉底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要踩死这只牛虻,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结论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复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者全无价值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的终极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人应当明白,你所具有的那点灵魂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个新的理性神的观念和关于人当“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人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苏格拉底的雕塑和艺术作品(10张)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理想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也许人们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顽固,执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并一直紧紧关注着的众人未曾察觉的美德,忠诚的是于他自己热爱的城邦,于他一生遵从的法律,于他永恒不变的理想追求。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更以其灵魂转世与净化的基本思想,给柏拉图以极其深刻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乃至后世的西方哲学。编辑本段人物思想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 苏格拉底素描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认为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而可能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真理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辩证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教育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 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 苏格拉底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教学中有过这样一件事发生,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他的全部学生中却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个人继他之后成为新一代思想家,这个人叫柏拉图。伦理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辩论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象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苏格拉底教他的朋友达芬奇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达芬奇: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达芬奇:是恶行。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达芬奇: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达芬奇:是善行。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达芬奇:这是善行。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治国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相似

  古代,世界上有两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中国是孔子,在希腊是苏格拉底(Socrates),两人至今尚为世人称颂不已。  一 一个历史上的巧合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Plato)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四六九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恰当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四七九年);苏氏于公元前三九九年(我国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我国的孔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可能比孔子更丑。据威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The Story of Philosophy)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的头,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注一)。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第三、他们生的时代也很相似。孔子适在周室式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所以行其道。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City-States)纷立的时代,较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继续不断。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诚,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  二 幽默风趣的性格  苏格拉底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的职业是雕刻,母亲是一个产婆。少年时期他曾抱着继承父业的理想,一度学习雕刻,终因没有兴趣而中止。但喜欢研究哲学、天文和几何。苏氏的妻子名叫灿蒂柏(Xanthippe),颇有悍名。夫妻的感情并不和睦,因为这位大师终日坐在雅典的大街上,或在神庙前,和一般青年讲学论道,既不要束修,也没有其它谋生的职业,从不关心自己的妻小。所以在妻子的眼光中,苏格拉底是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是一个只带回麻烦而不带回面包的懒虫。苏氏常自称为「牛虻」,他的妻子也这样叫他。牛虻是吸牛血的蝇子,她竟将丈夫比做家中的吸血鬼,平时夫妻间勃溪常起;可是每当灿蒂柏大发雷霆的时候,这位大哲学家总是默默的抗议,使强悍的妻子常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据说有一次,在苏氏仍作无言的抗议时,他的妻子气闷不过,在盛怒之下,将一桶水泼浇在丈夫的头上,这位大师只微笑着说:「我知道在阵雷之后,一定会有疾雨的。」  其实,他们夫妻的感情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坏,平时虽不免常有勃溪,但一到紧要关头,夫妻的真情便会自然的流露出来。当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消息传到他妻子的耳朵里,灿蒂柏便痛哭不已,泪流满面。到这个时候,这位哲人仍然很轻松的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劝她回家吧!我一生最怕见女人流眼泪了。」她的妻子哭着说:「苏格拉底,你是冤枉的呀!你不能无罪而死啊!」却想不到他回答说:「我无罪而死,死得很光明磊落啊!难道要我有罪而死吗?」  苏格拉底是天生的幽默大师,无论在甚么时候,他都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当他面临死亡的一刹那,他的弟子们都痛哭失声,他仍然是妙语如珠,冲淡了不少的悲哀气氛。有一位弟子劝他在临死前换下那件破旧的长袍,他坚持不肯,同时说:「我生前即穿着这件破旧的衣服,难道穿着它,死后不能见上帝吗?」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克雷多(Crito)说的:「克雷多,我还欠阿克勤比斯(Asclepius)一只雄鸡,请别忘记还给他。」  三 勇者的画像  苏格拉底生时,雅典的思想界,诡辩学派(Sophists)的学说正在风行。他们对知识持彻底怀疑的观点,对任何事物的真实性都不相信,而谓世界上没有确实的知识;仅教人如何从事辩论,如何赢得辩论,但决定辩论的关键,恒不以真理为依据。诡辩学派在评断知识时,常说吾人只有主观的意见,而无客观的真理。普罗泰格拉斯(Protagoras)是此派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曾说:「人为万物的权衡(Man is the measureof all things)。」该派的理论要点,可综括为三:(一 )以感官为知识的来源;(二)以个人为真理判断的标准;(三)以怀疑为知识寻求的目的。他们对知识所持的观点,可以说是非不明,真伪不分,对青年们的不良影响极大。  苏格拉底对诡辩学派的攻击不遗余力,他曾批评说,诡辩派之领导青年,有如盲者引领盲者,焉得不同归于尽呢?我国有一句俗话:「盲人骑瞎马。」苏氏的批评,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他要挽救堕落的人心,慨然以教导青年为己任,不怕危险,不顾讥辱,每天照例走到十字街头或众人聚集的地方,和一般青年人讨论人生的种种问题。他痛诋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嘲骂贵绅与强豪,终于招致小人的忌怨。苏氏崇奉贵族政治,和民主派的当权者阿乃德也极不相能;他信奉一神论,和雅典的多神思想也大相径庭。在多种原因的凑合下,这位伟大的哲人终于斗不过黑暗和罪恶而倒下去了。首先米烈多士(Meletus)控告他三种罪名:(一)侮慢本国的神,(一)信奉异端的神,(三)假藉教育手段以蛊惑青年。按雅典的法律规定,对于侮蔑本国的神,而信奉异端的神,应处死刑。可是在雅典,被判死刑的人,如果有机会逃出国外,就不予追究;也可以出钱赎罪。有的弟子劝他借机逃走;有的弟子和朋友愿意代他赎罪,都被他拒绝了。为了维护真理和正义,他表示不能这样做,潜逃和赎罪等于向邪恶屈服。临刑前说:「服从国法,是市民的义务。」于是这位七十高龄的大哲学家,为真理而殉难,在弟子们的呜咽声中与世长辞了。  苏氏是西方智慧的代表,终生为维护真理而奋斗,为教育青年而努力,和邪恶对抗,抱着宁死不屈的决心。我国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些话苏格拉底可当之无愧了。他坚持着正确的理想,勇敢奋斗,不受威胁,不为利诱。虽不幸遭遇到悲惨的下场,而他的人格已光耀后世,他的声誉已永垂千古。  四 思想和言论  古代希腊的哲学研究,可以说苏格拉底是一个分水岭。在他以前,从泰利士(Thales)开始,到赫拉克利特(Haraclitus)、巴门尼第斯(Parmenides)、毕泰格拉斯(Pythagoras)和恩庇道格拉斯(Empedocles)等人,都偏重宇宙和自然的研究,探讨宇宙的根源,寻求万物的本体,对于人生问题多未注意。到了苏格拉底,才扩大了哲学的研究领域,开始注意到人类本身的一些重要的问题。他曾说,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些什么问题?是心灵问题,是人生问题,是道德问题,是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片刻也不能分离的。苏格拉底就这样开创了人生哲学的新领域。  我们现在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哲学是人所发明创造的,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研究和解决人生的问题,但是几千年来的知识发展,我们「知物」而「不知人」。目前,物质文明突飞猛进,住有摩天大厦,穿有呢绒绸缎,行有飞机汽车,并可到其它星球探险,到海底游历,新的发明创造,日新月异,光怪陆离,目不暇给。但相反地,人类的道德堕落,世风日下,物欲横流,战乱频仍。科学支配了人性,邪恶湮没了良心,所以罗素(B. Russell)说,人类仍受陈腐观念的作祟,因而有种族的歧视和竞争。我们眼看着人类对本身问题的愚昧无知,彷徨失措,面对着三千多年前这位大哲学家的过人智慧,能不羞愧吗?苏格拉底常引用德尔斐庙(Temple of Delphi)所镌的一句名言「知汝自己(Know thyself)」来告诫世人,实可为现代人类愚昧行为的箴规,陈腐观念的药石。  (一)知即德说  苏格拉底一生没有著作,他的言行和思想是靠他的弟子柏拉图和齐诺芬替他记述流传下来的。其中与教育最有关系的,是他的伦理思想。在道德理论方面,他属于幸福主义者,也是哲学思想中最崇高的一部分。在伦理学中,他将「幸福」(Happiness)和「德」(Virtue)的概念分析得很详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苏氏谓幸福即至善(The highest good)。但他所指的幸福,不专指快乐。他认为人类要获得幸福,生活必须有节制,因为中庸之道(Moderation)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从柏拉图的「对话录」(Dialogues)中证明,苏格拉底的中庸理论并不是禁欲主义(Asceticism)。他所谓的幸福,并不是指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特别强调祛除心灵中的忧虑,和致力于知识的获得。  苏氏以智慧(Wisdom)统摄诸德,以「知即德说」(Knowledge is virtue)为其伦理学理论的主旨。他认为明智之人,能明是非,别善恶,在平时的行为实践中,就知道为善去恶。没有人会故意作恶的,因为故意作恶,可使他本身感觉不快。凡人的作恶,皆由于愚昧无知,所以智慧为唯一之德,愚昧是唯一之恶。这就是苏格拉底「知德合一」的理论张本,他把知识和道德二者,看作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了。  在他的「知即德」的理论下,他常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彻底了解自己真正利益之所在,洞察自己行为的未来后果,批评并调和自己的欲望,针对更远大的目标,将之从浑沌中导入更富于创造的和谐境界,那么对受过教育而富有社会经验的人,这种反省也许可给予他们以理想的道德标准;但对于那些愚昧无知的人,无法建立起他们的道德反省的意识,唯有用教育的力量,使他们不断的追求知识,增加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力,才能实践善的行为。  他一生引导青年走上较大范围的人生真理之路,以此真理来衡量一个真正人的生活。所以他说,良好生活的艺术,乃是艺术中的最高艺术。他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探求正确的个人思想以及正确的知识,重视日常道德上的各种问题。他坦白承认旧教育的变迁乃是不可避免之事;他探索着在教育上建立个人道德的新基础,以代替为国家服务而训练的老观念。  我们了解,「知德」是道德教学的范畴;「行德」是道德实践的范畴,道德重在实践,只知德而不行德,等于不知。知德者可能行德,也可能不行德,若干学者倡导「知行合一」,事实上这是一个希望达成的目标,少数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做得到,要求人人都如此,那只是一个理想。有人批评苏格拉底的理想根本不能实现,苏格拉底便说:「因为不能实现就坏吗?假若一幅图昼,画着一个尽美尽善的美人,你能说因为并非实有其人,那张图画就是坏的吗?最完美的理想,是批评实际的标准。」  (二)教育目的和方法  苏格拉底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求至善和品德的培养及心理能力的发展;并以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在求得至善,人类之所以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则在致力于道德的修养,以完成理想的人格。苏氏承认客观真理之存在,同时又主张自我努力的必要;前者为知,后者为德;知德合一乃苏格拉底理想中的人格。他的用意在以道德为具体的间架,以知识为抽象的内容,而建立一表里兼赅的体系。他以「友谊」、「勇敢」、「谦逊」等为道德之概念,而人格的扩大,即系于观念知识的充实。而「知汝自己」或内省(Insight),则为达到此教育目的之不二法门。  苏格拉底和人讨论有关问题时,常用诘问法,又称苏格拉底法(The socratic method)。这种方法有下列的几种特点:……怀疑的,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由怀疑而引出问题,这不是表示苏格拉底傲慢自大,或自命为智者;事实上恰好相反,苏氏本是非常谦虚的。他常说:「我知道自己的愚昧,我非智者,而是一个爱智的人。」此外,苏氏所谓「怀疑」是研究学问和讨论问题的方法,别于古代希腊怀疑论者之所谓的「怀疑」;前者以怀疑为方法,作为探求真知的手段;后者以怀疑为目的,始于怀疑,而终于怀疑,结果则毫无所得。……是谈话方式的,这是诘问法的第二特点。在讨论时,采用谈话的方法,以辩论为技术,而寻求真理和概念的正确定义。其真理的发现,是在讨论和问答法中进行,所以有人叫这种方法为「产婆法」,为知识接生的艺术(The art of intellectual midwifery),以为知识原存于对方的心灵内,不过他自己因受其它错误的观念所蔽,而没有发现罢了。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它问题的数据,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第二、青年们要想学习,必与交谈,由交谈而建立友谊,由于友谊建立在双方的情感基础之上,这样才有助于问答的进行。于是爱求知识和增进友谊二者,构成苏格拉底方法进行中的基本要素。……;是概念的和定义的;他在问答中,想把许多模糊的概念找出正确的定义来。他常问:「何谓正义?」「何谓名誉?」「何谓德性?」「何谓道德?」「何谓爱国?」「何谓你自己?」苏氏所最关心的,便是诸如此类的道德和心理学的问题。他这种坚持精确的定义,清晰的思想,及精细的分析态度,给雅典青年不少的助益。他之所以如此苦口婆心的教导,无非认为知识之目的是使概念获得正确的定义。  苏格拉底的整个方法,是启发的(Heuristic),又可叫探求法(A method of finding)。经过归纳过程而归结到一个定义。亚里士多德(Aristatle)曾说:「归纳和定义二者,恰可归功于苏格拉底。」……(注二)罗素则称之为辩证法(Dialectic method)。不过他说,这种以问答寻求知识的方法,不是苏格拉底发明的,巴门尼第斯(Parmenides)的弟子齐诺(Zeno)似乎早已用过了。(注三)即使如此,在古代希腊运用辩证法较为成功的人,则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而后者显然是受前者的影响。  五 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  苏格拉底为古代希腊思想界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如果没有苏格拉底的出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相继成为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实在大成问题。他三人在哲学上的成就,造成希腊文化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希腊,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很相似。在我国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相继出现,也构成了我国古代哲学的黄金时代。在其中儒家的思想是主流,由于儒家孔、孟、荀的继起,奠定了儒家在中国数千年永传不坠的学术基础。  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当时混乱的雅典思想界,有振聋发瞶的作用;苏格拉底的人格,对于一般趋炎附势的雅典公民,也有使「贪夫廉」「懦夫立」的启示作用。  在哲学方面,他对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影响至巨。他对后世的贡献大致有三:  (一)对哲学方法的改进-建立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的初步基础;  (二)是有系统研究知识条件的第一人-建立认识论(Epistemology)的体系;  (三)构成伦理学的体系-建立道德科学。  关于归纳法的发展历史,在近代虽经培根(Francis Bacon)的倡导,始成为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但不是说在培根以前就没有人用过;相反地,这种方法早在希腊古代已经有人在注意和使用它了。苏格拉底就常用这种方法。事实上苏氏的诘问法,是「综合」和「分析」相互为用的方法,本质上就是辩证法。这种方法对柏拉图的影响很大,在他的对话录中到处可以看得出来。柏氏以辩证法为建设概念知识的方法,而为思想的艺术,尝称辩证法包括两个步骤:(一)综合特殊而为一个概念;(二)分析概念而用于特殊。在思考的过程中,前者即是类化(Generalization),后者就是分类(Classification)。很明显的,这是得自师门谪传。  在认识论方面,苏格拉底应属于理性主义(Rationalism)。在古代,认识论之派别的划分虽不比近代明显,但从各哲学家们的主张中,可以找出其理论的渊源。例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理性主义者;伊壁鸠鲁(Epicurus)和斯多噶学派(Stoics)应属于经验主义(Empiricism);亚里士多德虽师事柏拉图,但他在认识论上的主张,是走折衷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路线的。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的来源是理性(Reason),真实的知识是普遍的而非特殊的,是形式的而非偶然的,是永恒的而非变动的。他在这方面的理论,近则影响柏拉图;远则对近代的理性主义者如笛卡儿(Descartes)、斯宾诺莎(Spinoza)和莱勃尼兹(Leibnitz )等人均有莫大的启导作用。  至于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思想,对柏拉图的影响更大,两人都属于伦理的幸福主义,柏氏在主观上认为至善即幸福,在客观上将善的概念看作和上帝相一致;认为人类行为的目的,应使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藉德性与智慧之助,变得和上帝相似,以道德和智慧为幸福的主要因素。在这一点上,他与苏格拉底的见解颇相契合。苏氏以智慧统摄诸德,柏氏则将德目列为最高的四种-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不过他特别指出智慧在德性中占最高的地位。但在实用方面,两人的主张则稍异:苏格拉底将实践道德建基于功利主义或权宜主义(Expediency)之上;柏拉图则放弃功利的观点,认为道德应有其独立的价值。  另外,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所持「中庸」的看法,对亚里士多德的启示很大。亚氏认为人是理性动物,过着理性生活,追求至善的价值。至善的生活才有幸福,但幸福不等于快乐,快乐可随着道德行为而来,而是道德行为的次要结果。这和苏氏的观点颇为一致。亚氏更认为良好的生活必须有道德的修养,对于道德的评价须赖合理的态度。所谓合理的态度,就是道德的中庸观点,中立不倚,不趋极端,无过与不及(Excess and deficiency)之弊。例如勇敢在粗鲁和怯懦之间,慷慨在奢侈和吝啬之间,谦逊在羞怯和傲慢之间。所谓勇敢、慷慨、谦逊等均是美德,本身有其适中性和调和性,既不失之于偏激,又不失之于迂缓。因过犹不及,均与中道不合。显然亚氏的中庸说,是导源于苏格拉底的。  笔者认为苏格拉底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他首先树立了西方伟大教师的风范。自西方历史中看,教师工作从开始就不受人重视,雅典叫一部分从事教师工作的人为「教仆」。他们之中有的虽具有很好的学识,但却属奴隶的身分,平时伴送主人的子女到校读书,回家后陪读;即是自名为智者的诡辩学派者,也不过是到处流浪,全赖出售知识以糊口,根本不受人尊重。当前欧美的社会里,仍视教师为教书匠,和其它的木匠、锁匠一样,教师和学生之间似乎纯粹是一种金钱与知识的交易,一点也看不出像我国那种「尊师重道」的精神。但苏格拉底则是例外:他很受青年们的敬仰。他的智慧,照亮了学生的心灵;他的勇敢殉道精神,为青年们树立了守正不阿的楷模。  柏拉图自二十岁起师事苏氏,前后八年。苏格拉底亡故时,柏氏才二十八岁,对于老师的死,由于爱莫能助,感到非常伤心。最后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开始到各地游历。苏氏的死,使他受刺激很大,因此他蔑视雅典的民主,憎恨无知的群众,增强其对实现贵族政治的决心;他的名著「共和国」(Republic)的构想,可能在此时已开始在其心中孕育着了。柏氏因受苏格拉底的陶冶,变成一个酷爱智慧的青年,他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成为希腊人而不是异邦人;赋我以自由民的身分而不是奴隶;使我生为男人而不是女人;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柏氏这种尊师重道的热诚,完全是受苏格拉底的精神感召所致。因为苏氏出身平民,生活刻苦,而且平易近人,热情洋溢,加之幽默风趣,妙语如珠,故能使受教者如坐春风,自然潜移默化。

苏格拉底的代表作品

他并没有留下作品 ,他的言行都是由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下来的。著名思想: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扩展资料:思想主张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系统思想观的哲学家,开始了主体和理性、抽象思维,以自然神论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轶事典故从前,在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道理吗?”“确实没有什么道理。”他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快乐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古希腊时代,哲学学习、辩论不在教室,而在广场。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与‘"智者派‘"(智者派以输赢为目的,哲学家以真理为目)美诺开始这样一场对话,美诺问苏格拉底,德性可以教授吗?还是说德性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或者,德性既不能教也无法通过实践获得,它就是一种天性? 苏格拉底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苏格拉底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自知其无知”,所以,他以退为进,先谦虚地表示自己很无知,然后诱使对方给出自己的观点。所以,苏格拉底说,在回答德性是否可教之前,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德性,但是呢,我必须很惭愧地承认,我根本就没有关于德性的知识,你这么厉害,可不可以跟我说一说呢?美诺看到苏格拉底这么虚心求教,遏制不住好为人师的冲动,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你的问题很好回答啊,你看啊,男人的德性就是有能力治理城邦的事务。女人的德性就是把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此外,还有小孩子的德性、老年人的德性、自由人、奴隶的德性,总之,德性的种类有很多很多。苏格拉底说,美诺啊,你不懂我的意思,我不需要你给我列举那些具体的德性,我要的是那个使所有德性成其为德性的理念,也即是德性的普遍定义……这就是苏格拉底的“反诘法”,通过自我贬低的方式,诱使别人提出观点,然后加以反驳,最后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把这套方法形象地比喻为“灵魂助产术”。因为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婆,苏格拉底声称继承了母亲的“技术”。不同的是,他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催生出来的是灵魂而不是肉体。他说:“我照料他们分娩时的灵魂,而不思他们的肉体。我这种艺术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能够以各种方式考察年轻人的心灵所产生的是幻想错觉还是真知灼见”。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什么

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主张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反而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苏格拉底思想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这一生并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但在世界哲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对苏格拉底的了解也只能从其学生的著作中了解。本书是将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的《苏格拉底之死》整理成上下两篇的一本书。 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主要是记录了苏格拉底与形形色色的人的对话,对话的主题涉及到为君之道、交友之道、持家之道、祭祀礼数等等,我们不得不感叹苏格拉底知识的渊博。对话过程中,苏格拉底会探其所想,知其所需,并通过苏格拉底的反诘法将听者慢慢走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而同时也在对话的过程中更能了解到苏格拉底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下篇的《苏格拉底之死》出自柏拉图所著书籍中的四个篇章,主要记叙了苏格拉底在人生最后阶段的状态。通过四个篇章的事件给读者呈现苏格拉底的整个学说以及人生态度。 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苏格拉底的人生与哲学,或者对生活、工作、交友等方面有不解之处的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看书不仅仅是看文字,需要通过书中的对话来了解事件的本质是什么,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而这个探索的过程中,随着自我认知的提升会慢慢的站在智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苏格拉底对于话题的切入点也是非常的刁钻,但是你不得不佩服苏格拉底对整个对话的掌控权,在听者还没有进入思考的阶段,苏格拉底已经把整个事件的发展方向都已经模拟好,并且后面的过程没有一点偏差。当然你也会被苏格拉底的刁钻气死,恨不得对苏格拉底动手(玩笑话,但是过程中确实有这个想法)。 我希望在这个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每个人都能找到更好的自己,在探索哲学的道路上,更能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有更好的了解自己,我们才能寻找到对自己人生有意义的事情。

苏格拉底的生平事迹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他在雅典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这样提问题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 [1]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编辑本段]【 哲学思想 】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着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主张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反而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但两人叙述的非常不同。现在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 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编辑本段]【 教育思想 】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 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因此苏格拉底一生都很清贫。 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1.苏格拉底主张心灵的转向,把哲学的研究重点从对自然界的研究转到对于人本身的研究上来,这样使得人与自然严格的得以区分开来,成为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实体。2.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苏格拉底还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反对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对于事物的见解却不是唯一的,因为这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改变而改变。4.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采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来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5.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扩展资料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u03acτηu03c2/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索佛洛尼斯科斯 (Sophroniscus)是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Phaenarete)是助产妇。苏格拉底生就有着狮子鼻,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自身的想法。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而可能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参考资料:苏格拉底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百度百科

苏格拉底的资料

苏格拉底 --------------------------------------------------------------------------------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清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酷署严寒,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去,命令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三十僭王”的统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权。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叛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叛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拚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就这样,这位70岁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http://zhidao.baidu.com/q?word=%CB%D5%B8%F1%C0%AD%B5%D7&ct=17&pn=0&tn=ikaslist&rn=10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890629.html?si=3&wtp=wkhttp://baike.baidu.com/view/1091.htm自己上网动手搜一搜 你会有更多的收获!自己总结一下话语,篇幅有点长希望能帮助你!

给我苏格拉底的资料

苏格拉底(Σωκρ?τη?);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中文名: 苏格拉底 外文名: Σωκρ?τη? 国籍: 古希腊 出生地: 希腊 出生日期: 公元前469 逝世日期: 公元前399 职业: 科学哲学、伦理学 主要成就: 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反诘法 英译名: Socrates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和说服自己的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至今,没有哪位哲学家像他那样痴迷于过一种正义的生活。他把一个人的生命充分活了出来,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认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都要坦然接受。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灵的转向 2、灵魂不灭说  3、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4、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 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 苏格拉底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 ,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苏格拉底有什么贡献?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殉道者苏格拉底——哲学笔记012

苏格拉底(英语:Socrates)(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他身材矮小,容貌平凡,一生艰苦,不讲究吃穿,只喜欢专心致志研究学问。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为一名有学问的人。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老师。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对神不敬、腐化青年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而流传。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拉底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相当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以其灵魂转世与净化的基本思想,一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乃至后世的西方哲学。 一、无知是最大的恶 1.知而不行。只知道外在规范,没有了解内在道理,跟人性的关联,没有真正了解。 2.不知而行。只是碰巧而为之,不能长久。 3.没有人故意为恶。对外人来说是恶的事,在行恶人看来,却是当下的善。 二、倾听内心的声音 1.精灵与幸福。英语里精灵叫作“daimon”,幸福叫作“eudaimonia”,“eu”就是优质的、好的,人一生得到一个好的精灵,就是幸福。古希腊认为人一出生便伴随精灵,会在某刻从内心给人以某种人生启发。 2.只说不,不说是。苏格拉底强调,内心的声音只会对他的不当行为说“不”,而不会对正当的行为说“是”。 3.内心中最后的坚持。尼采认为,苏格拉底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的转捩点,每当人类社会危机出现,这个时候都有一个确定之物不可怀疑,那就是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恒存的,坚持行事正当的义务,这是一个绝对的义务。 三、苏格拉底反诘法 一种哲学质询的形式。通常有两个人在对话中,一个人因为同意或否定另一人而提出一些假定的问法,请对方不断的说清楚,被成为反诘法。苏格拉底被视为这种反诘法的先驱。 四、苏格拉底教学法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这种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进行的方式,也称“问答法”。 五、轶事 1.苏格拉底的无知。苏格拉底有个朋友到德尔斐神殿去问一个问题。“在雅典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明智?”结果得到的答案是“没有”,朋友立刻告诉苏格拉底,可是苏格拉底却怀疑的说:“我怎么能算聪明呢?我一天到晚跟别人讨论问题,我自己都没有把握。可是神说的话一定有道理,为了去了解神到底什么意思,我可能要去考验一下看看神是不是讲错了,所以我就设法去找一找真正明智的人。”于是,他就带着一些年轻的朋友,去拜访三种在社会上都被认为是很明智的、很聪明的人:城邦的政治家;知名的作家;技术精湛的工匠。拜访后他发现,这些人在自己之外的领域什么都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最后他得出结论说:“神为什么说我最明智呢?因为只有我知道我是无知的。别人都跟我一样无知,但他们自以为有知,在自己本行以外的事物也以为自己胜过别人。”苏格拉底是在提醒人们,只有神是明智的,人的明智其实没有什么价值或根本没有价值,成为神眼中最明智的人,是因为无知胜过自以为知。 2.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雅典人抓住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成为傀儡政权首领这个把柄,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把他送上法庭。在法庭上,苏格拉底认为,自己不但相信雅典人相信的神,而且就是神送给雅典的礼物;自己不但没有败坏青年,反而是雅典的恩人,不断警示人们不要自满,不要追求金钱荣誉这类身外之物,而是要真正关心自己的灵魂。法庭第一轮投票,以280票对221票判处苏格拉底有罪。在对原告量刑的回应中,苏格拉底表现得比之前更加视死如归,甚至带有些蔑视和傲慢的姿态,他说如果按照自己的所作所为给雅典带来的贡献来说,他不但不该接受任何刑罚,反而应该得到城邦的奖赏——让他这个穷人终生得到城邦的供养,像奥林匹克冠军那样享受免费的饮食。不出意料,第二轮投票中,法官们以更大的票数差距判处了他死刑。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他严正拒绝,当着弟子们的面从容服下毒药。 3.劝说好高骛远的人。据说,柏拉图的哥哥格劳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但是他能力欠缺,只是在想入非非,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不要这么做。这件事被苏格拉底知道了,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劳孔迎面走来,老远就喊;“喂,格劳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使格劳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劳孔回答。“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到哪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果然,格劳孔听了这番话,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看到格劳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看来很明显,格劳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正像你所说的。”格劳孔回答。于是苏格拉底请格劳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正当格劳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格劳孔表示同意。苏格拉底又问,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格劳孔回答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之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对治理国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的看法,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格劳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看到格劳孔为难的样子,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一理。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格劳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苏格拉底笑了;“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高傲的、一心想做领袖的格劳孔被说服了。 六、名言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要去做的哪个更好,除了神之外谁也不知道。” “和神相比,人就是无知的,因此人生在世只能不断求索,不断探寻智慧,以此关心灵魂的健康。而自己就是神馈赠给人们的那只‘马虻",一生的使命就是不断提醒人们‘未经检审的人生是不值得过"。” “许多赛跑者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 “快乐的秘密并不在于寻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于培养清心寡欲的能力。” “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我认为闲暇是所有财富中最美好的财富。” “你是为了吃饭而生存,还是为了生存而吃饭呢?” “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不懂得工作真义的人,视工作为苦役。” “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认识,即它已存在;信心,即运用它。” “父子兄弟间相爱,本出于天性,而要讲究利害,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夫妇结合,本出于情爱,而要以经济为条件,就失去了相爱的本意。” “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参考文献: 得到app,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 柏拉图,《苏格拉底申辩》

苏格拉底提出了什么观点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对立起来的观点,成为哲学史上的滥觞。真理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哲学开辟了道路。辩证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将一般性从从特殊事例归纳开来,认为一般先于和高于特殊,是一种独立自存的东西。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系统思想观的哲学家,开始了主体和理性、抽象思维,以自然神论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教育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成就有哪些?

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名言,强调了人的作用与价值,强调了知识即美德,使哲学第一次成为研究人的学科,开辟了哲学的新方向。纠正了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所引发的个人主义等社会问题,为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作出了重要贡献。苏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所著的《回忆苏格拉底》一书是研究苏格拉底的重要著作。由于苏格拉底和他同时代的中国孔子一样“述而不作”,他学生留下的有关他的典籍更是弥足珍贵。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对学生的教育采用的是启发式,问答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反诘法。这是苏格拉底独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提出了什么观点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美与善相统一”的观点。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美德即知识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对立起来的观点,成为哲学史上的滥觞。

什么是苏格拉底教学法?

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现代应用 苏格拉底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最可尊敬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他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方法,因系利用问答的方式,所以又称问答法;又被称为产婆术,以形象地比喻为思想之接生。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教人学会逻辑地思考,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使人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知识。他的这一方法对后来的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师生关系上他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讨论过程中学生自主有序地进行发言和提问;学生的座位也不是惯常的并排而坐,而是围圆而坐,象在开一个圆桌会议。老师已不是站在讲台前的控制者,他是一位教练、向导和导航员,他也是一位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其真正作用是使讨论能沿着一定的线索有效地进行下去,当讨论中出现问题时,他要稳定情势、进行指导;他要使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讨论就想真正的交谈一样,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每个人都可适时地进行发言和提问。 其次,它不仅仅只是交谈,它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讨论围绕着预先确定的某一主题展开。在讨论之前,教师要确定讨论的内容和论题,并可指定一些文本作为参考,比如一本书、一幅画、电影、数学定理、报纸社论、科学命题等等,然后让学生有几天的准备时间。 再次,苏格拉底式问题研讨教学法是在确立了让学生学会清楚表达思想,进行批判性思考,引用参考去支持、维护自己的观点,有效地进行提问和与别人进行意见交流的教育目标前提下采用的一种方法。而这些目标是一个受教育者离开学校必须具备的应得之教育结果,它能加深和扩展学生对人类精神与文化价值的理解,也是增强学生素质培养其人文精神的重要方法和步骤。 第四,这一方法是与平常的说教性的课堂教学和课程内容的学习以及阅读、写作、演说、问题解决等等方面的训练、练习综合起来进行的,它们之间不能替代。苏格拉底式问题研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并且其所需时间长于一般课时,多为90分钟。 第五,苏格拉底式问题研讨也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成绩评定形式。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按照既定的评分标准与规则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作详细的纪录。这种评价可作为惯常的测验与考试的有益补充,从而对学生有一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它可课指向很多的教育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都能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 最后,因问题研讨常要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与讨论,所以需要几个或更多的老师组成教学小队进行协作教学。 一、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希腊三哲人中的第一位,和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洋文化的哲学基础。由于他出生在古希腊战争的混乱时期,道德价值低落,因此苏格拉底认为,若要支持当时生活中的伦理局面,人人就必须「认识自己」。苏格拉底一生没有著作,他的言行和思想是靠他的弟子柏拉图和齐诺芬替他记述流传下来的。而他最主要的思想有: 1.教育的目的与方法:     苏格拉底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求至善和品德的培养及心理能力的发展;并以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在求得至善,人类之所以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则在致力于道德的修养,以完成理想的人格。苏氏承认客观真理之存在,同时又主张自我努力的必要;前者为知,后者为德;知德合一乃苏格拉底理想中的人格。他的用意在以道德为具体的间架,以知识为抽象的内容,而建立一表里兼赅的体系。他以「友谊」、「勇敢」、「谦逊」等为道德之概念,而人格的扩大,即系于观念知识的充实。而「知汝自己」或内省(Insight),则为达到此教育目的之不二法门。   苏格拉底和人讨论有关问题时,常用诘问法,又称苏格拉底法(The socratic method)。这种方法有下列的几种特点:(1)怀疑的,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氏所谓「怀疑」是研究学问和讨论问题的方法,以怀疑为目的,始于怀疑,而终于怀疑,结果则毫无所得。(2)在讨论时,采用谈话的方法,以辩论为技术,而寻求真理和概念的正确定义。其真理的发现,是在讨论和问答法中进行,所以有人叫这种方法为「产婆法」,为知识接生的艺术(The art of intellectual midwifery),以为知识原存于对方的心灵内,不过他自己因受其他错误的观念所蔽,而没有发现罢了。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整个方法,是启发的,又可叫探求法(A method of finding)。经过归纳过程而归结到一个定义。亚里士多德(Aristatle)曾说:「归纳和定义二者,恰可归功于苏格拉底」。 2.苏氏思想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当时混乱的雅典思想界,有振聋发瞆的作用;苏格拉底的人格,对于一般趋炎附势的雅典公民,也有使「贪夫廉」「懦夫立」的启示作用。他对后世的贡献大致有三: (1)对哲学方法的改进-建立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的初步基础 (2)是有系统研究知识条件的第一人-建立认识论Epistemology的体系 (3)构成伦理学的体系-建立道德科学 事实上苏氏的诘问法,是「综合」和「分析」相互为用的方法,本质上就是辩证法。而在认识论方面,苏格拉底应属于理性主义(Rationali ***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的来源是理性,真实的知识是普遍的而非特殊的,是形式的而非偶然的,是永恒的而非变动的。最终的是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思想,苏氏以智慧统摄诸德,将实践道德建基于功利主义或权宜主义之上,再融合他所持对「中庸」的看法,也造就了他不凡的情操,因此很受青年们的敬仰。他的智慧,照亮了学生的心灵;他的勇敢殉道精神,为青年们树立了守正不阿的楷模,也为他写下了不朽的见证    二、柏拉图     作为一位哲学家,柏拉图对于欧洲的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认识论,数学哲学和数学教育思想,在古希腊的社会条件下,对于科学的形成和数学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 柏氏主张英才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国家专业人才。他将教育分作两部分﹐即音乐与体育。它们每一种都具有比今天更广泛得多的意义﹕“音乐”是指属于文艺女神的领域之内的一切事物﹐而“体育”则指有关身体的训练与适应的一切事物。 “音乐”差不多与我们所称的“文化”同样广泛﹐而“体育”则比我们所称的“运动” 更要广泛。 从事文化是要使人成为绅士.﹐成为正是为英国所熟悉的﹙大部分是由于柏拉图的缘故﹚那种意义上的绅士。在柏拉图当时的雅典﹐威严﹑礼仪和勇敢似乎就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主要品质。从最早的年岁起﹐对于青年所接触到的文学和允许他们能听到的音乐﹐就有着一种严格的检查制度。母亲和保姆只能向孩子们讲说官定的故事。荷马和赫西阿德都因为某些原因而不许讲述。首先是荷马 和赫西阿德所说的神有时候行为很不好﹐这是不能起教育作用的﹔必须教给青年人知道﹐ 邪恶决不会来自神﹐因为“神”并不是一切事物的创造者而只是美好的事物的创造者。其次﹐教育里的一切东西都应该使青年人愿意效死疆场。必须教给我们的孩子们认识到奴役比死还要坏﹐因此他们决不应该听到好人居然也哭气流泪的故事﹐哪怕那是为了朋友的死亡而哭气流泪。第三﹐礼仪要求人们绝不可放声大笑﹐然而荷马提到过“那些幸福的神大笑不止”。要是孩子们能够引征这段话﹐那末老师还怎么能够有效地谴责孩子们的嬉戏呢﹖第四﹐荷马诗中有些段是赞颂盛大的宴会的﹐又有些段是描写诸神的欲望的 ﹔这些都是有碍于节制的。最后﹐也绝对不许有坏人幸福而好人不幸的故事﹔这对于柔弱的心灵可能有着最 不幸的道德影响。 他同时主张适性教育,认为,在施行教育之前,就该先分出每个人的才能与程度,再针对其适合的知识与学习方向给予适当的教育,他认为,教育除了注重心灵与知识的学习,身体的锻炼亦是相同的重要,他在国家篇里就提到,他对身体的训练是非常严厉的。除了烤鱼烤肉而外﹐谁都不许吃其他方法烹制的鱼和肉﹐而且既不许加任何作料﹐也不许吃任何点心。他说﹐按照他的食品养生的人绝不会需要医生。在另一方面,青年人到达一定的年龄以前﹐是不许看到丑恶与罪恶的。但是到了适当的时候﹐就 必须让他们去见识种种“诱惑”了。这即可看出柏拉图对身、心、灵三者间并重的教育观了。 三、亚里斯多德    亚里斯多德曾说:「防止革命所必须的三件事情就是﹕ *** 的宣传教育﹐尊重法律﹙哪怕是在最小的事情上﹚﹐以及法律上与行政上的正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教育的重视。 亚里斯多德得非常重视教学方法,认为教学方法应重视演示与归纳,透过知觉及思考的活动,才能建立统整性的知识。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斯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 他在政治学者本说里谈到教育,他说:教育当然仅仅是为著那些将要成为公民的孩子们﹔奴隶们也可以教以有用的技术﹐例如烹调之类﹐但这并不是教育的一部分。公民应该造就得适合于他自己所生存于其下的那种 *** 形式﹐因此就应该视该城邦是寡头制还是民主制而有所不同。然而在这一讨论里﹐亚里士多德假定公民们全都享有政权。孩子们应当学习对他们有用的东西﹐ 但不能庸俗化﹔例如不应该教给他们以任何歪曲身体形象的技术﹐或者是能使他们挣钱的技术。他们应该适度地从事体育锻炼﹐但是不能达到获得职业性的技术的地步﹔受训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孩子们的健康是受到了损害的﹐那些在幼时曾经是胜利者的人到了成人以后几乎很少再能成为胜利者的这一事实﹐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孩子们应该学习画图﹐为的是能欣赏人身的美﹔也应该教导他们能欣赏那些表现道德观念的绘画与雕刻。他们可以学习唱歌和演奏乐器﹐使自己能够有品评地享受音乐﹐但又不足以成为技术熟练的演奏者﹔因为自由人除非喝醉了酒的时候﹐是不会奏乐或唱歌的。当然他们必须学习读书和写字﹐尽管这些也是有用的技术。但是教育的目的乃是“德行”﹐而不是有用。 参考: zh. *** /

苏格拉底方法与孔子的启发法

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这种“苏格拉底反诘法”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辩证法形式。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有教无类却因材施教,启发法上正如中学所学论语片段中的“循循善诱”“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学思结合”还有“温故知新”,可能与你问的启发法不尽相符,孔子和服务全方位的苏格拉底比更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参悟的能力,所以对个人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一些,产生的效果也更深层次一些。 两人都是以对话的方式启发学生。孔子的言论记录在《论语》中,苏格拉底未留下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无用补充:孔子收学费 苏格拉底不收-0-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1.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无知”的,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从小受教育,学到一些专业知识,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以为自己对其他事物也有所知,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要保持一种求知的心态,保持一种好奇心,不断地去增加我们所知道的东西。 2.德尔斐神庙上刻着两句话:认识你自己和凡事勿过度。所以,人只能够“爱好智慧”,在这一生中努力“认识自己”,并且“行事不要过度”。换言之,人生是从无知走向有知的过程,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无知,也因而成为西方哲学家的典型。 苏格拉底在对话中思考的三个方法: 1.反诘法,掌握到别人问题里面的一个词、重要的观念,不断地反问,请他说清楚。苏格拉底反诘法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听到别人说今天天气不错,你就请他先定义一下所谓的不错是指什么,这一来说话就比较清楚,不会产生误会了。 2.归纳法,一般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提到任何东西都会举例说明,举例说明就是归纳法。 3.辩证法,我有一个立场,你的立场不一样,两个人开始对话,对话到最后,互相截取对方的优点,得到更多的了解,然后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就往上提升。用辩证法就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辩证法承认我是正方,那么一定有反方,所以要有这样开放的心态,才能够截取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再往上综合提升。 1.人生的修炼要由真诚面对自己的良心开始,只要用心倾听,良心会提供指示。 2.活在世界上必须尊重国家的法律与祖先的信仰,但在具体的行动上不可忽略内心的声音。 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助产士,“我只是帮别人生出智慧的胎儿,我不可能给别人智慧”。他要让人知道,他过去知道的都是表面的或是形式的、外在的东西,你没有明白它真正的意义何在,真正的意义不是靠说的,而是要靠你去实践加以体验的。所以他说,“知识就是回忆”,尤其在有关德行方面的知识,你一定要靠自己回忆。 1.所谓“知德合一”的知,不是对外在现象的知,也不是某种专业的知识,而是对于德行方面的知识,教你如何选择行善的知。 2.王明阳所倡导的“知行合一”,是说“知识行动之始,行动式知之成”,把“知”和“行”看成一个整体。那他这种观点跟苏格拉底有没有类似的呢?类似的地方在于他们所谓的“知”都是有关德行的知,而不是其他方面的知。王明阳所谓的“知行合一”是一种儒家思想传统的发展,也就是这个“知”如果没有“行为”来配合,那个“知”不落地,不切实际;那个“行为”如果没有“知”做基础的话,那个行为不能坚持,不能长久。而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靠“知”,这个“知”也可以被理解为“智”。所以苏格拉底是偏重理智的,好像每一个人都要很清醒,清楚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然后自己就会做什么。 苏格拉底的名言是:“无知是最大的罪恶”,“没有人明知故犯不该做的事”。我们也都知道明知故犯其实在世间是常见的,因为人的意志很软弱,明明知道该做,缺不见得做得到;明明知道不该做,却偏偏去做。 苏格拉底对于死亡的观点: 什么是死亡呢?死亡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死了就好像是无梦的安眠,睡觉不做梦。第二种,人的灵魂在身体死了之后,不但没有什么烦恼,反而等于从狱中解脱一样,得到释放了、解放了。他说:“我真的死去之后,灵魂可以去寻找到古代很多伟大的智者,跟他们继续聊天、对话,探讨什么是智慧、什么是真理。”他死前有三句话: 1.你们埋葬的只是我的躯体。 2.今后你们仍当一如往昔,按照你们所知最善的方式去生活。 3.克利多,别忘了我还欠医神一只鸡。 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人生,不断地求知与行善,达成爱好智慧的目标。

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是什么?

苏格拉底法则是苏格拉底常用的诘问法。苏格拉底和人讨论有关问题时,常用诘问法,又称苏格拉底法(The socratic method)。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苏格拉底法则的特点这种方法有下列的几种特点:怀疑的,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由怀疑而引出问题,这不是表示苏格拉底傲慢自大,或自命为智者;事实上恰好相反,苏氏本是非常谦虚的。他常说:我知道自己的愚昧,我非智者,而是一个爱智的人。

苏格拉底反诘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

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法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柏拉图在苏格拉底对话中首次描述这种办法(古希腊三位圣贤: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都是师生关系 )。 因为这种反诘法,苏格拉底被视为西方伦理道德哲学之父。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苏格拉底没有著作,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但两人叙述的非常不同。现在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什么是苏格拉底反诘法

苏格拉底反诘法是一种质问的辩证法。这是一种哲学质询的形式,通常有两个人在对话,其中一个带领整个讨论,另一个因为同意或否定另一人而提出一些假定。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所以,苏格拉底在教育中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采用对话、思辨,一步步启发对方的思想,引导出智慧。

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身高?阿娇才一米五二,是不是哦?

明星的身高嘛,很难知道是不是真实的.我是TWINS迷.阿SA的身高有160以上,这个应该大家都相信吧.那么娇和SA站在一起的差距不大.那么娇的身高就在158左右.那位大哲学家,我没有见过.也不能比较他的身高到底有多少.不过他嘛,不是明星,不看外表的.看内在就可以了..~~可能你想知道,可是帮不了你.~~

威尔·苏格拉瓦·卡那诺和帕德容琶·砂楚有演过什么泰国剧

aump,(中文名帕德容琶·砂楚),1978年12月5日出生于泰国曼谷,泰国女演员、模特、主持人,毕业于泰国兰实大学。2009年Aum p和Noon联合主演的都市剧《云中玫瑰》[1] 。2010年在第五届Siamdara Stars Awards中凭借出演《虎纹月亮》中的表现获最佳女演员奖[2] 。2011年主演电视剧《我亲爱的小冤家》

为什么苏格拉底认为生命是罪恶的,说“离生命越远,即离真理越近”?

人性中的弱点说明人是不完美的,但是一些圣贤是个例外,结交圣贤,以圣贤为榜样,也并非是什么坏事。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有时是需要冥思苦想的,一旦与人接近,往往容易打乱思维,但是不能因此就拒绝与人接近,我倒是觉得每个人都有可能让你明白和收获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同样可以让我们去感悟真理。

请问谁知道护士学校学生毕业时的宣誓词全文,好像叫苏格拉底誓言

  当然是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很著名。  至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医学院的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就要学“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在许多医学院校的毕业典礼上要再次宣读这一誓言。  1、内容  版本一——  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作证,我——希波克拉底发誓:  我愿以自身判断力所及,遵守这一誓约。凡教给我医术的人,我应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他。作为终身尊重的对象及朋友,授给我医术的恩师一旦发生危急情况,我一定接济他。把恩师的儿女当成我希波克拉底的兄弟姐妹;如果恩师的儿女愿意从医,我一定无条件的传授,更不收取任何费用。对于我所拥有的医术,无论是能以口头表达的还是可书写的,都要传授给我的儿女,传授给恩师的儿女和发誓遵守本誓言的学生;除此三种情况外,不再传给别人。  我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尽我的能力,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原则,并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我不得将有害的药品给予他人,也不指导他人服用有害药品,更不答应他人使用有害药物的请求。尤其不施行给妇女堕胎的手术。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因我没有治疗结石病的专长,不宜承担此项手术,有需要治疗的,我就将他介绍给治疗结石的专家。  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地。我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做各种害人的劣行,尤其不做诱奸女病人或病人眷属的缺德事。在治病过程中,凡我所见所闻,不论与行医业务有否直接关系,凡我认为要保密的事项坚决不予泄漏。  我遵守以上誓言,目地在于让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赐给我生命与医术上的无上光荣;一旦我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请求天地诸神给我最严厉的惩罚!  版本二——  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宣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世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弟兄,如欲授业,当免费并不条件传授之。凡多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子,吾师之子孙及其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然人请求亦必不与人,尤不为妇人施坠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无论至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只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共殛之。  版本三——  医学界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在医神阿波罗以及埃斯克雷彼斯等诸神面前宣读的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具体内容有九条,在医学院中,立志成为医生的学生们要依照这一誓言宣誓。  1、 请允许我行医,我要终生奉行人道主义。  2、 向恩师表达尊敬与感谢之意。  3、 在行医过程中严守良心与尊严。  4、 以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为第一位。  5、 严格为患者保守秘密。  6、 保持医学界的名誉与宝贵的传统。  7、 把同事视为兄弟;不因患者的人种、宗教、国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8、 从受孕之始,即把人的生命作为至高无上之物来尊重。  9、 无论承受怎样的压力,在运用自己的知识时也不会违背人道主义。  2、意义  2400年以前,大约和孔子同一个时代,古希腊最负盛名的医生,西方医学奠基人及被后人尊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460—377BC.)提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  在希波克拉底的时代,市场经济还没有出现。现在人与人的关系完全不同于2400年之前。但是这个誓言的基本内容还是现代人应该遵守的规则。只有宗教才能有这样的持久生命力。中国正在建设市场经济制度,现在来读这篇誓言,感觉它非常适合现代的需要。  首先它要求知恩图报。那时候没有交换制度,老师教了学生知识,学生并不付学费,惟一可做的就是报答老师,进而用跟老师相同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学生,无保留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次它要求为病人谋利益,不害人。比如不介绍昂贵而效果一般的药,自己从中拿回扣;不不懂装懂,留住病人,耽误他的治疗;愿意把病人介绍给其他更能胜任的医生;患者的利益是最高目标。这些要求对医生而言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患者自己缺乏医学常识,他只能听从医生的指导。医生很容易让患者上当受骗。  再其次,是对待病人要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有些医生眼里只有有钱的病人,对穷苦的病人非常冷漠。医生要自觉地遵守医德,不可借机调戏奸污女病人或者病人的眷属。而且要为病人保密。医生的工作对象是病人的身体,往往知道许多病人的隐私,哪怕不是出于谋利,泄漏病人的隐私也是绝对不许可的。进而关于病人其他方面的细节,家庭的,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等,同样不得泄漏。  这些要求不但对医生是必要的,对其他许多职业同样是必要的。比如律师的工作,十分类似于医生。他们也可能误导顾客以谋利,利用职务之便欺侮客户,或者泄漏顾客的隐私。推而广之,一切职务,都是跟人打交道,都有类似的个人和客户的利益冲突。此时如何对待自己的利益和客户的利益,都应该按照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所说的原则来处理。所以希波克拉底誓言至今仍然有着极端的重要性。“希波克拉底誓言”要求所有行医的人在天地和诸神面前发誓,要将神赐给人的医术用于为病人治病:医生要为病人的福利着想;要恪守医生的职责;要清清白白行医,不受贿赂,不勾引异性,不泄露看到或听到的不应外传的隐私,杜绝一切堕落害人行为;对授业之师,要敬若父母;对待老师的儿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悉心教导。如果违背誓言,将接受天地诸神最严厉的惩罚!  在人类而言,“希波克拉底誓言”总共只有五百多个字(按中文计),但是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至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医学院的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就要学“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在许多医学院校的毕业典礼上要再次宣读这一誓言。  “希波克拉底誓言”甚至远远超出了医学伦理学的范围。在其它领域里,如律师、证券商、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推销员,等等,都拿“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行业道德的要求。几千年来,学过“希波克拉底誓言”的不下几亿人,使这个誓言成为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文件之一。  各行各业的职业者无不敬畏和遵守这一誓言,因为他被视为人与神的契约。此外,誓言唤起职业者内心神圣的良知,激起职业者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感,奠定人类道德和伦理的底线,树立起对人的生命、权利与尊严的尊崇感。正因为如此,二战后,世界医学联合会根据“希波克拉底誓言”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1948年《日内瓦宣言》和1949年《医学伦理学法典》都贯穿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神。“希波克拉底誓言”是《世界卫生组织》衡量国际医务道德规则的基础。换句话说,神用医学规定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ωκρ τη );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生平编辑儿时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 苏格拉底生就有着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当然,苏格拉底也属于智者派的代表。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青年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要踩死这只牛虻,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中年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结论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复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者全无价值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流放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的终极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人应当明白,你所具有的那点灵魂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个新的理性神的观念和关于人当“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人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苏格拉底的雕塑和艺术作品(10张)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信仰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也许人们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顽固,执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并一直紧紧关注着的众人未曾察觉的美德,忠诚的是于他自己热爱的城邦,于他一生遵从的法律,于他永恒不变的理想追求。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更以其灵魂转世与净化的基本思想,给柏拉图以极其深刻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乃至后世的西方哲学。2思想编辑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苏格拉底素描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认为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而可能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对立起来的观点,成为哲学史上的滥觞。真理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哲学开辟了道路。辩证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系统思想观的哲学家,开始了主体和理性、抽象思维,以自然神论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教育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 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苏格拉底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教学中有过这样一件事发生,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他的全部学生中却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个人继他之后成为新一代思想家,这个人叫柏拉图。苏格拉底其实有一个助手,这个助手才是他真正的继承人。伦理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辩论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象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苏格拉底教他的朋友欧提德谟斯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欧提德谟斯: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欧提德谟斯:是恶行。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是善行。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治国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社评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的存在本体就是神,就是善,他的这个说法也是来自苏格拉底的。神的观念一直是希腊哲学的起源地和归宿,而希腊哲学在其发展中也不断改变和净化了人们原先的神观念,两方面是彼此互动的。作为一位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从敬畏神吸取了他变革哲学的智慧和力量。他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只牛虻,一个肩负着神的使命助人从善爱智的使者。这是他对神的敬畏虔诚,也是他对人的热爱鞭策。只有联系到他的神观念,我们才能认识他所主张的“自知无知”命题的深刻含义。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文化史上意义深远的事件,仿佛一则寓言,一个谜。他策划了自己的死亡方式,以一场浩大的审判,以法律正义的名义判处自己死刑,把自己生命的余烬,凝成一个死亡之谜,给后人留下了一道人文学科的“哥德巴赫猜想”。苏格拉底好像在为自己申辩,可是他又有意在死亡之中觅求真理,他的死仿佛是道德与法律的合谋。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和说服自己的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至今,没有哪位哲学家像他那样痴迷于过一种正义的生活。他把一个人的生命充分活了出来,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认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都要坦然接受。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苏格拉底简介

个人经历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 苏格拉底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要踩死这只牛虻,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结论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复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者全无价值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的终极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人应当明白,你所具有的那点灵魂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个新的理性神的观念和关于人当“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人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  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理想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也许人们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顽固,执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并一直紧紧关注着的众人未曾察觉的美德,忠诚的是于他自己热爱的城邦,于他一生遵从的法律,于他永恒不变的理想追求。  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更以其灵魂转世与净化的基本思想,给柏拉图以极其深刻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乃至后世的西方哲学。人物思想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认为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而可能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真理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辩证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教育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 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中有过这样一件事发生,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他的全部学生中却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个人继他之后成为新一代思想家,这个人叫柏拉图。伦理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辩论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象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治国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人物轶事毒酒  古希腊最卓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柏拉图的老师。他对西方哲学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不断探索真理,因为善于辞令,常常把那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浅薄之辈驳得目瞪口呆,因此他在广大青年中享有很高威望,可不幸于公元前399年被保守派贵族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当众受审,处以死刑。  根据当时雅典法律规定,处死犯人的方法是赐以毒酒一杯,但在处死前关押的一个月中,法庭允许犯人的亲友探监。当时便有许多青年人天天去监狱探望苏格拉底,其中有位名叫克利托的青年问苏格拉底有无什么遗言时,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它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说完他便起身去洗浴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在苏格拉底即将处死的那天晚上,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打发开,而去同他的学生斐多、西米亚斯、西帕斯、克利托等谈论灵魂永生的问题。不久,狱卒走了进来,说:“每当我传令要犯人服毒酒时,他们都怨恨诅咒我,但我必须执行上级命令。你是这里许多犯人中最高尚的人,所以我想你决不会恨我,而只会去怨恨那些要处死你的人,我现在受命执行命令,愿你少受些痛苦。别了,我的朋友。”说完泪流满面,离开了牢房。苏格拉底望着狱卒的背影说:“别了,朋友,我将按你说的去做。”然后他又掉转头来,和蔼地对那些青年说:“真是个好人,自我入狱以来,他天天来看望我,有时还跟我谈话,态度亲切。现在他又为我流泪,多善良的人呀!克利托,你过来,如果毒酒已准备好,就马上叫人去取来,否则请快点去调配。”克利托回答说:“据说有的犯人听到要处决了,总千方百计拖延时间,为的是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请你别心急,还有时间呢!”这时苏格拉底说:“诚然你说得对,那些人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延迟服毒酒就获得了某些东西;但对我来说,推迟服毒酒时间并不能获得什么,相反,那样吝惜生命而获得一顿美餐的行为在我看来应当受到鄙视,去拿酒来吧。请尊重我的要求。”  一会儿送毒酒的人来了,苏格拉底镇定自若,面不改色,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 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在场的人无不为将失去这样一位好友而悲泣。苏格拉底见状大为不悦,他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为了避免这种场面才打发走家里的人,常言道: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请大家坚强点!”苏格拉底接着在室内踱了一会儿,说自己两腿发麻,便躺了下来。送酒的人走过来摸了摸他的身体,觉得已没有热气。突然苏格拉底又喃喃地说:“克利托,你过来,我们曾向克雷皮乌斯借过一只公鸡,请你不要忘记付钱给他。”他的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说完,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合上了眼,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同他的生活实践融为一体的,而他个人的命运同雅典的命运是不可分的。他为了祖国追求善的理想,而他的祖国则用死刑酬答了他的贡献,成全了他的哲学。苏格拉底没有丝毫的激愤、畏惧或是悲哀,而是依旧用他智慧的语调诚挚地奉劝着一切。他明白他是神的使者,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他还有他生命未完成的部分,而死恰恰能给他一个完美的结局。  在古希腊,法律被视做城邦安全的基础,具有女神般的尊严,可以说是城邦真正的保护神。在此神灵的保护下,古希腊的城邦按法律治理,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们一致制定的协议,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协力,使城邦强大无比,严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强大的根本保证,他的价值远远高于个人的生命。  苏格拉底还认为,法律同城邦一样,都来源于神,是神定的原则。法律最初体现为自然法,自然法也就是自然规律,它纯粹是一种神的意志或神有意的安排。后来城邦颁布的法律称为人定法。虽然人定法不像自然法那样具有普遍性,而具有易变性,但是,由于人定法来源于自然法,人们接受和服从人定法的指导就意味着人们接受和服从自然法的约束,也就是服从神的意志。一个城邦的理想状态必须是人人从内心守法的状态,这既是苏格拉底一生的理想和信仰,也是他最后慷慨以身殉法的内在动力。  苏格拉底在被自己同胞不公正地判处死刑之时仍大谈“遵道德、重公义、法律至宝、法制为贵”,认为人生价值莫过于此,真算得上自由精神洋溢了。苏格拉底是位英雄,他意识到道德理想的力量,并自觉、自愿去实现它,即使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死是个悲剧,悲剧在于冲突双方都有存在的理由,又不可调和。于是苏格拉底用自己的身躯托负起这个伟大的冲突,托负起自由人格的责任与使命。对苏格拉底而言,他的事业就是他的精神,自觉,自愿,自律从而自由的精神,通过他得到了光大。

世上的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苏格拉底把毒药饮下去了.方才,在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在抑制自己,尽量忍着眼泪,不要哭出来.但他们看到苏格拉底喝光毒药就刑时,就再也抑制不住.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在一个民主的社会,或者一个以民主自居的社会中,民-主被认为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从国家政权的建构、政府权利的行使到司法审判,似乎只有与民-主联姻才具有正当性.然而,从苏格拉底之死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民-主并非可以适用于一切领域,民主也并非可以独霸某一领域,它的真正实现和力所不及之处需要法治的配合,以便最终促成法治的民主.雅典社会是一个民-主社会,但不是一个法治社会.苏格拉底之死,正是有民主而无法治造成的悲剧.民-主的核心是正义,如何使这种正义长存、民-主长存呢?答案是,将民主制度化,而制度化的手段是法治,即以法治来防止多数人犯错误,以法治来弥补民-主的缺陷,保证民-主的真正实现.读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苏格拉底之死与民主清官的形象,凝聚着民众对理想政治的向往,甚至往往成为自己生存希望的象征,寸是癸寸幻化为民间政治信仰中高大的“神”,而清官的政治几乎完全是民间位成的.——王子今《权利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从古代清官文化看传统法理的困境——徐忠明《法学与文学之间》一书读后感口王君--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从明府到,人月巴信有清官.,"最近读徐忠明先生的《法学与文学之间》,对我国古代清官文化颇有感触,想到了元好问这段耳熟能详的诗句,它恰恰表达了一种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上对官员的要求和对清廉的渴望.清官文法治是理I生的.从不同角度理解可以得出不同的法治涵义,如法治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被视为社会最高权威的理念和文化,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等等.但总的说来,法治是与人治相斥的,它排斥以人为轴心的约束,奉行“人变道不变”的哲学原则,以其理生平息民主的激情,这是法治需要发挥的作用.具体运作起来,正如斯东的看法,“法治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民-主创造一个可操作的平台和一个稳定的运行和发展空间,把民-主偏向激-情的特性引导到理性的轨道,为民-主的发展保驾护航”.“法治通过对一切私人的、公共的权力施以必要的法律限制,从而保障了基本人权,支持了民主秩序”.为了减少类似多数人犯错误的可能,为了避免如此民-主的社会堕落为暴民社会的危险,现代社会都在践行着制度化的民主——法治.纵观世界各国各地区民-主化进程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后世的思想家、实践家都认为,只有法治才能制止多数人对正义的威胁.民-主崇尚激情,法治崇尚理性.激情需要理性的约束,民-主也迫切需要一个可操作的制度安排.法学家季卫东教授曾言:“无论是权威民主还是共识民主,一旦失去了法治精神,就容不得人民提出具体的权利主张,就会堕落成专制的一种变-态.”法治帮助人们建立起对法律权威的至高无上的尊重;帮助人们树立起正义的观念、公民的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帮助人们建立起通过协商来解决各种利益冲突的习惯;帮助人们形成严格遵守规则,一切按规则办事的习惯;培养人们的“敬畏”,也就是使人们在内心深处生长出为一切违反规则的行为而感到耻辱的强烈的心理,正是这种耻辱构成人们自律的动力;帮助人们从各种外来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补充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足,等等.所以,只有法治的民-主才是真正有生命力、长期稳定的和权威的民主.“只有‘安定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而安定的民主体制不能不以法治为前提”.(季卫东著:《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8页.)缺乏法治保障的民-主是杀死苏格拉底的元凶.苏格拉底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我们不应成为雅典悲剧的看客.我国在进行法治建设过程中,应当认识到法治是民-主的轨道,只有法治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且需要努力创造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条件以最终实现法治的民-主这一目标.苏格拉底说:肉体是灵魂的坟墓,但是死却能吧灵魂从它的坟墓之中解放出来,并使灵魂进入一个光明的境界.再他看来,死是哲学家最后和最重要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因为死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对法律的信仰,虽然他对这样的法律判决不屑一顾.苏格拉底的行为并非逞匹夫之勇,而是源自更深层次的法律信仰.这种信仰使其面对千夫所指依然能够保持“合乎理性”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使他们对即便是缺乏公正的暴民判决时,依然遵守.维护希腊城邦的制度似乎是的重要,但是苏格拉底之死在却引起的是两项重大质疑的发生:一是对民主政治发生质疑;二是对大众判断能力发生质疑.他的死是那么的震撼人心,他的精神是那么的具有冲击力,他以死换来人们对社会以及一切的反思以及真正地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中都有哪些人物?

1789年达维德为鼓舞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创作了《苏格拉底之死》。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前四六九———前三九九)因为被诬告为不信神和腐蚀青年被雅典陪审法庭(那时的雅典陪审法庭有六千人 ,被分成十个陪审团 ,每团不少于五百人 ,每次开庭时不少于二百人)判处死刑 ,于公元前三九九年饮鸩而死。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他严正拒绝,当着弟子们的面从容服下毒药。画中所描绘的就是苏格拉底服毒自杀的情节,在一个阴暗坚固的牢狱中展开,苏格拉底庄重地坐在床上,亲人和弟子们分列两旁;牢门半开,从门缝中射进一束阳光,使画中人物在黑暗的背景衬托下格外突出;苏格拉底位于视觉中心位置,他裸露着久经磨难的瘦弱身子和坚强的意志,高举有力的左手继续向弟子们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镇静地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药杯,面临死亡毫无畏惧。弟子们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演讲。

为什么人们争论“苏格拉底之死”?

因为当时苏格拉底作为西方世界精神先锋的姿态存在的,他的死,与其说是社会的腐败黑暗,不如说是他对社会的反抗的一种形式,其实他完全可以不遵守法律而免于一死,但他的精神要求他必须采取这种形式。我想假如孔子死在哪国了的话,也会有“孔子之死”说不定,嘿嘿

苏格拉底之死反映出雅典民主的什么弊端

  反映出轮番而治不能保证执政者的水平,不能保证公平公正。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被判决后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  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的终极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人应当明白,你所具有的那点灵魂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个新的理性神的观念和关于人当“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人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

世界著名油画《苏格拉底之死》的作者是?

世界著名油画《苏格拉底之死》的作者是? 1.大卫 2.康德 正确答案:大卫 《苏格拉底之死》(TheDeathofSocrates)是法国画家雅克·大卫在1787年创作的油画,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对苏格拉底之死有什么看法?

苏格拉底之死本质上是苏格拉底的理性之道与大众浮躁卑劣的感性生活冲突的结果 俗话说,真理智慧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苏格拉底无疑是爱思考,拥有智慧的。但当时的希腊雅典城邦生活着一群类似于现在的“愤青”一样少了脑袋,只知道跟风叫嚣,乱嚷乱评的浮躁公民和活跃着一批迎合大众低级趣味,传播诡辩术,尽偷梁换柱本领,瓦解大众理智人生和道德水准的所谓智者。苏格拉底深深为这种浮躁的现状担忧,于是以“牛氓”自喻,称时刻都要叮咬雅典这只沉睡的昏牛,以示惊醒。可是那些浮躁而自以为是的公民早已被自己肤浅的见识和兽性般的冲动左右一切,他们怎么能容忍处处揭他们伤疤,与他们作为的苏格拉底呢?苏格拉底最终被判死刑,希腊的智慧之神---苏格拉底就这样死在自己为之操劳以努力唤醒其理性智慧的雅典人手中。希腊最大的悲剧恐怕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就这样诞生了。 愿苏格拉底恩师死后的灵魂升入天堂,在那里痛快而彻底的甘饮智慧之泉。愿苏格拉底恩师的灵魂永远不朽。愿苏格拉底恩师智慧的人格永远指导着在黑暗的精神世界中摸索的人们。 我爱苏格拉底,我每天能感觉他都在跟我交流,给我思考和智慧

《苏格拉底之死》一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Know thyself)”,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1〕。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正是雅典的民主制由于先天的理性缺失而变成新的暴政专治,民主的理想最终成为非理性政治和暴民政治。苏格拉底认识到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局限——人民的决定不一定都合乎理性,他们很可能盲目行事,也往往会意气用事。由于人们的决策往往建立在个体的感觉、体验和情绪之上,人数多不一定能产生理性、正义和民主。因此,基于理性的反省和批判,苏格拉底反对“无限民主”和“直接民主”,主张“精英民主”。他清楚地看到,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的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多数的无限权威意味着多数的权力泛用,因为,一旦多数拥有了无限的权威,那么任何持有与多数不相同的见解的个人或数量上处于弱势的群体的意见,便很难得到尊重和保护;多数可以不让少数陈述意见,可以随意地否定少数的意见,甚至可以任意处置少数,而少数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却无处伸冤。更坏的是,多数的无限权威将为不断反复的、怨怨相报的暴行种下祸根——今天可以任意处置少数人的多数人,明天则有可能成为被另外的多数所随意处置的少数人,这将使社会最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很显然,苏格拉底已经超越了古希腊的民主理论,为近代自由民主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他身后千百年来在世界各地都发生过的一些事件就说明了无限的民主和直接的民主实际上正是对人权最有杀伤力的践踏,多少政客和暴君借民主之名煽动民众消灭自己的对手,实行恐怖政策,最后民主的空壳下是独裁和暴政。 他是智者,在前人留下的丰富精神遗产中,他进行大胆扬弃。他是哲人,不媚俗,不屈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理念,并为之勇敢奋斗,直至殉难。不少真正有见地又有悲悯关怀的哲学家都认同并附议这么一种说法:从古到今,有两个人的死影响深远,一为苏格拉底,一为耶稣基督。正是这二人的殉道式的受难,才激起了人们对自身的批判和反思,从而导致今日人们能尊重理性,宽容不同观点和意见,才有今日的多元繁荣。而苏格拉底的慷慨赴死更是在非基督教文化中广为流传。他因被指控创立新神、不信旧神以及借讲课之名行诱惑教唆青年之实而被判处死刑。当时的雅典有这么一条规定:被判处死刑的人如逃出国外就可不被追究;如不想流亡,还可用钱买命——即用钱赎罪。他的弟子们有的劝他出走他国,有的愿代他赎罪,却都被他拒绝了。他明确表示他不会潜逃或赎罪,因为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对真理和正义的维护,无论用什么手段苟且偷生都等于向邪恶屈服,是对德行的背叛。他选择赴死也是最后一次用行动来证明诠释善和德的意义。 信念是什么?信念是对一种理念的信赖,相信这种理念是超越时间一切而必将永恒,并将该理念作为自己行动指南。有了这种信念,便有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信念,便生敬畏之心,知道自己的软弱,知道自己的欠缺。就会自省,就相信灵魂的不朽,就会努力驾驭自己的凡身肉胎,为拯救自己的灵魂而努力。有了信念,就不会在意世俗的评判,就会执着于自己忠实的信条和原则,虽九死而不悔。有了信念,就能活出生命的圣洁和崇高。苏格拉底的信念是德行,因此他一身都为德行呼吁,一心想帮助青年接受德行的归化,从而以教导青年为己任,不顾人们的讥讽和侮辱,慨然每天到人多的地方和青年人讨论人生和社会的种种问题,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政治丑恶,这也是他招致小人和当权者忌恨的原因。苏格拉底正因为坚持信念而得到了最大的心灵自由,他的灵魂超脱了他的身体,超脱了这个世界。他追求德行,认为最高的善就是德行,外部的原因不能剥夺一个人的德行。所以他能从容坦然选择死亡,从判刑到行刑的三十天中,他寝食如常,神情安然,谈辩从容。直到最后沐浴更衣,平静的饮下毒酒,并不忘叮嘱弟子代他向药神还愿——他相信他的灵魂会永存,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希望自己还要探索追求德行,因为他坚信灵魂应该到更高的境界。生死瞬刻间,还能整理仪容,从容交代,这就是人格的力量,而这种大写的人格正是出于对自己坚持的信念。惟有坚守自己信念的人才会有这等大勇殉道,才能如此从容平静,才能有如此的定力,真真是视死如归。后世无数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如米什莱、布莱尔、克鲁泡特金、秋瑾、谭嗣同,也都莫不是从容冷静地以选择死来表示对自己信念的证明。 然而这种因信而生的大勇却绝不是莽夫之勇,也不是愚昧迷信。这种大勇正源于深刻的理性思考。理性是什么?古往今来,先贤哲人都对它做了许多探究,正如雅斯贝斯所说:“完成从而认识理性是什么,从来是并且永远是真正的哲学任务。”现代词汇“理性主义”(rationalism)实际上是很晚才出现的文化符号(我们可以在拉丁文ratio中找得到它的直接源头),但作为人类精神自我超越标志的理性却有着无法追溯的悠久历史。在这段远未终结的历史中,理性的内涵及作用都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并在近现代文化中直接支配着历史的进程。从根本上说,理性的原初意义就是一种“洞见”和“观看”,也就是古老的“理论”(theoria),或者说是theoria的别样表达;理性作为“直观”的“努斯”(nous),开拓了人类自我反省的机制。结合本文,我们可以把理性界定为对认知的热诚追求加上活泼、进取、超然、客观的批判思维方式,可以这么概括理性,那就是认识与批判。伽达默尔认为理性的主要功能除了对认识统一性的“坚持不懈”的迫切要求意义外,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批判性的理性。雅斯贝斯认为理性永远不会变成必然会限制自己和固定自己的那种占有性的认知作用,“理性粉碎了狭隘的伪真理,消解宗教的狂热,它既不容许情感上的慰藉,也不容许理智上的慰藉。理性是‘理智所感到的神秘",不过理性却在理智的一切可能性中发展理智,俾使它自己感到这个神秘是可以言说的”。 苏格拉底一直努力想让人认识到人是不完美的,人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和实践才能接近完美,而这样做就必须用理性指导,执着的追求真理,并用自己的行为去实践真理。所以他以“从容赴死”的形式,证明自己的无辜和理性精神必胜,也向世人和历史宣布了走向极端的“雅典民主”不可磨灭的罪行。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以预言家的口气对陪审团说:“现在我该走了,我去赴死;你们去继续生活;谁也不知道我们之中谁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首先,他认为人是无知的,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才能获得知识;其二,他认为美德就是知识,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所以他呼吁人们关注自己的灵魂,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到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样的人就会在这个世界面前感到谦卑,感到人的不完美,就会有所敬畏,就知道人是胜不了天的,就会更自觉地用理性来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 两千四百多年以来,文明的不断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同时也“破坏了带给人类生活意义的精神价值”。 如果一个群体的传统里缺失理性,就缺失自省精神基础,又会怎样呢?这个群体的文化和传统会有缺失——正如在苏格拉底时代的那种民主最后成为实际上的反民主一样,这样一个将人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群体也一定会在其文化中因缺失理性而缺失人性,因为这样的群体只能相信人治,而人治的结果必然是否定理性、遏制思想自由。在这样的文化传统里,民主的意义和价值往往被扭曲,成为野心家用来愚民的空头支票。另一方面,民众往往也会自觉地把一个处于最高位置的人神化,创造一个适应人治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始终如一的价值和道德观,只有一朝天子一朝臣民的投机乡愿心理温床。在这样的文化传统里,忠臣的就义也就只是一种变相的殉葬,悲壮惨烈,然只是为一昏君或暴君尽忠而已,就如当年日本战败时,那些剖腹自杀的日本文武官员一样。 如果一个群体的传统文化里因为没有一个恒定的、有理性的信念,其成员就会自然而然怀着盲目的崇拜和忠心将所有希望和最高价值都交托给一个掌握了最高权力的人,那又会是怎样的呢? 苏格拉底的哲人生涯可以概括为对理性的信念和追求,而苏格拉底正是通过从容赴死体现了他的学说:追求理性,追求真理,哪怕面对着大多数也决不盲从苟且。也通过他的死,他唤醒人们:人是多么狂妄虚骄,缺乏理性,如果不能自觉用理性来指导自己,人就会误用自己的热情,滥用自己的权力,把美好的理念变成闹剧甚至悲剧,公平正义资源也就得不到合理分配和利用。他身后两千多年里,人们为建立合理民主制度不断努力,付出了巨大代价。雅典民主通过苏格拉底的死而成为后世的教训,唤起人们对非理性的警惕,民主制度才能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虽然迄今为止,我们还不能说哪一种民主制度是最完善合理的,但至少人们已意识到:民主不是简单的多数主宰一切,不是粗暴的铲除异己;对民主的热情不能取代对民主的理性执行,理想的民主应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以包容多元为其内涵。 今天,民主意识深入人心,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也成为知识精英和草根民众的共同呼声,国际社会对一些极端行动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民主又往往是相对立的各派所用的盾牌和武器。因此,重温苏格拉底的死也仍然有现实意义。

苏格拉底之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一提到苏格拉底的死,就有说不出的遗憾,真希望没这回事,希望杀他的是个独裁者而不是民主制.但是历史板上钉钉,他就是被“人民”杀死的.于是又千方百计的寻找其中缘故,总要寻出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才甘心,实际上那心思是替民主制开脱,极不愿它担了这种罪名,怕污了它的清白.不过又谈何容易,因为无论如何解不开这个结:民主制的基础,正是言论自由,一个能够毁掉自己基础的制度,是合理的吗? 民主制,即以民意为最终的裁决.如果剥夺了个人说话的权利,怎么判定民意呢?“民”没有口,有口的是一个个的人,民意只能通过个人的言论来表达.当然可以这样解释:既然是多数票决定的,就表明该言论不是民意,所以剥夺无碍.但是显而易见,以惩罚为手段的“剥夺”,不仅仅是不予采纳,更是禁止发表;或曰,取消了该言论的动议资格.其结果是,对该言论重新进行选择的权力丧失了. 权力意味着选择,没有选择的余地就谈不上权力.选择的范围越大,权力就越充分,反之,权力就越微弱. 由此来看,民众对于少数派言论的不容纳,实际上是他们对自己权力的放弃.随着这种事件的增多,被放弃的权力也增加,最终会导致民主制度的终结. 苏格拉底之死所以引起我们惶惑,细想起来,倒是因为雅典人尚有节制.整个事情看起来很孤立,偶然性很大,而在另外的民族,例如大革命时的法国,类似事情会演变成对异端和政敌的大规模镇压,民主遂迅速崩溃,这时我们就认为祸首是极权,也就心安理得得多.但在雅典,这次残酷的杀害成了不折不扣的民主制的作为,在严格遵守的民主程序和事前事后民主制运行有条不紊的衬托下,事情愈发显得荒唐. 我们可以设想:能不能订一条戒律放在那儿,不准民主制在运行过程中做出此类裁决,以维持制度的圆满和稳固呢?似乎不行.既然是以民意为最终裁决,那么任何民意以外的东西,都不能超越它,否则就违反了基本的原则.况且在实际当中,一纸空文有何约束力,须有切实的力量作为保障才行.而如果在民意之上存在一个可以否决它的力量,这样的体制也就不是民主制了. 于是,只能乞灵于人自己了,乞灵于人们自愿地不做出这样的裁决,乞灵于人们的宽容与良知.换句话说,民主制度本身不是自足的,它有一个缺口,因此它是一个历史性,它只能被特定的人群拥有,如虽然杀死了苏格拉底,却仍不失宽宏大量的雅典的人们.(老猫网友把贝壳放逐法看成对个人权利的不尊重,有点委屈雅典人了.这座城邦用此法解决政争,长久地避免了内部的流血冲突,许多别的民族即便现在也做不到这一点.) 我想,老天再怎么不公,也不至于天差地别,只把机会赐给某些人群,而对其他漠然不顾.恐怕是,有的人群抓住了权力,便再不放开,而有的人群虽然权力到手,却又立即抛弃,由于他们的偏狭和不相容纳. 至于现在的我们,看看各处的网掐就知道了.平心静气讲自己观点同时尊重别人立场的有多少,不容异己把看法不同者称奸称敌的又有多少.民主,是最美好的东西,但我们离它的确还非常遥远.

苏格拉底之死 之投票问题

360票元前399年,在陪审制度的发源地雅典,年近七旬的苏格拉底被人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告上法庭。审理这一案件的是从雅典公民中抽签产生的多达500人的庞大陪审团。开庭前,每个陪审员都分得两块小金属牌,一块上面铸着“无罪”,一块铸着“有罪”。经过法庭辩论和举证后,陪审员选择其中一块金属牌投入铜罐,统计结果出来,第一轮投票以280票对220票判决苏格拉底有罪。由于苏格拉底坚持自己非但无罪反而有功,一些原本同情他的陪审员最终也改变了主意,第二轮投票以360票对140票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