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当今竞争激烈且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为了在市场中立足并取得优势,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新质生产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
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企业在提升新质生产力和人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例如,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提升人效,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在尝试复制和推广成功经验时遇到阻碍,无法实现规模化效益等。
此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企业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形势。但员工可能存在技能差距和知识盲点,影响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在此背景下,开发这门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和员工更好地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重要性,掌握提升人效的关键因素和基本策略,了解并应用新质生产力工具与技术,促进团队协作与沟通,有效应对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并成功复制和推广成功经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的职业成长。
【课程收益】
Ø 洞悉新质生产力: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特点和应用,紧跟时代潮流
Ø 掌握人效提升策略:学会有效提升人效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工作效率
Ø 领略前沿工具与技术:了解新质生产力中数字化的应用(激励部分)
Ø 增强团队协作与沟通: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掌握高效沟通技巧
【课程对象】
企业管理层、人力资源系统、全体员工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新质生产力与人效密码
一、新质生产力的揭秘
1. 何为新质生产力
(1) 新质生产力的定义
(2)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2. 剖析新质生产力系统突出特性
(1) 创新特性
(2) 绿色低碳性
(3) 开放融合性
(4) 人本内蕴性
案例分析:新质生产力在各领域的应用
二、人效的关键密密码解析
1. 解析影响人效的内部因素
(1) 员工技能层面
(2) 工作态度层面
(3) 团队氛围层面
2. 洞察外部环境对人效的影响
(1) 市场竞争趋势
(2) 行业发展趋势
(3) 时代变迁趋势
3. 解密人效与企业绩效的超强关联
(1) 人效与竞争能力
(2) 人效与盈利能力
三、提升人效的策略:
1. 工作流程优化的技巧与方法
(1) 流程再造
(2) 流程简化
(3) 回归“尝试”
(4) 认知提升
2. 全面探讨员工培训与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1) 内部培训
(2) 外部培训
(3) 导师制度
3. 解密激励与奖励机制的设计原则和实施要点
(1) 物质激励
(2) 精神激励
第二讲:从旧质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数字化人资管理)
一、工业时代人力资源系统
1. 工作核心:工作人物——工具人
2. 六大板块:游戏人物——被动人
3. 服务对象:上级领导——传统人
二、数字时代人力资源系统
1.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核心:数字化顾客价值
2.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四大价值赋能
(1) 价值链接契约
(2) 价值目标规划
(3) 价值赋能创造
(4) 价值评价分配
案例:元数据分析“员工究竟图钱,还是价值”
案例:销售人员如何数字化“绩效考核指标”?
案例:销售人员招聘需求如何数字化?
三、何为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
1. 数字化管理:让企业决策,来自数据分析后的判断
2.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以专业的人力资源系统数据分析,支撑企业人力资源决策
四、人力资源数字化选人
1. 简历筛选数字化
(1) 以往,简历筛选关注的信息
(2) 思考:是否这样的筛选方式真的能让我们识别出胜任岗位的人?
(3) 思考:如果是招聘一个厨师,你将如何筛选?
(4) 数字化管人方式下的选人参考:工作样本测试、认知能力测试
(5) 认知能力数字化工具:斯坦福——比奈特智商测试
2. 面试数字化
(1) 思考:你觉得,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哪个更效用更高?
(2) 面试更优方式元数据分析
第三讲:新质生产力下的人效提升策略
一、团队协作与沟通的玩法:
1. 团队协作人效提升的要素
(1) 团队成员的角色定位
(2) 如何定制团队目标
2. 提升人效的效沟通的技巧
(1) 沟通渠道
(2) 沟通方式
(3) 沟通技巧
案例分析:如何提升TA的工作效率?(柜面人员)
二、旧质生产力下的激励
1. 讨论:物质激励有效,还是非物质激励有效?
2. 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元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解析
3. 物质激励有效度元数据解析
4. 物质激励的核心意义: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5. 常用的非物质激励
(1) 工作时间
(2) 办公环境
(3) 福利待遇
(4) 领导夸奖
6. 领导夸奖的风险
三、新质生产力下的数字化激励
1. 激励外包
2. 互动:沃顿商学院激励干预实验解析
3. 员工心里的“领导夸奖”
4. 讨论:你觉得激励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5. 激励的核心目的:让员工看到工作的意义
案例解析:外卖起手是如何被激励的
思考讨论:我们可以如何激励外包?
案例解析:沃尔沃的激励外包
思考讨论:技术人员如何做激励外包?
四、总结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