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法治建设、合规保障、风险管理是每一个企业的必修课。迈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须臾离不开法治。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工程企业转型升级影响深远,建设工程领域中EPC总承包逐渐成为重大项目建设的主要模式,建设工程总承包单位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复杂,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成为重中之重!总承包单位尤其是国有总承包企业应准确识别违规行为,促进合规运作,防范化解重大经营风险。
本课程设计者与讲授者李皖彰老师同时具备法学、经济学、商科的知识体系和海外访学经历,16年管理咨询与经营管理实践,服务过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了解国内企业的发展阶段与实际需求,作为本届北京市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北京市无党派代表人士,李老师用丰富的管理咨询与法律服务实践赋予理论知识生命力,摆脱法律的枯燥难弄,让学员听得进,用得到,入脑也入心。
【课程收益】
² 提升学员对基本法律法规与新修法律法规的认知
² 提升学员合法合规经营管理的理念与认知
² 增强学员内控合规意识,实现企业长久稳定发展
² 增强员工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增强认识,严守边界、防范风险
【课程特色】
² 结合新形势、新常态、新问题,实时更新、灵活实用
² 以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司法裁判权威案例与实践为依托
² 深入剖析法条及其背后的法律机理,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程对象】所属单位经营管理负责人、核心员工
【课程时间】0.5-1天(2-6小时)
【课程大纲】
一、招投标阶段法律风险与防范
1、招投标前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没有调查,哪有发言权:对合作方资信调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非正常资金“走账”
没有精钢钻:投标主体资质不符合招标要求
模式定成败:联合体投标不合规
师出无名:项目缺乏前期合法合规手续
越俎代庖:垫资施工
能不能保:违规担保
配合融资:违规配合建设单位融资租赁
身份不同:总承包单位主体身份限制
2、招投标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招标前置不可无:应招标而未招标
程序错,满盘错:违反招投标程序规定
“低中标、勤签证、精索赔”:投标时草率报价
聪明反被聪明误:变更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
二、合同签订阶段法律风险与防范
1、合同主体法律风险与防范
“猪队友”:合作方资信、能力不足
名不正,言不顺:与无权代理人签订合同
擦亮慧眼:与无签约资格的主体签订合同
滥用权力:公司对外授权不规范
2、合同条款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做熟不做生:总包方工作范围约定不合理
“不平等条约”:合同风险分担显失公平
工期可顺不可违:合同工期问题
糊涂价、糊涂干:合同价格约定问题
十赌九输:对赌条款风险大
约定不清晰,回款不容易:合同支付条款问题
保函不担保:保函使用不当
变更须谨慎:合同变更不合理导致总包权益丧失
亲兄弟,明算账:结算问题
“知识”价更高:知识产权条款问题
承包人不可承受之重:总包方违约责任问题
责任过轻易引发道德风险:发包方违约责任不明确/不对等
天有不测风云:不可抗力条款问题
解约套路:合同解除条款问题
管辖利益:争议解决条款问题
找到你:送达条款问题
三、履约阶段法律风险与防范
1、分包管理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发包错,步步错:违法发包
工程建设不是“击鼓传花”:转包
工程可以分包,责任不能分包:违法分包
挂羊头卖狗肉:挂靠
没有“圣旨”:发包方指定分包、采购
2、施工管理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敢于对甲方说“不”:对发包方违约行为处置不当
掩耳盗铃:以包代管
提前起跑:总包方违规提前进场施工
紧急制动防翻车:总包方不当行使停工权
订单来之不易:总包方不当行使合同解除权
农民工:农民工工资发放不规范
寅吃卯粮:超结超付
权利争取:工程变更、签证及索赔管理问题
站好最后一班岗:验收、结算及移交不规范
甄选保险:工程保险问题
四、其他法律风险与防范
刑事红线碰不得
工程资料过程文件管理不规范
丧失胜诉权:未及时主张权利,超过诉讼时效
控制权:丧失对分子公司、分支机构控制权
颗粒归仓:国有资产交易不规范
虎头蛇尾:未依法清算和注销公司
珍爱生命:工伤事故
不留污点:行政处罚
课程回顾与总结
回顾课程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