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制造业面临技术升级加速(如工业4.0、智能制造)、全球化竞争加剧(如跨国供应链协同)、组织变革阻力(如传统生产模式与数字化转型的冲突)等挑战。中高层管理者需通过战略管理实现:
战略穿透力:将“精益生产”“绿色制造”等战略转化为部门可落地的行动(如某家电企业通过“灯塔工厂”项目实现交付周期缩短50%);
资源聚焦:在研发创新(如新能源技术)与成本控制(如供应链优化)间平衡投入;
风险韧性:构建应对原材料短缺、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如某汽车厂商“双供应商”战略)。
课程收益
方法论掌握:深度应用SWOT分析、战略条件矩阵等工具链;
工具落地:学会用WBS拆解战略目标、通过SMART原则明确部门职责;
场景覆盖:覆盖技术路线选择(如芯片制造工艺升级)、商业模式创新(如C2M定制化生产)、生态合作(如工业互联网平台联盟);
文化塑造:推动“精益共生”文化(如全员参与质量改善)与“数据驱动决策”文化(如实时生产数据共享)。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制造业中高层管理者(CEO、COO、生产总监、供应链负责人、研发主管等)
课程特色
深度行业适配:案例基于典型场景(如丰田“零缺陷生产”、宁德时代“电池产业链协同”);
工具结构化:提供《战略优先级评估矩阵》《部门目标SMART分解表》;
强互动性:角色扮演(如“生产部与采购部的成本谈判”)、沙盘推演(如“春节前供应链断链应急指挥”)。
课程大纲:
模块一:战略管理的底层逻辑
1.1 什么是战略管理?
案例:某工程机械企业通过“全球化本地化”战略突破欧美市场封锁;
数据:战略清晰的企业,员工执行力得分比模糊企业高52%(麦肯锡调研)。
1.2 战略失效的典型场景
工具:战略健康度诊断模型(方向偏离/资源错配/执行乏力);
练习:分析“某车企因过度追求产能导致库存积压”案例的根源。
1.3 制造业的战略特殊性
案例:某家电企业通过“智能家居生态链”战略提升客单价30%;
数据:采用“智能制造”战略的企业,生产成本降低18%(德勤研究)。
成果输出:《企业战略健康度评估报告》
模块二:战略分析与解读
2.1 经营业务分析(SWOT)
工具:动态SWOT矩阵(结合行业趋势调整优先级);
案例:某服装制造商通过“补强短板(数字化设计)”实现市场份额逆袭。
2.2 战略条件矩阵
工具:波士顿矩阵变体(技术成熟度 vs. 市场需求强度);
练习:为“某工业机器人企业”评估“工业机器人本体销售”与“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的优先级。
2.3 战略选择:机会成本分析
工具:决策树模型(技术路线选择成本收益分析);
案例:某模具企业通过“轻资产模式”战略节省每年20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
成果输出:《战略优先级路线图》
模块三:战略目标拆解与执行
3.1 战略目标拆解(WBS)
工具:战略解码工作坊(如特斯拉“超级工厂”目标拆解);
案例:某半导体企业通过“晶圆良品率”WBS指标将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9%。
3.2 部门目标明确(SMART)
工具:SMART目标分解模板(如某汽车企业将“交付准时率提升”拆解为物流部、生产部、质检部的KPI);
练习:为“新能源汽车电池产能爬坡”战略制定研发部、采购部、生产部的SMART目标。
3.3 跨部门资源博弈与协调
工具:资源冲突调解矩阵(紧急程度/战略价值);
案例:某钢铁企业通过“联合实验室”化解技术与采购的工艺标准争议。
成果输出:《部门战略目标分解表》
模块四:战略落地与风险管控
4.1 战略落地的关键障碍
工具:变革阻力评估模型(利益相关者权力/态度分析);
案例:某传统制造企业因“部门文化冲突”导致数字化转型失败。
4.2 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
工具:技术风险雷达图(发生概率/影响程度/技术依赖度);
练习:设计“某芯片企业因光刻机禁运”应急预案(替代方案储备周期≤18个月)。
4.3 持续迭代与复盘机制
工具:战略执行仪表盘(KPI看板+OKR进度跟踪);
案例:某家电企业通过“月度战略复盘会”及时调整变频空调技术路线。
成果输出:《战略风险应急预案库》
模块五:实战演练与成果固化
5.1 全天知识串联
任务:分组完成“某新能源汽车企业战略规划”全案(SWOT分析→目标拆解→风险预案)。
5.2 成果展示与反馈
机制:采用“行业专家评审团”(含制造企业高管、精益顾问)现场评分;
成果输出:《企业战略规划书(含10套工具模板)》。
课程设计亮点
双维度工具包:融合经典战略模型(如波特五力)与制造业工具(如TPM设备管理);
行业深度适配:覆盖智能制造、供应链韧性、质量管控等核心场景;
文化落地指导:提供《跨部门协作公约》《质量红黄线管理制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