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免疫组化ER(3+),PR(3+),Her-2(-), P63、CK5/6显示导管肌上皮细胞缺失,Ki67标记指数9%

ER是雌激素受体,PR是孕激素受体,两者与内分泌治疗密切相关。Her-2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指证。ER、PR阳性,Her-2阴性的患者进行三苯氧胺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三者同时阳性的患者,采用三苯氧胺治疗并无意义,甚至更差。相反Her-2的高表达,以及KI67的增殖指数越高,表明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从上面指标的表达来看应该比较乐观,应到肿瘤科积极治疗,当然,最终影响疗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个人体质、对药物敏感度、肿瘤的范围等等,最重要的还是心态,这一点尤为重要。

为什么冰冻切片免疫组化固定液是冷丙酮

冰冻切片可用冷丙酮固定或4%多聚甲醛固定。固定时间15分钟就可以。切好固定后的片子可保存在负八十度冰箱。

基因重排检查结果看不懂小孩做了个免疫组化基因重排结果看不懂想问一

字面意思啊~专业术语已根据医建议进行步辅助检查且骨髓穿刺般用于协助临床诊断适应症:外周血三系形态异者现明原肝脾淋巴结肿发热骨质破坏或骨痛血沉明显较胸腔积液高钙血症蛋白尿紫癜黄疸

免疫组化中二抗指什么

第二抗体是能和抗体结合,即抗体的抗体,其主要作用是检测抗体的存在,放大一抗的信号。二抗是利用抗体是大分子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的性质,去免疫异种动物,由异种动物的免疫系统产生的针对于此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用抗AIV H5亚型血凝素单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兔抗AIV IgG为第二抗体。一抗和二抗的区别第一抗体就是平常所说的抗体,即能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第二抗体是能和抗体结合的,即抗体的抗体。主要用于检测抗体的存在。一抗是针对抗原的抗体,二抗是针对一抗的抗体。即抗体也可以充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也就是说,抗原进入机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由B细胞可以产生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殊蛋白质。一抗二抗都是一种可以特异结合别的物质的基团,而且一抗可以至少结合两种其他基团(底物和二抗)。一抗:可以特异结合底物,就是识别出我们想要检测的东西。一抗和底物结合与否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二抗:可以和一抗结合,并带有可以被检测出的标记(如带荧光、放射性、化学发光或显色基团),作用是检测一抗。 如果一抗自己带有可以被检测出的标记(如带荧光、放射性、化学发光或显色基团),则不需要二抗。但这样成本很高,因为一种一抗只识别一种底物。所以如今的设计一般是二抗带上可检测标记,再来检测一抗。而一抗识别底物。这样,当一抗结合到底物上,就可以通过二抗检测出来。

CD31的免疫组化

在免疫组化中,CD31 是主要用于证明内皮细胞组织的存在,用于评估肿瘤血管生成,这可能意味着一个快速增长的肿瘤的程度。恶性血管内皮细胞通常也保留抗原,所以,CD31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还可以用于证明血管瘤和 血管肉瘤。它还可证明在小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性淋巴瘤,但CD31并非他们特异的标志分子 。是一种新的、激活后表达水平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抑制细胞诱导亚群的表面标记。从外周血新鲜分离的CD4细胞中,CD31McAb主要与CD45RA亚群反应,对B细胞合成IgG辅助作用不明显,对ConA和自身MHC(自身MLR)反应较为敏感;而CD31-的CD4细胞群中,发现有大量辅助B细胞合成IgG的活性和对某些抗原刺激的回忆反应。CD45RA 的CD4细胞大激活后,尽管细胞表面丢失CD45RA,但表面CD31的表达仍不发生明显变化;而CD45RO CD45RA-的CD4细胞激活后不能获得CD31表达。由于CD31在CD4细胞激活后仍不变化,对于鉴别抑制细胞诱导亚群和辅助细胞诱导亚群是一种有用的标志。许多粘附分子如CD11a/CD18(LFA-1)LFA-3,CD2和CD29(VLAβ链)主要表达在CD45RO T细胞表面。而CD31则表达在CD45RA CD4细胞表面。抗CD31McAb作用于naiveT细胞能触发其VLA-4介导的粘附作用。内皮细胞表面CD31及其配体与T细胞表面CD31及其配体相互作用很可能触发整合素介导的粘附作用。CD31如何参与CD45RA CD4 T细胞功能以及诱导抑制性T细胞产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疫组化是自费还是医保吗

免疫组化可以社保报销吗?拿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到本市、区社保处(医保处)异地就医审批备案;异地定点医院住院发票原件;机打的费用清单原件;住院病历有效复印件(医院盖章有效)1份;身份证复印件1份。外地就诊报销程序:带患者身份证、两张一寸彩色照片、新农合医疗证到县合管办办理转诊备案手续;携带患者身份证、新农合医疗证和转诊备案手续到转诊医院就医,办理新农合住院手续;出院后,凭患者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新农合医疗证、病历复印件、住院结算单(有的是发票形式的)、住院费用清单、转诊备案手续到合管办报销。请问骨髓穿刺是否在报销范围内请问骨髓穿刺是否在报销范围内【拓展资料】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扩展资料凡是组织细胞内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如肽类、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受体、表面抗原等等均可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因而目前在基础与临床科研中被广泛应用。最近几年,分子生物学研究异常活跃,但最终还要归到形态上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所研究的大分子分子进行定位,进而深入研究其功能。参考资料在:好百科-免疫组化技术参考资料在:好百科-免疫组化相关知识: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穿刺穿刺是一个医学手术用语,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

如何通过免疫组化评分来判断分子的高低表达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免疫组化结果P63是什么意思?

P63表示对多种类型的细胞,鳞状上皮,肌上皮等进行标记。P63基因本身是一个抑癌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扩展资料:除了P63以外,免疫组化中还有以下数据:1.CD117:主要表达于胃肠间质瘤;2.CD10:主要表达于未成熟淋巴细胞;3.CD68:用于粒细胞白血病、各种单核细胞来源肿瘤、包括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首选);4.CD44: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跨膜糖蛋白分子,分CD44s和CD44v两大类。CD44s主要作为透明质酸受体,结合透明质酸后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CD44v则主要表达于转移的肿瘤细胞;5.Villin:绒毛蛋白,在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高表达,如: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乳腺癌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结果p63是什么意思

P63可以标记多种类型的细胞,鳞状上皮,肌上皮等。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按照标记物的种类可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法、免疫铁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显影法等。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以确定组织中的抗原定位或定量.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是目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进行定位或定性研究.免疫胶体金技术就是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的能特异性的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如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为探针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由于胶体金的电子密度高,多用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的定位研究。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特异性抗体的出现,使许多疑难肿瘤得到了明确诊断。在常规肿瘤病理诊断中,5%-10%的病例单靠H.E.染色难以作出明确的形态学诊断。尤其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准确率可达50%-75%。

免疫组化实验和elisa实验有什么区别?

  两者都是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能发生特异性结合这一基本原理。  免疫组化是对组织标本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类物质如细胞中的病原体、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多糖、酶、激素、核酸等进行定位或定量检测,检测材料是石蜡切片或细胞涂片,检测时用到的抗体可以用酶标记,也可以用荧光素标记。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既可以检测抗原也可以检测抗体,若检测抗体,则酶标板需要用抗原包被;若检测抗原,则酶标板需要用抗体包被。

免疫组化 为什么能用3%h2o2处理过氧化氢酶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的区别

免疫组化的蛋白是具有空间构想的立体结构~而western的蛋白都是经过变性处理及线性结构~所以抗体有时不能通用~

免疫组化结果:Her-2(1+)是什么意思?

考虑是重度非典型增生,并且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提示细胞增生,所以这种情况,只能认为,有发生,癌症的风险,目前还不是。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把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把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

下面这组免疫组化结果表示什么意思啊?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还可以表达为:p16基肿瘤抑制基p16基发突变缺失导致细胞异增殖终形肿瘤该病p16基阳性提示系恶性肿瘤 p53基抑癌基物体内种抑制细胞转变癌细胞基功能降癌症能发 Ki-67作细胞增殖标记物病理报告指数高低与许肿瘤化程度、浸润、转移及预密切相关数值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CerbB-2基种原癌基该病阴性需用赫赛汀 TOP2A基阳性提示细胞增殖S期晚期G2/M期表达增加提示蒽环类药物化疗效(表阿霉素)制定化疗案参考用 ER/PR别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提示否需要内泌治疗该病应该做内泌治疗 CK5∕6种基底细胞角蛋白鳞状皮发层细胞、肌皮细胞、间皮细胞阳性腺皮细胞阴性 p40腺癌阳性率基本原理: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分类: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按照标记物的种类可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法、免疫铁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显影法等。这些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原理如下:1.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以确定组织中的抗原定位或定量.2. 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是目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进行定位或定性研究.3. 免疫胶体金技术就是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的能特异性的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如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为探针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由于胶体金的电子密度高,多用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的定位研究.作用:标本实验所用主要为组织标本和细胞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石蜡切片(病理切片和组织芯片)和冰冻切片,后者包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和细胞涂片。其中石蜡切片是制作组织标本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对于组织形态保存好,且能作连续切片,有利于各种染色对照观察;还能长期存档,供回顾性研究;石蜡切片制作过程对组织内抗原暴露有一定的影响,但可进行抗原修复,是免疫组化中首选的组织标本制作方法。抗体免疫组化实验中常用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应用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免疫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是将纯化后的抗原直接免疫动物后,从动物血中所获得的免疫血清,是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混合物。常用染色方法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法,亲和组织化学法,后者是以一种物质对某种组织成分具有高度亲合力为基础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敏感性更高,有利于微量抗原(抗体)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的定位,其中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最常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D%E7%96%AB%E7%BB%84%E5%8C%96/10004329?fr=aladdin

免疫组化 为什么能用3%h2o2处理过氧化氢酶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组化结果“ck一pan(十)”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CKpan指标染色阳性。CKpan是指广谱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CKpan主要用于上皮与非上皮成分的鉴别诊断,如低分化癌与肉瘤、淋巴瘤等的鉴别。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扩展资料:免疫组化意义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特异性抗体的出现,使许多疑难肿瘤得到了明确诊断。在常规肿瘤病理诊断中,5%-10%的病例单靠H.E.染色难以作出明确的形态学诊断。尤其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准确率可达50%-7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结果“ck一pan(十)”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CKpan指标染色阳性。CKpan是指广谱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CKpan主要用于上皮与非上皮成分的鉴别诊断,如低分化癌与肉瘤、淋巴瘤等的鉴别。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扩展资料: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1、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3、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4、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5、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6、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CDx-2(+)、CK(+)、CD20(-)、Vi11in(+)、CK5/6(-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

免疫组化结果有几种分析方法

有阳性细胞区域直接测试方法。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按照标记物的种类可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法、免疫铁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显影法等。这些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原理如下:1.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以确定组织中的抗原定位或定量.2. 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是目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进行定位或定性研究.3. 免疫胶体金技术就是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的能特异性的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如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为探针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由于胶体金的电子密度高,多用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的定位研究.

免疫组化ki67代表什么意思

Ki67是一种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主要用于肿瘤的检查,用来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Ki67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胞增生越活跃,肿瘤生长越快,组织分化越差,对化疗也越敏感。扩展资料: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基本原理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特异性抗体的出现,使许多疑难肿瘤得到了明确诊断。在常规肿瘤病理诊断中,5%-10%的病例单靠H.E.染色难以作出明确的形态学诊断。尤其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准确率可达50%-75%。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⑴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⑵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⑶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⑷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⑸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⑹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资料:免疫组化_百度百科

免疫组化ttf1(-)ki-67(约70%是什么意思)

提示肺鳞癌恶性程度高。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把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把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免疫组化ttf1(-)ki-67(约70%是什么意思)?

提示肺鳞癌恶性程度高。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把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把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如何看懂免疫组化结果?

看懂免疫组化结果方法如下:对照染色——定位——半定位——图像分析仪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3、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4、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5、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6、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免疫组化:-2:p16(2/3层 )ki67(30% )什么意思

p16(2/3层 ),提示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需要采取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等),或者考虑宫颈锥切术。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扩展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按照标记物的种类可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法、免疫铁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显影法等。这些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原理如下:1、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以确定组织中的抗原定位或定量。2、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是目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进行定位或定性研究。3、免疫胶体金技术就是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的能特异性的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如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为探针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由于胶体金的电子密度高,多用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的定位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CD20”是什么意思?

1、“免疫组化CD20”的意思如下:(1)诊断上的意思是:确定是B细胞起源。(2)治疗上的意思是:可以应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2、“CD20”的定义:白细胞分化抗原重要分布在B细胞中,免疫组化检测时前B细胞后期和浆细胞之前的B细胞呈阳性。因此在恶性淋巴瘤尤其是T细胞或B细胞淋巴瘤的分类上,CD20是最常用的B细胞标记。3、免疫组化的定义是: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4、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按照标记物的种类可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法、免疫铁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显影法等。

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探究免疫组化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一、疾病的诊断一、疾病的诊断总之,免疫组化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也可以帮助药物研发人员更加高效地开发新药。我们相信,在未来,免疫组化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免疫组化是一种检测技术,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原理,对组织或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进行定位和鉴定。在医学领域中,免疫组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将探究免疫组化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免疫组化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组织中的肿瘤标志物,帮助医生确定癌症的类型和分级。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可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内分泌治疗。此外,免疫组化技术还可以检测肿瘤细胞中的一些特定基因突变,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检测免疫疾病中免疫球蛋白的沉积情况,如肾小球肾炎中的IgG、IgM、IgA等,从而帮助医生确诊疾病类型和程度。

免疫组化有哪六项

通常葡萄胎病理中的免疫组化项目:p57:鉴别部分性葡萄胎与完全性葡萄胎,倘若阳性就是部分性葡萄胎;ki67:增殖指数,愈高说明增殖愈快;p53:突变蛋白,越高表明恶变可能性越大。当然也有不一样医院检查项目不一样的可能。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就是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金属离子、荧光素、同位素、酶)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与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以及相对定量的研究,叫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者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做免疫组化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标记物--作用--阳性部位--临床意义。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恶性肿瘤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全套4项:P-gP,GSTπ,TOPOⅡ,Ki-67。乳癌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全套7项:P-gp,GSTπ,TOPOⅡ,Ki-67,ER,PR,C-erbB-2。

做免疫组化的意义是什么?

胰腺炎和胰腺癌区分需活检,当然症状不太一样,但如要确诊只能活检。免疫组化在临床工作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特异性抗体的出现,使许多疑难肿瘤得到了明确诊断。在常规肿瘤病理诊断中,5%-10%的病例单靠H.E.染色难以作出明确的形态学诊断。尤其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准确率可达50%-75%。 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3)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 (4)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 (5)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 (6)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免疫组化S100,Desmin,CD68是什么意思?

免疫组化S100是神经类的表达,阳性说明是神经来源的肿瘤(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或者是皮肤黑色素肿瘤。Desmin意思是肌间线蛋白,在很多哺乳动物中的横纹肌和各种平滑肌及其来源的肿瘤组织中都有表达。阳性说明一般是平滑肌瘤。CD68是巨噬细胞来源的,阳性可能是滑膜巨噬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来源的肿瘤。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把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把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

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是不同的检测手段。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是蛋白水平的检测。基因检测是指通过基因芯片等方法对被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进行检测,并分析被检测者所含致病基因、疾病易感性基因等情况的一种技术。目前基因检测的方法主要有: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液态生物芯片与微流控技术等。

请问免疫组化P53(30%+) P16(+) Ki67 (

说明没出现转移早期,现在正是抗癌控制癌细胞生长的好时机。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它是组织化学的分支,它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对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的分布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检测技术。直接法,荧光素直接标记特异性抗体(—抗)上,标记抗体与抗原结合(在切片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检测抗原。

什么情况要做免疫组化

软组织肿瘤类型很多,由于普通病理切片还不能确定是哪种类型的肿瘤,因此通过一些特异性表达某种肿瘤的抗体进行标记,有望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所以要借助于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经过上述技术,明确诊断后才能分析是否良恶性,所以还得等待结果。如有结果,我可以进一步帮你进行分析。祝好运!

免疫组化为什么要脱蜡

是为了后面的抗体等试剂能够充分与组织中抗原等结合反应。脱蜡可以先 60 度 20min,然后立即二甲苯 1-3 分别 10min(这个时间是由二甲苯新鲜程度和室温等综合决定的),但当天制好的切片一般先 60 度 3-4h。水化用梯度乙醇(由高到低)。若脱蜡和水化不全易出现局灶性反应和浸洗不全,而产生非特异性背景着色。 现在有很多公司可以帮忙代做免疫组化实验了,可以来百替生物看看。:)网址:http://www.100biotech.com/index.php

免疫组化P40(+)TTF-1(-)NapsiNA(-)Ki-67(约70%)是什么意思?

P40(+)【抑癌基因】肺鳞癌时阳性。TTF-1(-)【甲状腺转录因子-1】肺腺癌时阳性。NapsiNA(-)肺腺癌时阳性。Ki-67(约70%)【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70%提示恶性程度高。患者是肺鳞癌。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请问如何看懂免疫组化结果? 我附一个图上来

看懂免疫组化结果方法如下:对照染色——定位——半定位——图像分析仪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3、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4、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5、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6、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在什么情况下要做免疫组化

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特异性抗体的出现,使许多疑难肿瘤得到了明确诊断。在常规肿瘤病理诊断中,5%-10%的病例单靠H.E.染色难以作出明确的形态学诊断。尤其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准确率可达50%-75%。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⑴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⑵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⑶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⑷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⑸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⑹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免疫组化二十几天没结果医生算不算失责

算。免疫组化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的时间会在5到7天,二十几天没结果是不正常的,该医生是算失责的。免疫组化是免疫组织化学的简称,它是应用免疫学的基本原理,也就是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和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来确定组织细胞内的抗原(多肽、蛋白质)并对其进行定位、定性以及相对定量进行研究。

HE 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同时做吗

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结合原理和特殊的标记技术,对组织和细胞内的特定抗原、抗体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一们技术。我们都是先进行免疫组化,在DAB染色后进行HE染色。既能看到免疫组化的结果,又能看到细胞的形态,CD34+免疫组化染色后是棕色的颗粒,效果很好。 1)做免疫组化的片子最好不要同时做HE染色,因为那样会掩盖阳性着色的结果;而且用苏木素复染细胞核也是淡染,若要在免疫组化的片子上观察形态学的改变,除非有非常典型的表现,一般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2)你是培养的细胞做免疫组化吗?如果是的话,那就每个样本只有一张片子吧?唯一的办法是进行免疫双染,同时做CD34和AFP(甲胎蛋白)。我觉得后者阳性便可以或多或少的获得向肝细胞分化的证据。 3)用HE染色来识别造血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也就是说要看到肝细胞的典型形态学改变后才可以下结论。问题是:早期的肝细胞仅凭形细胞态学观察并不能很容易的被识别。病理大夫看组织切片,重要的是看其组织学结构,对肝细胞也是这样。如果单拿出来一个细胞,还是培养的细胞,染色后真的不容易区分。所以我觉得你设计的用HE染色来确定早期细胞向哪个方向分化不是很有说服力。 4)如果是切片,也就是说每个样本可以有多张切片,那可以在连续切片上分别染CD34和AFP,拍照时选择相同视野,也有一定说服力。但是还是不如双染法更可靠。 5)用双染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两者都表达在胞浆中,染色容易相互覆盖。所以在双染的方法选择上你还要再考虑一下,可不可以用免疫荧光双染?这样也很有说服力的

免疫组化实验

这谁到处贴的实验步骤啊真是害死个人。这只是发贴这个人自己实验室用的两种不同方法罢了,不是正规的分类。两个方法用的试剂是不同厂商生产的罢了,前一个是试剂盒,后一个可能是自己配的,原理和步骤都差不多。LP是厂商取的产品名,没有解释什么意思,跟内容也没有关系,就好像诺基亚3260为什么叫3260不叫阿诺三号对使用者来说没有关系,只有产品功能有关系。这个试剂盒我们也用,不错。产品信息给链接了。

免疫组化结果“CD68+”是什么意思?

免疫组化结果CD68+,此病要三分治疗七分养,需要平时注意规律饮食,禁烟酒,禁生冷酸辣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同时看看中医,中医辨证施治,注意定期复查。

免疫组化Ki67(+10%)是什么意思!急

Ki67作为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10%弱阳性说明癌细胞增殖不活跃,发展速度较慢,预后较好。Ki67是一种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功能与有丝分裂密切相关,在细胞增殖中是不可缺少,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Ki67作为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免疫组化时一般用于检测细胞增殖程度。阳性说明癌细胞增殖活跃。Ki67(<10% )说明癌细胞增殖不太活跃。扩展资料: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期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疫组化

什么是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检查方法,是可以辨别疾病预后情况的,现在的情况如果是是免疫组化预后良好,一般是不会恶变的,只要是积极治疗就可以的

免疫组化gata一3(十)什么意思

免疫组化:Ck1/3(十),Vimentin(一),CEA(十),CR(少量十),p53(十),syn(一),Ck7(十),CK20(偶十),V_1l_n(一),CDX一2(十)免疫组化: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扩展资料: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期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实验为什么会出现高浓度抗体特异性不如低浓度特异性好

两者都是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能发生特异性结合这一基本原理。免疫组化是对组织标本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类物质如细胞中的病原体、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多糖、酶、激素、核酸等进行定位或定量检测,检测材料是石蜡切片或细胞涂片,检测时用到的抗体可以用酶标记,也可以用荧光素标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既可以检测抗原也可以检测抗体,若检测抗体,则酶标板需要用抗原包被;若检测抗原,则酶标板需要用抗体包被。

免疫组化ncr(-)是什么意思

抗原反应。免疫组化ncr(-)是免疫组织化学的简称,它是应用免疫学的基本原理,也就是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和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来确定组织细胞内的抗原(多肽、蛋白质)并对其进行定位、定性以及相对定量进行研究。因此,称之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简称免疫组化ncr(-),是病理学检查的常用技术。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人体内抗体和抗原之间具有高度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为何要加做免疫组化(8项+eber)?

免疫组化利用的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病理诊断时仅依靠HE染色无法明确诊断肿瘤的病理亚型,尤其是低分化或者需要确定原发病灶的时候,就需要用免疫组化来判断,不同部位不同分化不同类型的肿瘤有特异的蛋白表达!

免疫组化做得是基因表达还是基因突变

基因表达。总的来说,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这里的抗原是基因翻译成的蛋白类,不一定要突变。希望能有帮助!

免疫组化p16.ki67是什么意思

免疫组化P16和Ki67是针对宫颈活检来做的免疫组化项目,做这两项免疫组化的目的是为了区别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如果P16和Ki67阳性都超过鳞状上皮2/3层,那么就是高级别病变,若是两者只是阳性不超过1/3就是低级别,要是都是基底阳性就是正常情况。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实验中常用的抗体为单抗体和多抗体。单抗体是一个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应用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免疫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是将纯化后的抗原直接免疫动物后,从动物血中所获得的免疫血清,是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混合物。扩展资料:免疫组化实验中常用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应用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免疫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是将纯化后的抗原直接免疫动物后,从动物血中所获得的免疫血清,是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混合物。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法,亲和组织化学法,后者是以一种物质对某种组织成分具有高度亲合力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和 western blot 有什么区别

免疫组化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所以免疫组化在组织定位和定性上比较准确,但是在定量上不够准确。western blot也是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western blot因为有内参标定,所以在定量上要更加准确。但是在组织定位上不如免疫组化

做免疫组化前注意什么

做免疫组化前需要注意的方面:1、抗原有无丢失主要看组织切片的新鲜程度,一般切片室温保存超过3-6个月,可能切片内的抗原丢失很严重,此时可以通过重新用石蜡块切片来进一步验证(蜡块需要低温保存)。2、石蜡切片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因醛基对抗原决定族的封闭,这需要通过抗原修复来充分暴露,从而增加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提高阳性率,一般用6min*4次中火微波抗原修复,用枸橼酸钠缓冲液。3、注意检查抗体有无选择错误和抗体孵育条件是否不适。4、抗选择单克隆抗体易出现阴性结果,因为灵敏度低但特异性好;一抗的speciesreactivity中无检测组织的种属,这是比较常见的错误;一抗选择rat,而二抗是抗mouse/rabbit等均有可能出现阴性结果。5、抗体孵育时间过短,容易导致阴性结果。一般一抗我建议4℃孵育过夜和37℃复温45min;二抗我一般37℃30min。我不喜欢参照二抗染色试剂盒说明书。6、抗体浓度过低。这是阴性结果的最可能原因。必须提高稀释度,我一般初次做一种新抗体,喜欢先用说明书建议的低浓度和高浓度做一次,然后决定是向高还是低方向摸索。一般先决定二抗的浓度(工作液就好办了,直接滴加),重点摸索一抗的最适浓度。注意:免疫反应中存在前带和后带效应,这提示不是浓度越高,阳性率就越高,反之亦然。7、血清封闭时间也可相应缩短。一般10-30min,但这个时间可以调整,封闭主要是降低切片的总体背景着色。8、细胞通透也不可忽视。许多战友认为石蜡切片一般不需细胞通透,因为切片时可能已经把细胞切开了,但对于胞核蛋白,建议还是通透一下,促进抗体等试剂充分进入参与反应。扩展资料:一、免疫组化的分类:1、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以确定组织中的抗原定位或定量。2、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是目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进行定位或定性研究。3、免疫胶体金技术:就是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的能特异性的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如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为探针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由于胶体金的电子密度高,多用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的定位研究。二、免疫组化的原理: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疫组化

考虑局部hsil,建议免疫组化2项是什么意思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传统分为三级: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按WHO标准:分为三级:CIN1、CIN2、CIN3。按细胞学的TBS诊断标准:癌前病变(SIL)一般分为低度病变(LSIL)和高度病变(HSIL)三者对应关系如下:传统CIN分级TBS标准轻度不典型增生CIN1低度病变(LSIL)。扩展资料: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疫组化

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探究免疫组化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总之,免疫组化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也可以帮助药物研发人员更加高效地开发新药。我们相信,在未来,免疫组化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二、药物研发免疫组化是一种检测技术,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原理,对组织或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进行定位和鉴定。在医学领域中,免疫组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将探究免疫组化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研发和评价。药物研发人员可以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药物对特定蛋白的作用,从而确定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一、疾病的诊断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染色工作原理是什么??求推荐靠谱的相关进口试剂盒。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选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抗体,对试剂盒中的荧光染料进行活化,将信号共价结合到抗原上,我们用的是absin品牌有多色荧光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

免疫组化实验中DAB显色的原理?

DAB是过氧化物酶重要的显色底物之一,能被催化生成水不溶性的棕黄色产物,能直观地观察到,适用于各种斑点检测和免疫组化中的染色步骤。建议可以直接选用absin品牌的DAB试剂盒,试剂盒里的选色液都是配置好直接用的,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

免疫组化试剂盒的试验原理

被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在二甲苯中脱去石蜡并逐级水化后,进行内源性的过氧化物酶淬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可以被甲醇或Zymed"s Peroxo-Block (目录号:00-2115)中的3%的过氧化氢所抑制。说明:非免疫血清用来去除非特异性背景。孵育一抗后,加入二抗,再经过一步冲洗,加入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藕联物。

什么是免疫组化染色,它的原理和步骤是什么?

是病理学诊断方法,尤其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3)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4)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5)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6)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简述荧光免疫组化技术直接法的原理。

将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或抗原)与切片(印片)中相应抗原(或抗体)直接发生反应,以检测组织与细胞标本中的靶抗原(或抗体)。

什么叫免疫组化

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免疫组化P40(+)TTF-1(-)NapsiNA(-)Ki-67(约70%)是什么意思)

是肺鳞癌。P40(+)【抑癌基因】肺鳞癌时阳性。TTF-1(-)【甲状腺转录因子-1】肺腺癌时阳性。NapsiNA(-)肺腺癌时阳性。Ki-67(约70%)【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70%提示恶性程度高。免疫组化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扩展资料:免疫组化实验中常用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应用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免疫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是将纯化后的抗原直接免疫动物后,从动物血中所获得的免疫血清,是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混合物。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法,亲和组织化学法,后者是以一种物质对某种组织成分具有高度亲合力为基础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敏感性更高,有利于微量抗原(抗体)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的定位,其中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最常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中,一抗、二抗的制备方法?原理?

  ELISA是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 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 )的简称。它是继免疫荧光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酶技术。此项技术自70年代初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的许多领域。  (一) 原理  ELISA是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牵9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敏感性很高的试验技术。由于抗原、抗体的反应在一种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的孔中进行,每加入一种试剂孵育后,可通过洗涤除去多余的游离反应物,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特异性与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不同的设计,具体的方法步骤可有多种。即:用于检测抗体的间接法(图a)、用于检测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图b)以及用于检测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的抗原竞争法等等。比较常用的是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ELISA间接法。  (二) 操作步骤  方法一 用于检测未知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  1. 包被:用0.05M PH9.牰碳酸盐包被缓冲液将抗体稀释至蛋白质含量为1~10μg/ml。在每个聚苯乙烯板的反应孔中加0.1ml,4℃过夜。次日,弃去孔内溶液,用洗涤缓冲液洗3次,每次3分钟。(简称洗涤,下同)。  2. 加样:加一定稀释的待检样品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1小时。然后洗涤。(同时做空白孔,阴性对照孔及阳性对照孔)。  3. 加酶标抗体:于各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抗体(经滴定后的稀释度)0.1ml。37℃孵育0.5~1小时,洗涤。  4. 加底物液显色:于各反应孔中加入临时配制的TMB底物溶液0.1ml,37℃10~30分钟。  5. 终止反应:于各反应孔中加入2M硫酸0.05ml。  6. 结果判定:可于白色背景上,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反应孔内颜色越深,阳性程度越强,阴性反应为无色或极浅,依据所呈颜色的深浅,以“+”、“-”号表示。也可测O·D值:在ELISA检测仪上,于450nm(若以ABTS显色,则410nm)处,以空白对照孔调零后测各孔O·D值,若大于规定的阴性对照OD值的2.1倍,即为阳性。  方法二 用于检测未知抗体的间接法:  用包被缓冲液将已知抗原稀释至1~10μg/ml,  每孔加0.1ml,4℃过夜。次日洗涤3次。  ↓  加一定稀释的待检样品(未知抗体)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  中,置37℃孵育1小时,洗涤。(同时做空白、阴性及阳性孔对照)  ↓  于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第二抗体(抗抗体)0.1ml,  37℃孵育30-60分钟,洗涤,最后一遍用DDW洗涤。  ↓  其余步骤同“双抗体夹心法”的4、5、6。  (三) 试剂器材  1. 试剂  (1) 包被缓冲液(PH9.6 0.05M碳酸盐缓冲液):  NaCO3 1.59克  NaHCO3 2.93克  加蒸馏水至1000ml  (2) 洗涤缓冲液(PH7.4 PBS):0.15M  KH2PO4 0.2克  Na2HPO4·12H2O 2.9克  NaCl 8.0克  KCl 0.2克  Tween-20 0.05% 0.5ml  加蒸馏水至1000ml  (3) 稀释液:  牛血清白蛋白(BSA) 0.1克  加洗涤缓冲液至100ml  或以羊血清、兔血清等血清与洗涤液配成5~10%使用。  (4) 终止液(2M H2SO4):  蒸馏水178.3ml,逐滴加入浓硫酸(98%)21.7ml。  (5) 底物缓冲液(PH5.0磷酸枣柠檬酸):  0.2M Na2HPO4(28.4克/L) 25.7ml  0.1M 柠檬酸(19.2克/L) 24.3ml  加蒸馏水50ml。  (6) TMB(四甲基联苯胺)使用液:  TMB(10mg/5ml无水乙醇) 0.5ml  底物缓冲液(PH5.5) 10ml  0.75%H2O2 32μl  (7) ABTS使用液:  ABTS 0.5mg  底物缓冲液(PH5.5) 1ml  3%H2O2 2μl  (8) 抗原、抗体和酶标记抗体。  (9) 正常人血清和阳性对照血清。  2. 器材:  (1) 聚苯乙烯塑料板(简称酶标板)40孔或96孔,ELISA检测仪,50μl及100μl加样器,塑料滴头,小毛巾,洗涤瓶。  (2) 小烧杯、玻璃棒、试管、吸管和量筒等。  (3) 4℃冰箱,37℃孵育箱。  (四) 注意事项  1. 正式试验时,应分别以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控制试验条件,待检样品应作一式二份,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时本底较高,说明有非特异性反应,可采用羊血清、兔血清或BSA等封闭。  2. 在ELISA中,进行各项实验条件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其中包括:  (1) 固相载体的选择:许多物质可作为固相载体,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酰胺和纤维素等。其形式可以是凹孔平板、试管、珠粒等。目前常用的是40孔聚苯乙烯凹孔板。不管何种载体,在使用前均可进行筛选:用等量抗原包被,在同一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观察其显色反应是否均一性,据此判明其吸附性能是否良好。  (2) 包被抗体(或抗原)的选择:将抗体(或抗原)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时,要求纯度要好,吸附时一般要求PH在9.0~9.6之间。吸附温度,时间及其蛋白量也有一定影响,一般多采用4℃18~24小时。蛋白质包被的最适浓度需进行滴定:即用不同的蛋白质浓度(0.1、1.0和10μg/ml等)进行包被后,在其它试验条件相同时,观察阳性标本的OD值。选择OD值最大而蛋白量最少的浓度。对于多数蛋白质来说通常为1~10μg/ml。  (3) 酶标记抗体工作浓度的选择:首先用直接ELISA法进行初步效价的滴定(见酶标记抗体部份)。然后再固定其它条件或采取“方阵法”(包被物、待检样品的参考品及酶标记抗体分别为不同的稀释度)在正式实验系统里准确地滴定其工作浓度。  (4) 酶的底物及供氢体的选择:对供氢体的选择要求是价廉、安全、有明显地显色反应,而本身无色。有些供氢体(如OPD等)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应注意防护。有条件者应使用不致癌、灵敏度高的供氢体,如TMB和ABTS是目前较为满意的供氢体。底物作用一段时间后,应加入强酸或强碱以终止反应。通常底物作用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底物使用液必须新鲜配制,尤其是H2O2在临用前加入。

免疫组化:p16(+)是什么意思

免疫组化是病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P16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可以抑制杀灭肿瘤细胞的增殖。P16基因位于人类的第9号染色体短臂2区1带(9p21),由2个内含子及3个外显子组成,第1外显子由126bp组成,第2外显子由307bp组成,第3外显子11bp组成。免疫组化是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扩展资料免疫组化原理免疫组化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疫组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16基因

免疫组化的解释 请教专家 急!急!急!

免疫组化的原理就是通过一些标记物找出肿瘤中表达而正常组织不会表达的蛋白质类物质。你上面所列的P63(+)、Ck8/18(+)就是p16和ck8两种免疫标记蛋白阳性,在送检的标本中有表达,D2-40(-)、Calretinin(-)、CgA(-)、Syn(-)就是阴性不表达,Ki-67(+10%)小部分表达。

什么是免疫组化?

问题一:免疫组化是什么意思 免疫组化就是看看癌肿细胞是什么类型的。因为不同类型肿瘤对放化疗敏感程度不同。 问题二:什么是免疫组化检查 免疫组化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简称。临床上的免疫组化检查是指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从而确定组织细胞内的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并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 乳腺癌诊断过程中的免疫组化检查就是指应用上述免疫组化技术来检测乳腺癌组织细胞中的某些特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存在与否,不仅有助于确定肿瘤是哪种类型,还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乳腺癌分子分型的重要依据。这些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预测预后意义与指导治疗的价值。每一位患者的肿瘤乃至同一肿瘤的不同部分,其免疫组化的表达可能都不同。因此,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不是人人相同,做免疫组化检查正是为了了解肿瘤是否具备某些特性,用以针对性地制订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也是评估患者复发转移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医师根据这些结果综合判断手术后的后续治疗是否需要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如果需要化疗,那么什么药、怎么用药、用几个疗程等等问题。都需要参考包括免疫组化报告在内的各项指标来确定。因此,临床医师在制订治疗方案之前需要阅读免疫组化报告。 问题三:做免疫组化的意思是什么?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又称免疫细胞化学它 是组织化学的分支它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对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的分布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检测技术故其准确性比较高免疫组化是根据阳性的指标来诊断肿瘤的免疫组化比起镜检诊断更加准确客观您上面有CK(++)CK10(+++) Vim(+++) 这三项是阳性如果取自肾脏约两公分的包块说明可能与肾脏有关但这个要由病理科医生来诊断 问题四:什么是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问题五:免疫组化结果是什么意思 p16基肿瘤抑制基p16基发突变缺失导致细胞异增殖终形肿瘤该病p16基阳性提示系恶性肿瘤 p53基抑癌基物体内种抑制细胞转变癌细胞基功能降癌症能发 Ki-67作细胞增殖标记物病理报告指数高低与许肿瘤化程度、浸润、转移及预密切相关数值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CerbB-2基种原癌基该病阴性需用赫赛汀 TOP2A基阳性提示细胞增殖S期晚期G2/M期表达增加提示蒽环类药物化疗效(表阿霉素)制定化疗案参考用 ER/PR别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提示否需要内泌治疗该病应该做内泌治疗 CK56种基底细胞角蛋白鳞状皮发层细胞、肌皮细胞、间皮细胞阳性腺皮细胞阴性 p40腺癌阳性率 问题六:什么叫免疫组化? 什么叫免疫组化。 请问是免疫组织化学法,或者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简写吗? 问题七:免疫组化是什么意思 免疫组化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病理学检测方法,多用于鉴别形态很相似的疾病或肿瘤,确定组织来源及研究肿瘤组织代谢改变,它包括细胞内酶学的变化、糖原的变化、核酸的变化。您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可能是为了检测是否患有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可能是最后的诊断结果,即在某种因素的 *** 下诱发了淋巴细胞的增生;也可能是淋巴瘤引发的。前者是一个良性的过程,而后者则是恶性疾病。所以,针对您的具体情况应作具体分析。也可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问题八:免疫组化是什么意思 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问题九:免疫组化是什么意思 免疫组化就是看看癌肿细胞是什么类型的。因为不同类型肿瘤对放化疗敏感程度不同。 问题十:什么是免疫组化检查 免疫组化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简称。临床上的免疫组化检查是指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从而确定组织细胞内的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并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 乳腺癌诊断过程中的免疫组化检查就是指应用上述免疫组化技术来检测乳腺癌组织细胞中的某些特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存在与否,不仅有助于确定肿瘤是哪种类型,还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乳腺癌分子分型的重要依据。这些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预测预后意义与指导治疗的价值。每一位患者的肿瘤乃至同一肿瘤的不同部分,其免疫组化的表达可能都不同。因此,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不是人人相同,做免疫组化检查正是为了了解肿瘤是否具备某些特性,用以针对性地制订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也是评估患者复发转移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医师根据这些结果综合判断手术后的后续治疗是否需要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如果需要化疗,那么什么药、怎么用药、用几个疗程等等问题。都需要参考包括免疫组化报告在内的各项指标来确定。因此,临床医师在制订治疗方案之前需要阅读免疫组化报告。

免疫组化原理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综合定性、定位和定量;形态、机能和代谢密切结合为一体的研究和检测技术。在原位检测出病原的同时,还能观察到组织病变与该病原的关系,确认受染细胞类型,从而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免疫酶组化技术是通过共价键将酶连接在抗体上,制成酶标抗体,再借酶对底物的特异催化作用,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于普通显微镜或电镜下进行细胞表面及细胞内各种抗原成分的定位,根据酶标记的部位可将其分为直接法(一步法)、间接法(二步法)、桥联法(多步法)等,用于标记的抗体可以是用免疫动物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或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最好是特异性强的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直接法是将酶直接标记在第一抗体上,间接法是将酶标记在第二抗体上,检测组织细胞内的特定抗原物质。目前通常选用免疫酶组化间接染色法。

一步法免疫组化和SP法免疫组化有什么区别

楼主是问免疫组化SP法和Pv法的区别吧:SP法是生物素-卵白素系统:生物素为一种小分子维生素,卵白素又称为抗生物素,SP法的染色步骤为一抗~生物素化二抗~ABC复合物~DAB显色,其中ABC复合物是由一分子抗生物素蛋白与三分子结合有HRP的生物素组合成的复合物。PV法属于非生物素系统免疫组化方法,应该是称为二步法,是以高分子的葡聚糖为载体将多个二抗分子和酶结合在一起,代替了传统的二抗和三抗,是检测变得简单而且增加了敏感性。

免疫组化的面积

免疫组化原理免疫组化染色是用一抗与被检测组织中目的蛋白抗原结合,然后用HRP等标记的二抗与一抗进行结合,最后通过与DAB显色剂反应,进而确认所要检测蛋白抗原的定位、半定量等目的。免疫组化更多的意义在于查看目的蛋白的定位。定量一般用western来实现。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的不同之处可能是HE染色比较粗略地辨认不同细胞形态学改变;而后者能够针对特异性细胞标志物来检测特异性细胞的改变(数量)、也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转位,组织中一些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的量改变(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分析颜色深浅、分布的面积等综合分析)。通俗的讲,HE仅仅是看大体病理改变,比如组织坏死,比如炎性渗出。免疫组化,看你的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和****HE****染色的对比DAB和HE一样也是一种染色剂,HE染色相对简单,能分辨出细胞中的嗜酸嗜碱性物质;DAB染色全称应该叫做免疫组化DAB染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后,DAB(二氨基联苯胺)染色剂能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染成棕色。常用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组化用HRP的话,信号不够强。通常用生物素标记HRP来增强信号。1、 ABC法(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ABC法是利用卵白素与生物素特有的高度亲和力特性,与生物素化二抗结合,形成抗原+特异性抗体+生物素化二抗+卵白素+生物素+HRP复合物,最后DAB显色。复合物配制:先将生物素与酶结合,形成生物素化HRP,以生物素化HRP与卵白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2、 SP法(抗生物素蛋白链酶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本身没有连接生物素,但有两个生物素亲和力极高的结合位点,可以与二抗上的生物素结合,敏感性高,复合物不需要使用前混合,更为简便。3、 PAP法4、 直接法样本制备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免疫组化结果的判断原则:1 、必须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2 、 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3 、 阴性结果不能视为抗原不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分析表从表可以看出只有6、7实验结果有意义。1-5均因对照组的结果已否定Ab的特异性或IHC技术操作存在错误等而使实验结果失去意义,必须重复实验或换用Ab。染色失败的几种情况及原因:1、 所染的全部切片均为阴性结果,包括阳性对照在内。2、 所有切片均呈阳性反应。3、 所有切片背景过深。4、 阳性对照染色良好,检测的阳性标本呈阴性反应。所有切片呈阳性反应,其原因:1、 切片在染色过程中抗体过浓,或干片了。2、 缓冲液配置中未加氯化纳和PH值不准确, 洗涤不彻底。3、 使用已变色的呈色底物溶液,或呈色反 应时间过长。4、 抗体温育的时间过长。5、 H 2 O 2 浓度过高,呈色速度过快且粘附剂太厚。

酶免疫组化技术ABC法中的ABC复合物是指

【答案】:E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是ABC法中的ABC复合物。

免疫组化原理、流程及结果分析

免疫组化原理 免疫组化染色是用一抗与被检测组织中目的蛋白抗原结合,然后用HRP等标记的二抗与一抗进行结合,最后通过与DAB显色剂反应,进而确认所要检测蛋白抗原的定位、半定量等目的。 免疫组化更多的意义在于查看目的蛋白的定位。定量一般用western来实现。 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的不同之处可能是HE染色比较粗略地辨认不同细胞形态学改变;而后者能够针对特异性细胞标志物来检测特异性细胞的改变(数量)、也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转位,组织中一些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的量改变(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分析颜色深浅、分布的面积等综合分析)。 通俗的讲,HE仅仅是看大体病理改变,比如组织坏死,比如炎性渗出。免疫组化,看你的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 免疫组化和****HE****染色的对比 DAB和HE一样也是一种染色剂,HE染色相对简单,能分辨出细胞中的嗜酸嗜碱性物质;DAB染色全称应该叫做免疫组化DAB染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后,DAB(二氨基联苯胺)染色剂能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染成棕色。 常用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组化用HRP的话,信号不够强。通常用生物素标记HRP来增强信号。 1、 ABC法(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 ABC法是利用卵白素与生物素特有的高度亲和力特性,与生物素化二抗结合,形成抗原+特异性抗体+生物素化二抗+卵白素+生物素+HRP复合物,最后DAB显色。 复合物配制:先将生物素与酶结合,形成生物素化HRP,以生物素化HRP与卵白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2、 SP法(抗生物素蛋白链酶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本身没有连接生物素,但有两个生物素亲和力极高的结合位点,可以与二抗上的生物素结合,敏感性高,复合物不需要使用前混合,更为简便。 3、 PAP法 4、 直接法 样本制备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免疫组化结果的判断原则: 1 、必须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2 、 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 3 、 阴性结果不能视为抗原不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分析表 从表可以看出只有6、7实验结果有意义。1-5均因对照组的结果已否定Ab的特异性或IHC技术操作存在错误等而使实验结果失去意义,必须重复实验或换用Ab。 染色失败的几种情况及原因: 1、 所染的全部切片均为阴性结果,包括阳性对照在内。 2、 所有切片均呈阳性反应。 3、 所有切片背景过深。 4、 阳性对照染色良好,检测的阳性标本呈阴性反应。 所有切片呈阳性反应,其原因: 1、 切片在染色过程中抗体过浓,或干片了。 2、 缓冲液配置中未加氯化纳和PH值不准确, 洗涤不彻底。 3、 使用已变色的呈色底物溶液,或呈色反 应时间过长。 4、 抗体温育的时间过长。 5、 H 2 O 2 浓度过高,呈色速度过快且粘附剂太厚。 所有切片背景过深,其原因: 1、 内源性过氧化酶没有完全阻断。 2、 切片或涂片过厚。 3、 漂洗不够。 4、 底物呈色反应过久。 5、 蛋白质封闭不够或所用血清溶血。 6 、使用全血清抗体稀释不够。 阳性对照染色良好,检测的阳性标本呈阴性反应。 最常见的原因:标本固定和处理不当。 注意事项: 1、 苏木素复染时间需要摸索,尤其要考虑阳性染色的位置。 2、 切片脱蜡和水化要充分;加反应液时要覆盖组织充分;每次加液前甩干洗涤液,但又防止干片。 3、 以下原因可能导致片子着色不均匀: ①脱蜡不充分。可以60℃烤20min,立即放入新鲜的二甲苯中。 ②水化不全。应经常配制新鲜的梯度乙醇。 ③抗体没混匀。用移液器充分混匀一抗/二抗等试剂。④抗体孵育时,切片放倾斜。 ⑤抗体孵育后PBS冲洗不充分。 ⑥制片厚薄不均匀等问题。 ⑦染片盒不平,切片倾斜。 4、 一抗的清洗: 1、单独冲洗,防止交叉反应造成污染。 2、温柔冲洗,防止切片的脱落,推荐用浸洗方式。 3、冲洗的时间要足够,才能彻底洗去 结合的物质。 5、 PBS的PH和离子强度的使用: 1、建议PH在7.4-7.6浓度是0.01 M。 2、中性及弱硷性条件(PH7-8)有利 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而酸性条件则有利于分解;低离子强度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而高离子强度则有利 于分解。 6、 拍照: 1、有条件的话应该立即拍照,若不能及时拍照,也要封好片和用指甲油封固,保持避光和湿度。

免疫组化sabc法中为什么要用生物素化的羊抗兔igg

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组织抗原表达情况时,采用免疫组化用纯化抗体(小鼠)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纯化小鼠抗体通常有多个表位,除去和抗原反应的表位外,还可以有一个表位结合羊抗小鼠IgG,在羊抗小鼠IgG上面连上生物素,可以通过SABC法进行生物素显色,根据显色情况来判断抗原的表达水平,属于间接检测法.该方法比较灵敏,但是实验过程条件太多,容易出现假阳性……

免疫组化一抗+生物素化的二抗+DAB显色,这属于什么方法

SP,但其实和ABC基本原理是一样的,生物素化的二抗孵育之后还需要一步是用HRP(或者其他酶类)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复合物孵育使其与生物素结合,然后和DAB反应的是HRP。简单来说就是:一抗--生物素化二抗结合一抗种属IgG--带HRP链霉卵白素结合生物素--DAB与HRP反应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