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池塘中的虫虫和其他类虫生物有哪些?

楼主说的应该不是微生物吧。像变形虫、鞭毛虫、草履虫之类应该都属于单细胞生物,不是节肢动物的昆虫范围。你形容的应该是蜻蜓幼虫水虿,属大型捕食性昆虫,可以捕捉蝌蚪、小鱼等脊椎动物,将消化液注入其体内进而吸收消化。其他种类如生活在干净水塘中的石头蝇幼虫,石蚕蛾幼虫,大型银线甲虫,龙虱等等。生活在脏水里的蚊子幼虫孑孓、血虫、鼠尾蛆。另外有两种潜水虫,水舟子和水蝎子比较常见,均属凶猛的捕食类昆虫。水底有一些扁形虫和线形虫,也不属于昆虫类。最常见的莫过于经常浮在水面上的长脚水蟑螂,用刺吸式口器以掉入水中的小虫为食。另外还有可以随身携带空气泡潜水捕食的水蜘蛛。

真核生物中RNA的种类和主要生理功能。 求详解。非常感谢

这是我从习题书上找到的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哦~呵呵1.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①真核mRNA5"端具有m7GpppN帽子结构,无SD序列。帽子结构具有参与翻译起始、增强翻译效率的作用。若起始AUG与帽子结构间的距离太近(小于12个核苷酸),就不能有效利用这个AUG,会从下游适当的AUG起始翻译。当距离在17-80个核苷酸之间时,离体翻译效率与距离成正比。②真核生物mRNA的Poly(A)尾巴与mRNA的稳定性有关2、tRNA转运活化的氨基酸至mRNA模板上可以说tRNA是一个万能接头:(1)氨酰- tRNA合成酶的识别位点(结合氨酰tRNA合成酶)(2)3端-CCA上的氨基酸运载位点(结合氨基酸),(3)核糖体的识别位点(将氨基酸运送到目的地),(4)反密码子位点(配对mRNA,卸载氨基酸)3、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工厂标记各种a.a,注入大鼠体内,在不同时间取出肝脏,匀浆,离心分离各种亚细胞器,分析放射性蛋白的分布,发现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质蛋白,内质网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和细胞器蛋白。不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一条mRNA可以被同时几个核糖体阅读,把同时结合并翻译同一条mRNA的多个核糖体称为多核糖体。1981年Cech T发现四膜虫rRNA前体能通过自我拼接切除内含子,表明RNA也具有催化功能,称之为核酶。核酶的发现破除了“RNA的功能只是控制蛋白质合成”这一传统观点。此后,RNA的重要功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认识到DNA是携带遗传信息分子,蛋白质是执行生命功能的分子,RNA则既是信息分子,又是功能分子。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RNA在遗传信息的翻译中起着决定的作用。蛋白质生物合成是生物机体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代谢过程,三类RNA共同承担并完成这一过程。② RNA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和其他持家功能。持家功能是指细胞(包括病毒)的基本功能,如原核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结构RNA,噬菌体的装配RNA等。③ RNA转录后加工和修饰依赖于各类小RNA和其它蛋白质复合物。RNA转录后的信息加工十分复杂,其中包括切割、修剪、修饰、异构、附加、拼接、编辑和再编码等,除少数比较简单的过程可以直接由酶完成外,通常都要由一些特殊的RNA参与作用。④ RNA对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反义RNA可通过与靶部位序列互补而与之结合,或直接阻止其功能,或改变靶部位构象而影响其功能。⑤ RNA在生物的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从RNA的拼接过程可以推测蛋白质及基因由模块构建的演化历程,拼接和编辑可以消除基因突变的危险,增加遗传信息的多样性,促进生物进化。

含盐系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我们对11件样品的饱和烃和芳烃的色谱-质谱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生物标记化合物组成的各种参数(表10-3),并总结了本区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的主要特征。表10-3 含盐系样品生物标记化合物参数注:1—Tm/Ts;2—C29Ts/C29αβ;3—C30βα/αβ;4— ;5— ;6—C27(%);7—C28(%);8—C29(%);9— ;10— ;11—孕甾烷/C29ααα20R;12—升孕甾烷/C29ααα20R;13— ;14—MPI1;15—MPI2;16—MDR本区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正构烷烃分布特点(图10-2)是海进层序中的灰岩和蒸发层序中的含石膏粘土岩、含石盐粘土岩基本上呈单主峰类型。主峰一般在nC18和nC19左右;在蒸发层序的盐岩中,一般可见双主峰类型,但高碳数主峰不甚明显。低碳数主峰在nC19和nC20左右,高碳数主峰在nC28和nC30左右。2)类异戊二烯烃特征(图10-3)是低碳数类异戊二烯烃分布具有植烷优势,高碳数类异戊二烯化合物β-胡萝卜烷比较普遍。类异戊二烯正烷较发育。Pr/Ph一般在0.5~0.9之间。这些指标高代表了缺氧的咸水或超盐度环境,一般是细菌和藻类以及卤虫和卤蝇幼虫的贡献。β-胡萝卜烷在石灰岩中明显低于硬石膏岩和盐岩。这表明高盐度环境有较多的含β-胡萝卜烷的生物输入。这些生物是卤虫、卤蝇幼虫、菌藻类等。3)萜类化合物中三环萜与五环萜含量比值为0.14~0.74,一般在0.35左右。Philp(1985)认为三环萜是来源于微生物的标志物。蒸发层序产物三环萜与五环萜含量比值相对较高,表明原始盐湖微生物较丰富。图10-2 YJ04样品m/z85质量色谱图(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测试,下同)图10-3 YJ04样品m/z183.2质量色谱图及RIC图4)藿烷类化合物丰富(图10-4)。在藿烷中,17α(H),21β(H)藿烷(简称C30β)和17α(H),21β(H)-30-降藿烷(简称C29aβ)分布较普遍。其次分布普遍的还有C29Ts。C29Ts/C29aβ值在0.23~0.35之间,反映了沉积时期细菌微生物的广泛输入作用。图10-4 YJ04样品m/z191.2质量色谱图5)伽马蜡烷分布较普遍,其是一种C30-三萜烷。伽马蜡烷含量在盐岩中多于硬石膏岩,而硬石膏岩又多于灰岩。伽马蜡烷为高盐度海相和非海相沉积环境的标志。伽马蜡烷源于原生动物四膜虫醇(tetraphymenol)的还原脱羟作用(王锐良,C.B.Simon,1994)。6)甾烷含量较低(图10-5)。在甾烷中,分布最普遍的有5α,14α,17α-谷甾烷20R和5α,14α,17α-胆甾烷20S。在样品中,普遍检出了孕甾烷和升甾烷。孕甾烷/C29ααα-20R为0.05~0.35,其中,O1m5蒸发层序和O1m2潟湖相粘土沉积中比值均较高;升孕甾烷/C29ααα-20R值为0.02~0.17。图10-5 YJ01样品m/z 217.2质量色谱图7)芳烃化合物的分布特点(图10-6,图10-7,图10-8)是样品中普遍检出萘、菲、优达啉、2-甲基菲、1-甲基菲、芘、苯并[6]芴+4-甲基芘、惹烯等。其中,三芴化合物的含量反映了成盐环境的变化规律。惹烯一般认为与高等植物来源有关,姜乃煌认为惹烯也可来自藻类。图10-6 YJ03样品芳烃质量色谱图(一)甲基菲指数1(MPI1)、甲基菲指数2(MPI2)和甲基菲比值(MDR),主要用于研究烃源岩的成熟度。一般来说,随着埋藏深度增加而变大。图10-7 YJ03样品芳烃质量色谱图(二)图10-8 YJ03样品芳烃质量色谱图(三)

生物关于DNA的复制

http://202.120.43.108/courses/fzswx/w4/060313_13/content.htmDNA的复制不仅与细胞的分裂密切相关,而且它还是一个有许多酶和大分子参与的十分精细的调控过程。 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DNA复制有固定的起始部位,称为复制起点,复制起点处,一般A、T含量较高,因为A、T之间只有两个氢键结合,G、C之间有三个氢键结合,所以解开A-T碱基对所需要的能量要比G-C少。一般来讲,原核生物DNA只有一个复制起点,而真核生物由于DNA分子比较长,往往有许多复制起点。 DNA复制起始时,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当解开大约十几个核苷酸后,便以解开的每一条DNA链为模板,利用周围环境中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和其他大分子蛋白质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DNA。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新合成的子链在不断地延伸,于是每条新链与其互补的母链有盘绕成新的DNA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复制结束后,由一个DNA分子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新的DNA分子,这两个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新合成的与模板完全互补的链。 DNA复制的终止 过去认为,DNA一旦复制开始,就会将该DNA分子全部复制完毕,才终止其DNA复制。但最近的实验表明,在DNA上也存在着复制终止位点,DNA复制将在复制终止位点处终止,并不一定等全部DNA合成完毕。但目前对复制终止位点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甚少在NDA复制终止阶段令人困惑的一个问题是,线性DNA分子两端是如何完成其复制的?已知DNA复制都要有RNA引物参与。当RNA引物被切除后,中间所遗留的间隙由DNA聚合Ⅰ所填充。但是,在线性分子的两端以5"→3"为模板的滞后链的合成,其末端的RNA引物被切除后是无法被DNA聚合酶所填充的。 在研究T7DNA复制时,这个问题部分地得到了解决。T7DNA两端的DNA序列区有160bp长的序列完全相同。而且,在T7DNA复制时,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不是一个单位T7DNA长度,而是许多单位长度的T7DNA首尾连接在一起。T7DNA两个子代DNA分子都会有一个3"端单链尾巴,两个子代DNA的3"端尾巴以互补结合形成两个单位T7DNA的线性连接。然后由DNA聚合酶Ⅰ填充和DNA连接酶连接后,继续复制便形成四个单位长度的T7DNA分子。这样复制下去,便可形成多个单位长度的T7DNA分子。这样的T7DNA分子可以被特异的内切酶切开,用DNA聚合酶填充与亲代DNA完全一样的双链T7DNA分子。 在研究痘病毒复制时,发现了线性DNA分子完成末端复制的第二种方式。痘病毒DNA在两端都形成发夹环状结构。DNA复制时,在线性分子中间的一个复制起点开始,双向进行,将发夹环状结构变成双链环状DNA。然后,在发夹的中央将不同DNA链切开,使DNA分子变性,双链分开。这样,在每个分子两端形成一个单链尾端要以自我互补,形成完整的发夹结构,与亲代DNA分子一样。在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复制时,尚不清楚末端的复制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也可能像痘病毒那样形成发夹结构而进行复制。但最近的实验表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DNA复制是由一种特殊的酶将一个新的末端DNA序列加在刚刚完成复制的DNA末端。这种机制首先在四膜虫中发现。该生物细胞的线性DNA分子末端有30-70拷贝的5"TTGGGG3"序列,该细胞中存在一种酶可以将TTGGGG序列加在事先已存在的单键DNA末端的TTGGGG序列上。这样有较长的末端单链DNA,可以被引物酶重新引发或其他的酶蛋白引发而合成RNA引物,并由DNA聚合酶将其变成双链DNA。这样就可以避免其DNA随着复制的不断进行而逐渐变短。 在环状DNA的复制的末端终止阶段则不存在上述问题。环状DNA复制到最后,由DNA拓扑异构酶Ⅱ切开双链DNA,将两个DNA分子分开成为两个完整的与亲代DNA分子一样的子代DNA。 高中生物范畴下的DNA复制 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解旋。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配对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简述微生物的分类及其主要代表。

分类包括:属原核生物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真核生物的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生物;及属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种类多,分布广

所有生物的遗传密码是基本相同还是完全相同

所有生物的遗传密码是基本相同还是完全相同除极少数例外,所有生物的遗传密码都是相同的.这种遗传密码的普适性或通用性,也是生物从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一个佐证.目前已发现的例外有:(1)物种所特有的现象.例如,支原体(Mycoplasma)的UGA不再是终止密码子,而是编码色氨酸;嗜热四膜虫(ThermophAilus tetrahymena)的UAA也不再是终止密码子,而是编码谷氨酰胺.(2)线粒体DNA中的密码子不同于染色体DNA中的密码子.UGA在线粒体中不是终止密码子,而是编码色氨酸;CUA在酵母线粒体中编码的不是亮氨酸,而是苏氨酸;AGA在果蝇线粒体中编码的不是精氨酸,而是丝氨酸;AGA和AGG在哺乳动物线粒体中编码的不是精氨酸,而成为终止密码子;AUA在哺乳动物线 粒体中编码的不是异亮氨酸,而是甲硫氨酸

“少数酶是RNA”,那么这些酶存在于哪些生物体内?

首先要弄清楚酶的定义: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所以RNA酶就是有催化作用的RNA。大多数的生物都有(包括人和哺乳动物)。比如DnaG(又称引物酶)就是一小段RNA,它用来催化DNA合成,为DNA合成提供3"-OH端(DNA合成是有方向性的)。

原生生物界的原生生物

真核生物除动物、植物、真菌三界之外统称原生生物,为并系群。等辐骨虫纲(Acantharea),如等棘虫。放射虫纲(Polycystinea)双滴虫类(Diplomonadida),如曲滴虫、贾第虫。Parabasalidea毛滴虫纲(Trichomonada)超鞭毛纲(Hypermastigia)异叶足纲(Heterolobosea),如集胞菌。眼虫门(Euglenozoa) 动质体目(Kinetoplastida)眼虫纲(Euglenida)隐藻纲(Cryptophyta)定鞭藻纲(Haptophyceae),如球石藻、等鞭金藻、棕囊藻。不等鞭毛类(Heterokonta),除下列分类还包括辐球虫、蛙片虫等。金藻纲(Chrysophyceae)硅鞭藻纲(Dictyochophyceae)针胞藻纲(Raphidophyceae)前毛壶菌纲(Hyphochytriomycetes)卵菌纲(Oomycetes)褐藻门(Phaeophyceae),如海带、巨藻、马尾藻、墨角藻。硅藻门(Bacillariophyta)黄藻门(Xanthophyceae)囊泡虫类(Alveolata)顶复门(Apicomplexa),如疟原虫。纤毛虫类(Ciliophora),如喇叭虫、中缢虫、榴弹虫、草履虫、四膜虫。甲藻门(Dinophyceae)单孢子虫门(Haplosporidia)丝足虫类(Cercozoa)根肿菌类(Plasmodiophorida)粒网足虫类(Granuloreticulosea),如有孔虫。叶足纲(Lobosea),如变形虫(阿米巴)。黏菌门(Mycetozoa)原始色素体生物 (Archaeplastida)灰胞藻门 Glaucophyte灰胞藻纲(Glaucocystophyceae)红藻门(Rhodophyta),如石花菜、紫菜。红藻注:以上真核生物列表不完全,尚包括有其他一些未归类原生生物。

关于微生物

不知这对你有用没~~~~~看看微生物(microorganism简称microbe)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真核: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非细胞类:病毒和亚病毒。 微生物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微生物的定义 一切肉眼看不见的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1 特点: 个体微小,一般<0.1mm。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 进化地位低。 2 分类 原核类: 三菌,三体 。 真核类: 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 病毒,亚病毒 (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 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二、微生物的类群 1 细菌: (1)定义: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温暖,潮湿和富含有机质的地方 (3)结构:主要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杆形,螺旋形 基本结构: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质 拟核 菌毛(帮助附着在物体表面)鞭毛(运动功能) 特殊结构:荚膜 (4)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 (5)菌落: 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啊行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落. 菌落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的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毒都不同. 2 放线菌 (1)定义:一类主要成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的,呈微碱性的土壤中 (3)形态构造:主要由菌丝组成,包括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部分气生菌丝可以成熟分化为孢子丝,产生孢子) (4)繁殖: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形式进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5)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彩色干粉 3 病毒 (1) 定义: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2)结构:[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monospace; font-size: 13px; line-height: normal; white-space: pre-wrap; "]蛋白质衣壳以及核酸(核酸为DNA或RNA)[/font] (3)大小:一般直径在100nm左右,最大的病毒直径为200nm的牛痘病毒,最小的病毒直径为28nm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4)增殖:病毒的生命活动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为寄生性。病毒只能寄生在某种特定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利用会宿主细胞内的环境及原料快速复制增值。在非寄生状态时呈结晶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以 噬菌体为例: 吸附→DNA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示意图 微生物的营养 一、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C,H,O,N,P,S以及其他元素 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1 水和无机盐 2 碳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 来源 作用 3氮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所必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来源 作用: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4 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源来源的营养物质或辐射能 根据碳源和能源分类: 5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源微生物,有八大类: 1.真菌:引起皮肤病。深部组织上感染。 2放线菌:皮肤,伤口感染。 3螺旋体:皮肤病,血液感染 如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4细菌:皮肤病化脓,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食物中毒,败血压症,急性传染病等。 5立克次氏体:斑疹伤寒等。 6衣原体: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 7病毒:肝炎,乙型脑炎,麻疹,艾滋病等。 8支原体:肺炎,尿路感染。 生物界的微生物达几万种,大多数对人类有益,只有一少部份能致病。有些微生物通常不致病,在特定环境下能引起感染称条件致病菌。 能引起食品变质,腐败,正因为它们分解自然界的物体,才能完成大自然的物质循环。 有些人误将真菌当作细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误解。尤其以80年代以前未受过系统生物学教育者。 微生物的特点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在形态上,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需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大小以微米和纳米计量。 2.繁殖快 生长繁殖快,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细菌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可以繁殖一代。 3.代谢类型多,活性强。 4.分布广泛 有高等生物的地方均有微生物生活,动植物不能生活的极端环境也有微生物存在。 5.数量多 在局部环境中数量众多,如每克土壤含微生物几千万至几亿个。 6.易变异 相对于高等生物而言,较容易发生变异。在所有生物类群中,已知微生物种类的数量仅次于被子植物和昆虫。微生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所以微生物是很好的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用途。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细胞或是独立的作为生命单位, 或是多个细胞组成细胞群体、组织、器官,进而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具有一定的结构及功能,形成系统和个体(动物,主要为人体);细胞还能够进行分裂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但在基因的表达上,具有选择性)。细胞内有成形细胞核的是真核生物(并不是细胞的任何时期都具有成形核),反之,则是原核生物(无成形核,但有拟核,或叫核区)。[编辑本段]细胞定义的新思考 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自然界中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是生物界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细胞生物学已经成为当代生物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尖端学科,是生物、农学、医学、畜牧、水产和许多生物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50年代以来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大都授予了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 定义概要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病毒必须寄居在活体内) ★除病毒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 生物七大基本特征 1,有严整结构 2,有新陈代谢 3,生长现象 4,应激性 5,生殖和发育 6,遗传变异 7,适应一定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编辑本段]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及糖被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与RNA。 3、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4、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5、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编辑本段]细胞的基本结构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四个部分 显微镜下的细胞1.细胞壁 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它主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孔隙较大,物质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细胞膜 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层分子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 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知道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构成。在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和内侧,有许多球形的蛋白质分子,它们以不同深度镶嵌在磷脂分子层中,或者覆盖在磷脂分子层的表面。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可以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这种结构特点,对于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1)脂双层:磷脂、胆固醇、糖脂,每个动物细胞质膜上约有109个脂分子,即每平方微米的质膜上约有5x106个脂分子。(2)膜蛋白,分内在蛋白和外在蛋白两种。内在蛋白以疏水的部分直接与磷脂的疏水部分共价结合,两端带有极性,贯穿膜的内外;外在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固有蛋白的外端上,或结合在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上。如载体、特异受体、酶、表面抗原。(3)膜糖和糖衣:糖蛋白、糖脂 细胞膜的特性:(1)结构特性:以凝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流动性;(2)功能特性:载体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丰富程度——选择透过性。 3.细胞质 细胞膜包着的黏稠透明的物质,叫做细胞质。在细胞质中还可看到一些带折光性的颗粒,这些颗粒多数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类似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因此叫做细胞器。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在细胞质中,往往还能看到一个或几个液泡,其中充满着液体,叫做细胞液。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合并为一个中央大液泡,其体积占去整个细胞的大半。 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在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 除叶绿体外,植物细胞中还有一些细胞器,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些细胞器的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①线粒体 呈线状、粒状,故名线粒体。在线粒体上,有很多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颗粒,即多种呼吸酶。它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所以有人称线粒体为细胞的“发电站”或“动力工厂”。 ②叶绿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基粒(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基质中还含有DNA。 ③内质网 内质网是细胞质中由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广泛的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它与细胞膜及核膜相通连,对细胞内蛋白质及脂质等物质的合成和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内质网有两种:一种是表面光滑的是滑面内质网,主要与脂质的合成有关;另一种是上面附着许多小颗粒状的,是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着许多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一般认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赤道板周围有特别多的高尔基体,以便合成纤维素及果胶)。 ⑤核糖体 核糖体是椭球形的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膜的外表面(供给膜上及膜外蛋白质),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供给膜内蛋白质,不经过高尔基体,直接在细胞质基质内的酶的作用下形成空间构形),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基地。 ⑥中心体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因为它的位置靠近细胞核,所以叫中心体。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的物质组成。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密切关系。 ⑦液泡 液泡是植物细胞中的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很大,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液泡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达到很高的浓度。因此,它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的状态。动物细胞也同样有小液泡。 ⑧溶酶体 溶酶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其内含有很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物质。 4.细胞核 细胞质里含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核,是由更加黏稠的物质构成的。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往往被中央液泡推挤到细胞的边缘。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易被洋红、苏木精、甲基绿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叫做染色质。生物体用于传种接代的物质即遗传物质,就在染色质上。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质就变化成染色体。 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有些细胞含有两个或多个细胞核,如肌细胞、肝细胞等。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染色质、核液和核仁四部分。核膜与内质网相通连,染色质位于核膜与核仁之间。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一种有机物大分子,又叫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复制,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还有RNA,RNA是DNA在复制时形成的单链,它传递信息,控制合成蛋白质,其中有转移核糖核酸(tRNA)、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比较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动物细胞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但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又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如动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叶绿体,也不形成中央液泡。 总之,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编辑本段]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 1,细胞生长 结果:使细胞逐渐变大。 2,细胞分裂 结果:使细胞数量增多。 3,细胞分化 结果: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群(组织)。[编辑本段]细胞的化学成分 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O、C、H、N、Si、K、Ca、P、Mg,其中O、C、H、N四种元素占90%以上。细胞化学物质可分为两大类: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无机物中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75%—80%。 一、水与无机盐 (一)水是原生质最基本的物质 细胞水在细胞中不仅含量最大,而且由于它具有一些特有的物理化学属性,使其在生命起源和形成细胞有序结构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游离水,约占95%;另一种是结合水,通过氢键或其他键同蛋白质结合,约占4%~5%。随着细胞的生长和衰老,细胞的含水量逐渐下降,但是活细胞的含水量不会低于75%。 水在细胞中的主要作用是,溶解无机物、调节温度、参加酶反应、参与物质代谢和形成细胞有序结构。水之所以具有这么多的重要功能是和水的特有属性分不开的。 1.水分子是偶极子 从化学结构上看,水分子似乎很简单,仅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H2O)。然而水分子中的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一侧显正电性,另一侧显负电性,从而表现出电极性,是一个典型的偶极子(图3-31)。正由于水分子具有这一特性,它既可以同蛋白质中的正电荷结合,也可以同负电荷结合。蛋白质中每一个氨基酸平均可结合2.6个水分子。 由于水分子具有极性,产生静电作用,因而它是一些离子物质(如无机盐)的良好溶剂。 2.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由于水分子是偶极子,因而在水分子之间和水分子与其他极性分子间可建立弱作用力的氢键。在水中每一氧原子可与另两个水分子的氢原子形成两个氢键。氢键作用力很弱,因此分子间的氢键经常处于断开和重建的过程中。 3.水分子可解离为离子 水分子可解离为氢氧离子(OH-)和氢离子(H+)。在标准状况下总有少量水分子解离为离子,大约有107mol/L水分子解离,相当于每109个水分子中就有2个解离。但是水分子的电解并不稳定,总是处于分子与离子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之中。 (二)无机盐 细胞中无机盐的含量很少,约占细胞总重的1%。盐在细胞中解离为离子,离子的浓度除了具有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外,还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主要的阴离子有Cl—、PO4—和HCO3—,其中磷酸根离子在细胞代谢活动中最为重要:①在各类细胞的能量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②是核苷酸、磷脂、磷蛋白和磷酸化糖的组成成分;③调节酸碱平衡,对血液和组织液pH起缓冲作用。 主要的阳离子有:Na+、K+、Ca2+、Mg2+、Fe2+、Fe3+、Mn2+、Cu2+、Co2+、Mo2+。 二、细胞的有机分子 细胞中有机物达几千种之多,约占细胞干重的90%以上,它们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有机物中主要由四大类分子所组成,即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这些分子约占细胞干重的90%以上。 (一)蛋白质 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大分子,几乎各种生命活动无不与蛋白质的存在有关。蛋白质不仅是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而且更重要的是,生物专有的催化剂——酶是蛋白质,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离不开蛋白质。一个细胞中约含有104种蛋白质,分子的数量达1011个。 (二)核酸 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分子,所有生物均含有核酸。核酸是由核苷酸单体聚合而成的大分子。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DNA。当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时,DNA双链即解离为单链,称为变性(denaturation)或熔解(melting),这一温度称为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碱基组成不同的DNA,熔解温度不一样,含G—C对(3条氢键)多的DNA,Tm高;含A—T对(2条氢键)多的,Tm低。当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以下,变性DNA的互补单链又可通过在配对碱基间形成氢键,恢复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复性(renaturation)或退火(annealing)。 DNA有三种主要构象 B-DNA:为Watson&Click提出的右手螺旋模型,每圈螺旋10个碱基,螺旋扭角为36度,螺距34A,每个碱基对的螺旋上升值为3.4A,碱基倾角为-2度。 A-DNA:为右手螺旋,每圈螺旋10.9个碱基,螺旋扭角为33度,螺距32A,每个碱基对的螺旋上升值为2.9A,碱基倾角为13度。 Z-DNA:为左手螺旋,每圈螺旋12个碱基,螺旋扭角为-51度(G—C)和-9度(C—G),螺距46A,每个碱基对的螺旋上升值为3.5A(G—C)和4.1A(C—G),碱基倾角为9度。 (三)糖类 细胞中的糖类既有单糖,也有多糖。细胞中的单糖是作为能源以及与糖有关的化合物的原料存在。重要的单糖为五碳糖(戊糖)和六碳糖(己糖),其中最主要的五碳糖为核糖,最重要的六碳糖为葡萄糖。葡萄糖不仅是能量代谢的关键单糖,而且是构成多糖的主要单体。 多糖在细胞结构成分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细胞中的多糖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营养储备多糖;另一类是结构多糖。作为食物储备的多糖主要有两种,在植物细胞中为淀粉(starch),在动物细胞中为糖元(glycogen)。在真核细胞中结构多糖主要有纤维素(cellulose)和几丁质(chitin)。 (四)脂类 脂类包括:脂肪酸、中性脂肪、类固醇、蜡、磷酸甘油酯、鞘脂、糖脂、类胡萝卜素等。脂类化合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1、中性脂肪(neutral fat) ①甘油酯:它是脂肪酸的羧基同甘油的羟基结合形成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甘油酯是动物和植物体内脂肪的主要贮存形式。当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或脂类过剩时,即可转变成甘油酯贮存起来。甘油酯为能源物质,氧化时可比糖或蛋白质释放出高两倍的能量。营养缺乏时,就要动用甘油酯提供能量。 ②蜡:脂肪酸同长链脂肪族一元醇或固醇酯化形成蜡(如蜂蜡)。蜡的碳氢链很长,熔点要高于甘油酯。细胞中不含蜡质,但有的细胞可分泌蜡质。如:植物表皮细胞分泌的蜡膜;同翅目昆虫的蜡腺、如高等动物外耳道的耵聍腺。 2、磷脂 磷脂对细胞的结构和代谢至关重要,它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也是许多代谢途径的参与者。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大类。 3、糖脂 糖脂也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与细胞的识别和表面抗原性有关。 4、萜类和类固醇类 这两类化合物都是异戊二烯(isoptene)的衍生物,都不含脂肪酸。 生物中主要的萜类化合物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E、K等。还有一种多萜醇磷酸酯,它是细胞质中糖基转移酶的载体。 类固醇类(steroids)化合物又称甾类化合物,其中胆固醇是构成膜的成分。另一些甾类化合物是激素类,如雌性激素、雄性激素、肾上腺激素等。 三、酶与生物催化剂 (一)酶 细胞酶是蛋白质性的催化剂,主要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增加了反应物分子越过活化能屏障和完成反应的概率。酶的作用机制是,在反应中酶与底物暂时结合,形成了酶——底物活化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对活化能的需求量低,因而在单位时间内复合物分子越过活化能屏障的数量就比单纯分子要多。反应完成后,酶分子迅即从酶——底物复合物中解脱出来。 酶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高度特异性和可调性;要求适宜的pH和温度;只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反应,对正负反应的均具有催化能力,实质上是能加速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 某些酶需要有一种非蛋白质性的辅因子(cofactor)结合才能具有活性。辅因子可以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分子,也可以是一种金属离子,或者二者兼有。完全的蛋白质——辅因子复合物称为全酶(holoenzyme)。全酶去掉辅因子,剩下的蛋白质部分称为脱辅基酶蛋白(apoenzyme)。 (二)RNA催化剂 T.Cech 1982发现四膜虫(Tetrahymena)rRNA的前体物能在没有任何蛋白质参与下进行自我加工,产生成熟的rRNA产物。这种加工方式称为自我剪接(self splicing)。后来又发现,这种剪下来的RNA内含子序列像酶一样,也具有催化活性。此RNA序列长约400个核苷酸,可褶叠成表面复杂的结构。它也能与另一RNA分子结合,将其在一定位点切割开,因而将这种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序列称为核酶Ribozyme。后来陆续发现,具有催化活性的RNA不只存在于四膜虫,而是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核糖体的肽基转移酶,过去一直认为催化肽链合成的是核糖体中蛋白质的作用,但事实上具有肽基转移酶活性和催化形成肽键的成分是RNA,而不是蛋白质,核糖体中的蛋白质只起支架作用。

我想知道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原始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生物如何从无生命的物质发展而来的问题。  最早的化石是35亿年前的包括叠层石在内的微化石,但这些都是已经具有细胞形态的生命了。从这些化石中我们只能获得有关原始细胞的大小、细胞壁形态、细胞分裂等方面的资料,不可能了解有关核酸、蛋白质以及信息的转录、翻译系统的来源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研究生命起源必须要解答的。在达尔文时代,单纯用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可信结论,却不能解决生命的起源问题。现在,人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进行了多种复杂的实验,对于生命从无机界发展而来的历史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一)有关生命起源的几个假说  历史上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有多种臆测和假说,也有很多争论。一个假说是“神创论”,它把生命起源这一科学命题划入神学领域,因而是不科学的。  第二个假说是自然发生说(spontaneous generation)。这是 19世纪前广泛流传的理论,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古代中国人相信“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埃及人认为尼罗河谷的蛙和鳝鱼是淤泥经日光照射而产生的。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就是一个自然发生论者,他甚至还编制了一个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中自然发生的物种名录。例如,他认为腐烂尸体和排泄物能产生绦虫,粘液能产生蟹、鱼、蛙和蝾螈等。中世纪的西方虽然神创论占了统治地位,但自然发生学说仍大有发展。例如,“鹅树学说”认为针叶树的树脂和海水的盐分结合可生出鹅和鸭,因而鹅、鸭肉曾一度被划为素食。17世纪荷兰人J. van Helmont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虽然有所贡献,但对于生命起源问题却主张自然发生说。他还用“实验”证明,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 21d后就会产生老鼠,并且使他十分惊讶的是,这种“自然”发生的老鼠竟和常见的老鼠完全相同。J.van nelmont的实验没有排除老鼠从外界进入的可能性,他们的结果显然是错误的。  17世纪意大利医生 Francesco Redi第一次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而成的(见图)。  Redi的实验严谨而有说服力,此后人们才逐渐相信较大的动物如蝇、鼠、象等不能自然发生。但是,由于雷文虎克发现了到处都有小的动物,如纤毛虫以及细菌等,人们觉得小的动物是可以自然发生的。主张生物进化的先驱拉马克也认为小的滴虫(如鞭毛虫、纤毛虫条)等可以自然发生,其他生物则是从这些自然发生的小生物进化发展而来的。意大利生物学家 L. Spallanzani(1729年—1799年)的实验证明小生物也不是自然发生的。他将肉汤装入不封口的瓶中煮沸,静置数日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如将瓶口封盖,然后煮沸、静置,肉汤中不出现微生物(见图)。  他的结论是肉汤中的小生物来自空气,而不是自然发生的。但自然发生论者则认为他把肉汤“折磨”得失去了“生命力”,并且在封盖的瓶中空气也变了质,不适于生命的生存了。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实验才最后地否定了自然发生说。巴斯德根据他的发酵研究认为,生物不可能在肉汤或其他有机物中自然发生,否则灭菌、菌种选育等就都是无意义的了。巴斯德做了一系列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来自无生命的物质。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是“鹅颈瓶实验”(见图)。  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这就使那些认为Spallanzani的实验使空气变坏的人无话可说),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孢子)。1864年巴斯德在法国国家科学院报告了他的工作。原定和他辩论的有名的自然发生论者F.A.Pouchet撤销了辩论。“生命来自生命”,即生源论(Biogenesis)取得了胜利。  第三个假说是宇生论(Cosmozoa theory)。这一学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落入地球,从而使地球有了初始的生命。但是宇宙空间的物理条件(如紫外光、温度等)对生命是致死的,生命怎能穿过宇宙空间而进入地球呢?像微生物孢子这一水平的生命形态看来是不可能从天外飞来的,但是一些构成生命的有机物质有没有可能来自宇宙空间呢?有些人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1959年9月澳大利亚落下一颗炭质陨石,其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同,不是L型的,而是以D型和L型的消旋混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有些氨基酸还是地球上生物所没有的,可见它们不是来自地面上的污染,而是陨石本身所含有的。此外,宇宙空间的研究表明,星际物质中含有尘埃颗粒。尘埃的直径大的有0.6 μm,小的只有0.04 μm。尘埃的温度在10K左右,因此空间很多气体都冻结在尘埃的表面,它们经光、电、紫外线的冲击,可以完成有机合成的过程,因而一些有机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分子就可在尘埃的表面产生,光谱分析证明确实如此。有人认为,带有这些有机分子的尘埃由慧星带到地球上。慧星是星际物质组成的,在地球形成的早期,慧星的尾部把大量有机分子撒落到地球上来,从而使地球有了生命。地球以外确实存在着有机物,当然也就有存在生命的可能,不过这不能证明地球上的生命就是来自天外的。但无论生命是来自天外,还是来自地球本身,生命总是从无生命的物质经过化学进化的阶段而来的,而地球形成的条件是能够满足化学进化的要求的。  此外,还有人主张生命和物质、能量一样是永恒的,没有发生和起源,只有传播和变迁。这种见解对于研究生命起源问题显然是无益的。  (二)生命来自无生命物质——新的“自然发生”  巴斯德的工作虽然证明了在现在的条件下,生命不可能自然发生,但是却不能解答这样的问题:既然生命来自生命,最早的生命来自哪里呢?  1924年前苏联生物学家奥巴林(A·I·OParin)用俄文发表了《生命起源》专著。 5α以后,英国遗传学家霍尔丹(T.B.S.Haldane)也发表了论文,提出了与奥巴林相同的观点。 1936年奥巴林改写了《生命起源》,增加了内容,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从此,生命起源的问题也重新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很多人进行了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利用更先进的实验技术进行了更深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这些研究表明,生命与无生命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和自然发生论好像很相似,其实却有根本不同,可称为新的自然发生学说。按照这个学说,生命是在长时期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的某一阶段无生命的物质所发生的一个进化过程,而不是在现在条件下由非生命的有机物质突然产生的。这个学说因为有比较充分的根据和实验证明,因此得到多数科学家的承认,很多研究者也都以此学说为根据继续深入研究。  (三)宇宙的进化和地球的形成  生命的起源是宇宙进化的一部分,因此首先简单了解一下宇宙的进化,特别是地球的形成是必要的。  现在流行一种观点:这个宇宙始于 150±30亿年前的一次突发的大爆炸,之后,宇宙出现了由氢和氦组成的巨大星云,这个星云分裂而成许多较小的星云。由于某些还不知道的原因,星云开始缓慢地收缩,并发生旋转运动。先收缩成为扁平的圆盘状,同时旋转速度逐渐增加,收缩时内部收缩较快,外部较慢,到一定程度时,内部逐渐形成了一个密度较大的实体。这就是正在形成的恒星,又称为原始星。一些物质继续不断地落在它的表面,使它增大,质量增加。在收缩之前,星云的温度很低,由于引力收缩,密度的加大,分子间磨擦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地辐射出去,因而温度上升,这一过程不断进行,温度继续上升,直到中心发生极高的压力,氢原子在高温下发生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时就形成了一颗恒星。太阳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原始星周围还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它们一部分落到原始星上,另一部分由于旋转的加速而被摔出去。被摔出去的物质,第一,会继续围绕着原始星旋转;第二,它们会彼此吸引、碰撞而聚合成为小的团块。这些小的团块在旋转过程中也会吸引外部的物质而逐渐增大。这一过程导致了许多行星的形成,地球就是这样形成的一颗行星。形成的行星还可以吸引附近更小的物体,成为它的卫星。  我们的太阳系就是如上述方式形成的(这是目前一般接受的学说),地球就是太阳形成时摔出去的物体的一部分,月亮是被地球捕获的一个小的球体。  初形成时的地球与现在的地球环境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在当时的条件下生命才会出现。所以我们先来看一下地球初形成时的物理条件。  地球在初形成时,它的组成成分主要是氢和氦以及一些固体尘埃。起初它的温度比较低,最初形成的地球有一个内核,是固体尘埃聚合形成的,外面包围着一层气体,形成第一次大气层,即初级大气圈。地球逐渐收缩,温度便逐渐升高,到温度高达一定程度时,外面的大气便完全消失。这是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气体脱离了地球的引力,加上强烈的太阳风的作用而逸散开去之故。  然后地球表层的温度又逐渐下降,内部温度仍然很高,表现为频繁的火山活动。地球内部的物质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冲破地表出来,这就形成了第二次的大气层,即次生大气圈。这个大气层也不同于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它是还原型的,不含氧、氮,一般认为它所含的都是氢的化合物,如氢与氧合成的水蒸汽(H2O),氢与氮合成的氨(NH3),氢与碳合成的甲烷(CH4),氢与硫合成的硫化氢(H2S)等。这些新产生的气体所形成的大气层是稳定的,因为它们的温度不足以使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太高而脱离地球的引力。生命就是在这样的大气条件下产生的。  地球刚形成时没有河流与海洋,只是大气层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汽。当地球表面温度再降低时,由于内部温度还很高,频繁的火山活动喷出了更多的水蒸汽。大气层中的水蒸汽饱和冷却而形成雨水降落到地面上,雨水在地壳下陷及低落处聚集而成河流海洋。当地壳表面温度下降到100℃以下时,它们就不再变为水蒸汽,而成为水。  当大气层的水蒸汽凝结为雨水而降落时,大气中的一些其他气体被溶解到了水里。地壳表面的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解在水中,因此原始海洋里积累了许多化合物,包括最原始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这就为产生更复杂的化合物打下了物质基础。原始海洋就这样成了原始生命的诞生地。至于生命发生所需的能量,根据当时地球的情况,可能是来自紫外线和闪电,此外还有地壳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以及火山、温泉放散的热等(表1)。光虽是最大的能源,但每个量子的能量低,并且当时还没有光合作用,因而没有什么用处。紫外光每个量子含能量高,能打破有机分子的共价键,因而能推动多种化学反应导致新分子的生成。  表1 地球早期的能源  关于地球的年龄:由于太阳、行星和陨石都是由同一宇宙星云形成的,因而根据陨石的年龄就可约略知道地球的年龄。陨石的年龄可根据陨石中同位素的衰变来计算,也可以根据地球本身岩石中同位素的衰变直接计算地球的年龄。两种计算所得结果都表明地球年龄应是46亿年。  (四)化学进化  生命发生的最早阶段是化学进化,即从无机小分子进化到原始生命的阶段(见图)。  原始生命即是细胞的开始。细胞的继续进化,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等,则是生物进化阶段。  化学进化的全过程又可分为4个连续的阶段:  1.从无机分子生成有机分子  在实验室中,人们早已成功地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了。1828年维勒(F.W ohler)首先用氧化铅和铵合成了尿素。以后大量的有机物不断地从无机物中合成出来。但是在自然界中有没有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呢?奥巴林和霍尔丹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分别推测,在地球早期的还原性大气中可能发生这样的过程。原始大气中含有大量氢的化合物,如甲烷、氨、硫化氢、氰化氢,以及水蒸汽等,这些气体在外界高能作用下(如紫外线及宇宙射线、闪电及局部高温等),有可能合成一些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根据这个推想,人们在实验室中模拟地球生成时的原始环境条件进行了实验。  模拟实验第一个用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环境条件下,无机物可能转化为有机分子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S.Miller。他安装了一个密闭的循环装置(见图),其中充以CH4、NH3、H2和水蒸汽,用来模拟原始的大气。  在密闭装置的一个烧瓶中装水,用来模拟原始的海洋。然后他给烧瓶加热,使水变为水蒸汽在管中循环,同时又在管中通入电火花模拟原始时期天空的闪电放能,使管中气体能够发生反应。管上的冷凝装置使反应物溶于水蒸汽中而凝集于管底。一星期之后,他检查管中冷凝的水,发现其中果然溶有多种氨基酸、多种有机酸(如乙酸、乳酸等),以及尿素等有机分子(表2)。有些氨基酸如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等和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是一样的。  表2 Miller 模拟实验获得的有机物  此后许多人进行了类似的实验,有人改用了其他气体,也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结果。例如,有人用甲浣、水蒸汽及氨,经辐射作用而合成了丙炔腈、氰化氢,也合成了一些氨基酸。在各种能源方面,除了火花放电之外,还用了紫外线、冲击波、γ射线、电子束及高温(加热到 1000℃)等,这些实验都同样地可以成功。特别有意义的是紫外线的作用,因为紫外线是地球早期在原始大气中最多的能源。可以想象,有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就可以形成氨基酸这类的小分子。  除了氨基酸之外,其他小的有机分子,如嘌呤、嘧啶等碱基,核糖、脱氧核糖核酸及脂肪酸等也可以在同样的情况下形成。甚至有人报道了核苷酸、卟啉、烟酰胺等类化合物也在这些实验的化合物中被发现。例如,用甲烷、氨、水蒸汽及氢的混合物,通过电子束射击,合成了腺嘌呤;用紫外线或γ射线照射稀释的甲醛溶液,合成了核糖及脱氧核糖;用甲烷与水通过电火花放电作用合成了C2~C12的单羧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异己酸)等。  值得提出的是,在模拟实验中最容易获得的碱基是腺嘌呤。腺嘌呤无非是氰化氢的五聚体,所以是易于合成的。  其他3种碱基,即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必须经过较复杂的反应才能生成。有了腺嘌呤就有可能产生 ATP高能化合物了。腺嘌呤、核糖和磷酸化合物溶液通过 240 nm~290nm紫外光照射就可产生ADP和ATP。因此很可能正是由于腺嘌呤易于产生,在生命发生的早期ATP这一为生命活动供能的分子就产生了。也正是由于腺嘌呤易于产生,因而在生命进化过程中,ATP成了广泛分布于生命界的供能物质。  Miller等人所做的模拟实验和来自陨石的资料证明,氨基酸、腺嘌呤等有机物都是能在生物发生之前合成的(前生物合成 prebiotic synthesis),而且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坠落于澳大利亚的一块陨石含有Miller已证明过的许多相同的氨基酸和大致相同的相对数量。这一巧合为Miller设想的前生物合成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Miller认为,如果这些有机物只存在于宇宙尘、慧星、小行星、陨星等上,因其含量太少,不足以构成生命起源的基础。只有在它们来到地球,累积在原始海洋之后,才能导致生命的出现。  2.从有机小分子生成生物大分子  生命物质的最主要的两个基石是蛋白质与核酸,因此生命起源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上述的有机小分子如何形成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关于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人们也有一些实验与推测。一般认为氨基酸、核苷酸等在海水中经过长期积累浓缩,在适当的条件下(如吸附在无机矿物粘土上),氨基酸与核苷酸即可分别通过聚合作用而形成原始的蛋白质与核酸。  根据实验推测,这种聚合作用是通过2种方式实现的:①溶液聚合,在粘土表面吸附作用下发生聚合。粘土的细粒带有电荷,可以使氨基酸等单体吸附其上,大量聚集,有利于聚合。例如,在稀薄的氨基酸溶液中加入氰化氢(Miller的实验液中有此产品),在常温下就可生成多肽。又如,将甘氨酸溶于氢氧化铰溶液中,密闭加热至 140℃, 19h,甘氨酸就可直接聚合成为多聚甘氨酸。多聚甘氨酸与甲醛在粘土的吸附作用下,可生成含有丝氨酸或苏氨酸的复杂多肽链;②浓缩聚合。有人认为,在海洋靠岸的一些小角落或是像湖泊样的小水体中,由于长期蒸发,水中氨基酸等分子含量可以是很高的。这样的溶液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可以直接产生“类蛋白质(proteinoids)”样的多肽。美国福克斯(F.Fox)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将一些氨基酸混合后,倒入 160℃~200℃的热砂或粘土中,使水分蒸发、氨基酸浓缩,经过0.5h~3.0h,就产生了一种琥珀色的透明物质,即类蛋白质。这种物质之所以被称为类蛋白质,是因为它具有蛋白质的某些特性,例如,显色反应,肽链结构,水解后产生氨基酸,可被蛋白酶水解,有微弱的酶活性。但是它又有一些不同于蛋白质的特性,如没有旋光性,有序程度差,不能引起免疫反应。  除此之外,模拟实验还发现了另一些聚合的方式。如加热氰化氢与氨的混合物,所得的产物水解后即含有类似肽的物质。所以有人认为,多肽可能是由于氰氢酸聚合物水解而形成的。这些都说明蛋白质的起源可能是有多种途径的。  关于核酸大分子的合成也有类似的试验,例如用高温加热的方法,就可使单核苷酸聚合成多核苷酸。单核苷酸在50℃~60℃时只要有多聚磷酸酯存在,也可以形成多核苷酸。  总之,类似于蛋白质和核酸的物质,在人工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都已能制造出来。但这些产物和现代生命的蛋白质和核酸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它们的结构比较简单,有序程度比较低,功能也不十分专一。例如,酶的活力不高,专一性不强,一种酶可有几种的作用;一种核酸可能担任几种核酸的功能等。这些分子在漫长岁月中再经演化才成为现在的更有序、功能也更复杂的蛋白质和核酸分子。  因此,我们目前还不能肯定上述各种方式就是蛋白质和核酸发生的方式,但是可以说,这些都是极可能的方式  3.多分子体系的形成和原始生命的出现  生物大分子还不是原始的生命。各种生物大分子在单独存在时,不表现生命的现象,只有在它们形成了多分子体系时,才能显示出生命现象。这种多分子体系就是原始生命的萌芽。  多分子体系是如何生成的呢?奥巴林和福克斯做了很多实验,分别提出团聚体学说和微球学说。  奥巴林的团聚体学说(coacervate theory)认为,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溶液和核酸溶液合在一起时,可形成团聚体小滴,这就是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一定的生命现象。  奥巴林最初做的实验是这样的:他将白明胶(蛋白质)的水溶液与阿拉伯胶(糖)的水溶液混在一起,在混合之前,这种溶液都是透明的,混合之后,变为混浊。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在均匀的溶液中出现了小滴,即团聚体。它们四周与水液有明显的界限。  用蛋白质、核酸、多糖、磷脂及多肽等溶液也能形成这样的团聚体。  团聚体小滴的直径为1μm~500μm。团聚体小滴外围部分增厚而形成一种膜样结构与周围介质分隔开来,奥巴林已能使团聚体小滴具有原始代谢特性,使之稳定存在几小时到几个星期,并能使之无限制地增长与繁殖。例如,把磷酸化酶加到组蛋白与阿拉伯胶的溶液中,酶就在团聚体小滴中浓缩,如果随后在周围介质中加入葡萄糖-1-磷酸,后者就扩散到团聚体中,并酶聚而成淀粉,而使团聚体的体积增大。葡萄-1-磷酸中的磷酸键可提供聚合所需的能,而聚合时释放出来的无机磷酸盐则作为废物从团聚体中排出。另一个例子是把组蛋白与RNA制成团聚体,再把RNA聚合酶加入团聚体小滴内,把ADP作为“食物”加到周围介质中。在团聚体里,ADP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而生成多腺苷酸(ADP供给能量),多腺苷酸增加了团聚体中RNA的总量,于是小滴生成并分裂成为子滴。奥巴林还模拟了团聚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试验。他把叶绿素加到团聚体小滴中,把甲基红和抗坏血酸作为“食物”加到介质中。当用可见光照射团聚体小滴时,叶绿素中被激发的电子使甲基红还原,而从抗坏血酸中释放出的电子则用来替换叶绿素中的电子。  这一过程类似于绿色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水分子在光能作用下,把NADP还原为NADPH)。  此外,团聚体能从周围的介质中吸取不同的物质,这样的团聚体就可以“生长”,长到一定程度时团聚体还能“生殖”(“出芽”,分出小团聚体来)。团聚体吸取外界物质似乎还有选择性。团聚体内部有一定结构,团聚体如吸取了酶,酶可以在团聚体内进行工作(合成或分解某些物质)。团聚体与周围环境有一个明显的界限,这是原始膜形成的一种方式。  由此可见,团聚体是能够表现一定的生命现象的。  这许多特征使人们设想,多核苷酸与多肽溶液,或核酸溶液与蛋白质溶液,在浓缩后,在一定的温度及其他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团聚体这一多分子体系,这就是原始生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核酸溶液与蛋白质溶液形成的团聚体才会进化为原始的生命。其他胶状溶液的团聚体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都被淘汰了。有人曾在数百米至数千米深海中发现类似于团聚体的物质,这被认为是一个直接证明:团聚体样的多分子体系确曾发生过;团聚体的确是类似于原始生物。有一次竟有一位有经验的生物学家把它误认成是一种细菌。  微球体学说(microsphere theory)是福克斯提出的。福克斯发现,将干的氨基酸或实验室所得的“类蛋白质”加热浓缩,即可形成微球体(见图)。微球体在溶液中是稳定的,各微球体的直径是很均一的,约在 1μm~2μm之间,相当于细菌的大小。微球体表现出很多生物学特性,例如①微球体表面有双层膜,使微球体能随溶液渗透压的变化而收缩或膨胀。如在溶液中加入氯化钠等盐类,微球体就要缩小;②能吸收溶液中的类蛋白质而生长,并能以一种类似于细菌生长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③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微球体的超微结构类似于简单的细菌;④表面膜的存在使微球体对外界分子有选择地吸收,在吸收了ATP之后,表现出类似于细胞质流动的活动。  不论是哪一种多分子体系,如果要继续进化为原始的生命,下列三点是重要的:  第一,多分子体系内部必须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结构,这是生命起源的一个重要条件。有了一定的物理化学结构,即有了一定组织,才有吸收物质及进行化学反应的能力,并且这些反应才能以一定方式进行。有了一定的组织,体系就有了稳定性而不易被破坏,才可以生存下来,才能脱离外界环境的影响,走向独立“生活”。分子的有规律的空间排列是造成多分子体系一定物理化学结构的主要根据。  第二,多分子体系的主要组成必须是蛋白质和核酸,有了这两类大分子,多分子体系才能建立转录翻译体系,才得以实现遗传的功能。大概地球早期海洋中团聚体或微球体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由白明胶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形成的团聚体等,由于不能复制,在自然选择中都被淘汰了,只有含核酸和蛋白质的多分子体系才被选择而留下来。其他大分子如多糖、脂类等也都参加到核酸和蛋白质体系中去,完成它们的特定功能。  第三,原始膜的形成。多分子体系的表面必须有膜。有了膜,多分子体系才有可能和外界介质(海水)分开,成为一个独立的稳定的体系,也才有可能有选择地从外界吸收所需分子,防止有害分子进入,而体系中各类分子才有更多机会互相碰撞,促进化学过程的进行。那么,原始膜是怎样产生的,并怎样发展成双层膜的呢?有人主张,类脂分子(磷脂类)吸附在多分子体系的界面上,蛋白质分子和类脂分子相互作用,吸附于类脂分子上或埋入类脂层中,从而形成一个脂类蛋白质层。继续发展,这个脂类蛋白质层在一定的物理作用下变为双层,再吸收一些多糖等其他分子,就成了双分子层的原始膜了。  原始膜的结构和功能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复杂化而成为现在的生物膜。  核酸酶和核酸-蛋白质体系这里有一个问题,即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核酸只有在蛋白质(酶)的作用下才能合成,而蛋白质也只有在其相应的核昔酸顺序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合成。因此很难设想,结构上如此复杂的核酸和蛋白质,在地球的早期会同时自然地产生,并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那么,是通过什么样的化学过程才能形成核酸和蛋白质相互依赖的多分子系统呢?  美国 T. Cech研究原生动物四膜虫(Tetrahymena)的 RNA,发现从四膜虫 rRNA的前身分子切下的内含子,即L19RNA(见图)有很强的酶活性,它能使核苷酸聚合而成多核苷酸,又能将多核苷酸切成不同长短的片段,而它本身却能保持不变。  可见它是一个真正的酶,而被定名为核酸酶(ribozyme)。它的特点是集信息与催化作用于一身。它的发现,使人们在生命起源中蛋白质-核酸谁先谁后的问题上倾向于把RNA当作先出现的分子,而通过RNA的酶促作用而合成了蛋白质,这样就产生了RNA蛋白质这一遗传系统了。由于蛋白质有20个不同的侧链,分子构象上

细胞生物学实验去垢剂对细胞膜的影响 思考题

1膜是非极性的。所以越小越不带电越好过2动物细胞膜很脆弱,渗透压过大过小都会把膜搞破,去垢剂可以很快的把膜拆碎3微量的就可以把膜搞碎了,我们常用0.1%SDS,可以很好的溶解细胞。4四膜虫有细胞壁,所以不容易被涨破。

化生的生物都有哪些?

原生生物包括4个大的纲:鞭毛虫纲、纤毛虫纲、肉足纲、孢子虫纲。下面我分别就各纲举几种例子,如:鞭毛虫纲里包括绿眼虫、群体鞭毛虫、夜光虫、领鞭毛虫、利氏曼原虫、锥虫、披发虫等;纤毛虫纲包括喇叭虫、草履虫、四膜虫、钟形虫、栉毛虫等;肉足纲包括放射虫、衣壳虫、沙壳虫、太阳虫、变形虫、有孔虫等;孢子虫纲就一种典型的,是疟原虫。这些已经够用了吧!

细胞生物学实验去垢剂对细胞膜的影响 思考题

1 膜是非极性的。所以越小越不带电越好过2 动物细胞膜很脆弱,渗透压过大过小都会把膜搞破,去垢剂可以很快的把膜拆碎3 微量的就可以把膜搞碎了,我们常用0.1%SDS,可以很好的溶解细胞。4 四膜虫有细胞壁,所以不容易被涨破。

那些rna具有生物催化活性

Cech发现四膜虫tetrahymena)的 26SrRNA前体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内含子(intron)的自我拼接。RNA解旋酶(RNA helicases)是一个包含了与RNA代谢(从翻译起始、核糖体形成、前mRNA拼接和mRNA降解)的许多方面有关的蛋白质家族。 人体内也有RNA解旋酶 DEAD-box RNA解旋酶是RNA解旋酶中常见的一类酶蛋白。这种酶具有两个RecA-like结构域(RecA-like domains)充当将RNA改变成较高级别结构时的.按结构分核酶共有六种类型。即Ⅰ类内含子、RNaseP、锤头状核酶、发夹状核酶、丁型肝炎核酶和VS核酶。通过对这六类核酶组成及结构的研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锤头状、发夹状核酶的特点,人工合成所需要的核酶。(见http://academic.brooklyn.cuny.edu/chem/zhuang/QD/toppage1.htm) 自然界存在催化分子内反应(incis)的ribozyme(自我剪接型)和催化分子间反应(in trans)的ribozyme。内反应ribozyme可分为两类:Ⅰ型IVS:均与四膜虫大核rRNA前体的IVS结构相似、催化自我剪接需鸟苷(或5′鸟苷酸)和Mg2+参与。Ⅱ型IVS :结构与四膜虫的不同,而与细胞核mRNA前体中的IVS相似。它催化自我剪接反应不需要鸟苷或鸟苷酸参与,但仍需Mg2+。催化分子间反应(in trans)的ribozyme较多,例如L-19IVS具有5种酶活性,可催化多种分子间反应

利用水生生物监测和评价水体污染的两种方法!!!急,在线等!

2.3 水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 2.3.1利用指示生物在水体中的出现或消失、数量的多少来监测水质 许木启 [3]利用白洋淀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优势种的变化来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和自净程度。结果表明,府河—白洋淀水体从上游至下游,浮游动物耐污种类逐渐减少,广布型种类逐渐出现较多,在下游许多正常水体出现的种类均有分布;同时,原生动物由上游的鞭毛虫至中游出现纤毛虫,在下游则发现很多一般分布在清洁型水体的种类,表明府河—白洋淀水体从上游到下游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减轻,水体具有明显而稳定的自净功能。 2.3.2利用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来监测水质 蒋昭凤等 [4]用底栖动物的变化趋势评价湘江水质污染,结果发现湘江干流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数和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从上游到下游呈减少趋势,表明毒杀生物的有毒物质对湘江的污染较为明显,并且可根据湘江干流各断面种类数的减少程度判断出各断面的污染程度;同时也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也呈减少趋势,说明这种有毒污染仍在发展之中。 2.3.3水污染的生物测试 水污染的生物测试是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质的毒害所产生的生理机能的变化,测试水质污染状况。 Belding [5]根据鱼的呼吸变化指示有毒环境,在有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鱼腮呼吸加快且无规律。德国[6]从1977年开始研究利用鱼的正趋流性开展生物监测,在下游设强光区或适度电击,控制健康鱼向下游的活动;或间歇性提高水流速度,迫使鱼反应。如果鱼不能维持在上游的位置,则表明污染产生了危害。 3 国内外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来,应用生物监测环境技术的研究广泛开展,出现了一些新方法、新材料和新的监测物,提高了生物检测的灵敏性。 3.1 水污染生物监测及其检测的新方法 3.1.1 利用遗传毒理学监测水体污染 环境污染物质对人类及其它生物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对细胞遗传物质造成的损害。因此,近20年来环境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细胞微核技术和四分体微核技术在动植物以及人类染色体受外界理化因子的损伤等方面的分析、诱变剂的测试筛选,以及应用于环境监测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7]。微核在生物细胞内的形成途径以及与染色体畸变的相关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用微核测定法替代染色体畸变方法来监测环境污染物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最常用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技术是一种以染色体损伤及纺锤丝毒性等为测试终点的植物微核监测方法,该技术自1982年由Degrassi等建立以来,在环境诱变和致癌因子的检测研究中,特别是在水质污染和致突变剂检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8]。 吴甘霖 [9]在利用水花生根尖微核技术(MCN)对马鞍山市废水的监测研究中,发现利用水花生根尖微核可作为监测水体污染的新材料。其根尖细胞微核率 MCN(‰),不仅可用于监测不同废水的污染程度,而且由于该植物长期生活在污染水体中,还能反映不同废水的污染物富集程度及现状。当外界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致突变物时,可使细胞发生损伤,从而使微核细胞率上升。另外微核细胞率的上升,提示环境中存在有致突变物,即受试水样中含有能打断DNA分子的诱变剂或能打断纺锤丝的纺锤丝毒剂,从而表现出遗传毒性。 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即彗星试验也是一种通过检测DNA链损伤来判别遗传毒性的技术。它比微核试验更有益,因为环境中的遗传毒物浓度一般很低,而彗星试验检测低浓度遗传毒物具有高度灵敏性,所研究的细胞不需要处于有丝分裂期。同时,这种技术只需要少量细胞。目前它已经被用于检测哺乳动物、蚯蚓、一些高等植物、鱼类、两栖动物以及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细胞[11]。Mirjana Pavlica等 [10]用暴露在五氯苯酚(PCP)中的淡水蚌类(Dreissena polymorpha Pallas)血细胞进行彗星试验,观察血细胞中DNA损伤程度。在进行实验室实验和原位实验后,发现高浓度的PCP(80g/L)会引起血细胞中DNA断裂,表明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能够监测水体中PCP污染。 SOS显色法[12]是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遗传毒性检测新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及假阳性率低的特点,被广泛用于遗传毒性的测定中。其原理是:在DNA分子受到外因引起的大范围损伤、其复制又受到抑制的情况下,会导致一种容易发生错误的修复。所有这些在遗传毒物处理后大肠杆菌中出现的一系列反应统称为SOS应答。SOS显色法有许多优于Ames的特点:(1)快速、简便,测定过程只需7h;(2)灵敏,被处理的细胞全产生或不产生SOS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β-ONPG(邻硝基苯β-D-半乳糖苷)分解产物非常灵敏;(3)准确,SOS显色法测定的是遗传毒物对细胞原发的直接反应,其阳性结果十分可信,而Ames试验的假阳性率较高。因此,SOS显色法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成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水质监测评价方法。 3.1.2 微型生物监测(PFU法) 以前生物监测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分类和结构方面。然而,生物系统的结构变化并非总与生物系统的其它变化相关联,仅以某个种类、某个种群构成的生物反应系统的变化来评价一个水生生态系统,其偏差较大。因此,为掌握水生生态系统对环境污染的完整反应,要求我们在生物系统(细胞、组织、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中选择超出单一种类水平即群落或生态系统来作为生物监测的生物反应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均进行研究。美国Cains创建了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简写为PFU)测定微型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参数,进而进行监测预报的新方法。中科院水生所沈韫芬研究员把PFU应用到生物监测中,并使PFU法成为我国生物监测的一种标准方法[13]。PFU法适用于原生动物、藻类对水质的检测。此方法可以鉴别水体是有机污染还是毒性污染。 尹福祥、杨立辉 [13]应用PFU法对某印染厂印染废水处理设施的净化效能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微型生物群落的结构参数和功能参数均较好地反映了印染废水的净化效果。与经典的生物监测方法相比,PFU法由单一监测结构(或功能 )参数转变为结构参数(种类组成、优势种)和功能参数(群集参数)同时监测,提高了生物监测的信息捕获能力,并使监测信息能更完整、准确、精密地评价环境状况。PFU法可快速、准确地监测水质的突变,通过1d的试验结果就能预测、预报受纳系统环境质量的状态及其变化过程。某样点的群集曲线突然大幅下降,说明该点的水质发生了突变,应调查有无事故性排放。 由于潮汐流和环流的影响,PFU法用于海水水质监测的有效性不如在淡水中监测。Kuidong Xu等 [14]用一种改良的PFU法—瓶装聚氨酯泡沫塑料块(BPFU)法进行海水的生物监测。BPFU法是将2块聚氨酯泡沫塑料块装入1个圆柱形塑料瓶中,塑料瓶有4道裂缝,用于保护聚氨酯泡沫塑料块不受粗糙条件的干扰,同时便于微生物群落进入聚氨酯泡沫塑料块,达到平衡。BPFU法比传统的PFU法在海水生物监测中的优越性体现在:⑴取样稳定;⑵海水生物评价结构和功能的精确性;⑶定量比较时可以保持水体积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用BPFU法进行海水生物监测比PFU法更加有效。通过BPFU法聚集的物种数量随污染物强度的增大而减少,减少程度大于PFU法。由BPFU法计算出的多样性指数同样也高于PFU法。 3.1.3 应用分子生态毒理学方法监测水体污染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物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分子生态毒理学。分子生态毒理学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与技术,研究污染物及代谢产物与细胞内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的相互作用,找出作用的靶位或靶分子,并揭示其作用机理,从而能对在个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影响作出预报,具有很大的预测价值。目前最常用的是把腺三磷酶作为生物学标志,方法是测定体内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活性,并以其活性强弱作为多种污染物胁迫的指标[15]。 Petrovi S等 [16]通过测定贻贝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Lam.)消化腺上皮细胞中的溶酶体(Lysosome)膜的稳定性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的含量来监测水体中有毒物质。贻贝消化腺上皮细胞中的溶酶体是有毒物质积累滞留的主要场所,同时它在排泄有毒污染物质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溶酶体中的有毒物质会削弱膜的稳定性,减少产生水解作用的溶酶体酶向细胞溶质中扩散。MT是动物对周围环境中过量金属的一种防御机制,能够阻止有毒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产生的细胞毒素对有机体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监测MT的方法比监测组织中金属总量更可行,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将胞内具有显著毒理效应的金属结合片段与不可利用的金属络合物区分出来[17]。因此贻贝消化腺上皮细胞中的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和金属硫蛋白的含量的测定可以作为水体环境有毒物质变化的早期警报。 近年来,生物体内胆碱脂酶活性的测定已经成为海水和淡水水体污染的一种监测工具。由于环境中的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盐杀虫剂与底物乙酰胆碱的分子形状类似,能与酶酯基的活性中心发生不可逆的键合从而抑制酶活性,因此它可以用来评价有机体在杀虫剂和毒害神经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中的暴露程度。Mohamed Dellali等 [18]用蛤和贻贝监测泻湖的水体污染,结果表明,蛤和贻贝体内乙酰胆碱脂酶的活性能很好地反映当地水体的污染状况。 3.1.4水生生物环境诊断技术 用常规的毒性测试可以检测污染严重水体的毒性,但对于低毒性水体,用常规的毒性试验难以检测到其毒性水平。为此,日本NUS株式会社开发出一种低毒性水体的新的生物测试方法——水生生物环境诊断技术(Aquatic Organisms Environment Diagnostics,简称AOD)[19]。该方法采用冷冻浓缩技术 ,将低毒性水体样品中的部分水分脱出,使水样中的毒理成分合理地浓缩,再进行生物毒性试验,进而判定水体的毒性水平。AOD技术所选用的测试鱼要求体积较小,同时要满足测试生物所必备的高敏感性、取材方便、便于饲养或繁殖、品系纯等条件。目前,AOD主要采用红鳍鱼(T.albnubes)和淡水虾(P.compressa)作测试生物。 3.1.5 幼虫变态实验 近年来,对于以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胚胎和幼虫期毒性实验研究较为广泛。然而研究表明[20],浮游幼虫变态比现有的生物个体水平的毒性实验指标更为敏感。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幼虫的变态期是其生活史的关键阶段,变态期的幼体对污染物的敏感性要高于其它阶段,胚胎发生和幼虫发育不受影响的污染物浓度会阻碍其变态。幼虫的变态过程易于观察(受到外来信息物质的调控),易受环境污染的干扰。与死亡率比较,能否在附着基表面顺利变态是监测污染物毒性的更敏感的指标。 3.1.6 四膜虫 (Tetrahymena pyriformis) 刺泡发射法 四膜虫是一种淡水单细胞生物,生长速度快、繁殖量大,实验室内易无菌培养和控制,适用于水质监测。以前应用四膜虫监测水质都是通过测试四膜虫的生长曲线和繁殖曲线等生物学特征来反映水质变化情况。然而四膜虫个体差异小、对化学毒物敏感,在诱变实验中无须添加活化酶、自发突变率低,也是一种理想的致突变试验材料。四膜虫的刺泡是附着在细胞质表面,由基粒分化而来,垂直胞质排列,当外界环境因子触发可诱导刺泡发射,形成显微镜下可见的分泌泡。吴伟等[21]用阳性致突变物诱发四膜虫刺泡发射,试验结果表明,四膜虫对致突变阳性物质相当敏感,且有剂量效应关系。因此利用四膜虫刺泡发射是评价水体中化学物质致突变的一种快速、简便、良好的方法。 3.2 水污染生物监测的新材料和新的监测物 近年来,水污染生物监测不仅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材料、新的监测物。席玉英、韩凤英等 [22]对长叶异痣蟌〔Ischnura elegans(VanderLinden)〕体内汞含量及与水体汞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长叶异痣蟌对水体汞具有富集性,富集倍数高达5448~7600倍,可作为水体汞污染的监测生物。其中雌性长叶异痣蟌体内汞含量样体(同时、同地采集的)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可作为水体汞污染的定性研究,不宜作为水体汞污染的定量监测。而雄性长叶异痣蟌体内汞含量样本间的差异则不显著,并且雄性长叶异痣蟌体内汞含量随水体汞含量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可作为水体汞污染的指示生物。 Flammarion P等 [23]通过测定白鲑(Leuciscus cephalus)体内胆碱脂酶的活性来监测水体污染,发现白鲑可以成为很好的水体污染监测工具。而Khan R A等 [24]用比目鱼(Pleuronectes americanus)体内乙氧基-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活性的强弱来判断纽芬兰岛水体的污染状况,发现它也有很好的监测效果。 Kahle J等[25]测定一种桡脚类动物Metridia gerlachei对威德尔海中痕量金属的生物累积率,发现Metridia gerlachei对Co、Cu、Ni、 Pb 、 Zn等金属元素的敏感度较高,可以作为海水中金属元素的监测物。而Rainbow P S 等[26]利用藤壶监测香港海域中痕量金属,同样也得到很好的效果。 刘绮 [27]进行了一种新的生物监测方法研究。他以孵化好的Ⅱ~Ⅲ期卤虫为受试生物,实验研究了K2Cr2O7、HgCl2、As2O3、KCN、六六六、苯酚、苯7种物质对卤虫的中毒阈值和 LC50 -24h(Leathal Concentration 50-24h, 24 h半致死浓度)的测定,阐明了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覆盖面宽、技术易掌握、所需设备不复杂等特点。此生物监测方法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可进一步扩展到对入江、河、海的工业排放物的检毒、农药残留量分析、真菌毒素分析等广泛领域。

刘喜是什么人?热景生物监事

刘喜:男,1988年6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学士学位,2010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任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私募股权投资经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任北京三江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任北京联想之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2016年2月至今,任达晨创投投资副总监;2017年2月至今,任北京艾棣维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2017年7月至今,任北京雅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8年11月至今,任北京天健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5月至今,任热景生物监事。

2014生物竞赛省级一等奖什么用,自主招生方面的

  可以自荐一些国内名校,如“南大,中科大,东大……“的自主招生,考得好可以获得优惠政策。  生物竞赛简介:  生物竞赛为选拔所谓的“冬令营”,生物联赛为选拔所谓“夏令营”。  一般每年5月举办联赛,之后选拔省队,即所谓“夏令营”=省队,参加8月的竞赛,选拔“冬令营”=集训队。一般冬令营金银牌都可以被PKU、清华保送,集训队然后产生国家队。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共同组成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自1992年以来连续组织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从2000年开始每年5月组织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这些活动目的是为加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促进中学生生物学课外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物学知识;促进中学生创造性、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提高青少年的生命科学素质;也为参加国际生物学奥赛做准备。自1993年我国在全国生物学竞赛的基础上,选拔并培训优秀选手代表我国参加了13次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参加学生51名,共获得金牌31枚、银牌19枚、铜牌1枚的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通过开展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系列活动,对促进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发现和培养未来生物科学优秀人才,提高中学生教师素质,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了生物科学知识,使他们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对于揭露伪科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江苏生物竞赛获奖名单

江苏生物竞赛获奖名单如下:1、地区:泰州;联赛准考证:202236918;姓名:潘籽言;学校:江苏省泰州中学;性别:男;年级:高二;总T值成绩:84. 7344;全国联赛奖:国家一等奖;省赛奖:省一等奖。2、地区:无锡;联赛准考证:202239221;姓名:权圣杰;学校:江苏省天一中学男;性别:男;年级:高二;总T值成绩:84. 2090;全国联赛奖:国家一等奖;省赛奖:省一等奖。3、地区:泰州;联赛准考证:2022369202;姓名:刁锐;学校:江苏省泰兴中学;性别:男;年级:高二;总T值成绩:81. 5352;全国联赛奖:国家一等奖;省赛奖:省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共同组成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自1992年以来连续组织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从2000年开始每年5月组织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这些活动目的是为加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第六条:全国竞赛委员会向各省竞赛分会发送当年全国生物学联赛通知,同时报送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备案。全国生物学联赛考试时间为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日上午10:00到12:00。考试时间各省不得自行变更,否则视为弃权。第七条:各省竞赛分会负责组织本省学生的报名参赛工作。参赛对象为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考生资格的认定以当年本省教育部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相关规定为准。第八条:各省竞赛分会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场的监考、阅卷工作。在试卷印制、分装过程中必须有省竞赛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和省竞赛分会主要负责人在场;有分散考点的省,各考点在试卷印制、分装过程中须有省竞赛分会成员在场。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与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哪里定向好

两个学校各有千秋,就看你学什么专业。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是隶属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以培养现代农业技术和乡村振兴所需人才为特色的一所涉农高职院校。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不管在哪所学校,关键在于自己。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校确实是重点建设农业学科,而且是所二专学院。

这个是什么生物

沙蚕科鳞沙蚕,又名海鳞虫。

南极的神秘生物有10个,分别是哪些动物,其中包括企鹅吗?

南极洲虽然被冰川覆盖,但是还是生活着许多的神秘生物,感兴趣的不妨跟着一起往下看!一、玻璃海绵南极的玻璃海绵都是由二氧化硅形成的,饮食由有机碎屑组成,它们并不是挑剔的食客。这一发现是由海洋生物学家在2013年发现的,这些生物生长得很快。二、跳虫另一种有趣的南极生物,它们是六足类动物,通常,它们的长度小于1毫米(0.04英寸)。饮食由真菌和细菌组成,寿命很短,平均活一到两年。在如此恶劣的土地上生存的技巧是,它们可以减缓新陈代谢以节省能量。三、海猪什么是海猪海猪是一种长得圆滚滚、胖嘟嘟还有奇怪触手的生物,是海参的近亲,通常生活在深海1000米处,以触手推送食物到嘴里。看起来感觉是水做的生物,其实它体内也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生物系统等。海猪大约有10-15厘米(4-6英寸)长,它们在南极洲海岸外相当丰富,而且往往聚集在一起。它们在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陆地上的蚯蚓一样,海猪吃渣滓、泥和腐烂的东西。它们是如何交配的,它们的寿命也是个谜。四、沙蚤一种两足类动物,也是一种甲壳类。它们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水域,但也是陆地上的生物。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在受到干扰时会跳得很远。五、海鳞虫scale worm 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鳞沙蚕目(Aphroditamorpha)所有种类的通称。包括海鼠(sea mouse)和镖鳞虫属(Arctonoe)。生活在南极洲海岸附近的这一物种也可能是你的噩梦,发现于南大洋的海底,看上去很可怕。长约20厘米(8英寸),宽10厘米(4英寸)。六、Antarcturus sp鲜为人知的物种,它们生活在南极水域深处,当它想要食物的时候,它会伸长它那长长的前肢,捕捉一些美味的浮游猎物。七、海蜘蛛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水域,再说一次,它们不是真的蜘蛛。尽管它们的名字和外表,但它们是海洋节肢动物。这些生物的直径可达35厘米(14英寸),在极地环境中,许多物种的进化比温带气候中的物种要大得多。八、霍夫蟹生活在海底的生物,名字是以它毛茸茸的胸部命名的。这只动物是在南大洋的山脊上发现的,那里的水域大约为0摄氏度,它们用梳状口刮掉细菌,把其当晚餐(或早餐或午餐)吃。九、栉水母一种柔软、透明的动物,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有的是钟形的,有的是球形的。警告:不管它们看上去有多吸引人,都不要把它们捡起来,你会后悔的!十、南极羽毛星喜欢生活在寒冷的水域里,这种生物的20只手臂帮它从水中过滤食物,它们游得很优雅,因为它们在移动时协调得很好。

钓鱼钓上来的,这是什么海洋生物?

(某种)鳞沙蚕俗称:九猫虫http://bbs.beihai365.com/read.php?tid=3165611&page=0

海边不明生物,像蜈蚣,是什么?

这个虫子学名:鳞沙蚕,分布于地中海、大西洋东北部、太平洋东北部、日本,包括东海、台湾海峡、福建等海域

海里打捞上来一个生物,请问这是什么啊

海毛虫分布于地中海、大西洋东北部、太平洋东北部、日本,包括东海、台湾海峡、福建等海域,相貌奇特,长约10厘米,覆盖着一层金绿色的刚毛,身上还生有短而粗的垂片,可以用来行走。鳞沙蚕生活在临海的浅水中,它们喜欢在淤泥中钻洞,寻找身体柔软的小动物为食,有时也吃其它蠕虫。中文学名海毛虫/鳞沙蚕

具有乳糖操纵子正调控模式的微生物,当环境中有葡萄糖时,不能代谢乳糖对吗?

具有乳糖操纵子正调控模式的微生物。当环境中有葡萄糖时。不能代谢乳糖是对的。乳糖操纵子由启动子、操作基因和编码β-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透过酶、β-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的结构基因组成(这三个酶参与乳糖代谢)。当葡萄糖存在时,其代谢产物使得cAMP的浓度降低,使CAP处于失活状态(其不能单独结合于CAP位点),RNA聚合酶不能结合于乳糖操纵子上,使得三个酶的基因不能转录,从而细菌也不能利用乳糖。结构细菌相关功能的结构基因常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基因簇。它们编码同一个代谢途径中的不同的酶。一个基因簇受到同一的调控,一开俱开,一闭俱闭。也就是说它们形成了一个被调控的单位,其它的相关功能的基因也包括在这个调控单位中,例如编码透过酶的基因,虽它的产物不直接参与催化代谢,但它可以使小分子底物转运到细胞中。

自然界中有哪些生物符合人类对怪物的幻想?

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是典型的怪物频出,比如巨海鳞虫(Eulagisca gigantea)。虽然是食腐为主,但这类生物(包括多毛纲许多其它种类的鳞沙蚕、矶沙蚕)普遍性格凶残、运动力强,那颚分分钟粉碎你的肌肉,一身有毒刚毛能扎的你痛不欲生。南极的巨型海鳞虫早在1920年代就被科学界所知。它们最令人惊异的是一张巨大的嘴,以及咽部外翻时露出的牙齿。作为极端环境的生存者,巨型海鳞虫对所有食物都来者不拒,包括碎屑、腐肉等。海鳞虫在世界各地可见。尽管常被误认为是新物种,南极的巨型海鳞虫早在1920年代就被科学界所知。它们最令人惊异的是一张巨大的嘴,以及咽部外翻时露出的牙齿。作为极端环境的生存者,巨型海鳞虫对所有食物都来者不拒,包括碎屑、腐肉等。海鳞虫在世界各地可见,但只有南极的种类才会长到这么巨型。

万能的网友 请问这是什么生物 学名叫什么 在海里抓到的 游得比较慢 有点像毛毛虫

沙蚕,海边的泥沙里可以挖到,一般海钓喜欢用这个!

有哪位大神知道这是什么生物?身上像是长着羽毛。

海毛虫鳞沙蚕分布于地中海、大西洋东北部、太平洋东北部、日本,包括东海、台湾海峡、福建等海域,相貌奇特,长约10厘米,覆盖着一层金绿色的刚毛,身上还生有短而粗的垂片,可以用来行走。鳞沙蚕生活在临海的浅水中,它们喜欢在淤泥中钻洞,寻找身体柔软的小动物为食,有时也吃其它蠕虫。磷沙蚕 学名:(Chaetopterus)环节动物门,多毛纲,触须亚纲,管栖触须超目中文学名鳞沙蚕

对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二重调控模式的解读是什么?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著名的科学家Jacob和Monod在实验的基础上于1961年建立了乳糖操纵子学说,现在已成为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主要学说之一。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包括4类基因:①结构基因,能通过转录、翻译使细胞产生一定的酶系统和结构蛋白,这是与生物性状的发育和表型直接相关的基因。乳糖操纵子包含3个结构基因:lacZ、lacY、lacA。LacZ合成β—半乳糖苷酶,lacY合成透过酶,lacA合成乙酰基转移酶。②操纵基因O,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速度,位于结构基因的附近,本身不能转录成mRNA。③启动基因P,位于操纵基因的附近,它的作用是发出信号,mRNA合成开始,该基因也不能转录成mRNA。④调节基因i:可调节操纵基因的活动,调节基因能转录出mRNA,并合成一种蛋白,称阻遏蛋白。操纵基因、启动基因和结构基因共同组成一个单位——操纵子(operon)。调节乳糖催化酶产生的操纵子就称为乳糖操纵子。其调控机制简述如下:①抑制作用:调节基因转录出mRNA,合成阻遏蛋白,因缺少乳糖,阻遏蛋白因其构象能够识别操纵基因并结合到操纵基因上,因此RNA聚合酶就不能与启动基因结合,结构基因也被抑制,结果结构基因不能转录出mRNA,不能翻译酶蛋白。②诱导作用:乳糖的存在情况下,乳糖代谢产生别乳糖(alloLactose),别乳糖能和调节基因产生的阻遏蛋白结合,使阻遏蛋白改变构象,不能在和操纵基因结合,失去阻遏作用,结果RNA聚合酶便与启动基因结合,并使结构基因活化,转录出mRNA,翻译出酶蛋白。③负反馈:细胞质中有了β—半乳糖苷酶后,便催化分解乳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乳糖被分解后,又造成了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使结构基因关闭。

以乳糖操纵子为例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原理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虽然比真核生物简单,然而也存在着复杂的调控系统,如在转录调控种就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在复杂的基因组内确定正确的转录起始点?如何将DNA的核苷酸按着遗传密码的程序转录到新生的RNA链中?如何保证合成一条完整的RNA链?如何确定转录的终止? 上述问题决定于DNA的结构、RNA聚合酶的功能、蛋白因子及其他小分子配基的互相作用,在转录调控中,现已搞清楚了细菌的几个操纵子模型,现以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为例予以说明。乳糖操纵子模型1.乳糖操纵子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著名的科学家Jacob和Monod在实验的基础上于1961年建立了乳糖操纵子学说,现在已成为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主要学说之一。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包括4类基因:①结构基因,能通过转录、翻译使细胞产生一定的酶系统和结构蛋白,这是与生物性状的发育和表型直接相关的基因。乳糖操纵子包含3个结构基因:lacZ、lacY、lacA。LacZ合成β—半乳糖苷酶,lacY合成透过酶,lacA合成乙酰基转移酶。②操纵基因O,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速度,位于结构基因的附近,本身不能转录成mRNA。③启动基因P,位于操纵基因的附近,它的作用是发出信号,mRNA合成开始,该基因也不能转录成mRNA。④调节基因i:可调节操纵基因的活动,调节基因能转录出mRNA,并合成一种蛋白,称阻遏蛋白。操纵基因、启动基因和结构基因共同组成一个单位——操纵子(operon)。调节乳糖催化酶产生的操纵子就称为乳糖操纵子。其调控机制简述如下: 抑制作用:调节基因转录出mRNA,合成阻遏蛋白,因缺少乳糖,阻遏蛋白因其构象能够识别操纵基因并结合到操纵基因上,因此RNA聚合酶就不能与启动基因结合,结构基因也被抑制,结果结构基因不能转录出mRNA,不能翻译酶蛋白。 诱导作用:乳糖的存在情况下,乳糖代谢产生别乳糖(alloLactose),别乳糖能和调节基因产生的阻遏蛋白结合,使阻遏蛋白改变构象,不能在和操纵基因结合,失去阻遏作用,结果RNA聚合酶便与启动基因结合,并使结构基因活化,转录出mRNA,翻译出酶蛋白。 负反馈:细胞质中有了β—半乳糖苷酶后,便催化分解乳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乳糖被分解后,又造成了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使结构基因关闭。

瑞士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 曾指出:“每个人都具有一些异性的特征,生物学意义上,男性和女性都分泌雄性和

我这图片是中国性学会网站上的,绝对权威,普通人以为男人比女人性欲强烈,男人的性生活比女人性生活更有意思,专家说了事实是刚好恰恰相反。看电视、电影上为什么感觉男人性欲望非常强,而女人性欲望很多都很弱,原因为什么?专家解释:史成礼:造成电视、电影上看到的男性比女性对性更兴趣、女性更多的付出的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所处的强调男性的性主动、压抑女性性表达的男权社会文化,男性表现出较强的性欲是一种荣耀的、被文化所鼓励的事。单方面强调女性的贞操观、失身后的痛苦,而不要求男性的贞操,那些电影电视上表现出很强性欲的男演员所扮演角色,这并能不代表男性就比女性更感兴趣。何况,还是有不少电影是强调女性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后的痛苦经历的,例如巩俐演的《菊豆》、《秋菊打官司》。中国古代的经典小说中也有不少表达女性性需求内容。问题是:为什么这位网友关注到的总是女性在性行为中负面情绪的场景?!女性的性欲望的猛烈超过男性是世界医学界达成共识的。男女性能力和性欲的年龄变化(粉红曲线代表男性,绿色曲线代表女性)

如果人类通过生物技术达到永生,会有什么后果

当医学从治疗转向“终结死亡”,当基因的编辑如整容一样普及……生物科技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这是法国前教育部部长、哲学家吕克·费希在新书《超人类革命》中探讨的命题。他从道德、哲学、政治等角度,为这一目前鲜为人知的领域,给出了一种如何面对技术进步的见解。经授权,第一财经节选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对抗衰老和死亡的计划激起了无数反对,有一些世俗思想认为,如果人类有朝一日寿命大大延长——这还未成为现实,但在几十年后也许会被证明可能。这将构成极大困扰。确实,如希腊神话里阿斯克勒庇俄斯和西西弗斯的故事所示,他们担忧的这些问题是非常实在的,乍看之下甚至让人觉得无法克服。首先,在心理层面上:这么多空闲时间要用来做什么?正如伍迪·艾伦(Woody Allen)所说:“永远真的很远,越到后面越远。”不正是我们对有限性的感觉、对时间的流逝和无法逃避的死亡的感知促使我们行动起来,摆脱天生的懒惰,推动我们去建功立业、创造文明的吗?其次,在伦理层面上:在这些新的人对人的操控力面前,不同的家庭并没有均等的机会。我们已经提到,长寿的代价将是昂贵的,贫富差距将变得越发令人难以忍受,因为事关生死。在人口结构层面上:如果人类不死,如何避免过度拥挤?该不该决定生活在一个没有孩子的世界里?该不该殖民其他星球?最后,这会带来一个真正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越发突出且不同于以往:无限期地活着意味着什么?一个与死亡无关或几乎无关的人生意味着什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超人类主义铲除“死亡恶龙”的目标招致了众多较为激进的批评,不胜枚举,但我认为以下几点基本上总结了大部分批评意见。让我们来浏览一下,并试着按照超人类主义支持者的角度逐一进行回应。首先,有少数一些批评只看到目前的现实就称其异想天开:不可能,我们永远不可能“终结死亡”,甚至不可能真的战胜衰老,超人类主义完全是科幻。基督教思想家伯特兰·韦尔热利(Bernard Vergely)正是从这个角度嘲笑超人类主义,因为科学开始与宗教相抗衡,抢去了宗教最钟情的主题:终结死亡的想法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幼稚无知。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见过一个永远活在世上的人。目前在世的最长寿的人是一个日本女人,大川美佐绪,116岁。而正式的长寿纪录是一个法国女人——雅娜·卡尔芒,活了122岁。所以,我们怎么能说死亡很快会被消除?我们怎么知道?没关系,即使没有任何理由这么说,也有人相信。更妙的是,竟然宣布能终结死亡。可惜反驳这种论点太容易了。这种论调从古至今一直被用来反对一切在无知者看来不可能的创新:他们曾讥讽说,不可能,比空气重的(飞机)不可能飞起来,汽车时速不可能超过60公里,不可能即时将图像、声音和信息无线传送到千万公里之外,不可能在月球上行走,不可能对人类基因组测序、随意剪切复制,不可能用人工心脏维持一个人的生命,不可能用干细胞来修复损坏的器官,不可能通过植入视网膜后方的芯片恢复盲人的视力,以及成千上万的其他发明。莫里哀喜剧人物式的、学识渊博的神学家们曾斩钉截铁地咬定不可能实现之事,现在却变得理所当然。一般而言,说某个东西过去不曾存在所以不可想象它在未来成为现实,坦率地说,这论点太傻,哪怕是一个从根本上反对超人类主义的人,听着也会觉得可笑。其实,伯特兰·韦尔热利一点都不愚蠢,所以不得不马上补充了以下两句话:“假设人可能不死,如果是这样的话,将出现两个问题。一、没有人死去,地球将人满为患……人类很可能会饿死。二、如果为了不让地球变得过度拥挤,人们停止生儿育女,人类将不再延续。”他刚刚断言永生不可能,马上转而分析这个被他说成乌托邦幻想的计划可能造成的后果。当然,正如我在导论中指出的,目前尚无严格的科学实验证实科学已经战胜人类的衰老,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此外,无论如何我们永远有死亡的可能,因为即使获得极长的寿命,我们总是可以因为自杀、意外或袭击而死亡。但是以下假设还是合理的:假如有一天,哪怕是在非常遥远的未来,人的生命能够显著地延长,死亡更多地来自外部,就像我在书的开头提到的祖母的茶具,总有可能被碰碎。所以,伯特兰·韦尔热利的做法也不荒谬,马上未雨绸缪,思考这样的假设有朝一日成为现实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以上就是一般反对超人类主义的人就这一关键问题所提出的主要批评——之所以关键,是因为人类增强计划的终极目标就是解决衰老和死亡的问题。我们已经见过一些这样的批评,深入思考之后做一个小结不无用处。第一个反对意见最显而易见,就是人口方面的预期后果。如果没人死亡,或如果任何人都可以正常活一百五十年到两百年,如何避免人口过剩?除非去殖民另一个星球或不再生育,只允许生死人数相抵,目前还不清楚如何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我们还不得不艰难地承认,死亡对活着的人有好处。我们难道真的愿意活在一个没有孩子的、拥挤的世界里,每个人只想着保住自己的性命,尽可能活得久一些?第二个反对意见涉及社会问题:有关养老金的政治纷争肯定会变得大不一样,再没有人可以考虑退休——除非机器人替我们工作,除非我们不堕入终日无所事事极度懒惰的深渊——大家都知道这个致命的恶习能引出一系列恶行。继续谈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反对意见,今天世界上的贫富差距已经令人难以忍受,基因操控难道不会加剧这一不平等?有人会说,差距已经存在,如收入差距比或者说财富差距比,目前已经是1∶1000。但我们在这里考虑的不是自己的汽车或房子比邻居好,而是生死问题。由于延长寿命的成本很高,因此对穷人或富人来说问题的答案会大不相同——显然,这会给社会政治层面上的平等问题增加具有争议性的新维度。谁有权利活着,谁又有义务死去?难道仅仅是钱的问题?如果是这样,人们肯定要求机会均等,那如何筹资?更何况洛朗·亚历山大已经指出,医疗费用可能急速上涨,从老年时期转移到童年时期,从病人身上转移到健康人身上,健康人显然会千方百计增强自己,以保证自己一直健康,未患病的人治疗的花费甚至比生病的人还高:几十年后将很难避免出现“遗传和生物技术定量配给”,也就是双重治疗。卫生系统将无法负担全部健康人口的医疗。我们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难以承担这一新的医疗类别,跟胚胎、儿童和青少年有关,激增的费用。个体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得花费很多钱,因为在胎儿出生之时甚至之前就可以通过基因组分析得知易患哪些疾病。这将是一个革命。现在医疗支出高度集中在老人身上,70%的医疗开支用于10%患有老年疾病的人口。换句话说,卫生系统日后不仅需要负担病人,还要负担健康的、要求不生病的人。更糟的是,如洛朗·亚历山大在书中所说,地球将不可避免地变得人口过剩,有点像克罗马农人与尼安德特人共存的时代,几种不同的人种将会共存。那些接受了人机混合等各种形式的“增强”新技术的人,将比那些出于宗教原因仍然保持“人”原本特质的人衰老得慢得多。反正超人类主义者如此笃信,“修改”和“增强”后的人类更强壮、更能抗病甚至更聪明。尼安德特人被更强的克罗马农人灭绝的历史会不会重演?即使不发展到那个程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那样的世界里究竟会变成什么样?让我们读一读洛朗·亚历山大的预测:我们这一代将获得几乎免费的DNA测序,下一代将目睹不成熟的“修复”遗传缺陷技术的迅速发展。阻止衰老的技术尚未研发成功,因为需要在儿童时期进行早期干预,所以跟我们没关系。这种基因上的差距显然会带来一个痛苦的过渡期,一边是从童年就开始受益于这些发明的幸运儿,一边是其他人,新技术“之前”和“之后”的人类之间将出现一道鸿沟。之后的人类寿命长,几乎永生不死,只要不发生意外、自杀或谋杀,而出生在死亡的终结之前的传统人类没有这种运气。一个“之前”的八十多岁的人和一个“之后”的同龄人在生理状态上会存在巨大差异。《超人类革命》 【法】吕克·费希 著 周行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年10月

京润珍珠透明质酸生物敷料怎么样

京润珍珠透明质酸生物敷料很好。经查询相关资料,京润珍珠透明质酸修护生物敷料系列产品为医学护肤品.医学护肤品介于传统化妆品和药品之间,能有效修复皮肤屏障。修护类护肤品,会有明显改善,过敏症状减退。

如何进行生物中考复习

把老师要求要多读多背的东西多看看一、转变观念,在复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1、利用多媒体和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复习课针对性差,不了解学生的思维的误区和薄弱点,盲目重复知识,没有了新鲜感,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厌倦,影响听课效果,课堂沉闷没有动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不要把持课堂,要还原于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有,单纯的讲解,好比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很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所以我们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和实验教学做到“图文并茂,知识再现”的效果。但利用多媒体时注意两点:首先,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思维方式的跳跃不同,所以内容不要太多,并且幻灯片的切换不要太快,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和记录的时间;其次,在利用实验复习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发挥自己创造性思维,提出不同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及兴趣的提高,使之更喜欢生物学科。 2、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学生需要掌握初中生物知识点很多,可是这些知识点又比较零散,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造成记忆力差,不容易掌握。因此影响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温故而知新外,还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尤其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和记忆的方面。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法、归类法来增加记忆,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时,关于维生素缺乏时出现的症状,可以这样编顺口溜“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这样的方法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也比较容易。通过指导学生类似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学会整理知识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网络,这时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的成绩给与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感觉自己能行,而不至于怀疑自己“行吗?”的现象。3、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观察的能力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曾讲到一则趣事:一位医生在教学生的时候,用手指蘸着糖尿病人的尿样来品尝。然后要求每位学生重复这个动作,学生勉勉强强,愁眉苦脸地照着做了,而后一致同意尿是甜的。这个医生笑着说:“我是为了教育你们观察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们看得仔细了,就会注意我伸进尿里的是拇指,舔的是食指。”这个故事为学生讲述了观察的重要性,然而如果没有全体的参与,仅有少数学生配合演示,其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就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反而会讥讽大胆尝尿的学生。二、明确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性质、命题的基本思路及考试内容与范围。首先,我们要知道生物中考的命题都是以《生物考试命题思路及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的。因此,通过学习研究《生物命题思路及考试说明》,可以明确考试指导思想和命题方向。生物中考命题的基本思路一般明确了以下四点:(一)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宗旨;(二)侧重点是生物课标准要求的,且与高中生物知识内容接轨。有利于高一年级选拔人才,分流录取;有利于引导初中生物教学向着生动活泼和提高素质的方向发展;(三)突出学科特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生物学科知识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平时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四)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的发展综合考虑。在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过程中,选择的内容,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次,进一步领会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方式、考试范围、试卷结构、题型、权重以及难度和比例,才能明确考试的方向,复习中才能把握重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落实到位,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总复习的教学质量。三、制定科学周密复习计划,是胜利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无论做哪些事情都要有一个统筹的安排,不然做起来不会那么得心应手。为此要制定一个全年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第一阶段,立足课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复习,小步进行,打牢基础,这一阶段,花费的时间最长。第二阶段,分大块进行复习,重点专题复习,抓住复习的重点、难点、考试命题的侧重点,高频点,加以突破。第三阶段,综合能力复习,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解题的能力。第四阶段,强化记忆与应试策略,获得中考有效信息,自我心理调整,确定应试对策。同时教师的计划在复习前,要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有数,自觉地与老师配合,做好教与学同步,发挥更大的功效。四、针对考试划定的重点以及学生薄弱点,强化训练,回归课本要提高中考成绩,各种典型习题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在练习时要讲究少而精,具有代表性。在复习时要做到讲练结合,防止出现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的做法,特别是在后期复习时,要做到精讲精练。通过考察知识点找出学生的薄弱点,然后进行强化训练,做到进行及时的补缺补漏。实验探究能力、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生物学考察的重点,又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师应应该收集一些这样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指导学生对这样题型的解题技巧,避免学生出现不知从何入手的现象。除此之外,在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时,还要引导学生查阅课本,从课本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回归课本,明白“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道理,对培养良好的应试心态也有积极的意义。总之,提高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课的效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谓复习有法,没有定法,贵在得法。

中考生物如何复习

把老师要求要多读多背的东西多看看一、转变观念,在复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1、利用多媒体和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复习课针对性差,不了解学生的思维的误区和薄弱点,盲目重复知识,没有了新鲜感,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厌倦,影响听课效果,课堂沉闷没有动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不要把持课堂,要还原于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有,单纯的讲解,好比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很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所以我们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和实验教学做到“图文并茂,知识再现”的效果。但利用多媒体时注意两点:首先,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思维方式的跳跃不同,所以内容不要太多,并且幻灯片的切换不要太快,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和记录的时间;其次,在利用实验复习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发挥自己创造性思维,提出不同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及兴趣的提高,使之更喜欢生物学科。 2、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学生需要掌握初中生物知识点很多,可是这些知识点又比较零散,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造成记忆力差,不容易掌握。因此影响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温故而知新外,还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尤其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和记忆的方面。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法、归类法来增加记忆,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时,关于维生素缺乏时出现的症状,可以这样编顺口溜“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这样的方法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也比较容易。通过指导学生类似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学会整理知识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网络,这时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的成绩给与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感觉自己能行,而不至于怀疑自己“行吗?”的现象。3、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观察的能力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曾讲到一则趣事:一位医生在教学生的时候,用手指蘸着糖尿病人的尿样来品尝。然后要求每位学生重复这个动作,学生勉勉强强,愁眉苦脸地照着做了,而后一致同意尿是甜的。这个医生笑着说:“我是为了教育你们观察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们看得仔细了,就会注意我伸进尿里的是拇指,舔的是食指。”这个故事为学生讲述了观察的重要性,然而如果没有全体的参与,仅有少数学生配合演示,其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就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反而会讥讽大胆尝尿的学生。二、明确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性质、命题的基本思路及考试内容与范围。首先,我们要知道生物中考的命题都是以《生物考试命题思路及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的。因此,通过学习研究《生物命题思路及考试说明》,可以明确考试指导思想和命题方向。生物中考命题的基本思路一般明确了以下四点:(一)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宗旨;(二)侧重点是生物课标准要求的,且与高中生物知识内容接轨。有利于高一年级选拔人才,分流录取;有利于引导初中生物教学向着生动活泼和提高素质的方向发展;(三)突出学科特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生物学科知识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平时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四)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的发展综合考虑。在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过程中,选择的内容,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次,进一步领会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方式、考试范围、试卷结构、题型、权重以及难度和比例,才能明确考试的方向,复习中才能把握重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落实到位,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总复习的教学质量。三、制定科学周密复习计划,是胜利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无论做哪些事情都要有一个统筹的安排,不然做起来不会那么得心应手。为此要制定一个全年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第一阶段,立足课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复习,小步进行,打牢基础,这一阶段,花费的时间最长。第二阶段,分大块进行复习,重点专题复习,抓住复习的重点、难点、考试命题的侧重点,高频点,加以突破。第三阶段,综合能力复习,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解题的能力。第四阶段,强化记忆与应试策略,获得中考有效信息,自我心理调整,确定应试对策。同时教师的计划在复习前,要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有数,自觉地与老师配合,做好教与学同步,发挥更大的功效。四、针对考试划定的重点以及学生薄弱点,强化训练,回归课本要提高中考成绩,各种典型习题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在练习时要讲究少而精,具有代表性。在复习时要做到讲练结合,防止出现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的做法,特别是在后期复习时,要做到精讲精练。通过考察知识点找出学生的薄弱点,然后进行强化训练,做到进行及时的补缺补漏。实验探究能力、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生物学考察的重点,又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师应应该收集一些这样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指导学生对这样题型的解题技巧,避免学生出现不知从何入手的现象。除此之外,在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时,还要引导学生查阅课本,从课本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回归课本,明白“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道理,对培养良好的应试心态也有积极的意义。总之,提高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课的效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谓复习有法,没有定法,贵在得法。

中考怎样才可以考好生物,要怎样复习

把老师要求要多读多背的东西多看看一、转变观念,在复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1、利用多媒体和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复习课针对性差,不了解学生的思维的误区和薄弱点,盲目重复知识,没有了新鲜感,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厌倦,影响听课效果,课堂沉闷没有动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不要把持课堂,要还原于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有,单纯的讲解,好比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很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所以我们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和实验教学做到“图文并茂,知识再现”的效果。但利用多媒体时注意两点:首先,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思维方式的跳跃不同,所以内容不要太多,并且幻灯片的切换不要太快,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和记录的时间;其次,在利用实验复习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发挥自己创造性思维,提出不同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及兴趣的提高,使之更喜欢生物学科。2、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学生需要掌握初中生物知识点很多,可是这些知识点又比较零散,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造成记忆力差,不容易掌握。因此影响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温故而知新外,还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尤其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和记忆的方面。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法、归类法来增加记忆,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时,关于维生素缺乏时出现的症状,可以这样编顺口溜“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这样的方法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也比较容易。通过指导学生类似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学会整理知识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网络,这时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的成绩给与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感觉自己能行,而不至于怀疑自己“行吗?”的现象。3、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观察的能力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曾讲到一则趣事:一位医生在教学生的时候,用手指蘸着糖尿病人的尿样来品尝。然后要求每位学生重复这个动作,学生勉勉强强,愁眉苦脸地照着做了,而后一致同意尿是甜的。这个医生笑着说:“我是为了教育你们观察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们看得仔细了,就会注意我伸进尿里的是拇指,舔的是食指。”这个故事为学生讲述了观察的重要性,然而如果没有全体的参与,仅有少数学生配合演示,其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就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反而会讥讽大胆尝尿的学生。二、明确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性质、命题的基本思路及考试内容与范围。首先,我们要知道生物中考的命题都是以《生物考试命题思路及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的。因此,通过学习研究《生物命题思路及考试说明》,可以明确考试指导思想和命题方向。生物中考命题的基本思路一般明确了以下四点:(一)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宗旨;(二)侧重点是生物课标准要求的,且与高中生物知识内容接轨。有利于高一年级选拔人才,分流录取;有利于引导初中生物教学向着生动活泼和提高素质的方向发展;(三)突出学科特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生物学科知识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平时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四)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的发展综合考虑。在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过程中,选择的内容,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次,进一步领会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方式、考试范围、试卷结构、题型、权重以及难度和比例,才能明确考试的方向,复习中才能把握重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落实到位,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总复习的教学质量。三、制定科学周密复习计划,是胜利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无论做哪些事情都要有一个统筹的安排,不然做起来不会那么得心应手。为此要制定一个全年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第一阶段,立足课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复习,小步进行,打牢基础,这一阶段,花费的时间最长。第二阶段,分大块进行复习,重点专题复习,抓住复习的重点、难点、考试命题的侧重点,高频点,加以突破。第三阶段,综合能力复习,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解题的能力。第四阶段,强化记忆与应试策略,获得中考有效信息,自我心理调整,确定应试对策。同时教师的计划在复习前,要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有数,自觉地与老师配合,做好教与学同步,发挥更大的功效。四、针对考试划定的重点以及学生薄弱点,强化训练,回归课本要提高中考成绩,各种典型习题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在练习时要讲究少而精,具有代表性。在复习时要做到讲练结合,防止出现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的做法,特别是在后期复习时,要做到精讲精练。通过考察知识点找出学生的薄弱点,然后进行强化训练,做到进行及时的补缺补漏。实验探究能力、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生物学考察的重点,又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师应应该收集一些这样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指导学生对这样题型的解题技巧,避免学生出现不知从何入手的现象。除此之外,在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时,还要引导学生查阅课本,从课本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回归课本,明白“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道理,对培养良好的应试心态也有积极的意义。总之,提高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课的效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谓复习有法,没有定法,贵在得法。

如何帮学生复习生物

一、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学生需要掌握初中生物知识点很多,可是这些知识点又比较零散,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造成记忆力差,不容易掌握。因此影响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温故而知新外,还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尤其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和记忆的方面。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法、归类法来增加记忆,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时,关于维生素缺乏时出现的症状,可以这样编顺口溜“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这样的方法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也比较容易。通过指导学生类似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学会整理知识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网络,这时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的成绩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感觉自己能行,而不至于怀疑自己“行吗?”的现象。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观察的能力  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曾讲到一则趣事:一位医生在教学生的时候,用手指蘸着糖尿病人的尿样来品尝。然后要求每位学生重复这个动作,学生勉勉强强,愁眉苦脸地照着做了,而后一致同意尿是甜的。这个医生笑着说:“我是为了教育你们观察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们看得仔细了,就会注意我伸进尿里的是拇指,舔的是食指。”这个故事为学生讲述了观察的重要性,然而如果没有全体的参与,仅有少数学生配合演示,其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就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反而会讥讽大胆尝尿的学生。

如何帮学生复习生物

一、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学生需要掌握初中生物知识点很多,可是这些知识点又比较零散,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造成记忆力差,不容易掌握。因此影响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温故而知新外,还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尤其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和记忆的方面。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法、归类法来增加记忆,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时,关于维生素缺乏时出现的症状,可以这样编顺口溜“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这样的方法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也比较容易。通过指导学生类似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学会整理知识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网络,这时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的成绩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感觉自己能行,而不至于怀疑自己“行吗?”的现象。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观察的能力  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曾讲到一则趣事:一位医生在教学生的时候,用手指蘸着糖尿病人的尿样来品尝。然后要求每位学生重复这个动作,学生勉勉强强,愁眉苦脸地照着做了,而后一致同意尿是甜的。这个医生笑着说:“我是为了教育你们观察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们看得仔细了,就会注意我伸进尿里的是拇指,舔的是食指。”这个故事为学生讲述了观察的重要性,然而如果没有全体的参与,仅有少数学生配合演示,其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就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反而会讥讽大胆尝尿的学生。

中考生物

很荣幸能为你解答!把老师要求要多读多背的东西多看看一、转变观念,在复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1、利用多媒体和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复习课针对性差,不了解学生的思维的误区和薄弱点,盲目重复知识,没有了新鲜感,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厌倦,影响听课效果,课堂沉闷没有动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不要把持课堂,要还原于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有,单纯的讲解,好比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很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所以我们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和实验教学做到“图文并茂,知识再现”的效果。但利用多媒体时注意两点:首先,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思维方式的跳跃不同,所以内容不要太多,并且幻灯片的切换不要太快,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和记录的时间;其次,在利用实验复习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发挥自己创造性思维,提出不同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及兴趣的提高,使之更喜欢生物学科。 2、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学生需要掌握初中生物知识点很多,可是这些知识点又比较零散,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造成记忆力差,不容易掌握。因此影响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温故而知新外,还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尤其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和记忆的方面。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法、归类法来增加记忆,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时,关于维生素缺乏时出现的症状,可以这样编顺口溜“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这样的方法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也比较容易。通过指导学生类似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学会整理知识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网络,这时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的成绩给与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感觉自己能行,而不至于怀疑自己“行吗?”的现象。3、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观察的能力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曾讲到一则趣事:一位医生在教学生的时候,用手指蘸着糖尿病人的尿样来品尝。然后要求每位学生重复这个动作,学生勉勉强强,愁眉苦脸地照着做了,而后一致同意尿是甜的。这个医生笑着说:“我是为了教育你们观察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们看得仔细了,就会注意我伸进尿里的是拇指,舔的是食指。”这个故事为学生讲述了观察的重要性,然而如果没有全体的参与,仅有少数学生配合演示,其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就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反而会讥讽大胆尝尿的学生。二、明确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性质、命题的基本思路及考试内容与范围。首先,我们要知道生物中考的命题都是以《生物考试命题思路及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的。因此,通过学习研究《生物命题思路及考试说明》,可以明确考试指导思想和命题方向。生物中考命题的基本思路一般明确了以下四点:(一)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宗旨;(二)侧重点是生物课标准要求的,且与高中生物知识内容接轨。有利于高一年级选拔人才,分流录取;有利于引导初中生物教学向着生动活泼和提高素质的方向发展;(三)突出学科特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生物学科知识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平时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四)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的发展综合考虑。在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过程中,选择的内容,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次,进一步领会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方式、考试范围、试卷结构、题型、权重以及难度和比例,才能明确考试的方向,复习中才能把握重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落实到位,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总复习的教学质量。三、制定科学周密复习计划,是胜利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无论做哪些事情都要有一个统筹的安排,不然做起来不会那么得心应手。为此要制定一个全年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第一阶段,立足课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复习,小步进行,打牢基础,这一阶段,花费的时间最长。第二阶段,分大块进行复习,重点专题复习,抓住复习的重点、难点、考试命题的侧重点,高频点,加以突破。第三阶段,综合能力复习,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解题的能力。第四阶段,强化记忆与应试策略,获得中考有效信息,自我心理调整,确定应试对策。同时教师的计划在复习前,要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有数,自觉地与老师配合,做好教与学同步,发挥更大的功效。四、针对考试划定的重点以及学生薄弱点,强化训练,回归课本要提高中考成绩,各种典型习题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在练习时要讲究少而精,具有代表性。在复习时要做到讲练结合,防止出现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的做法,特别是

畜牧兽医关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工作总结有哪些

畜牧兽医关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工作总结有哪些第三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名单姓名 职称或职务 工作单位吴孔明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吴孔明:围绕着Bt水稻究竟能不能吃,农业部委托检测机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后证明,它像常规食品一样安全。简光洲:蒋高明准备在《南方周末》上搞个民间绿色提案,就是让转基因研究者自己先来试吃,征集志愿者来试吃转基因产品,这种方法可行吗? 吴孔明:我觉得不可行,也没有必要。我觉得任何国家都有相应的标准和法规制度。这些都是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的。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发放,国家是依法、有序科学地进行。 我们现在不能研究一个新药,一定要让研发者自己试吃,吃完之后再去用。你觉得这个可行吗?因为什么东西不是说敢不敢吃,它是建立在一个科学管理的基础上的。段武德 高级农艺师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石燕泉 副司长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杨汉春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黄大昉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杨晓光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方向东 常务理事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朱水芳 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章桂明 研究员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谢道昕 教授 清华大学张大兵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于嘉林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万建民 教授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沈志成 教授 浙江大学李新海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赖锦盛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朱玉贤 教授 北京大学李付广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卢长明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董英山 研究员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李聪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郭安平 研究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刘勇 研究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路兴波 研究员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贾士荣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面对源源不断的反转基因作物的浪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贾士荣教授认为,到目前为止,凡是经过科学评价和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批获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全世界数亿人食用后至今尚未出现一例转基因食品中毒或医疗事故。贾士荣指出,所有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批程序,都是经过8到10年的安全性评定才会推向市场。贾士荣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他的一个转基因水稻正在参与商业化种植申请。他反驳说:“我想请教那些反对者,他如何回答几十年以后的事情?科学在现有的水平上认为是安全的,就是安全的。科学是动态的,说不清几十年后的事情。但如果以后出现了问题,科学会解决它。”彭于发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卢宝荣 教授 复旦大学喻大昭 研究员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王志兴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徐海根 研究员 环保部南京环境研究所薛勇彪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林敏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具有两方面的优势,打破不同物种间的天然杂交的屏障,由于它的基因操作具有更明确的功能,后代的表现可以准确预期。我这里特别强调,只有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密切地结合,才有可能培育出多抗、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才能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为什么要做转基因水稻,因为它具有保证我国的粮食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竞争态势上来讲,我们有丰富的资源,水稻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基础都处于国际先进和领先地位,因此我们使转基因水稻商品化,既不怕国外公司进来争夺国内市场,我们还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像转基因抗虫棉一样进入国际市场。美国虽然发展势头很强劲,但在水稻这个问题上,不是最强势的,而欧洲在争论中还停滞不前。所以,我们现在选择转基因水稻,抢占发展的先机和接受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技术优势,促进我国民族种业的发展。袁隆平院士曾经提到,如果我们现在不发展分子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短则五年、长则十年,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就要落后国际水平,从这些都可以看到,中国发展转基因水稻可以推进产业化,不仅从国家需求上是必要的,从战略上考虑也是迫切的。依据:林敏:农业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造福人类涂长春 研究员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所童光志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所林祥梅 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刘娣 教授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李宁 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常智杰 教授 清华大学蒋思文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曹斌云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标 副研究员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所姜平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孙效文 研究员 中国水科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李宁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海滨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魏雪涛 副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陶爱林 教授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黄昆仑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王静 研究员 天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巍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姚斌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薛长勇 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沈连忠 研究员 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王雪 副研究员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覃文 教授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杨士友 研究员 安徽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彭少杰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王熳 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王硕 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陈功 高级工程师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第三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名单姓名 职称或职务 工作单位吴孔明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吴孔明:围绕着Bt水稻究竟能不能吃,农业部委托检测机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后证明,它像常规食品一样安全。简光洲:蒋高明准备在《南方周末》上搞个民间绿色提案,就是让转基因研究者自己先来试吃,征集志愿者来试吃转基因产品,这种方法可行吗? 吴孔明:我觉得不可行,也没有必要。我觉得任何国家都有相应的标准和法规制度。这些都是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的。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发放,国家是依法、有序科学地进行。 我们现在不能研究一个新药,一定要让研发者自己试吃,吃完之后再去用。你觉得这个可行吗?因为什么东西不是说敢不敢吃,它是建立在一个科学管理的基础上的。段武德 高级农艺师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石燕泉 副司长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杨汉春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黄大昉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杨晓光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方向东 常务理事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朱水芳 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章桂明 研究员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谢道昕 教授 清华大学张大兵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于嘉林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万建民 教授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沈志成 教授 浙江大学李新海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赖锦盛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朱玉贤 教授 北京大学李付广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卢长明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董英山 研究员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李聪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郭安平 研究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刘勇 研究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路兴波 研究员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贾士荣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面对源源不断的反转基因作物的浪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贾士荣教授认为,到目前为止,凡是经过科学评价和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批获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全世界数亿人食用后至今尚未出现一例转基因食品中毒或医疗事故。贾士荣指出,所有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批程序,都是经过8到10年的安全性评定才会推向市场。贾士荣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他的一个转基因水稻正在参与商业化种植申请。他反驳说:“我想请教那些反对者,他如何回答几十年以后的事情?科学在现有的水平上认为是安全的,就是安全的。科学是动态的,说不清几十年后的事情。但如果以后出现了问题,科学会解决它。”彭于发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卢宝荣 教授 复旦大学喻大昭 研究员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王志兴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徐海根 研究员 环保部南京环境研究所薛勇彪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林敏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具有两方面的优势,打破不同物种间的天然杂交的屏障,由于它的基因操作具有更明确的功能,后代的表现可以准确预期。我这里特别强调,只有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密切地结合,才有可能培育出多抗、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才能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为什么要做转基因水稻,因为它具有保证我国的粮食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竞争态势上来讲,我们有丰富的资源,水稻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基础都处于国际先进和领先地位,因此我们使转基因水稻商品化,既不怕国外公司进来争夺国内市场,我们还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像转基因抗虫棉一样进入国际市场。美国虽然发展势头很强劲,但在水稻这个问题上,不是最强势的,而欧洲在争论中还停滞不前。所以,我们现在选择转基因水稻,抢占发展的先机和接受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技术优势,促进我国民族种业的发展。袁隆平院士曾经提到,如果我们现在不发展分子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短则五年、长则十年,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就要落后国际水平,从这些都可以看到,中国发展转基因水稻可以推进产业化,不仅从国家需求上是必要的,从战略上考虑也是迫切的。依据:林敏:农业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造福人类涂长春 研究员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所童光志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所林祥梅 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刘娣 教授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李宁 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常智杰 教授 清华大学蒋思文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曹斌云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标 副研究员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所姜平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孙效文 研究员 中国水科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李宁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海滨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魏雪涛 副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陶爱林 教授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黄昆仑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王静 研究员 天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巍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姚斌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薛长勇 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沈连忠 研究员 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王雪 副研究员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覃文 教授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杨士友 研究员 安徽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彭少杰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王熳 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王硕 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陈功 高级工程师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读图丨中国是怎么进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

第三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名单姓名 职称或职务 工作单位吴孔明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吴孔明:围绕着Bt水稻究竟能不能吃,农业部委托检测机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后证明,它像常规食品一样安全。简光洲:蒋高明准备在《南方周末》上搞个民间绿色提案,就是让转基因研究者自己先来试吃,征集志愿者来试吃转基因产品,这种方法可行吗?吴孔明:我觉得不可行,也没有必要。我觉得任何国家都有相应的标准和法规制度。这些都是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的。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发放,国家是依法、有序科学地进行。 我们现在不能研究一个新药,一定要让研发者自己试吃,吃完之后再去用。你觉得这个可行吗?因为什么东西不是说敢不敢吃,它是建立在一个科学管理的基础上的。段武德 高级农艺师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石燕泉 副司长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杨汉春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黄大昉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杨晓光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方向东 常务理事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朱水芳 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章桂明 研究员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谢道昕 教授 清华大学张大兵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于嘉林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万建民 教授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沈志成 教授 浙江大学李新海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赖锦盛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朱玉贤 教授 北京大学李付广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卢长明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董英山 研究员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李聪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郭安平 研究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刘勇 研究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路兴波 研究员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贾士荣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面对源源不断的反转基因作物的浪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贾士荣教授认为,到目前为止,凡是经过科学评价和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批获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全世界数亿人食用后至今尚未出现一例转基因食品中毒或医疗事故。贾士荣指出,所有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批程序,都是经过8到10年的安全性评定才会推向市场。贾士荣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他的一个转基因水稻正在参与商业化种植申请。他反驳说:“我想请教那些反对者,他如何回答几十年以后的事情?科学在现有的水平上认为是安全的,就是安全的。科学是动态的,说不清几十年后的事情。但如果以后出现了问题,科学会解决它。”彭于发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卢宝荣 教授 复旦大学喻大昭 研究员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王志兴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徐海根 研究员 环保部南京环境研究所薛勇彪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林敏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具有两方面的优势,打破不同物种间的天然杂交的屏障,由于它的基因操作具有更明确的功能,后代的表现可以准确预期。我这里特别强调,只有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密切地结合,才有可能培育出多抗、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才能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为什么要做转基因水稻,因为它具有保证我国的粮食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竞争态势上来讲,我们有丰富的资源,水稻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基础都处于国际先进和领先地位,因此我们使转基因水稻商品化,既不怕国外公司进来争夺国内市场,我们还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像转基因抗虫棉一样进入国际市场。美国虽然发展势头很强劲,但在水稻这个问题上,不是最强势的,而欧洲在争论中还停滞不前。所以,我们现在选择转基因水稻,抢占发展的先机和接受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技术优势,促进我国民族种业的发展。袁隆平院士曾经提到,如果我们现在不发展分子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短则五年、长则十年,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就要落后国际水平,从这些都可以看到,中国发展转基因水稻可以推进产业化,不仅从国家需求上是必要的,从战略上考虑也是迫切的。依据:林敏:农业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造福人类涂长春 研究员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所童光志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所林祥梅 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刘娣 教授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李宁 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常智杰 教授 清华大学蒋思文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曹斌云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标 副研究员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所姜平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孙效文 研究员 中国水科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李宁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海滨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魏雪涛 副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陶爱林 教授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黄昆仑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王静 研究员 天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巍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姚斌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薛长勇 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沈连忠 研究员 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王雪 副研究员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覃文 教授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杨士友 研究员 安徽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彭少杰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王熳 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王硕 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陈功 高级工程师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什么是生物学死亡?

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由临床死亡期发展而来。 该阶段中脑、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永久性丧失,组成各器官的细胞也发生了死亡,也称细胞性死亡,各器官不能再用作器官移植。但有些对缺血缺氧耐受性强的组织器官,如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等还有生命功能,并对某些刺激可发生反应,称为超生反应。扩展资料:一、死亡阶段1、濒死期:主要特点是脑干以上神经中枢功能丧失或深度抑制,表现为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消失。各种反射迟钝或减弱,呼吸和循环功能进行性减弱。2、临床死亡期:主要特点是延髓处于深度抑制和功能丧失的状态,各种反射消失、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后两者认为是临床死亡标志。3、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的最后阶段。此期各重要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发生不可逆性的代谢。整个机体不可能复活。二、生物学意义死亡以后,生物体的残骸成为生物地质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残骸可能会被捕食者或者食腐动物吃掉。有机物可能进一步被腐生生物分解,然后回归到环境中并被食物链重新利用。而不会因为物种的越积越多地球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腐生生物包括蚯蚓、土鳖虫、蜣螂等等。微生物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将物质分解为简单分子,并且提升物质的温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需要完全分解。在沼泽生态系统中经过长时间形成的煤炭就是一个例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学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的特征是

生物学死亡的特征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瞳孔散大固定,眼球固定,呼吸活动完全停止12小时无变化,被称作生物学死亡。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由临床死亡期发展而来。 该阶段中脑、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永久性丧失,组成各器官的细胞也发生了死亡,也称细胞性死亡,各器官不能再用作器官移植。但有些对缺血缺氧耐受性强的组织器官,如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等还有生命功能,并对某些刺激可发生反应,称为超生反应。扩展资料:一、死亡阶段1、濒死期:主要特点是脑干以上神经中枢功能丧失或深度抑制,表现为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消失。各种反射迟钝或减弱,呼吸和循环功能进行性减弱。2、临床死亡期:主要特点是延髓处于深度抑制和功能丧失的状态,各种反射消失、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后两者认为是临床死亡标志。3、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的最后阶段。此期各重要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发生不可逆性的代谢。整个机体不可能复活。二、生物学意义死亡以后,生物体的残骸成为生物地质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残骸可能会被捕食者或者食腐动物吃掉。有机物可能进一步被腐生生物分解,然后回归到环境中并被食物链重新利用。而不会因为物种的越积越多地球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腐生生物包括蚯蚓、土鳖虫、蜣螂等等。微生物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将物质分解为简单分子,并且提升物质的温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需要完全分解。在沼泽生态系统中经过长时间形成的煤炭就是一个例子。

我是非211,会计本科,想申请沙特国王科技大学生物科技硕士专业有可能不,申请有那些要求

2017年秋季沙特国王科技大学共录取250人学生 (中国不超过10%),申请者8000多人。这是官方数据。至于申请学校,每个学校都有个最低英语成绩要求。KAUST要求6.0,这只是最低标准,不代表这个成绩就可以。另外,各专业对英语成绩也有不懂的要求,等于或者远远高于学校要求的最低标准。奉劝有申请英语授课学校的同学,不要单纯看学校的最低要求。另外, 沙特国王大学 (没有什么沙特大学)和沙特国王科技大学 (正式名: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不是一个学校。前者是综合性大学, 后者是国际化大学(只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至于和美国哈佛大学相比,哈佛肯定要好。哈佛好几百年历史,沙特国王科技大学还不到10年。但是,后者能够给学生提供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所不能提供的硬件服务。刚刚发布的2017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沙特国王科技大学占220位。试想,一个2009年开始招生,且体量很小的学校,有这样的排名,可见它的实力。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成立于2009年9月,是沙特首所国际性、研究型大学,拥有世界顶尖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该校目前不招收本科生,只面向全球招收研究生、博士生。由于在学术界的异军突起,该校又被学界称为"House of Wisdom"(智慧圣地) 和 "Arab MIT"(阿拉伯的MIT). 据KAUST官方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2012年,大学社区有大约来自80个国家的学生和学者学习工作于此。大学官方通用语言为英语,是一所国际性研究型大学。据统计,该校在"全球最富有TOP 50大学" 中排名第三 ,仅次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同时,该校景观以及建筑设计独具特色,建校初即通过LEED白金级认证,是全球最大的绿色环保校园(biggestLEED Platinum university siteworldwide) 。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吗

有。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简称KAUST,建立于2009年,坐落于沙特吉达,是一所专攻理工领域的国际化私立研究型大学。该学校的介绍当中,是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除此之外还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和数学科学与工程学等专业。该学校师资力量强,非常好。

求传说中的海洋生物

例如:皇带鱼、大王乌贼、巨型章鱼、睡鲨、变色隐棘杜父鱼、海参。皇带鱼皇带鱼毫无疑问是一种神秘的生物。它的外形有些像发胖版的海蛇,身长足有17米,体重大约在270公斤左右。2013年10月多地海岸发现皇带鱼的报道一时间造成公众热议,许多民间传说相信这是地震的先兆。大王乌贼必须承认,大王乌贼是谜一般传说中的生物。但这也不能怪它,因为它真是十分罕见,2006年才第一次真实记录到了它的存在。大王乌贼全长在12米以上,重量可达1吨,它只生活在幽暗的深海之中,因此很少有人能发现它。巨型章鱼章鱼vs乌贼辨别小技巧:乌贼一般都有内壳层,2条长长的捕食触须和8只触手。而章鱼则没有内壳层,也没有捕食触须,但它也有8只触手。北太平洋巨型章鱼是天生的伪装高手,它能利用身体里的色素改变自己皮肤的颜色和纹理,从而与周围的环境融合为一体,完美地隐藏起自己5米长的身体。它是不是一种很智能的海洋生物呢?睡鲨之所以被称为睡鲨,是因为生物学家认为这种鲨鱼经常出没潜伏在海底,以比目鱼和章鱼等鱼类为食。很多人被它名字误导以为它是低活动性生物,但事实上睡鲨是种敏捷的鱼类,而且是贪婪的海洋掠食者。它们张开嘴捕食时,像吸尘机一样把周围的鱼类吸入口中,而尖利细小的牙齿又像料理机一样粉碎食物。图中的这头鲨鱼据说有12米长,它正用其庞大的身躯冲撞诱饵笼。变色隐棘杜父鱼变色隐棘杜父鱼,这种鱼的学名听上去像电视喜剧里那些怪咖邻居的名字。不过杜父鱼可比这些邻居要神秘多了。它外形酷似黏黏的幽灵,身长可达0.6米,而且神出鬼没,很少有人发现它的踪迹。但是如果你有幸看到一条杜父鱼,你会发现它那圆滚滚又丧气的外形真的很衬它另一个名字“忧伤鱼”。海参在我们说的这些怪异神秘的海洋生物里,海参大概是最普通的了。但是就算这样外表人畜无害的海参,也能长到1.8米长。以海藻为生的它一旦遇到险情马上会将体内器官排出以求自保。不过不用担心,这些器官之后还会再长出来哒。

赛尔生物科技是真的么

是。塞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2年,其是一家受官网认证法律保护的正规公司,所以是真的,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工程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生物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服务;研发等。

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跨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宗教神权的统治者进行了挑战,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在世界各地都有神权的影子,他们的神权思想统治人类很久了.所以这是真理挑战,最终在人类历史上确认了人类的起源,并非神的制造.第一,达尔文进化论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进化论的发表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进而启发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大大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其它学科领域的发展.

狮子和老虎在生物学上的区分

问题一 这个区别与人的黑人和白人不是一个级别的。狮虎的不同是所属的物种不同,而黑人白人的区分是亚种水平上的不同,亚种比物种概念要小得多。1.虎的起源及亚种分化 现代的虎、狮、豹在外形上很容易区别,虎身上布满条纹,豹身上布满斑纹,狮子身上则条纹和斑纹均无,雄狮头上有鬃毛。但是如果只有体骨骼,则很难区别。因此,要弄清楚虎的起源,就必须依靠颅骨化石,尤其是牙齿化石。邱占祥(1998)认为,在我国已经发现的化石中,时代最早的虎化石可能是古中华虎(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这个种是1924年瑞典古生物学家Zdansky所建,标本是一个保存比较完好的属于同一个体的头骨、下牙床和一个寰椎(即第一颈椎),化石是当时在我国政府任矿业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Anderson于1920年在河南渑池兰沟第三十八地点发现的,这个地点的确切地质年代至今尚不清楚。但是据有关专家推断,其时代至少在距今200万年以上,这是因为,第一,含化石的岩性是红土,据Zdansky记述,和我国华北各地典型的含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的红土很接近,而不像时代比较晚的第四纪的比较松散的黄色或绿色的砂岩或黄土,这表明它的时代可能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第二,在同一地点还发现过中华长鼻三趾马化石,这种化石主要发现于我国距今大约300万年至200万年的地层中,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可能残存至距今100万年左右。关于这个种是否应该归入虎,科学界还有不同的看法。1967年德国科学家Hemmer著文详细讨论了这个种的性质。在很仔细地讨论了每一块骨头的形态特征并作了详细的测量和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它的绝大部分特征都和虎更为接近,只是个体比虎小,而稍大于豹,因此应为虎的一个亚种(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这一结论比较可信,因而可能是虎的祖先。 真正的虎的材料首次出现于陕西蓝田公王岭。化石发现得不多,只有一段上颌和一件不完整的下颌。这两件标本已经和现在的虎很难区别了,在大小上比现在的虎稍微大一点。公王岭地点的地质年代开始时认为可能只比周口店稍稍早一点,为中更新世初期,亦即距今大约60万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古地磁地层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公王岭含化石层位落在古地磁年表中松山反向期内的贾拉米洛正向事件之下,其地质年代大约应该是距今110万年左右。因此,我们可以说,至少距今100多万年前虎就和人类的祖先--蓝田人在一起生活。到中更新世时,也就是从距今60万年左右开始,虎的化石较多,至少在我国的东半部普遍可以发现。发现化石最多的,在华北是在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产地;而在华南则是在四川万县盐井沟裂隙堆积中,在盐井沟发现的虎化石,据统计至少有46个个体(邱占祥,1998)。 综合来说,关于虎的历史起源,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200万年前虎起源于东亚(即现今华南虎的分布区),然后沿着两个主要方向扩散,即虎沿西北方向的森林和河流系统进入亚洲西南部;沿南和西南方向进入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一部分最终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在向亚洲其它地域扩散和辐射适应的过程中,虎演化为8个亚种,即华南虎、西伯利亚虎(P. t. altaica)、孟加拉虎(P. t. tigris)、印支虎(P. t. corbetti)、苏门答腊虎(P. t. sumatrae)、巴厘虎(P. t. balica)、爪哇虎(P.t.sondaica)和里海虎(P.t.virgata)。由此可见,虎曾经广泛分布在西起土耳其,东至中国和俄罗斯海岸,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辽阔土地上。至20世纪中叶,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已经灭绝。中国曾经分布有华南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和里海虎(新疆虎)(已灭绝)等5个亚种(马逸清,1998;谢钟,1996)。2.狮的起源及亚种分化前已知最早的狮类祖先的化石在非洲东部的 Olduvai 峡谷中北发现,是在距今大约15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那是一种类似Panthera gombaszoegensis 的食肉动物,它的骨骼结构兼有现今狮子和虎的共同特征,被称为原始狮(Panthera leo fossilis)。到了距今50万年前,这些原始狮开始从东非草原向四处扩散,由于对不同环境的很好适应,其中一些成员开始“走出非洲”并独立演化。 进入亚洲东北部的成员演化成了杨氏虎(Panthera youngi),那是一类略小于洞狮及美洲拟狮的猫科食肉动物。译名中虽然有“虎”字,但杨氏虎与起源于中国的现代虎类以及剑齿虎类却不是同源,并且与二者共存了相当长的时间,藉着对环境的高度适应, 杨氏虎在距今约35万年前曾在包括周口店在内的中国东北部广泛分布。 进入欧洲的原始狮(Panthera leo fossilis)适应了山地和寒冷的气候,进化成洞狮(Panthera leo spelaea),一些学者推断美洲拟狮(Panthera leo atrox)可能就是洞狮中的某些成员通过亚洲北部的白令大陆桥,进入美洲大陆单独演化而成。同样,留在非洲的原始狮通过相应演化(也出现过一些已绝灭的特化分支),进化出现代非洲狮和亚洲狮(它们是非洲狮在距今更近的时候再次进入亚洲而成) 在距今30万到10万年期间,洞狮(Panthera leo spelaea) 的足迹遍布欧洲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区。不过很明显,它们不太适应密集的森林或较深的雪原。洞狮化石在欧洲最西分布达英伦三岛,最东到西伯利亚的 Alazeya 河流域,它们的主要猎物可能是马、骆驼、猛犸幼崽和各类野牛,也许就是追踪这些猎物,它们中的一支通过了冰河时期的白令大陆桥,进入了陌生的北美草原,更广阔的环境迫使它们演化出长长的四肢,以利更快的奔驰,美洲拟狮出现了。 当时北美草原的环境及食物状况可能大大由于欧亚大陆,美洲拟狮的扩张显得非常迅速和顺利,它们从阿拉斯加向东进入育空地区,向南穿过威斯康星平原直达佛罗里达、墨西哥甚至是秘鲁南方的山地。与洞狮的习性一样,相当密集的森林使得它们始终没有进入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 进入育空的美洲拟狮们在狩猎中难免要与别的食肉猛兽发生冲突,诸如巨型短面熊和体形类熊的似剑虎(Homotherium),成群恐狼的骚扰也不可不防。不过,凭着强大的力量和速度,美洲拟狮往往占得上风。不少学者推测,与现代非洲狮一样,美洲拟狮也是营群居生活、群居狩猎的社会化动物。然而, 也有学者宁愿相信它们是单独或成对狩猎。他们的依据恰恰来自La Brea 沥青坑,那里发现的美洲拟狮的个体中,雌雄的数量相当,这一点与现代非洲狮(Panthera leo leo)大不相同。 也许与洞狮和现代东北虎一样,美洲拟狮较好地适应了育空地区寒冷的气候,它们住在洞穴或峡谷中,并以干燥的草来铺垫它们的窝。依照美洲拟狮的解剖构造,至少能像非洲狮一样,在追击猎物时能达到每小时 48 km 的速度。与美洲剑齿虎一样,它们最主要的猎物仍是野牛,1979年,在阿拉斯加Fairbanks发现的冰冻的野牛尸体,据专家考证,该野牛就是于36000年前被美洲拟狮所捕杀。马类、叉角羚甚至较小的猛犸也在它们的食谱上,远古人类呢?(不过,在美国爱达荷州一处古印地安遗迹中发现,在距今10,300年前,古印地安人曾捕猎并杀死过美洲拟狮)。1. 老虎自100万年前从中国南部起源以来,它逐渐分化出8个不同的亚种以适应亚洲不同的猎物基础、气候条件及生境类型。2. 狮子的进化史比老虎早,虽然老虎进化得比狮子更成功。所以说这是 种(参见人与大猩猩) 的问题,而不是 亚种(黑人与白人) 的问题。问题二 回答什么是隔离我就抄我的书了隔离是把一个种群分成许多小种群的最常见的方式。隔离使种群变小了,因而基因频率可以由于偶然的因素(基因漂变等)而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加上不同环境的选择,使各小种群向不同方向发展,这样就可能形成新种。隔离主要是指地理上的隔离,但是地理上的隔离可以逐渐演变成为更重要的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十分普遍的,因此在进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海水把海岛和大陆的动物隔开;2个湖泊之间的陆地把2个湖泊的水生动物隔开;2个森林之间如有一大片草原,2个森林中的动物就被草原隔开。一条大河有时也成为多种陆生动物的阻隔。这些都是地理隔离。这样的事例极多,不一一例举。但应该指出,对于一种动物的地理隔离不一定是对于另一种动物的隔离。因此隔离不但造成了种的分群,也限制了不同种的分布,因而也造成了不同的生物分布。而不同的生物分布则构成了选择方向和选择压都不相同的生物环境。由此可以看到,地理隔离影响选择,选择使地理隔离所造成的各种群增加差异。而差异逐渐累积就出现了生殖隔离,而一旦出现了生殖隔离,种群之间就没有基因交流了。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在性质上是不同的。2个种群如果只是在地理上被隔离开了,把它们放在一起,它们依然可以彼此交配,因此它们就依然是一个种。如果地理隔离之后,发生了生殖隔离,再把它们放在一起时,它们就不能彼此交配,此时它们就是不同的2个种了。许多类似种尽管生活在同一地区,但不能彼此杂交,这就是生殖隔离。所以,生殖隔离不一定在地理上隔开,只要彼此不能杂交,便是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使一个种群分为多个小种群,各自向不同方向发展,在一定时间之后,这些种群之间便会出现互不交配的生殖隔离。这是因为:①2个被分开种群的基因组成或基因频率在一开始时不可能是安全相同的,按建立者原则,假如隔离的2个种群是小的,它们的基因频率就可能十分不同,这是起始时的差异;②2个被分开的种群中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突变。突变是随机的,可能在某一种群中出现某些突变,而在另一种群中出现完全不同的其他突变。既然被隔离的种群之间没有基因交流,一个种群中的突变自然不会引起另一种群的改变;③一般情况下,2个分开的种群各自占据不同的地理及生态环境,因而有不同的选择压及选择方向。也就是说,在这一环境中的种群中,某些基因被选择而保留下来,在另一环境中的另一种群中,其他一些基因被选择而保留下来。这就使分开的2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产生了更大的差异。此外,基因漂变也可能发生,特别是在很小的种群中可能发生。所有上述这些变化累积起来,就使不同的种群个体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而新种也就产生了。通过地理隔离而造成生殖隔离的一个极好的实例是15世纪欧洲人移到马德拉一小岛(PortoSanto)上的家兔,经过近500年的隔离,现在已不能与欧洲家免杂交繁殖后代了,已经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新种了。看懂没?!这已经很详细了。

人类的活动,为何会造成许多生物的灭绝?

地球上生存过,也正生存着许多大型猛兽,这些猛兽依然威胁着人类,而且是致命的威胁哦。比如狮子、老虎、熊、鳄鱼、鲨鱼等等。所以对人类有致命威胁的大型生物都灭绝了,这种说法是不正取得,不过我们的确在历史上干掉了不少猛兽,比如:洞狮(Panthera leo spelaea)洞狮是一种曾经生存于整个北半球北部的大型猫科动物,其分布在从欧洲到西伯利亚,直到北美洲北部的广大地区。洞狮体型巨大,体长3.5米,体重在300公斤左右,比今天地球上所有的猫科动物都要大。作为北半球最强悍的猎手之一,洞狮长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人类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考古发现人类猎杀洞狮并将它分解食用的证据,说明在经过长期的对抗之后,我们最终消灭了洞狮。洞熊(Ursus spelaeus)洞熊是另一种曾经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大型猛兽,化石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洞熊体型巨大,体长3米,体重500公斤,和最大棕熊种群差不多。洞熊因为将山洞作为居所而得名,洞穴也是原始人类的理想住所,所以洞穴与人类展开了血腥的洞穴争夺战。在这场战争中,人类越来越强,杀死了大量的洞熊,最终杀光了洞熊。我们在许多人类居住的洞穴遗址中发现了洞熊的头骨,甚至还有人类猎杀洞熊的壁画呢。古巨蜥(Varanus priscus)古巨蜥是生活在史前澳洲的超级大蜥蜴,就好像是一条放大了的科莫多巨蜥,其体长可达7米,体重约1吨。古巨蜥可是史前澳洲最大的食肉动物,但是在人类在达到澳洲不久之后就灭绝了,古生物学家认为是人类对于澳洲环境的改变造成了古巨蜥的灭绝。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境内,但是目前已经野外灭绝,仅仅只有各地的动物园中还圈养着110只。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了几个被我们灭绝(野外灭绝)的大型猛兽,其他被我们灭绝的猛兽还有刃齿虎、短面熊、大地懒、袋狼、纽芬兰白狼、新墨西哥狼、台湾云豹、喀斯喀特棕狼、巴里虎、里海虎、爪哇虎、巴巴里狮、开普狮、南极狼等等。如果从更新世晚期开始算起,人类真的是干掉了太多猛兽,我们也一步步成为生态系统最顶层的物种。为什么这些大型猛兽会灭绝呢?因为这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顶级食肉动物,本身数量就不多,当遭到持续的猎杀和栖息地缩小甚至碎片化时,很容易出现种群数量减少,种群隔离,基因多样性减少,物种繁衍受到威胁甚至中断,最终导致整个物种的消失。大型猛兽尽管看上去霸气凶悍,其实它们是相当脆弱的,生存和繁衍很容易受到威胁。人类的地球上已经消失了太多威武的猛兽,我们已经加大保护力度、保护那些已经处于濒危的猛兽们。没有猛兽的自然就像没有国王的国家,失去了自然应有的尊严和野性。

地球上出现过的10种巨型史前生物,好在已经是过去时了

步氏巨猿这是一种生活在100万年前的史前灵长类生物,曾和我们的祖先同时代生存在地球上。根据现有的化石,科学家推断,步氏巨猿身高超过3.5米,重达350公斤,非常强壮。 巨齿鲨巨齿鲨在1500万年前出现,被科学家认为是地球上有史以来咬合力最强的生物,可以轻轻松松将鲸鱼的头骨咬碎。一只巨齿鲨体长可达14米,最长甚至有20米,体重超过了70吨。 巨犀人类已知的 历史 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肩高最多有5.8米,脖颈垂直地面时头顶甚至有9米高,也就是三层楼的高度。现代最高的生物长颈鹿,最多也只有6.1米而已。 易碎双腔龙是梁龙的近亲,也是 历史 上最大的生物之一。目前没有完整的化石来确定它的大小,科学家根据仅有的化石,对比梁龙进行等比例放大,发现易碎双腔龙可能长达58米! 剑齿虎是 历史 上最恐怖的猫科动物之一,一双锋利的犬齿长达120毫米,看着就让人不寒而栗。在那个没有 科技 的年代,人类的最大天敌之一就是剑齿虎。 洞狮洞狮是上一个冰河期时出现的史前生物,是狮子的近亲,并不属于狮子。洞狮体长一般在3米以上,体重250公斤,远比现代狮子和老虎要更大更凶猛。 鲨齿龙生活在大约1亿年前,是一种非常巨大的恐龙杀手。一只成年鲨齿龙的体长可达14米,最重可达11.5吨。它的牙齿上有锋利的锯齿,增加猎食时的攻击力,被它盯上的猎物很难有机会生还。 短面熊200万年前生存在北美洲,喜欢捕食体长3米,体重1吨的美洲野牛,可见短面熊有多么凶悍。最大的细齿巨熊体长超过3米,最重可达1800公。多亏现在灭绝了,否则一巴掌就能扇死一个人。 猛犸象冰河期最著名的史前生物之一,是 历史 上最大的象类,身高最大有3.6米,最重的有12吨。猛犸象最著名的就是一对巨大的象牙,据考古学家发掘,最长的猛犸象牙有近3米长! 龙王鲸是生活在3900万年前的史前海洋怪兽,是最早期的鲸类,又被称作帝王蜥蜴。最长的龙王鲸体长有21米,而且战斗力极强,它们可以轻松摧毁一个重达1600公斤的头颅。也就是说,海洋里几乎所有生物,都是它们的猎物。

羧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是生物蛋白胶么?

[通用名/商品名] 术尔泰/羧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 [产品规格] 250ml/100ml/50ml/瓶 [批准文号] 晋监械(准)字2008第号 [招商区域] 湖南省各地市、县 [六大功能] 1.保护组织活性2.润滑表面预防粘连3.阻碍微生物侵袭4.提高植皮成活率5.减少渗出与疼痛6.促进切口创面愈合 [适用科室] 骨科、烧伤科、胸外科、普外科、妇产科等

山西皮尔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术尔泰多少钱一瓶

175

求一道趣味生物题。

问在路灯旁边先变黄还是远离路灯的树先变黄?我的一本参考书上写的是因为靠近光,所以靠近路灯的树利于叶绿素的形成,晚变黄,而另一本上却说虽然靠近路灯的树利于叶绿素的形成,但是路灯的光很微弱可以忽略不记,所以它们同时变黄,问:该相信那个呢?

求03年04年05年的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试题

只有04年的可以吗?04年的:200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省市______姓名_______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在答题纸上做答2考试时间:2004年5月16日9:00-11:00,全卷140分一、选择题(四选一,每题1分,共100分)1高等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A配子形成前 B配子形成后 C孢子形成前 D孢子形成后2我们常吃的豆芽菜,它是黄豆或绿豆的幼苗,它们的体型挺拔是由于A有发达的机械纽织 B有发达的通气组织C有厚的角质层 D细胞的膨胀现象3旱生植物体不具有的特征是A叶片变小或退化 B茎肉质化 C表皮细胞的角质加厚 D叶片上缺少气孔4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是A表皮形成根毛 B机械组织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木质部发达5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A种皮有无 B胚的大小 C胚乳来源不同 D胚乳有无6植物维管束中的导管在执行其功能时A是死的 B是活的,只有细胞壁木质化了C是活的,只有其核仁消失了 D是活的,只有一个大液泡7一个豆荚中的种子粒,决定于A花中雌蕊的数目 B雌蕊中心皮的数目 C子房中胚珠的数目 D胚囊中胚的数目8大树中水分向上运输时,下列哪一项因素最重要A韧皮部中的毛细管作用 B木质部的主动运输 C叶的蒸腾作用 D吐水9一学生将唾液加入淀粉溶液中,然后置于以下各条件处理,希望将淀粉转变为单糖和双糖,试问在他的实验中哪个条件最好A将混合物置于4℃冰箱内 B将混合物置于30℃温箱内C将混合物煮沸后置于30℃温箱内 D将混合物置于70℃温箱内10某植物的染色体数是24,其大孢子母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所形成的细胞有三个退化,一个细胞发生三次有丝分裂,共形成几个细胞?其细胞中各含有多少条染色体A4个细胞各含有12条染色体 B4个细胞各含有24条染色体C8个细胞各含有12条染色体 D8个细胞各含有24条染色体11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电子传递是在A细胞质内 B线粒体的内膜 C线粒体的膜间腔内 D基质内进行12地球上生命的能量始源于A食物 B水 C太阳 DATP13蛾类的复眼在光线很暗的情况下也可以成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有角膜晶体 B色素细胞结构特殊 C晶锥结构特殊 D视杆结构特殊14引起动物呼吸加快、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加强、外周小血管收缩的激素是A甲状腺索 B胰岛素 C肾上腺聚 D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5尿酸是以下哪些动物的主要排泄物A哺乳类、鸟类、甲壳类 B爬行类、昆虫、哺乳类C鸟类、寡毛类、昆虫 D爬行类、昆虫、鸟类16牛的食物何处进行初步消化后逆呕到口腔中重新咀嚼A瘤胃和网胃内 B瘤胃和皱胃内 C瓣胃和网胃内 D瓣胃和皱胃内17鸟类呼吸时新鲜空气通过鸟肺的方向是A吸气时新鲜空气从头方穿过肺,呼气时是从尾方到头方穿过肺B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均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C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均从尾方到头方穿过肺D吸气时新鲜空气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呼气时是从尾方到头方不通过肺18以下哪些都是表皮衍生物形成的A乳腺、指甲、毛 B圆鳞、栉鳞、鸟羽C汗腺、鹿角、指甲 D角质鳞、盾鳞、牛角19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两对是自由组合的(Aa和Bb),有3对是完全连锁的(EFG/efg),这种生物产生显性纯合配子的比例是A1/2 B1/4 C1/8 D1/3220人类的白化病是一种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的先天性代谢病,编码这种酶的基因是A微效基因 B假基因 C调节基因 D结构基因21引起镰形细胞贫血症的Hbβ链突变的分子机制是A移码突变 B碱基缺失 C碱基置换 D碱基插入22等位基因(allele)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座位上的A两个相同基因 B两个隐性基因 C两个显性基因 D两个形式不同的基因23限制性内切酶可以专一地识别A双链DNA的特定碱基对 B双链DNA的特定碱基序列C特定的三联体密码子 D以上都不对24含不饱和程度最高的脂肪酸是A牛油 B花生油 C冷水海鱼油 D热带海鱼油25高等植物中果胶的主要成分是A藻酸 B半乳糖醛酸 C葡萄糖醛酸 D甘露聚糖26水淹导致植物死亡的原因是A土壤水势过高 B植物的根缺氧 C呼吸产生的CO2的毒害作用D土壤中的物质溶于水中达到毒害作用的浓度27在自然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主要分解者是A放线菌 B酵母菌 C细菌 D霉菌26细菌芽孢在普通条件下最长可存活A几小时 B几天 C12个月 D几年及至几十年29如果你从5平方米的面积中采集了167只蜗牛,计算这种蜗牛的生物量需要的值包括: ①总数量 ②总重量 ③总面积 ④总体积A①+② B② C②+③ D①+④20有人认为限制陆地开发的是水限制大洋生物开发的因素是A矿物质B氧气C营养物D盐含量高31湖水表面的冰层对生活在湖泊中鱼类的影响包括①缺氧不利于鱼生活 ②降低水温下降的速度 ③增加了水中的氨 ④降低了水温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32人类单倍体基因组是指存在于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全部遗传信息A22条常染色体 B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C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D22条常染色体+X+Y33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气中的____形成的ANH3 BN2 CSO2,NO DO234为不使士壤板结,可施用的氮肥有A尿素 NH4NO3 B(NH4)2SO4 CNaNO3 DNH4Cl35松树种子打破休眠常用______处理A加水 B加温 C低温 D加湿36在胚芽鞘的向光运动中,光感受部位是胚芽鞘的A顶端 B延长区 C基部 D胚芽鞘内的芽37根据贮藏物质分类,90%以上的植物的种子是A油质的 B蛋白质的 C淀粉的 D糖质的38血液占人体重量的A5% B7% C9% D11%39血压降低时尿量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关40出血后血量的恢复借助于血管的A动脉血管的收缩B动脉血管的扩张C静脉血管的收缩D静脉血管的扩张41运动机能凋节的主要部位是A小脑 B大脑左侧 C大脑右侧 D脑垂体42输氧时要加入5%的二氧化碳,因为5%二氧化碳是A呼吸刺激剂 B人体的需要 C神经兴奋剂 D血管软化剂43人的脑神经有A12对 B10对 C14对 D20对44人情绪紧张时往往脸色发白,这是因为增加了___素,而使面部血管收缩的结果A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B甲状腺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45捕食者对猎物种群有明显影响,而寄生物对寄主种群影响不大,这是因为A寄生物不杀死寄主,而捕食者杀死猎物B寄生物只分泌毒素,而捕食者杀死猎物C寄生物杀死寄主,而捕食者只杀死老、弱、病、残猎物D寄生物有利于寄主生长,而捕食者有利于种群发展46下列描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鱼的鳞片是表皮鳞 B人的毛是表皮衍生物C牛角起源于表皮 D蛇的鳞片是表皮鳞47固氮菌中的固氮酶复合物可将大气中的氮,转变成植物可利用形式的氮,固氮酶复合物的产物是A氨 B亚硝酸盐 C硝酸盐 D氨基酸48某人群中可卷舌的人的比例是64%,会卷舌是等位基因决定的,一个卷舌者与一个不卷舌者结婚,得到一个会卷舌的孩子的机率是多少?A5/8 B3/8 C1/8 D6/849在进行琼脂糖电泳前,用什么溶液溶解琼脂糖A蒸馏水 B自来水 C缓冲液 D蔗糖溶液50昆虫羽化后体壁要经历硬化过程,这种硬化过程是_____的变化过程A蛋白质 B多糖 C脂类 D其他物质钙化51日本血吸虫是人的重要寄生虫寄生虫的中间寄主有①钉螺 ②猪,寄生虫的侵入方式有③食入④皮肤钻入。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和侵入方式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蕨类植物的明显特征是A拳卷的幼叶、复叶和根状茎 B拳卷的幼叶、单叶和根状茎C伸展的幼叶、复叶和葡萄茎 D伸展的幼叶、单叶和根状茎53有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们俩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症患者。这一对夫妇的子、女的色觉可能是怎样的A他们的男孩中有1/2正常,1/2色盲B他们的子女中有1/2正常,1/2色百C他们的男孩都是正常D他们的子女有3/4正常,1/4色盲54有一试管中生长着球形酵母,另一试管中是球形酵母的原生质体,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开?A在显微镜下比较大小,酵母大,酵母原生质体小B显微镜下比较大小,酵母小,酵母原生质体大C加水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小,酵母原生质体变大D加水在显微镜卜观察酵母存在,酵母原生质体破裂55鱼、岛和哺乳动物三类动物中,视力好坏的关系是A鱼>鸟>哺乳动物 B鸟>哺乳动物>鱼C哺乳动物>鱼>鸟 D鸟>鱼>哺乳动物56观察草履虫的纤列系统(感动系统),要有5个步骤,他们是①在显微镜下观察 ②强光照射 ③加入3—5%硝酸银染色 ④载片上涂上蛋白胶⑤放一滴草履虫液晾干 请指出观察顺序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C②—⑤—④—③—① D⑤—④—③—②—①57使蛋白变性的物理因素是A加热、X-射线照射 B超声波作用、紫外照射C高压、剧烈振荡 D上述都是变性因素58人每天每次进食后迅速增加的激素是A甲状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 D甲状旁腺素59在人体具有的下列一系列生化反应中,缺少酶A导致丙酮酸尿症(PKU)缺少酶B导致尿黑酸尿症(AKU) A B苯丙氨酸→→→ 酪氨酸→→→→CO2+H2O两种疾病都不是性连锁的,一个PKU病人与另一位AKU病人结婚,他们的孩子们的表型是什么?A他们的孩子们都会生病B他们的孩子们都正常C他们的孩子一半有PKU,另一半正常D他们的孩子一半有AKU,另一半正常60陆地生物比海洋生物进化快,因为A.生命开始来自海洋 B.海洋中生存更困难C陆地生存条件稳定 D海洋中的生存条件更稳定6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 B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二次C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一次 D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二次62显微镜是观察动、植物切片和微生物的工具,评价一台显微镜首选的因素是A物镜和目镜倍数 B清晰度 C有名厂家 D零件、功能齐全63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物有ANAD+ BNADP+ CCOA D硫辛酰胺64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苔藓植物——配子体独立生活、具颈卵器B蕨类植物——配子体寄生在孢于体上、开花结实C裸子植物——配子体独立生活、开花结实D被子植物——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具颈卵器65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石松——苔藓植物 B松叶兰——蕨类植物C苏铁——被子植物 D浮萍——裸子植物66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翅果——蒲公英 B长角果——榆树 C浆果——油菜 D核果——桃67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土豆——根的变态 B萝卜——茎的变态 C红薯——根的变态 D藕——叶的变态68下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类型动物的的种群变化情况,哪种关系是正确的?①果蝇 ②猴 ③蛙69下列细胞组成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哪个是正确的?A线粒体——合成多肽链 B叶绿体——形成ATPC核糖体——光合作用 D光滑内质网——多肽及脂类合成70下列细胞织成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哪个是正确的?A粗糙内质网——细胞组装核糖体亚单位B高尔基体——蛋白质及脂类的内部运输及传递C核仁——细胞内的消化 D胞骨架——多肽链的修饰71指出下列动物和其特征的正确关系A鲤鱼——不喝水、排泄尿素 B鸽——主动排盐、排泄氨C鲸——不喝水、排泄尿素 D鼠——主动排盐、排泄氨72下列哪些生物与发育过程中可见的胚外膜的关系是正确的?A鱼——羊膜 B蛙——尿囊 C爬行类——卵黄囊 D蛙——绒毛膜73有关人体钙吸收的物质与相关陈述,哪些是正确的?A维生素D——抑制Ca在体内积累 B维生素C——促进Ca在体内积累C甲状旁腺——抑制血中钙水平激素分泌的腺体 D甲状腺——分泌降钙素的腺体74CH3-CHOH-COO-→CH3-CO-COO-属于哪种类型的反应A氧化反应 B脱羧反应 C羧化反应 D磷酸化反应75CH3-CH2-CO-COO-→CH3-CH2-CHO+CO2属于哪种类型的反应A氧化反应 B脱羧反应 C磷酸化反应 D水解反应76CH3-CO-S-CoA+HCO3-+ATP→-OOC-CH2-CO-S-CoA+ADP+Pi属于哪种类型的反应A氧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羧化反应 D磷酸化反应77—79题见下图(表明为D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77图中A代表A引物 B模板 C引物的3"末端 D引物的5"末端78图中D代表A引物的3"末端 B模板的3"末端C引物的5"末端 D模板的5"末端79图中E代表A引物的3"末端 B模板的3"末端C引物的5"末端 D模板的5"末端80下图是mRNA的模板链: 5"CTT TGA TAA GGA TAG CCC TTC 3"被转录后mRNA的碱基序列是A丙酮酸 BNADH CH+ DNAD+81反应式:丙酮酸+NADH+H+→乳酸+NAD+,其中还原剂是82依图中光感受器的结构和光的方向,哪一个是昆虫的光感受器83—86题见下图(表示不同果实类型)83图中代码①表示A萼片残余 B花托 C种子 D胎座84图中②表示A花梗 B花托 C种子 D胎座85图中③表示A萼片残余 B花托 C种子 D花梗86图中④表示A萼片残余 B花托 C种子 D胎座87人口中的年龄分布有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消退型:自下图中选出增长型88—90题见下图(表示地球上的碳循环)88图中A表示的过程是A燃烧 B 食用 C光合作用 D 分解89图中C表示的过程是A呼吸 B食用 C光合作用 D分解90图中F表示的过程是A燃烧 B食用 C死亡 D分解91—93题见下图有些酶在肌肉糖原代谢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糖原磷酸化酶,它催化糖原降解成葡萄糖-1-磷酸(GIP)。但糖原磷酸化酶本身的磷酸化(活化)与糖原磷酸化酶的激酶(GPK)和糖原磷酸化酶的磷酸酯酶(PGP)的反应相偶联,前一反应需要ATP产生ADP,后一反应需要水(H2O)产生磷酸(Pi),全部反应如图所示91图中③表示AGPK B ATP CADP DPGP92图中②表示AGPK BH2O CADP DPGP9390题图中⑤表示APi BATP CADP DPGP94果蝇全部基因组含有165×108bp(碱基对),如果DNA是一长线状分子,每秒复制30bp,只有一个双向复制起点且起点在中点,全部基因组要复制多少天A24天 B32天 C28天 D42天95果蝇全部基因组含有1.65×108bp(碱基对),如果DNA是一长线状分子,每秒复制30bp,共有2000个双向复制起点,全部基因组要复制多少分钟A23分钟 B32分钟 C56分钟 D44分钟96果蝇全部基因组含有165×108bp(碱基对),如果DNA是一长线状分子,每秒复制30bp,在早期胚胎时,复制只有5秒钟,如果起始点距离相等,各起始点同时开始双向复制,这一复制时间有多少个起始点A8020 B10260 C7200 D917097呼吸商是呼吸作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呼吸作用所放出的CO2的摩尔数或体积与所吸收的O2的摩尔数或体积之比蓖麻油的分子式是C57H101O9,如它是呼吸底物并完全被氧化,C57H101O9 +O2→CO2+H2O,呼吸商是A0.57 B1.65 C0.73 D0.8998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兰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兰色,F1自交,F2为9兰: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型及其比例是A2鲜红:1兰 B2紫:l鲜红 C1鲜红:1紫 D3紫:1兰99豌豆冠鸡与玫瑰冠鸡杂交,F1为胡桃冠,F1自交,其F2为9胡桃冠:3豌豆冠:3玫瑰冠:1单冠。让F2中的玫瑰冠鸡与单冠鸡交配,则后代中的表型及其比例是A1玫瑰:2单冠 B2胡桃:1单冠 C3玫瑰:1单冠 D2玫瑰:1单冠100两种DNA分子(①和②)有相同的碱基对(1000bp),但它的碱基组成不同,①含有44%的G+C,②含有66%的G+C在DNA的①和②中各有多少TA340 560 B240 480 C560 340 D480 240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答案完全正确者得2分;不答或未完全答对且未选择错误答案者得0分:只要选择错误答案本小题得负0.5分。本大题满分40分,最低得分为0分。)101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使用A家兔 B细胞培养 C小鼠 D显微注射102光合作用电子传递过程中A电子总是成对地转移 B电子总是不成对地转移C电子总是从低电位载体向高电位载体转移D叶绿素参与电子传递103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A加有机溶剂 B使用病毒 C使用电刺激 D反复冻融104下面有关基因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基因组大小相对恒定B叶绿体基因组同蓝藻基因组大小相似,这提示叶绿体内共生起源C目前己发现一些线粒体的基因组由双链RNA构成D目前已有多种真核生物的全基因序列被基本测定105下列哪些病是由病毒侵染直接引起的A乙肝 B口蹄疫 C疯牛病 D禽流感106 下列哪些关于生物固氮的说法是正确的A固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B固氮菌都是共生的C固氮菌都是厌氧型细菌 D所有的固氮酶都对氧敏感107在将一段DNA片段克隆到一个质粒上时,需要使用的酶有A连接酶 BDNA限制性内切酶 C磷酸酯酶 DDNA聚合酶108下列有关浮游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海洋中数量最大的浮游植物是蓝藻B深海中的浮游植物都可以异养生长C有些浮游植物可以产生对人有害的毒素D水华形成是因为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迅速上升而造成的109下列哪些属于共生关系A猪和蛔虫 B地衣 C寄居蟹和海葵 D满江红的红萍和鱼腥藻110下列哪些有关细胞的说法是正确的A利用显微镜最早观察到的细胞是植物的上皮细胞B细胞这一概念是由华莱士提出的C除了特化的细胞(如红血球)外,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D除了细胞核外,有的细胞器可以有独立遗传物质存在111下列哪些物质可以抑制细菌生长A青霉素 B秋水仙素 CRNA酶 D赤霉索112C4植物同C3植物相比 AC4植物能在弱光下生长更好BC4植物能在低C02浓度下生长更好CC4植物利用高光合速率补偿高光呼吸带来的损失DC4植物光合速率受高温抑制相对较小113常用的模式生物有A小鼠 D斑马鱼 C线虫 D果蝇114下列哪些科学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A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B双脱氧DNA序列测定方法CDNA聚合酶链式反应 D蛋白质N-末端测序方法115下列哪些有关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说法是正确的 A反应需要一对引物B反应始终在高于70℃的条件下进行C应需要加连接酶D反应中不需要加限制性内切酶116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的区别为A有体腔膜 B骨骼不是中胚层发育C螺旋卵裂 D没有鳃裂117以下哪些动物不能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中A鞭毛虫、寡毛类 B线虫、轮虫 C薮枝螅、轮虫 D柱头虫、石鳖118爬行动物与鸟类共同的特征为A皮肤干燥、具表皮角质层产物、单枕髁、卵裂形式为盘裂B皮肤干燥、具表皮角质层产物、体温恒定、卵裂形式为盘裂C缺乏皮肤腺、具表皮角质层产物、双枕髁,卵裂形式为螺旋卵裂D缺乏皮肤腺、单枕髁、卵裂形式为盘裂、双循环119以下哪些是错误的A脊椎动物的胃液pHl.5~25含胃蛋白酶,无脊椎动物胃蛋白酶存在碱性环境下B脊椎动物的胃液pH35~4 5,含胃蛋白酶,无脊椎动物胃蛋白酶也存在酸性环境下。C脊椎动物的胃液pH15~25,哺乳动物含凝乳酶,无脊椎动物消化液中也存在凝乳酶。D脊椎动物的胃液pH35~45,含凝乳酶,无脊椎动物没有凝乳酶120昆虫区别于其它所有节肢动物的特征是A多数具翅 B有三对胸足 C气管系统呼吸 D马氏管排泄200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1 C 21 C 41 A 61 A 81 B2 D 22 D 42 A 62 B 82 C3 D 23 B 43 A 63 C 83 A4 C 24 C 44 A 64 A 84 D5 C 25 B 45 A 65 B 85 C6 A 26 B 46 A 66 D 86 B7 C 27 D 47 A 67 C 87 A8 C 28 D 48 A 68 C 88 C9 B 29 C 49 C 69 B或D 89 B10 C 30 C 50 A 70 B 90 D11 B 31 B 51 B 71 C 91 A12 C 32 D 52 A 72 C 92 C13 B 33 C 53 A 73 D 93 D14 C 34 A 54 D 74 A 94 B15 D 35 C 55 B 75 B 95 A16 A 36 A 56 A 76 C 96 作废17 C 37 A 57 D 77 A 97 C18 A 38 B 58 C 78 B 98 B19 C 39 B 59 B 79 C 99 D20 D 40 A 60 D 80 B 100 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答案完全正确者得2分;不答或未完全答对且未选择错误答案者得0分;只要选择错误答案本小题得负0.5分。本大题满分40分,最低得分为0分。)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阅卷人签名1 B C 6 A D 11 A 16 B C 2 D 7 A B 12 B D 17 C D 复核人签名3 B C 8 B D 13 A B C D 18 A D 4 A D 9 B D 14 A B C 19 B C D 得 分5 A B D 10 D 15 A D 20 A B

地球十大不明生物

地球十大不明生物是尼斯湖水怪、天池水怪、天蛾人、卓柏卡布拉、卡布罗龙、蓝虎、泽西魔鬼、教皇利克怪物、本耶普。1、尼斯湖水怪世界十大不明生物。尼斯湖水怪的传说流传已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水怪之一。有人说它有大象的长鼻子,柔软光滑;有人说它有长脖子和圆头;有人说,当泡沫出现时,泡沫一层一层地飞溅到各处;有人说,它的嘴会吐出烟,有时会使湖面有雾。2、天池水怪天池水怪是中国最著名的神秘生物之一。它早在清朝就出现了,并留下了相关的文字记录。它在1980年至2013年间出现过几次。消息传出后,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电视台还为天池水怪做了一个专题调查节目,这一度引起了很多关注。3、天蛾人不明生物有哪些?天蛾人就是其中它,是一种看不见的奇怪生物。大多数看到天蛾人的人都把它描述成有翅膀的人类。它有一双折射红光的可怕眼睛,是十种可怕的未知生物之一。蛾人的首次出现是在1966年12月,地点是Pointe pleasant地区。4、卓柏卡布拉这是一种吸血动物,怀疑存在于美国。它于1990年初首次在波多黎各发现,后来据说也出现在墨西哥和美国南部。据说它会攻击并吸食牲畜的血液。5、卡布罗龙在加拿大温哥华岛海,有一种叫做“卡布罗龙”的大型生物。这种海怪在1933年真正闻名于世。6、蓝虎蓝虎的名字中有“蓝色”一词,因为它的皮毛是浅黑色的,略带灰蓝色。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传奇动物,而另一些人则声称亲眼目睹了它。据说蓝虎产于中国福建,20世纪初被猎杀,但后来没有新发现。7、泽西魔鬼泽西魔鬼是一种两足有蹄类飞行生物,长1至1.8米。它长满了黑发。它的头像马,深红色的眼睛和蝙蝠般的翅膀。泽西岛魔鬼的描述可以追溯到美洲印第安人时代。8、教皇利克怪物它是十大神秘生物之一。教皇利克怪物被描述为人类和山羊的混血儿,是一个难以形容的变性人。有些人这样认为:它有厚厚的山羊腿毛,钩鼻上有白色的皮肤,还有大眼睛。据说这头野兽会用一把血淋淋的斧头杀人,或者用催眠来引诱人们到迎面而来的火车上。9、猫头鹰人世界十大未知生物中的猫头鹰人也被称为鸮人,也称为康沃尔猫头鹰人和莫南猫头鹰人,据说是1976年中期在康沃尔莫南村发现的神秘生物。10、本耶普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怪兽之一是本耶普,一种生活在池塘、小溪和沼泽附近的动物。据信,本耶普有九种变体,分布在原始澳大利亚。

长白山水池中真的有水怪吗?神秘生物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有力的科学证据证明长白山天池当中有水怪。从目前的状况上来看,这些神秘的生物应该是一些大鱼,有可能是哲罗鲑。

“体型很大”长白山天池突然出现不明生物,真的有“水怪”吗?

长白山天池一直有“上古神兽”的传说,也就是所谓的“水怪”,但实际上那里只不过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 但神秘的天池白云缭绕,五色斑斓,群峰环抱,天生具有神秘感。那里曾经有不少人都拍到过所谓的怪兽,包括此次有游客再次爆料自己拍到了不明生物,目击到的是一个黑点,体型很大,由于池水非常清澈,看得真真切切,目前还在调查之中。一、长白山天池“不明生物”重现据媒体报道,有网友发布视频说,自己在长白山天池旅游,当时拍了一组视频,发现在水面上有黑色不明生物,在水中来回游动,随后又消失了。该有游客称,自己当时和距离水面大约有500米左右,但由于水面清澈无比,虽然也只是看到一个黑点,但实际上体型很大,看得很明显。对于游客发布的视频,网友纷纷表示,天池水怪又重现了。目前该事件正在调查之中。二、长白山天池有生物存在吗?长白山天池就是一个火山口,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经过漫长年代的积水而成火山湖。 在1702年还爆发过一次,海拔很高,天池中的水主要依赖湖面降水和地下水补给,但那里的水温非常低,全年平均温度是零下7℃,即便到了盛夏时节也只有5℃左右,水中有机质和浮游生物极少,那里一直被认为没有生物存在,即便有也只是一些微小的生物存在,还可能有一些极少数的冷水鱼。三、长白山天池“怪兽”的传说传说中,天池内潜伏着一条“龙”,清澈的天池水,就是龙吐出来的水,所以天池又叫龙潭。天池还有“海眼”之说,也就是说天池和大海是相通的。很多人都说天池中有上古神兽,在清代史料中就有描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猎人以为是龙”。到了近现代也有多次发现不明生物存在,比如1962年,有人用六倍望远镜发现水面有两个疑似动物的头在水面游动,还相互追逐,黑褐色,一段时间后就消失在水中了。1980年有人发现天池中出现划水线,前端是盆大的黑点,也在水面游动。同年还有气象局的人员发现在距离池边30米的地方有5只头部和前胸昂起的生物,头大如牛,背部黑亮,当时还开枪了,但未击中而在水中消失了。后来还有不少游客也都拍到了水中有游动的黑点,和这次拍到的几乎一样。在我看来,大自然是神秘的,所谓的神兽肯定是不存在的,但不排除是人类还未认知的动物,他们的存在或许不在我们认知的范围内。就像曾经有人说的那样,天池的水和大海相通,海洋生物通过地下河进入天池是不是有可能呢?但仔细思考似乎也不对,天池里的是淡水,并非是海水,而且海水是如何倒流到海拔2000多米以上呢?看来这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或许这就是长白山天池的魅力所在,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前去旅游打卡,“神兽传说”为当地的旅游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长白山天池“水怪”之谜众说纷纭,是否真的有不明生物存在?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明生物肯定是存在的,只是一般不太容易被人发现。

蚊子这种生物在地球上有什么用?

蚊子也是地球上的一员,可能和人类有些仇怨。人类非常想把蚊子干掉,但就是干不掉。假设把地球上的蚊子消灭干净了,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吗?01 蚊子有什么作用?按照生态学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划分,生物的价值包括三种: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一、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蚊子对人类有什么直接价值。估计没有人吃蚊子,也没有见报道蚊子有药用价值或做工业原材料以及科学研究,只听说过模拟蜻蜓研制成功了直升机。至于观赏蚊子和用蚊子作为文学创作对象,估计还是有人有这个爱好吧。但总体来说,直接价值不大,可以忽略不计。二、间接价值,可能是蚊子对地球最大的贡献了。蚊子对生态系统的最大价值,就是参与食物网构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但是自然界里单食性的生物主要是一些植食性的昆虫和单一寄生虫,如三化螟只吃水稻叶,豌豆象专吃豌豆等。而吃蚊子的动物都有多种食物来源,如青蛙、蜘蛛、鱼、蝙蝠、蜻蜓、壁虎等。所以,蚊子灭绝后,对于这些天敌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石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消费者主要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般情况下,某种动物灭绝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没有那么显著。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如果蚊子消失了,也不过是这些灭绝动物中的一类。生态系统都有自我调节能力,只要不是大量破坏植被,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能较快恢复平衡。三、蚊子的潜在价值还不清楚。当然,潜在价值本身就是指目前还不清楚的价值。将来会发现蚊子对人类有什么有用的价值呢?实在猜测不出来。四、蚊子对于提高人的免疫力可以忽略不计。02 蚊子不可能灭绝蚊子共有3300多种,雄蚊不吸血,只吸植物汁液及花蜜。雌蚊可吸植物汁液以保持个体生存,但必须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后,卵巢才能发育,繁殖后代。传播疾病的主要是按蚊、库蚊、伊蚊三种。其中,按蚊属(Anopheles,疟蚊)是疟疾的唯一媒介,还传布丝虫病和脑炎。库蚊属(Culex)是病毒性脑炎的媒介,在热带和亚热带还传布丝虫病。伊蚊属(Aedes)主要是传布黄热病、登革热和脑炎。对于人类来说,蚊子的确很可恨。但人类却没办法完全消灭蚊子。一、蚊子分布广泛。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二、蚊子繁殖速度快。雄蚊的寿命约为7天,雌蚊的寿命约为30天,一只雌蚊一生可以产卵1000~3000枚。伊蚊、按蚊的卵一般在2天内孵化成幼虫,伊蚊则在3~5天内孵化成幼虫。幼虫称为孑孓,经4次蜕皮后变成蛹,这个时期约维持10~14天。蛹不摄食,可在水中游动, 经2天完全成熟羽化成蚊。所以,蚊子繁殖一代约为12天左右。一只雌蚊一年至少可以繁殖1000只蚊子。而蚊子一年可以繁殖7代左右。这速度太恐怖了,幸亏蚊子寿命短。三、蚊子生存年代久远,适应能力强。科学家推测蚊子在寒武纪时期就已经出现,大概在五亿四千万至五亿七千万年前。到2亿3500万年前,出现恐龙,之后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到3500万年前人和猿的共同祖先埃及原上猿和埃及猿出现。而人类从直立猿算起,大约有500万年的历史。可见蚊子的适应能力比一般动物强悍得多。03 目前防止蚊子叮咬的最好方法一、点蚊香;二、喷洒灭蚊剂;三、吹冷气空调;四、挂蚊帐;五:摇蒲扇;六:用手拍打。7月份的时候,一个学生给我打电话,说在驾校学车。碰见另一个年轻人也在学车,就聊起来。结果是一个艾滋病患者。然后,学生告诉我,说那里好多蚊子,被蚊子叮了。问我会不会传染艾滋病?说现在已经跑回来了,吓得发抖。我只能告诉他说,科学家认为蚊子不传播艾滋病。最好去医院咨询一下。否则,岂不是太恐怖了!

海洋生物儿童画手抄报 保护海洋的手抄报

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手抄报 保护海洋的手抄报保护海洋手抄报简单又漂亮模板保护海洋手抄报内容资料写什么画画手保护海洋治理微型塑料污染手抄报手抄报笨笨画屋一年级海洋馆的手抄报一年级手抄报画一幅好看的海洋手抄报图片教程0172保护海洋手抄报06简单又保护海洋环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保护海洋手抄报快学起来画画手抄报淡蓝色保护海洋日手抄报搜索海洋世界手抄报 保护海洋的手抄报海洋保护主题的公益手抄报保护海洋的手抄报简单漂亮保护海洋全套手抄报图片模版简单漂亮保护海洋全套手抄报图片模版关于海洋保护生态的手抄报 保护海洋的手抄报海底世界手抄报初中生精选5张关于海洋生物的科技手抄报 关于生物的手抄报海岛海洋主题手抄报 保护海洋的手抄报蓝色海洋手抄报图片大全集海洋环保手抄报简单保护海洋的手抄报

建立生物发电厂注意事项

、1,生物质电厂一般都会设置较大的燃料存储场地、 以满足机组在燃料采购淡季的生产需要,一般情况下。堆料场储存的秸秆、树皮等生物质燃料都超过万吨。生物质燃料具有燃点低、挥发份大。极易自燃的特点。、2,收集和处理燃料需要大量劳动力, 因此很难实现全机械化生产。 目前许多生物质发电厂都采用机械与人力的温二合方式进行装卸料和短驳运浅议生物质发电厂的安全管理发电厂都采用机械与人力的混合方式进行装卸料和短驳运输,这样就会出现机械挤压和物体打击等伤害隐患。。3、燃料破碎生产能力低,现阶段许多生物质发电厂都采用小型破碎机, 因此。在上下料环节需要大量人力。破碎设备易发生机械绞盘、冲击、 电击和割伤人等伤害,也容易发生机械电器部件过载,短路起火引发火灾。

渭南安达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好。1、待遇。渭南安达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有五险一金,包吃,包住等。2、薪资。渭南安达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基本薪资是2000-3000元/月,还会有加班补助,奖金,绩效等,工资范围在3k-5k。

微生物的名子有哪些告诉我要50个

产气气杆菌、粪产碱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蕈状变种、地衣形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尘埃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深黑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青虫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戈尔斯德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猝倒亚种、产氨短杆菌、黄色短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北京棒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凸形假单胞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弯曲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假单胞杆菌、藤黄八叠球菌、亚黄八叠球菌、尿素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运动发酵单孢菌.大豆根瘤菌(慢生型)、豇豆慢生根瘤菌、花生根瘤菌、紫云英根瘤菌、 大豆根瘤菌(快生型)、大豆根瘤菌、豌豆根瘤菌、苜蓿根瘤菌、田菁根瘤菌刺孢小单孢菌绛红变种、紫色小单孢菌(绛红小单孢菌)、白黄链霉菌、白色链霉菌、抗生链霉菌、双重轮丝链霉菌、产色链霉菌、烬灰链霉菌、天蓝色链霉菌、灭蚊链霉菌、红霉素链霉菌、青色链霉菌、球孢链霉菌、浅灰链霉菌、灰色链霉菌、吸水链霉菌、淡紫灰链霉菌、黄色长孢链霉菌、藤黄色链霉菌、细黄链霉菌、黑化链霉菌、玫瑰色链霉菌、华美链霉菌、嗜热链霉菌、委内瑞拉链霉菌、紫色直丝链霉菌、紫色链霉菌、绿色链霉菌,

生物农药的类型,都有哪些?

生物农药的类型:微生物农药、农业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化农药、天敌昆虫农药、植物源农药农药。微生物农药的活性与温度直接相关,使用环境的适宜温度必须高于15摄氏度且低于30摄氏度。低于适宜温度,喷洒的生物农药在害虫体内繁殖缓慢且难以工作,一般来说,20-30℃的微生物农药防治效果是10-15℃的1-2倍。生物农药是指对农作物具有良好杀虫防病效果,且无任何对人体健康有害残留的农药。我只是个农民。我痴迷于绿色农业,所以我有一定的理解。必须确认这些杀虫剂是从一些植物中提取的,例如苦参碱制剂、松香混合制剂和各种野棉、苍耳子、新鲜半夏、刺梨等草药制剂在农村地区随处可见。他们不需要花钱,但他们需要时间来集中精力。从苏云金芽孢杆菌、阿维菌素、棉铃虫、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源中提取的杀虫剂。真菌包括石硫混合物,波尔多液体和食用醋。许多植物源杀虫剂在农业原料市场上很常见,如苦参碱、鱼藤酮、印楝素、利鲁、除虫菊酯、柠檬碱、,植物精油等。主要原料已经存在于生物体内。它们对疾病和瘟疫没有直接毒性。它们在调节培养物或疾病和瘟疫的生长和发展中发挥作用。如油菜素内酯、赤霉素,吸引昆虫。如细菌生物制剂、苏云金芽孢杆菌、真菌制剂、白僵菌、昆虫病毒制成的生物制剂,如核多糖病毒,颗粒病毒和来自细胞质多角体的病毒。线虫制剂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剂,如阿维菌素、维生素a盐、浏阳霉素等。如昆虫蜕皮激素、昆虫信息诱饵、,昆虫抑制剂中的昆虫杀菌剂和昆虫各向同性剂嘧啶等。

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特点

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且互不拮抗的微生物菌种制成的微生物制剂。此类菌剂一般具有种类全、配伍合理、功能性强、经济效益高等优良特点。中文名复合微生物菌剂学 科生物学特 点功能性强性 质名词概述两种或两种以上且互不拮抗的微生物菌种制成的微生物制剂。此类菌剂一般具有种类全、配伍合理、功能性强、经济效益高等优良特点。复合菌剂的种类如:西安中晟化工的JT复合菌种,该菌种的组成为1、诺卡放线菌:全球70%杀菌剂由该菌提取,对土壤病害效果显著, 72小时对根结线虫卵块孵化抑制率达到82.3%。2、枯草芽孢杆菌:能产生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净化土壤环境,保护作物根系,并使叶部细菌和真菌病害明显减少,同时抑制几十种真菌、细菌和病毒性病害,最大限度地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3、胶冻样芽胞杆菌:溶解土壤中难溶性钾及磷,并产激素、氨基酸、多糖等物质促进作物的生长。4、解磷巨大芽孢杆菌:可以用来生产解磷固钾肥,巨大芽孢杆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将它施用到到烟叶上对提高烟叶发酵增香效果独特。5、蜡状样芽孢杆菌:可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降解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改善生态环境。可产生细菌蛋白酶;是各种抗生菌抗菌活性的测定菌。6、苏云金芽孢杆菌:它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产生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的蛋白。被称之为第二代杀虫蛋白。7、光合菌:在光照不足环境中能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施入土壤后,可迅速激活植物细胞活性,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光合作用和生殖生长能力。8、丝状细菌:可以使土壤膨胀疏松,增加土壤透气保水性能。9、酒精酵母菌:可以使土壤膨胀疏松,增加土壤透气保水性能;并具有比较完备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对表达产物的加工修饰能力; 具有醇氧化酶AOX1基因启动子,这是目前最强,调控机理最严格的启动子之一。JT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菌JT复合微生物菌剂粉剂

微生物作业帮帮我

微生物饲料 微生物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一、发酵对象与分类 1、发酵全价饲料、浓缩料 取出全价饲料(使用浓缩料的按配好的全价饲料计算)按下面配比进行发酵。 2、发酵棉粕菜粕脱毒代替豆粕,另见说明书。 3、发酵生物豆粕代替鱼粉:可以适当加大菌种使用量,直接发酵豆粕转化成生物活性小肽后添加,另见说明书。 二、发酵方法(以发酵1000公斤发酵饲料为例) 1、 发酵饲料原料与配方:配制好的发酵饲料1000公斤,水350-400公斤(夏天350,冬天400),菌种饲料发酵剂5公斤,100-200克纳豆菌。2、 制作稀释活化发酵液:将菌种5公斤饲料发酵剂和100-200克纳豆菌倒入350-400公斤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活化发酵液。3、 将制成的活化发酵液与1000公斤发酵饲料混合均匀,湿度以手捏成团不滴水,一触即散为宜。有搅拌机的大型养殖场将活化发酵液慢慢加入饲料中搅拌均匀即可;没有搅拌机的养殖户将活化发酵液慢慢少量喷到饲料上,用铁锹搅拌均匀,注意:不能有团块、水结块,用手将团块、水结块搓散搅拌均匀。 4、大型养殖场可以将配置好的饲料在地面压实堆成垛或者装入水泥池压实,用塑料薄膜密封或者使用厚实的不透气的塑料碎团块、水结块。 三、使用功效: 1、本品占全价配合饲料的5-30%,一般情况下为10%合适,配制母猪饲料时,建议用量不超过20%。本品按比例配合均匀后饲喂,现配现喂,可干喂也可湿喂,自由饮水。 2、打开包装袋一角可与粉料或颗粒料等不同料型搭配饲喂。 3、本品可作为乳猪断奶前后的诱食饲料,饲喂后乳猪可平稳度过断奶期,防止出现应激反应和腹泻。 4、遇到仔猪黄白痢或生长缓慢的僵猪可适当将发酵饲料添加比例增加至20%添加,可有效防治仔猪黄白痢,促进僵猪快速生长。 5、母猪产后不食或泌乳不足或乳猪黄白痢,可将母猪饲料中发酵饲料添加比例增加至20%。 四、注意事项: 1、开袋后尽快用完,本品颜色稍有变化、有结块不影响使用性能; 2、初始饲喂时,因适口性好,而乳猪仔猪消化机能尚不健全,要防止乳猪仔猪采食过饱而引起消化不良,采用少喂多餐3-5天过渡即可; 3、5-9月份高温天气,现配现喂,1-2天用完;如混本品后存放时间较长,请将发酵饲料添加比例减少到5%,以防止水分超标发热微生物农药 microbial pesticide 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为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及促进作物生长。它包括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菌除草等。这类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农作物和自然环境安全,不伤害天敌,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这些微生物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代谢物,例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多角体病毒、井冈霉素、C型肉毒梭菌外毒素等。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高的要求,微生物农药无疑是今后农药的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 一、 江苏省微生物农药研究开发的现状 1、微生物农药的开发现状 枯草芽孢杆菌(Bs)——微生物杀菌剂,能稳定地在土壤和植物表面定殖、产生抗生素、分泌刺激植物生长的激素、并能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是一种理想的微生物杀菌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美国Alabama州用Bs处理多种作物种子,平均产量增加9%,根病明显减轻;日本用Bs及其分泌物防治西红柿立枯病获得良好防效;国内北京大学和河南省农科院报告Bs对小麦赤霉病、西瓜枯萎病、烟草青枯病、棉花枯萎病等多种病害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并有明显的增产效应。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与国际水稻研究所长期合作研究,研制开发出生物杀菌剂Bs-916,经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证明,Bs-916对纹枯病防效达75-85%,对稻曲病防效达63.8-85.7%。国内外专家这一研究成果高度评价,认为用Bs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是目前生物防治叶部病害研究中最先进的,且已具备了转向商品化生产条件。 昆虫病毒〔核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微生物杀虫剂, 是抑制害虫种群的病原性天敌。NPV和GV以鳞翅目害虫为特异性寄主,安全性高、可长期保存、易于生产、并与化学杀虫剂具有相似的施用方法, 因而作为优良的生物防治因子, 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与研究。近年来, 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正着力研究NPV的提速、增效和扩大杀虫谱的途径和机制, 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日本研究者福原和三桥和佐藤分别发现粘虫痘病毒(Pseudaletia separata EPV)对PuNPV和AcNPV具有极强的增效作用; 后藤则发现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的颗粒体病毒(XcGV)不仅对XcNPV、HaNPV(棉铃虫NPV)、SeNPV(甜菜夜蛾NPV)等多种NPV具有100-10000倍的增效作用, 而且同时使NPV的杀虫速度提高一倍以上、并拓宽NPV的杀虫谱。GV对NPV提速、增效、扩谱作用的发现, 一举突破了NPV应用于农作物防治重大害虫的3大障碍, 使NPV首次展示了真正替代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的产业化开发前景。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引进完整的NPV和GV增效株系及VEF增效基因重组表达体系,为我国开发该项最新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开发出针对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的NPV-GV增强型高效生物杀虫剂,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均达90%以上。 苏云金芽孢杆菌(Bt)——微生物杀虫剂,在20多个省市用于防治粮、棉、果蔬、林业等作物上的20多种害虫,使用面积达5千万亩次。随着绿色食品的深入人心,Bt制剂在国内外农药市场上收到普遍欢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自70年代专业从事苏云金杆菌(Bt)、球形芽孢杆菌(Bs)等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生产,是国内最早的生物农药研究机构之一。“九五”期间在研究筛选对夜蛾类等害虫广谱高杀虫活性Bt菌种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Bt与国产氟铃脲(昆虫生长调节剂)两种生物农药增效复配的方式,既克服了Bt制剂的不足,也解决了氟铃脲单独应用成本较高和易产生药害等问题,对一些夜蛾类害虫,在初孵及1-3龄的龄期结构情况下,防效已达到80%左右,药效期7-10天,大大超过了Bt制剂单用的水平;近年来,深入开展了微生物高效毒株的筛选和生物增效因子的研究,筛选出高毒力Bt菌株Yz-2、和两株对Bt、SeNPV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的病毒(PuGV-Ps和AsNPV);率先在省内开展Bt复配制剂的研究,筛选了Bt+阿维菌素等多个增效组合,示范推广效果显著。通过增进毒株毒力、病毒增效因子修饰、复配增效等多重有效手段克服制约微生物杀虫剂应用的瓶颈,提高 Bt、病毒制剂毒力、扩大杀虫谱、增强环境稳定性,为其大规模运用于生产实践,开辟了新的途径。 2、应用前景 微生物农药是21世纪农药工业的新产业,代表着植物保护的方向,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克服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减少在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同时在示范推广微生物农药应用的过程中,农副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将大幅度上升,有利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我国已加入WTO,农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农副产品出口市场更加广阔,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降低农产品有毒物质的残留量,而微生物农药将为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和降低有毒物质残留量提供技术和物质保障。微生物农药研究与发展,将有效地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安全生产,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扩大我国农副产品外销市场,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这些均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微生物农药作为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的必要生产资料之一,在未来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进一步加快微生物农药的研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进程,降低农药在农副产品中的残留和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满足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对农业科技的重大需求,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存在的问题 l 微生物农药防效的评价问题 以微生物农药为主的生物防治是一种持久效应,因此对微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应该进行长期追踪调查,这样才能制定出使用微生物农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管理的途径和策略。把微生物农药的防效与化学农药的防效进行比较,并套用化学防治的使用方法进行生物防治,这是一种错误的思路。微生物农药是通过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植物病虫害发生、为害的,微生物农药的效果不可能像化学农药那么快速、有效,但它们的防效是持久的、稳定的。因此,应该建立生物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效果的评价体系,从生物农药对环境保护、可持续控制、农产品安全等诸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有利于生物农药健康、迅速地发展。 l 微生物农药的中试和制剂问题 微生物农药进行实验室研究、小试的产品和品种很多,但真正最终实现产业化的却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解决产销用三个环节的实际问题。许多研究人员不大愿意做大范围的田间生物防治试验,因为这种试验费用大,各种干扰因素复杂,获得成果的可能性小。所以,国家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应对微生物农药的研制及其产业化给予倾斜,鼓励研究人员加快微生物农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对微生物农药产品的商品化应给予优惠条件。 微生物农药剂型单一、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的理化指标和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致使成为微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筛选能保持新剂型理化性状的助剂配方,筛选能提高新剂型分散性和附着性的表面活性剂,研制出提高生物农药防治效果的新助剂和新剂型。提高微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和有效利用率。 l 农民对微生物农药的认识问题 由于农民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首先考虑效果好坏,其次是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基本不考虑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问题,对微生物农药的优点和可持续控制作用缺乏感性认识,加上微生物农药的毒性低、药效相对慢等弱点和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使农民对微生物农药的优越性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生物农药的优越性,同时应加强农产品化学农药残留的检测,严格实行农产品优质优价,使农民真正获得使用生物农药的好处;要抓住当前各级政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大面积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契机,促进微生物农药的迅速发展。 二、 今后研究的方向与发展预测 l 抑病、抑虫土壤 对于抑病、抑虫土壤应给予更多的研究。这种有微生物持性的土壤,使病原菌不能生存,害虫不能导致为害。虽然已有一些抑病、抑虫土壤的报导,但其抑制机制还不够了解,这是非常有用的生态信息。它们能导致新的生物防治因子的发现。 l 生物防除杂草 杂草的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寄主范围较专一的植食性动物或植物病原微生物,将影响人类经济活力的杂草种群控制在经济为害阈值之下。生物治草与化学除草相比,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药害、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有时一次成功的天敌引种可一劳永逸地解决草害。对一些恶性杂草或在特殊环境(如水域)的草害、生物防治往往是最理想的防治措施。然而生物除草涉及的问题广泛复杂,难度较大,所以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l 基因工程微生物 近几年来,基因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十分活跃,并先于抗病虫遗传工程植物进入了实用化阶段。这一发展显示出生物技术用于生防微生物遗传改良的巨大潜力,并为新一代微生物农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美国Mycogen公司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定殖在植物根部的萤光假单胞菌中,使杀虫作用可延长到两周以上,对小菜蛾的杀虫效果与化学农药相当,这种工程杀虫菌剂无污染环境的副作用,1991年登记注册,商品名为MVP,成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杀虫剂,用于蔬菜害虫防治。 l 转基因抗病虫植物 转基因抗病虫植物为病虫害防治开辟了新路。1985年美国科学家将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cp)导入感病的烟草,转基因植株增强了对病毒的抵抗力。这种通过转cp基因获得抗病性的方法后来在蕃茄、马铃薯、大豆、水稻等多种植株上获得了成功。可见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工程研究。 三、 对策与建议 1、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微生物农药研究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确保食物安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维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是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 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农产品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发展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微生物农药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微生物农药。 2、强化基础研究,加大研究力度 发展微生物农药,政府必须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首先应建立省级微生物农药研究基地或工程中心,组成一支微生物农药科研队伍,围绕当前生产上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开展生物防治的研究,系统筛选高效菌株,建立优化的发酵、增殖生产工艺和规范的生产质量标准,组建配套的田间实用技术;其次要加强微生物农药作用机理的研究,可根据其作用位点和活性中心反推导,指导菌种选育,更新剂型,合成新农药的先导化合物,创制新农药。 3、加速微生物农药产业化进程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在立项的同时就应考虑到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微生物农药产品,将要进入市场,因此,应着重对微生物农药的制剂加工、产品质量、环境行为等一系列问题开展研究,提高微生物农药商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政府应制定向微生物农药产业化倾斜政策,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单位直接参与项目研究,使企业成为微生物农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基地,促进微生物农药的产业化。 4、微生物农药的开发与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相结合 微生物农药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必须的生产资料,因此应该将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和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在广泛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围绕我省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主题,结合我省无公害农业对植物保护研究的新要求,大力发展微生物农药,使微生物农药及其配套使用技术在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十五”期间加速我省农业由主要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的根本转变、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附:我国无残留农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种以昆虫病毒为主的专门防治茶叶害虫的纯“活体微生物农药”,日前被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实现批量生产,开始在全国有机茶基地推广使用,这标志着我国无残留农药应用这一高科技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种最新研制的纯“活体微生物农药”被命名为“武大绿洲茶园”,是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中一项生物高新技术成果。它是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创导使用的最有毒力和最安全的昆虫杆状病毒与其它微生物复合而成。 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病毒研究所和湖北武大绿洲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研制的“武大绿洲茶园”,是以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为主与其它微生物复合而成,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生物杀虫剂。这也是目前国内外首例通过国家鉴定并可直接用于有机茶大面积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小卷叶蛾三大害虫的纯生物农药。微生物能源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50 亿个细菌。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相当奥秘。例如健康人肠道中即有大量细菌存在,称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细菌种类高达上百种。在肠道环境中这些细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质甚至药物的分解与吸收,菌群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引起腹泻。 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人们认识到,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毒力和致病性,对于传统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 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生物体基因组研究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世界权威性杂志《科学》曾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评为世界重大科学进展之一。通过基因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遗传机制,发现重要的功能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疫苗,开发新型抗病毒、抗细菌、真菌药物,将对有效地控制新老传染病的流行,促进医疗健康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从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组研究为探索微生物个体以及群体间作用的奥秘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为了充分开发微生物(特别是细菌)资源,1994年美国发起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计划(MGP)。通过研究完整的基因组信息开发和利用微生物重要的功能基因,不仅能够加深对微生物的致病机制、重要代谢和调控机制的认识,更能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系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因工程产品,包括:接种用的疫苗、治疗用的新药、诊断试剂和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种酶制剂等等。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的改造,促进新型菌株的构建和传统菌株的改造,全面促进微生物工业时代的来临。 工业微生物涉及食品、制药、冶金、采矿、石油、皮革、轻化工等多种行业。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乳酸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态调节剂参与食品发酵过程,对其进行的基因组学研究将有利于找到关键的功能基因,然后对菌株加以改造,使其更适于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国内维生素C两步发酵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菌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将在基因组测序完成的前提下找到与维生素C生产相关的重要代谢功能基因,经基因工程改造,实现新的工程菌株的构建,简化生产步骤,降低生产成本,继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对工业微生物开展的基因组研究,不断发现新的特殊酶基因及重要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生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并将其应用于生产以及传统工业、工艺的改造,同时推动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 据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因病害导致的农作物减产可高达20%,其中植物的细菌性病害最为严重。除了培植在遗传上对病害有抗性的品种以及加强园艺管理外,似乎没有更好的病害防治策略。因此积极开展某些植物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组研究,认清其致病机制并由此发展控制病害的新对策显得十分紧迫。 经济作物柑橘的致病菌是国际上第一个发表了全序列的植物致病微生物。还有一些在分类学、生理学和经济价值上非常重要的农业微生物,例如:胡萝卜欧文氏菌、植物致病性假单胞菌以及中国正在开展的黄单胞菌的研究等正在进行之中。日前植物固氮根瘤菌的全序列也刚刚测定完成。借鉴已经较为成熟的从人类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学信息筛选治疗性药物的方案,可以尝试性地应用到植物病原体上。特别像柑橘的致病菌这种需要昆虫媒介才能完成生活周期的种类,除了杀虫剂能阻断其生活周期以外,只能通过遗传学研究找到毒力相关因子,寻找抗性靶位以发展更有效的控制对策。固氮菌全部遗传信息的解析对于开发利用其固氮关键基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滥用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也日益严重。面对全球环境的一再恶化,提倡环保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而生物除污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潜力巨大,微生物参与治理则是生物除污的主流。微生物可降解塑料、甲苯等有机物;还能处理工业废水中的磷酸盐、含硫废气以及土壤的改良等。微生物能够分解纤维素等物质,并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对这些微生物开展的基因组研究,在深入了解特殊代谢过程的遗传背景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加以利用,例如找到不同污染物降解的关键基因,将其在某一菌株中组合,构建高效能的基因工程菌株,一菌多用,可同时降解不同的环境污染物质,极大发挥其改善环境、排除污染的潜力。美国基因组研究所结合生物芯片方法对微生物进行了特殊条件下的表达谱的研究,以期找到其降解有机物的关键基因,为开发及利用确定目标。 在极端环境下能够生长的微生物称为极端微生物,又称嗜极菌。嗜极菌对极端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极端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研究极限条件下微生物的适应性,加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有一种嗜极菌,它能够暴露于数千倍强度的辐射下仍能存活,而人类一个剂量强度就会死亡。该细菌的染色体在接受几百万拉德a射线后粉碎为数百个片段,但能在一天内将其恢复。研究其DNA修复机制对于发展在辐射污染区进行环境的生物治理非常有意义。开发利用嗜极菌的极限特性可以突破当前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些局限,建立新的技术手段,使环境、能源、农业、健康、轻化工等领域的生物技术能力发生革命。来自极端微生物的极端酶,可在极端环境下行使功能,将极大地拓展酶的应用空间,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生物技术加工过程的基础,例如PCR技术中的TagDNA聚合酶、洗涤剂中的碱性酶等都具有代表意义。极端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将是取得现代生物技术优势的重要途径,其在新酶、新药开发及环境整治方面应用潜力极大。1.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主要有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发酵糖化饲料及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等。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生长繁殖快,蛋白含量高,利用有机废物来生产蛋白饲料。由我国于1984年3月20日发现的可利用薯类薯渣等粗淀粉的混生配伍菌株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简称4320菌体蛋白饲料,我国又相继选育出在柠檬渣、甜菜渣、豆渣、酒糟和玉米渣等工业废渣上生长良好的混生配伍菌株,用来生产4320系列菌体蛋白饲料。发酵饲料是利用各种有益微生物,把秸秆类粗饲料加工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饲料。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也属微生物饲料类,主要有酶制剂、真菌添加剂、维生素类、抗生素类、氨基酸类、活微生物等。通过生物发酵工程制取的微生物及代谢物、转化物作伺料,正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

生物菌肥中都有哪些功能菌

 微生物菌肥是是根据土壤微生态学原理、植物营养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出来的。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其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肥料——微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已说明我国微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过程。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土壤微生态区系的微生物的活性大小,对植物根部营养非常重要,因为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肥力的形成,包括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植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的释放、氮素的固定等等。随着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大量减少,土壤已经不再是土壤,而单一的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日益严重,而微生物菌肥则是我们改善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办法之一。  微生物菌肥一般由以下菌种组成,而他们有什么作用呢?以下给大家普及下菌肥知识,方便大家在选购菌肥的时候作参考:  一、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  二、巨大芽孢杆菌:解磷(磷细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  三、胶冻样芽孢杆菌:解钾,释放出可溶磷钾元素及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  四、地衣芽孢杆菌:抗病、杀灭有害菌。  五、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包括根结线虫),对鳞翅目等节肢动物有特异性的毒杀活性。  六、侧孢芽孢杆菌:促根、杀菌及降解重金属,  七、胶质芽孢杆菌: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种酶,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  八、泾阳链霉菌:具有增强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长的能力。  九、菌根真菌:扩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对原根毛吸收范围外的元素(特别是磷)的吸收能力。  十、棕色固氮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增产。  十一、光合菌群: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力部队。  十二、凝结芽孢杆菌:可降低环境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提高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  十三、米曲霉:使秸秆中的有机质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十四、淡紫拟青霉:对多种线虫都有防治效能,是防治根结线虫最有前途的生防制剂。  三种以上多种复合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抗土传病害效果远远大于单一菌种。有益菌群相互协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达到高产丰产的效果。金宝贝微生物菌肥是由军科院、农科院研发,北京华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投资开发策划并组织全国市场营销的第五代高新科技产品。正确施用本品,能使经济作物增产30%,大田作物增产10%,降低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良土壤结构、消除土壤板结、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商品率,最终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第一代老产品曾于1997年首批获农业部微生物肥料登记证,早在1994年就获得全国"两高一优"农业新技术金奖、1996年中国杨陵农业科技博览会金奖、以及后来的系列大奖,经全国二十几个省市 自治区十多年推广应用,效果显著,深受广大用户欢迎,是国内微生物菌肥、生物肥领域的太师级产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发始于1937),是军工技术农用的成功杰作。

常见微生物农药有哪些?

常用的登记注册的微生物农药有: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棉铃虫NPV、银纹夜蛾NPV、斜纹夜蛾NPV、黏病毒、小菜蛾病毒、草原毛虫NPV、蟑螂病毒;杀菌剂:亚宝、力宝、地衣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蜡质芽孢杆菌、木霉菌;植调剂:增产菌、枯草芽孢杆菌。常见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小菜蛾等害虫和一些真菌、细菌病害。微生物农药使用时应注意:①要避免施用时温度过低。生物农药施用时都要求较高的温度。试验表明,在25~30℃,喷施后的微生物活体农药防治效果要比在10~15℃的高出1~2倍。②要避免在干燥的天气下施用。最好选择阴天、雨后或早晨等湿度大时施用。③要避免强太阳光。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而且紫外线的辐射对伴孢晶体还能产生变形降效作用,因此要选择在下午4点以后或者阴天施用,发挥效果更好。④要避免施用后遭大雨冲刷。芽孢最怕大暴雨冲刷,因为暴雨会将喷施的菌液冲刷掉。⑤要避免与杀菌剂混用。如块状耳霉菌,作为一种真菌杀虫剂,药效是通过块状耳霉菌的活孢子作用来实现的。但作为一种活体真菌,如果与杀菌剂混用,它们被杀菌剂致死,自然失去杀虫作用。

生物菌肥中都有哪些功能菌

一、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二、巨大芽孢杆菌:解磷(磷细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三、胶冻样芽孢杆菌:解钾,释放出可溶磷钾元素及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四、地衣芽孢杆菌:抗病、杀灭有害菌。五、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包括根结线虫),对鳞翅目等节肢动物有特异性的毒杀活性。六、侧孢芽孢杆菌:促根、杀菌及降解重金属,七、胶质芽孢杆菌: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种酶,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八、泾阳链霉菌:具有增强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长的能力。

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岛屿上会有这么多奇特的生物

该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长期的地理隔离生成了很多特有动植物.因为是岛屿,并且长期与其他岛屿和陆地隔离,那么就提供了生物的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和生殖遗传隔离,使得该岛与其他地方生物进化出现差异,时间相当长只有就出现了跟别的地方不同的动植物.总的来说这是地理隔离加环境不同引起的新生物的产生与进化.使得 索科特拉岛37%的植物(共825种)、90%的爬行动物和95%的蜗牛都是岛上独有的.

微生物肥料菌种有哪些?

1、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2、巨大芽孢杆菌:解磷(磷细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3、胶冻样芽孢杆菌:解钾,释放出可溶磷钾元素及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4、地衣芽孢杆菌:抗病、杀灭有害菌5、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包括根结线虫),对鳞翅目等节肢动物有特异性的毒杀活性。6、侧孢芽孢杆菌:促根、杀菌及降解重金属,7、胶质芽孢杆菌: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种酶,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8、泾阳链霉菌:具有增强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长的能力。9、菌根真菌:扩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对原根毛吸收范围外的元素(特别是磷)的吸收能力。10、棕色固氮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增产。11、光合菌群: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力部队。12、凝结芽孢杆菌:可降低环境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提高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13、米曲霉:使秸秆中的有机质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14、淡紫拟青霉:对多种线虫都有防治效能,是防治根结线虫的生防制剂。

生物菌冲施肥中常用的生物菌都有哪些

常用的会有: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增加作物的抗逆性,生长和繁殖速度较快,对营养的要求比较低;地衣芽孢杆菌,可以抗病,杀灭有害病菌,对抑制病菌的生长繁育有很大的帮助;胶冻样和巨大芽孢杆菌可以起到解磷解钾作用,能够提高肥力利用率,补充大量有益微生物菌群,还有酵母菌等等有益菌群。这些菌群搭配好的基质营养会发酵成自带营养的生物菌冲施肥,改良土壤,生根促根,都会有好的结果。

在生物学中bt是什么的简称

苏云金杆菌又称苏云金芽胞杆菌,英文名称: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为了方便都将B.T.写成BT或Bt,故Bt即苏云金杆菌的简称。定义:一种能产生伴孢晶体和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有些亚种还能产生α和β外毒素。

芽孢杆菌,微生物的适用温度

一.芽孢杆菌的最适温度为30-37摄氏度。二.芽孢杆菌简介:为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种好氧性的有益菌,此属主要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炭疽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等。三.芽孢杆菌作用特点:1.稳定性好、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射线、辐射、干燥、酸碱、有机溶剂、氧化剂有毒化学物等有较强抵抗力;在生产制粒过程和养殖动物酸性胃环境中均能保持高度稳定性。芽孢一旦形成,便能耐受各种不利条件,如干热、湿热、紫外线、γ射线、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真空干燥、氧化作用等;2.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B族维生素(VB1、VB2、VB6等)、 VC、VK和钙、镁、钾等矿物质,促进水产动物生长;3.储藏过程中以休眠孢子形式存在,不消耗饲料的营养成分,保证饲料品质;4.芽孢随饲料进入肠道后定植,并产生多种酶类,有助于降解植物性饲料中某些复杂的糖类,从而维持养殖动物肠道生态平衡,提高饵料转化率,促进营养物的消化吸收; 5.能抑制病原菌繁殖,促进有益菌生长;6.可作为一种水质调节剂,净化养殖水环境;7.能增强水产动物免疫机能。

运用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抗虫基因各到棉花细胞中,则这里的抗虫基因产物是什么

转基因抗虫棉是指棉花细胞染色体上整合有外源抗虫基因的棉花品种。抗虫基因通常为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基因。因此,转基因抗虫棉也称为转Bt基因抗虫棉。它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转基因抗虫棉的叶肉细胞)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一种Bt杀虫蛋白,它对多种害虫具有毒杀作用,作为生物农药广泛使用在蔬菜、瓜果等作物上。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等方法将Bt基因转入棉花植株的细胞中后,棉株体内也能合成Bt杀虫蛋白。所以这里的抗虫基因产物就是这个Bt蛋白!

微生物肥料(菌肥)有哪些种类

生物菌肥根据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以下5类:1、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蓝藻等;2、分解土壤有机物的菌肥:包括有机磷细菌和复合细菌等;3、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包括硅酸盐细菌、无机磷细菌等;4、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等;5、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菌肥:包括抗生菌、增产菌等。各种菌肥的详细名称:1、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2、巨大芽孢杆菌:解磷(磷细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3、胶冻样芽孢杆菌:解钾,释放出可溶磷钾元素及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4、地衣芽孢杆菌:抗病、杀灭有害菌。5、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包括根结线虫),对鳞翅目等节肢动物有特异性的毒杀活性。6、侧孢芽孢杆菌:促根、杀菌及降解重金属。7、胶质芽孢杆菌: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种酶,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8、泾阳链霉菌:具有增强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长的能力。9、菌根真菌:扩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对原根毛吸收范围外的元素(特别是磷)的吸收能力。10、棕色固氮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增产。11、光合菌群: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力部队。12、凝结芽孢杆菌:可降低环境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提高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13、米曲霉:使秸秆中的有机质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14、淡紫拟青霉:对多种线虫都有防治效能,是防治根结线虫最有前途的生防制剂。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个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关键是各中生物的生化特性。

见《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态分布》http://www.garden.sh.cn:85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态分布王学聘,戴莲韵, 杨光滢, 张万儒摘要: 对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新疆、甘肃、宁夏三省(区)内的11个自然保护区——哈纳斯、小叶白蜡、天山云杉、野核桃、塔里木、东大山、贺兰山、六盘山、崆洞山、兴隆山、莲花山等自然保护区采集的260个森林土壤样品,进行了生态因子调查;分析了土壤pH、含水量、水解N、有效P、速效K、全N、有机质;研究了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数量和种类生态分布。共分离苏云金芽孢杆菌42株,其出土率和分离率分别为11.53%和2.18%。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土壤; 芽孢杆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 生态分布; 西北干旱地区中图分类号: S714.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1-1498(1999)05-0467-07The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of the Northwest Arid Region in ChinaWANG Xue-pin1, DAI Lian-yun2, YANG Guang-ying1, ZHANG Wan-ru1(1.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CAF,Beijing 100091,China;2.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 Ecology,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CAF,Beijing 100091,China)Abstract: The 260 forest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1 natural reserves of the northwest arid region in China. The soil pH,moisture content,hydrotytic N,efficient P,availabe K, total N, and organic matter of the soils were determined. The ecological factor of 11 natural reserv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both Bacillus and Bacillus thuringiensis were surveyed.The 42 strains of B.thuringensi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oil samples.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the soil samples containing B.thuringensis to number of total soil samples tested is 11.53%.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B.thuringensis isolated to the number of sporoforming Bacillus examed is 2.18%. Key words: natural reserve; forest soil; Bacillus;Bacillus thuringiensis;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northwest arid region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简称B.t.))是目前害虫生物防治、植物抗虫育种中研究较为深入,应用较为广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明显的一类微生物。不仅其杀虫剂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卫生害虫的生物防治,而且,利用B.t.杀虫毒蛋白基因构建的转化载体对植物进行转化,已培育出抗虫棉花(Gossypium sp.)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蔬菜以及杨树(Populus sp.)等抗虫品种〔1〕。因此研究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态学和地理分布对发现新资源,筛选高效、广谱、新型B.t.杀虫剂菌株,以及发现新杀虫毒素蛋白基因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早在60年代初,人们已注意和提出了B.t.生态学和地理分布问题,Delucca、Ohta、李荣森、戴莲韵等〔2~5〕相继对美国、日本、中国部分农田土壤和未开垦的森林土壤以及中国东部季风区不同森林立地带森林土壤中B.t.资源及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不仅发现了许多新资源,同时证明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土壤中分布较广泛的一类细菌。作者在完成我国东部季风区8个森林立地带13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态分布研究的基础上〔5〕,1997~1998年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3个森林立地带的11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态分布又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自然概况 根据张万儒等〔6〕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土壤样品采集选自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新疆、甘肃、宁夏3个省(区)11个自然保护区林下土壤。11个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自然概况和地理分布见表1。1.2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采用随机踏采的方法,采自西北干旱地区11个自然保护区林下土壤0~5 cm土层,其样品数见表1。表1 11个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自然概况采 集 地 点 气温>10 ℃的时间/d 土 壤 类 型 主 要 植 被 及 林 型 采 集 土 样 海拔高/m 土样数/个 新疆布尔津县哈纳斯新疆落叶松(Larix sibiricaLedeb.)自然保护区 105~180 山地灰色森林土 草类-灌木-新疆落叶松林 1380 10 山地灰色森林土 草类-新疆落叶松林 1600~2000 10 山地灰色森林土 苔草-新疆落叶松林 1600~2100 10 山地灰色森林土 藓草-草类-新疆冷杉、新疆落叶松林 2200 10 新疆伊犁喀什河小叶白蜡(Fraxinus bungeanaDC.)自然保护区 105~180 沙质轻盐土 小叶白腊林 740 20 新疆巩留县库尔德宁天山云杉(Picea tianshanicaRupr.)自然保护区 105~180 山地灰褐色森林土 中生草类-天山云杉林 1330 5 山地灰褐色森林土 河谷-溪旁-阔叶林-天山云杉林 1470 10 山地灰褐色森林土 中旱生灌木-草类(鸢尾)-天山云杉林 1520 5 山地灰褐色森林土 欧洲鳞毛蕨-天山云杉林 1620 5 山地灰褐色森林土 锦鸡儿(灌木)-草类-天山云杉疏林 1980 5 土地灰褐色森林土 草类-匍匐圆柏-天山云杉林 2400 10 新疆巩留县野核桃(Juglans regia L.)自然保护区 105~180 灰褐色森林土 野核桃林 1270 20 新疆塔里木(尉犁、轮台)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自然保护区 181~225 胡杨林土 荒漠胡杨林 800 20 甘肃张掖县祁连山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Kom.)自然保护区 181~225 山地灰褐色森林土 藓类-青海云杉林 2950 10 山地灰褐色森林土 草类-灌木-青海云杉林 3050 10 宁夏石咀山市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181~225 褐土 油松、山杨混交林 2000 7 褐土 山杨纯林 2200 7 山地灰褐色森林土 青海云杉林 2500 6 宁夏固原、隆德县六盘山自然保护区 181~225 褐土 油松、辽东栎、杨桦次生林 2000 20 甘肃平凉市崆洞山自然保护区 181~225 褐土 油松、辽东栎林 2000 20 甘肃榆中县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181~225 褐土 辽东栎、杨桦落叶阔叶林 2200 20 甘肃临潭、康乐县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181~225 褐土 阔叶林、灌木林 2500 20 注:苔草(Carex spp.),新疆冷杉(Abies sibirica Ledeb.),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欧洲鳞毛蕨(Dryopteris fibrilosa Clarke Hand.-Mazz),锦鸡儿(Caragana sp.),匍匐圆柏(Sabina sp.),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桦(Betula spp.),杨(Populus spp.)。1.3 芽孢杆菌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数量分析 芽孢杆菌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数量分离方法见参考文献〔7〕。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出土率和分离率均以同一自然保护区、同一类型土壤为单位,按戴莲韵〔5〕报道的计算公式计算。1.4 土壤pH、含水量及养分测定 见参考文献〔6,7〕。1.5 苏云金芽孢杆菌亚种鉴定及杀虫活性测定 主要采用形态特征和11项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其方法见参考文献〔8〕。对鳞翅目(Lepidoptera)的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鞘翅目(Coleoptera)的榆兰叶甲(Pyrrhalta aenscens Firmaire)幼虫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见参考文献〔6,7〕。2 结果与分析2.1 11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芽孢杆菌数量分布与其生态因子的关系 表2表明:芽孢杆菌在西北干旱地区11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分布广泛,其数量变化范围为每克干土1.37×106~14.12×106个,其中新疆塔里木和巩留库尔德宁天山云杉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少,分别为每克干土1.37×106个和2.40×106个,而甘肃祁连山和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分别为每克干土11.98×106个和14.12×106个。11个自然保护区土壤pH均为中性偏碱,对芽孢杆菌数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土壤含水量及化学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崆峒山及新疆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芽孢杆菌总数高或低与土壤水解N、全N及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有一定关系。其余自然保护区各因子之间无明显的规律性。表2 11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芽孢杆菌数量与其生态因子的关系自然保护区 土壤类型 土 壤 化 学 物 质 每克干土中芽孢杆菌数量/个×106 pH 含水量/(g.kg-1) 水解N/(mg.kg-1) 有效P/(mg.kg-1) 速效K/(mg.kg-1) 全N/(g.kg-1) 有机质/(g.kg-1) 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 山地灰色森林土 5.8~6.9 205.34 295.42 7.08 236.25 4.321 86.36 6.30 新疆小叶白蜡自然保护区 沙质轻盐土 7.4~8.3 41.21 268.70 10.38 768.00 3.926 78.40 4.68 新疆巩留县库尔德宁天山云杉自然保护区 山地灰褐色森林土 6.5~7.5 437.89 298.89 12.93 362.50 7.10 141.72 2.40 新疆巩留县野核桃自然保护区 灰褐色森林土 7.2~7.8 57.79 364.20 11.33 948.00 5.860 117.20 5.30 新疆塔里木自然保护区 胡杨林土 7.9~8.7 127.83 62.40 4.72 690.00 1.424 22.00 1.37 甘肃张掖县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山地灰褐色森林土 8.2~8.6 247.27 152.20 9.25 594.00 6.99 139.70 11.98 宁夏石咀山市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褐土,山地灰褐色森林土 7.9~8.3 641.55 304.93 15.17 488.00 6.28 128.13 4.82 宁夏固原、隆德县六盘山自然保护区 褐土 7.1~8.1 285.82 220.40 7.17 804.00 3.431 68.60 9.88 甘肃平凉市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褐土 7.4~8.1 467.25 355.00 6.80 462.00 7.283 145.70 14.12 甘肃榆中县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褐土 7.7~8.4 109.34 256.50 7.74 366.00 3.776 75.40 3.37 甘肃临潭、康乐县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褐土 7.4~8.1 102.15 228.20 5.48 375.00 3.957 75.50 4.42 2.2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出土率和分离率 表3表明:(1)新疆塔里木(胡杨)及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未分离到苏云金芽孢杆菌。(2)甘肃莲花山和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苏云金芽孢杆菌分离率较高,分别为4.58%和3.49%。(3)西北干旱地区11个自然保护区苏云金芽孢杆菌平均出土率和分离率分别为11.53%和2.18%。这一结果均较我国东部季风区13个自然保护区14.32%和4.21%偏低〔6〕。表3 11个自然保护区芽孢杆菌及苏云金芽孢杆菌数量分布自 然 保 护 区 采集土样数/个 每克干土芽孢杆菌菌落数/个×106 观察芽孢杆菌菌落数/个 苏云金芽孢杆菌B.t. 出现B.t.的土样数/个 分离出的B.t.数/个 比例① 出土率/% 比例② 分离率/% 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 40 6.19 229 7 8 7/40 17.5 8/229 3.49 新疆小叶白蜡自然保护区 20 4.68 250 4 6 4/20 20.0 6/250 2.40 新疆巩留县库尔德宁天山云杉自然保护区 40 2.40 111 3 3 3/40 7.5 3/111 2.70 新疆巩留县野核桃自然保护区 20 5.30 246 3 7 3/20 15.0 7/246 2.84 新疆塔里木自然保护区 20 1.37 61 0 0 0/20 0 0/61 0 甘肃张掖县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20 11.98 232 1 1 1/20 5 1/232 0.04 宁夏石咀山市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20 4.82 81 1 1 1/20 5 1/81 1.23 宁夏固原、隆德县六盘山自然保护区 20 9.88 120 0 0 0/20 0 0/120 0 甘肃平凉市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20 14.12 167 2 2 2/20 10 2/167 1.19 甘肃榆中县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20 3.37 209 4 4 4/20 20 4/209 1.91 甘肃临潭、康乐县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20 4.42 218 5 10 5/20 25 10/218 4.58 平均值(或合计) 260 6.23 1 924 30 42 30/260 11.53 42/1 924 2.18 ①出现B.t.土样数/分离土壤样品数,②分离B.t.数/观察芽孢杆菌数2.3 苏云金芽孢杆菌种类鉴定及杀虫活性测定 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11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亚种形成特征见图版Ⅰ,11项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的初步结果及对杨扇舟蛾幼虫和榆兰叶甲幼虫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分别列入表4和表5。根据苏云金芽孢杆菌形态特征和11项生理生化特性对42株B.t.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属于苏云金亚种(B.t. subsp.thuringiensis Berliner,1915)的1株占分离总数的2.4%;库尔斯塔亚种(B.t. subsp.kurstaki Barjac & Lemi lle,1970)的共5株占11.9%;加拿大亚种(B.t. subsp.canadensis Barjac & Bonnefoi,1972)的共9株占21.4%;九州亚种(B.t. subsp.kynshuensis Ohba and Aizawa,1979)的共4株占9.5%;山东亚种(B.t. subsp.shandongiensis王瑛等,1986)的共9株占21.4%。待定菌株共14株占33.3%。其分布情况,除新疆塔里木(胡杨林)和宁夏六盘山未分离到B.t.菌株外其余自然保护区均有分布,其中新疆哈纳斯和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最广泛。对两种害虫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对杨扇舟蛾幼虫高效菌种为6株,占分离株的14.3%,对榆兰叶甲幼虫无明显杀虫活性。图版Ⅰ 苏云金芽孢杆菌伴孢晶体和芽孢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图(2 200~3 500 ×):1.ha1,2.ha2,3.ha3,4.ha5,5.ha6,6.xiao12,7.Tian15,8.Tian16,9.ye19,10.ye21,11.Dong25,12.he26,13.Kong28,14.Xing29,15.Xing31,16.Xing32,17.Lian36,18.Lian37,19.Lian38,20.Lian39表4 苏云金芽孢杆菌亚种在11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的分布苏云金芽孢杆菌亚种名称(B.t.subsp.) 自 然 保 护 区 总数/株 占总数比例/% 哈纳斯 小叶白蜡 天山云杉 野核桃 塔里木 东大山 贺兰山 六盘山 崆峒山 兴隆山 莲花山 thuringiensis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2.4 kurstaki 2 0 1 0 0 1 1 0 0 0 0 5 11.9 canadensis 2 0 0 5 0 0 0 0 0 0 2 9 21.4 kyushucnsis 0 3 0 0 0 0 0 0 0 1 0 4 9.5 shandongiensis 2 0 0 1 0 0 0 0 1 1 4 9 21.4 (待 定) 2 2 1 2 0 0 0 0 1 2 4 14 33.3 表5 11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种类及杀虫活性自然保护 区 菌号 生 理 生 化 特 性 生 物 测 定 V.P反应 卵磷脂酶 水杨苷 解朊作用 色素形成 蔗糖利用 脲酶产生 水解七叶灵 甘露糖利用 水解淀粉 纤维二糖 亚种名称B.t. subspecies 杨扇舟蛾幼虫3 d死亡率/% 榆兰叶甲幼虫死亡率/% 哈纳斯 ha1 + - + + - + - + - + + 待 定 0 20 ha2 + + + + - - + + - + + kurstaki 90 0 ha3 + + + + - - - + - + + shandongiensis 0 0 ha4 + + + + - + - + - + + cunadensis 0 10 ha5 + + + + - + - + - + + cunadensis 0 10 ha6 + + + + - - + + - + + kurstaki 100 0 ha7 + + + + - - - + - + + shandongiensis 0 0 ha8 - + + + - - - + - + + 待 定 0 0 小叶白蜡 Xiao9 - + + + - - - + + + + 待 定 0 10 Xiao10 + + + + - + - + + + + thuringiensis 0 0 Xiao11 + + + + - - - + + + + kyushuensis 0 0 Xiao12 - + + + - - - + - + + 待 定 50 0 Xiao13 + + + + - - - + + + + kyushuensis 0 0 Xiao14 + + + + - - - + + + + kyushuensis 10 20 天山云杉 Tian15 - + + + - + - + - + + 待 定 0 40 Tian16 + + + + - + - + - + + kurstaki 100 0 Tian17 - + + + - + - + - + + 待 定 0 0 野核桃 Ye20 + + + + - - - + - + + shandongiensis 0 10 Ye21 + + + + - + - + - + + canadensis 0 0 Ye22 + + + + - + - + - + + canadensis 20 10 Ye23 + + + + - + - + - + + canadensis 0 0 Ye24 + + + + - + - + - + + canadensis 0 0 东大山 Dong25 + + + + - - + + - + + kurstaki 90 0 贺兰山 He26 + + + + - - + + - + + kurstaki 100 0 崆峒山 Kong27 - + + + - - - + - + + 待 定 0 10 Kong28 + + + + - - - + - + + shandongiensis 0 0 兴隆山 Xing29 - + + + - - - + - + + 待 定 0 10 Xing30 + + + + - - - + - + + shandongiensis 0 0 Xing31 + + + + - - - + + + + kyushuensis 0 10 Xing32 - + + + - - - + + + + 待 定 0 0 莲花山 Lian33 + + + + - - - + - + + shandongiensis 20 0 Lian34 + + + + - - - + - + + shandongiensis 60 0 Lian35 + - + + - - - + - + + 待 定 0 0 Lian36 - + + + - - - + - + + shandongiensis 0 0 Lian37 + + + + - - - + - + + shandongiensis 0 25 Lian38 + + + + - + - + - + + canadensis 0 0 Lian39 + + + + - + - + - + + canadensis 0 0 Lian40 - + + + - - - + - + + 待 定 0 0 Lian41 + - + + - - - + - + + 待 定 0 0 Lian42 + - + + - - - + - + + 待 定 0 0 塔里木 0 六盘山 0 3 结 论 (1)通过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11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态分布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这类细菌在森林土壤中分布广泛,其数量分布规律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的水、热、养分组成等综合生态因子密切相关。 (2)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出土率和分离率分别为11.53%和2.18%,均低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未开垦的森林土壤和我国东部季风区13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的平均出土率和分离率(12.5%和4.21%),而与日本18个县136个森林土样的分离率2.7%相接近。 (3)苏云金芽孢杆菌在西北干旱地区出现的优势亚种为加拿大亚种及山东亚种,经鉴定尚有14株菌为未知亚种,是否新亚种有待进一步研究。 (4)西北干旱地区分离的42株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鳞翅目的杨扇舟蛾幼虫杀虫死亡率在50%以上有8株,其中5株杀虫死亡率在90%以上,为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提供了高效菌株。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670603)。作者简介:王学聘(1937-),男,北京市人,研究员。作者单位:王学聘 杨光滢 张万儒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 100091; 戴莲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1参考文献:〔1〕 王学聘,韩一凡,戴莲韵,等.抗虫转基因欧美杨的培育〔J〕.林业科学,1997,33(1):70~74.〔2〕 Deluoca A J.Simoson J G,Larson A D.Bacillus thuringiensis distribution in soils of the United States 〔J〕. Can.J.Microtiol,1981,27(9):865~870.〔3〕 Ohta M,Aizawa K.Distribution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in soils of Japan 〔J〕. J.Invert. Path.,1986,47(3):277~282.〔4〕 李荣森,戴顺英,李子刚,等.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中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球型芽孢杆菌〔J〕.微生物学报,1990,30(5):380~388.〔5〕 戴莲韵,王学聘,杨光滢,等.我国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态分布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94,34(6):449~456.〔6〕 张万儒,盛炜彤,蒋有绪,等.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2,5(3):251~265.〔7〕 戴莲韵,王学聘,杨光滢,等.我国四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布〔J〕.林业科学研究,1993,6(6):621~626.〔8〕 戴莲韵,王学聘.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一个新亚种〔J〕.微生物学报,1988,28(4):301~306.收稿日期:1999-02-10

怎样看待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1.克隆人的伦理问题 生命科学与人自身及人类社会的联系比其他任何自然学科都更加紧密,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命运,所以由此引发的争论当然也最激烈。克隆人引发的争论有技术上的,也有社会伦理方面的。其焦点问题还在于它带来了某些潜在的威胁和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 克隆技术一旦用于人类自身,人类新成员就可以被人为地创造,成为实验室中的高科技产物,他们不是来自合乎法律与道德标准的传统的家庭,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人伦关系必将发生混乱。人们很难想象和接受这种对人类社会基本组织——家庭的巨大冲击。这对人类社会现有法律、伦理、道德产生威胁,对人类的观念是严峻的挑战。2.试管婴儿问题试管婴儿试验成功的新闻引起的问题不该是「向神挑战」(1),而是「向人挑战」。根据英文「时代杂志」及「新闻周刊」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九日的报导,英国科学家所做的,是把精卵在母体外结合,再移入母亲子宫内,而生出正常的婴儿。假定这项「种卵」技术确实是顺利完成了,──不少学者,包括试管受精的先锋P. Steptoe博士在内,抱着怀疑的态度──再假定有一天,体外妊娠,即把受精卵移殖到人工胎盘上面,使它在母体外成长,也成了事实的话,那时候,性爱、婚姻、家庭、天伦等种种观念和制度,使人成为人的观念和制度,就要受到严重的考验。因为它们的生理基础已经不存在,至少不是像今天这样普遍必需的了。考验不是全面的摧毁。正如俗语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经过初期的震荡与冲击,传统思想的糟魄会被淘汰,留下的却是它的精华,反映永恒真理的精华。可是这需要关心人类前途的学者积极主动的思考辨析,尤其需要科系间的(Interdisciplinary)合作与交谈。美国天主教最近成立了「肯尼迪生物伦理中心」及「神学科技会谈研究所」。后者一九七四年的会谈主题即是「筑造的人」(Fabricated Man)(2)生物医学的事实与构想研究母体外受精的主要动机是帮助不能生育的妇女,使她们能够怀孕生产子女,促进家庭天伦之乐。根据统计,结婚而不能有子女的夫妇相当多,约占结婚夫妇总数的百分之十五。人渴求有后代的本能这幺强,在美国,有的夫妇愿意出两万伍千美元或更高的价钱得到一个婴儿,甚至倾家破产在所不惜。(美军「太平洋星条报」,一九七五年五月一日,「联合报」仝年五月二十一日)在不孕的夫妻中,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是因为「先生」不能授精;而这些男人之中,许多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精液。除了荷尔蒙或心理治疗方法之外,使得这对夫妇得以养育亲生子女的方法之一即是「以丈夫之精液人工授精」,简称AIH(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the Husband)。原来,这些精液不足的男人射精时的前几滴精液含有精子较多。因此,医生可把这几滴精液收集储藏,以后直接放入阴道内(3)。今天,这样的人工授精术是事实。当然实际上诊断治疗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这里只说出最基本的要点,作为伦理研讨的基础。有的夫妇本来能够生育,只是发现男方带有遗传病症,借着正常的怀孕方法,就会生出残废病态的子女。怎幺辨呢?此外,少数的男子患有「无精子症」,不能使用AIH。在这些和别的类似的情形下,「以捐助者之人工授精」就会被使用,简称AID(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a Donor)。这种人工授精术也是医学事实。储藏捐助者的精液的地方称为「精子行库」(Sperm Bank)。这样的机构不仅在美国有,一九七三年在法国有一家,在比国至少有两家。后者在比国电视节目中作宣传,引起不少疑问。鲁汶大学在一九七三年五月卅一日至六月一日,举行一次讲习会,主题即是「人工授精术」。(NRTh, 1973, 764)假若医生诊断出不孕的不因是妇女的输卵管阻塞或已经结根扎或割除,上述的两种人工授精术便没用了。因为即使男方的精液正常,女方排出的卵也没有毛病,但是精卵却无法适合。一九六九年,上面我们提过的Steptoe博士和两位英国科学家成功地使精卵在试管中结合,但一直不能把受精卵种植到母体内,使之长大成胎儿。在本文开始,说到去年有人把这件事完成了。但究竟是不是事实,还不确定。因此我们讨论这件个案时,暂且还把它当做理论或科学家的构想。也许当这篇文字与读者见面的时候,它已经成为科学的,即可以重复的手术了。不论如何,伦理的原则在此处是相同的,贴到理论上或贴到理论的实现上是没有分别的。科学家再进一步的构想是所谓的「代理母亲」(Surrogate mother)当一位妇女不能或不愿经过九个月的妊娠阶段,就可以把她身内的受精卵移到另一妇女的子宫内,由她代为孕育。这种「代理母亲」原则上该是自愿的。能不能变成强迫性的呢?遗传学家诺贝尔奖金得主 H. J. Muller 就提出使人惊讶的构想。他主张未来的父母应该取用人类最「优秀的」受精卵移植到母体身内,这样可以保护及改善人类的质量。(4)三四年前,台湾的几家报纸曾报导某位博士研究「人工胎盘」成功,那只是用老鼠的受精卵作实验,胚胎成长不到二十天就死掉了。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九日的英文「时代」杂志(二十八页),提到一位意大利科学家用人的受精卵,使它在母体外成长大到两月后死掉。梵蒂冈教廷命他停止这类的实验,他服从了。教廷认为这样的实验是不道德的,因为必然要毁灭不少受精卵的生命。许多科学家根本不管天主教的训导权威,仍会继续向这方面努力。我们的伦理问题是:如果人的受精卵可以完全在母体外孕育长大,这样做是相反道德吗?下面这个构想,听起来真是近乎荒诞了,那就是所谓的「群落式」的(Cloning)复制婴儿(译词照「科学月刊」)。我们知道人体细胞的核内有二十三对染色体,而精子和卵子内却只有二十三条染色体。精卵结合形成一个新生命时,也就有了二十三对染色体。一切为遗传必需的资料就在具有二十三对染色体的细胞核内。科学家的构想是:先使卵内的仅有二十三条染色体的核停止生活,再放入一个有四十六条染色体的身体细胞核;这时候,卵有了全部必需的遗传数据,就能够开始繁殖成人了。这是不是可能的呢?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九日的「时代」杂志(二十八页)说,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在一种青蛙身上完成了这种「群落式」的复制新生命的方式。假如,在人体上也实验成功了,用它来复制出来的婴儿,能不能活得像有自由、有位格尊严的人?最后,今天世界上有成千上百的科学家,集中他们的智慧心力,从事于改良人类遗传密码的研究;他们的目的不仅是生育出生方面无缺陷的人,而且是「创造」出比现在的人种更「优良」的超人。这也是本文研讨的对象。想到以上这些科学家事实或构想对人类能产生的效果,谁都会看出事情的严重。论及教会──它不只是训导权威,它包括一切信友,尤其是他们中的智识份子─对人类前途负有职责使仁命,F. Houtart 说:「明天真成为问题的问题(The problem)即是遗传控制。」3.基因检测---个人基因信息的隐私权问题个人基因信息的隐私权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由人把它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人权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加速完成,使我们能够测定每个人的基因数据,能够鉴定或预测越来越多的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并设法治疗这些遗传疾病,但另一方面,谁有权负责保管个人的基因信息资料?如何有效保护个人的基因信息资料?公民个人的基因数据经过科学家测试、研究、开发可以加以利用,这一成果应属于谁?权益如何划分?利益如何分享?"个人数据"是否会被滥用?另外,有基因缺陷或差异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是否能受到真正平等和公正的对待?将来会不会像过去人们歧视某个人种那样歧视某种基因?提出这些问题是因为个人基因信息的泄露可能会得到不正确的解释或推测,也必然会影响一个人的升学、求职、婚姻、人寿保险费用与医疗保险费用及其他待遇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建立之初,科学家们就十分关注基因组信息如何被正确地应用和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如何有效地被保护等问题。为此,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还特别设立了人类基因信息利用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计划(ELSI),以防止那些试图搞种族歧视或个人歧视,甚至试图实施种族侵略与灭绝暴行的人在人类基因组中找借口。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