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用一个字形容您的职场现状?众多的职场人士的答案是:忙、盲、茫……您有过这样的苦恼吗?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现象非常普遍。但是,这些现象是怎么造成的? 如何避免这些现象? 这些现象如果已经出现了怎么办?
课程收益:
1.掌握目标设定的方法与技巧以实现效能提升;
2.掌握计划制订和管理的技巧实现效能提升;
3.通过优化排序、管理注意力、刻意练习等手段,达到自我成长。
课程时间:1天,6h/天。
课程对象:各级职责人士。
课程方式:讲授,案例分析,工具演练,游戏互动,小组讨论
课程大纲:
第一讲 明确目标和效能提升
一、目标管理的意义
1.目标管理与效能提升的关系
2.目标的作用
互动游戏:数数字
1)彼得德鲁克、惠普创始人帕卡德名言
2)比喻:方向盘、发动机、测试仪
二、目标设定的前期准备
1. 厘清目标
互动游戏:上级布置任务
2. 来自上级的目标准备四步骤
1)重复
2)重述
3)询问
4)确认
三、目标的设定
互动游戏:猜猜面积有多大?
1. 定性:锚定效应——>取法乎上——>定目标狠一点
案例:底特律教父,凯迪拉克、林肯的创始人亨利 利兰;乔布斯;马云;刘强东
案例:纺织女工的定额
2. 目标设定清晰化
1)Smart原则
五个维度案例逐一解读
2)改造后更符合中国人习惯的套路
课堂练习:笼统的目标改造
四、目标达成
1.对自己“狠”一点(鼓掌游戏第一轮)
2.激励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万能的(鼓掌游戏第二轮)
3.方法比激励更有效(鼓掌游戏第三轮)
4.多次刻意练习
第二讲:计划管理与效能提升
一、计划与效能提升的关系
讨论:男性女性逛店购物谁更高效?——>逛街难说谁高效,职场上有计划更高效
课堂练习:穿越到明年年底,您绩效考评优异,请找出您做的哪3-5件事情让您表现优异?
段子:初生婴儿离高考还有6414天——>计划的前瞻性
讨论:计划没有变化快,还有必要做计划吗?为什么有?
1)计划本身也是在统一思想、厘清资源、预演实施路径;
2)中间遇到变化,提前有计划方便我们对资源、他人的实时状况有个估计;
3)计划的有些模块可能还是能用的;
4)计划本身除了前瞻性,也要考虑备选性,plan B。
二、计划的本质——目标细化分解
1. 时间维度分解
1)以终为始,设定阶段性目标
2)及时激励(“嗑瓜子”效应)
游戏:抓“三儿”
案例:儿玉泰介的秘诀
2. 任务行为分解
工具:目标体系展开图(策略解码)
案例:如何达成幸福生活;如何提高网店利润
注意:MECE法则
第三讲 自我成长
一、轻重缓急
1.重要和紧急的定义
2.行事优先级(小组研讨)
3.时间管理矩阵
活在第二象限
二、黄金时间
1.“找茬”帕累托原则(二八定律)
2.找到自己的生物钟
3.注意力管理
工具:番茄ToDo
三、熟能生巧:潜意识化动作包
1.人脑的系统1和系统2
案例:计算1+1和232*456
2.确定性工作潜意识化
视频案例:起床5分钟可以做多少事?
实例:开车时可以听音乐、聊天吗?
3.潜意识化的第一步:标准化
研讨:常见可标准化的事务清单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