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2017年7月5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准则规定,对于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对于其他在境内上市的企业,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
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鼓励企业提前执行。
基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出台,长期股权投资如何与之区分界限?如何转换呢?另外,反映在最终财务结果上,财务报表及合并如何编制?这些变化对财务报表及合并财务报表有什么影响?如何理解近年来最新颁布的准则?新旧准则有何不同和变化?如何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所有财务工作者,都必须提起足够重视,只有参透准则,才能将企业的财务核算与分析做到位,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本课程将全面深入解读新收入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及及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希望能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在实际工作中能合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保障财务的安全有效运行。
课程收益:
▲ 全面深入了解新收入准则出台的背景‘
▲ 理解新旧准则的区别;
▲ 理解并学会对收入、金融资产、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企业财务会计人员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操演练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最新会计政策解读
1. 会计准则调整的背景
2. 近年公布实施会计准则简介
3. 新会计准则实施安排解析
第二部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主要内容
第一讲:《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主要内容
第二讲:收入准则修订的背景
1. 如何划分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的边界
2. 如何区分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
3. 如何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
4. 如何区分按总额还是净额确认收入,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或可变对价的复杂合同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第三讲:收入准则修订的核心内容解析
1. 收入和建造合同两项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
2. 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
3. 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更明确的指引
4. 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
第四讲:收入准则的实施时间和衔接规定如何安排
第五讲:核心重点收入确认的“新模型“——五步法 (配合大量实务案例讲解)
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第二步:识别合同中的履约义务
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
第四步: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单独的履约义务
第五步:在主体履行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案例:销售方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提供担保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提供的货币资金质押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购买方附有回售权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合同的合并
案例:合同变更
案例:免费赠品的会计处理
案例:积分的会计处理
案例:捆绑销售
案例:识别履约义务
案例:非现金对价的计量
案例:合同折扣的分摊
第六讲:特殊业务的处理(配合大量实务案例讲解)
1.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处理
2. 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
3. 主要责任人或代理人识别与处理
4. 售后回购销售业务处理
5. 企业向客户授予知识产权许可
6. 向客户收取的无需退回的初始费
7. 客户有额外选择权的销售业务处理
8. 客户有未行使合同权利的销售业务处理
第七讲:新收入准则在不同行业下的应用
第三部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主要内容
第一讲:《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新准则概述
1. 准则出台的背景
2. 新旧准则对比分析
第二讲:金融工具的分类及嵌入衍生工具
1.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逻辑
2. 金融资产分类的逻辑
3. 金融负债分类的逻辑
4. 嵌入衍生工具分拆的逻辑
第三讲: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1. 金融工具如何进行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
2. 金融工具如何进行初始计量?
3. 金融工具如何进行后续计量?
第四讲: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五讲:金融工具的减值
综合案例
课程收尾
1.回顾课程
2.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