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牛鑫宇:出纳的业务技能提升培训

牛鑫宇老师牛鑫宇 注册讲师 8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2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财务会计

课程编号 : 37706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财产人员和出纳等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出纳工作是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第一道“关卡”。所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纳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升任出纳岗位?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发展放缓,盈利压力剧增的数字化转型时代。出纳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执业要求有哪些?出纳的具体工作有哪些?如何把控和防范出纳工作过程中的风险点?如何实现与会计工作的无缝衔接?

本课程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和场景解析,全面深入透视出纳工作的内容、要求、具体风险防控以及与会计的衔接问题,以期为出纳工作的规范和高效提供参考,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课程收益: 

帮助学员快速提升对出纳工作的认知

● 掌握出纳工作的内容和具体操作规程

● 全面了解出纳工作中的各种风险点,并学会防范控制

● 帮助出纳能灵活顺畅与会计沟通和对接

课程时间:2天,6小时

授课对象:财产人员和出纳等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

课程大纲

导引:出纳岗位风险案例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财务数字化的转型趋势与出纳定位

一、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变化

1.国际环境恶化

2.国内经济困境

3. 财政收入萎缩

4. 整体债务危机

5. 经济发展希望

二、大智移云背景及财务数字化趋势

1. 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跨界竞争与商业模式升级

2. “大智移云”的管理会计背景

3. 财务数字化转型可行性

4. 财务数字化与财务人员的转型定位

5. 财务机器人与财务智能化

案例:大润发、美团、宇通客车等案例讨论

案例分析:华为的财务怎么做

出纳的素质要求

1. 爱岗敬业

2. 廉洁自律

3. 客观公正

4. 强化服务

5. 保守秘密

第二讲 出纳核算岗位职责要求与业务核算

一、对出纳的理解与认识

1. 原本认识

2. 科学认识

3. 范围认识

二、出纳核算岗工作职责

1. 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2. 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 办理外汇出纳业务

4. 掌握银行存款余额,

5. 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的安全与完整

6. 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发票)和空白支票

7. 办理外汇出纳业务

三、出纳核算岗工作要求

1. 办理现金收付,审核审批有据

2. 办理银行结算,规范使用支票

3. 认真登日记帐,保证日清月结

4. 保管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

5. 保管有关印章,登记注销支票

6. 复核收入凭证,办理销售结算

四、库存现金的管理和现金的核算

1. 现金的使用范围

2. 库存现金限额

3. 禁止坐支现金

4. 现金的内部控制

5. 库存现金核算

6. 库存现金清查

五、库存现金的管理和现金的核算

1. 银行存款开户的有关规定

2. 银行结算纪律

3. 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

4. 银行存款的清查

第三讲 出纳岗位风险点分析与应对

一、出纳人员的选择

1. 个人素质

2. 品德要求

3. 背景分析

二、报销制度

1. 大量个人往来账,影响信息质量

2. 报销制度执行问题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3. 容易发生犯罪风险

4. 报销不合规引起纳税风险

三、保险柜管理

1. 密码泄露风险

2. 经济犯罪隐患

四、交接制度

1. 容易产生实物

2. 账册丢失现象

3. 责任不清。

五、对账制度

1. 差错不易查找导致账务混乱

2. 业务入账不及时,贪污、挪用等违规现象

六、网上银行管理

岗位级别设置过低,不利于业务操作,级别设置过高,不利于监督

七、银行预留印鉴及空白支票的保管

容易产生银行预留印鉴及空白支票一人保管,存在安全隐患。

第四讲 出纳与会计工作的对接

一、现金支出对接

二、现金收入对接

综合案例

课程收尾

牛鑫宇老师的其他课程

• 牛鑫宇:财务人员企业会计准则培训
课程背景: 近年来有哪些必须实施的会计准测呢? 2017年7月5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准则规定,对于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对于其他在境内上市的企业,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 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鼓励企业提前执行。 基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出台,长期股权投资如何与之区分界限?如何转换呢?另外,反映在最终财务结果上,财务报表及合并如何编制?这些变化对财务报表及合并财务报表有什么影响?如何理解近年来最新颁布的准则?新旧准则有何不同和变化?如何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所有财务工作者,都必须提起足够重视,只有参透准则,才能将企业的财务核算与分析做到位,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本课程将全面深入解读新收入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等准则,希望能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在实际工作中能合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保障财务的安全有效运行。 课程收益:  ▲ 全面深入了解新收入准则出台的背景‘ ▲ 理解新旧准则的区别; ▲ 理解并学会对收入、金融资产、长期投资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 懂得编制会计报表及合并报表。 课程时间:2-3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企业财务会计人员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操演练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最新会计政策解读 1. 会计准则调整的背景 2. 近年公布实施会计准则简介 3. 新会计准则实施安排解析第二部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主要内容 第一讲:《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主要内容 第二讲:收入准则修订的背景 1. 如何划分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的边界 2. 如何区分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 3. 如何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 4. 如何区分按总额还是净额确认收入,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或可变对价的复杂合同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第三讲:收入准则修订的核心内容解析 1. 收入和建造合同两项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 2. 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 3. 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更明确的指引 4. 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 第四讲:收入准则的实施时间和衔接规定如何安排 第五讲:核心重点收入确认的“新模型“——五步法 (配合大量实务案例讲解) 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第二步:识别合同中的履约义务 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 第四步: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单独的履约义务 第五步:在主体履行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案例:销售方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提供担保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提供的货币资金质押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购买方附有回售权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合同的合并 案例:合同变更 案例:免费赠品的会计处理 案例:积分的会计处理 案例:捆绑销售 案例:识别履约义务 案例:非现金对价的计量 案例:合同折扣的分摊 第六讲:特殊业务的处理(配合大量实务案例讲解) 1.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处理 2. 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 3. 主要责任人或代理人识别与处理 4. 售后回购销售业务处理 5. 企业向客户授予知识产权许可 6. 向客户收取的无需退回的初始费 7. 客户有额外选择权的销售业务处理 8. 客户有未行使合同权利的销售业务处理 第七讲:新收入准则在不同行业下的应用 第三部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主要内容 第一讲:《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新准则概述 1. 准则出台的背景 2. 新旧准则对比分析 第二讲:金融工具的分类及嵌入衍生工具 1.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逻辑 2. 金融资产分类的逻辑 3. 金融负债分类的逻辑 4. 嵌入衍生工具分拆的逻辑 第三讲: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1. 金融工具如何进行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 2. 金融工具如何进行初始计量? 3. 金融工具如何进行后续计量? 第四讲: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五讲:金融工具的减值 综合案例 第四部分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第一讲: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内涵与外延分类 第二讲: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1. 长期股权投资及分类 2.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3.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第三讲: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1.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分类 2. 权益法核算账务处理 3. 成本法核算账务处理 第四讲: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1. 5%(金融资产)→20%(权益法) 2. 5%(金融资产)→60%(成本法)【涉及合并报表】 3. 20%(权益法)→60%(成本法)【涉及合并报表】 4. 20%(权益法)→5%(金融资产) 5. 60%(成本法)→20%(权益法) 6. 60%(成本法)→5%(金融资产) 第五讲: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核算 第六讲: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核算 案例分析与讨论:某企业为例 第五部分 新租赁会计准则 第一讲:《租赁》新准则概述 1. 准则出台的背景 2. 新旧准则对比分析 第二讲:租赁的识别 1. 租赁的定义和范围 2. 租赁的分类和判断 3. 租赁期限的确定 第三讲: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1. 承租人如何进行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 2. 承租人如何进行初始计量? 3. 承租人如何进行后续计量? 4. 承租人如何处理变更事项? 第四讲: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1. 出租人如何进行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 2. 出租人如何进行初始计量? 3. 出租人如何进行后续计量? 4. 出租人如何处理变更事项? 第五讲:租赁的披露和展示 综合案例 课程收尾 1.回顾课程 2.答疑解惑
• 牛鑫宇:财务人员企业会计准则培训
课程背景: 2017年7月5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准则规定,对于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对于其他在境内上市的企业,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 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鼓励企业提前执行。 基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出台,长期股权投资如何与之区分界限?如何转换呢?另外,反映在最终财务结果上,财务报表及合并如何编制?这些变化对财务报表及合并财务报表有什么影响?如何理解近年来最新颁布的准则?新旧准则有何不同和变化?如何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所有财务工作者,都必须提起足够重视,只有参透准则,才能将企业的财务核算与分析做到位,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本课程将全面深入解读新收入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及及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希望能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在实际工作中能合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保障财务的安全有效运行。 课程收益:  ▲ 全面深入了解新收入准则出台的背景‘ ▲ 理解新旧准则的区别; ▲ 理解并学会对收入、金融资产、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企业财务会计人员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操演练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最新会计政策解读 1. 会计准则调整的背景 2. 近年公布实施会计准则简介 3. 新会计准则实施安排解析 第二部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主要内容 第一讲:《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主要内容 第二讲:收入准则修订的背景 1. 如何划分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的边界 2. 如何区分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 3. 如何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 4. 如何区分按总额还是净额确认收入,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或可变对价的复杂合同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第三讲:收入准则修订的核心内容解析 1. 收入和建造合同两项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 2. 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 3. 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更明确的指引 4. 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 第四讲:收入准则的实施时间和衔接规定如何安排 第五讲:核心重点收入确认的“新模型“——五步法 (配合大量实务案例讲解) 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第二步:识别合同中的履约义务 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 第四步: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单独的履约义务 第五步:在主体履行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案例:销售方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提供担保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提供的货币资金质押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购买方附有回售权的会计处理分析 案例:合同的合并 案例:合同变更 案例:免费赠品的会计处理 案例:积分的会计处理 案例:捆绑销售 案例:识别履约义务 案例:非现金对价的计量 案例:合同折扣的分摊 第六讲:特殊业务的处理(配合大量实务案例讲解) 1.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处理 2. 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 3. 主要责任人或代理人识别与处理 4. 售后回购销售业务处理 5. 企业向客户授予知识产权许可 6. 向客户收取的无需退回的初始费 7. 客户有额外选择权的销售业务处理 8. 客户有未行使合同权利的销售业务处理 第七讲:新收入准则在不同行业下的应用 第三部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主要内容 第一讲:《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新准则概述 1. 准则出台的背景 2. 新旧准则对比分析 第二讲:金融工具的分类及嵌入衍生工具 1.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逻辑 2. 金融资产分类的逻辑 3. 金融负债分类的逻辑 4. 嵌入衍生工具分拆的逻辑 第三讲: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1. 金融工具如何进行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 2. 金融工具如何进行初始计量? 3. 金融工具如何进行后续计量? 第四讲: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五讲:金融工具的减值 综合案例 课程收尾 1.回顾课程 2.答疑解惑
• 牛鑫宇: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实操应用
课程背景: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工作是一个单位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会计是一门涉及经济活动的记录、核算、分析和监督的科学,是社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也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支和社会稳定。因此,会计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和及时,以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进程,会计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变化,如会计准则的更新、财务信息化的推进、会计监管的加强、会计风险的增加等。这些都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和风险防范,增强自己的职业信誉和责任感。 为了帮助刚入职1-3年的会计基层人员适应会计工作的要求和变化,提高他们的会计技能和素养,特别设计了本名课程。这门课程涵盖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各个方面,从总则到附则,从会计机构到财务报告,从财务信息化到会计监督检查,从会计基础管理制度到会计档案管理。这门课程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既有案例分析,又有互动讨论。这门课程将帮助你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为你今后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收益:  ● 提升财务人员对所处环节和工作岗位的认知 ● 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明确会计工作的目标、职责和范围; ● 熟悉会计机构的设置、管理和运行,了解会计人员的资格、岗位和职责。 ●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方法和规则; ● 掌握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登记、保管等要求,熟练运用各种会计凭证; ● 懂得会计账簿的设置、开设、记账、结账等要求,熟练运用各种会计账簿; ● 掌握掌握财务报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 ● 了解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 了解会计基础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等要求; ● 了解会计档案管理的目的、原则和方法,掌握会计档案的分类、整理、归档等要求; ● 了解会计监督检查的目标、方式和程序,掌握会计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标准。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企业财务人员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 课程大纲 导引:会计岗位风险案例 一、总则 1.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定的宗旨 2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适用范围 3 对单位的要求 4. 会计工作的领导责任 5.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 二、会计机构 1. 会计机构设置原则 2 会计机构管理职责 3.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应当具备基本条件 3 会计人员资格条件 4 会计人员岗位设置 5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三、会计核算 1. 会计核算对象 2 会计核算程序 3 会计核算方法 4 会计核算规则 四、会计凭证 1. 会计凭证种类 2 会计凭证编制要求 3 会计凭证审核要求 4 会计凭证登记要求 5 会计凭证保管要求 五、会计账簿 1. 会计账簿种类 2 会计账簿设置要求 3 会计账簿开设要求 4 会计账簿记账要求 5 会计账簿结账要求 六、财务报告 1. 财务报告种类 2 财务报告编制要求 3 财务报告审定要求 4 财务报告报送要求 七、财务信息化 1. 财务信息化发展趋势 2 财务信息化应用场景 3 财务信息系统功能介绍 4 财务信息系统操作方法 八、会计基础管理制度 1. 会计基础管理制度制定要求 2 会计基础管理制度执行要求 3 会计基础管理制度监督要求 4 常见会计基础管理制度介绍 九、会计档案管理 1. 会计档案管理目的和原则 2 会计档案管理方法和程序 3 会计档案分类和整理 4 会计档案归档和保管 十、会计监督检查 1. 会计监督检查目标和意义 2 会计监督检查方式和程序 3 会计监督检查内容和标准 4 会计监督检查结果和处理 十一、附则 1. 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界定 2. 会计主管人员的含义 3. 手工和电算化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区别 4. 财政部和各省市财政厅(局)对会计工作的权限和分工 5. 规范的实施日期 综合案例 课程收尾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