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异常做三代试管婴儿成功率高吗
在临床应用中,准父母染色体异常是做第三代试管婴儿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夫妻其中一方或双方存在染色体异常,那么可以做第三代试管婴儿,通过第三代试管筛查发现存在染色体异常的胚胎,选择健康的胚胎移植母体,减少孕后胎停、流产及生出家族遗传病胎儿的概率。第三代试管婴儿是在普通试管婴儿技术基础上出现的,精子卵子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并发育成胚胎后,要在其植入子宫前进行基因检测,以便使体外授精的试管婴儿避免一些遗传疾病并能提升试管婴儿成功率。染色体异常做三代试管成功率并不能一概而论,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染色体异常做三代试管成功率为40-50%左右。染色体异常做试管婴儿的成功率高吗人类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3000余种,目前已确认染色体病综合征100余种,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滞是染色体异常的共同特征。第三代试管婴儿可诊断出近百种染色体病和遗传性疾病,从源头上保证优生优育,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以上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导入棉花,筛选出Bt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如图表示其中
甲植株相当于是Bt基因纯合子,其自交后代均含有Bt基因,即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100%;乙植株相当于是Bt基因杂合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其自交后代中有34个体含有Bt基因,即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75%;丙植株相所产生的配子中有14不含抗虫基因,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自交后代中有1-14×14=1516个体含有Bt基因.所以,这些植株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的顺序是甲>丙>乙.故选:B.
甲亢遗传吗 做染色体能做出吗?
甲亢病确定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上的甲亢病患者,大多是有家族性的,患甲亢病的母亲,其子女的甲状腺对甲高亢病原体的易感性就较其他人高,虽然他们对甲亢病的易感性较高,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患甲亢病,得有另外两种因素的参与,才会患甲亢病,一是接触到了甲亢病原体,还有一种就是因过度疲劳或精神因素等原因,使自身抗病力下降,这三种因素叠加到一起就可引发甲亢病。 甲亢系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T H)过多,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及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甲亢通常是指功能亢进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而言,临床上最多见。 免疫学说认为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代研究证明:本病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因感染、精神创伤等应激因素而诱发,属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所致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同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曾有调查表明,60%的患者有家族素质倾向。
基因型为AAaa、AAaBbb、AaBb、ABcd、Aab的个体分别具有几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数看同种类型字母(无论大小写)的个数AAaa 有4个A,4个染色体组AAaBbb 有3个A,3个染色体组AaBb,还是2个A,两个染色体组ABcd,1个A,一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复制N次得到几条DNA链
。。。|| 2条DNA / || || 4条DNA / / || || || || 8条DNA所以是2^(n+1)
基因型为AAaa、AAaBbb、AaBb、ABcd、Aab的个体分别具有几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数看同种类型字母(无论大小写)的个数AAaa 有4个A,4个染色体组AAaBbb 有3个A,3个染色体组AaBb,还是2个A,两个染色体组ABcd,1个A,一个染色体组
高手来!高中生物染色体DNA如何复制
1、那个线状和叉状都是模式图,其细胞中的染色体螺旋化后你根本看不清。你既可以把它们上下分,也可以左右分,也可以一条线一条单体。只要你知道,这里面有染色单体就成了。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着丝点断裂方式相同。减分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3、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两个DNA,中条DNA单链,每条链都被15N标记了。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这四条单链会进入四个DNA(四条染色单体)分子中,所以,每条染色单体中都有一条DNA链被标记。最终,四条染色单体各进入一个精子中。所以含15N的是百分之一百。4、如果有丝分裂,这样的体细胞产生四个细胞,要经过两次有丝分裂。最后含15N是0到百分之一百中间的任意一个值都有可能。不是你说的答案。
一个染色体就是一条DNA分子链吗?
其实,在间期,染色体发生了很多生化反应。间期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1.G1期此期长短因细胞而异。体内大部分细胞在完成上一次分裂后,分化并执行各自功能,此G1期的早期阶段特称G0期。在G1期的晚期阶段,细胞开始为下一次分裂合成DNA所需的前体物质、能量和酶类等做准备。2.S期是细胞周期的关键时刻,DNA经过复制而含量增加一倍,使体细胞成为4倍体,每条染色质丝都转变为由着丝点相连接的两条染色质丝。与此同时,还合成组蛋白,进行中心粒复制。S期一般需几个小时。3.G2期为分裂期做最后准备。中心粒已复制完毕,形成两个中心体,还合成RNA和微管蛋白等。G2期比较恒定,需用1~1.5小时。有丝分裂在复制的过程中,肯定要消耗能了。核苷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两条途径。第一,由简单的化合物合成嘌呤环的途径,称从头合成(denovosynthesis)途径。第二,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salvagepathway)途径。肝细胞及多数细胞以从头合成为主,而脑组织和骨髓则以补救合成为主。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过程主要在肝细胞的胞液中进行。除了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外,其余均位于胞液中。
14条染色体测定基因图谱需要测几条染色体
(1)由于人类的性染色体X和Y是异型同源染色体,其上的遗传信息有所不同,因此“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测定人体中22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1条Y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的DNA序列; (2)二倍体大麦由于不存在性染色体,因此要测定大麦细胞中7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的DNA序列. 故选:A.
科学家是怎么证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下面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自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以后,人们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遗传因子是不是一种物质实体?为了解决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人们开始了对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 遗传学创始人孟德尔早在1868年,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核酸。在德国化学家霍佩·赛勒的实验室里,有一个瑞士籍的研究生名叫米歇尔(1844--1895),他对实验室附近的一家医院扔出的带脓血的绷带很感兴趣,因为他知道脓血是那些为了保卫人体健康,与病菌“作战”而战死的白细胞和被杀死的人体细胞的“遗体”。于是他细心地把绷带上的脓血收集起来,并用胃蛋白酶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细胞遗体的大部分被分解了,但对细胞核不起作用。他进一步对细胞核内物质进行分析,发现细胞核中含有一种富含磷和氮的物质。霍佩·赛勒用酵母做实验,证明米歇尔对细胞核内物质的发现是正确的。于是他便给这种从细胞核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取名为 “核素”,后来人们发现它呈酸性,因此改叫“核酸”。从此人们对核酸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 20世纪初,德国科赛尔(1853--1927)和他的两个学生琼斯(1865--1935)和列文(1869--1940)的研究,弄清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把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列文急于发表他的研究成果,错误地认为4种碱基在核酸中的量是相等的,从而推导出核酸的基本结构是由4个含不同碱基的核苷酸连接成的四核苷酸,以此为基础聚合成核酸,提出了"四核苷酸假说"。这个错误的假说,对认识复杂的核酸结构起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核酸功能的认识。人们认为,虽然核酸存在于重要的结构--细胞核中,但它的结构太简单,很难设想它能在遗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蛋白质的发现比核酸早30年,发展迅速。进入20世纪时,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已有12种被发现,到1940年则全部被发现。 1902年,德国化学家费歇尔提出氨基酸之间以肽链相连接而形成蛋白质的理论,1917年他合成了由15个甘氨酸和3个亮氨酸组成的18个肽的长链。于是,有的科学家设想,很可能是蛋白质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核酸参与遗传作用,也必然是与蛋白质连在一起的核蛋白在起作用。因此,那时生物界普遍倾向于认为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928年,美国科学家格里菲斯(1877--1941)用一种有荚膜、毒性强的和一种无荚膜、毒性弱的肺炎双球菌对老鼠做实验。他把有荚病菌用高温杀死后与无荚的活病菌一起注人老鼠体内,结果他发现老鼠很快发病死亡,同时他从老鼠的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有荚病菌。这说明无荚菌竟从死的有荚菌中获得了什么物质,使无荚菌转化为有荚菌。这种假设是否正确呢?格里菲斯又在试管中做实验,发现把死了的有荚膜菌与活的无荚膜菌同时放在试管中培养,无荚膜菌全部变成了有荚膜菌,并发现使无荚膜菌长出蛋白质荚膜的就是已死的有荚膜菌壳中遗留的核酸(因为在加热中,荚膜中的核酸并没有被破坏)。格里菲斯称该核酸为"转化因子"。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1877--1955)从有荚膜菌中分离得到活性的“转化因子”,并对这种物质做了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并证明“转化因子”是DNA。但这个发现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人们怀疑当时的技术不能除净蛋白质,残留的蛋白质起到转化的作用。 美籍德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1906--1981)的噬菌体小组对艾弗里的发现坚信不移。因为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噬菌体的形态和进入大肠杆菌的生长过程。噬菌体是以细菌细胞为寄主的一种病毒,个体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它像一个小蝌蚪,外部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头膜和尾鞘,头的内部含有DNA,尾鞘上有尾丝、基片和小钩。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先把尾部末端扎在细菌的细胞膜上,然后将它体内的DNA全部注人到细菌细胞中去,蛋白质空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面,再没有起什么作用了。进入细菌细胞后的噬菌体DNA,就利用细菌内的物质迅速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从而复制出许多与原噬菌体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新噬菌体,直到细菌被彻底解体,这些噬菌体才离开死了的细菌,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 1952年,噬菌体小组主要成员赫尔希(1908一)和他的学生蔡斯用先进的同位素标记技术,做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他把大肠杆菌T2噬菌体的核酸标记上32P,蛋白质外壳标记上35S。先用标记了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然后加以分离,结果噬菌体将带35S标记的空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只有噬菌体内部带有32P标记的核酸全部注人大肠杆菌,并在大肠杆菌内成功地进行噬菌体的繁殖。这个实验证明DNA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而蛋白质则是由 DNA的指令合成的。这一结果立即为学术界所接受。 几乎与此同时,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加夫(1905--)对核酸中的4种碱基的含量的重新测定取得了成果。在艾弗里工作的影响下,他认为如果不同的生物种是由于DNA的不同,则DNA的结构必定十分复杂,否则难以适应生物界的多样性。因此,他对列文的"四核苷酸假说"产生了怀疑。在1948- 1952年4年时间内,他利用了比列文时代更精确的纸层析法分离4种碱基,用紫外线吸收光谱做定量分析,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终于得出了不同于列文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DNA大分子中嘌吟和嘧啶的总分子数量相等,其中腺嘌吟A与胸腺嘧啶T数量相等,鸟嘌吟G与胞嘧啶C数量相等。说明DNA分子中的碱基A 与T、G与C是配对存在的,从而否定了"四核苷酸假说",并为探索DNA分子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果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沃森(1928一)在中学时代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15岁时便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当时,由于一个允许较早人学的实验性教育计划,使沃森有机会从各个方面完整地攻读生物科学课程。在大学期间,沃森在遗传学方面虽然很少有正规的训练,但自从阅读了薛定愕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促使他去"发现基因的秘密"。他善于集思广益,博取众长,善于用他人的思想来充实自己。只要有便利的条件,不必强迫自己学习整个新领域,也能得到所需要的知识。沃森22岁取得博士学位,然后被送往欧洲攻读博士后研究员。为了完全搞清楚一个病毒基因的化学结构,他到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学习化学。有一次他与导师一起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参加一次生物大分子会议,有机会听英国物理生物学家威尔金斯(1916--)的演讲,看到了威尔金斯的DNAX射线衍射照片。从此,寻找解开DNA结构的钥匙的念头在沃森的头脑中索回。什么地方可以学习分析X射线衍射图呢?于是他又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学习,在此期间沃森认识了克里克。 克里克(1916一2004)上中学时对科学充满热情,1937年毕业于伦敦大学。1946年,他阅读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决心把物理学知识用于生物学的研究,从此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1947年他重新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1949年他同佩鲁兹一起使用X射线技术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于是在此与沃森相遇了。当时克里克比沃森大12岁,还没有取得博士学位。但他们谈得很投机,沃森感到在这里居然能找到一位懂得DNA比蛋白质更重要的人,真是三生有幸。同时沃森感到在他所接触的人当中,克里克是最聪明的一个。他们每天交谈至少几个小时,讨论学术问题。两个人互相补充,互相批评以及相互激发出对方的灵感。他们认为解决DNA分子结构是打开遗传之谜的关键。只有借助于精确的X射线衍射资料,才能更快地弄清DNA的结构。为了搞到DNAX射线衍射资料,克里克请威尔金斯到剑桥来度周末。在交谈中威尔金斯接受了DNA结构是螺旋型的观点,还谈到他的合作者富兰克林(1920一1958,女)以及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也在苦苦思索着DNA结构模型的问题。从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的18个月中,沃森、克里克同威尔金斯、富兰克林之间有过几次重要的学术交往。 1951年11月,沃森听了富兰克林关于DNA结构的较详细的报告后,深受启发,具有一定晶体结构分析知识的沃森和克里克认识到,要想很快建立 DNA结构模型,只能利用别人的分析数据。他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个三股螺旋的DNA结构的设想。1951年底,他们请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来讨论这个模型时,富兰克林指出他们把DNA的含水量少算了一半,于是第一次设立的模型宣告失败。 有一天,沃森又到国王学院威尔金斯实验室,威尔金斯拿出一张富兰克林最近拍制的“B型”DNA的X射线衍射的照片。沃森一看照片,立刻兴奋起来、心跳也加快了,因为这种图像比以前得到的“A型”简单得多,只要稍稍看一下“B型”的X射线衍射照片,再经简单计算,就能确定DNA分子内多核苷酸链的数目了。 克里克请数学家帮助计算,结果表明源吟有吸引嘧啶的趋势。他们根据这一结果和从查加夫处得到的核酸的两个嘌吟和两个嘧啶两两相等的结果,形成了碱基配对的概念。 他们苦苦地思索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一次又一次地在纸上画碱基结构式,摆弄模型,一次次地提出假设,又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假设。 沃森(左)和克里克有一次,沃森又在按着自己的设想摆弄模型,他把碱基移来移去寻找各种配对的可能性。突然,他发现由两个氢键连接的腺膘吟一胸腺嘧啶对竟然和由3个氢键连接的鸟嘌吟一胞嘧啶对有着相同的形状,于是精神为之大振。因为嘌吟的数目为什么和嘧啶数目完全相同这个谜就要被解开了。查加夫规律也就一下子成了 DNA双螺旋结构的必然结果。因此,一条链如何作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碱基顺序的链也就不难想象了。那么,两条链的骨架一定是方向相反的。 经过沃森和克里克紧张连续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DNA金属模型的组装。从这模型中看到,DNA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它们沿着中心轴以相反方向相互缠绕在一起,很像一座螺旋形的楼梯,两侧扶手是两条多核苷酸链的糖一磷基因交替结合的骨架,而踏板就是碱基对。由于缺乏准确的X射线资料,他们还不敢断定模型是完全正确的。 富兰克林下一步的科学方法就是把根据这个模型预测出的衍射图与X射线的实验数据作一番认真的比较。他们又一次打电话请来了威尔金斯。不到两天工夫,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就用X射线数据分析证实了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正确的,并写了两篇实验报告同时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而富兰克林因患癌症于1958年病逝而未被授予该奖。 20世纪30年代后期,瑞典的科学家们就证明DNA是不对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用电子显微镜测定出DNA分子的直径约为2nm。 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极大地震动了学术界,启发了人们的思想。从此,人们立即以遗传学为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首先是围绕着4 种碱基怎样排列组合进行编码才能表达出20种氨基酸为中心开展实验研究。1967年,遗传密码全部被破解,基因从而在DNA分子水平上得到新的概念。它表明:基因实际上就是DNA大分子中的一个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在这个单位片段上的许多核苷酸不是任意排列的,而是以有含意的密码顺序排列的。一定结构的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因此,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相继产生了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这些生物技术的发展必将使人们利用生物规律造福于人类。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它将要上升为带头学科的趋势。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和基因检查一样吗
一、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Micro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也叫寡核苷酸阵列(Oligonucleitide array),是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eome Project,HGP)的逐步实施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及运用的产物,它是生物学家受到计算机芯片制造和广为应用的启迪,融微电子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光电化学为一体,在原来核酸杂交(Northern、Southern)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第三次革命(基因组革命)中的主要技术之一,是生物芯片中的一种。该技术的原理是在固体表面上集成已知序列的基因探针,被测生物细胞或组织中大量标记的核酸序列与上述探针阵列进行杂交,通过检测相应位置杂交探针,实现基因信息的快速检测。DNA微阵列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一次性检测多种样品,获得多种基因的差别表达图谱,已成功地运用cDNA微阵列同时检测l万多个基因的表达。因此,DNA微阵列是对不同材料中的多个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平行对比分析的一种高产出的、新的基因分析方法。与传统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方法相比,它具有微型化、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以及在同一芯片上同时大信息量平行检测的优势。DNA微阵列技术在基因表达图谱的绘制、寻找目的基因和功能基因等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所点样的序列并不都是试验需要检测的,且试验所需要的分析仪器比较复杂。另外,DNA微阵列技术在分析低丰度转录体方面比较有限,要确保某种低丰度转录体包含于DNA微阵列上,需挑选非常大量的克隆进行扩增点样。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细胞内除了遗传信息以外的其他可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在表观遗传中,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以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正常情况下,人类基因组中的“垃圾”序列的CpG二核苷酸相对稀少,并且总是处于甲基化状态;与之相反,人类基因组中大小为100-1000 bp左右且富含CpG二核苷酸的CpG岛则总是处于未甲基化状态,并且与56%的人类基因组编码基因相关。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基因组CpG岛约为28890个,大部分染色体每1 Mb就有5-15个CpG岛,平均值为每Mb含10.5个CpG岛,CpG岛的数目与基因密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由于DNA甲基化与人类发育和肿瘤疾病的密切关系,特别是CpG岛甲基化所致抑癌基因转录失活问题,DNA甲基化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重组DNA技术、PCR技术的产生促进了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基因决定着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决定着生命体的表型。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也发现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马、驴正反交的后代差别较大;同卵双生的两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后,他们在性格、健康等方面却会有较大的差异。这些现象并不符合经典遗传学理论预期的结果,提示在某些情况下,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但生物体的一些表型却可以发生了变化。此外,研究还发现有些特征只是由一个亲本的基因来决定,而源自另一亲本的基因却保持“沉默”。人们对于这样一些现象都无法用经典的遗传学理论去阐明。现在,遗传学中的一个前沿领域: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为人们提供了解答这类问题的新思路。表观遗传学是研究表观遗传变异的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变异(epigenetic variation)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它并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核内遗传。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基因组含有两类遗传信息,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即DNA 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另一类是表观遗传学信息,它提供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应用遗传信息的指令。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线性排列是什么?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并不是说基因的形状是线形的,而是指基因的排列是线性的(注意是“线性”,而不是“线形”)。基因线性排列是指基因是一个接着一个,之间没有重复、倒退、分枝等现象。但是要注意,基因的线性排列是相对的,因为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人们也发现了重叠基因、跳跃基因等现象的存在。
为什么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并不是说基因的形状是线形的,而是指基因的排列是线性的(注意是“线性”,而不是“线形”)。基因线性排列是指基因是一个接着一个,之间没有重复、倒退、分枝等现象。但是要注意,基因的线性排列是相对的,因为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人们也发现了重叠基因、跳跃基因等现象的存在。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还是非同原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不同形态的基因.从定义上来讲,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至少起源于同源染色体.但考虑到染色体变异的个体差异,比如,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易位,就可能使等位基因分布到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所以,就看你如何理解这个“一定”,是理论上,还是需要考虑染色体变异.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那什么呈螺旋性排列
螺旋形排列指的是DNA的二级结构,呈螺旋形,而后缠绕在核小体上,扭曲成为染色质。基因的线性排列不是说基因的形状是线形的,而是指基因的排列是线性的。基因线性排列是指基因是一个接着一个,之间没有重复、倒退、分枝等现象。但是要注意,基因的线性排列是相对的,因为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人们也发现了重叠基因、跳跃基因等现象的存在。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什么排列
螺旋形排列指的是DNA的二级结构,呈螺旋形,而后缠绕在核小体上,扭曲成为染色质。基因的线性排列不是说基因的形状是线形的,而是指基因的排列是线性的。基因线性排列是指基因是一个接着一个,之间没有重复、倒退、分枝等现象。但是要注意,基因的线性排列是相对的,因为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人们也发现了重叠基因、跳跃基因等现象的存在。
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什么叫线性排列?
染色体由DNA 和组蛋白构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用定义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线性排列是指基因是一个接着一个,之间没有重复、倒退、分枝等现象。那么,存在重叠的基因,会不会矛盾?答:基因的线性排列人们是通过连锁互换、基因杂交等现象认识并验证的。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重叠基因、跳跃基因等现象的发现也使人们认识到基因的线性排列是相对的。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648789.html
Y染色体为什么比X染色体小那么多
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但表达的只有一条。Y染色体不是遭到侵蚀的X染色体,这话听起来像是Y染色体是生病的X染色体。那么男人就是生病的女人了?没有男人,人类就不存在了。Y染色体不仅使生物区分了性别,而且还是人类基因组中进化速率最快的,而且还被比喻为“人类基因进化的‘领跑者"”。还有一个颇具争议的说法,就是跳跃基因到达Y染色体,是人类能够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所在。另外,在传宗接代方面,X染色体会被配偶的基因稀释,因为XX染色体会发生基因重组,相当于两条X染色体相互混合,把混合的“新X染色体”传给下一代。XY染色体不会相互混合,而是把其中一条传给下一代。
哪位科学家发现的“基因可以在染色体里移动”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mcclintock,1902-1992)是20世纪具有传奇般经历的女科学家,她在玉米中发现了“会跳舞”的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作线性排列,基因与基因之间的距离非常稳定。常规的交换和重组只发生在等位基因之间,并不扰乱这种距离。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发生频率非常稀少的染色体倒位和相互易位等畸变才会改变基因的位置。可是,麦克林托克这位女遗传学家,竟然发现单个的基因会跳起舞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麦克林托克称这种能跳动的基因为“转座因子”(目前通称“转座子”,transposon)。麦克林托克理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她发现能跳动的控制因子,可以调控玉米籽粒颜色基因的活动,这是生物学史上首次提出的基因调控模型,对后来莫诺和雅可布等提出操纵子学说提供了启发。转座因子的跳动和作用控制着结构基因的活动,造成不同的细胞内基因活性状态的差异,有可能为发育和分化研究提供新线索,说不定癌细胞的产生也与转座因子有关。转座因子能够从一段染色体中跑出来,再嵌入到另一段染色体中去,现代的dna重组和基因工程技术也从这里得到过启发。转座子的确是在内切酶的作用下,从一段染色体上被切下来,然后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再嵌入到另一切口中去的。我国遗传学者王身立教授曾在1982年与谈家桢教授一起预言,麦克林托克会获诺贝尔奖。翌年,麦克林托果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表观遗传学的染色体失活
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为了保持平衡,女性的一条X染色体被永久失活,这便是“剂量补偿”效应。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的X染色体失活遵循n-1法则,不论有多少条X染色体,最终只能随机保留一条的活性。对有多条X染色体的个体研究发现有活性的染色体比无活性的染色体提前复制,复制的异步性和LINE-1元件的非随机分布有可能揭示染色体失活的本质[27]。哺乳动物受精以后,X染色体发生系统变化。首先父本X染色体(paternal X chromosome, Xp)在所有的早期胚胎细胞中失活,表现为整个染色体的组蛋白被修饰和对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的Pc-G蛋白(Polycomb group proteins, Pc-G)表达,然后Xp在内细胞群又选择性恢复活性,最后父本或母本X染色体再随机失活。X染色体随机失活是X失活中心(X inactivation center, Xic)调控的。Xic是一个顺式作用位点,包含辨别X染色体数目的信息和Xist基因,前者可保证仅有一条染色体有活性,但机制不明,后者缺失将导致X染色体失活失败。X染色体失活过程为:Xist基因编码Xist RNA,Xist RNA包裹在合成它的X染色体上,引发X染色体失活;随着Xist RNA在X染色体上的扩展,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的修饰马上发生,这对X染色体失活的建立和维持有重要的作用;失活的染色体依旧持续合成Xist RNA,维持本身的失活状态,但有活性的X染色体如何阻止Xist RNA的结合机制还不明确。 和X染色体失活相关的疾病多是由X染色体的不对称失活使携带有突变等位基因的X染色体在多数细胞中具有活性所致。Wiskott-Aldrich综合征表现为免疫缺陷、湿疹、伴血小板缺乏症,该病是由于WASP基因突变所致。因为染色体随机失活导致女性为嵌合体,携带有50%的正常基因,通常无症状表现,该病患者多为男性。存在女性患病的原因在于不对称X染色体失活,即携带有正常WASP基因的染色体过多失活。但女性体内还存在另一种机制,通过不对称失活使携带有突变基因的X染色体大部分失活。对Pelizaeus-Merzbacher病的研究表明这种机制的存在,它使带有突变PLP基因的X染色体倾向于失活。RTT综合征也和不对称X染色体失活有关,携带有MeCP2突变基因的女性,X染色体失活时倾向于使携带有发生突变的等位基因的染色体失活。即便是失活的X染色体,也有一部分基因可以逃避失活而存在两个有活性的等位基因,但逃避失活的等位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很大的差异。由于逃避失活而易使一些抑癌基因丧失功能,这是引发女性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有一些逃避失活的基因过量表达而增加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如TIMP1基因随着年龄的增加表达量逐渐增加,导致迟发型疾病。女性易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和X染色体失活相关,因为女性为嵌合体,如果自身免疫性T细胞不能耐受两个X染色体所编码的抗原,则会导致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
表观遗传学的染色体失活
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为了保持平衡,女性的一条X染色体被永久失活,这便是“剂量补偿”效应。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的X染色体失活遵循n-1法则,不论有多少条X染色体,最终只能随机保留一条的活性。对有多条X染色体的个体研究发现有活性的染色体比无活性的染色体提前复制,复制的异步性和LINE-1元件的非随机分布有可能揭示染色体失活的本质[27]。哺乳动物受精以后,X染色体发生系统变化。首先父本X染色体(paternal X chromosome, Xp)在所有的早期胚胎细胞中失活,表现为整个染色体的组蛋白被修饰和对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的Pc-G蛋白(Polycomb group proteins, Pc-G)表达,然后Xp在内细胞群又选择性恢复活性,最后父本或母本X染色体再随机失活。X染色体随机失活是X失活中心(X inactivation center, Xic)调控的。Xic是一个顺式作用位点,包含辨别X染色体数目的信息和Xist基因,前者可保证仅有一条染色体有活性,但机制不明,后者缺失将导致X染色体失活失败。X染色体失活过程为:Xist基因编码Xist RNA,Xist RNA包裹在合成它的X染色体上,引发X染色体失活;随着Xist RNA在X染色体上的扩展,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的修饰马上发生,这对X染色体失活的建立和维持有重要的作用;失活的染色体依旧持续合成Xist RNA,维持本身的失活状态,但有活性的X染色体如何阻止Xist RNA的结合机制还不明确。 和X染色体失活相关的疾病多是由X染色体的不对称失活使携带有突变等位基因的X染色体在多数细胞中具有活性所致。Wiskott-Aldrich综合征表现为免疫缺陷、湿疹、伴血小板缺乏症,该病是由于WASP基因突变所致。因为染色体随机失活导致女性为嵌合体,携带有50%的正常基因,通常无症状表现,该病患者多为男性。存在女性患病的原因在于不对称X染色体失活,即携带有正常WASP基因的染色体过多失活。但女性体内还存在另一种机制,通过不对称失活使携带有突变基因的X染色体大部分失活。对Pelizaeus-Merzbacher病的研究表明这种机制的存在,它使带有突变PLP基因的X染色体倾向于失活。RTT综合征也和不对称X染色体失活有关,携带有MeCP2突变基因的女性,X染色体失活时倾向于使携带有发生突变的等位基因的染色体失活。即便是失活的X染色体,也有一部分基因可以逃避失活而存在两个有活性的等位基因,但逃避失活的等位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很大的差异。由于逃避失活而易使一些抑癌基因丧失功能,这是引发女性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有一些逃避失活的基因过量表达而增加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如TIMP1基因随着年龄的增加表达量逐渐增加,导致迟发型疾病。女性易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和X染色体失活相关,因为女性为嵌合体,如果自身免疫性T细胞不能耐受两个X染色体所编码的抗原,则会导致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
hgprt缺陷症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
X染色体上。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症(hgprt缺陷症)呈X连锁隐性遗传,基因定位于Xq26-q27.2,患者均为男性,患者的母亲为致病基因携带者.1964年,Lesch和Nyhan曾描述了这样一种病例:患儿发作性地用牙齿咬伤自己的指尖和口唇,或将自己的脚插入车轮的辐条之间,患儿的知觉是正常的,一边由于疼痛而悲叫,一边仍继续这种自残行为.当时医学界将这种疾病称为Lesch-Nyhan综合征(Lesch-Nyhan syndrome,OMIM #300322)或自毁容貌(self-mutilation)综合征.本病是一种由于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GPRT)缺陷所致的疾病,故又称为HGPRT缺陷症.HGPRT是体内核酸补救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它的缺陷使次黄嘌呤,鸟嘌呤向相应核苷酸的转化受阻,底物在体内堆积,特别是在神经系统中的堆积,进而引起发病。
人工染色体克隆载体有哪些作用?
人工染色体载体实际上是一种“穿梭”载体,含有质粒载体所必备的第一受体(大肠杆菌)内源质粒复制起始位点(ori),还含有第二受体(如酵母菌)染色体DNA着丝点、端粒和复制起始位点的序列,以及合适的选择标记基因。这样的载体与目的DNA片段重组后,在第一受体细胞内按质粒复制形式进行高拷贝复制,再转入第二受体细胞,按染色体DNA复制的形式进行复制和传递。筛选第一受体的转化子,一般采用抗菌素抗性选择标记;而筛选第二受体的转化子,常用与受体互补的营养缺陷型。与其他的克隆载体相比,人工染色体载体的特点是能容纳长达1000kb甚至3000kb的外源DNA片段,主要用于构建基因组文库,也可用于基因治疗和基因功能鉴定。目前常用的人造染色体载体有细菌人造染色体(BAC)和酵母人造染色体(YAC)。
线粒体 叶绿体 核糖体 染色体 都含有DNA对吗
不对。叶绿体和线粒体内既有DNA,又有RNA;但核糖体是由RNA(准确的说是rRNA)和蛋白质构成。
为什么叶绿体染色体中间也会有DNA
绿体中没有染色体,反而依靠吞噬者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叶绿体只能合成自身需要的部分蛋白质,但有DNA。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古代蓝藻形成叶绿素,植物也由此产生。叶绿体可能起源于古代蓝藻。叶绿体DNA呈环状、20-30种tRNA和约90多种多肽,它们吞下的某些蓝藻没有被消化。某些古代真核生物靠吞噬其他生物维生,基因组的大小因植物而异,长40~60μm,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在长期共生过程中。已知由叶绿体DNA编码的有4种rRNA,一般约200bp-2500bp。叶绿体能靠分裂而增殖
线粒体与叶绿体中的DNA是如何复制的呢?有同源染色体吗?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 很多学者把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信息系统称为真核细胞的第二遗传信息系统,或核外基因及其表达体系。这是因为研究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除有DNA外,还有RNA(mRNA、tRNA、rRNA)、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说明这两种细胞器都具有独立进行转录和转译的功能。也就是说,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自身转录RNA和翻译蛋白质的体系。但迄今为止,人们发现叶绿体仅能合成13种蛋白质,线粒体能够合成的蛋白质也只有60多种,而参与组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却分别有上千种。这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自身编码合成的蛋白质并不多,它们中的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也就是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它们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信息系统控制的,所以它们都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DNA呈双链环状,与细菌DNA相似。一个线粒体中可有一个或几个DNA分子。各种生物的线粒体DNA大小不一样,大多数动物细胞线粒体DNA的周长约为5μm,约含有16 000个碱基对,相对分子质量比核DNA分子小100~1 000倍。叶绿体DNA也呈双链环状,其大小差异较大(有200 000~2 500 000个碱基对)。叶绿体DNA的周长一般在40~60 μm。每个线粒体中平均约含有6个线粒体DNA分子,每个叶绿体中平均约含12个叶绿体DNA分子。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都可以自我复制,复制也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用3H嘧啶核苷标记证明,线粒体DNA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S期及G2期,而且DNA先复制,随后线粒体分裂。叶绿体DNA复制的时间在G1期。它们的复制都受核的控制,复制所需的DNA聚合酶都是由核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
癌细胞染色体组成
1.单个癌细胞的形态特点 癌细胞主要表现在细胞核上,可归纳为五大特征: (1)核大:癌细胞核可比正常大1-5倍。 (2)核大小不等:由于各个癌细胞核增大程度不一致,同一视野的癌细胞核,大小相差悬殊。 (3)核畸形核膜增厚:癌细胞核可出现明显的畸形,表现为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呈结节状、分叶状等,核膜出现凹陷、皱褶,使核膜呈锯齿状。 (4)核深染:由于癌细胞核染色质增多,颗粒变粗,核深染,有的可呈墨水滴样,同时因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核的染色深浅不一。 (5)核质比例失常:癌细胞核增大明显,超过细胞体积的增大,故核质比例失常。并且癌细胞分化愈差,核质比例失常愈明显。 此外,细胞核染色质边移,出现巨大核仁,异常核分裂,以及细胞体积增大,且大小不等,并出现梭形、蝌蚪形、星形等异常形态,亦可作为癌细胞的辅助诊断依据。 此外还有 (6)癌细胞具有丰富的游离核糖体。 (7)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为什么要基因敲除,而不是直接用限制酶切掉基因呢?保证染色体结构吗?
1、敲除基因一般都是做的同框缺失,即保证整个序列不会出现移码突变,敲除掉的通常是从起始密码子开始三个三个的敲掉,这样的话被敲掉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了,但是不会影响后面无关基因的表达。2.同源重组是发生在同源序列上的,一般能够发生同源重组的载体都带有同基因序列同源的序列,这样这两段序列在体内就会结合在一起,从而有很高的几率发生交换从而重组。具体说的话就很长了,可以去找一本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书,会讲得很详细的,有图看,会很好理解~~~祝早点解决疑惑哈~o(∩_∩)o ~~
目的基因如何导入受体细胞染色体上
利用第三介质!一般动物受体细胞利用显微注射法,植物细胞一般是用农杆菌转化法!利用农杆菌侵入受体细胞,农杆菌再在受体细胞会自动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但还不一定会表达!是否表达还要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希望你能采纳!
怎么理解基因工程运用到的是基因重组,而不是染色体变异,他不是增加了一个基因吗
基因重组一般是导入质粒,并不重组到染色体上,因而不算变异。 有性生殖过程一定发生了基因重组,但基因重组不一定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基因重组顾名思义就是基因的重新组合,把外源基因导入宿主菌就是一种重组。
基因重组技术是不是只要目的基因导入染色体就可以遗传 导入体细胞不可遗传?怎样判定导入的目的基因是否
基因重组技术目前主要的受体为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他们的质粒(核外遗传物质)非常容易在细胞分裂遗传中丢失,但是当质粒重组到核区Dna上的时候就可以正常的分裂遗传。你要判断导入的目的基因是否可遗传,比较直观的方法就是培养重组细胞,根据目的基因特性筛选,如果目的基因表达的活性难以删选,也可以根据重组质粒所带的基因用抗生素抗性筛选或者蓝白筛选。
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种类为什么有2种?不应该是2的n次方?
一个精原细胞可减数分类成两个配子,卵原细胞因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不对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有效配子。人类精原细胞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若只按性染色体种类分类,只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配子,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配子。若按全部染色体的不同来分类(一般每个染色体均不同,即使同号染色体(同一对)也存在基因差异),在不考虑基因序列突变及染色体变异等异常情况,则有2的23次方种。
精原细胞,精子,精细胞区别,那个是生殖细胞,那个是体细胞,还有啥叫同源染色体,详细点
1、精子和精细胞是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是体细胞。2、精原细胞,精子,精细胞区别有三个方面,发展阶段方面上的不同染色体方面的不同和细胞类型的方面的不同。发展变化阶段方面不同点:精原细胞是由睾丸精子管上皮的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多次有丝分裂而形成的细胞。原始的胚细胞经分化形成精原细胞。精细胞,动物睾丸所产生的一种单倍体细胞。精原细胞经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经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最终形成精子。染色体方面的不同: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都是分化了的生殖细胞,染色体与体细胞是相同的 。精细胞是减二分裂后的细胞,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但是姐妹染色单体也已经分开,不存在染色单体。精子和精细胞的形态不同,但染色体相同。细胞类型方面不同:精原细胞是原始的生殖细胞,既能有丝分裂也能减数分裂,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体细胞和(成熟)生殖细胞;但是因为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又与体细胞相同,所以有的资料认为它属于一种特殊的体细胞。精子和精细胞是生殖细胞。3、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若是三倍体及其他奇数倍体生物细胞,联会时会发生紊乱)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其中的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扩展资料:1、精子,分动物精子与植物精子。动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雄性细胞,雄性动物的生殖细胞,异配生殖中的雄配子,由精子器产生的单倍体生殖细胞。而生活中精子更多是指男性成熟的生殖细胞,在精巢中形成。2、精原细胞属于雄性生殖细胞的早期发育阶段,能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并分化为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描述:贴近基膜,细胞呈圆形,核大而圆,梁色深。3、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中期看到的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的两个染色体,或减数分裂时看到的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结构相同。例如豌豆有14条染色体,7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常含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减数分裂时又进行了交换并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性细胞中去,这对于遗传重组有重要意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精原细胞百度百科—精子百度百科—精细胞百度百科—同源染色体
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吗
相同,体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上都没有区别。只有卵子和精子的染色体数才是体细胞的一半。
高三生物,精原细胞是生殖细胞?精原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吗
精原细胞不是生殖细胞。平时,精原细胞不断地在进行有丝分裂,其中一部分精原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体积略为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这才是生殖细胞。以人为例,精原细胞中是有同源染色体的,共有2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X和Y)。而精细胞中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每个精细胞中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X或Y)。 以人为例,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每一对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精原细胞是什么的形象生殖细胞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什么相同
1. ①均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原始生殖细胞(即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细胞) 。②相同,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个受精 卵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精原细胞,精子,精细胞区别,那个是生殖细胞,那个是体细胞,还有啥叫同源染色体,详细点
1、精子和精细胞是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是体细胞。2、精原细胞,精子,精细胞区别有三个方面,发展阶段方面上的不同染色体方面的不同和细胞类型的方面的不同。发展变化阶段方面不同点:精原细胞是由睾丸精子管上皮的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多次有丝分裂而形成的细胞。原始的胚细胞经分化形成精原细胞。精细胞,动物睾丸所产生的一种单倍体细胞。精原细胞经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经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最终形成精子。染色体方面的不同: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都是分化了的生殖细胞,染色体与体细胞是相同的 。精细胞是减二分裂后的细胞,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但是姐妹染色单体也已经分开,不存在染色单体。精子和精细胞的形态不同,但染色体相同。细胞类型方面不同:精原细胞是原始的生殖细胞,既能有丝分裂也能减数分裂,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体细胞和(成熟)生殖细胞;但是因为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又与体细胞相同,所以有的资料认为它属于一种特殊的体细胞。精子和精细胞是生殖细胞。3、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若是三倍体及其他奇数倍体生物细胞,联会时会发生紊乱)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其中的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扩展资料:1、精子,分动物精子与植物精子。动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雄性细胞,雄性动物的生殖细胞,异配生殖中的雄配子,由精子器产生的单倍体生殖细胞。而生活中精子更多是指男性成熟的生殖细胞,在精巢中形成。2、精原细胞属于雄性生殖细胞的早期发育阶段,能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并分化为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描述:贴近基膜,细胞呈圆形,核大而圆,梁色深。3、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中期看到的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的两个染色体,或减数分裂时看到的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结构相同。例如豌豆有14条染色体,7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常含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减数分裂时又进行了交换并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性细胞中去,这对于遗传重组有重要意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精原细胞百度百科—精子百度百科—精细胞百度百科—同源染色体
生殖细胞有多少染色体
人体正常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条。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又称配子,是多细胞生物体内能繁殖后代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生殖细胞直到最终已分化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均为单倍体细胞,其中包含一条性染色体。 此术语由A·恩格勒和K·普兰特尔于1897年提出以与体细胞相区别。体细胞最终都会死亡,只有生殖细胞有延存至下代的机会。物种主要依靠生殖细胞而延续和繁衍。长期的自然选择使每一种生物的结构都为其生殖细胞的存活提供最好的条件。 生殖细胞分类 孢子 是不需配合的生殖细胞,通常是无性的,可由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产生,见之于原生动物中的孢子虫纲和植物中。 配子 是需经配合成合子后方能发育的生殖细胞,也称性细胞,由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产生。产生配子的细胞称配子母细胞。这是未分化的原始生殖细胞,可在雄性或雌性生殖腺中分别分化为精子和卵。 在低等植物中,配子母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构成称作配子囊的性器官。例如在原植体植物中的同形配子囊产生同形配子;异形配子囊产生异形配子等。
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原始生殖细胞能产生多少种类的生殖细胞?
下图所示为精原细胞,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即1与2分离,3与4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结合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当1与4结合时,移向另一极的必定是2与3,如图A所示。当1与3结合,移向另一极的必定是2与4,如图B所示。但对于一个精原细胞来说,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只能是A或B中的一种,因此一个精原细胞最终所形成的精子种类只能是其中之一。但一个具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因其体内有多个精原细胞进行分裂产生精子,所以图A、B所示的精子类型都有。综上所述:(1)具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类型的精子。(2)具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体内减数分裂后能产生4种(即 )类型的精子。2. 精原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的精子的种类。一个有3对同源染色体(1与2,3与4,5与6)的精原细胞,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1、3、5;2、4、6或1、3、6;2、4、5或1、4、5;2、3、6或1、4、6;2、3、5。但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以上4种情况中的一种。而生物体因有多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生物体内可形成以上所有类型。因此:(1)有3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2)有3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体内减数分裂后可产生8种(即 )类型的精子。推知规律:(1)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2)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体内减数分裂后可产生2的n次方 种类型的精子。因为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因此: 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体减数分裂后形成n 种卵细胞
体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吗
相同,体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上都没有区别。只有卵子和精子的染色体数才是体细胞的一半。
染色体中的蛋白质是怎么跟Dna结合在一起的?
DNA与PRO之间的相互作用时指顺式作用和反式作用银子之间的特异识别与结合.结合PRO有自己的DNA结合结构域,靠DNA螺旋大沟中的氢键的特异识别,以非共价键与DNA识别,来执行不同的功能. 不好意思开始把问题想简单了
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染色体.对吗
不太正确,DNA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缠绕结合在一起在分裂间期是以染色质(呈细丝状)存在于细胞核;而在分裂期才是以染色体(呈棒状,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形成,属同种物质)存在细胞质(此时无细胞核)。
DNA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染色体的条件是什么?任何DNA或者任何蛋白质之间都能结合?
组蛋白:H1、H2A、H2B、H3、H4等,这些蛋白质固定地与DNA结合,与DNA一起形成染色体; 非组蛋白: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解旋酶、调节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等,这些蛋白质只在特定情况下才与DNA结合,功能执行完毕就会和DNA分开.
在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中,DNA是如何与蛋白质结合起来的?
核小体是组成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它是由8个组蛋白分子组成的八聚体和外绕1.75圈DNA组成的。在相邻的两个核小体之间,有长约50~60个碱基对的DNA连接线。在相邻的连接线之间结合着一个第5种组蛋白(H1)的分子。密集成串的核小体形成了核质中的100埃左右的纤维,这就是染色体的“一级结构”。在这里,DNA分子大约被压缩了7倍。 染色体的一级结构经螺旋化形成中空的线状体,称为螺线体或核丝,这是染色体的“二级结构”,其外径约300埃,内径100埃,相邻螺旋间距为110埃。螺丝体的每一周螺旋包括6个核小体,因此DNA的长度在这个等级上又被再压缩了6倍。 300埃左右的螺线体(二级结构)再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0.4微米(μm)的筒状体,称为超螺旋体。这就是染色体的“三级结构”。到这里,DNA又再被压缩了40倍。超螺旋体进一步折叠盘绕后,形成染色单体—染色体的“四级结构”。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一条染色体。到这里,DNA的长度又再被压缩了5倍。从染色体的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DNA分子一共被压缩了 7×6×40×5=8400倍。例如,人的染色体中DNA分子伸展开来的长度平均约为几个厘米,而染色体被压缩到只有几微米长。
染色体中的蛋白质是怎么跟Dna结合在一起的
核小体是组成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它是由8个组蛋白分子组成的八聚体和外绕1.75圈DNA组成的.在相邻的两个核小体之间,有长约50~60个碱基对的DNA连接线.在相邻的连接线之间结合着一个第5种组蛋白(H1)的分子.密集成串的核小体形成了核质中的100埃左右的纤维,这就是染色体的“一级结构”.在这里,DNA分子大约被压缩了7倍. 染色体的一级结构经螺旋化形成中空的线状体,称为螺线体或核丝,这是染色体的“二级结构”,其外径约300埃,内径100埃,相邻螺旋间距为110埃.螺丝体的每一周螺旋包括6个核小体,因此DNA的长度在这个等级上又被再压缩了6倍. 300埃左右的螺线体(二级结构)再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0.4微米(μm)的筒状体,称为超螺旋体.这就是染色体的“三级结构”.到这里,DNA又再被压缩了40倍.超螺旋体进一步折叠盘绕后,形成染色单体—染色体的“四级结构”.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一条染色体.到这里,DNA的长度又再被压缩了5倍.从染色体的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DNA分子一共被压缩了 7×6×40×5=8400倍.例如,人的染色体中DNA分子伸展开来的长度平均约为几个厘米,而染色体被压缩到只有几微米长.
在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中,DNA是如何与蛋白质结合起来的?
前两句错了。 第一句: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分解掉。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可以被这两种酶分解掉,但细菌的细胞壁是肽聚糖,需溶菌酶才能分解掉。 第二句:叶绿体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叶绿体中的dna是裸露的,没有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第三句:促甲状腺素只能与甲状腺细胞接触,是由于甲状腺细胞具有特定的膜蛋白质。 对。
在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中,DNA是如何与蛋白质结合起来的?
核小体是组成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它是由8个组蛋白分子组成的八聚体和外绕1.75圈DNA组成的.在相邻的两个核小体之间,有长约50~60个碱基对的DNA连接线.在相邻的连接线之间结合着一个第5种组蛋白(H1)的分子.密集成串的核小体形成了核质中的100埃左右的纤维,这就是染色体的“一级结构”.在这里,DNA分子大约被压缩了7倍. 染色体的一级结构经螺旋化形成中空的线状体,称为螺线体或核丝,这是染色体的“二级结构”,其外径约300埃,内径100埃,相邻螺旋间距为110埃.螺丝体的每一周螺旋包括6个核小体,因此DNA的长度在这个等级上又被再压缩了6倍. 300埃左右的螺线体(二级结构)再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0.4微米(μm)的筒状体,称为超螺旋体.这就是染色体的“三级结构”.到这里,DNA又再被压缩了40倍.超螺旋体进一步折叠盘绕后,形成染色单体—染色体的“四级结构”.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一条染色体.到这里,DNA的长度又再被压缩了5倍.从染色体的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DNA分子一共被压缩了 7×6×40×5=8400倍.例如,人的染色体中DNA分子伸展开来的长度平均约为几个厘米,而染色体被压缩到只有几微米长.
在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中,DNA是如何与蛋白质结合起来的?
核小体是组成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它是由8个组蛋白分子组成的八聚体和外绕1.75圈DNA组成的.在相邻的两个核小体之间,有长约50~60个碱基对的DNA连接线.在相邻的连接线之间结合着一个第5种组蛋白(H1)的分子.密集成串的核小体形成了核质中的100埃左右的纤维,这就是染色体的“一级结构”.在这里,DNA分子大约被压缩了7倍. 染色体的一级结构经螺旋化形成中空的线状体,称为螺线体或核丝,这是染色体的“二级结构”,其外径约300埃,内径100埃,相邻螺旋间距为110埃.螺丝体的每一周螺旋包括6个核小体,因此DNA的长度在这个等级上又被再压缩了6倍. 300埃左右的螺线体(二级结构)再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0.4微米(μm)的筒状体,称为超螺旋体.这就是染色体的“三级结构”.到这里,DNA又再被压缩了40倍.超螺旋体进一步折叠盘绕后,形成染色单体—染色体的“四级结构”.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一条染色体.到这里,DNA的长度又再被压缩了5倍.从染色体的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DNA分子一共被压缩了 7×6×40×5=8400倍.例如,人的染色体中DNA分子伸展开来的长度平均约为几个厘米,而染色体被压缩到只有几微米长.
DNA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染色体的条件是什么?任何DNA或者任何蛋白质之间都能结合?
DNA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染色体的条件是什么?条件就是:该蛋白质具有DNA结合结构域。———————————————————————————————————任何DNA或者任何蛋白质之间都能结合?不是的。只是部分蛋白质才能与DNA结合。能够与DNA结合的蛋白质分为两种: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组蛋白:H1、H2A、H2B、H3、H4等,这些蛋白质固定地与DNA结合,与DNA一起形成染色体;非组蛋白: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解旋酶、调节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等,这些蛋白质只在特定情况下才与DNA结合,功能执行完毕就会和DNA分开。
染色体为什么能被碱性染料染
染色质(体)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组蛋白(含约25%的碱性氨基酸,包括精氨酸,赖氨酸和组回氨酸, 因此为碱性蛋白)答组成,而这种碱性蛋白质是染色体可以被染色的基础,在细胞质中,碱性蛋白表面携带大量的负电荷,因此可以被含有携带正电荷的助色基团的染料染色。染色体(chromosome) 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细胞核内,DNA紧密卷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被包装成一个线状结构。当细胞不分裂时,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是不可见的 - 在显微镜下也是如此。然而,构成染色体的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得更紧密,在显微镜下可见。每条染色体都有一个叫作着丝粒(点)的收缩点,它将染色体分成两个部分,即"臂"。短臂为"p臂";长臂为"q臂"。 着丝粒(点)在每条染色体上的位置为染色体提供了特有的形状,可用于帮助描述特定基因的位置。染色体有种属特异性,随生物种类、细胞类型及发育阶段不同,其数量、大小和形态存在差异。补充内容: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重组和随后的有性繁殖在遗传多样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染色体不稳定性和易位发生的话,细胞有丝分裂将出现灾难,细胞启动细胞凋亡导致其自身死亡。细胞突变会阻碍这一过程,从而导致癌症发展。在无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一样;而在有性繁殖大部分物种中,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分布,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只是体细胞的一半。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雌性则为XX。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某些昆虫的性染色体与哺乳动物不同:雄性个体的是ZZ,雌性个体为ZW。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根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根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DNA和蛋白质.DNA就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写。染色体是真核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细胞核内,DNA紧密卷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被包装成一个线状结构。扩展资料:细胞核的组成部分染色体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细胞核内,DNA紧密卷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被包装成一个线状结构。当细胞不分裂时,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是不可见的-在显微镜下也是如此。然而,构成染色体的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得更紧密,在显微镜下可见。每条染色体都有一个叫做着丝粒(点)的收缩点,它将染色体分成两个部分,即“臂”。短臂为“p臂”;长臂为“q臂”。着丝粒(点)在每条染色体上的位置为染色体提供了特有的形状,可用于帮助描述特定基因的位置。染色体有种属特异性,随生物种类、细胞类型及发育阶段不同,其数量、大小和形态存在差异。
正常人类染色体根据着丝粒位置分为哪三类?
三种的话………… 中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随体染色体. 但一般是五类的啊. 中着丝粒、亚中着丝粒、端着丝粒、亚端着丝粒、随体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还有几个着丝粒?
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大小形态相同的两个染色体,两个染色体一共有两个着丝粒。
如果每条染色体具有一个以上的着丝粒,将会怎样?
如果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着丝粒,那么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着丝位点就会有多种组合方式,分离时极有可能造成不均等分离,染色单体也极易受损伤,严重影响遗传的稳定性,且多个着丝粒的产生对细胞来说也是一种浪费。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细胞中几乎不会发生。
()指的是具有两个着丝粒的变异染色体。
()指的是具有两个着丝粒的变异染色体。 A.双着丝粒染色体B.环状染色体C.等臂染色体D.插入正确答案:双着丝粒染色体
染色体上一定有着丝粒嘛?
答:对,非姐妹染色单体要在同源染色体中。一个着丝粒相连的是一条染色体上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为什么说数染色体数就可以数着丝粒数?
这句话不太严谨,应该说正常细胞中数染色体数就可以获得着丝粒数,因为正常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有且仅有一个着丝粒,所以有几条染色体,就有几个着丝粒。
染色体总是带着丝点的吗?
染色体不总是带着丝点。着丝点与纺锤体的纺锤丝连接,与染色体移动有关。当染色体排列在有丝分裂中纺锤体中间板上时,它们最后相连的位置在着丝粒以及附近的染色质中。在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粒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纺锤丝把两条染色单体拉向两极。并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或各种生物的染色体,都有这种分化的结构。着丝粒连接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特化DNA序列。有丝分裂时,纺锤丝通过动粒附着在着丝粒上。着丝粒主要被视为引导染色体行为的基因座。物理功能上,着丝粒为动粒组装提供了位点。动粒是实际上负责染色体分离的一种高度复杂的蛋白质结构。当所有染色体都与纺锤体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之后,结合微管蛋白并向细胞发出信号,以保证细胞的正确分裂。着丝粒位于异染色质区内,这里富集了DNA,也就是短的DNA串联重复序列。此外,在缢痕区内有一个直径或长度为400 nm左右的很致密的颗粒状结构,这称为动粒(kinetochore)的结构直接与牵动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纤丝蛋白相连结。扩展资料在无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一样;而在有性繁殖大部分物种中,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分布,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只是体细胞的一半。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雌性则为XX。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某些昆虫的性染色体与哺乳动物不同:雄性个体的是ZZ,雌性个体为ZW。染色体的超微结构显示染色体是由直径仅100埃(1埃=0.1纳米)的DNA-组蛋白高度螺旋化的纤维所组成。每一条染色单体可看作一条双螺旋的DNA分子。有丝分裂间期时,DNA解螺旋而形成无限伸展的细丝,此时不易为染料所着色,光镜下呈无定形物质,称之为染色质。有丝分裂时DNA高度螺旋化而呈现特定的形态,此时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称之为常染色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着丝点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着丝粒
正确. 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
什么是染色体什么是染色质,着丝粒
染色体是指细胞核中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丝状或杆状物。1888年瓦尔德第一次提出了染色体这一名词。染色体为细胞中最重要的遗传结构。对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细胞学、遗传学中的重大课题。染色体可被苏木精、蕃红、结晶紫、吉姆萨、醋酸洋红、地衣红和孚尔根染液等染色。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它们仅在着丝粒处相连。每一条染色单体是由一个DNA分子的一条染色线盘绕而成。两条染色单体连处的着丝粒部位称初缢痕。着丝粒是染色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的位置是一定的。由于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把染色体分为中着丝粒染色体、近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四种类型。着丝粒对细胞分裂与染色体移向两极起重要作用。染色体上还有一个与核仁的形成有关的缢缩区,称次缢痕。有些染色体的大小可因不同生物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同一组织不同外界条件而判别很大。染色体的长度变异范围为0.2~50微米,直径0.2~2微米。每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相对固定的。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而在配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的数目和开头可作为生物种的特征之一,因此可用染色体作为一个指标进行物种分类并探索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染色体数目会在一定的生理、病理或外界条件下发生改变。有些先天性疾病是由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引起的,如先天愚型是由于第21对染色体上多了一个所引起的。因此开展染色体的研究,在临床上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开展产前遗传咨询和对提高民族的素质等十分重要。
1.染色质和染色体一样有着丝粒么。一个染色质有几个着丝粒。 2.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是不是复制后的染色体
1、有,一个染色质有一个着丝粒。复制的时候随之复制。2、是的
染色体从着丝粒形态结构上分可分为哪几种?
①中央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中部,两臂长度相等或大致相等. ②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接近中部, 染色体的两个臂长短不一. ③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靠近染色体一端,长臂极长,短臂极短,甚至不易觉察. ④末端着丝粒染色体:位于染色体末端,只有一条臂.
细胞分裂中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 着丝粒之间的数目关系
染色体数量看——着丝点染色单体数量:——先看是不是“X"形,有交叉算2条单体,没有的话是0条DNA的数量——看线条,几条线条几条DNA有丝分裂的话: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 2n→4n 4n 4n 4n 2n 染色体 2n 2n 2n 4n 2n染色单体 0n→4n 4n 4n 0 0着丝粒 2n 2n 2n 4n 2n染色体(Chromosome )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其本质是脱氧核甘酸,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有结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基因组成的,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DNA是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主要功能是长期性的资讯储存,可比喻为“蓝图”或“食谱”。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构细胞内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质与RNA所需。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
在有丝分裂中,纺锤体和染色体的着丝粒几种连接方式?
两种,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纺锤体有两种:动物细胞的纺锤体两端有星状体,每个星状体的中间有中心体,称为有星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的纺锤体两端没有星状体,呈桶状,称为无星纺锤体.组成纺锤体的丝状结构称为“纺锤丝”,有四种,即连续丝、染色体丝(又称牵引丝)、中间丝和星体丝(也称星射线).连续丝是由一极与另一极相连的纺锤丝,染色体丝又称牵引丝,是从着丝点与一个极相连的纺锤丝.中间丝不与两极相连,也不与着丝点相连,是在后期于两组染色体之间出现的纺锤丝.星体丝也称星射线,由两极的中心体射出,它只存在于有星纺锤体的细胞内.各种纺锤丝都由微管蛋白组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前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纺锤形结构,由能收缩的微管和微丝纵向成束排列而成.微管直径200~250埃.连接两极的,叫做中央纺锤体,不与染色体相连;有一端连接染色体着丝粒的,叫做染色体纺锤体,它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染色体在分裂中期排列在纺锤体中央的赤道平面上.后期,由于微管缩短,纺锤体改变形状,牵引染色单体分别向两极移动.纺锤体的作用是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与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接,牵引染色体,使染色体移至细胞两极.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的臂散乱地分步在纺锤体的中央,其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上并与纺锤体相连.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几乎所有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由细胞两极的原生质发出.
为什么说数染色体数就可以数着丝粒数?
这句话不太严谨,应该说正常细胞中数染色体数就可以获得着丝粒数,因为正常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有且仅有一个着丝粒,所以有几条染色体,就有几个着丝粒.
染色体总是带着丝点的吗?
染色体不总是带着丝点。着丝点与纺锤体的纺锤丝连接,与染色体移动有关。当染色体排列在有丝分裂中纺锤体中间板上时,它们最后相连的位置在着丝粒以及附近的染色质中。在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粒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纺锤丝把两条染色单体拉向两极。并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或各种生物的染色体,都有这种分化的结构。着丝粒连接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特化DNA序列。有丝分裂时,纺锤丝通过动粒附着在着丝粒上。着丝粒主要被视为引导染色体行为的基因座。物理功能上,着丝粒为动粒组装提供了位点。动粒是实际上负责染色体分离的一种高度复杂的蛋白质结构。当所有染色体都与纺锤体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之后,结合微管蛋白并向细胞发出信号,以保证细胞的正确分裂。着丝粒位于异染色质区内,这里富集了DNA,也就是短的DNA串联重复序列。此外,在缢痕区内有一个直径或长度为400 nm左右的很致密的颗粒状结构,这称为动粒(kinetochore)的结构直接与牵动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纤丝蛋白相连结。扩展资料在无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一样;而在有性繁殖大部分物种中,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分布,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只是体细胞的一半。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雌性则为XX。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某些昆虫的性染色体与哺乳动物不同:雄性个体的是ZZ,雌性个体为ZW。染色体的超微结构显示染色体是由直径仅100埃(1埃=0.1纳米)的DNA-组蛋白高度螺旋化的纤维所组成。每一条染色单体可看作一条双螺旋的DNA分子。有丝分裂间期时,DNA解螺旋而形成无限伸展的细丝,此时不易为染料所着色,光镜下呈无定形物质,称之为染色质。有丝分裂时DNA高度螺旋化而呈现特定的形态,此时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称之为常染色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着丝点
染色体长臂中着丝粒染色体是什么
中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中部的染色体。即长、短臂相等或接近相等的染色体。中期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连接处,位于染色体的主缢痕处,着丝粒将两条染色单体分为短臂和长臂,由高度重复的异染色质组成,其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着丝粒和动粒是存在于主缢痕的两个特殊结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中心,染色体两臂几乎等长,形成"X"形状。在人类染色体组中,第1,3,16,19,20号染色体是中间着丝的。有些情况下,中间着丝通过两个近端着丝染色体的融合形成。扩展资料:着丝粒区域一般处于异染色质状态,这对于其对黏连蛋白复合体的招募十分重要。在这种染色质中,一般的组蛋白H3被另外的中心粒特异性蛋白代替。CENP-A被认为对动粒在着丝粒上的组装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ENP-C几乎专一地定位于结合CENP-A的染色质区域。在裂殖酵母中,着丝粒异染色质的形成与RNAi有关。在线虫类,一些植物,以及半翅类,鞘翅类昆虫中,染色体主要以全着丝的形式存在,表明其不存在优先的微管蛋白结合位点。
根据着丝粒位置分染色体有哪几种
根据着丝粒的位置,人类染色体可以分为三种:①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或靠近染色体中央,将染色体分为长短相近的两个臂;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偏于一端,将染色体分为长短明显不同的两个臂;③端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靠近一端,人类没有真正的端着丝粒染色体。
什么是中着丝粒染色体?
中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中部的染色体。即长、短臂相等或接近相等的染色体。中期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连接处,位于染色体的主缢痕处,着丝粒将两条染色单体分为短臂和长臂,由高度重复的异染色质组成,其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着丝粒和动粒是存在于主缢痕的两个特殊结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中心,染色体两臂几乎等长,形成"X"形状。在人类染色体组中,第1,3,16,19,20号染色体是中间着丝的。有些情况下,中间着丝通过两个近端着丝染色体的融合形成。扩展资料:着丝粒区域一般处于异染色质状态,这对于其对黏连蛋白复合体的招募十分重要。在这种染色质中,一般的组蛋白H3被另外的中心粒特异性蛋白代替。CENP-A被认为对动粒在着丝粒上的组装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ENP-C几乎专一地定位于结合CENP-A的染色质区域。在裂殖酵母中,着丝粒异染色质的形成与RNAi有关。在线虫类,一些植物,以及半翅类,鞘翅类昆虫中,染色体主要以全着丝的形式存在,表明其不存在优先的微管蛋白结合位点。
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将人类染色体分哪三类?
根据着丝粒的位置不同,把人类染色体分为三种类型:①中央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hrmosome),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纵轴的1/2~5/8处;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纵轴的5/8~7/8处;③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 chromosome),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纵轴的7/8至末端。扩展资料染色体结构畸变(structural aberrration)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和重接而形成各种类型重组的结果。(一)缺失(deletion) 即染色体的部分片段丢失,包括末端缺失和中间缺失。末端缺失是指染色体发生一次断裂后,无着丝粒的片段丢失,即染色体的长臂或短臂末端片段丢失。中间缺失是指染色体的长臂或短臂内发生两次断裂,两断裂点之间的片段丢失。然后,近侧断端与远侧端重接。(二)易位(translocation) 从某个染色体断下的片段连接到另一染色体上叫易位。根据所涉及的染色体和易位片段及连接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单方易位、相互易位、罗式易位、和复杂易位等多种类型。(三)倒位(inversion) 一条染色体两处断裂,中间片段作180°倒转后再与两断端相接,使其基因排列顺序被颠倒者称为倒位。如两个断裂发生在同一个臂上,则形成臂内倒位;若两个臂上各发生一次断裂,使倒位片段含有着丝粒,则形成臂间倒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类染色体
正常人类染色体根据着丝粒位置分为哪三类?
三种的话…………中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随体染色体。但一般是五类的啊。中着丝粒、亚中着丝粒、端着丝粒、亚端着丝粒、随体染色体。
中着丝粒染色体
中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中部的染色体。即长、短臂相等或接近相等的染色体。中期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连接处,位于染色体的主缢痕处,着丝粒将两条染色单体分为短臂和长臂,由高度重复的异染色质组成,其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着丝粒和动粒是存在于主缢痕的两个特殊结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中心,染色体两臂几乎等长,形成"X"形状。在人类染色体组中,第1,3,16,19,20号染色体是中间着丝的。有些情况下,中间着丝通过两个近端着丝染色体的融合形成。扩展资料:着丝粒区域一般处于异染色质状态,这对于其对黏连蛋白复合体的招募十分重要。在这种染色质中,一般的组蛋白H3被另外的中心粒特异性蛋白代替。CENP-A被认为对动粒在着丝粒上的组装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ENP-C几乎专一地定位于结合CENP-A的染色质区域。在裂殖酵母中,着丝粒异染色质的形成与RNAi有关。在线虫类,一些植物,以及半翅类,鞘翅类昆虫中,染色体主要以全着丝的形式存在,表明其不存在优先的微管蛋白结合位点。
中着丝粒染色体
中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中部的染色体。即长、短臂相等或接近相等的染色体。中期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连接处,位于染色体的主缢痕处,着丝粒将两条染色单体分为短臂和长臂,由高度重复的异染色质组成,其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着丝粒和动粒是存在于主缢痕的两个特殊结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中心,染色体两臂几乎等长,形成"X"形状。在人类染色体组中,第1,3,16,19,20号染色体是中间着丝的。有些情况下,中间着丝通过两个近端着丝染色体的融合形成。扩展资料:着丝粒区域一般处于异染色质状态,这对于其对黏连蛋白复合体的招募十分重要。在这种染色质中,一般的组蛋白H3被另外的中心粒特异性蛋白代替。CENP-A被认为对动粒在着丝粒上的组装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ENP-C几乎专一地定位于结合CENP-A的染色质区域。在裂殖酵母中,着丝粒异染色质的形成与RNAi有关。在线虫类,一些植物,以及半翅类,鞘翅类昆虫中,染色体主要以全着丝的形式存在,表明其不存在优先的微管蛋白结合位点。
正常人类染色体根据着丝粒位置分为哪三类?
三种的话………… 中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随体染色体. 但一般是五类的啊. 中着丝粒、亚中着丝粒、端着丝粒、亚端着丝粒、随体染色体.
论述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chromosome) 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细胞核内,DNA紧密卷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被包装成一个线状结构。当细胞不分裂时,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是不可见的 - 在显微镜下也是如此。然而,构成染色体的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得更紧密,在显微镜下可见。每条染色体都有一个叫做着丝粒(点)的收缩点,它将染色体分成两个部分,即"臂"。短臂为"p臂";长臂为"q臂"。 着丝粒(点)在每条染色体上的位置为染色体提供了特有的形状,可用于帮助描述特定基因的位置。染色体有种属特异性,随生物种类、细胞类型及发育阶段不同,其数量、大小和形态存在差异。
为什么着丝粒在染色体的顶端?这种染色体有什么存在意义?
人体D组的13~15和G组的21~22+Y这样几对染色体都是近端着丝粒,对人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就是最大意义了。但你所说的是端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s),只有一条臂。有些科学家把极端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21,22,Y)表作端着丝粒染色体,维基百科中就如此写道:Y-chromosomeisasmalltelocentricchromosome。Y染色体是一种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尽管无论小鼠(文中模式生物),还是人类都不严格存在这种染色体。我怎么看人类Y染是有短臂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Telomeresmayextendfrombothendsofthechromosome即:端粒从染色体的两端都可加以延长。也许是和楼上所说的有关(尽管不懂他说的)。我简单查了下资料,发现很多动物是有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有的鱼类甚至绝大多数染色体都如是)。我想,同其他染色体一样,不过一种较特殊的形式,不过携带的遗传信息少点罢了。“存在即合理”吧。才疏学浅。还请指教。
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将人类染色体分哪三类?
根据着丝粒的位置,人类染色体可以分为三种:①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或靠近染色体中央,将染色体分为长短相近的两个臂;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偏于一端,将染色体分为长短明显不同的两个臂;③端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靠近一端,人类没有真正的端着丝粒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