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ch3化学名称是什么?

ch3化学名称是甲基。甲基(methyl group),化学式为-CHu2083(一横表示一个单电子),英文缩写-Me,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甲基作为一个化学基团,常出现在各种有机化合物中,是最常见的基团,能够结合在DNA上某些特定部位,这个甲基和DNA结合过程叫甲基化,相反,从化合物上脱落的过程叫去甲基化。甲基的应用甲基由一个化合物转移到另一化合物上的酶反应:A+B-CH3→A-CH3+B。由于N5、N10-亚甲四氢叶酸的酶促还原作用生成N5-甲基四氢叶酸,由一种钴胺酰胺酶的作用将甲基由N5-甲基四氢叶酸转移到同型半胱氨酸上而生成甲硫氨酸。甲硫氨酸由于ATP的作用变成S-腺苷酰甲硫氨酸,此化合物被用做甲基供体生成各种甲基化合物。作为胆碱氧化形式的甜菜碱等也起甲基供体作用。甲基转移反应不仅与含有甲基的胆碱、肌酸、肾上腺素等物质的生成有关系,而且也与解毒、磷脂的变化、核酸及蛋白质的甲基化也有关系,在生理上也是重要的。已知有数十种对各种化合物具特异的转甲基酶。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甲基

ch3化学名称是什么?

ch3化学名称是甲基。甲基(methyl group),化学式为-CHu2083(一横表示一个单电子),英文缩写-Me,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甲基作为一个化学基团,常出现在各种有机化合物中,是最常见的基团,能够结合在DNA上某些特定部位,这个甲基和DNA结合过程叫甲基化,相反,从化合物上脱落的过程叫去甲基化。甲基的应用甲基由一个化合物转移到另一化合物上的酶反应:A+B-CH3→A-CH3+B。由于N5、N10-亚甲四氢叶酸的酶促还原作用生成N5-甲基四氢叶酸,由一种钴胺酰胺酶的作用将甲基由N5-甲基四氢叶酸转移到同型半胱氨酸上而生成甲硫氨酸。甲硫氨酸由于ATP的作用变成S-腺苷酰甲硫氨酸,此化合物被用做甲基供体生成各种甲基化合物。作为胆碱氧化形式的甜菜碱等也起甲基供体作用。甲基转移反应不仅与含有甲基的胆碱、肌酸、肾上腺素等物质的生成有关系,而且也与解毒、磷脂的变化、核酸及蛋白质的甲基化也有关系,在生理上也是重要的。已知有数十种对各种化合物具特异的转甲基酶。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甲基

化学中的Me是什么

在有机化学中常用来表示甲基在材料科学中代表合金元素甲基(英文缩写me),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甲基作为一个化学基团(-CH3),它能够结合在DNA上某些特定部位,这个甲基和DNA结合过程叫甲基化,相反,甲基从DNA上脱落的过程就叫做去甲基化。由于甲基是合成蛋氨酸、肉碱、肌酸、磷脂、肾上腺素,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等具有主要生理作用的物质所必需的基团(Baker等,1985;Frontien等,1994),以及甲基化反应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人们认为生长期动物和成年动物都需要稳定的甲基供体。一般认为动物体内自身不能合成甲基,需要食物中具有富含甲基物质,它们的分子中具有易反应的甲基,从而参与动物生理功能,这类富含甲基的物质称为“甲基供体”,易参与此反应的甲基(即有效甲基),是与氮原子或硫原子连在一起的甲基,象甜菜碱、蛋氨酸、胆碱等(Vogt,1967)。合金元素与C的亲和力强的合金元素形成的特殊碳化物稳定性好,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和不易分解等特点。碳化物的稳定性越高,热处理加热时,碳化物的溶解及奥氏体的均匀化越困难。同样在冷却及回火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及其聚集长大也越困难。

甲基化学式

甲基化学式为-CH?。甲基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甲基作为一个化学基团,能够结合在DNA上某些特定部位,这个甲基和DNA结合过程叫甲基化,相反,从化合物上脱落的过程叫去甲基化。一般认为动物体内自身不能合成甲基,需要食物中具有富含甲基物质,其分子中具有易反应的甲基,从而参与动物生理功能,这类富含甲基的物质称为“甲基供体”,易参与此反应的甲基(即有效甲基),是与氮原子或硫原子连在一起的甲基,象甜菜碱、蛋氨酸、胆碱等(Vogt,1967)。

me化学中代表什么?

me在有机化学中常用来表示甲基,在材料科学中代表合金元素。合金元素与C的亲和力强的合金元素形成的特殊碳化物稳定性好,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和不易分解等特点。碳化物的稳定性越高,热处理加热时,碳化物的溶解及奥氏体的均匀化越困难。同样在冷却及回火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及其聚集长大也越困难。相关如下甲基(英文缩写me),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甲基作为一个化学基团(-CH3),它能够结合在DNA上某些特定部位,这个甲基和DNA结合过程叫甲基化,相反,甲基从DNA上脱落的过程就叫做去甲基化。由于甲基是合成蛋氨酸、肉碱、肌酸、磷脂、肾上腺素,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等具有主要生理作用的物质所必需的基团(Baker等,1985;Frontien等,1994),以及甲基化反应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人们认为生长期动物和成年动物都需要稳定的甲基供体。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甲基

化学中什么是基,甲基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基团、基态、氨基、亚氨基、羧基。 组成分子的原子集团,包括各种官能团和以游离状态存在的自由基。 在多种化合物中,某些原子团如苯基C6H5—;苯甲酰基C6H5CO-虽然经过一系列反应,经常保持不变,这种原子团称为基。许多具有特殊反应性能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例如,胺类R-NH2分子中的氨基-NH2和羧酸类R-COOH分子中的羧基-COOH都是官能团,前者呈碱性,后者呈酸性。又如醇类R-OH分子中的羟基-OH反映醇的特性;烯类分子中的碳 碳双键反映烯烃的特性。能长期游离存在的三苯甲基(C6H5)3C·称为稳定自由基;短寿命的自由基,如甲基CH3·等,称为活泼自由基。 一般所谓基和基团并不特别表明它的电性或是否带有未配对电子,而自由基则是专指带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显示未配对电子的顺磁共振谱是检查和研究自由基的有效方法 。 官能团成为有机化合物系统分类的依据和有机反应分类的基础。以官能团为基础可将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归纳为比较简单完整的体系。自由基多用于研究反应机理。稳定自由基是高分子聚合反应中常用的引发剂。 基指的是非电解质(如有机物)分子失去原子或原子团后的残留部分,通常是非电解质中的共价键在高温或光照时发生的断裂的产物,如—CH3(甲基)、—CHO(醛基)、 >C=O(羰基)等。从结构上来看“基”含有位成对的电子,不显电性,也不能单独稳定存在,基与基之间能直接结合,形成共价分子。如醋酸:CH3COOH,乙醛:CH3CHO 甲基是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由碳和氢元素构成。

ch3化学名称是什么

ch3化学名称是甲基。甲基(methyl group),化学式为-CHu2083(一横表示一个单电子),英文缩写-Me,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甲基作为一个化学基团,常出现在各种有机化合物中,是最常见的基团,能够结合在DNA上某些特定部位,这个甲基和DNA结合过程叫甲基化,相反,从化合物上脱落的过程叫去甲基化。甲基的应用甲基由一个化合物转移到另一化合物上的酶反应:A+B-CH3→A-CH3+B。由于N5、N10-亚甲四氢叶酸的酶促还原作用生成N5-甲基四氢叶酸,由一种钴胺酰胺酶的作用将甲基由N5-甲基四氢叶酸转移到同型半胱氨酸上而生成甲硫氨酸。甲硫氨酸由于ATP的作用变成S-腺苷酰甲硫氨酸,此化合物被用做甲基供体生成各种甲基化合物。作为胆碱氧化形式的甜菜碱等也起甲基供体作用。甲基转移反应不仅与含有甲基的胆碱、肌酸、肾上腺素等物质的生成有关系,而且也与解毒、磷脂的变化、核酸及蛋白质的甲基化也有关系,在生理上也是重要的。已知有数十种对各种化合物具特异的转甲基酶。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甲基

生物化学里SAM是什么的缩写啊?

SAM是S-腺苷甲硫氨酸的缩写,全称是S-adenosyl methionine。它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它是一种辅酶,带有一个活化的甲基,参与甲基转移反应。研究表明定期食用S-腺苷基蛋氨酸可抗抑郁,肝脏疾病,和关节炎/关节疼痛。在美国市场上用SAM-e的名字按营养补品销售,有改善情绪、保养肝脏和舒适关节的功效。S-腺苷甲硫氨酸 ,即S-腺苷-L-蛋氨酸,又名腺苷甲硫氨酸,它是甲硫氨酸(Methionine, Met)的活性形式,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它是由底物L-甲硫氨酸和ATP经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L-Methionine Synthetase, EC 2.5.1.6)酶促合成的。甲硫键是高能键,另外其丙基胺部分也加入到多胺化合物中。当胆碱、肌酸及其它甲基化合物生成时它作为甲基供体而起作用。认为甲硫氨酸的分解也经过此物质。扩展资料:SAM在生物体所有细胞的代谢中均起重要作用,是体内100 多种不同的甲基转移酶催化反应的甲基供体;也是合成谷胱甘肽(GSH)的转硫过程和合成多胺的转氨丙基过程的前体分子,并且还与多种酶的活性相关。来源充足的SAM是维持这些代谢途径正常运转的前提,有转甲基作用、转氨丙基作用、转硫作用 。S-腺苷甲硫氨酸是一种改善细胞代谢的生化药物,通过质膜磷脂和蛋白质的甲基化影响其流动性和微粘性,通过转硫基化增加肝内谷胱甘肽(gsh)、硫酸根及牛磺酸水平,对恶性营养不良、肝毒素及酒精性脂肪肝有效,可防止肝脏因胆汁郁积等导致的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S-腺苷-L-蛋氨酸是一种良好的肝脏营养剂:可防止酒精、药物和细胞素对肝脏的损伤;防止胆汁积淤;预防慢性活动性肝炎以及其他因素而造成的肝损伤。预防由于缺氧而造成的神经细胞坏死即缺氧症;促进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组织再生。预防心脏疾病、癌症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治疗关节炎等疾病。抗抑郁症,松果体素合成所必需的前提物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腺苷甲硫氨酸

磷石膏和石膏化学式都是硫酸钙,那么它俩的区别?

磷石膏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水硫酸钙(CaSO4·2H2O),是工业生产磷肥的副产品。石膏(硫酸钙),自然界中以CaSO4·2Hu2082O形式存在,又称为生石膏。

磷矿尾矿的物理化学性质请问磷矿尾矿和磷石膏是什

磷矿尾矿的物理化学性质请问磷矿尾矿和磷石膏是什磷石膏是生产湿法磷酸所产生的废弃物,说简单点,他的化学反应就是:磷矿石和硫酸反应生产磷酸和磷石膏,所以,磷石膏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取决于磷矿石的成分,据我所了解的,我国现在磷矿石较多的云、贵、川三地,这三个地方的磷石。磷石膏:是指在磷酸生产中用硫酸处理磷矿时产生的固体废渣,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 物理性质: 硫酸钙(CaSO4)无色正交或单斜晶体,单斜晶体熔点1450℃,1193℃正交转单斜晶体。密度2.61克/立方厘米,微溶于水。

生物化学中,酶的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可以是甲硫氨酸的甲基吗?

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常见的有:组氨酸的咪唑基,丝氨酸的羟基,半胱氨酸的巯基,酸性氨基酸的羧基,碱性氨基酸的氨基。其中没有甲硫氨酸的甲基。

基质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基质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无色透明,具有一定黏性,孔隙中有组织液。细胞外基质的物理性质主要受细胞外基质中蛋白聚糖所携带的多糖基团的影响,蛋白聚糖是由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 GAG)以共价的形式同线性多肽连接而成的多糖和蛋白复合物。另外一种基质是植物栽培用的一种人工土壤。在化学中,基质是所采用的分析样品(sample)中,被分析物(analyte)以外的组分;在工业上,基质指分散有断续颗粒的连续介质。橡胶工业中在胶料中指分散有各种配合剂颗粒的生胶连续相,在橡胶并用体系中,组成比例大或黏度较低的橡胶容易形成的连续相,称之为基质。因此,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对基质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cytoplasmicground substance;groundplasm)是除去能分辨的细胞器和颗粒以外的细胞质中胶态的基底物质,现又称细胞溶胶。蛋白聚糖的主要成分是糖胺聚糖,是由重复二糖单位构成的无分支长链多糖。二糖单位包括∶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硫酸角质素(keratan sulfate)、肝素(heparin)、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硫酸皮肤素(dermatan sulfate)等。这些二糖都含有一个氨基糖,并至少含有一个负电的磺酸基或羧基团。由于氨基聚糖是亲水的,并且带有负电荷,所以它们既能结合阳离子又能结合水分子,由于糖胺聚糖的这种性质,它们在细胞外创造了水合的、胶状的材料,形成了所谓的细胞外基质的基质。

硫酸根的化学术语

硫酸根离子,简称硫酸根(SO4 2-)。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硫元素为+6价,能与氢离子形成硫酸,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硫酸盐。详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41870.htm

4个硫酸根分子 化学式

硫酸根是离子,不是分子,4个硫酸根:4SO42-如果是4个硫酸分子,那么应该写成:4H2SO4

硫酸根离子化学式

硫酸根离子是(SO4)2-

请告诉我50个含有硫酸根,碳酸根的化学式!重谢!

H2SO4 H2CO3Li2SO4 Li2CO3Na2SO4 Na2CO3K2SO4 K2CO3Rb2SO4 Rb2CO3Se2SO4 Se2CO3BeSO4 BeCO3MgSO4 MgCO3CaSO4 CaCO3SrSO4 SrCO3BaSO4 BaCO3MnSO4 MnCO3FeSO4 FeCO3Fe2(SO4)3 Fe2(CO3)3CoSO4 CoCO3NiSO4 NiCO3CUSO4 CuCO3ZnSO4 ZnCO3CdSO4 CdCO3HgSO4 HgCO3(NH4)2SO4 (NH4)2CO3Ag2SO4 Ag2CO3CuSO4 CuCO3Al2(SO4)3 Al2(CO3)3Cr2(SO4)3 Cr2(CO3)3(PH4)2SO4 (PH4)2CO3(AsH4)2SO4 (AsH4)2CO3够50个了吧

硫酸根化学符号

硫酸根化学符号为:

硫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怎么写?化合价为多少?

硫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SO4。其中的4是O下方的下标。我在手机上不方便写成那种形式,所以这里向你说明一下。另外,既然是离子烫,肯定带有电荷,所以写好之后要在它的右上角写一个2-至于化合价,硫是正6价,氧是-2价,硫酸根离子整体是-2价。

硫酸根离子化学式是什么

硫酸根来自于硫酸和硫酸盐的电离,化学式为:

硫酸根的化学性质

硫酸根遇高温会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氧。因此煤在燃烧前都要经过总硫含量测定,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离子结构】硫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离子中存在4个σ键,离子为四面体形(不是正四面体,但接近正四面体,所以下面的键长键角也用“约”字,因为四个键的参数都不一样)。硫酸根是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四面体结构,硫原子位于四面体的中心位置上,而四个氧原子则位于它的四个顶点,一组氧-硫-氧键的键角约为109°28",而一组氧-硫键的键长约为1.44埃。因硫酸根得到两个电子才形成稳定的结构,因此带负电,且很容易与金属离子或铵根结合,产生离子键而稳定下来。很多说法称硫酸根是正四面体构型,其实这是错误的。硫酸根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和硫的3d轨道有d-pπ共轭效应,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可能需要注意五组d轨道的形状本来就是有差别的)。硫酸根的结构至今在化学界没有定论,无法用一个单一的理论解释。

我国史上的印刷术属不属于化学的研究成果

印刷术不属于化学研究成果。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过程: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这些过程均体现了物理层面的变化,而化学研究需要涉及物质的分子层面的变化,因此印刷术不属于化学研究成果。扩展资料印刷术分为以下几类:1、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的历史最悠久最普及,版面图像和文字凸出部分接受油墨,凹进去的部分不接受油墨,当版与纸压紧时,油墨就会印在纸上。印刷版材主要有:活字版、铅版、锌版、铜板,感光树脂版等。2、平版印刷:这是最常见,最广泛应用的印刷方式。图像与非图像在同一平面上,利用水与油墨现相互排斥原理,图文部分接受油墨不接受水份,非图文部分相反。印刷过程采用间接法,先将图像印在橡皮滚筒上,图文由正变反,再将橡皮滚筒上的图文转印到纸上。3、凹版印刷:凹版印刷与凸版印刷原理相反。文字与图像凹与版面之下,凹下去的部分携带油墨。印刷的浓淡与凹进去的深浅有关,深则浓,浅则淡。因凹版印刷的油墨不同,因而印刷的线条有凸出感。钱币、邮票、有价证券等均采用凹版印刷。4、孔版印刷:又称丝网印,如果在小学时见过老师刻蜡版印卷子,那么就更好理解此种印刷方式了。利用绢布、金属及合成材料的丝网、蜡纸等为印版,将图文部分镂空成细孔,非图文部位以印刷材料保护,印版紧贴承印物,用刮板或者墨辊使油墨渗透到承印物上。5、软版印刷:柔版版印刷也常简称为柔性印刷,是包装常用的一种印刷方式。柔版版印刷是在或聚酯材料上制作出凸出的所需图像镜像的印版——就像是小孩玩耍的土豆印。油墨转到印版(或印版滚筒)上的用量通过网纹辊进行控制。印刷表面在旋转过程中与印刷材料接触,从而转印上图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刷术

含硫酸根的化合物有哪些? 用化学符号表示

硫酸钙,就是常说的石膏.CaSO4 还有硫酸镁、硫酸铁铵等等.MgSO4,Fe(NH4)(SO4)2

硫酸根的化学性质和化合价

  硫酸根的化学性质:硫酸根遇高温会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氧。  硫酸根的化合价:一般情况显-2价。  硫酸根是硫酸二级电离出的负离子。  硫酸根化学式:SO₄。  硫酸根离子化学式:SO₄2⁻。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硫酸根与金属钡离子结合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但有许多不溶性钡盐也为白色,但它们多溶于酸,而硫酸钡不溶于酸。因此检验硫酸根离子时,通常先使用盐酸使实验环境酸化,排除碳酸根的干扰,然后加入可溶性钡盐,如氯化钡,以此确定液体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同时要注意到:必须先加入盐酸,后加入氯化钡,否则易受银离子干扰,产生白色沉淀,影响检验。

硫酸和硫酸根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化学式不一样?

硫酸属于分子-----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硫酸根是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团,分子离子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硫酸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硫酸根

硫酸氢根的化学式,还有离子符号是什么?

HSO4-其实在水溶液中没有硫酸氢根,因为硫酸是强酸,所以会完全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两个硫酸根化学式

还是2SO4 2- 硫酸根离子和硫酸根是一个意思

化学中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英语如何说?

硝酸根:Nitrate硫酸根:Sulfate碳酸根:Carbonate

硫酸根化学式怎么求

正四价的硫,每个氧原子显负二价,整个酸根带有两个负电子,那么正四价的硫+(-2)*氧原子的数目=整个酸根带的电子数即-2,求得氧原子数为3,因而得到的是亚硫酸根。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化学方程式

第一种方法: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就可以确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第二种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检验1.反应原理:Ba2+ + SO42-=BaSO4↓2.所用试剂:稀盐酸和BaCl2溶液3.滴加顺序:先加稀盐酸(排除是碳酸根和银离子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第一种方法是排除碳酸根离子影响第二种是排除银离子影响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法都行!

硫酸根的化学式是什么

硫酸根的化学式SO4硫酸根离子的化学式SO42-(在硫酸根的化学式右上角写2-)不用化简。不用计算,就是硫酸(H2SO4)的化学式去掉H2,剩下的部分就是硫酸根。

硫酸根的化学式是什么?

硫酸根化学式为SO42。硫酸根也可成为硫酸根离子,化学式为SO,SO离子中S原子采用sp3杂化,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硫原子位于正四面体体心,4个氧原子位于正四面体四个顶点,S-O键键长为149pm,有很大程度的双键性质,4个氧原子与硫原子之间的键完全一样存在于硫酸水溶液,硫酸盐、硫酸氢盐等的固体及水溶液中。简介:S最外层有六个电子,O最外层也有六个电子,硫酸根是四个O和一个硫带两个负电荷,所以再给他们两个电子就行了,先写个S,外围画八个点再在四周画八个圈每个圈周围画六个点,最后用大括号括起来在右上角写2-同主族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应该都是比较对称的一种形状。硝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是个标准的正三角形,N在中间,O位于三角形顶点,N和O都是sp2杂化,硝酸根是指硝酸盐的阴离子化学式NO﹣,硝酸根为-1价其中N为最高价+5价,酸根在酸性环境下显强氧化性。

硫酸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酸与水是不会反应的,硫酸会发生电离:H2SO4=SO4-+2H+。硫酸与水混合时,相当于是硫酸被水稀释,会有大量的热产生,所以会升温。而且操作时,切记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硫酸的化学式是什么?

硫酸的化学式是 Hu2082SOu2084 。硫酸,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由于硫酸的介电常数较高,因此它是电解质的良好溶剂,而作为非电解质的溶剂则不太理想。扩展资料稀硫酸性质:1、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和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2、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3、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等。储存方法: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

有关硫酸化学方程式

Cu(OH)2+H2SO4==CuSO4+2H2O Cu+2H2SO4(浓)=CuSO4+2H2O+SO2↑ 2Al+3H2SO4===Al2(SO4)3+3H2 2H2SO3 + O2 = 2H2SO4 2NaHCO3 + H2SO4=Na2SO4+2H2O+2CO2↑ Ba(OH)2 + H2SO4 = BaSO4(沉淀) + 2H2O SO3+H2O=H2S04 H2S+H2SO4(浓)==S(沉淀)+SO2(上升)+2H2O H2SO4+NH3.H2O=NH4HSO4+H2O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KNO3+H2SO4=(加热)K2SO4+2HNO3 2Fe(OH)3+3H2S=Fe2S3+6H2O 不可逆 Cu2(OH)2CO3+2H2SO4=2CuSO4+2H2O+CO2 , H2SO4+2NH3.H2O=(NH4)2SO4+2H2O FE+H2SO4=FESO4+H2 zn+H2SO4=ZN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MG+H2SO4=MGSO4+H2 C+2H2SO4(浓)=(加热)=2SO2(气体)+CO2(气体)+2H2O FeCl2+H2SO4=FeSO4+2HCl KIO3+5 KI+3 H2SO4=3 K2SO4+3 I2+3 H2O 2NH3+H2SO4=(NH4)2SO4 2NaAc+H2SO4=Na2SO4+2HAc 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Pb+H2SO4=PbSO4+H2 Sn+H2SO4=SnSO4+H2 H2SO4+Na2SO3=Na2SO4+H2SO3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0 2NaAlO2 + 4H2SO4 =Al2(SO4)3+ Na2SO4+4H2O 2 CH3CH2COONa + H2SO4(浓) --> Na2SO4 + CH3CH2CO-O-COCH2CH3 + H2O2HBr+H2SO4=SO2(气体)+2Br(沉淀)+2H2O 2HI+H2SO4=SO2(气体)+2I(沉淀)+2H2O H2SO4+BaSO3=BaSO4+SO2+H2O 2 P + 5 H2SO4(浓)===(加热)2 H3PO4 + 5 SO2 + 2 H2O 4Al+3H2SO4===2Al2(SO4)3+3H2↑

硫酸的所有性质,包括物理和化学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密度大的液体化学性质,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比如,能使紫色石蕊显红色,能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与碱性性氧化物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脱水性,吸水性。

浓硫酸化学式是什么?

浓硫酸或者稀硫酸是指溶液中硫酸溶度的高低,是硫酸与水的混合物。浓硫酸是指浓度大于70%的硫酸水溶液,是写化学式时还是写成硫酸的化学式:H2SO4

硫酸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分子式为H2SO4。(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化学方程式有:H2SO4+BaCl2=BaSO4↓+2HCl炭化反应:C12H22O11=(浓H2SO4)=12C + 11H2O 跟金属反应:Zn+H2SO4(稀)=ZnSO4+H2↑Cu+2H2SO4(浓)=加热=CuSO4+SO2↑+2H2O 2Fe+6H2SO4(浓)=加热=Fe2(SO4)3+3SO2↑+6H2O 非金属反应:C+2H2SO4(浓)=加热=CO2↑+2SO2↑+2H2O S+2H2SO4(浓)=加热=3SO2↑+2H2O 2P+5H2SO4(浓)=加热=2H3PO4+5SO2↑+2H2O 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H2S+H2SO4(稀)=S↓+SO2↑+2H2O 2HBr+H2SO4(稀)=Br2↑+SO2↑+2H2O 2HI+H2SO4(稀)=I2↑ +SO2↑+2H2O………………

硫酸的化学式

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 ,SO4表示的是硫酸根离子(原子团),其化合价为-2价。任何酸根离子的化学式不变,但要变成某酸原子,只要在该酸根离子前加上H就成了某酸原子。但是H的化合价为+1价,要使整个化学式的化合价为0,所以必须要有2个H原子,所以纯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

硫酸的化学成分谁知道呢?

硫酸分子由硫、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分子式为H2SO4,有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SO3+H2O=H2SO4.工业硫酸一般都是硫酸的水溶液,如98%的浓硫酸,即含有硫酸98%和水2%.满意请采纳,谢谢

硫酸的化学性质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硫化物。。

有关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有关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举例如下:1、2NaOH+H2SO4=Na2SO4+2H2O2、BaCl2+H2SO4=BaSO4↓+2HCl3、C+2H2SO4(浓)=CO2↑+2SO2↑+2H2O4、Fe+H2SO4=FeSO4+H2↑5、Na2SO3+H2SO4=Na2SO4+H2O+SO2↑

什么是硫酸的化学式

1、硫酸的化学式是H?SO,纯硫酸一般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1.84g/cm3,沸点337℃,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加热到290℃时开始释放出三氧化硫,最终变成为98.54%的水溶液,在317℃时沸腾而成为共沸混合物。硫酸的沸点及粘度较高,是因为其分子内部的氢键较强的缘故。2、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需谨慎使用。3、硫酸与皮肤接触需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冲,迅速就医。溅入眼睛后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迅速就医。吸入蒸气后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迅速就医。误服后应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迅速就医。

硫酸的化学式怎么写?

硫酸的化学式是 H₂SO₄ 。硫酸,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由于硫酸的介电常数较高,因此它是电解质的良好溶剂,而作为非电解质的溶剂则不太理想。扩展资料稀硫酸性质:1、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和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2、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3、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等。储存方法: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

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浓硫酸1.脱水性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浓硫酸的腐蚀性了黑色的炭(炭化).浓硫酸 如C12H22O11===12C + 11H2O2.强氧化性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加热)==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 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C + 2H2SO4(浓) ==(加热)==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3.吸水性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有很多用处,比如很多的气体都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它是良好的干燥剂.这个与脱水性有很大的不同:脱水性一般反应前没有水,而是H、O元素以个数比2:1的形式形成水,从有机物中出来.而吸水性则是反应前就有水,只是在此过程中硫酸做了一个干燥剂的作用.如:CuSO4·5H2O→(H2SO4)→CuSO4+5H2O,这个反应,就是体现硫酸的吸水性,而不是脱水性,因为反应前有水.还有在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过程中,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促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在一些硫酸作催化剂的反应中,尤其是是浓硫酸,一般都体现硫酸的吸水性.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 具有吸水性.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⑵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 的热:H2SO4 + nH2O == H2SO4·nH2O,故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是物理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物理性质.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4.难挥发性(高沸点)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NaCl(固)+H2SO4(浓)====NaHSO4+HCl↑ (常温)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加热)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5酸性: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NH3+H2SO4====(NH4)2SO4 Ca3(PO3)2+2H2SO4====2CaSO4+Ca(H2PO4)2 ◎6.稳定性:浓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 Na2SO3+H2SO4====Na2SO4+H2O+SO2↑◆稀硫酸化学性质◎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分子立体图◎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 ◎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 ◎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强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电离H2SO4=2H+ + SO4 2-

硫酸的化学式是什么

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过程:SO4表示的是硫酸根离子(原子团),其化合价为-2价。任何酸根离子的化学式不变,但要变成某酸原子,只要在该酸根离子前加上H就成了某酸原子。但是H的化合价为+1价,要使整个化学式的化合价为0,所以必须要有2个H原子,所以纯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硫酸(化学式:Hu2082SOu2084),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前者所得为粗制稀硫酸,质量分数一般在75%左右;后者可得质量分数98.3%的纯浓硫酸,沸点338℃,相对密度1.84。

硫酸化学式是什么?

硫酸化学式是:Hu2082SOu2084。纯净的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前者所得为粗制稀硫酸,质量分数一般在75%左右;后者可得质量分数98.3%的浓硫酸,沸点338℃,相对密度1.84。纯硫酸加热至290℃分解放出部分三氧化硫,直至酸的浓度降到98.3%为止,这时硫酸为恒沸溶液,沸点为338°C。无水硫酸体现酸性是给出质子的能力,纯硫酸仍然具有很强的酸性,98%硫酸与纯硫酸的酸性基本上没有差别。扩展资料: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纯硫酸是一种极性非常大的液体,其介电系数大约为100。因为它分子与分子之间能够互相质子化对方,造成它极高的导电性,这个过程被称为质子自迁移。

浓硫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抢氧化性,腐蚀性,求化学式,初三,及其讲解

【难挥发性】(高沸点)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Na2SO3+H2SO4==Na2SO4+H2O+SO2↑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脱去了浓盐酸中的水。【吸水性】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附空气中的水。除了酸固有的化学性质外,浓硫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浓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硫酸分子亦可以进行自偶电离),这些硫酸分子使浓硫酸有很强的性质。【脱水性】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2)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硫,故实验一定要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有一定危险。反应过程分两步,先是蔗糖C12H22O11在浓硫酸作催化剂作用下脱水,生成碳和水(试验后蔗糖会变黑,黑的的就是碳颗粒):C12H22O11==浓硫酸==12C+11H2O;第二步,脱水反应产生的大量热让浓硫酸和C发生反应:C+2H2SO4=加热=CO2↑+2SO2↑+2H2O。利用脱水性,能够催化一些有机反应。CH3COOH + C2H5OH(加热)(浓硫酸催化) ==== CH3COOC2H5 + H2O【强氧化性】金属反应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主要原因是硫酸分子与这些金属原子化合,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防止氢离子或硫酸分子继续与金属反应,如铁一般认为生成Fe3O4。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Cu + 2H2SO4(浓)(加热) ==== CuSO4 + SO2↑+ 2H2O2Fe + 6H2SO4(浓)(加热) ====一鸡爪在半分钟内被浓硫酸严重腐蚀并碳化。Fe2(SO4)3+ 3SO2↑ + 6H2OZn+2H2SO4(浓)(加热)====ZnSO4 +SO2↑+2H2O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C + 2H2SO4(浓)=加热=CO2↑ + 2SO2↑ + 2H2OS + 2H2SO4(浓)=加热= 3SO2↑ + 2H2O2P + 5H2SO4(浓) =加热=H3PO4 + 5SO2↑ + 2H2O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做干燥剂。H2S + H2SO4(浓) =S↓ +SO2↑ + 2H2O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强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若实验时是不小心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尽量减少浓硫酸在皮肤上停留的时间,就算其溶于水会有热量放出,但是大量事实证明,冲洗时流水会带走热量,产生的热对人体几乎无影响(切记不可用布擦,因为浓硫酸有强脱水性,接触皮肤后会使之炭化,用布会擦就会擦掉皮肤组织。但若需在试卷上作答,则以课本内容为准),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切不可用氢氧化钠等强碱)。严重的应立即送往医院。若实验时滴落在桌面上,则用布擦干即可。

浓硫酸化学式是什么?

浓硫酸,化学式是H2SO4,是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水溶液,俗称坏水。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在常压下,沸腾的浓硫酸可以腐蚀除铱和钌之外所有金属,其可以腐蚀的金属单质种类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王水。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稀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物理性质:除了酸固有的化学性质外,浓硫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浓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硫酸分子亦可以进行自偶电离),这些硫酸分子使浓硫酸有很强的性质。吸水性: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附空气中的水。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浓硫酸

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化学式,及其区别

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化学式相同啊!都是H2SO4(数字都是下标)。区别嘛,是有一些,如浓硫酸的浓度大、密度大、外观粘稠、有非常强的氧化性等等,而稀硫酸没有这些特性。

硫酸的化学式是什么?

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 过程:SO4表示的是硫酸根离子(原子团),其化合价为-2价。任何酸根离子的化学式不变,但要变成某酸原子,只要在该酸根离子前加上H就成了某酸原子。但是H的化合价为+1价,要使整个化学式的化合价为0,所以必须要有2个H原子,所以纯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

硫酸怎么写化学式

硫酸化学式H2SO4,H2O4S硫酸的英文学名为Sulfuric Acid,在CAS(国际化学文摘杂志)中编号为7664-93-9,它的常见分子式是H2SO4,分子量为98.08

硫酸是几价???化学式呢???

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其中H为+1价,S为+6价(硫元素的常见最高价态),O为-2价。硫酸为共价化合物由分子组成,整个分子显电中性。与之相较,亚硫酸中S显+4价(这使得亚硫酸具有还原性)。

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硫酸的化学式是h2so4。化学方程式,硫酸加氢氧化钠等于硫酸钠加水。 H2so4+2NaOH=Na2SO4+2H2O

硫酸的化学式是什么?

H2SO4 硫酸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sulfuric acid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954 CAS No.: 7664-93-9 分子式: H2SO4 分子量: 98.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酸98.0% 7664-93-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涂抹碳酸氢铵(俗名小苏打)。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2 前苏联MAC(mg/m3): 1 TLVTN: ACGIH 1mg/m3 TLVWN: ACGIH 3mg/m3 监测方法: 氰化钡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级 92.5%或98%。 外观与性状: 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pH: 熔点(℃): 10.5 沸点(℃): 330.0 相对密度(水=1): 1.8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4 饱和蒸气压(kPa): 0.13(145.8℃)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与水混溶。 主要用途: 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2140 mg/kg(大鼠经口) 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眼:1380μg ,重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缓慢加入碱液-石灰水中,并不断搅拌,反应停止后,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81007 UN编号: 183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1 包装方法: 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非罐装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硫酸制备工艺 1、氨酸法增浓低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生产硫酸方法 2、采用就地再生的硫酸作为催化剂的一体化工艺 3、草酸生产中含硫酸废液的回收利用 4、从芳族化合物混酸硝化得到废硫酸的纯化与浓缩工艺 5、从氧化钛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硫酸溶液的再生方法 6、从稀硫酸中分离有机磷化合物和其它杂质的方法 7、从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MHA)工艺的含硫副产物中回收硫酸的方法 8、催化氧化回收含有机物废硫酸的方法 9、电瓶用硫酸生产装置 10、二氧化硫源向硫酸的液相转化方法 11、沸腾炉焙烧硫磺制备硫酸的方法 12、沸腾炉掺烧硫磺生产装置中稀酸的回收利用 13、高浓二氧化硫气三转三吸硫酸生产方法 14、高温浓硫酸液下泵耐磨轴套 15、高效阳极保护管壳式浓硫酸冷却器 16、节能精炼硫酸炉装置 17、精苯再生酸焚烧制取硫酸的方法 18、利用废硫酸再生液的方法和装置 19、利用含硫化氢的酸性气体与硫磺联合制取高浓度硫酸 20、利用含硫化氢的酸性气体制取高浓度硫酸 工业硫酸的制作工艺: 从工业废气或其他渠道收集SO2,将其氧化为SO3,在用稀硫酸反复吸收得到浓度高于98%的工业浓硫酸. 提纯工艺: 将工业浓硫酸进行蒸馏,便可得到浓度95%-98%的商品硫酸.

硫酸化学式

硫酸化学式是:Hu2082SOu2084。纯净的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前者所得为粗制稀硫酸,质量分数一般在75%左右;后者可得质量分数98.3%的浓硫酸,沸点338℃,相对密度1.84。纯硫酸加热至290℃分解放出部分三氧化硫,直至酸的浓度降到98.3%为止,这时硫酸为恒沸溶液,沸点为338°C。无水硫酸体现酸性是给出质子的能力,纯硫酸仍然具有很强的酸性,98%硫酸与纯硫酸的酸性基本上没有差别。扩展资料: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纯硫酸是一种极性非常大的液体,其介电系数大约为100。因为它分子与分子之间能够互相质子化对方,造成它极高的导电性,这个过程被称为质子自迁移。

硫酸是什么化学品

问题一:硫酸的全名是什么?? 硫酸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sulfuric acid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954 CAS No.: 7664-93-9 分子式: H2SO4 分子量: 98.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酸 98.0% 7664-93-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 *** 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 *** ,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 *** 性,可致人体灼伤。 问题二:硫酸是危险化学品吗? 是 浓硫酸有腐蚀性 稀硫酸要是溅出 随着水分蒸发也会变浓哦 问题三:硫酸大量溅出用什么化学品中和 碳酸氢钠溶液 问题四:危险化学品硫酸,硝酸,盐酸属于什么物质 都属于酸。 硫酸(化学式:H?SO?),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前者所得为粗制稀硫酸,质量分数一般在75%左右;后者可得质量分数98.3%的纯浓硫酸,沸点338℃,相对密度1.84。 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许多金属发生反应。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需谨慎使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常用作化学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

硫酸化学符号是什么?

硫酸化学符号是Hu2082SOu2084。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需谨慎使用。硫酸的产生:在18世纪初,硫酸的生产都依赖以下的方法:金属硫化矿被燃烧成为低价硫酸盐,该物质可在一定温度下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和气态的硫氧化物,再利用该氧化物生产硫酸。可惜,此过程的庞大成本阻碍了浓硫酸的广泛运用。由约翰·道尔顿在1808年绘制的早期硫酸分子图显示了硫酸有一个位于中心的硫原子并与三个氧原子建立共价键。后来到了1831年,英国制醋商人Peregrine Phillips想到了接触法,能以更低成本制造出三氧化硫以及硫酸,这种方法在现今已被广泛运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硫酸

硫酸是什么化学式

硫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氢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 2-;硫酸(化学式:H2SO4),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扩展资料物理性质纯硫酸一般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1.84 g/cm3,沸点337℃,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加热到290℃时开始释放出三氧化硫,最终变成为98.54%的水溶液,在317℃时沸腾而成为共沸混合物。硫酸的沸点及粘度较高,是因为其分子内部的氢键较强的缘故。由于硫酸的介电常数较高,因此它是电解质的良好溶剂,而作为非电解质的溶剂则不太理想。硫酸的熔点是10.371℃。参考资料硫酸_百度百科

类固醇的化学性质

是由 3个六碳环己烷(A、B、C)和一个五碳环(D)组成的稠合四环化合物。碳原子编号次序见图1。各种天然类固醇分子中的双键数目和位置,取代基团的类型、数目和位置,取代基团和环状核之间的构型,环与环之间的构型都有所不同。天然类固醇分子中的六碳环 A、B、C都呈“椅式”构象(环己烷结构),这是最稳定的构象(唯一的例外是雌激素分子内的 A环是芳香环为平面构象)。A环和B环之间的接界可以是顺式也可以是反式,而C/D接界一般都是反式(图2);唯有强心苷和蟾蜍毒是例外。 连接到类固醇的四环骨架各碳原子的取代基团的取向以 α-或β-表示:位于骨架平面上面的以β表示(用实线),位于下面的以 α表示(用虚线)。例如:胆固醇分子C-3上的羟基,C-18和C-19两个角式甲基和侧链都是β-取向。类固醇的母体化合物通常是饱和的碳氢化合物。按照IUP-AC-IUB的系统命名原则,以母体化合物名称为基础,加上词头和词尾系统地描述类固醇的取代基团的类别、数目和取向。另外,自1930年以来,从动植物等生物体分离出多种类固醇及其代谢产物,根据它们的来源(如胆固醇、睾酮、豆甾醇)、结构特征或生物功能分别起了这些俗名,有些仍被采用。如:胆固醇的系统名称是胆甾-5-烯-3β·醇;睾酮的系统名称是17β-羟基-雄甾·4-烯-3·酮; 豆甾醇的系统名称是豆甾-5,22-二烯-3β·醇;孕二醇的系统名称是5β孕烷-3α·20α二醇。

植物中有哪些脂肪酸,要名称和具体化学式。。。

月桂酸C11H23COOH肉豆蔻酸C13H27COOH棕榈酸C15H31COOH花生酸C19H39COOH山芋酸C21H43COOH亚油酸 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

脂肪酸的化学式是什么?

CnHnOn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代谢脂肪酸根据碳链长度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短链脂肪酸,其碳链上的碳原子数小于6,也称作挥发性脂肪酸;中链脂肪酸,指碳链上碳原子数为6-12的脂肪酸,主要成分是辛酸(C8)和癸酸(C10)。长链脂肪酸,其碳链上碳原子数大于12。一般食物所含的大多是长链脂肪酸。脂肪酸根据碳氢链饱和与不饱和的不同可分为3类,即:饱和脂肪酸,碳氢上没有不饱和键;单不饱和脂肪酸,其碳氢链有一个不饱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其碳氢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不饱和键。酮体酮体(acetone bodies)是脂肪酸在肝脏进行正常分解代谢所生成的特殊中间产物,包括有乙酰乙酸(acetoacetic acid约占30%),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ic acid约占70%)和极少量的丙酮(acetone)。正常人血液中酮体含量极少,这是人体利用脂肪氧化供能的正常现象。但在某些生理情况(饥饿、禁食)或病理情况下(如糖尿病),糖的来源或氧化供能障碍,脂动员增强,脂肪酸就成了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若肝中合成酮体的量超过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二者之间失去平衡,血中浓度就会过高,导致酮血症(acetonemia)和酮尿症(acetonuria)。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因此酮体在体内大量堆积还会引起酸中毒。

甘油和脂肪酸的化学式?

甘油分子式:C3H8O3,结构简式HOCH2CH(OH)CH2OH脂肪酸羧基与脂烃基相连的酸。根据脂烃基的不同,可以分为(1)饱和脂肪酸含有饱和烃基的酸。例如甲酸HCOOH、乙酸CH3COOH、硬脂酸CH3(CH2)16COOH、软脂酸CH3(CH2)14COOH。(2)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不饱和烃基的酸。例如丙烯酸CH2=CHCOOH,油酸CH3(CH2)7CH=CH(CH2)7COOH。

氧化还原反应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高中所有化学方程式[推荐]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1,氧化性:F2+H2===2HFF2+Xe(过量)===XeF22F2(过量)+Xe===XeF4nF2+2M===2MFn(表示大部分金属)2F2+2H2O===4HF+O22F2+2NaOH===2NaF+OF2+H2OF2+2NaCl===2NaF+Cl2F2+2NaBr===2NaF+Br2F2+2NaI===2NaF+I2F2+Cl2(等体积)===2ClF3F2(过量)+Cl2===2ClF37F2(过量)+I2===2IF7Cl2+H2===2HCl3Cl2+2P===2PCl3Cl2+PCl3===PCl5Cl2+2Na===2NaCl3Cl2+2Fe===2FeCl3Cl2+2FeCl2===2FeCl3Cl2+Cu===CuCl22Cl2+2NaBr===2NaCl+Br2Cl2+2NaI===2NaCl+I25Cl2+I2+6H2O===2HIO3+10HClCl2+Na2S===2NaCl+SCl2+H2S===2HCl+SCl2+SO2+2H2O===H2SO4+2HClCl2+H2O2===2HCl+O22O2+3Fe===Fe3O4O2+K===KO2S+H2===H2S2S+C===CS2S+Fe===FeSS+2Cu===Cu2S3S+2Al===Al2S3S+Zn===ZnSN2+3H2===2NH3N2+3Mg===Mg3N2N2+3Ca===Ca3N2N2+3Ba===Ba3N2N2+6Na===2Na3NN2+6K===2K3NN2+6Rb===2Rb3NP2+6H2===4PH3P+3Na===Na3P2P+3Zn===Zn3P22.还原性S+O2===SO2S+O2===SO2S+6HNO3(浓)===H2SO4+6NO2+2H2O3S+4HNO3(稀)===3SO2+4NO+2H2ON2+O2===2NO4P+5O2===P4O10(常写成P2O5)2P+3X2===2PX3(X表示F2,Cl2,Br2)PX3+X2===PX5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C+2F2===CF4C+2Cl2===CCl42C+O2(少量)===2COC+O2(足量)===CO2C+CO2===2COC+H2O===CO+H2(生成水煤气)2C+SiO2===Si+2CO(制得粗硅)Si(粗)+2Cl===SiCl4(SiCl4+2H2===Si(纯)+4HCl)Si(粉)+O2===SiO2Si+C===SiC(金刚砂)Si+2NaOH+H2O===Na2SiO3+2H23,(碱中)歧化Cl2+H2O===HCl+HClO(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3S+6NaOH===2Na2S+Na2SO3+3H2O4P+3KOH(浓)+3H2O===PH3+3KH2PO2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3C+CaO===CaC2+CO3C+SiO2===SiC+2CO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2Na+H2===2NaH4Na+O2===2Na2O2Na2O+O2===2Na2O22Na+O2===Na2O22Na+S===Na2S(爆炸)2Na+2H2O===2NaOH+H22Na+2NH3===2NaNH2+H24Na+TiCl4(熔融)===4NaCl+TiMg+Cl2===MgCl2Mg+Br2===MgBr22Mg+O2===2MgOMg+S===MgSMg+2H2O===Mg(OH)2+H22Mg+TiCl4(熔融)===Ti+2MgCl2Mg+2RbCl===MgCl2+2Rb2Mg+CO2===2MgO+C2Mg+SiO2===2MgO+SiMg+H2S===MgS+H2Mg+H2SO4===MgSO4+H22Al+3Cl2===2AlCl34Al+3O2===2Al2O3(钝化)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4Al+3MnO2===2Al2O3+3Mn2Al+Cr2O3===Al2O3+2Cr2Al+Fe2O3===Al2O3+2Fe2Al+3FeO===Al2O3+3Fe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Al+4HNO(稀)===Al(NO3)3+NO+2H2O2Al+2NaOH+2H2O===2NaAlO2+3H22Fe+3Br2===2FeBr3Fe+I2===FeI2Fe+S===FeS3Fe+4H2O(g)===Fe3O4+4H2Fe+2HCl===FeCl2+H2Fe+CuCl2===FeCl2+CuFe+SnCl4===FeCl2+SnCl2(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还原为单质锡Fe+SnCl2==FeCl2+Sn)三,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1,还原性:4HCl(浓)+MnO2===MnCl2+Cl2+2H2O4HCl(g)+O2===2Cl2+2H2O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2H2O+2F2===4HF+O22H2S+3O2(足量)===2SO2+2H2O2H2S+O2(少量)===2S+2H2O2H2S+SO2===3S+2H2OH2S+H2SO4(浓)===S+SO2+2H2O3H2S+2HNO(稀)===3S+2NO+4H2O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化学:什么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都是对于某物质来说的,说某物质发生了什么反应。氧化剂是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其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生物化学中干扰素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剂,它并不直接杀伤或者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的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其类型分为三类,细胞型干扰素、成纤维细胞型干扰素以及淋巴细胞型干扰素。同时,它还可以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且增强抗病毒的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扩展资料: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疲乏、肌痛、头痛等流感样症状。其次是轻度骨髓抑制。一般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少数有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升高。干扰素的注意事项:过敏体质,特别是对抗生素有过敏者,应慎用。用药过程中如发生过敏反应则立即停药,并予以相应治疗。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者慎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扰素

第二信使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的解释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 生物的一门边缘科学。 词语分解 生物的解释 有 生命 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 能力 ,能通过新陈 代谢 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 物质 交换。 动物 、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森林 生物只有几只苍鹰在高空 盘旋 ,看不见旁的生物。;;《孟姜女》详细解释.泛指 自然 界中一切 化学的解释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 性质 及其转化的学科详细解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规律 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 基础 学科。.指 赛璐珞 。如:这把梳子是化学的。

谷粒谷力里面的化学成份有没对人体有害!

是化学成份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糖原的化学式

糖原(glycogen)由许多葡萄糖缩合成的支链多糖(支链比支链淀粉多)。是动物体内糖的贮存形式,摄入的糖类大部分转变成甘油三酯贮存在脂肪组织中, 只有小部分以糖原形式贮存。有“动物淀粉”之称。很易降解为葡萄糖,为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其意义在于当机体需要葡萄糖时它可以迅速被动用以供急需。 主要部位:肝脏,肌肉是贮存糖原的主要组织器官,肌糖原主要供肌肉收缩时能量的需要,肝糖原则是血糖的重要来源。(C6H10O5)n

mol在化学里怎么读什么意思

mol [英]mu0259u028al [美]mou028al n. 摩尔,克分子 [例句]Pardon ? That "s mol island? 你在说一遍。那是mol岛?

化学中以前的克分子浓度现在是什么?

这个量已经不常用了. 溶液中某溶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称为该溶质的克分子浓度.单位为mol/kg,符号为mB.

化学问题:克当量,克分子有什么区别吗?

克当量和克分孑是有很大区别的。克当量是个老概念,现行国家计量法中己经停用当量的概念,全部用克分孑的概念表示。举例说明:如NaOH与HCL反应克当量数与克分子数相等。而HCL与Na2CO3反应一克分子的HCL只能和二分之一克分子的Na2CO3反应,也就是说一克分子Na2CO3,与两克分子的HCL相当。这就是1mol/l Na2CO3可以与2mol/lHCL等体积反应。

生物化学中哪些反应放出能量

(1)三大营养素等在生物氧化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有一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于周围环境中,另一部分则以化学能形式储存与某些特殊的 高能化合物(如ATP)中,当生物体需要能量时再释放出来被利用。 (2)高能化合物在生物化学中是指水解时释出的能量大于30kJ/mol的含磷酸酯键或硫酯键的化合物。高能化合物所含的磷酸键称高能磷酸键,硫酯键称高能硫酯键。 (3)ATP是高能化合物中的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ATP的分子中蕴藏着大量的能量:1molATP水解成ADP时可释放30.5kJ能量。 (4)ATP的水解反应(伴有一个磷酸键断裂)为: ATP+H2O→ADP+H3PO4 (5)虽然1molATP水解成ADP时可释放30.5kJ能量,但不是只有30.5kJ能量参与ATP与ADP的转换过程。这30.5kJ能量是ATP水解成ADP反应中所产生的化学能与一个磷酸键键能的差值。 (6)结论:ATP转化成ADP之前,这部分化学能储存在ATP的分子中,而不在ADP分子中; ATP转化成ADP之后,这部分化学能有一部分被用来断裂磷酸键,剩余部分释放出来被机体利用而消失。而ADP可以在呼吸链氧化过程中直接获取能量,用无机磷酸合成ATP;也能接受代谢物中所形成的1个磷酸基团和一部分能量转变成ATP,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获取的能量不是当时ATP转化成ADP时所释放的那30.5kJ能量,也就是说ATP与ADP的相互转换过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哪份能量在被反复储存或被转来转去不断循环使用。 (7)疑问及解答分析 疑问一:“ATP转化成ADP之前水解释放的30.5kJ能量是不是储存在ATP分子的磷酸键(可以发生断裂的那个磷酸键)中呢?” 解答: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第一,这30.5kJ能量是化学能。化学能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不同的物质由于组成、结构不同,所具有的化学能也不相同。物质越稳定,其化学能越低;物质越活泼,其化学能越高。当一个化合物水解时能释放出较多的自由能(化学能)是取决于这个化合物整个分子结构,以及反应系统中各个组分的情况。 第二,这30.5kJ能量不是键能。键能是指拆开1mol 共价键所要吸收的能量,单位是kJ∕mol。分子越稳定,其键能越大,拆开这样的化学键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即这样的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就要吸收更多的能量。同一个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所吸收和放出的能量是相等的,都等于键能。如果这30.5kJ能量是存在于磷酸键中的键能,那在ATP转化成ADP过程中,断裂这个磷酸键要从机体吸收30.5kJ能量?放出30.5kJ能量,吸收30.5kJ能量,相互抵消,何谈给机体提供能量呢? 疑问二:“在ATP转换为ADP的过程中,总是有1个磷酸键断开,这个化学键的断开与ATP水解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解答:这个关系在实质上是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取决于断开反应物种化学键所吸收能量之和与原子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能量之和的相对大小。 如果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所吸收能量之和大于原子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能量之和,则反应就表现为吸热反应;反之,反应就表现为放热反应。 例如,已知下列化学键的键能为:H-H 436kJ/mol, Cl-Cl 243kJ/mol, H-Cl 431kJ/mol。试计算化学反应 H2 + Cl2== 2HCl的能量变化。 解析:断开反应物种化学键所吸收能量之和: 436kJ/mol+243kJ/mol==679kJ/mol 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能量之和:2× 431kJ/mol==862kJ/mol 则有,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所吸收能量之和 - 原子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能量之和==679kJ/mol-862kJ/mol ==-183kJ/mol 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能量为183kJ/mol。 疑问三:“既然化学键不能给机体供能,那么为什么生物化学中还要使用化学键来表述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呢?” 解答:原因在生物化学教材中有解释,解释如下:生物化学中把水解时释出的能量大于30kJ/mol的含磷酸酯键或硫酯键的化合物统称为高能化合物。高能化合物所含的磷酸键称高能磷酸键,硫酯键称高能硫酯键;一般用符号“~”表示。实际上这样的名称是不恰当的,因为一个化合水解物水解时能释放出较多的自由能(化学能)是取决于这个化合物整个分子结构,以及反应系统中各个组分的情况;且在物理化学上所谓的“高能键”是指断裂该键时,需要大量能量,键能越高越稳定。而在生物化学中是指随着水解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可释放大量自由能的键。该名称虽不够确切,但为了在生物化学中方便叙述,仍采用。 疑问四:“既然化合水解物水解时能释放出较多的自由能(化学能)是取决于这个化合物整个分子结构,以及反应系统中各个组分的情况,那为什么还说1molATP水解成ADP时可释放30.5kJ能量。” 解答:30.5kJ只是一个平均数,为了方便叙述。而且在不同版本中这个值可能不同。比如在姚泰主编的第六版《生理学》教材中采用的是“33.47kJ”(第197页)。实际上,1molATP水解成ADP时可释放的能量在一定范围内以30.5kJ为基点上下波动,影响因素参见疑问三的解答。

生物化学中的糖酵解过程有何特点

糖酵解步骤   糖酵解的第一步是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不同细胞类型中所含有的酶也不一样,在所有的细胞中,皆有己糖激酶(Hexokinase)进行催化,而在肝细胞和胰腺中,则另外含有一种称为葡(萄)糖激酶(Hexokinase IV)的酵素[1].磷酸化过程消耗一分子ATP,后面的过程证明,这是回报很丰厚的投资.细胞膜对葡萄糖通透,但对磷酸化产物6-磷酸葡萄糖不通透,后者在细胞内积聚并继续反应,将反应平衡向有利于葡萄糖吸收的那一面推移.之后6-磷酸葡萄糖会在磷酸己糖异构酶的催化下生成6-磷酸果糖.(在此果糖也可通过磷酸化进入糖酵解途径)  接着6-磷酸果糖会在磷酸果糖激酶的作用下被一分子ATP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ATP则变为ADP.这里的能量消耗是值得的,:首先此步反应使得糖酵解不可逆地继续进行下去,另外,两个磷酸基团可以进一步在醛缩酶的参与下分解为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会在磷酸丙糖异构酶帮助下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两分子3-磷酸甘油醛会被NAD+和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氧化下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1,3-BPG).  下一步反应,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此反应由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高能磷酸键由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到ADP上,生成两分子ATP.在此,糖酵解能量盈亏平衡.两分子ATP消耗了又重新生成.ATP的合成需要ADP作原料.如果细胞内ATP多(ADP则会少),反应会在此步暂停,直到有足够的ADP.这种反馈调节和重要,因为ATP就是不被使用,也会很快分解.反馈调节避免生产过量的ATP,节省了能量.磷酸甘油酸变位酶推动3-磷酸甘油酸生成2-磷酸甘油酸,最终成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是高能化合物.最后,在丙酮酸激酶的作用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一分子ATP和丙酮酸.此步反应也受ADP调节.糖酵解中的不可逆反应  人体可通过糖异生,即从非糖化合物,如丙酮酸和乳酸等物质重新合成葡萄糖.当肝或肾以丙酮酸为原料进行糖异生时,糖异生中的其中七步反应是糖酵解中的逆反应,它们有相同的酶催化.但是糖酵解中有三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时必须绕过这三步反应,代价是更多的能量消耗.  这三步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它们分别是:  1.葡萄糖经已糖激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 ΔG= -33.5 kJ/mol   2.6磷酸果糖经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 ΔG= -22.2 kJ/mol   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生成丙酮酸 ΔG= -16.7 kJ/mol

高能化合物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的解释 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 生物的一门边缘科学。 词语分解 生物的解释 有 生命 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 能力 ,能通过新陈 代谢 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 物质 交换。 动物 、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森林 生物只有几只苍鹰在高空 盘旋 ,看不见旁的生物。;;《孟姜女》详细解释.泛指 自然 界中一切 化学的解释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 性质 及其转化的学科详细解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规律 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 基础 学科。.指 赛璐珞 。如:这把梳子是化学的。

化学渗透学说与氧化磷酸化学说是什么联系,怎么理解的

电子传递链像一个质子泵,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可促使质子由线粒体基质移位到线粒体内膜外膜间空间形成质子电化学梯度,即线粒体外侧的H+浓度大于内侧并蕴藏了能量。当电子传递被泵出的质子,在H+浓度梯度的驱动下,通过F0F1ATP酶中的特异的H+通道或“孔道”流动返回线粒体基质时,则由于H+流动返回所释放的自由能提供F0F1ATP酶催化ADP与Pi偶联生成ATP。具体的偶联过程:1.NADH和FADH2的氧化,其电子沿呼吸链的传递,造成H+ 被3个H+ 泵,即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泵入膜间隙。   2.H+ 泵出,在膜间隙产生一高的H+ 浓度,这不仅使膜外侧的pH较内侧低(形成pH梯度),而且使原有的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增高,由此形成的电化学质子梯度成为质子动力,是H+ 的化学梯度和膜电势的总和。   3.H+ 通过ATP合酶流回到线粒体基质,质子动力驱动ATP合酶合成ATP。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886.htm

生物化学 简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哪些

(1)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粉蝶酶素A、异戊巴比妥与复合体Ⅰ中的铁硫蛋白结合,抑制电子传递;抗霉素A、二巯丙醇抑制复合体Ⅲ;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抑制复合体Ⅳ.(2)解偶联剂:二硝基苯酚和存在于棕色脂肪组织、骨骼肌等组织线粒体内膜上的解偶联蛋白可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可阻止质子从F0质子通道回流,抑制磷酸化并间接抑制电子呼吸链传递.(4)ADP的调节作用:ADP浓度升高,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反之,氧化磷酸化速度减慢.(5)甲状腺素:诱导细胞膜Na+-K+ ATP酶生成,加速ATP分解为ADP,促进氧化磷酸化.(6)线粒体DNA突变:呼吸链中的部分蛋白质肽链由线粒体DNA编码,线粒体DNAA因缺乏蛋白质保护和损伤修复系统易发生突变,影响氧化磷酸化.

化学渗透假说如何解释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1.NADH的氧化,其电子沿呼吸链的传递,造成H+ 被3个H+ 泵,即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泵入膜间隙。2.H+ 泵出,在膜间隙产生一高的H+ 浓度,这不仅使膜外侧的pH较内侧低(形成pH 梯度),而且使原有的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增高,由此形成的电化学质子梯度成为质子动力,是H+ 的化学梯度和膜电势的总和。3.H+ 通过A TP合酶流回到线粒体基质,质子动力驱动A TP合酶合成A TP。

化学里氧化磷酸化的名词解释

一、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和偶联部位 1.概念: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是指在生物氧化中伴随着ATP生成的作用。有代谢物连接的磷酸化和呼吸链连接的磷酸化两种类型。即ATP生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代谢物脱氢后,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先形成一个高能中间代谢物,促使ADP变成ATP。这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如3-磷酸甘油醛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再降解为3-磷酸甘油酸。另一种是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TP的生成。生物体内95%的ATP来自这种方式。 2.偶联部位:根据实验测定氧的消耗量与ATP的生成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ΔGO"和电极电位差ΔE的关系可以证明。 P/O比值是指代谢物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原子的摩尔数,即合成ATP的摩尔数。实验表明, NADH在呼吸链被氧化为水时的P/O值约等于3,即生成3分子ATP;FADH2氧化的P/O值约等于2,即生成2分子ATP。 氧-还电势沿呼吸链的变化是每一步自由能变化的量度。根据ΔGO"= - nFΔE O"(n是电子传递数,F是法拉第常数),从NADH到Q段电位差约0.36V,从Q到Cytc为0.21V,从aa3到分子氧为0.53V,计算出相应的ΔGO"分别为69.5、40.5、102.3kJ/mol。于是普遍认为下述3个部位就是电子传递链中产生ATP的部位。 NADH→NADH脱氢酶→‖Q → 细胞色素bc1复合体→‖Cytc →aa3→‖O2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氧化磷酸化

1、氧化磷酸化,生物化学过程,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细菌中,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通过呼吸链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2、P/O比值指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2摩尔O2 所生成ATP的摩尔数(或一对电子通过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所生成ATP分子数)。①1对电子经NADH氧化呼吸链,P/O比值约为2.5。②1对电子经琥珀酸氧化呼吸链,P/O比值约为1.5。3、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在复合体Ⅰ、Ⅲ、Ⅳ内复合体Ⅰ、Ⅲ、Ⅳ有质子泵作用,可以将 H+从内膜基质侧泵到胞浆侧。4、化学渗透假说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将质子( H+)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能量。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ADP与Pi生成ATP。扩展资料: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1、呼吸链抑制剂阻断传递电子过程,例如:异戊巴比妥、CN-、CO。2、解偶联剂阻断ADP的磷酸化过程,例如:二硝基苯酚(DNP)。3、ATP合酶抑制剂抑制电子传递和ATP的生成,例如:寡霉素。4、ADP是调节氧化磷酸化最主要的因素:机体ATP利用↑→ADP↑,进入线粒体后加速氧化磷酸化。5、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氧化磷酸化和产热。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氧化磷酸化

我物理,化学不会咋办啊,我数学到了初二下半学期也不会了咋办啊啊!我今年就上高中了,可这三门还不会咋

首先,不要着急,有好的心态才能有信心上高中。我今年刚高中毕业,和你一样数学也不是很好。当我在那个暑假时却没有你这样焦急的心情,所以我想说,你是要学的孩子!这点先记清楚!而且也很重要!高中的数理化的确对初中的有一定要求,如果做题难,那么首先还是认认真真的讲书本上的知识看一遍,基础知识很重要。况且你是要学的孩子,有你这样的一份心,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心静下来,把基础知识再温习一遍,一定可以的!加油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