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请专业人士给予解答,有关天门冬氨酸钙,下面的化学结构哪个正确,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都正确,第一个表示形成了钙的络合物,但这种络合物不稳定,所以2也可以

udpg生物化学名是什么?

udpga生物化学名是二磷酸尿苷葡糖。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尿苷二磷酸的末端磷酸基之间去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在体内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催化合成。反应式为:葡萄糖-1-磷酸+尿苷三磷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研究进展UDPG在新型药物和新型甜味剂的开发中得到应用。例如,UDPG作为糖基供体经ORF-36-28酶催化合成抗生素BE-7585A。六位碳被标记的14C-UDPG作为唯一糖基供体经UDP糖基转移酶催化合成甜菊糖的主要糖甙。而同位素标记的UDPG的应用也拓宽了糖组学的研究思路。

udpga在生物化学中是什么意思?

二磷酸尿苷葡糖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一般简称UDP-萄糖或UDPG等。系广泛分布于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内的核苷酸糖的一种,在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EC 2.7.7.9)的作用下由UTP和1-磷酸-α-D-葡糖生物合成。在生物体内,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催化合成,反应式为:葡萄糖-1-磷酸+尿苷三磷酸u21cc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在蔗糖、淀粉、糖原及其他寡糖和多糖合成中作葡萄糖基的供体,亦可转变为尿苷二磷酸半乳糖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当各种苷、寡糖、多糖的生物合成时用作葡萄糖的供体。此外,在单糖的互变或糠醛酸生成时作为重要的中间产物,而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着中心的作用。

udpga生物化学名有哪些?

udpga生物化学名:二磷酸尿苷葡糖。一般简称UDP-萄糖或UDPG等。系广泛分布于微生物、动植物细胞的核苷酸糖的一种,在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作用下由UTP和1-磷酸-α-D-葡糖生物合成。在生物体内,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催化合成,反应式为:葡萄糖-1-磷酸+尿苷三磷酸u21cc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扩展资料:在生物体内,当各种苷、寡糖、多糖的生物合成时用作葡萄糖的供体。此外,在单糖的互变或糠醛酸生成时作为重要的中间产物,而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着中心的作用。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在蔗糖、淀粉、糖原及其他寡糖和多糖合成中作葡萄糖基的供体,亦可转变为尿苷二磷酸半乳糖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磷酸尿苷葡糖

udpg生物化学名是什么?

udpga生物化学名是二磷酸尿苷葡糖。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尿苷二磷酸的末端磷酸基之间去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在体内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催化合成,反应式为:葡萄糖-1-磷酸+尿苷三磷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作用在生物体内,当各种苷、寡糖、多糖的生物合成时用作葡萄糖的供体。此外,在单糖的互变或糠醛酸生成时作为重要的中间产物,而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着中心的作用。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在蔗糖、淀粉、糖原及其他寡糖和多糖合成中作葡萄糖基的供体,亦可转变为尿苷二磷酸半乳糖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二磷酸尿苷葡糖

UTP生物化学名字是什么

三磷酸尿苷简称UTP。是3分子的磷酸结合在尿苷的核糖5′-OH基上的核苷酸。为伯格维斯特和多伊奇(R.Bergkvist和W.Deutsch,1953),芒奇-彼 得森等(A.Munch-Petersen等,1953)发现的,分布广泛,是RNA合成的直接前体。与糖类代谢有密切关系,由UTP与1-磷酸葡糖经酶催化生成UDP-葡糖与焦磷酸。另外,也生成UDP-半乳糖、UDP-半乳糖胺、UDP-萄糖醛酸等。扩展资料三磷酸尿苷(英语:Uridine triphosphate,简称为UTP)是一种嘧啶核苷酸,结构中有尿嘧啶、核糖和磷酸。尿苷三磷酸另外还接有一个三磷酸于5"位置。主要用途是RNA合成(转录)时的原料。 另外UTP也可用作能量来源,功能类似ATP,但较ATP少见。在半乳糖的代谢中,也有UTP的参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磷酸尿苷

核酸类药制剂税率是多少?生物化学药品的税务编码是什么

核酸类药制剂的税率为:13%核酸类药制剂的税务编码为:107030604核酸类药制剂简称:生物化学药品说明:包括三磷腺苷钠制剂、环磷腺苷制剂、肌苷制剂、核糖核酸制剂、其他核酸类药制剂。核酸类药制剂、三磷腺苷钠制剂、注射用三磷腺苷、三磷腺苷二钠注射液、三磷腺苷二钠肠溶片、三磷酸胞苷二钠制剂、环磷腺苷制剂、注射用环磷腺苷、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用双丁酰环磷腺苷、注射用双丁酰环磷腺苷钙、肌苷制剂、注射用肌苷、肌苷片、肌苷胶囊、核糖核酸制剂、免疫核糖核酸粉针剂、核糖核酸注射剂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考研需要什么参考书?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考研复试科目及书目 来源:3773考试网 2013-3-29 11:58:51专业代码、名称参考书目004化学化工学院;070301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上下),第三版,1998;《无机化学》申泮文主编,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实验》中山大学编070302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070303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第二版070304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物理化学实验》复旦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 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四版;高分子物理, 金日光,华幼卿;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古风才,肖衍繁;科学出版社 第二版0703Z1 ★材料化学基础化学实验技能参考书目:《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古凤才 张文勤 崔建中 余莉萍 朱莉娜 编,第二、三版,科学出版社0703Z2 ★环境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物理化学实验》复旦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0703Z3 ★食品安全与药物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古凤才 张文勤 崔建中 余莉萍 朱莉娜 编,第二、三版,科学出版社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过程设备设计》第二版,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081701 化学工程《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若调剂生考化工原理 1.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化工原理(上册,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阮 奇,叶长燊.化工原理解题指南(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高分子化学》(第四版),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5.《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专业实验》(第二版)。乐清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081702 化学工艺《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若调剂生考化工原理 1.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化工原理(上册,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阮 奇,叶长燊.化工原理解题指南(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高分子化学》(第四版),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5.《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专业实验》(第二版)。乐清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081703 生物化工《新编生物工艺学》上册,俞俊棠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化工分离过程》陈洪钫编,化学工业出版社081704 应用化学《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分子化学》(第四版),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物理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南京大学出版社081705 工业催化《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南京大学出版社085216 化学工程《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若调剂生考化工原理 1.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化工原理(上册,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阮 奇,叶长燊.化工原理解题指南(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高分子化学》(第四版),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5.《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专业实验》(第二版)。乐清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085235 制药工程《药物化学》 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 张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00701 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基本技能与实验》姚其正 王亚楼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生物化学习题及实验技术》第二版 于自然 黄熙泰等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00702 药剂学《药物合成基本技能与实验》姚其正 王亚楼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生物化学习题及实验技术》第二版 于自然 黄熙泰等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00704 药物分析学《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100706 药理学《药物合成基本技能与实验》姚其正 王亚楼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生物化学习题及实验技术》第二版 于自然 黄熙泰等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求 《过程设备设计》电子版 郑津洋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哪个版本都行 非常感谢

是这本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过程设备设计(第二版)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 主编 出版日期:2005-07-01 简介:本书第一版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版仍保留了第一版的编排结构,以及由浅入深、内容丰富、突出基本概念和设计思想的风格,补充和修改了部分内容,增加了部分新内容,以反映过程设备的最新成果。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分绪论、压力容器篇和过程设备篇。在绪论中综合介绍过程设备特点、基本要求和设计内涵;压力容器篇包括压力容器结构、应力分析、材料及时间和环境对其性能的影响、设计准则、常规设计、分析设计、疲劳设计等;过程设备篇包括储存设备、换热设备、塔设备和反应设备。本书适合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约55M,请确认说明,请hi我传你(或采纳最佳,收到最佳通知我就知道了传你了)

磷酸盐和磷酸氢盐的化学方程式怎么写?

磷酸二氢钠:Ca2+十H2PO4-十NH3= NH4+十CaHPO4↓加入盐酸,沉淀溶解:CaHPO4+2HCl=CaCl2+H3PO4如果盐酸不足量,也会产生磷酸二氢钙和氯化钙部分溶解。2CaHPO4+2HCl=CaCl2+Ca(H2PO4)2磷酸氢钠:Ca2+十HPO4-十NH3= NH4+十CaPO4↓加入盐酸,沉淀溶解如果盐酸不足量,会产生磷酸二氢钙和磷酸氢钙,氯化钙部分溶解。磷酸钠:Ca2+十PO4-= CaPO4↓加入盐酸同上咯!

磷酸盐的化学式

H3PO4。磷酸分子量为97.994,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是中强酸。由五氧化二磷溶于热水中即可得到。正磷酸工业上用硫酸处理磷灰石即得。磷酸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加热会失水得到焦磷酸,再进一步失水得到偏磷酸。 磷酸盐概述 天然存在的磷酸盐是磷矿石(含磷酸钙),用硫酸跟磷矿石反应,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可制得磷酸盐。磷酸盐可分为正磷酸盐和缩聚磷酸盐: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磷酸盐通常为钠盐、钙盐、钾盐以及作为营养强化剂的铁盐和锌盐,常用的食品级磷酸盐的品种有三十多种,磷酸钠盐是国内食品磷酸盐的主要消费种类,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磷酸钾盐的消费量也在逐年上升。

磷酸盐的化学式

你好!PO4就是磷酸盐的表达式,它是负三价的。HPO4就是磷酸一氢盐的表达式,它是负二价的。H2PO4就是磷酸二氢盐的表达式,它是负一价的。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什么是正磷酸盐,有何特性(包括化学式)?

正磷酸盐就是MPO4(记得符合化合价)易水解如果知道刚开始投入的正磷酸盐两的话有比例关系如果只知道溶液中的含量的话可以算,但很麻烦(用到H3PO4的电离平衡常数)因为水溶液中PO4 3-很少

磷酸盐(化学)

磷酸根与许多金属离子能形成不溶的物质,使植物难以吸收,所以肥效就会降低

关于磷酸与磷酸盐的化学实验

对于你的实验,我想说以下两点:一:磷酸是中强酸,可以和醋酸盐反应不假,但是产物绝大部分是磷酸二氢盐和磷酸一氢盐,生成正盐的可能性非常小!!!!!磷酸和弱酸盐反应-----究竟产物是正盐还是酸式盐,一定要看加入弱酸盐后溶液的PH值。举个例子:我现在向1mol/L的H3PO4溶液中逐滴1mol/L的醋酸钙,开始并无沉淀产生(说明反应产生磷酸二氢钙);但是随着醋酸钙的加入,溶液中逐渐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磷酸氢钙产生。后来经过反复测定溶液PH时发现,当溶液PH值小于3.5时,没有沉淀产生;而溶液PH>3.5时,开始出现磷酸氢钙沉淀。而生成磷酸钙沉淀的PH值要求很高,一般大于9以上的PH环境才能生成磷酸钙,显然溶液中有醋酸存在,PH不可能达到9,也就是说即便有沉淀也不可能是磷酸钙。同理:磷酸铁的道理相似,就不再赘述!二:事实上,我认为你的实验方案不够严谨,首先磷酸进入人体后,在胃中还是主要以H3PO4分子形态存在,因为胃液中有大量HCl,会阻碍H3PO4的解离,所以在胃中磷酸是不会与Ca2+和Fe3+结合的。只有到肠道的弱碱性环境中,H3PO4与小肠液中的NaHCO3反应,生成了微碱性的Na2HPO4后,才可以与Ca2+和Fe3+结合,生成难溶解的磷酸钙和磷酸铁。所以如果要探讨可乐中磷酸对Ca2+,Fe3+的吸收,首先要模拟小肠液的PH值,先称取0.545克(按600ml可乐的加入量计算)碳酸氢钠配成溶液,再和600ml可乐充分反应,最后加热赶走释放的CO2气体。控制溶液PH在7.8-8.0左右时,滴加醋酸钙和醋酸铁的溶液,如果有沉淀出现,则说明磷酸不利于这些无机离子的吸收!

磷酸盐的化学式

磷酸盐的化学式是:Hu2083POu2084。磷酸盐矿物是金属阳离子与磷酸根相化合而成的含氧盐矿物。本类矿物的种数较多,有763种,但它们中除少数矿物(如磷灰石等)在自然界中有广泛分布并可形成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外,大多数都为量极少。磷酸盐也是DNA和RNA分子的构成部分,这些分子携带着生物体的基因信息。磷酸盐还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壁形成和细胞信号传递中。磷酸盐是一种含有磷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它们是磷酸和金属离子的盐,具有重要的生物化学功能。磷酸盐在土壤、水体和生物体中都有广泛的分布,起着关键作用。在生物体中,磷酸盐是细胞形成的基本结构单元。它们是ATP(三磷酸腺苷)和ADP(二磷酸腺苷)等分子的组成部分,这些分子在各种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磷酸盐的用途1、清洁剂。在清洁剂的配方中会添加适量的磷酸盐,可以有效的提高清洁剂的润湿能力,磷酸盐可以在脂肪球上形成一层胶膜,能够让脂肪有效的分散在水中,具有一定的乳化能力,但是磷酸盐的主要作用还是软化水质。2、化肥原材料。在农业上,磷酸盐是非常重要的化肥原材料之一,能够给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提供很多养分。3、结合剂。磷酸盐在耐火材料里常常被当成结合剂。在常温下磷酸可以和碱金属以及碱性氢氧化物发生凝结和硬化反应,这种情况下的结合剂大部分被称为气硬性结合剂;在加热达到某温度时磷酸可以和两性氢氧化物以及酸性氢氧化物发生凝结和硬化反应。4、食品添加剂。磷元素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矿物质元素,人体中的磷元素主要就是从外界的食物中摄入的,非常多的天然食物中都会含有磷酸盐。磷酸盐在人体中不仅仅只是补充营养还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够有效的增强细胞膜的作用。

请问生物化学中的{CMP、CDP、CTP}{GMP、GDP、GTP}{UMP、UDP、UTP}TMP、TDP、TTP}缩写代表都哪些中文名词?

从字面上看,M是单,D是双, T是三, P一般是磷酸,然后考虑C,G,U,T,应该都是跟核苷酸有关的缩写。腺苷酸,AMP, 腺苷二磷酸(ADP)、腺苷三磷酸(ATP)尿苷酸(UMP)胞苷酸(CMP)鸟苷酸(GMP)胸腺嘧啶核苷酸(胸苷酸,TMP)

单个核苷酸中 核糖和磷酸基团直接的化学键是什么 核苷酸中是否有磷酸键

单个核苷酸中,核糖与磷酸基团直接相连的化学键是酯键。核苷酸中没有磷酸键。

在DNA链中连接两种单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在DNA链中连接两种单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A.磷酸二酯键B.高能磷酸键C.酯键D.二硫键E.肽键F.糖苷键正确答案:磷酸二酯键

百度 dna的四种单核苷酸的化学式怎么写

A表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G表示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C表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T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式:(按AGCT的顺序)C1OH14N5O6P;C1OH14N5O7P;C9H14N3O7P;C10H15N2O8P.

核酸分子中连接单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磷酸二酯键上一个核酸分子的五糖碳的3"羟基与下一个核酸分子的5"段磷酸基团相连接.药品名称单核苷酸或核苷酸,单核苷酸是由一分子戊糖,一份子碱基和1—3分子磷酸组成。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核酸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不同的核酸,其化学组成、核苷酸排列顺序等不同。根据化学组成不同,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运核糖核酸,简称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信使核糖核酸,简称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核糖体的核糖核酸,简称rrna,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有机化学酸性的判断方法有哪些?

有机化学的酸性大概可以总结为电子效应和共轭效应。1: 电子效应,例如两个强吸电子基团连于亚甲基(EWG-CH2-EWG),从而导致亚甲基的H具有酸性。很多非芳香羧酸的酸性都可以用电子效应解释。2: 共轭效应,除了对Ar-COOH这类结构影响外,还可以解释环戊二烯以及其衍生物的酸性(芳香稳定化)。有机碱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碱/碱土金属有机化合物,例如有机锂,格氏试剂(格氏比较复杂,虽然显lewis酸性,不过可以和活泼H反应)2: 盐类,例如LDA,NaHMDS,醇钠/醇锂,烯醇盐,etc。3: 胺/膦类,例如吡啶,Et3N,DBU等常用的有机碱,这类碱通常比前两种弱,在合成中具有选择性高的特点。

化学,是否有化学物质为有机碱啊?谢谢

有。如有机物中的一类叫胺类就是有机碱。 例:CH3NH2 甲胺 C2H5NH2 乙胺

化学中的常见强碱有哪些? 如....很多物质

通常指味苦的、溶液能使特定指示剂变色的物质(如使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等),在标准情况下,PH值大于7.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与酸反应形成盐和水.所谓强碱、弱碱是相对而言,----碱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碱.例如:烧碱[氢氧化钠,NaOH],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铯[CsOH]、---活泼的金属对应的碱一般是强碱.   碱的更广义的概念是指提供电子的物质,或是接受质子的物质.   碱性强弱来至酸碱质子理论,强碱即接受质子能力强的.   强碱分为有机强碱和无机强碱.   无机强碱中以氨基化合物(如氨基钾,氨基钠等)和碱金属氢化物(NaH,KH等)碱性最强,然后才是上述氢氧化物.   有机强碱中,以有机金属化物碱性最强,如有机金属锂化合物(如丁基锂,二异丙基氨锂,苄基锂等),格氏试剂,烷基铜锂等.然后是醇纳或醇钾(如甲醇钠,乙醇钠,乙醇钾,叔丁醇钠等).以上有机强碱碱性均比氢氧化钠强.胍和季铵碱也是有机强碱,其碱性与氢氧化钠相当.

嘌呤与硝酸银反应化学方程式?

嘌呤碱在碱性溶液下与硝酸银反应,会有絮状沉淀产生,因为嘌呤是含氮特别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嘌呤环上的氮原子带有孤电子对,银离子有空的S轨道,可以接受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嘌呤银配离子,若溶液中有氢氧根,它与氢氧根结合,由嘌呤银配离子变成嘌呤银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易形成白色絮状沉淀。

安乐死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1. 巴比妥酸盐之衍生物——巴比妥酸盐最初作用的部位是 大脑皮质,因此静脉注射作用速度很快。几秒钟便可使 人丧失意识,稍后心跳与呼吸停止,很快就能结束 人的生命。 2. T61——T61是三种药物(hydroxybutyramide, methylene ammonium iodide, tetracaine) 的混合。三者对身体产生全 身麻醉,肌肉松弛,以及局部麻醉的功效。因为抑制中 枢神经系统、缺氧、以及循环系统停摆而达到人道处理 功能。T61一定要使用静脉缓慢注射。 3.Chloral hydrate +硫酸镁+戊基巴比妥酸钠过量静脉注射 本剂可造成快速无痛的死亡。 4.硫酸镁与氯化钾——这两种药物能造成心脏麻痹,但无 法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施打前必须先行麻醉。服下去之后当然就安安静静地死去了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化学奖的区别

2021年10月4日至6日,合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个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已宣布完毕。3个自然科学奖值得回味,对理解未来的科研发展、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有一定的启发。今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从总体上看,体现了一个趋势,回归和坚守,既回归和坚守该奖的传统,也回归和坚守该奖的一些基本原则。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大卫·朱利叶斯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阿登·帕塔普蒂安,以表彰其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这个奖项,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很多人认为由于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和重创世界的近两年,新冠疫苗的研发可能会获奖。但是,诺贝尔奖颁发的一个原则是,只能对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成果颁奖,而新冠疫苗成果检验还需要时间。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的是基础研究成果,也再次回归和坚守了诺贝尔奖的一个传统,大多数奖项都是颁发给基础研究。原因很简单,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有基础牢固,才能盖出各种高楼大厦;只有基础研究扎实,才会产生和衍生更多的新产品,给人们带来福祉并改变世界,如在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发现基础上可以研发多种止痛药。与生理学或医学奖相似的是化学奖。今年的化学奖授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本杰明·李斯特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大卫·W·C·麦克米兰,“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贡献”。不对称有机催化让该奖回归到纯化学的范畴。从1901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几近一半授予了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因此,诺贝尔化学奖也被中国人戏称为“理综奖”,一些化学家认为这既不公平,也没有突出化学的特点。化学奖授予纯正和创新的不对称有机催化剂的发明,当然是向着纯化学学科回归,也凸显了化学的特点,通过催化剂加速各种化学反应,能为人们和社会带来更多的新产品,如各类药物、食品、香水、塑料产品等。当然,今年化学奖的颁布也提示,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交叉学科是最容易出成果的富矿,不对称有机催化其实也或多或少包含了生物化学的内容,因此,对于化学学科,需要发展,以及扩大其领域和范畴。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3位物理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真锅淑郎和德国汉堡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的克劳斯·哈塞尔曼,以及意大利罗马大学的乔治·帕里西。真锅淑郎和哈塞尔曼的贡献是,“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做出开创性贡献”;帕里西的贡献是,“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真锅淑郎和哈塞尔曼的研究是建立了不同的数学模型,证明全球变暖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所不同的是,真锅淑郎是通过探索辐射平衡与气团垂直输送之间相互作用,进而揭示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如何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为当前气候模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哈塞尔曼创建的把天气和气候联系在一起的模型则回答了为什么气候模型在天气多变,并且混乱的情况下仍然能可靠地测定气候的变化。他们的研究都指向一个结论,大气温度升高主要是由于人类排放二氧化碳。今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颁发也体现了一种趋势,诺贝尔奖坚持颁发给既对人类社会有利,也有利于自然、环境和生态的研究成果,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安乐死的化学成分以及服用后是什么反应?

氰化物。注射催眠剂使患者入眠的情况下,注射氰化物而导致患者死亡。氰化物作用原理:由于人体细胞内部不含有叶绿素,必须通过体外摄取食物来维持体温,肌肉收缩和伸展,为了能够提取到食物中的能量,人体分泌另外一种酶NAD,NAD和食物中的氢结合成为NADH2,给人体补充能量。用完的氢和呼入的氧结合变成水。氰化物使呼入的氧不能和氢结合变成水。同时人体不再分泌NAD,人体内过量的氧造成体内细胞不再进行呼吸作用,最终导致心脏衰竭(心脏是由肌肉组成)。在中国,氰化物不用于医用,只在工业上运用。扩展资料:实施安乐死的行为在满足法定的实体条件的前提下,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规则来操作。在程序设计上,有四个关键的内容需要规范:一是病人的申请;二是医师的诊断;三是病人与医师协议的达成;四是医师实施安乐死的行为。而贯穿始终的是法院的主持和监督以及公证机关的公证。法院和公证机关的“第三者”的中立姿态在此程序中必须得到充分的展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乐死

安乐死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1、巴比妥酸盐之衍生物——巴比妥酸盐最初作用的部位是大脑皮质,因此静脉注射作用速度很快。几秒钟便可使人丧失意识,接着心跳与呼吸停止,人的生命体征很快结束。2、T61——T61是三种药物(hydroxybutyramide, methylene ammonium iodide, tetracaine) 的混合。三者对身体产生全 身麻醉,肌肉松弛,以及局部麻醉的功效。3、Chloral hydrate +硫酸镁+戊基巴比妥酸钠过量静脉注射本剂可造成快速无痛的死亡。4、硫酸镁与氯化钾——这两种药物能造成心脏麻痹,但无法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施打前必须先行麻醉。安乐死药是氰化钠、氰化钾等我国严格管控的剧毒化学品,人只要服用0.1克就足以致死。安乐死是70年代以来国内外医学界、哲学界和伦理学界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安乐死”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无痛苦的、幸福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痛苦的死亡,安然的去世;二是无痛致死术,为结束患者的痛苦而采取致死的措施。扩展资料巴比妥类药物(又称巴比妥酸盐,Barbiturate)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属于巴比妥酸的衍生物,其应用范围可以从轻度镇静到完全麻醉,还可以用作抗焦虑药、安眠药、抗痉挛药。长期使用则会导致成瘾性。巴比妥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已很大程度上被苯二氮u44ec类药物所替代,后者过量服用后产生的副作用远小于前者。不过,在全身麻醉或癫痫的治疗中仍会使用巴比妥类药物。参考资料巴比妥酸盐-百度百科

安乐死的化学成分以及服用后是什么反应

1. 巴比妥酸盐之衍生物——巴比妥酸盐最初作用的部位是 大脑皮质,因此静脉注射作用速度很快。几秒钟便可使 人丧失意识,稍后心跳与呼吸停止,很快就能结束 人的生命。 2. T61——T61是三种药物(hydroxybutyramide, methylene ammonium iodide, tetracaine) 的混合。三者对身体产生全 身麻醉,肌肉松弛,以及局部麻醉的功效。因为抑制中 枢神经系统、缺氧、以及循环系统停摆而达到人道处理 功能。T61一定要使用静脉缓慢注射。 3.Chloral hydrate +硫酸镁+戊基巴比妥酸钠过量静脉注射 本剂可造成快速无痛的死亡。 4.硫酸镁与氯化钾——这两种药物能造成心脏麻痹,但无 法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施打前必须先行麻醉。服下去之后当然就安安静静地死去了

香皂属于化学品吗

属于 香皂香皂主要有加入高级护肤因子的婴儿香皂;为了杀菌和医治浅部霉菌、寄生虫加入硫磺的硫磺香皂和加入硼酸为消毒杀菌的硼酸浴皂产品;驱蚊的香皂是采用中药驱蚊成份,经高浓度提取,融入皂基之中,可达到驱蚊效果。 香皂作为一种最普通和最广泛使用的个人洗涤用品,有其本身的优缺点。首先,香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其基本上是由油脂(植物油或动物油)皂化而成,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容易被环境降解;因此,可以说香皂是一种“天然”绿色产品。事实上,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是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的原料。然而,由于脂肪酸钠具有一定的碱性(PH值约10左右),而皮肤表面为弱酸性(PH值为6.5左右),因此,使用香皂洗涤后,皮肤表面的PH有较大上升,会对高度过敏的皮肤造成一定的过敏现象,同时还会洗去皮肤表面的脂层,使皮肤发干。由于皮肤本身的恢复能力,皮肤表面在洗后15―30分钟内恢复原有的PH值。[1] 香皂香皂作为一种最普通和最广泛使用的个人洗涤用品,有其本身的优缺点。首先,香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其基本上是由油脂(植物油或动物油)皂化而成,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容易被环境降解;因此,可以说香皂是一种“天然”绿色产品。事实上,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是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的原料。然而,由于脂肪酸钠具有一定的碱性(PH值约10左右),而皮肤表面为弱酸性(PH值为6.5左右),因此,使用香皂洗涤后,皮肤表面的PH有较大上升,会对高度过敏的皮肤造成一定的过敏现象,同时还会洗去皮肤表面的脂层,使皮肤发干。由于皮肤本身的恢复能力,皮肤表面在洗后15―30分钟内恢复原有的PH值。

化学药品是怎样分类的

分为六大类: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 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 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扩展资料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药工业中的优势子行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相对垄断的行业特征。从价值链来讲,化学药品制剂处于价值链高端,按价值递增依次为通用名药(非专利药)和专利药,专利药是整个价值链的顶端。未来化学制剂行业将走向分化,研发型企业和生产型企业各自特征将逐渐明显。同时,随着国外专利药的到期,不断有“重磅”药物成为仿制企业的目标,这为行业向非专利药仿制方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引导,非专利药开发面临良好机遇。此外,新药品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而基于已有药物化学结构的药物缓控释技术、手性药物开发等则不存在上述风险,可能成为未来技术开发重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药品

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硬脂酸钠。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还有相关产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肥皂中除含高级脂肪酸盐外,还含有松香、水玻璃、香料、染料等填充剂。从结构上看,在高级脂肪酸钠的分子中含有非极性的憎水部分(烃基)和极性的亲水部分(羧基)。憎水基具有亲油的性能。在洗涤时,污垢中的油脂被搅动、分散成细小的油滴,与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钠分子的憎水基(烃基)就插入油滴内,靠范德华力与油脂分子结合在一起。而易溶于水的亲水基(羧基)部分伸在油滴外面,插入水中。原理肥皂分子结构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端是带电荷呈极性的COO-(亲水部位),另一端为非极性的碳链(亲油部位)。肥皂能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当肥皂分子进入水中时,具有极性的亲水部位,会破坏水分子间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使水分子乎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肤表面。肥皂的亲油部位,深入油污,而亲水部位溶于水中,此结合物经搅动后形成较小的油滴,其表面布满肥皂的亲水部位,而不会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此过程(又称乳化)重复多次,则所有油污均会变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于水中,可被轻易地冲洗干净。

什么是手性分子?它们在现代化学中有什么用途或风险?

手性分子就是分子结构镜面对称的但又不能完全重合的分子,它可用于制药、香精和甜味剂等化学产业,但制药时一定要注意,因为制作不当,会导致胎儿的生理畸形。

肥皂的化学名称,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什么?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通式为RCOOM,式中RCOO为脂肪酸根,M为金属离子。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广义上,油脂、蜡、松香或脂肪酸等和碱类起皂化或中和反应所得的脂肪酸盐,皆可称为肥皂。肥皂能溶于水,有洗涤去污作用。肥皂的各类有香皂,又称盥洗皂、金属皂和复合皂。 制皂的基本化学反应是油脂和碱相互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    制肥皂CH2OCOR   | 加热   CHOCOR + 3NaOH --------> 3R-COONa + CH2OH-CHOH- CH2OH   |   CH2OCOR   反应所得的皂经盐析、洗涤、整理后,称为皂基,再继续加工而成为各种不同商品形式的肥皂(见图[制皂工艺流程)。

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硬脂酸钠,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到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通式为RCOOM,式中RCOO为脂肪酸根,M为金属离子。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广义上,油脂、蜡、松香或脂肪酸等和碱类起皂化或中和反应所得的脂肪酸盐,皆可称为肥皂。肥皂能溶于水,有洗涤去污作用。肥皂的各类有香皂,又称盥洗皂、金属皂和复合皂。 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还有相关产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肥皂的成分,羧酸的钠盐R-CO?Na,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发泡剂、硬化剂、粘稠剂、合成界面活性剂。

肥皂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还有相关产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肥皂中除含高级脂肪酸盐外,还含有松香、水玻璃、香料、染料等填充剂。从结构上看,在高级脂肪酸钠的分子中含有非极性的憎水部分(烃基)和极性的亲水部分(羧基)。憎水基具有亲油的性能。在洗涤时,污垢中的油脂被搅动、分散成细小的油滴,与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钠分子的憎水基(烃基)就插入油滴内,靠范德华力与油脂分子结合在一起。而易溶于水的亲水基(羧基)部分伸在油滴外面,插入水中。这样油滴就被肥皂分子包围起来,分散并悬浮于水中形成乳浊液,再经摩擦振动,就随水漂洗而去,这就是肥皂去污原理。

这个是奥美拉挫的化学式吗?还有请问它是手性药物吗?如果是,那么手性中心呢?

你好!这个是奥美拉唑它不是手性药物手性碳是碳原子上连四个不同的基团,这里没有这样的碳原子

肥皂的化学名称,是什么?主要成分是什么?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通式为RCOOM,式中RCOO为脂肪酸根,M为金属离子.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广义上,油脂、蜡、松香或脂肪酸等和碱类起皂化或中和反应所得的脂肪酸盐,皆可称为肥皂.肥皂能溶于水,有洗涤去污作用.肥皂的各类有香皂,又称盥洗皂、金属皂和复合皂.  制皂的基本化学反应是油脂和碱相互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制肥皂 CH2OCOR   | 加热   CHOCOR + 3NaOH --------> 3R-COONa + CH2OH-CHOH- CH2OH   |   CH2OCOR   反应所得的皂经盐析、洗涤、整理后,称为皂基,再继续加工而成为各种不同商品形式的肥皂(见图[制皂工艺流程).

怎么判断手性分子(化学)

什么是手性分子英文名:chiral molecules我们知道,生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原子在形成有机分子的时候,4个原子或基团可以通过4根共价键形成三维的空间结构。由于相连的原子或基团不同,它会形成两种分子结构。这两种分子拥有完全一样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它们的沸点一样,溶解度和光谱也一样。但是从分子的组成形状来看,它们依然是两种分子。这种情形像是镜子里和镜子外的物体那样,看上去互为对应。由于是三维结构,它们不管怎样旋转都不会重合,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那样,所以又叫手性分子。 对于非碳原子手性中心的分子,只要没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即为手性分子。手性分子的基本标志一个化合物的分子与其镜像不能互相叠合,则必然存在一个与镜像相应的化合物,这两个化合物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左手和右手的关系,即互相对映。这种互相对应的两个化合物成为对映异构体(enantiomers)。这类化合物分子成为手性分子(chiral molecule)。不具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的分子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实体和镜象不能重叠,镜面不对称性是识别手性分子与非手性分子的基本标志。生物分子手性原则是什么生物分子都有手性,即分子形式的右撇子和左撇子(或左旋、右旋)。在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酒石酸晶体的镜像后就更激起了科学家的兴趣。然而,手性分子是如何形成的却一直让人迷惑不解。过去,生物化学领域趋向于认为,单一手性形式的分子合成通常从一开始就要利用手性本体,也就是说生物分子自身在催化着手性形式的形成。而且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手性产物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  2006年6月1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刊发文章称,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物质的固(体)-液(体)相平衡可能参与了生物分子手性的形成。比如,氨基酸固(体)-液(体)相的平衡,可以由刚开始时的小小的不平衡导致严重偏向一种手性形式,即左旋或右旋。而这种现象出现在水溶液中,因而也可以解释生命起源以前的左手性和右手性,即为何左右手性数量相当的分子为何会转变成生物分子偏爱一种手性。而物质世界中有活性作用的分子常常是左旋,如左旋糖苷。手性分子的药用价值手性是生命过程的基本特征,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分子绝大多数都是手性分子。人们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具有手性,被称为手性药物。手性药物的“镜像”称为它的对映体,两者之间在药力、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别,有的甚至作用相反。20世纪60年代一种称为反映停的手性药物(一种孕妇使用的镇定剂,已被禁用)上市后导致1.2万名婴儿的生理缺陷,因为反映停的对映体具有致畸性。因此,能够独立地获得手性分子的两种不同镜像形态极为重要。生命的手性之分   作为生命的基本结构单元,氨基酸也有手性之分。也就是说,生命最基本的东西也有左右之分。惊人的发现---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而没有右旋氨基酸   我们已经发现的氨基酸有20多个种类,除了最简单的甘氨酸以外,其它氨基酸都有另一种手性对映体!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氨基酸都是手性的呢?答案是肯定的,检验手性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一束偏振光通过它,使偏振光发生左旋的是左旋氨基酸,反之则是右旋氨基酸。通过这种方法的检验,人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那就是除了少数动物或昆虫的特定器官内含有少量的右旋氨基酸之外,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而没有右旋氨基酸! 右旋分子是人体生命的克星!   因为人是由左旋氨基酸组成的生命体,它不能很好地代谢右旋分子,所以食用含有右旋分子的药物就会成为负担,甚至造成对生命体的损害。在手性药物未被人们认识以前,欧洲一些医生曾给孕妇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很多孕妇服用后,生出了无头或缺腿的先天畸形儿,有的胎儿没有胳膊,手长在肩膀上,模样非常恐怖。仅仅4年时间,世界范围内诞生了1.2万多名畸形的“海豹婴儿”。这就是被称为“反应停”的惨剧。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反应停的R体有镇静作用,但是S-对映体对胚胎有很强的致畸作用。正是有了60年代的这个教训,所以现在的药物在研制成功后,都要经过严格的生物活性和毒性试验,以避免其中所含的另一种手性分子对人体的危害。   在化学合成中,这两种分子出现的比例是相等的,所以对于医药公司来说,他们每生产一公斤药物,还要费尽周折,把另一半分离出来。如果无法为它们找到使用价值的话,它们就只能是废物。在环境保护法规日益严厉的时代,这些废品也不能被随意处置,考虑到可能对公众健康产生的危害,这些工业垃圾的处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医药公司急切地寻找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他想要左旋分子,那么他就得想办法把另一半右旋分子转化成左旋分子。现在,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科学家用一种叫做“不对称催化合成”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个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制药、香精和甜味剂等化学行业,给工业生产一下子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这项研究也获得了2001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毫无疑问,这个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对手性的研究看来,手性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手性的氨基酸甚至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的方式!对手性的研究,在造就工业奇迹的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对地球生命,甚至宇宙起源的重新认识。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物理和化学中,都广泛地存在着许多对称的概念:带负电的电子与带正电的反电子,磁场的南极和北极,以及化学中的分解和合成反应。就连遥远的河外星系也存在着正旋和逆旋的旋涡结构。科学家们不禁感到疑惑:这是否在提示我们在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奇特的普适性的对称规律?    地球上没有右旋氨基酸生命,但是,按照手性的原则,它们确实是可能存在的,甚至,有智慧的右旋氨基酸生命也是存在的。

手性分子的性质? 他们的化学性质一样吗? 物理呢?

什么是手性分子 英文名:chiral molecules 我们知道,生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原子在形成有机分子的时候,4个原子或基团可以通过4根共价键形成三维的空间结构.由于相连的原子或基团不同,它会形成两种分子结构.这两种分子拥有完全一样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它们的沸点一样,溶解度和光谱也一样.但是从分子的组成形状来看,它们依然是两种分子.这种情形像是镜子里和镜子外的物体那样,看上去互为对应.由于是三维结构,它们不管怎样旋转都不会重合,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那样,所以又叫手性分子. 对于非碳原子手性中心的分子,只要没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即为手性分子. 手性分子的基本标志 一个化合物的分子与其镜像不能互相叠合,则必然存在一个与镜像相应的化合物,这两个化合物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左手和右手的关系,即互相对映.这种互相对应的两个化合物成为对映异构体(enantiomers).这类化合物分子成为手性分子(chiral molecule).不具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的分子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实体和镜象不能重叠,镜面不对称性是识别手性分子与非手性分子的基本标志. 生物分子手性原则是什么 生物分子都有手性,即分子形式的右撇子和左撇子(或左旋、右旋).在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酒石酸晶体的镜像后就更激起了科学家的兴趣.然而,手性分子是如何形成的却一直让人迷惑不解.过去,生物化学领域趋向于认为,单一手性形式的分子合成通常从一开始就要利用手性本体,也就是说生物分子自身在催化着手性形式的形成.而且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手性产物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 2006年6月1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刊发文章称,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物质的固(体)-液(体)相平衡可能参与了生物分子手性的形成.比如,氨基酸固(体)-液(体)相的平衡,可以由刚开始时的小小的不平衡导致严重偏向一种手性形式,即左旋或右旋.而这种现象出现在水溶液中,因而也可以解释生命起源以前的左手性和右手性,即为何左右手性数量相当的分子为何会转变成生物分子偏爱一种手性.而物质世界中有活性作用的分子常常是左旋,如左旋糖苷. 手性分子的药用价值 手性是生命过程的基本特征,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分子绝大多数都是手性分子.人们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具有手性,被称为手性药物.手性药物的“镜像”称为它的对映体,两者之间在药力、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别,有的甚至作用相反.20世纪60年代一种称为反映停的手性药物(一种孕妇使用的镇定剂,已被禁用)上市后导致1.2万名婴儿的生理缺陷,因为反映停的对映体具有致畸性.因此,能够独立地获得手性分子的两种不同镜像形态极为重要. 生命的手性之分 作为生命的基本结构单元,氨基酸也有手性之分.也就是说,生命最基本的东西也有左右之分. 惊人的发现---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而没有右旋氨基酸 我们已经发现的氨基酸有20多个种类,除了最简单的甘氨酸以外,其它氨基酸都有另一种手性对映体!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氨基酸都是手性的呢?答案是肯定的,检验手性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一束偏振光通过它,使偏振光发生左旋的是左旋氨基酸,反之则是右旋氨基酸.通过这种方法的检验,人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那就是除了少数动物或昆虫的特定器官内含有少量的右旋氨基酸之外,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而没有右旋氨基酸! 右旋分子是人体生命的克星! 因为人是由左旋氨基酸组成的生命体,它不能很好地代谢右旋分子,所以食用含有右旋分子的药物就会成为负担,甚至造成对生命体的损害. 在手性药物未被人们认识以前,欧洲一些医生曾给孕妇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很多孕妇服用后,生出了无头或缺腿的先天畸形儿,有的胎儿没有胳膊,手长在肩膀上,模样非常恐怖.仅仅4年时间,世界范围内诞生了1.2万多名畸形的“海豹婴儿”.这就是被称为“反应停”的惨剧.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反应停的R体有镇静作用,但是S-对映体对胚胎有很强的致畸作用. 正是有了60年代的这个教训,所以现在的药物在研制成功后,都要经过严格的生物活性和毒性试验,以避免其中所含的另一种手性分子对人体的危害. 在化学合成中,这两种分子出现的比例是相等的,所以对于医药公司来说,他们每生产一公斤药物,还要费尽周折,把另一半分离出来.如果无法为它们找到使用价值的话,它们就只能是废物.在环境保护法规日益严厉的时代,这些废品也不能被随意处置,考虑到可能对公众健康产生的危害,这些工业垃圾的处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医药公司急切地寻找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他想要左旋分子,那么他就得想办法把另一半右旋分子转化成左旋分子.现在,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科学家用一种叫做“不对称催化合成”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个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制药、香精和甜味剂等化学行业,给工业生产一下子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这项研究也获得了2001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毫无疑问,这个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对手性的研究 看来,手性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手性的氨基酸甚至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的方式!对手性的研究,在造就工业奇迹的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对地球生命,甚至宇宙起源的重新认识.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物理和化学中,都广泛地存在着许多对称的概念:带负电的电子与带正电的反电子,磁场的南极和北极,以及化学中的分解和合成反应.就连遥远的河外星系也存在着正旋和逆旋的旋涡结构.科学家们不禁感到疑惑:这是否在提示我们在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奇特的普适性的对称规律? 地球上没有右旋氨基酸生命,但是,按照手性的原则,它们确实是可能存在的,甚至,有智慧的右旋氨基酸生命也是存在的.

香皂主要化学成分

肥皂的成分为动物性脂肪酸、氢氧化钠、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发泡剂、硬化剂、粘稠剂、合成界面活性剂; 香皂简介: 1、香皂是一种不可缺乏的日用洗涤品,人们使用香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意大利,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开始广泛使用香皂; 2、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捣碎细研,加入各种药用的花瓣粉末,做成球形专供洗面浴身之用,有的直接将皂荚用水蒸煮后,加入药用的花瓣,进行泡浴; 3、植物弱碱香皂是皮肤、毛发洗涤护理用品之一,是一种日用消费品,而有些制造商是以脂肪酸钠和其它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制作香皂的,添加品质改良剂和外观改良剂,经过加工成型后制成的产品,因为这些PH值的含量高,皮肤无法长期耐受,所以只能用来清洗衣物。

怎么判断手性分子(化学)

什么是手性分子 英文名:chiral molecules 我们知道,生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原子在形成有机分子的时候,4个原子或基团可以通过4根共价键形成三维的空间结构.由于相连的原子或基团不同,它会形成两种分子结构.这两种分子拥有完全一样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它们的沸点一样,溶解度和光谱也一样.但是从分子的组成形状来看,它们依然是两种分子.这种情形像是镜子里和镜子外的物体那样,看上去互为对应.由于是三维结构,它们不管怎样旋转都不会重合,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那样,所以又叫手性分子. 对于非碳原子手性中心的分子,只要没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即为手性分子. 手性分子的基本标志 一个化合物的分子与其镜像不能互相叠合,则必然存在一个与镜像相应的化合物,这两个化合物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左手和右手的关系,即互相对映.这种互相对应的两个化合物成为对映异构体(enantiomers).这类化合物分子成为手性分子(chiral molecule).不具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的分子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实体和镜象不能重叠,镜面不对称性是识别手性分子与非手性分子的基本标志. 生物分子手性原则是什么 生物分子都有手性,即分子形式的右撇子和左撇子(或左旋、右旋).在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酒石酸晶体的镜像后就更激起了科学家的兴趣.然而,手性分子是如何形成的却一直让人迷惑不解.过去,生物化学领域趋向于认为,单一手性形式的分子合成通常从一开始就要利用手性本体,也就是说生物分子自身在催化着手性形式的形成.而且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手性产物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   2006年6月1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刊发文章称,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物质的固(体)-液(体)相平衡可能参与了生物分子手性的形成.比如,氨基酸固(体)-液(体)相的平衡,可以由刚开始时的小小的不平衡导致严重偏向一种手性形式,即左旋或右旋.而这种现象出现在水溶液中,因而也可以解释生命起源以前的左手性和右手性,即为何左右手性数量相当的分子为何会转变成生物分子偏爱一种手性.而物质世界中有活性作用的分子常常是左旋,如左旋糖苷. 手性分子的药用价值 手性是生命过程的基本特征,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分子绝大多数都是手性分子.人们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具有手性,被称为手性药物.手性药物的“镜像”称为它的对映体,两者之间在药力、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别,有的甚至作用相反.20世纪60年代一种称为反映停的手性药物(一种孕妇使用的镇定剂,已被禁用)上市后导致1.2万名婴儿的生理缺陷,因为反映停的对映体具有致畸性.因此,能够独立地获得手性分子的两种不同镜像形态极为重要. 生命的手性之分    作为生命的基本结构单元,氨基酸也有手性之分.也就是说,生命最基本的东西也有左右之分. 惊人的发现---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而没有右旋氨基酸    我们已经发现的氨基酸有20多个种类,除了最简单的甘氨酸以外,其它氨基酸都有另一种手性对映体!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氨基酸都是手性的呢?答案是肯定的,检验手性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一束偏振光通过它,使偏振光发生左旋的是左旋氨基酸,反之则是右旋氨基酸.通过这种方法的检验,人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那就是除了少数动物或昆虫的特定器官内含有少量的右旋氨基酸之外,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而没有右旋氨基酸! 右旋分子是人体生命的克星!    因为人是由左旋氨基酸组成的生命体,它不能很好地代谢右旋分子,所以食用含有右旋分子的药物就会成为负担,甚至造成对生命体的损害. 在手性药物未被人们认识以前,欧洲一些医生曾给孕妇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很多孕妇服用后,生出了无头或缺腿的先天畸形儿,有的胎儿没有胳膊,手长在肩膀上,模样非常恐怖.仅仅4年时间,世界范围内诞生了1.2万多名畸形的“海豹婴儿”.这就是被称为“反应停”的惨剧.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反应停的R体有镇静作用,但是S-对映体对胚胎有很强的致畸作用. 正是有了60年代的这个教训,所以现在的药物在研制成功后,都要经过严格的生物活性和毒性试验,以避免其中所含的另一种手性分子对人体的危害.    在化学合成中,这两种分子出现的比例是相等的,所以对于医药公司来说,他们每生产一公斤药物,还要费尽周折,把另一半分离出来.如果无法为它们找到使用价值的话,它们就只能是废物.在环境保护法规日益严厉的时代,这些废品也不能被随意处置,考虑到可能对公众健康产生的危害,这些工业垃圾的处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医药公司急切地寻找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他想要左旋分子,那么他就得想办法把另一半右旋分子转化成左旋分子.现在,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科学家用一种叫做“不对称催化合成”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个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制药、香精和甜味剂等化学行业,给工业生产一下子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这项研究也获得了2001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毫无疑问,这个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对手性的研究 看来,手性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手性的氨基酸甚至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的方式!对手性的研究,在造就工业奇迹的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对地球生命,甚至宇宙起源的重新认识.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物理和化学中,都广泛地存在着许多对称的概念:带负电的电子与带正电的反电子,磁场的南极和北极,以及化学中的分解和合成反应.就连遥远的河外星系也存在着正旋和逆旋的旋涡结构.科学家们不禁感到疑惑:这是否在提示我们在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奇特的普适性的对称规律?    地球上没有右旋氨基酸生命,但是,按照手性的原则,它们确实是可能存在的,甚至,有智慧的右旋氨基酸生命也是存在的.

为什么要人为制造伯仲叔季化学

其原因如下:1、研究性质和反应:伯仲叔季化学分子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因此它们之间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通过制造伯仲叔季化学分子,可以深入研究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了解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规律,为有机化学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2、应用药物领域:在药物领域,伯仲叔季化学的应用主要是针对手性药物的研究。手性药物的分子结构存在手性异构体,而它们的生物活性和代谢途径往往不同。因此,制造伯仲叔季化学分子可以深入研究手性药物的结构、性质和活性,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3、应用材料领域:在材料领域,伯仲叔季化学的应用主要是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改性中。伯仲叔季化学分子的引入可以改变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性能,如增强力学性能、改善热稳定性等。

肥皂的只要化学成分是什么来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还有相关产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 肥皂的成分:羧酸的钠盐R-CO2Na,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发泡剂、硬化剂、粘稠剂、合成界面活性剂. 肥皂的主要成分R-CO2Na,(硬脂酸钠(C17H35COONa)),其中R基团一般是不同的,是各种烃基.R-是憎水基,羧基是亲水基.在硬水中肥皂与Ca2+,Mg2+等形成了凝乳状物质,脂肪酸钙盐等,即通常说的“钙肥皂”而成为了无用的除垢剂.将软化剂加入硬水中可以除去硬水离子,使肥皂发挥作用. 药皂主要是在其中加入了一些消毒剂. 香皂在其中加入了香精. 水晶肥皂因含皂碱,去油力特别强.

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硬脂酸钠,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到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 扩展资料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通式为RCOOM,式中RCOO为脂肪酸根,M为金属离子。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广义上,油脂、蜡、松香或脂肪酸等和碱类起皂化或中和反应所得的脂肪酸盐,皆可称为肥皂。肥皂能溶于水,有洗涤去污作用。肥皂的各类有香皂,又称盥洗皂、金属皂和复合皂。

酒精和舒肤佳香皂有化学成分吗?

酒精和舒肤佳香皂有化学成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可知:舒肤佳香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玉米淀粉,水甘油香精,棕榈仁油酸,氯化钠,二氧化钛,柠檬酸等,其中脂肪酸钠,氯化钠,二氧化钛属于化学成分,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易挥发,易燃烧,属于可燃性液体,亦属于化学成分,高级脂肪酸钠化学成分中具有亲水亲油两个部分,可以有效的把帮助洗去手上的污垢。

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硬脂酸钠。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1、肥皂通式为脂肪酸根,M为金属离子。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2、肥皂广义上,油脂、蜡、松香或脂肪酸等和碱类起皂化或中和反应所得的脂肪酸盐,皆可称为肥皂。肥皂能溶于水,有洗涤去污作用。肥皂的各类有香皂,又称盥洗皂、金属皂和复合皂。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钠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的由来:1、古代不管是东西方,最早的洗涤成分不外乎都是碳酸钠和碳酸钾。前者为天然的矿产品,后者就是草木灰的主要洗涤成分。 肥皂的发明据传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传说在公元前7世纪古埃及的一个皇宫里,一个腓尼基厨师不小心把一罐食用油打翻在地下。2、厨师非常害怕,赶快趁别人没有发现时用灶炉里的草木灰撒在上面,然后再把这些混合浸透了油脂的草木灰用手捧出去扔掉了。于是,厨房里的佣人们就经常用油脂和草木灰来洗手。后来法老王也知道了这个秘密,就让厨师做些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我国手性药物占化学药品比例

我国手性药物占化学药品比例?回答是:我国手性药物占化学药品比例五成以上。

香皂主要化学成分?

肥皂的成分:动物性脂肪酸、氢氧化钠、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发泡剂、硬化剂、粘稠剂、合成界面活性剂。 香皂多了香料TCC是Trichlorocarban的简称,俗称三氯碳酰替苯胺或三氯卡班。化学名称: 3,4-二氯苯基-4-氯苯基脲,3,4,4-三氯均二苯脲英文名称:Triclocarban (3,4,4-Trichlorocarbanilide)TCC分子量:315.5白色粉末,熔点250 -255℃TCC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酵母菌、病毒都具有高效抑杀作用。 TCC能迅速杀灭真菌、酵母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数十种致病性细菌以及甲肝、乙肝病毒,在低浓度时仍具抑杀作用,据资料,稀释到三千万倍的TCC溶液,尚可完全抑制某些致病性细菌的生长。与传统的氯系和氧系杀菌剂相比,TCC配伍性优良,光热相对稳定,在正常使用浓度下,对皮肤和眼睛无毒无刺激。TCC不溶于水,吸附于皮肤和纤维组织上持续发挥杀菌效果,安全性数据: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LD50 >5600mg/kg(鼠)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LD50 >7940mg/kg(兔) 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对皮肤无潜在过敏性 TCC有杀菌、抑菌、防腐和除臭功效。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医疗消毒剂中用于杀灭病菌、洗手消毒,个人日用品如洗衣粉、香皂、沐浴露、洗手液、抗菌餐具洗涤剂等添加TCC用于杀灭病菌;洗面奶、清洁霜中加入TCC杀灭细菌用于痤疮治疗。洗发水加入TCC用于止痒去屑,TCC也添加于除臭产品如牙膏等口腔制品,舒肤佳香皂中的除菌抑菌功效物“迪保肤”,据资料介绍,其主要化学成分就是TCC。

香皂主要化学成分

  肥皂的成分为动物性脂肪酸、氢氧化钠、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发泡剂、硬化剂、粘稠剂、合成界面活性剂;   香皂简介:   1、香皂是一种不可缺乏的日用洗涤品,人们使用香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意大利,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开始广泛使用香皂;   2、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捣碎细研,加入各种药用的花瓣粉末,做成球形专供洗面浴身之用,有的直接将皂荚用水蒸煮后,加入药用的花瓣,进行泡浴;   3、植物弱碱香皂是皮肤、毛发洗涤护理用品之一,是一种日用消费品,而有些制造商是以脂肪酸钠和其它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制作香皂的,添加品质改良剂和外观改良剂,经过加工成型后制成的产品,因为这些PH值的含量高,皮肤无法长期耐受,所以只能用来清洗衣物。

氧化反应的化学式

C+O2=CO2S+O2=SO24NA+O2=2NA2O2MG+O2=2MGO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什么叫氧化反应

与氧气参与的都是氧化反应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的一种;氧气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得电子的作用叫还原。狭义的氧化指物质与氧化合;还原指物质失去氧的作用。氧化时氧化值升高;还原时氧化值降低。氧化、还原都指反应物(分子、离子或原子)。氧化也称氧化作用或氧化反应。有机物反应时把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氧化;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还原。物质与氧缓慢反应缓缓发热而不发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如金属锈蚀、生物呼吸等。2.一般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时放热,个别可能吸热如氮气与氧气的反应。电化学中阳极发生氧化,阴极发生还原。3.根据氧化剂和氧化工艺的不同,氧化反应主要分为空气(氧气)氧化和化学试剂氧化。化学试剂氧化具有选择性好、过程简单、方便灵活等优点,在医药化工领域,由于产品吨位小,因此多用化学试剂氧化法。4.化学试剂氧化所用的氧化剂有无机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无机氧化剂包括:高价金属氧化物、高价金属盐、硝酸、硫酸、氯酸钠、臭氧、过氧化氢等;有机氧化剂一般是缓和的氧化剂,包括硝基物、亚硝基物、过氧酸以及与无机氧化物形成的复合氧化剂。5.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如氢气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为0,发生氧化反应时变成+1价的氢离子。6.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初中化学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哪些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历届化学诺贝尔奖的得主是谁

诺贝尔化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特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37-1938-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1939-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1943-匈牙利科学家赫维西因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获诺贝尔化学奖。1944-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1945-芬兰科学家维尔塔宁因发明酸化法贮存鲜饲料获诺贝尔化学奖。1946-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因发现酶结晶、美国科学家诺思罗普、斯坦利因制出酶和病素蛋白质纯结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47-英国科学家罗宾逊因研究生物碱和其他植物制品获诺贝尔化学奖。1948-瑞典科学家蒂塞利乌斯因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血清蛋白获诺贝尔化学奖。1949-美国科学家吉奥克因研究超低温下的物质性能获诺贝尔化学奖。1950-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1-美国科学家麦克米伦、西博格因发现超铀元素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2-英国科学家马丁、辛格因发明分红色谱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3-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54-美国科学家鲍林因研究化学键的性质和复杂分子绍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5-美国科学家迪维格诺德因第一次合成多肽激素获诺贝尔化学奖。1956-英国科学家欣谢尔伍德、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因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链式反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7-英国科学家托德因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获诺贝尔化学奖。1958-英国科学家桑格因确定胰岛素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59-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海洛夫斯基因发现并发展极谱分析法,开创极谱学获诺贝尔化学奖。1960-美国科学家利比因创立放射性碳测定法获诺贝尔化学奖。1961-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因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化学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1962-英国科学家肯德鲁、佩鲁茨因研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63-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4-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因用X射线方法研究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等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65-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因人工合成类固醇、叶绿素等物质获诺贝尔化学奖。1966-美国科学家马利肯因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学说获诺贝尔化学奖。1967-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8-美国科学家昂萨格因创立多种热动力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1969-英国科学家巴顿、挪威科学家哈赛尔因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相方面的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0-阿根廷科学家莱格伊尔因发现糖核甙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的的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1971-加拿大科学家赫茨伯格因研究分子结构、美国科学家安芬森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2-美国科学家穆尔、斯坦因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3-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4-美国科学家弗洛里因研究高分子化学及其物理性质和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75-英国科学家康福思因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瑞士科学家普雷洛洛因研究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6- 美国科学家利普斯科姆因研究硼烷的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77-比利时科学家普里戈金因提出热力学理论中的耗散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78-英国科学家米切尔因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9-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0-美国科学家伯格因研究操纵基因重组DNA分子、美国科学家吉尔伯特、英国科学家桑格因创立DNA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1-日本科学家福井谦一因提出化学反应边缘机道理论、美国科学家霍夫曼因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2-英国科学家克卢格因以晶体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核酸蛋白复合体获诺贝尔化学奖。1983-美国科学家陶布因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能移机理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84-美国科学家梅里菲尔德因对发民展新药物和遗传工程的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1985-美国科学家豪普特曼、卡尔勒因发展了直接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6-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7-美国科学家克拉姆因合成分子量低和性能特殊的有机化合物、法国科学家莱恩、美国科学家佩德森因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新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8-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9-美国科学家切赫、加拿大科学家奥尔特曼因发现核糖核酸催化功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0-美国科学家科里因创立关于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获诺贝尔化学奖。1991-瑞士科学家恩斯特因对核磁共振光谱高分辩方法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1992-美国科学家马库斯因对化学系统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1993-美国科学家穆利斯因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在遗传领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加拿大籍英裔科学家史密斯因开创“寡聚核甙酸基定点诱变”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4-美国科学家欧拉因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5-德国科学家克鲁岑、莫利纳和美国科学家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6-美国科学家柯尔,英国科学家克罗托因,美国科学家斯莫利因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7-美国科学家博耶,英国科学家沃克尔,丹麦科学家斯科因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8-奥地利科学家科恩,英国科学家波普因提出密度泛函理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9-美籍埃及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因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0-美国科学家黑格、麦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秀树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1-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因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2-美国科学家约翰-B-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因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瑞士科学家库特-乌特里希因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3年 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4年 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以色列】、伊尔温-罗斯【美国】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2005年 伊夫·肖万【法国】、罗伯特·格拉布【美国】、理查德·施罗克【美国】,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他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而获奖。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他们三人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将各分得2008年度1/3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2009年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10年美国化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化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 因发现 准晶体 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201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u2022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u2022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u2022卡普拉斯、迈克尔u2022莱维特和阿里耶u2022瓦谢勒,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u2022贝齐格、威廉u2022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u2022黑尔,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2015年:托马斯·林道尔(Tomas Lindahl)、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以及阿奇兹·桑卡(Aziz Sancar)获奖。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2016年: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伯纳德-L-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分享该奖,以表彰他们在“合成分子机器”方面的研究。

沃尔夫化学奖详细资料大全

沃尔夫化学奖是沃尔夫奖下设的六个奖项之一,由沃尔夫基金会颁发,每年评选一次。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沃尔夫化学奖 基金会 :沃尔夫基金会 次数 :每年评选一次 隶属 :沃尔夫奖 概述,获奖者, 概述 该奖项的目的是为了表彰除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外,对于化学领域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它是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获奖者 年份 获奖者 研究内容 1978年 卡尔·杰拉西(美) 生物有机化学、光谱技术的套用、第一个人工避孕药 1979年 赫曼·马克(奥地利/美) 天然和合成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1980年 亨利·艾林(墨西哥/美) 绝对速率理论 1981年 约瑟夫·查特(英) 过渡金属化学,特别是过渡金属氢化物和双氮配合物化学 1982年 约翰·波拉尼(加) 用红外发光技术研究化学反应进程 乔治·皮门特尔(美) 基质隔离光谱技术 1983/4年 赫伯特·古陶斯基(美) 用核磁共振光谱技术测定分子结构 哈登·麦康奈尔(美) 用顺磁共振光谱技术研究分子的电子结构,以及对自旋标记技术的研究 约翰·沃(美) 高解析度核磁共振光谱学 1984/5年 罗道夫·阿瑟·马库斯(加/美) 化学动力学,特别是单分子反应和电子转移机理 1986年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美) 在天然产物全合成及合成理论方面 阿尔伯特·埃申莫瑟(瑞士) 有机合成、反应的立体化学和机理 1987年 大卫·菲利普斯(英) 大卫·布洛(英) X射线晶体学技术分析蛋白质、阐明酶的结构及作用机理 1988 年 约书亚·约特纳尔(以色列) 拉斐尔·大卫·莱文(以色列) 大分子中能量获得和消耗的理论计算 1989年 杜伊利奥·阿里戈尼(瑞士) 艾伦·巴特斯比(英) 酶促反应机理,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1990年 未颁奖 1991年 理察·恩斯特(瑞士) 核磁共振光谱,尤其是傅立叶变换和二维NMR 亚历山大·派恩斯(罗得西亚/美) 核磁共振光谱,尤其是多量子和高自旋NMR 1992年 约翰·波普尔(英) 理论化学、量子化学 1993年 艾哈迈德·兹韦勒(埃及/美) 雷射飞秒化学 1994/5年 理察·勒纳(美) 彼特·舒尔茨(美) 催化抗体技术 1995/6年 吉尔伯特·施托克(美) 塞缪尔·丹尼夫斯基(美) 有机合成,研究多糖和生物分子的合成反应 1996/7年 未颁奖 1998年 格哈德·埃特尔(德) 加博尔·绍莫尔尧伊(匈牙利) 表面化学,阐明异相催化机理 1999年 雷蒙·勒米厄斯(加) 寡聚糖的研究和合成,阐明它们在分子识别中的作用 2000年 弗兰克·阿尔伯特·科顿(美)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 2001年 亨利·卡甘(法) 野依良治(日) 巴里·夏普莱斯(美) 不对称合成 2002/3 未颁奖 2004年 哈里·格雷(美) 生物无机化学,解释了蛋白质中电子转移的机理 2005年 理察·扎尔(美) 用雷射技术阐明反应机理 2006/7年 阿达·约纳特(以色列) 乔治·费埃尔(美) 核糖体蛋白合成,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 2008年 威廉·莫尔纳(美) 艾伦·巴德(美) 单分子光谱技术 2009/2010 未颁奖 2011年 邓青云(美) 斯图尔特·赖斯(美)克日什托夫·马蒂亚谢夫斯基(美) 2012年保罗·阿利维萨托斯(美); 查尔斯·利伯(美) 2013年伯特·S·兰格(美) 2014年翁启惠(中国台北/美)【多糖体和糖蛋白的合成】 2016年K·C·尼古劳(赛普勒斯/美); 斯图亚特·L·施莱伯(美) 2017年罗伯特·褒曼(美) 2018年奥马尔·亚基(约旦/美); 藤田诚(日)

什么是金属有机化学?

人类对化学认识的进步是必然的历史趋势,同时,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整体化趋势也促成了当初分化了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金属有机化学作为化学中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学科的交叉,从产生到发展直到今天逐渐地现代化,它始终处于化学学科和化工学科的最前线,生机勃勃,硕果累累。化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物质在各种不同聚集态下,在分子与原子水平上的变化和反应规律、结构和各种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化和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能量关系和对各种性质的影响的科学。金属有机化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是指其结构中存在金属—碳键的化合物。在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110多种化学元素中,金属元素占绝大部分,而碳元素所衍生出的有机物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增长速度也很快,将这两类以前人们认为互不相干的物质组合起来形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不仅仅是两者简单的加和关系,而应是乘积倍数关系。其中的许多金属有机化合物已经为国民生产和人类进步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更重要的是,金属有机化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是一座刚刚开始挖掘的宝藏,发展及应用潜力不可估量。下面就按时间顺序来说明金属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金属有机化学的产生与基本成形阶段(1823—1950年)1827年,丹麦药剂师蔡司在加热/KCl的乙醇溶液时无意中得到了一种黄色的沉淀,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他未能表征出这种黄色沉淀物质的结构。现已证明,这个化合物为金属有机化合物。这也成为了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交叉学科金属有机化学的开端。而第一个系统研究金属有机化学的人则首推英国化学家福朗克兰。起初,他把他制得的一些化合物错误地认为是他所想要“捕捉”的自由基,但实际上得到的是金属有机化合物。难能可贵的是,当他后来发现他得非所愿时,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更深入地研究了这种“新奇”的化合物,总结出了金属有机化学的定义。1899年,法国化学家格利雅在他的老师巴比尔的引导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镁有机化合物RMgX并将它用于有机合成。这是金属有机化学发展上本阶段中最重要的一页。他所发现的新试剂开创的新的有机合成方法在如今仍被广泛应用。由于他的卓越贡献,191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金属有机化学家。当格利雅得知自己获奖后,曾写信强烈要求评审委员会让他与他老师巴比尔一起分享此奖,遗憾的是他的提议遭到了拒绝。1922年美国的米基里发现了四乙基铅及其优良的汽油抗震性。于是1923年工业上便大规模地生产四乙基铅作为汽油抗震剂,这是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但后来铅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发现给这种“优良”的抗震剂判了死刑,现在基本上已经被淘汰。工业上第一次用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配位催化过程,是1938年的德国Ruhrchemie化学公司的罗伦发现的氢甲基化反应,以此开创了金属有机化学中的著名的羰基合成及配位催化学科。金属有机化学的飞速发展阶段(1951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1951年鲍森和米勒那并非预期的实验结果,却偶然发现了二茂铁。由此引发的对金属有机化学原有理论上的挑战,揭开了金属有机化学发展的新序幕。这个发现是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凭着威尔金森和伍德沃德的智慧以及费舍尔的辛勤工作,借助当时X射线衍射、核磁共掁、红外光谱等物理发展而提供的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二茂铁的结构得以被确认为三明治夹心结构。这个美妙而富有创意构型的分子给理论化学中的分子轨道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平台。同时,金属有机在工业生产的应用好像也不甘示弱。1953—1955年德国化学家齐格勒和意大利化学家纳塔发现了著名的乙烯、丙烯和其他烯烃聚合的Ziegler-Natt催化剂。这又是善于从偶然的事件中看到隐藏在后面的规律并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成功事例。它能使得乙烯在较低压力下得到高密度的聚乙烯。高密度的聚乙烯在硬度、强度、抗环境压力开裂性等性能上都比原有的在高压下聚合得到的低密度聚乙烯好,较适合生产工业制品和生活用品。加上低压法生产相对高压法生产聚乙烯容易得多,因此聚乙烯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聚乙烯很快成为产量最大的塑料品种。在金属有机化学开始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研究工作更需要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于是1963年的一届金属有机化学国际会议在美国辛辛纳提州召开,并开始出版金属有机化学杂志。从此,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开始全方位欣欣向荣起来。20世纪60年代末期,大量新的、不同类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被合成出来。同时物理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检测手段,所以通过对它们结构的测定发现了许多新的结构类型。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1965年威尔金森合成了铑-膦配合物及发现了它优良的催化性能。由伍德沃德领导下的合成的成功宣告人类可以合成任何自然界存在的物质。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科学家们逐渐归纳出了一些金属有机化学反应的基元反应,从这些基元反应又发展出一些合成上有应用价值的反应。到20世纪70年代末,结合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和选择性这两个性质发展成了催化的不对称合成。Monsanto公司的诺尔斯合成了治疗帕金森病的特效药L-Dopa,开创了不对称催化的新纪元。人们利用了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某些优良特性,放大、组合来为人类造福。自然界存在的许多化合物是有手性的,也就是说它本身与它的镜像不能完全重合,就像人的左右手一样。拿药物分子来说,它的空间构型的某一种形式才对疾病有效,其他的构型没有疗效,或者药效相反,甚至对人体有害。震惊了欧洲的“反应停”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如何得到我们想要的那种构型呢?金属有机化合物有了用武之地。金属有机化合物就像我们人的一只手,当它与药物分子反应时,就像人握手一样,两只右手或两只左手握在一块比一左手和一右手握在一起匹配,于是可以通过设计好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剂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药物分子。这一学科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经验积累,到了20世纪90年代有了飞速的发展。对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三位科学家——诺尔斯、沙普勒斯和野依良治也于2001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金属有机化学的前沿问题及未来展望1.环保。20世纪90年代末,原子经济性(指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成了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同时绿色化学的12条准则中的大部分都可以借助金属有机化学达到,比如预防环境污染、使用安全的助剂、提高能源经济性、减少衍生物、新型催化剂的开发等。这需要化学家、环境学者与专家的密切协作。2.材料。金属有机化合物若作为催化剂来合成电子材料、光学材料和具有特种性能的无机材料,将大有作为。同时,金属有机化合物本身作为材料,也是研究的热点,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方面需要化学家、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技术专家的密切合作。光学材料3.能源。以人工固氮及人工太阳能为主体的,模拟生物功能来实现的对能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是21世纪能源方面研究的热点及前沿。实现这一过程的核心问题,是模拟并应用自然界中植物用于固氮和转化太阳能的化学物质酶和叶绿素的工作方式。而大部分的酶和叶绿素是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学在新能源利用方面将责无旁贷地大放异彩。当然化学家还需要与生物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共同协作。4.健康。生命最宝贵,而维持健康及治疗疾病的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将是21世纪研究的热点。金属有机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其催化性能来实现手性药物的合成,而且过去有机锑对血吸虫病、顺铂对癌症的优良疗效还预示着金属有机化合物本身就是药物的大宝库。这需要免疫学家、放射学家、酶化学家的通力协作。总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金属有机化学自产生之日起,在社会需求的推动,本身问题的解决的拉动下,已成为化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在新的检测手段的强力支持下,在市场需求的不断拉动下,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金属有机化学将成为新世纪环保、材料、能源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研究开发的热门学科,其发展应用前景不可限量。

化学诺贝尔奖得主

1901年 J . H. 范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歇尔(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A. 阿雷尼乌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从事配位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研究和发明了有效的大规模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特(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费歇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偶极距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和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谱学理论并发明了电化学分析中的极谱分析法 1960年 W.F. 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应用量子力学发展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轨道理论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 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 F.S. 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 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 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质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膜水通道结构极其运作机理 2004年 阿龙·切哈诺沃(以色列)、阿夫拉姆·赫什科(以色列)、 欧文·罗斯(美国)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伊夫·肖万(法国)、罗伯特·格拉布(美国)、理查德·施罗克(美国)研究了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 2006年 罗杰·科恩伯格(美国) “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 2007年 格哈德·埃特尔(德国) 固体表面化学研究 2008年 下村修(美籍日裔)、马丁u2022查尔非(美国)、钱永健(美籍华裔) GFP(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与进一步研究 2009年 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美籍英裔) 、托马斯-施泰茨(美国)、阿达-尤纳斯(以色列) “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请查一下历届诺贝尔化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任举一位谈谈他的简历或事迹,并指出他是如何走向成功的,主要原

首先我来给大家简单回顾一下历史: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 A . 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 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 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 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 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 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 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 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 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 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 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人)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隔膜 2004年 以色列 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美国 欧文·罗斯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法国伊夫·肖万、美国罗伯特·格拉布 理查德·施罗克 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 2006年 美国 罗杰·科恩伯格 “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 2007年 德国 格哈德·埃特尔 表面化学研究 .

历届化学诺贝尔奖的得主是谁?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人)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隔膜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7 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 求采纳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有哪些人?

1、2000年,美国科学家黑格、麦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秀树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2001年,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因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3、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B-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因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瑞士科学家库特-乌特里希因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获得诺贝尔化学奖。4、2003年 ,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5、2004年 ,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以色列】、伊尔温-罗斯【美国】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6、2005年, 伊夫·肖万、罗伯特·格拉布、理查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7、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他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而获奖。8、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9、2008年,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他们三人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将各分得2008年度1/3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10、2009年,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1、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12、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舍特曼13、201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洛夫科维茨以及布莱恩·克比尔卡14、2013年,犹太裔美国理论化学家马丁·卡普拉斯、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物理学家迈克尔·莱维特和南加州大学化学家亚利耶·瓦谢尔15、2014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本茨格,德国马克斯普朗克 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史蒂芬·赫尔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威廉·默尔纳16、2015年,瑞典科学家托马斯·林道尔、美国科学家保罗·莫德里奇和和拥有美国、土耳其国籍的科学家阿奇兹·桑卡17、2016年,法国化学家让-皮埃尔·索维奇、美国化学家J·弗雷泽·斯托达特和荷兰化学家伯纳德·L·费林加18、2017年,瑞士科学家雅克·杜本内、美国科学家乔基姆·弗兰克和英国科学家理查德·亨德森。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和其基本情况。

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荷兰化学家,他关于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的假说,不仅能够解释旋光异构现象,而且还能解释诸如顺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顺甲基丁烯二酸和反甲基丁烯二酸等另一类非旋光异构现象。分子的空间结构假说的诞生,立刻在整个化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有识之上看到了新假说的深刻含义,纷纷称赞范霍夫这一创举。从1877年之后,范霍夫开始注意研究化学动力学和化学亲合力问题。1884年,他出版了《化学动力学研究》一书。书中他不仅阐明了反应速度等化学动力学问题,而且还专门论述了化学平衡理论和以自由能为基础的亲合力理论。这本书首先着重讨论了化学反应速度及其变化规律。他创造性地把反应速度分为单分子、双分子和多分子反应三种不同类型来研究。其次,范霍夫对于两个方向相反的反应(即可逆反应)采用了化学平衡的观点来研究。他首倡以双箭头符号来表明化学平衡的动态特性。最后,他还给化学亲合力下了明确的定义,并对它进行了研究。在物理化学领域中,范霍夫重点研究的另一个课题是稀溶液的渗透压及有关规律。他做了许多关于溶液渗透压的实验,提出了一个能普遍适用的渗透压公式。PV=iRT i>1式中P是溶液的渗透压,V是其体积;R是理想气体常数,T是溶液的绝对温度。范霍夫还证明,对许多物质来说:i值均为1,即渗透压关系式为PV=RT。同时,他还对此式的应用以及i不等于的体系(电解质溶液)进行了大量研究。范霍夫从化学动力学开始,进而广泛地研究了热力学,特别是有关稀溶液的渗透压问题。他把化学动力学、热力学和物理测定统一起来,建立了物理化学的基础。正如范霍夫在创建立体化学时的遭遇一样,物理化学的诞生也遇到了不少挫折。瑞典有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名叫斯特万·阿累尼乌斯。他根据自己对溶液导电性的研究,提出了关于溶液的电离假说。但这一新理论的出现立即遭到国内不少学者的强烈反对。为了寻求理解与支持,阿累尼乌斯把自己的论文寄给范霍夫请求诣正。想不到身处异国的范霍夫一口气读完了论文后,不仅马上领会了阿累尼乌斯的基本观点,并且由此受到了极大启迪。他的脑子豁然开朗:电离作用!对,电离作用!这正是电解质溶液i>=1的原因。范霍夫认为,如果溶液中的电解质确实分解为离子,那么溶液中的粒子数就会增多。同样地,如果是由于粒子撞击半透膜隔层而引起的渗透压力,则很容易理解测量压力为什么会高于计算压力值。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论文并写信告诉了阿累尼乌斯,表示完全赞同电离学说。范霍夫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的文章在斯德哥尔摩发表后,引起了德国科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的极大兴趣。几个月后,他专程来到阿姆斯特丹,同范霍夫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他俩一致认为阿累尼乌斯的电离学说是一种了不起的创造。奥斯特瓦尔德对范霍夫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理论的开端,它将会成为研究溶液特性的基础。而您本人的研究,将会证实和发展这个理论。”他还倡议道:“事业需要大家更紧密地进行合作,把一切力量都联合起来。”当他得知阿累尼乌斯已决定要来阿姆斯特丹同范霍夫一起进行实验,随后还要去里加拜访他时,非常高兴。1887年8月初,他们共同创办的《物理化学杂志》第一期在莱比锡问世。这标志着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一物理化学的诞生。范霍夫同阿累尼乌斯、奥斯特瓦尔德的友谊与协作,使他们突破了国界和学科的局限,共同为新学科的创立奠基、为新兴的基本理论的确立进行了顽强的战斗。固此,他们被誉为“物理化学的三剑客”。范霍夫毕生从事有机立体化学与物理化学的广泛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1901年12月10日,他来到斯德哥尔摩,“在瑞典科学院举行的隆重的授奖仪式上,发表了演讲,他着重讲到了关于溶液的理论方面的科学成就。

列举几位世界著名生物化学家及他们的简介(最好是在世的,华人优先)。

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生物化学家: 1.奥尔特曼(S.Altman) (1939-) 奥尔特曼(S.Altman) 美国人,因发现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获1989年化学奖. 1978年和1981年奥尔特曼与切赫分别发现了核糖核酸(RNA)自身具有的生物催化作用,这项研究不仅为探索RNA的复制能力提供了线索,而且说明了最早的生命物质是同时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和遗传功能的RNA,打破了蛋白质是生物起源的定论。 2.切赫(T.R.Cech) (1947-) 切赫(T.R.Cech)美国人,因发现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与奥尔特曼共同获得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独立地发现核糖核酸(RNA)不仅像过去所设想的那样仅被动地传递遗传信息,还起酶的作用,能催化细胞内的为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反应.在他们的发现之前,人们认为只有蛋白质才能起酶的作用.他最先证明RNA分子能催化化学反应,并于1982年公布其研究结果.1983年证实RNA的这种酶活动. 3.史密斯(M.Smith) (1932-2000) 加拿大科学家史密斯由于发明了重新编组DNA的“寡聚核苷酸定点突变”法,即定向基因的“定向诱变”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奖。该技术能够改变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 这种方法首先是拚接正常的基因,使之改变为病毒DNA的单链形式,然后基因的另外小片断可以在实验室里合成,除了变异的基因外,人工合成的基因片断和正常基因的相对应部分分列成行,犹如拉链的两条边,全部戴在病毒上。第二个DNA链的其余部分完全可以制作,形成双螺旋,带有这种杂种的DNA病毒感染了细菌,再生的蛋白质就是变异性的,不过可以病选和测试,用这项技术可以改变有机体的基因,特别是谷物基因,改善它们的农艺特点。 利用史密斯的技术可以改变洗涤剂中酶的氨基酸残基(橘红色),提高酶的稳定性。 4.穆利斯(K.B.Mullis) (1944-) 美国科学家穆利斯(K.B.Mullis) 发明了高效复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于1993年获奖。利用该技术可从极其微量的样品中大量生产DNA分子,使基因工程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工具。 85年穆利斯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的技术,由于这项技术问世,能使许多专家把一个稀少的DNA样品复制成千百万个,用以检测人体细胞中艾滋病病毒,诊断基因缺陷,可以从犯罪的现场,搜集部分血和头发进行指纹图谱的鉴定。这项技术也可以从矿物质里制造大量的DNA分子,方法简便,操作灵活。 整个过程是把需要的化合物质倒在试管内,通过多次循环,不断地加热和降温。在反应过程中,再加两种配料,一是一对合成的短DNA片段,附在需要基因的两端作“引子”;第二个配料是酶,当试管加热后,DNA的双螺旋分为两个链,每个链出现“信息”,降温时,“引子”能自动寻找他们的DNA样品的互补蛋白质,并把它们合起来,这样的技术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基因工程。 科学家已经成功地用PCR方法对一个2000万年前被埋在琥珀中的昆虫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扩增。 5.6.7. 分别是: 1997年 因斯.斯寇(Jens C.Skou) (1918-) 1997年化学奖授予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因斯.斯寇(丹麦)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生命的能量货币--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 因斯.斯寇最早描述了离子泵——一个驱使离子通过细胞膜定向转运的酶,这是所有的活细胞中的一种基本的机制。自那以后,实验证明细胞中存在好几种类似的离子泵。他发现了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一种维持细胞中钠离子和钾离子平衡的酶。细胞内钠离子浓度比周围体液中低,而钾离子浓度则比周围体液中高。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以及其他的离子泵在我们体内必须不断地工作。如果它们停止工作、我们的细胞就会膨胀起来,甚至胀破,我们立即就会失去知觉。驱动离子泵需要大量的能量——人体产生的腺三磷中,约三分之一用于离子泵的活动。 约翰.沃克(John E.Walker) (1941-) 约翰.沃克与另两位科学家同获得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约翰.沃克把腺三磷制成结晶,以便研究它的结构细节。他证实了波耶尔关于腺三磷怎样合成的提法,即“分子机器”,是正确的。1981年约翰.沃克测定了编码组成腺三磷合成酶的蛋白质基因(DNA). 保罗.波耶尔(Panl D.Boyer) (1918-) 1997年化学奖授予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因斯.斯寇(丹麦)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生命的能量货币--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保罗.波耶尔与约翰.沃克阐明了腺三磷体合成酶是怎样制造腺三磷的。在叶绿体膜、线粒体膜以及细菌的质膜中都可发现腺三磷合成酶。膜两侧氢离子浓度差驱动腺三磷合成酶合成腺三磷。 保罗.波耶尔运用化学方法提出了腺三磷合成酶的功能机制,腺三磷合成酶像一个由α亚基和β亚基交替组成的圆柱体。在圆柱体中间还有一个不对称的γ亚基。当γ亚基转动时(每秒100转),会引起β亚基结构的变化。保罗.波耶尔把这些不同的结构称为开放结构、松散结构和紧密结构。 8.9.10 2001年 威廉·诺尔斯(W.S.Knowles) (1917-)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三位化学奖获得者的发现则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像抗生素、消炎药和心脏病药物等,都是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诺尔斯的贡献是在1968年发现可以使用过渡金属来对手性分子进行氢化反应,以获得具有所需特定镜像形态的手性分子。他的研究成果很快便转化成工业产品,如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L-DOPA就是根据诺尔斯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治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化催化剂。夏普雷斯则因发现了另一种催化方法——氧化催化而获奖。他们的发现开拓了分子合成的新领域,对学术研究和新药研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成果已被应用到心血管药、抗生素、激素、抗癌药及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的研制上。现在,手性药物的疗效是原来药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合成中引入生物转化已成为制药工业中的关键技术。 诺尔斯与野依良治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夏普雷斯现为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学院化学教授,将获得另一半奖金。 野依良治(R.Noyori) (1938-)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至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 二:以下为自1985年以来历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名单: 2006年: 安德鲁-费里(美国) 克拉格-米洛(美国) 2005年: 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 罗宾-沃伦(澳大利亚) 2004年: 理查德-阿克塞尔(美国) 琳达-巴克(美国) 2003年: 保罗-劳特伯(美国) 皮特-曼斯菲尔德(英国) 2002年: 罗伯特-霍威茨(美国) 约翰-萨尔斯顿(英国) 悉尼-布瑞纳(南非/英国) 2001年: 勒兰德-霍特维尔(瑞典) 保罗-格林加德(美国) 艾里克-坎德尔(美国) 1999年: 古恩特-布劳贝尔(德国/美国) 1998年: 罗伯特-弗切哥特(美国) 路易斯-因格纳罗(美国) 弗里德-穆拉德(美国) 1997年: 斯坦利-普鲁西纳(美国) 1996年: 皮特-多赫蒂(澳大利亚) 洛夫-金克纳格尔(瑞士) 1995年: 爱德华-刘易斯(美国) 克里斯蒂纳-沃尔哈德(德国) 艾里克-威斯乔斯(美国) 1994年: 阿尔弗雷德-吉尔曼(美国) 马丁-罗德贝尔(美国) 1993年: 里卡德-罗伯茨(英国) 菲利浦-夏普(英国) 1992年: 艾德蒙德-弗斯切(美国/瑞士) 爱德文-克里布斯(美国) 1991年: 尤因-纳赫(德国) 伯特-萨科曼(德国) 1990年: 约瑟夫-穆雷(美国) 唐纳-托马斯(美国) 1989年: 米切尔-毕西普(美国) 哈罗德-瓦姆斯(美国) 1988年: 詹姆斯-布莱克(英国) 哥土德-埃里昂(美国) 乔治-希汀斯(美国) 1987年: Susumu Tonegawa(日本) 1986年: 斯坦利-科恩(美国) 里塔-列维-蒙塔西纳(意大利) 1985年: 米切尔-布朗(美国) 约瑟夫-戈德斯坦恩(美国)参考资料:很多

有哪些日本人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

福井谦一(198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开拓了“新领域的电子轨道理论”,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白川英树,获2000年化学奖,开辟高分子电子学的先河。野依良治,获2001年化学奖,为“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的发展作出贡献。田中耕一,获2002年化学奖,得奖成果是“蛋白质解析技术开发”,他还是诺贝尔化学奖创设以来最年轻得主。他的研究使癌症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2000到2014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2000: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2、2001:野依良治 日本人 、威廉·诺尔斯 美国人 、巴里·夏普莱斯 美国人3、2002: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4、2003: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5、2004: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6、2005: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7、2006: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8、2007: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9、2008:美国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Martin Chalfie(马丁·查尔菲),Roger Y. Tsien(钱永健)10、2009:美国科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11、2010: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12、2011: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丹尼尔·舍特曼)13、2012: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洛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以及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14、2013年:犹太裔美国理论化学家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物理学家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南加州大学化学家亚利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15、2014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本茨格(Eric Betzig),德国马克斯普朗克 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史蒂芬·赫尔(Stefan W. Hell)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威廉·默尔纳(William E. Moerner)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美国的诺尔斯、夏普雷斯和日本的野依良治获得,他们发现了某些手性分子可用作某些化

(1)C=C上的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C上的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则C7H10的众多同分异构体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最多的结构简式为:,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7;故答案为:C;(2)链烃C7H10,同一个碳原子形成2个碳碳双键(如C=C=C)时,不能稳定存在,则说明该烃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碳碳三键,该烃中含有“手性碳原子”,且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仍具有“手性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还有:,;故答案为:;;(3)含有“手性碳原子”,但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不具有“手性碳原子”,则加成后出现了相同的基团,则其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2000年~201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谁?

1、2000: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2、2001:野依良治 日本人 、威廉·诺尔斯 美国人 、巴里·夏普莱斯 美国人,对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3、2002: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4、2003: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5、2004: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6、2005: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7、2006: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8、2007: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9、2008:美国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Martin Chalfie(马丁·查尔菲),Roger Y. Tsien(钱永健),发现和开发绿色荧光蛋白质10、2009:美国科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11、2010: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获奖12、2011: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丹尼尔·舍特曼),发现准晶体13、2012: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洛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以及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G蛋白偶联受体。

在物理和化学领域,有哪些科学家是世界欠他们一个诺贝尔奖的?

1.罗莎琳·富兰克林: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 世上最有名的女性科学家之二,仅排名居里夫人之后。 罗莎琳·爱尔西·富兰克林是一位英国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她所做的研究,专注于DNA、病毒、煤炭与石墨等物质的结构。她所拍摄的DNA晶体衍射图片“照片51号”,是沃森与克里克解出DNA结构的关键,后者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罗莎琳德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默默无闻。 1952年5月,罗莎琳对着一根湿润的DNA照射了62小时后,得到了一张极为清晰的DNA晶体衍射图,这就是 历史 上鼎鼎大名的“照片51号”,曾经无数次出现在教科书中和各种期刊报纸上,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美的一张X射线照片。但是当时她并未有所发觉。 后来这张照片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拿给沃森看,沃森因此而得到启发,与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DNA结构的论文,他们因此得到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由于长期接触X射线,罗莎琳患上了卵巢癌,于1958年逝世。 后来的学者都认为,罗莎琳对DNA双螺旋结构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应该分享当年的诺贝尔奖。 2. 奥斯瓦尔德·埃弗里 埃弗里是大部分人没听说过的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是最早的分子生物学家之一,免疫化学先驱,曾长期在纽约市洛克菲勒研究院附属医院工作。 生物的遗传物质被证明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这是20世纪最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也已经被写入教科书无数年,但是它的发现者埃弗里却终生无缘诺贝尔奖。原因是诺贝尔奖委员会中的专家大佬Einar Hammarsten是坚定的蛋白质支持者,认为蛋白质才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埃弗里1955年去世之后三年,Hammarsten才去世。 3. 水谷哲 霍华德·马丁·特明在1975年因为逆转录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然而事实上,水谷哲才是发现逆转录酶的论文第一作者,因为《自然》期刊编辑擅自调换了论文排名,导致水谷哲没有成功获得诺贝尔奖。 4. 周芷:论文一作都不给诺贝尔奖? 周芷生于湖南省,成长于台湾,旅美分子生物学家。现为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系教授。 1993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与她的合作的理察·罗伯茨与麻州理工学院的菲利普·夏普,虽然1977 年发表在科学刊物细胞‘Cell": An amazing sequence arrangement at the 5′ ends of adenovirus 2 messenger RNA 的论文中,以电子显微镜进行实验的第一作者为周芷,罗伯兹为第4 位(也是最后一位,但当时论文并没有通讯作者制度,罗伯兹也非通讯作者),但周芷却成为遗珠。她曾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抗议,在国际学界引起不小回响。 5.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 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加拿大生理学家。1921年在多伦多大学作为弗雷德里克·班廷的助手共提炼了胰岛素。 弗雷德里克·班廷及约翰·麦克劳德因为发现胰岛素而获得1923年的诺贝尔奖。但是当时班廷及很多人都认为他的研究助手贝斯特才是实验的主要贡献者,班廷甚至拒绝与麦克劳德一起领奖,认为他没有资格。麦克劳德只是借用了班廷的主意,借用了一下实验室和10条狗,并让贝斯特担任助手帮助他实验而已。 班廷后来把自己奖金的一半分享给了贝斯特,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上,却始终不能出现贝斯特的名字。 6.铃木梅太郎 铃木梅太郎是日本化学家、维生素专家。曾任东京帝国大学名誉教授,也是理化学研究所创始人之一,帝国学士院会员,文化勋章获得者。。 1926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被授予克里斯蒂安·艾克曼和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爵士,因为他“发现抗神经炎的维生素”和“发现刺激生长的维生素”。这里“发现抗神经炎的维生素”就是维生素B1,也就是硫胺。 其实世界上最早提取维生素B1的人是铃木梅太郎,两度名列“日本十大发明家”。但是由于他的论文被翻译成德文时,没有标注“世界首例”,于是他错失了诺贝尔奖的资格。 7.北里柴三郎 北里柴三郎是大日本帝国的医学家和细菌学家,1901年曾与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一起被提名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只有贝林获奖。史书上已经承认血清疗法是由北里、贝林共同开发的。日本医学界设有贝林·北里奖以纪念他的贡献。 北里是许多重要机构的创始人,包括私立传染病研究所(现u30fb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土笔冈 养生 园(现u30fb北里大学北里研究所医院)、私立北里研究所(现u30fb学校法人北里研究所)。此外也是北里大学校祖、庆应义塾大学医学科(现u30fb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创始人兼初代科长、庆应义塾大学医院初代院长、日本医师会创始人兼初代会长。 前理化学研究所所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评论:“(大村智的获奖)达成了北里柴三郎教授的悲愿”。 8.冈崎令治冈崎恒子 冈崎令治是日本分子生物学家。出生于广岛市白岛人。日本分子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最大贡献是与其夫人冈崎恒子共同发现并命名了冈崎片段,被认为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很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 1966年,冈崎夫妇发现了DNA合成中后随链上形成的短片段——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并且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以及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ur)实验室的研讨会上发表。1967年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担任教授。1972年,冈崎夫妇进一步发现了与冈崎片段相关的RNA,成功构建起DNA半不连续复制模型。 1975年,由于早年在广岛核爆中遭遇核辐射引起的骨髓性白血病发作,44岁的冈崎令治在前往美国 旅游 期间病逝。在此之后,他的夫人,同时也是名古屋大学教授,冈崎恒子将他的研究继续了下去。 9.庄小威 她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最年轻外籍院士、哈佛大学物理与化学双料教授,现年45岁。2003年,庄小威拿下“麦克·阿瑟天才奖”,成为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科学家。 目前,庄小威在哈佛的实验室致力于开发以单分子成像、超高分辨率成像等光学成像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 “光凭看,你就能知道很多。”这句话出自美国棒球运动员Yogi Berra,庄小威经常以此来鼓励她的学生们。她提出的STORM(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技术),是单分子荧光成像方面的革命性技术,曾在2014年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此后,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委员曼斯·埃伦贝格回应称,贝齐格早在1995年就发表了相关论文,而PALM论文的投稿时间比STORM论文早了将近4个月。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制造纯碱的新方法,应获诺贝尔化学奖!一·赵忠尧 赵忠尧,因为年代问题肯定好多人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可是说到钱学森肯定很多人知道,当时有人总结说如果钱学森能和五个师相比的话,那么赵忠尧就能和十个师相比,可见他比钱学森厉害两倍来,而且他的学生也很厉害比如杨振宁啊邓稼先啊等等都是他的学生,可见这个人是多么厉害啊!他还是我们中国的原子能之父,等等等很多很多的名气,根本一下说不完。 因为成绩优异他就出国留学,在外国他学到了知识,当时外国正在研究导弹很可能就是对准我们国家,他知道后就准备回国来保护我们的安全,在美国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准备带回国进行研究,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他却被美国给截住,拿走了当时在外国学习记的笔记什么的,把他关在日本的监狱里,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国家的人都表示很不满意,极力要讨回公道,就连当时美国的科学家也为我们说话,美国实在没有理由了就把他放了,可是这件事还不算什么,接下来这件事就更让人们生气了。 就是这个世界欠他一个诺贝尔奖,他在美国的导师是非常有名的密立根,因为迫切想要学到更多的知识来拯救我们国家的他到外国后更是很刻苦的学习,希望学完后能帮助我们中国在科学上更进一步,当时密立根给了他一个非常难的题,而赵忠尧还觉得想要更难的突破自我。 其实这个题已经很难了,在这道题中他下了很多的功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中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得到了比较可靠的理论,最后他去拜访卢瑟福的时候,也得到了卢瑟福的赞赏,当时都有人说下一个诺贝尔奖肯定是赵忠尧,可是在几年后宣布诺贝尔奖的时候他并没有得到这个奖项,反而被别人给拿走了。这件事情出来后我们国家的人就对他的实验进行了研究,也得到了和他一样的结果,可是诺贝尔奖已经颁发给了别人,在很久后才有人对这个进行了解释,才说出了真正的原因,说当时在进行试验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赵忠尧发现的结果,所以对他的这项进行了判断是错误的。后来就有很多的科学家做了研究又发现这个实验室可靠的,可是诺贝尔奖已经发完了,最后相关人士对这件事说明了说当时判断错误才导致了赵忠尧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不过赵忠尧并不在意这件事,他只想做他的研究。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门捷列夫,1907年去世。凭借元素周期表,就有资格获得第一届诺贝尔化学奖。 2.开尔文勋爵,1907年去世。十九世纪的科学超人,完成的多项工作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完全有机会,有资格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奖。 3.玻尔兹曼和吉布斯,玻尔兹曼1906年去世,吉布斯1903年去世。他们生前还是有机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或化学奖。但是他们的工作在当时没有被广泛理解和重视,再加上英年早逝,只能和诺奖擦肩而过。 4.吴健雄,1997年去世。吴夫人是杰出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本应该在1957年就和杨振宁、李政道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但是在1957到1997漫长的40年时间中,诺奖似乎遗忘了吴夫人,真令人匪夷所思。 5.S.N.玻色和R.L.米尔斯,玻色1974年去世,米尔斯1999年去世。他们的工作不是不重要,也不是未被人理解,而是被巨人的光环所笼罩。以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理论为基础的超流、超导、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工作获得了不下5,6个诺贝尔物理奖。围绕杨-米尔斯方程诞生过7个诺贝尔物理奖和6个菲尔兹奖。玻色和米尔斯的工作只是因为和爱因斯坦,杨振宁这样的大咖搅和在了一起,而诺奖无意给爱因斯坦、杨振宁再颁一次奖,他们未获诺奖实在有点遗憾。 6.约翰.贝尔,1990年去世。虽然贝尔所处的时代,量子力学盛宴已过。但是贝尔还是执着地指出了冯.诺依曼在论证不存在隐变量过程中犯下的愚蠢错误,提出了贝尔不等式。这是继玻尔和爱因斯坦之后,量子力学理论最有意义的进展。揭示了世界远比我们的想象要复杂得多。 7.C.E.香农,2001年去世。也许有人会说香农是个数学家,但是这不对。香农开创的信息论底层逻辑是不折不扣的物理思想,信息论产生的影响主要也在物理世界,数学仅仅是在定量计算信息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信息即非能量也非物质,但却是人类理解物质世界的要素。信息目前还不在物理理论的框架内,它如何影响物质世界仍然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就连发明个光纤,CCD器件,甚至什么发蓝光的LED都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凭什么香农不行。

这个胡子的坏人是谁化学

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美国化学家。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WilliamStandishKnowles,1917年6月1日),美国化学家。因在手性催化还原反应方面的研究,和野依良治、巴里夏普莱斯一起获得2001年诺贝尔奖。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和2021年诺贝尔奖区别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巴里·夏 普雷斯和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获得。他们的贡献在于发现出 了一系列可以催化手性分子反应的分子。有机物分子中的一 个碳原子所连的4个原子或原子团均不相同时,该碳原子称 为手性碳原子,含手性碳原子的分子称手性分子,手性分子具有光学活性。10月6日,202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授予德国科学家本杰明·利斯特和美国科学家大卫·麦克米伦,以表彰他们对“不对称有机催化发展”的贡献,这对药物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使化学更加绿色。“这个催化概念既简单又巧妙,事实上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更早地想到它,”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约翰·奥克维斯特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两位新科诺奖得主的最大特点——坚持独特与原创,不走与别人雷同的路。

binap是什么化学物质

binap是指化学物质1,1"-联萘-2,2"-双二苯膦,简称联萘二苯磷。binap的分子式是C44H32P2,英文全称是 racemic-2,2"-Bis(diphenylphosphino)-1,1"-binaphthyl,是一种白色至类白色粉末,它的熔点280-285℃。其主要用于不对称氢化催化,羰基还原等。在有机化学中,可使用BINAP与钌、铑和钯的络合物催化剂进行对映选择性反应。作为该领域的先驱,野依良治和他的同事发现,铑和BINAP的络合物对于合成(-)-薄荷醇非常有效。这种合成方法最早由高砂电气有限国际公司工业化。也因为这项工作,野依良治获得了2001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binap的别名有联萘二苯基磷;外消旋联萘二苯基磷;1,1"-联萘-2,2"-二苯膦;1,1"-联萘-2.2"-二苯膦;1,1"-联萘-2,2"-双二苯膦;1,1"-联萘-2,2"-双二苯磷;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苯膦)-1,1"-联萘;(±)-2,2`-双(二苯磷)-1,1`-联萘;1,1"-联萘-2,2"-双二苯膦 (BINAP);(±)-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苯基膦)-1,1"-联萘 (BINAP)。

电子产品切片化验用什么化学实验

实验设备很多!!电缆实验室CPJ-25冲片机CPJ-30冲片机裁刀XP-19削片机JQ-6交联电缆纵横切片机JT300A型投影仪QJ57P型电桥带401B型老化箱RYS-1热延伸装置HW-Ⅱ恒温水浴LP-10-C橡塑多头测厚仪Jan-76玻璃恒温水浴UX4200S电子天平金属材料拉力试验机TH5000系列电子万能材料拉力机电力专用车电力专用指挥车应急电源车电力预防性试验车电力耐压试验车带电作业车化学试验车电缆试验车在线监测、巡检设备ED0506系列数字式SF6气体微水、密度综ED0502F型六氟化硫在线监测报警系统ED0308系列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ED0210型变压器油中气体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容性设备及避雷器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变电站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ED0702A型本安型在线式氢气露点仪ED0704型在线式氢气纯度分析仪ED0710系列在线式氢气综合分析仪绝缘耐压试验设备SJTU系列冲击电压发生器YDQ系列充气超轻型试验变压器YDQD系列带抽头充气式多用高压试验变压器YDQW系列充气无晕超轻型试验变压器YDQJC系列充气式串激高压试验变压器YD系列油浸式高压轻型试验变压器YDJC系列串激轻型试验变压器EDCDP系列超低频高压发生器GTU系列高电压大容量充气式无局放高压组合电JY系列绝缘筒式无局放全绝缘试验变压器EDCZB-09型操作波发生器装置GTB系列干式高压试验变压器ED2690/ED2691智能耐压测试仪ED2671A通用交/直流耐压测试仪ED2670/ED2670A通用交流耐压测试ZDTC系列高压试验变压器电动操作台ED2672/ED2672A耐压/绝缘电阻测ED2670B通用交/直流耐压测试仪TPXB系列调频串联谐振装置TC系列高压试验变压器操作台XC系列高压试验变压器操作箱TPXB-B系列变电站电器设备交流耐压调频串TPXB-C系列CVT检验用工频串联谐振装置TPXB-D系列电缆交流耐压调频串联谐振装置TPXB-E系列发电机交流耐压调频调感串联谐TPXB-F系列发电机交流耐压工频串联谐振装TPCB系列变频控制电源EDYD系列激励变压器EDFC系列电容分压器EDDK系列电抗器DMA2550型绝缘电阻测试仪DMB5000型绝缘电阻测试仪DMC2000型绝缘电阻测试仪DMD系列绝缘电阻测试仪DME2305型数显绝缘电阻测试仪DME2306型数显绝缘电阻测试仪Q50-300放电保护球隙FRC系列交直流数字分压器H9840型保护式直流数字微安表高压滤波电容TAG6000型无线高压核相器2DL系列高压硅堆FZ系列高压直流放电棒FRD型高压核相器YDQ-Ⅱ型声光伸缩验电器400ml标准式试油杯均压球水电阻警示灯,警示牌EDC系列高压电容测试导线、电流型、电压型多功能连接件,接插件变压器试验设备BRTC-I型阻抗法绕组变形特性测试仪BRTC-II型频响法绕组变形特性测试仪BTRC-III型频响法、阻抗法变压器绕组变ED0202A系列变压器综合特性测试台ED0202B系列变压器综合特性测试台ED0202C系列全自动变压器综合特性测试台ED0203型变压器变比全自动测试仪ED0203B型全自动三相变压器变比测试仪ED0204-1型(原H9820)变压器直流ED0204-2型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ED0204-3型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ED0204-5型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ED0204-10型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ED0204-20型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ED0204-40型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ED0204-III型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ED0205型变压器损耗线路参数测试仪ED0207型变压器容量及空负载特性测试仪ED0209型电抗器电参数测试仪EDBYKC-2000A型电力变压器有载开关EDBYKC-2000B型电力变压器有载开关EDTCD-2008型局部放电检测仪ED2102系列数字式局部放电检测仪JZF—10校正脉冲发生器JZF-9型校正脉冲发生器60KV-1000PF无局部放电耦合电容60-300KV-1000PF无局部放电耦合EDGLB系列倍频发电机电源隔离滤波器EDLB系列电源隔离滤波器EDKLB系列滤波控制电源TPCB-W系列纯净变频综合试验电源EDBP系列倍频发电机组SBF系列三倍频发生器EDGWS型工频介质损耗自动测试仪EDDX6000型异频介质损耗自动测试仪RLC—9QYG系列瓦斯(气体)继电器压力释RLC-8QYG气体继电器压力释放阀自动测试红外热像仪HM-160红外热像仪E8-N红外热像仪HM-200红外热像仪E8-TN红外热像仪HM-300红外热像仪E8-GN红外热像仪HY-S280红外热像仪HY-S380红外热像仪HY-G90红外热像仪HY-6800红外热像仪HR-600红外热像仪JK150红外热像仪JK350红外热像仪JK650红外热像仪SAT-JK150/350/650-V红外热SAT-CK350-VN红外热像仪SAT-CK351-N红外热像仪SAT-CK350-U红外热像仪SAT-CK350-W红外热像仪HRYXJ-A(384)红外热像仪HRYXJ-A(160)红外热像仪YRH250红外热像仪YRH-600矿用本质安全型红外热像仪NV618夜间驾驶安全辅助系统NV628夜间驾驶安全辅助系统MC601体温筛查红外热像仪MC602体温筛查红外热像仪MC603体温筛查红外热像仪MC602C体温筛查红外热像仪避雷器测试设备ED0401-I型避雷器放电记录器校验仪ZGF-Q系列轻便型直流高压发生器ED0401-II型雷击(放电)计数器校验器ZGF系列便携式直流高压发生器ED0403—II型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ZGF-600kV/5mA直流高压发生器ED0402-I型氧化锌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仪ED0402-II型氧化锌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ED0403—I型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开关检测设备ED0301HMT开关低压断路器测试仪ED0301C型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ED0301A型接触器同步测试仪ED0301B型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ED030G型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ED0303B型回路电阻测试仪ED0302A型高压开关操作电源ED0302B型高压开关动作试验仪ED0303A型回路电阻测试仪ED0301E型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ED0301F型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ED0301H型石墨触头开关测试仪ED0303C型回路电阻测试仪ED0301D型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ED0304-I型真空度测量仪ED0304-II型真空度测量仪ED0305A煤矿开关综合测试台ED0305B型高压开关试验电源车ED0306系列通用温升测量系统DDG系列便携式大电流发生器ED0309型直流断路器安秒特性测试系统ED0307-1开关特性智能测试系统ED0307-2型开关特性智能测试系统ED0307-3型开关特性智能测试系统ED0308型高压断路器磨合测试系统ED0310型开关柜局放监测整体解决方案ED03011A型高压开关柜接地电阻测试仪ED03011B型高压开关柜接地电阻测试仪电机检测设备EDHNZ-1型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测试仪EDR-102型发电机特性测试仪ED2605型匝间绝缘冲击耐压试验仪EDHNZ-3型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测试仪EDHNZ-4型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测试仪EDTS系列电动机综合测试台优越的低速加载能力基本上从零速开始就可以提供油化分析检测设备EDWS-3型微量水分测定仪EDWS-5型微量水分测定仪EDWS-8型微量水分测定仪EDBSD-2型闭口闪点测试仪EDBSD-07型闭口闪点测定仪EDKSD-3型开口闪点测定仪EDKSD-07型开口闪点全自动测定仪EDZL—2型自动张力仪EDZL—3型自动张力仪EDSZ—3型石油产品酸值全自动测定仪EDPH-07型水溶性酸测定仪EDND-2型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仪EDND-3型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仪EDZND-8型凝点倾点测定仪EDZND-10型凝点自动测定仪EDWS-10型油中水分测定仪EDSKD—3型绝缘油体积电阻率自动测定仪EDDZ-3型多功能振荡仪EDDW-1型低温稳定型实验仪EDXS-2型液相锈蚀测定仪EDXS-3型液相锈蚀测定仪EDRH-3型破乳化测定仪EDPM-07型泡沫特性测定仪EDRD-09型全自动自燃点测定仪EDKF-09型空气释放值测定仪EDZY-08型全自动旋转氧弹值测定仪EDFF型电阻探针腐蚀监测仪EDLQ-2型沥青油污器皿清洗器EDZL-2A型石油产品蒸馏仪EDSY-1型恒温水浴EDIJJ—II型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EDIJJ—IIB型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EDIJJ—III型三杯式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EDIJJ—VI型六杯式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DZL系列单级高效真空滤油机DZL-A系列双级高效真空滤油机LY系列板框压力式滤油机SL系列手提式滤油机ED6000型一体化精密油介损测试仪EDMD系列密度仪SF6气体检测回收设ED0501B型精密露点仪ED0501D型精密露点仪(SF6微量水分测ED0501E型精密露点仪(SF6微量水分测ED0501F型冷镜式精密露点仪DMT-142P型精密露点仪DMT-242系列便携式SF6露点仪ED0502A型高精度SF6气体检漏仪ED0502B型SF6定量检漏仪ED0502C型六氟化硫气体检漏仪ED0502D型六氟化硫气体检漏仪ED0502E型SF6气体定量检漏仪ED0502F型六氟化硫在线监测报警系统ED0503A型SF6纯度分析仪ED0503B型SF6纯度分析仪ED0503C型SF6气体浓度(百分比)分析ED0504A型SF6分解产物检测器ED0504B型SF6故障定位分析仪ED0504C型SF6智能分解产物测试仪ED0505C型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仪ED0505D型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仪ED0506系列数字式SF6气体微水、密度综ED0507C型SF6断路器转接过滤装置ED0507D型SF6开关维护多功能接头附件ED0507E型SF6气体取样装置ED0508DP型SF6综合测试仪ED0508DF型SF6综合测试仪ED0508PF型SF6综合测试仪ED0508DPF型SF6综合测试仪ED0510型激光型sf6气体和氧气在线检测ED0511型SF6气体泄漏激光成像仪EDHC-12Y型SF6气体回收装置EDHC-38Y-160W型SF6气体回收充EDHC-15Y-15W型SF6气体回收净化EDHC-15Y-15L型立式SF6气体回收EDHC-RF300C型SF6气体回收净化提ED30C型SF6气体微型无油回收装置VCH-B046R02型抽真空装置VCH-8型SF6气体抽真空充气装置VCH-16型SF6气体抽真空充气体装置VCH-30型SF6气体抽真空充气装置VCH-70型SF6气体抽真空充气装置VCH-150型SF6气体抽真空充气装置SF6气体储罐Mega系列全自动SF6气体回收装置Compact系列手动SF6气体回收装置Economy系列全自动SF6气体液态回收装C500R02SF6称重储存罐ED280C型小型SF6气体无油回收装置H2气体分析检测设备DMT-242型便携式氢气露点仪ED0702A型本安型在线式氢气露点仪ED0702B型在线式露点仪ED0702C型Transmet本安型在线式ED0703型便携式热导型氢气纯度分析仪ED0704型在线式氢气纯度分析仪ED0705型便携式氢中氧、氧中氢分析仪ED0706A型在线式氢中氧H2-O2分析仪ED0706B型在线式氧中氢O2-H2分析仪ED0707型数字式气体检漏仪ED0708型在线式氢气泄漏报警系统ED0709A型便携式氢气综合测试仪ED0709B型便携式氢气综合测试仪ED0709C型便携式氢气综合测试仪ED0709D型便携式氢气综合测试仪ED0710系列在线式氢气综合分析仪二次回路、保护设备MPT2300A型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系统MPT2300B型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系统MPT2300C型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系统MPT4330(MPT4340)型微机型继电MPT6430(MPT6440)型微机型继电MPT2800型同期装置测试仪ED0101A型单相热继电器测试仪(电动机保ED0101B型单相热继电器测试仪(电动机保ED0101C型三相热继电器测试仪(电动机保ED0101D型三相热继电器测试仪(电动机保ED0102型功率差动继电器校验仪ED0103A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动作特性测试ED0104型继电保护校验仪ED0105型综合移相器ED0107A型断路器模拟试验装置ED0107B型断路器模拟试验装置ED0107C型断路器模拟试验装置ED0107D型断路器模拟试验装置ED0601型漏电保护器测试仪ED0602型数字毫秒计ED0603型相序表ED0604A型数字双钳相位伏安表ED0605A型保护回路矢量分析仪ED0605B型保护回路矢量分析仪ED0606B型智能三相用电检查仪ED0607A型三相多功能伏安相位表ED0607B型智能型三相相位伏安表ED0608型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测试仪ED0609型低频信号发生器(原DPX-IIED0610型单节蓄电池电池活化仪ED0611型蓄电池组巡回监测仪ED0612-30型智能蓄电池放电负载测试仪ED0612-50型智能蓄电池放电负载测试仪ED0612-100型智能蓄电池放电负载测试ED0612-150型智能蓄电池放电负载测试ED0612-200型智能蓄电池放电负载测试3551型蓄电池内阻测试仪ED0604A型数字双钳相位伏安表运行线路检测设备ZD-3型复合绝缘子带电检测仪ED-5700型绝缘子分布电压测试仪EDHZD-1型电缆故障定位仪EDHZC-3型电缆故障测试仪EDHZC-4型电缆故障测试仪EDHZC-5型通信电缆故障测试仪EDSB-1型电缆识别仪EDSB-2型带电电缆识别仪EDZS-1型电缆扎伤器EDZS-2型电缆安全刺扎器EDHZC-6型地下管线探测仪脉冲电容EDGY-3型电缆故障用一体化高压发生器EDGY-4型电缆故障用分体高压发生器EDHZD-2型液显多功能定点仪EDWG-16型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LY-DY-III型智能型电导盐密仪ED2006型灰密测量成套装置ED2007型高低压钳形电流表ED2007B型高低压钳形电流表ED2008A型全自动电容电感测试仪ED2008B型全自动电容电桥测试仪ED2008C型配网电容电流测试仪接地装置检测设备ED4001型双钳口接地电阻测试仪ED4002型双钳口接地电阻测试仪(高压铁塔ED4003型双钳口接地电阻测试仪ED4004型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测试仪EDWR-II型大型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仪EDWR-III型大型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仪EDJC-I型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仪ED2668型智能接地电阻测试仪ED2667型通用接地电阻测试仪ED2571型数字式接地电阻测试仪EDTY型电气设备地网导通检测仪DJZ系列发电厂和变电所接地电阻测试装置ETCR2100+型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ETCR2000+型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互感器计量检测设备EDHP型一体化互感器检定装置EDJHP型极速全程控源互感器检定装置EDHG—III型中文大液晶智能型互感器校验EDHG—V型智能型互感器校验仪EDHL—II型电流互感器现场测试装置EDHL—I型电流互感器(误差分析)测试仪EDYJ—II型二次压降全自动测试仪EDFH—II型互感器二次负荷在线测试仪EDYF-I型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仪HJQ系列精密电压互感器(充气式)HJY系列精密电压互感器(油浸式)HJG系列精密电压互感器(干式)HL系列标准电流互感器EDFY-95型电压互感器负荷箱EDFY-96型电流互感器负荷箱EDFY98电流电压互感器负载箱DL系列大电流测试导线HLS系列三相标准电流互感器ED2000A型便携式互感器综合测试仪ED2000B型互感器综合测试仪ED2000C型CT、PT互感器综合测试仪ED2000D型CT、PT互感器综合测试仪ED2000E型互感器综合测试仪ED2000F型互感器综合测试仪ED2000G型互感器综合测试仪ED2000H型CT、PT互感器综合测试仪(ED2000I型智能型CT综合测试仪ED2000J型智能型CT,PT综合测试仪电能表检定装置ED601系列单相电能表检定装置ED602型单相宽量程标准电能表ED603系列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ED604三相宽量程标准电能表SH15型单相电工表ED3000A型单相便携式电能表检定装置ED3000B型单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ED3000C型三相便携式电能表检定装置ED3000D型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校验仪电工仪表及检定装置GZX92D高压高阻箱GZX92E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GZX92F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GZX92高压高阻箱GSB-94高压直流数字电压表GFJ99高压电阻分压箱GFJ06高压电阻分压箱DZ-2000型直流电桥电阻箱电位差计智能检DZH-2006型高阻箱高压表智能检定装置JH-5型精密恒流源JH-10A型可程控宽范围高精密恒流源JDB-1接地电阻表检定装置JJZ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QS39a高压电桥QS30高压电桥QS19A高压电容电桥QS18A万用电桥QJ19直流单双臂电桥QJ23a直流单臂电桥QJ24a携带式直流双臂电桥QJ24/FMQJ24携带式直流双臂电桥QJ26直流双臂电桥QJ31/FMQJ31直流单双两用电桥QJ32单双臂电桥QJ35A、QJ35B型变压比电桥QJ35、QJ35-1型变压比电桥QJ36直流单双臂电桥QJ41电雷管测试仪QJ42/FMQJ42直流单双臂电桥QJ43/FMQJ43直流单双臂电桥QJ44/FMQJ44直流单双臂电桥QJ45/FMQ45线路故障测试器QJ47型携带式直流单双臂电桥QJ48型比较电桥QJ49a直流单臂电阻电桥QJ55比较式电桥QJ57直流电阻电桥QJ58比较仪式测温电桥QJ60教学用直流单双臂电桥QJ64直流电阻电桥QJ65直流单双臂电桥QJ71携带式直流单双臂电桥QJ72携带式直流单双臂电桥QJ23直流单臂电桥0.2级D61型电动系交直流毫安/安培/伏特1.0级L7/1-5型整流系平均值/有效值伏0.5级MZ13型直流成套仪表0.5级MZ12型交直流成套仪表0.5级L17型整流系交流三相有功瓦特表无功0.5级T69-A电磁系交流安培表(100A0.5级T77型电磁系交直流毫安/安培/伏特0.5级T51型电磁系交直流毫安/安培/伏特0.2/0.5级C79-A.V.mV直流安培0.5级/1.0级C77型直流微安/毫安/安0.5级/1.0级单量限/多量限C65型直流0.2级C64-A.V.VA直流安培/伏特/1.0级/1.5级D3-φ电动系单相相位功率0.5级D9型中频交直流毫安/安培表/伏特表0.5级D8型电动系中频交直流毫安/瓦特/伏0.5级D51-W电动系交直流单相瓦特表0.5级D77-W电动系交直流单相瓦特表0.5级D63-W电动系中频单相瓦特表0.5级COSφ=0.2/1.0级COSφ=0.2级D76型电动系交直流毫安/安培/伏特0.2级D65-HZ型电动系频率表0.2级D61型电动系交直流毫安/安培/伏特0.1级D4型电动系交直流安培/伏特/瓦特表

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过渡金属由于具有未充满的价层d轨道,基于十八电子规则,性质与其他元素有明显差别。  由于这一区很多元素的电子构型中都有不少单电子(锰这一族尤为突出,d(5)构型),较容易失去,所以这些金属都有可变价态,有的(如铁)还有多种稳定存在的金属离子。过渡金属最高可以显+7(锰)、+8(锇)氧化态,前者由于单电子的存在,后者由于能级太高,价电子结合的较为松散。高氧化态存在于金属的酸根或酰基中(如:VO4(3−)钒酸根,VO2(2+)钒酰基)。  对于第一过渡系,高氧化态经常是强氧化剂,并且它们都能形成有还原性的二价金属离子。对于二、三过渡系,由于原子半径大、价电子能量高的原因,低氧化态很难形成,其高氧化态也没有氧化性。同一族的二、三过渡系元素具有相仿的原子半径和相同的性质,这是由于镧系收缩造成的。  由于空的d轨道的存在,过渡金属很容易形成配合物。金属元素采用杂化轨道接受电子以达到16或18电子的稳定状态。当配合物需要价层d轨道参与杂化时,d轨道上的电子就会发生重排,有些元素重排后可以使电子完全成对,这类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相反,当价层d轨道不需要重排,或重排后还有单电子时,生成的配合物就是顺磁性的。反磁性的物质没有颜色,而顺磁性的物质有颜色,其颜色因物质而异,甚至两种异构体的颜色都是不同的。一些金属离子的颜色也是有单电子的缘故。  大多数过渡金属都是以氧化物或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只有金、银等几种单质可以稳定存在。  最典型的过渡金属是4-10族。铜一族能形成配合物,但由于d(10)构型太稳定,最高价只能达到+3。靠近主族的稀土金属只有很少可变价态。12族元素只有汞有可变价态,锌基本上就是主族金属。由于性质上的差异,有时铜、锌两族元素并不看作是过渡金属,这时铜锌两族合称ds区元素。

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过渡金属由于具有未充满的价层d轨道,基于十八电子规则,性质与其他元素有明显差别。  由于这一区很多元素的电子构型中都有不少单电子(锰这一族尤为突出,d(5)构型),较容易失去,所以这些金属都有可变价态,有的(如铁)还有多种稳定存在的金属离子。过渡金属最高可以显+7(锰)、+8(锇)氧化态,前者由于单电子的存在,后者由于能级太高,价电子结合的较为松散。高氧化态存在于金属的酸根或酰基中(如:VO4(3u2212)钒酸根,VO2(2+)钒酰基)。  对于第一过渡系,高氧化态经常是强氧化剂,并且它们都能形成有还原性的二价金属离子。对于二、三过渡系,由于原子半径大、价电子能量高的原因,低氧化态很难形成,其高氧化态也没有氧化性。同一族的二、三过渡系元素具有相仿的原子半径和相同的性质,这是由于镧系收缩造成的。  由于空的d轨道的存在,过渡金属很容易形成配合物。金属元素采用杂化轨道接受电子以达到16或18电子的稳定状态。当配合物需要价层d轨道参与杂化时,d轨道上的电子就会发生重排,有些元素重排后可以使电子完全成对,这类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相反,当价层d轨道不需要重排,或重排后还有单电子时,生成的配合物就是顺磁性的。反磁性的物质没有颜色,而顺磁性的物质有颜色,其颜色因物质而异,甚至两种异构体的颜色都是不同的。一些金属离子的颜色也是有单电子的缘故。  大多数过渡金属都是以氧化物或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只有金、银等几种单质可以稳定存在。  最典型的过渡金属是4-10族。铜一族能形成配合物,但由于d(10)构型太稳定,最高价只能达到+3。靠近主族的稀土金属只有很少可变价态。12族元素只有汞有可变价态,锌基本上就是主族金属。由于性质上的差异,有时铜、锌两族元素并不看作是过渡金属,这时铜锌两族合称ds区元素。

化学:什么是过渡元素?详细!

过渡元素过渡元素(transitionelements)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IIB族的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价电子依次充填在次外层的d轨道上,因此,有时也把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包括在过渡元素之中。另外,ⅠB族元素(铜、银、金)在形成+2和+3价化合物时也使用了d电子;ⅡB族元素(锌、镉、汞)在形成稳定配位化合物的能力上与传统的过渡元素相似,因此,也常把ⅠB和ⅡB族元素列入过渡元素之中。过渡元素的特征性质有:①它们都是金属,具有熔点高、沸点高、硬度高、密度大等特性,而且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好,不同的过渡金属之间可形成多种合金。②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中可能有成单的d电子,电子的自旋决定了原子或分子的磁性。因此,许多过渡金属有顺磁性,铁、钴、镍3种金属还可以观察到铁磁性。可用作磁性材料。③过渡元素的d电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参与化学键的形成,可以表现出多种的氧化态。最高氧化态从钪、钇、镧的+3一直到钌、锇的+8。过渡元素在形成低氧化态的化合物时,一般形成离子键,而且容易生成水合物;在形成高氧化态的化合物时,形成的是共价键。④过渡元素的水合离子在化合物或溶液中大多呈显一定的颜色,这是由于具有不饱和或不规则的电子层结构造成的。⑤过渡元素具有能用于成键的空d轨道以及较高的电荷/半径比,都很容易与各种配位体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过渡金属大多有其独特的生产方法:电解法、金属热还原法、氢还原法和碘化物热分解法。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VIII族的元素。共有三个系列的元素(钪到镍、钇到钯和镧到铂),电子逐个填入他们的3d、4d和5d轨道。有时人们把过渡元素的范围扩大到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因此有时也把铜族元素包括在过渡元素范围之内。锌族元素(IIB)形成稳定配位化合物的能力上与过渡元素很相似,因此也有人建议把锌族元素归入过渡元素范围。各系列过渡元素的与阿兹半径自左而右缓慢递减,各族元素的半径自上而下略有增加,但不像主族元素增加的那样显著。过渡元素的特征性质有以下几点。(1)都是金属,具有熔点高、沸点高、硬度高、密度大等特性;并有金属管则及延展性、高导电性和导热性。例如钨和钽的通电分别是3410℃和2996℃。不同的过渡金属之间可以形成多种合金。(2)过渡元素中的d电子参与了化学键的形成,所以在它们的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最高氧化态从每行起始元素(钪、钇、镧)的+3增加到第六个元素(钌、锇)+8。在过渡元素的每个竖列中,元素的最高氧化态一般体现在该列底部的元素中,例如铁、钌、锇这一列里,铁的最高氧化态是+6,而锇的则达到+8。(3)过渡元素具有能用于成键的空d轨道和较高的电荷/半径比,容易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例如能形成Au(CN)2-配离子,可用于地品味金矿中回收金。此外,维生素B12是Co(III)的配合物,血红素是Fe(III)的配合物。过渡元素常用作催化剂。

铁粉化学式

铁粉化学式是:Fe。铁粉是指由铁制成的极细小的颗粒状物质。铁是一种化学元素,属于过渡金属元素,铁粉属于单质,原子序数为26,化学式为Fe。所以铁粉化学式是:Fe。

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谁

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兰,在1901年,成就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恩斯特(R.Ernst) (1933-) 恩斯特,瑞士科学家,他发明了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而获奖。经过他的精心改进,使核磁共振技术成为化学的基本和必要的工具,他还将研究成果应用扩大到其他学科。 1966年他与美国同事合作,发现用短促的强脉冲取代核磁共振谱管用的缓慢扫描无线电波,能显著提高核磁共振技术的灵敏度。他的发现使该技术能用于分析大量更多种类的核和数量较少的物质,他在核磁共振光谱学领域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一种能高分辨率地."二维"地研究很大分子的技术。科学家们利用他精心改进的技术,能够确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研究生物分子与其他物质,如金属离子.水和药物等之间的相互作用,鉴定化学物种,研究化学反应速率。 “诺贝尔奖”被神化,有必要还原其真实面目,把它请下神坛。世人只看到它光彩夺目的一面,却不知它的诸多阴暗面,这是有必要让大众知晓的,也是我创立“新诺贝尔奖”的起因。“新诺贝尔奖”以促进“老诺贝尔奖”的改革为宗旨,同时肩负纠正和弥补“老诺贝尔奖”历史上的失误和缺憾的责任;揭露“老诺贝尔奖”以往的评审黑幕,给那些现任的评委以警示。“新诺贝尔奖”是顺应新时代的产物,她采纳了科学界对“老诺贝尔奖”的所有改革建议,她是科学界的心声。“新诺贝尔奖”是“老诺贝尔奖”的改革试验田,以此评估改革效果,总结利弊得失,促使“老诺贝尔奖”最终迈出改革步伐。“新诺贝尔奖”是“老诺贝尔奖”今后改革道路上的一面镜子,通过她可以看到后者的诸多失误和遗憾,使其能经常审视过去,进而更好地开创未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虽然时光不能倒流,但荣誉却可以追授,多一份关注,少一份遗憾。给生者以无尽的爱,给逝者以不朽的名。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由于过去奖励了不少与化学交叉的工作,诺贝尔化学奖一度被认为是“理综奖”,目前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2次,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评选结果于北京时间10月6日17时45分许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该奖项由德国科学家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David W.C. MacMillan)获得,两人因在“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来源:社交媒体    这两名科学家究竟是个什么来头?   公开资料显示,本亚明·利斯特,1968年生于法兰克福,是一名德国化学家。他曾在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化学专业,1997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并留所任助理教授。2003年起,利斯特入职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于2005年荣升为教授。   本亚明·利斯特主要从事有机催化与合成,是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他发展了一种新型不对称催化模式:手性抗衡阴离子导向的不对称催化。手性特征,是左手与右手的关系,可以镜面重合而无法在空间上完整重叠。   本亚明·利斯特(左)和戴维·麦克米伦(右)(来源:路透社)   戴维·麦克米伦,1968年出生于苏格兰,是美国有机化学家,也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10年至2015年期间担任化学系系主任。   麦克米伦在格拉斯哥大学获得了化学学士学位后选择离开英国,他前往美国,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拉里·奥夫曼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他的博士研究,并于1996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1998年7月,麦克米伦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成员开始了他的独立研究生涯。2000年6月,他加入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他和他的小组将研究兴趣集中在对映选择性催化的新方法上。   麦克米伦的研究小组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取得了许多进展,并将这些新方法应用于一系列复杂天然产物的合成。    “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又是个啥?   由于过去奖励了不少与化学交叉的工作,诺贝尔化学奖一度被认为是“理综奖”,而今年奖励“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不少人,尤其是化学工作者认为,这是回归传统化学。   构建分子是一门困难的艺术,而本亚明·利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开发了一种精确的分子构建新工具:有机催化。CNN报道称,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成员佩妮拉·维通-斯塔夫谢德表示,他们二人的发现“为如何‘组装"化学分子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这种新型‘工具箱"在今天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比如说在药物发现和精细化学品生产,而且还极大地造福人类。”维通-斯塔夫谢德补充说道。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分子的构建,小到在电池中储存能量,大到抑制疾病的恶化都离不开分子的构建。而这项工作又需要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控制和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但不会成为产品最终的一部分。   报道称,一直以来,研究人员都认为只有金属和酶这两种类型催化剂。而在2000年,利斯特和麦克米伦各自发现了第三种催化剂,也被称为不对称有机催化。   据了解,在过去的20年间,这种新型催化剂已经被应用到了不少领域,包括用于制造新药和在太阳能电池中捕捉光的分子。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称赞他们二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相关报道截图(来源:CNN)   CNN报道称,利斯特在接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电话时,自己正在和妻子在咖啡店喝咖啡。利斯特说:“当时我的手机屏幕上出现瑞典的来电,我看着我太太,我太太也看着我,下一秒我就跑出了咖啡店。你知道,这真的是太惊人,太特别了。”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2    过去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   2020年——法国和美国科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获奖,获奖理由是“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2019年——美国和日本3位科学家 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lingham、Akira Yoshino获奖,获奖理由是“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   2018年——美国科学家Frances H. Arnoid获奖,获奖理由是“研究酶的定向进化”;另外两位获奖者是美国的George P. Smith和英国的Sir Gregory P. Winter,获奖理由是“研究缩氨酸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   2017年——瑞士、美国和英国3位科学家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获奖,获奖理由是“研发出冷冻电镜,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测定”。   2016年——法国、美国、荷兰3位科学家Jean-Pierre Sauvage、J. Fraser Stoddart和Bernard L. Feringa获奖,获奖理由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2015年——瑞典、美国、土耳其3位科学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获奖,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机制研究”。    诺贝尔化学奖小知识   ——截至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2次,没有颁发的8年分别是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年。   ——1901年至2020年,共186人次获奖,实际获奖个人为185人,因为英国科学家Frederick Sanger于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奖。   ——112次颁奖中,63次为单独获奖者,24次为2人共享,25次为3人共享。   ——最年轻的获奖者是法国科学家Frédéric Joliot,1935年因“合成新的"放射性元素”与妻子Irène Joliot-Curie一起获奖,时年35岁。   ——最年长的获奖者是美国科学家John B. Goodenough,2019年因“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获奖,时年97岁。他也是迄今为止所有诺奖得主中获奖时最年长的一位。   ——185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有7位女性。分别是1911年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另外还获得1903年的物理学奖)、1935年的Irène Joliot-Curie、19 64年的Dorothy Crowfoot Hodgkin、2009年的Ada Yonath、2018年的Frances H. Arnold,以及2020年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

中国有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吗

没有。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只有医学奖屠呦呦,文学奖莫言,还有一个物理学奖杨振宁。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