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简述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文献有哪些

夏商周三代中国文明的起源(夏鼐)商周神话与美术中所见人与动物关系之演变(张光直)诸子天人论导源(傅斯年)共同的西周经历(李峰)春秋战国时代说儒(胡适)春秋时代的政治与社会(雷海宗)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张荫麟)战国军功官僚集团的性质定位(杨师群)秦汉时代汉代的对外关系(余英时)汉代农业分析(许倬云)论轮台诏(田余庆)英雄与名士(贺昌群>魏晋南北朝时代汉魏之际封建说(节选)(何兹全)《晋书·赵至传》中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唐长孺)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陈寅恪)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缪钺)魏晋南北朝史学与王朝禅代(周一良)隋唐五代时代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内藤湖南)唐之府兵及扩骑(岑仲勉)唐代的科举制度(王仲荦)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严耕望)冯道——官僚的最高典型(范文澜)《瘗鹤铭》之谜(卞孝萱)宋代论宋太祖收兵权(聂崇岐)“黄龙痛饮”考释(邓广铭)关于北宋乡村下户的差役和免役钱问题(朱瑞熙)南宋海外贸易收入及其在财政岁赋中的比率(郭正忠)辽西夏金时代辽代四时捺钵考五篇·四时捺钵总论(傅乐焕)论西夏使臣的“蕃号”问题(白滨)猛安谋克制的制定及其发展——太祖、太宗时代(三上次男)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刘浦江)元代蒙古答刺罕考(韩儒林)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杨志玖)耶律楚材、刘秉忠、李孟合论——蒙元时代制度转变关头的三位政治家(陈得芝)元朝的统一与统合:以汉地、江南为中心(萧启庆) 明代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梁启超)周忱的赋役改革和财政改革(伍丹戈)个别手工业部门中所见到的资本主义萌芽(节选)(许大龄)东林学派的经济思想和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节选)(洪焕椿)明清江南市镇的专业化分布格局(樊树志) 清代(鸦片战争前)清世宗夺嫡考实(王钟翰)论清代人事回避制度(韦庆远)“摊丁人地”的意义(郭松义)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吴承明)论改土归流的进步作用(张捷夫)清代学术思想特色简论(王俊义黄爱平)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论文选刊

雕镌天花乱坠的世界 辛德勇 2011-3-23所谓“天凤三年鄣郡都尉”砖铭文与秦“故鄣郡”的名称以及莽汉之际的年号问题(上) 辛德勇 2011-3-7题天一阁旧藏明刻本《天台集》 辛德勇 2011-1-13补谈所谓“匆匆不暇草书” 辛德勇 2010-12-8金匮石室与残砖断瓦 辛德勇 2010-11-17唤起废墟遗址中酣睡的文化性灵 荣新江 2010-11-15关于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铭》的若干问题 刘浦江 2010-10-12祖宗之法:再论宋太祖誓约及誓碑 刘浦江 2010-10-12说阜昌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 辛德勇 2010-8-24掩映之间——宋代尚书内省管窥 Deng Xiaonan 2010-5-21出土材料与唐宋女性研究 Deng Xiaonan 2010-5-21The Soviet Impact on Gender Equality in China in the 1950s" Zang Jian 2010-5-7Further Remarks Sogdian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Rong Xinjiang 2010-5-7Newly discovered Chinese-Khotanese Bilingual Tallies Rong Xinjiang 2010-5-7On the Dating of the Khotanese Documents from the Area of Khotan Zhang Guangda and Rong Xinjiang 2010-5-7The Name of the So-callde Tumshuqese Langguage Rong Xinjiang 2010-5-7草原地带の突厥石人から见た东西文化交流 Wang Xiaofu 2010-5-7近世以後における中国都市形态史研究 Li Xiaocong 2010-5-7The end of the Five Virtues theory:Changes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 since the Song Dynasty Liu Pujiang 2010-5-7契丹名、字研究——文化人类学の视点からみた父子连名制 Liu Pujiang 2010-5-7近年における北京吴简研讨班の主要成果につぃて Luo Xin 2010-5-7中国古地図の再会——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図の整理と考察 Li Xiaocong 2010-5-7拝火教と突厥の盛衰 Wang Xiaofu 2010-5-7日本の人文学杂感――中国史研究を中心として Deng Xiaonan 2010-5-7多面的な政治业绩と调查宋代の情报处理システム Deng Xiaonan 2010-5-7考古资料と唐宋女性史研究――唐代西北と宋代华北を事例として Deng Xiaonan 2010-5-14TheAncestors" Family Instructions:Authority and Sovereignty in Song China Deng Xiaonan 2010-5-7白江口の战いに関する历史的地名の考证 Wang Xiaofu 2010-5-7靺鞨、女真逓兴述论——渤海国を中心として Wang Xiaofu 2010-5-7Chinese maps in the Collections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Li Xiaocong 2010-5-7Women Returning Home-A Topic of 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Zang Jian 2010-5-7Autorite imperiale et gouvernement dans la Chine medievale Deng Xiaonan 2010-5-10Women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Song China Zang Jian 2010-5-7Women in Turfan during the Sixth to Eighth Centuries: A Look at their Activities outside the Home Deng Xiaonan 2010-5-10论细柳仓与澄邑仓 辛德勇 2010-3-25越王勾践徙都琅邪事析义 辛德勇 2010-3-22隋大兴城坊考稿 辛德勇 2010-1-22述钱塘汪氏自存本振绮堂重刻《湖船录》 辛德勇 2010-1-21一时故实,百年蓍龟 辛德勇关于《水经注图》 辛德勇契丹开国年代问题——立足于史源学的考察 刘浦江穷尽·旁通·预流:辽金史研究的困厄与出路 刘浦江《汉书》赵佗“处粤四十九年”说订讹 辛德勇题嘉庆初刻两卷本黄钺《壹斋集》 辛德勇十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形态与结构演进之研究 李孝聪论《两京新记》在中国古代城市文献编述史上的意义 辛德勇创新与因循:从“祖宗之法”看宋代政治基调 邓小南永远的挑战: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 邓小南“真吏”新解 罗新吉木萨尔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铭的调查与思考 罗新由草原突厥石人看东西文化交流 王小甫蒙古崛兴与政治文化 王小甫王化与山险——中古早期南方诸蛮历史命运之概观 罗新题孙人和旧藏初印本《禹贡本义》 辛德勇记百万塔陀罗尼清末传入中国的一条史料 辛德勇从《西教纪略》到《教务纪略》 辛德勇太原的异名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辛德勇汉“元朔五年弩”鐖郭铭文述疑 辛德勇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 辛德勇“访闻”与“体量”:宋廷考察地方的路径举例 邓小南《契丹地理之图》考略 刘浦江西汉宗室绝国考 陈苏镇新出吐鲁番文书所见唐龙朔年间哥逻禄部落破散问题 荣新江吐鲁番新出送使文书与阚氏高昌王国的郡县城镇 荣新江吐鲁番新出《前秦建元二十年籍》研究 荣新江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概说 荣新江浅议宋人子嗣观念变化及对妇女生活的影响 臧健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 辛德勇谭其骧先生写给我的一封信 辛德勇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说“借书一痴,还书一痴” 辛德勇跋绍良先生所藏元王氏《直说素书》 辛德勇《绍良书话》序言 辛德勇谈传言所说晚近存世金刻本《旧五代史》乃绝无其事 辛德勇论阙特勤之阙 罗新中韩关系视野下的《三国史记》撰作 王小甫19世纪后半期以来清朝学者编绘历史地图的主要成就 辛德勇导向的确立——兼谈宋初“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 邓小南苏联对中国性别平等的影响 臧健两汉之际的谶纬与《公羊》学 陈苏镇记我买过的几部影印本古籍 辛德勇跋绍良先生旧藏无著盦辑校《草窗词》 辛德勇读《隋代墓志铭汇考》 辛德勇漫谈丛书零本的收藏 辛德勇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黄永年先生与古文献研究 辛德勇《孙吴政区地理研究》序言 辛德勇再谈“东丹国”国号问题 刘浦江默室求深,备其宣导 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辛德勇《王重民向达先生所摄敦煌西域文献照片合集》序 荣新江池田温《敦煌文书的世界》序 荣新江北魏太武帝的鲜卑本名 罗新汉初侯国隶属关系考 陈苏镇“祖宗故事”与宋代的《宝训》、《圣政》 邓小南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 王小甫金中都“永安”考 刘浦江清代城镇街头的公众文字信息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 辛德勇唐人模勒元白诗非雕版印刷说 辛德勇释《南史·宋本纪》之“禾绢闭眼诺” 辛德勇显曲江风度 见武溪风采 辛德勇上古史地研究二题 辛德勇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张希清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阎步克“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 刘浦江汉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国”考辨 陈苏镇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邓小南柔然官制续考 罗新拜火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心 王小甫收养:一个不可忽略的人口与社会问题——宋元民间收养习俗异同初探 臧健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 荣新江孔道与平台:杀虎口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李孝聪肃慎辛氏箧存稀见明人别集题录 辛德勇 2007.6.28中国对瑞典国最早的全面记述——述清末写本《瑞典国记略》之历史由来 辛德勇 2007.6.21《冥报记》报应故事中的隋唐西京影像 辛德勇 2007.5.8准望释义——兼谈裴秀制图诸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谓沈括制图六体问题 辛德勇 2007.4.12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 谭其骧 2007.4.12花冤大头钱买书读 辛德勇 2007.4.12《澶渊之盟新论》前言 张希清 2007.4.5《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前言 张希清 2007.4.5黄永年先生教我读书买书 辛德勇 2007.3.20《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 辛德勇 2007.3.20在老师身边读书的日子里 辛德勇 2006.3.4两汉州制新考 辛德勇 2006.3.4落伍的一年 辛德勇西汉关中龙首渠所灌溉之“卤地”抑或“恶地”与合理对待传世文献问题 辛德勇咸丰九修《毘陵徐氏宗谱》与中国古代的铜活字印本问题 辛德勇以五原郡的始设时间为例述吕祖谦之历史考辨 辛德勇一份有关《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学术史料——史念海《述<中国疆域沿革史>书》汉长安城的兴建与变迁 辛德勇我与绍良先生的书缘 辛德勇《中国考试通史》(宋辽金元卷)后记 张希清《中国考试通史》(宋辽金元卷)序言 张希清中国考试通史第二卷(宋辽金元)目录 张希清《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三卷(宋)简明目录 张希清“无情如造化 至公如权衡”——宋代科举封弥誊录制度述论 张希清“清、慎、勤”——为官第一箴言 张希清历史上的包公 张希清斯波义信先生北京大学座谈记录西汉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研究》序言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 辛德勇河山集提要 辛德勇《靖逆记》原本判别 辛德勇《两京新记辑校》前言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 辛德勇在书市的最后一个秋日里 辛德勇钱泳《记事珠》稿本经眼识略 辛德勇五德终始说之终结 刘浦江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 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 刘浦江中国古典目录学中史部之演化轨迹述略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 辛德勇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的历史价值 辛德勇《三辅黄图校释》后述 辛德勇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 阎步克汉武帝徙民会稽史事证释 辛德勇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并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段走向以及长城之起源诸问题 辛德勇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 阎步克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制度述论 阎步克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 罗新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阎步克北朝墓志丛札(一) 罗新北魏直勤考 阎步克墨山国之路 罗新从可汗号到皇帝尊号 罗新北大与敦煌学 荣新江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荣新江从撒马尔干到长安——中古时期粟特人的迁徙与入居 荣新江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的关系 王小甫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 邓小南试析北宋初期的枢密院及其长官人选 邓小南关于“道理最大”——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 邓小南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邓小南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 刘浦江辽朝“横帐”考 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 刘浦江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 刘浦江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 刘浦江金代捺钵研究 刘浦江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辛德勇记南明刻本《西曹秋思》——并发黄道周弹劾杨嗣昌事件之覆 辛德勇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学术动态

陈弱水先生在北大中古史中心发表演讲(2005.6)陈弱水先生“有关中文史学发展的一些看法”座谈会(2005.6)妹尾达彦教授在北大讲演——九世纪的转换:以白居易为例近藤一成教授在中古史中心讲演“历史学视野中的政治文化:读《朱熹的历史世界》”学术沙龙纪要北大中古史中心“社会流动、社会秩序与唐宋历史问题”研讨会会议综述北大中古史中心“社会流动、社会秩序与唐宋历史问题”研讨会纪要(2004.10)北大中古史中心“社会流动、社会秩序与唐宋历史问题”研讨会剪影(2004.10)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暨赤峰第三届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报道(2004.9)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暨赤峰第三届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报道论文目录(2004.9)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暨赤峰第三届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剪影(2003.9)“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方向”国际学术座谈会综述(2004.3)“宋辽西夏金史研究座谈会”综述(2004.2)日本的宋代史研究的新潮流(2004.2)辽金史座谈会简报(2004.2)“古代中外关系史:新史料的调查、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唐宋妇女史研究与历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唐宋的佛教与社会--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日中“草创期的敦煌学”讨论会目录“7至9世纪唐代佛教及佛教艺术”国际研讨会 《唐研究》十周年纪念专号献词 荣新江评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 田 浩 (Hoyt Tillman)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述评 陈来《唐研究》的编辑方针及其旨趣 荣新江推荐阎步克的新书《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 符号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力作:读《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陈苏镇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读后 荣新江《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评介 荣新江梵蒂冈所藏汉籍目录两种简介 荣新江《金朝军制》平议——兼评王曾瑜先生的辽金史研究 刘浦江读邹振环著《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一书所想 李孝聪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史料的一个概观 荣新江敦煌学百年:海外汉学的奉献 荣新江中国的祆教研究(1923-2000) 荣新江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点滴思考 邓小南近20年出土契丹大小字石刻综录 刘浦江 走访突厥三大碑——蒙古国历史文化考察散记之一 罗新2004年夏“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考察项目大同考察2004年夏“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考察项目大同考察图集2004年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张家口地区考察记 钟铁军、覃影执笔2004年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张家口地区考察图片 李孝聪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

中古史研究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资料人员共12人,其中,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6人。全部都在55岁以下,其中51-55岁者3人,46-50岁者4人,36-45岁者5人;具有硕士学位者硕士6人,博士学位者4人。张希清 李孝聪 阎步克 王小甫 荣新江 邓小南薄小莹 陈苏镇 刘浦江 臧键 罗新 吴荣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吴宗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天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徐 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张 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郭润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丁一川: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葛晓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邦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韩茂莉: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黄宽重: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王 素:国家文物局文物所研究员;辛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李开元:日本冈山就实女子大学教授;刘后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古代叫垂益的官员

古代叫垂益的官员所谓“贰臣”1776年,乾隆皇帝突然决定编纂官修史书《贰臣传》,该书统计了明朝“叛徒”120人,根据情况又将其划分为甲类和乙类。于是发明了“贰臣”一词。“贰臣”指在前一个朝代做官,投降后一个朝代又做官的人,后泛指叛逆者。“贰,两属也”,意为“变节、背叛”,一仆二主的贰、说一不二的贰。虽然“贰臣”一词出自乾隆的发明,但“不事二主”的道德准则却是源远流长的。往前,如明朝的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四十九记载:高皇帝(指朱元璋)徵廉夫(指杨维桢)修《元史》,欲官之,廉夫作《老客妇谣》示不屈,乃放之归。时危素太朴为弘文馆学士,方贵重。上一日闻履声,问为谁,太仆率然曰:“老臣危素。”上不怿曰:“吾以为文天祥耶?”谪佃临濠死。黄溥的《闲中今古录摘抄》也有一条关于危素的记载:元顺帝有一象,宴群臣时拜舞为仪。本朝王师破元都,帝北遁,徙象至南京。一日上设宴,使象舞,象伏不起,杀之。次日,作二木牌,一书危不如象,一书素不如象,挂于危素左右肩。由是素以老疾告,乃谪含山县,寻卒。今墓在焉。危素是元朝末年的礼部尚书,元朝被攻灭后,投井自杀被救,投降了明朝,未能坚守从一而终的最高原则忠元到底。朱元璋于是用文天祥和大象的死节讥讽危素,而对忠于元朝的杨维桢则赠之以诗。后来的明清笔记几乎一边倒地指责危素缺乏德行。作为汉人而忠于“胡虏”的杨维桢受到普遍好评,反而“弃暗投明”的危素受到指责,这与今天人们根据金庸武侠小说里得来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民族大义高于君臣之礼的想象并不相合。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从哲学史的角度看,“中国汉族历来并不特别强调民族之间的分野”,至少到明朝初期汉人还没有太重的民族概念,“明朝修元史时,只把元朝看作是接替宋朝的一个朝代”。萧启庆《元明之际士人的多元政治抉择——以各族进士为中心》统计规模的研究表明:“真正影响士人对生死与仕隐抉择的主要因素是‘君臣大义",而不是‘夷夏之辨"”,元末汉族遗臣不仕普遍受到赞扬,而改节“仕明”则连朱元璋也不能容忍。刘浦江,《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认识到“元明鼎革的性质主要是由阶级矛盾引起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而并非像人们过去惯常理解的那样是一场民族革命”。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明朝人的蒙元史观有一个由“正统”到“变统”的过程:“明人民族情绪之高涨,大抵是15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这与当时的内外形势和民族冲突自然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明朝后期,士人的民族情绪愈益亢奋,对于元明革命的意义也有更为极端的阐发。”明人蒙元史观的变化,为后来的历史书写奠定了基本框架,使今天的人们在看待宋元易代问题时更容易产生刻舟求剑式的错觉。而对于赵孟頫的出仕问题,正需要跳出明朝后期才新生的情绪框架,发掘事实本身。赵孟頫和大多数当时人一样,并没有什么民族自觉,真正见于正史的历史问题是其“贰臣”身份。但赵孟頫被鬼使神差地划入“贰臣”之列并被广泛传播,主要源于《元史》的错误记载:(孟頫)年十四,用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法,调真州司户参军。调官,被解读作出任的意思,这就有了口实,先有了仕宋,而后仕元,即为乾隆所谕的贰臣。但是,更早期的源头文献,杨载为其师赵孟頫所撰行状(以下简称《行状》)的记载则并非如此:(孟頫)未冠,试中国子监,注真州司户参军。《元史》编辑的过程非常仓促,以宋濂为首,19人团队,331天编完共210卷188万字,赵孟頫“用父荫补官”这一说法与《行状》的显著性差异,受到部分学者质疑。赵孟頫为赵孟頖所写《五兄圹志》倒是有年十四的荫补情节:年十四,以侍郎荫补承务郎。咸淳丁卯(年十七),请国子监举,免铨。庚午(年二十),差知临安府仁和县临平镇。是岁,以度宗祀明堂恩,转承奉郎。甲戌(年二十四),以幼主即位覃恩,转承事郎。临

请问,古代,欧洲那些国家,的那些国王。不是在名字后面都加上什么‘一世、二世’的吗?那是怎么分的啊 ?

我这个答案比较标准老外的思维跟东方人不一样这里的一世,二世指的不是代代相传,而是第一个,第二个的意思。譬如英王伊丽莎白二世,因为历史上有过一个叫伊丽莎白的女王,所以她的名字的意思是“第二个伊丽莎白”,跟她的老爸没关系,跟伊丽莎白一世也没关系

古代刑法中的诛九族和夷三族,有何区别?

  诛九族来自秦变法后的夷三族法。“九族”指亲属。“九族”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古代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古代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  夷三族,秦、汉时代之刑名,即凡犯特殊重罪,尤其谋反谋判谋大逆等十恶之罪名者,虽无犯意之联络,但基于政策上之考虑,处以诛灭三族之极刑,以收威吓惩戒之效。此乃亲属一体之观念在刑事法上具体之表现。《史记·秦本纪》说:“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后汉书·杨终传》亦说:“秦政酷烈,一人有罪,延及三族。”可见夷三族首创于秦代之刑名。自汉取代秦后,汉高祖令萧何作九章之律时,有夷三族之令。至高后元年(西元前187年),鉴于该刑之残酷而加以废除。其后发生新垣平之叛乱。为惩治叛徒,不得不恢复三族之诛。汉初,彭越、韩信等诸名将受夷三族之刑。三族之范围,因时代不同,说法不一。《仪礼·士婚礼》注说:“三族限于同宗之久昆弟、己见弟及子昆弟。”《史记·秦本纪》张晏注则谓:“父、兄弟及妻子。”《史记·秦本纪》如淳注则谓:”父族、母族及妻族。“《汉书·刑法志》之夷三族,乃依据张晏注之见解:”孝文元年,诏丞相、大尉、御史,今犯法者己论,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收,朕甚勿取。至于当三族之人,依刑法志,先黥、劓、斩左右趾、答杀之;其后,袅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之人,又先断其舌,故谓之具五刑。“

请问中国古代有新垣这个姓氏吗?还有新姓与垣姓什么有一部分从新垣姓拆分的?还有中国现在还有姓千代的吗

我不知道日本有什么姓和中国姓非常相似甚至有共同来源的,我觉得你可能是gakki的粉丝,所以有这样一种困惑。首先中国一直一来是以单姓为主,比如西周的姬姓,战国齐国的姜姓,少数复姓如司徒、司空多半源于官职,大部分源自部落和国家的姓氏都是单字的,至于现在流行的拓跋、慕容、宇文都是少数民族南下与汉族撞击的过程中产生的,源于少数民族。新这个姓记忆中是存在的,垣应该没有。千代绝对没有这个姓。至于日本,主要的姓都是由源、平、藤原三个姓衍生而来,和中国类似,后来的武田、佐竹等许多姓氏源于地名。而且日本一般平民没有姓,直到明治维新后姓氏才普及。。。新垣这个姓氏我在以往的日本史中没有耳闻。应该是明治后生造的

古代的九鼎什么时候失踪的?

根据《国语》《史记》《左传》等史料记载,大禹曾经铸造过九鼎,是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史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之所以是九个鼎,是因为当时有九州,每一个州的长官为牧,汉代叫做“州牧”。这里的九州应该是九个部落或者九个诸侯。九鼎就象征着大禹对九个诸侯的宗主权。从此,鼎就成为了中国古代权力的象征。而拥有大禹铸造的九鼎,就成为了正统的象征。夏朝灭亡后,九鼎被商朝搬走;商朝灭亡后,九鼎又被搬到了东都洛阳,即所谓的“定鼎洛邑”。《墨子》说:“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九鼎在夏商周三代的传承,也是其王朝更替的表现。至少在春秋时期,九鼎还在一直在洛阳的。公元前607年,楚庄王北伐陆浑之戎,到达了洛阳,将军队驻扎于洛阳附近。此时周王派遣王孙满去会见楚庄王,楚庄王就问鼎的大小和轻重,有对周天子取而代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问鼎中原”。战国前期,九鼎也同样在洛阳。前307年,秦武王经过宜阳之战,打通了通往关东的通道。胜利之余,他和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到洛阳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眼出血,胫骨折断,气绝而亡。到了战国后期,九鼎就消失了。前249年,秦国最终灭了周国,占据了洛阳,但是却没有发现九鼎。清代的王先谦认为,周王东迁之后,各诸侯国都想夺取九鼎,导致危机四伏。而周王又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于是就把九鼎销毁了铸造为铜钱,对外则宣称九鼎不知去向。然而,他的说法没有任何史料证明,难以让人相信。实际上,在《史记》中有九鼎去向的一些线索。《史记·封禅书》:“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这里出现两个说法,一个说法就是秦灭周后,九鼎被秦国迁徙到了咸阳;第二个说法就是九鼎早已搬到了宋国,后来在徐州沉没到了泗水之中。古代的徐州范围比今天大,包括山东南部一带。第一个说法之所以不被人们接受,就是因为秦朝和之后的朝代都没有看到过九鼎。第二个说法似乎更可信,因为汉代的人们记得秦始皇曾经在徐州泗水打捞过九鼎,但是并没有打捞成功。《秦始皇本纪》记载前219年,秦始皇在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汉朝的砖瓦像有秦始皇《泗水捞鼎》的绘画。汉初许多人都是从秦朝过来的,对这段历史应该是比较清楚的。问题是,为什么九鼎会被迁徙到宋国呢?这依然和秦国有关。秦人虽然被关东六国污蔑为“西戎”,实际上秦人是东夷嬴姓后裔,和徐国是同属于一族。周灭商后,秦人西迁到了关中,帮助周天子守西垂边疆,于是在关中发迹。所以,周朝的关东诸侯实际上基本来源于关中,而秦人贵族来源于东方徐州一带。徐州算是战国时代一个特殊的地方。早在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就在徐州相王,相互承认其地位,平分霸主。秦国在得到九鼎之后,就将九鼎运往了徐州进行祭司,之后也放在这里。班固记载是在周显王之四十二年(前327年)沉没到泗水的,小编认为这个记载不可信,因为后来还有秦武王在洛阳举鼎之事。秦国能够迁徙九鼎到徐州,至少也是战国后期。前286年,齐国灭宋国,于是将陶邑(今菏泽定陶)送给了赵国李兑,之后又被赵国用来换取了秦国占据的河东九城,从此陶邑成为了秦国的飞地。秦国极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将九鼎迁徙过来。前254年,陶邑被魏国攻陷,可能九鼎也不知道去向了。秦始皇打捞九鼎没有成功,汉朝的皇帝也希望得到九鼎。前164年,方士新垣平说“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东北汾阴直有金宝气,意周鼎其出乎”。他很快就因诈称“金宝气”被诛杀。但是后来的汉武帝十分迷信神仙,于是在山西发现一个鼎,于是改年号为“元鼎”。这个鼎极有可能是伪造的。武则天时期,就直接自己铸造新的九鼎,北宋时期也铸造了新九鼎。

中国古代的时候有没有假的古董?

在C造假的历史源远流长!!赝品,自有金石书画收藏以来,就禁绝不了。对藏品的鉴定是一门相当专门的学问。梳理一下古代的收藏史,发现上到乾隆,下到张之洞,都曾上过赝品的当。乾隆钟爱《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在上面题满了字。后人研究发现,这也是赝品。明朝时江南曾是古董造假中心中国人自古以来喜欢收藏金石书画,赝品也随之而来。据《韩非子》记载,春秋时,齐国进攻鲁国,索要珍贵的谗鼎,鲁国就拿伪造的“雁(赝)鼎”蒙混过关。可见文物造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宋时期,经营古玩已经成为一项热门产业,各种仿古铜器和临摹书画的水平越来越高,甚至到了“下真迹一等”的程度。到了明朝,古董造假技术已相当成熟,收藏家高濂发现:山东、陕西、河南、南京等处,都有造假青铜器的,“伪造鼎彝壶觚尊瓶之类,式皆法古,分寸不移,而花纹款识,悉从古器上翻砂,亦不甚差”。但论赝品制造数量之多、造假技巧之高、胆子之大还是首推江南地区。当时有人记载苏州的古董造假:“姑苏诸技艺皆精致甲天下,善为伪古器,如画绢之新写者,而能使之即旧;铜鼎之乍铸者,而能使之即陈。”买家上当还不知道,“欣然自谓获古物,而不知其赝。”这些古董商人为了赚钱,不仅使出各种仿古奇招,而且发明了许多子虚乌有的“古物”。明朝万历年间,著名收藏家李日华曾在南京遇到一个桂林的好友,在他的住所见到一幅古画,题款为宋朝王安石绘。大政治家王安石会画画?李日华断定是假货。再一打听,原来此画是朋友在杭州时所购(见《味水轩日记》)。可见,在明朝人心目中,江南已是古玩造假贩假的中心,赝品如果不出自江南反倒奇怪。最终,赝品充斥导致收藏市场“消化不良”。一个南京的古董商就告诉李日华,现在的假货太多,大家不玩了,韭菜不好割了,“书画道断,卖者不卖,买者不买”。一直到了清朝康乾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古玩市场才又活跃起来,最重要的是皇上也爱收藏了。乾隆收藏品够开几个“赝品博物馆”他的最爱竟然也是赝品乾隆皇帝大概是中国有史以来藏品最多的收藏家。他的书画藏品目录编成了一部旷古巨著《石渠宝笈》,几乎囊括了唐代到北宋所有的传世名画,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收藏太多,难免鱼龙混杂,乾隆收藏的假货也足够开几个“赝品博物馆”。有意思的时候,当藏品里出现“李逵”和“李鬼”PK的时候,乾隆往往看走眼。比如清宫曾藏有两幅宋代大书法家蔡襄的楷书《谢赐御书诗表》,内容一模一样,风格均是行墨持重,措笔安和,其中有一幅被乾隆皇帝赏给了皇六子永瑢,清末又流传去了日本,而剩下的一直留在清宫,并被刻入《三希堂法帖》。专家整理清宫遗物,才发现留下的恰恰是赝品。乾隆的“赝品博物馆”里,最有名的藏品自然是《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第一杰作,乾隆十年,乾隆皇帝得到了一幅黄公望的《山居图》(子明卷),第二年又得到了一幅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这两幅黄公望,哪个是真迹呢?乾隆经过仔细研究,认为子明卷才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真迹,而无用师卷是赝品。皇上一锤定音,底下群臣自然集体点赞,称颂万岁爷眼光独到。于是,子明卷成了乾隆皇帝的白月光。从乾隆十年起,皇帝东临泰山,西巡五台,六次南巡,几十次到承德避暑山庄、天津盘山行宫,子明卷一直跟在皇帝身边,得宠程度超过了任何一位嫔妃。春暖花开,皇帝打开画卷,在空白处写一段鉴赏文字;倚窗听雨,再写一段心得;政务闲暇,又记下一段。甚至在看画时听闻台湾天地会首领被抓住了,皇帝精神振奋,当即在画卷上题写“展卷想见凯旋将士,过桐江富春喜色”。细数子明卷上五十多处题跋,不难想象当年乾隆内心的满足感。等到留白处实在写不下来了,晚年的乾隆决定在卷首写个总结:“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似乎在为自己的收藏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至于“赝品”无用师卷,被束之高阁,皇帝一个字都没题写。然而历史和这位“十全老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后世学者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子明卷是明朝人伪造的摹本,而无用师卷却是黄公望真迹。错过乾隆的青睐,却也避免了无数墨迹题跋破坏画面美感,反而成了《富春山居图》的大幸。张之洞鉴宝专家的囧事:把烧饼当成青铜器皇帝日理万机,不懂古玩造假门道,专攻收藏鉴定的大学者应该不会吃亏吧?那也未必。阮元,清代著名考据专家,也是鉴定收藏大家,亲自主编了《山左金石志》《两浙金石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是清代金石学的奠基人之一。阮元当浙江巡抚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到京师赶考,在通州的旅店买烧饼充饥。忽然看到烧饼背面龟裂斑驳,好像是青铜器的铭文一般。想起老师酷爱收藏,于是灵机一动,用纸将烧饼背面作成拓片,寄给老师。说是自己在某古董铺子看到一尊古鼎,价值千金,自己无力购买,也不知是什么年代,现将铭文拓片呈上,请老师鉴别。阮元与严小雅、张叔禾等几位好友苦心研究数日,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最终阮元认定,此物就是宋徽宗所编《宣和图谱》中记载的某鼎。铭文某字某字都与图谱吻合,某字因年深日久而剥落,某字因拓片制作者技术不高而模糊,总之,确为古物,绝非赝品!学生收到老师寄回的拓片,还有诸位学者洋洋洒洒的题跋,肚子都笑疼了。阮元晚年,对金石钟鼎的收藏兴趣不减,自夸鉴定功力深厚,“老眼无花”。曾有古董商带来一只青铜折足铛(古代装食物的器具),只见此物遍身绿锈,青翠如瓜皮,极为古雅。阮元审视再三,断定为秦汉时期古物,于是高价买下。有一次大宴宾客,竟用它代替陶钵装鸭汤炫耀。在座客无不摩挲叹赏。不料,这古铛是用胶粘接起来的赝品,受热时间一长,顿时土崩瓦解,不可收拾。阮大人囧得不行,事后悄悄把造假的奸商抓过来,却不是要他赔钱坐牢,而是令他再精心制造若干赝品,用作官场人情往来。从此,阮元赠送给同僚的青铜器,再也没有一件真品了。阮元的这种经历,晚清重臣张之洞也遭遇过。他也是个古董迷。有一年他看中了口大陶缸,缸的四周还都刻着古拙的文字,张之洞觉得是上古的蝌蚪文,最终以两千两银子成交。回去之后,张之洞先派人把缸上的古文字拓印了几百份,分送收藏圈好友。随后把大缸放在院子里,灌满水,养上几条金鱼。不料一天晚上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第二天早上去看陶缸,发现缸上的斑斓锈色和神秘文字全都被大雨冲刷掉了。张之洞捡起落在地上的碎屑仔细端详,才发现那些斑斓的色彩都是纸片染色后贴上去的,而神秘的古文字,竟是用蜡刻出来再粘上去的。古董商并不懂古文字,只是凭空臆造,却骗过了一帮“学贯中西”的精英。用假古董求取功名利禄新垣平被夷灭三族因为古玩买卖的特点,古人在购买后即便发现是假的,往往只能自认倒霉。但事情总有例外。汉文帝刘恒晚年迷信,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于是一个名叫新垣平的人,找来一只普通玉杯,上刻“人主延寿”四字,送给汉文帝,并称这是一位神仙送的“长生杯”。汉文帝很高兴,欣然收下,赐予新垣平大夫的官位。得手后,新垣平继续以假古董蒙骗汉文帝。他告诉汉文帝: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东北汾阴直有金宝气,意周鼎其出乎?兆见不迎则不至。于是汉文帝兴建庙宇,想通过祭祀让周鼎重现人间。新垣平的举动,引起了朝中臣子张苍和张释之的怀疑,他们经过一番调查,终于查出事实真相。汉文帝知道后,下令革去新垣平的职位,把他送交有司审问。最终因欺君之罪被夷灭三族。赝品,说来就是造假,其用途多是用来骗取暴利。稍微高明点的造假者,会对照古籍来制造假货。在此次重庆大学博物馆展览的物品中,也不乏这样的作品,比如“天子驾六”。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能够对古人的饮食起居、风俗习惯及文化特点都能有所了解,很大程度上是从各种传承下来的古代器物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中得知的。如果造出的假货乱了真,那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来说,是一个大灾难。

供养有阙中国古代罪名隋唐锁定十恶罪中什么罪之一

“十恶”具体的名目是这样的:谋反。谋反这一罪名从秦朝就已确立,一直沿用到清末。律文的注解很简单,说是“谋危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社稷历来作为国家和君主的象征。谋反就是企图危害君主或国家。其刑罚与下述的谋大逆一样,律文本身也都是将谋反和大逆连称。谋大逆。“大逆”在秦汉时用来做一些被认为罪大恶极犯罪的形容词,并没有具体的罪名指称。唐朝的法律注解明确这类犯罪有三项具体罪名:“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宗庙是皇帝供奉祖先的庙宇,山陵是皇帝先人的陵墓,宫阙是皇帝本人居住的地方,这些都是皇帝和皇权的象征,图谋破坏就是企图侵害皇帝的祖宗和挑战皇帝的权威,因此必须严惩。《唐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者,本人不分首从皆斩;其父亲和16岁以上的儿子皆绞;妻妾和15岁以下的儿子以及母亲、女儿、儿子的妻妾、孙子、祖父、兄弟、姐妹全部没入官为奴婢;家中的部曲、奴婢、资财、田宅也全部没官;伯叔父、侄子无论是否同居,皆流三千里。即使是仅仅图谋没有实际实施,仍然要处绞刑。到了明清时进一步加重到参与谋反大逆的全部凌迟处死,大功以内的满16岁以上的男性亲属全部处斩。谋叛。谋叛是指“谋背国从伪”,即图谋叛国投向敌对皇朝。这也是从春秋时代起就有的罪名。以后就是在战场上放下武器投降敌军的也算是重罪,比如从云梦出土的秦代竹简中可以看到,凡是在战场上被认为已经战死的人以后又活着回国的,就要罚为官府的奴隶。如果是主动放下武器的都要株连家属。比如汉朝的将军李陵没有为皇帝战死,后来家属都被处死。《唐律》规定有叛国企图的,首犯处绞刑,从犯处流刑;已经“上道”即已实施叛国行为前往投向敌对皇朝的,不分首从皆斩,妻、子流二千里。而百姓“亡命山泽”不听从官府召唤的也以谋叛论罪;胆敢抗拒官兵,就以“上道”论。恶逆。恶逆原来也只是一个恶性犯罪的形容词尾缀,隋唐后来专门指一组家族内部犯上侵害罪名。包括子孙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侄子杀害伯叔父母、姑母;弟弟杀死哥哥、姐姐;外孙杀死外祖父母;妻子杀害丈夫、或丈夫的祖父母或父母。《唐律》规定不分首从皆斩,明清律进一步加重到凌迟处死。不道。“不道”本来往往和“大逆”连称,是恶性犯罪的形容词尾缀,隋唐后专门指一组恶性侵害罪名。包括了一次杀死一家没有犯有死罪的三人以上,罪犯要不分首从皆斩,妻、子流二千里。不仅杀人还肢解人的,罪犯也是不分首从皆斩,妻、子流二千里。“造畜蛊毒”,即培养、训练毒兽毒虫暗中害人,只要有这种行为,并且被人们认定足以害人的,无须有伤害事实即罪名成立,罪犯以及教令者处以绞刑,其同居的家属即使不知情仍然要流三千里,当地的“里正”未能及时告发也同样流三千里。采用“厌魅”,即暗中施用巫术诅咒企图害人、或者是企图控制他人感情(比如企图以此赢得家长、主人的喜爱),如果是企图以巫术杀人的,减谋杀罪二等;因此而导致人死亡的,以杀人罪论;为求祖父母、父母、主人喜爱而施行巫术的,流二千里;如果是针对皇帝施用巫术的,不分首从皆斩。大不敬。“不敬”至少从秦朝开始就是专指侵犯皇帝尊严的罪名,隋唐以后包括了:(1)盗窃皇帝用于祭祀神灵的祭品,盗窃皇帝的生活用品。都处流二千五百里。(2)偷盗或伪造皇帝的印信。偷盗者,绞;伪造者,斩。(3)因失误在为皇帝合药时没有按照药方配药或者是写错了封题;为皇帝烹调“御膳”因失误而触犯“食禁”饮食方面的禁忌);为皇帝制造车辆或船只因失误而不牢固。根据礼教臣子对于君父不得有任何失误的原则,都要处以绞刑。(4)“指斥乘舆”,即严厉指责皇帝。处斩。(5)对于皇帝派出的使者没有礼貌。处绞刑。明清法律将(1)、(2)罪名加重到斩,而将(3)、(4)、(5)减轻为徒刑和杖刑。不孝。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罪莫大于不孝”的说法,据说这是第一个朝代夏朝的法律就已经确立的原则。当时中原地区的各部族大多是严格的父系社会,并且信奉祖宗崇拜,将自己死去的祖先作为最重要的神明来祭祀,因此绝对不容许对于父祖权威的挑战,因此将“不孝”列为头等大罪是很有可能的。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对于王权的挑战也成为最重要的犯罪,必须遭到严厉的惩罚。隋唐以后的不孝是一组被认为严重违反孝道的罪名,具体包括:(1)子孙告发或诅詈祖父母、父母。告发者和谩骂者都要处绞刑。(2)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即子孙在祖父母、父母尚未去世的情况下就和祖父母、父母分家单过(如果是祖父母、父母指示分家则无罪)。徒三年。(3)违反祖父母、父母的“教令”。即有意违抗祖父母、父母的教训和指令。徒二年。(4)“供养有缺”。即对于祖父母、父母的供养不充分。徒二年。(5)在为去世的祖父母、父母服丧期间有违反孝道的行为:自己娶妻或出嫁,或者是在服丧期间奏乐、脱掉丧服改穿“吉服”。徒三年。(6)“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即听说祖父母、父母去世不马上悲痛哭泣的开始服丧(这是因为当时法律规定凡是官员一旦有祖父母、父母去世的情况,必须立即离职守丧一定期限,而在这一强制性的服丧假期里朝廷并不给予俸禄。所以不少官员为了贪图俸禄而故意匿丧。相反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躲避某些危险责任,也有的官员会诈称祖父母、父母死而以服丧作为逃避方法)。处以流二千里。(7)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明清律对这一类罪名进行了大幅度的减轻处理,告发祖父母、父母减为徒三年,以下大多减为杖刑。不睦。不睦是一组亲族内部互相侵害的罪名,因有违礼教“亲亲”的原则,也列为十恶。《唐律》规定的这类罪名包括:(1)谋杀缌麻以内的亲属。谋杀缌麻以内尊长的,流二千里;已伤者,绞;实际杀死的,不分首从皆斩。相反,尊长谋杀缌麻以内卑幼亲属的,各依故杀罪减刑二等;已伤者,绞;已杀者,依故杀罪处理。(2)出卖缌麻以内亲属。将期亲以内的卑幼亲属(包括弟妹、子孙、侄子孙、外孙、子孙之妻、堂弟妹)“略卖”即强行出卖为奴婢的,和斗殴杀死期亲以内卑幼亲属同样处理(如斗杀弟妹徒三年,斗杀子孙徒一年半等)。如果是“和卖”(得到被卖者同意的),各减一等处刑。出卖其他缌麻以内的亲属要按照普通的略卖、和卖良民为奴婢罪同样处理。(3)妻子殴打、谩骂或告发丈夫大功以上的尊长和小功以内的尊亲属。妻子殴打、谩骂丈夫尊长亲属的,比照丈夫的同样行为减罪一等(如果减刑后过轻,则比常人加一等处罚)。告发丈夫以及丈夫的祖父母、父母的,徒二年。明清法律基本承袭了这些规定。不义。不义是一组被认为违反礼教尊卑等级之义的罪名。隋唐以后主要指平民谋杀本地各级地方长官(包括朝廷派出的使节、刺史、县令),士兵谋杀本部五品以上的长官,学生谋杀目前担任其指导教学的教师。凡是预备谋害的,流二千里(一般谋杀罪为徒三年);已有伤害的,绞;已杀害的,皆斩。另外还包括妻子听说丈夫去世后不立即哭泣服丧,或者在服丧期间奏乐、脱掉丧服改穿吉服,甚至在服丧期间就改嫁的,都要和上述的子孙为祖父母、父母服丧时违反孝道罪行同样处理。明清律基本相同。内乱。内乱是一组亲族内部的性犯罪罪名。隋唐以后主要指小功以内的同辈亲属通奸,双方都处流二千里。如果是强奸的,男方处绞刑;但如果是和祖父、父亲的妾通奸的,或是小功以内不同辈分之间的通奸(具体而言指:伯叔母、姑、姐妹、儿媳或孙媳、侄女),就要处绞刑。实际上除了“十恶”以外还有很多被认为是严重触犯统治秩序的犯罪也是不可赦免的。历代发布的大赦令中一般都列举谋杀以及故意杀死他人、放火、劫囚、受财枉法等不得赦免,明清法律明确规定十恶以外的杀人、盗窃官府财物、强盗、窃盗、放火、盗墓、受财枉法、诈伪、犯奸、略人、略卖人口、奸党、故出入人罪等罪犯也是“常赦所不原”。株连一人犯罪,就要他的全家一起来受刑罚处罚,这种“株连”(法律上的正式称呼叫做“收孥”或“缘坐”,如果全部都处死的叫“族诛”)亲属的连带刑事责任是中国古代刑事法律的重要特色之一。一个国家的刑罚总是针对这个国家最推崇的价值观念,越是价值观念推崇的就越会被用做处罚的对象。中国古代强调家族伦理,于是就设计出让一人犯罪、全家受罚的处罚方式,来警告人们不得轻易触犯法律。从现有一般的史料来看,这种制度倒不是很早就有的。虽说儒家经典《尚书》里有一篇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泰誓”指责纣王“罪人以族”,但是这一篇被认为是后人的伪作。历史记载上最早明确实行“三族”法律的是秦国,据《史记》的《秦本纪》记载,秦国的第四代国君秦文公实行了这一法律,这是在公元前746年。这里的“三族”究竟是哪三族,历史上一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的说是父族、母族、妻族;也有的说是父、子、孙;也有的说是父亲的兄弟、自己的兄弟、儿子的兄弟。惟一能够肯定的,这无疑是指杀死罪人一定范围内的全部亲属。至于其他国家是如何开始实行这一法律的,则史无明文。从《春秋》的记载来看,有不少贵族在争斗中失败后“族党”被杀光,号为“灭族”。战国时期的法家主张以重刑威吓百姓,其中很重要的手段就是“重刑而连其罪”,一人犯罪,全家受罚。以后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进一步加强各种使人们承担连带刑事责任的法律。反对国王的严重犯罪要“夷三族”,将三族内的亲属全部杀光,比如李斯因“谋反”被判“夷三族”。过去一般都认为这时的“三族”主要是指罪人的父母、妻子及子女、同胞兄弟姐妹,但现在很多学者认为“三族”实际上是一个统称,并非机械的指三类亲属,应该指的是罪人的全部直系亲属,以及最近的旁系亲属(兄弟姐妹)、配偶。稍微减轻一点的是“族诛”,据说就是杀光罪人的妻子、子女。比如秦始皇下达焚书令后,特别规定“以古非今者,族”。而且很多罪名都规定要“收孥”,将罪人的妻子、子女都“收”为官府奴隶。汉朝初年为缓和社会矛盾,曾接连采取一系列减轻刑罚的措施。高太后当政时宣布废除“夷三族”,但当时的法律仍然保留“族诛”。还有专门的“收律”,规定被处以完城旦舂、鬼薪以上刑罚的罪犯,以及因为犯奸罪被处以宫刑的罪犯,都一律要“收”,妻子、子女都要收孥;房屋、土地等财产也全部没收。但如果儿女已经结婚(包括成婚后守寡或被休弃)、另立门户,或者具有爵位的,可以不收孥。如果妻子告发丈夫犯罪的,妻子可以不被“收”;相反丈夫告发妻子的,也可以不被“收”。汉文帝即位的当年(前179)就进一步实行改革,下诏说:“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最公正的,用来禁止暴虐、指导和保护善良百姓的。现在有人犯罪就要将他那无罪的父母、妻子和子女、同胞兄弟都视为罪人而收孥。朕认为这不适当,请讨论废除。”可是朝廷大臣都反对,认为:百姓不能自治,所以才用法律来禁止。互相有连坐收孥的关系来牵制他们用心,使之不敢犯法,这是久远以来的法律,还是不改动为好。汉文帝却仍然坚持,再次下诏:“朕听说法律公正百姓就善良,罪刑相当老百姓就服从。而且教育百姓使之善良是长官的责任,既不能正确引导,反而又用不公正的法律来治罪,是驱使百姓走向暴虐,怎么可能禁止暴虐?朕看不出这有什么好,请进一步讨论。”大臣这才同意废除亲属相坐的“收律”。同时这位锐意推进刑罚改革的汉文帝再次明确宣布废除“夷三族”,不过后来因为他受了骗子新垣平的欺骗,于是一怒之下,将新垣平“夷三族”,这样,夷三族就又得以恢复,“族诛”也一直保留在刑罚体系中。只有“收孥”以后好像确实是不再普遍使用了。曹魏时期的法律仍然保留“夷三族”,但在后期发生了一个变化。当时毋丘俭因起兵反对司马师,兵败被杀。按照反逆重罪要处“夷三族”,毋丘俭的儿媳荀氏也要缘坐处死,然而荀氏家族却是和司马师家族联姻的。为了救出荀氏,司马师要求魏帝下诏,允许荀氏和毋丘俭的儿子离婚。但是荀氏所生的女儿毋丘芝虽然已出嫁刘子元,仍然作为毋丘俭的孙女也要被处死,只是因为毋丘芝已经怀孕,被关押在监狱中,等待分娩后即被处死。荀氏向当时担任司隶校尉的何曾求情,何曾授意下属向朝廷上书说:妇女在父母有罪和丈夫家有罪的两种情况下都要受缘坐处死,“一人之身,内外受辟”;为此建议朝廷修改法律,未婚女子只缘坐父母之罪,出嫁以后只缘坐夫家之罪。曹魏朝廷果然接受了这个建议,修改了缘坐的法律。这次修改后的“夷三族”法律以后又一次变化,东晋初废除了“夷三族”,不久后又恢复,但改为谋反之类重罪的罪犯“缘坐”的亲属中,男子处死,而女子被收为官奴婢。北朝则男有“门诛”,凡反逆重罪“亲族男女无少长皆斩”。这一时期又恢复了收孥,南朝凡重罪罪犯应判处死罪的,妻子及子女都要补奚官为官奴婢。北朝规定重罪罪犯被判处流刑以上刑罚的,都要收其一户亲属配为“杂户”。不过到了北朝末期废除了“门诛”和“夷三族”的名称,逐渐统一称呼为“缘坐”,除了谋反大逆等反对皇帝的重罪外,普通的贼盗之类犯罪不再适用缘坐,而且即使缘坐也采用了南朝的只处死罪犯男性亲属,将女性亲属没为官奴婢的方式。

“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天裂东北”——史话古代天文异象观测

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高空物理现象,在古代西方,大约公元前六世纪已叙述过可以认为是极光的现象。他们有时无疑可以正确地辨认出这种天象,把它叫作"稀有景色"或天上的"裂缝",但在另一些时候却将其与流星或彗星混为谈,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十七世纪。中国古人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从他们对极光的命名来看,有些明显地沿用了流星和彗星的名称。 然而,中国人描述极光现象的重要形式并不在于此,他们更多地是运用赤光、金光、天赤、天开、天裂等直观的形容来描述极光,或者使用"气"来表达极光的种种特征。由于极光是高空大气受荷电粒子激发而产生的光,而赤气就是发红光的气,紫气就是发紫光的气,因此,即使用今天的观点看,这个术语也是比较科学的。至迟从西汉开始,"气"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愈来愈普遍的采用。 在古人看来,极光现象同彗星等其他奇异天象一样是安危吉凶的征兆,这使人不得不怀疑许多年代相当早的极光记录的真实性,因为这些记录总是与圣人降生或王朝覆灭联系在一起。可以考虑为中国最早的极光记录的是见于 古本《竹书纪年》的一条史料,它采用了以某种颜色的光来描述的形式。文云: 这是一次五色光贯穿紫微垣天区的壮观景象,凑巧的是,在极光出现后不久,周昭王南征荆楚便葬身江底了。这次极光发生的年代目前尚不易准确确定,不过根据天文学和 历史 学的研究,它大致出现在公元前十世纪中叶前后恐怕没有问题。唯一使人不安的是,记载中出现了"紫微"二字,这似乎留有后人追述的痕迹。 发生于公元前193年的一次极光可能是最早的可靠记录,《汉书u30fb天文志》云: 孝惠二年,天开东北,广十馀丈,长二十馀丈。地动,阴有馀;天裂,阳不足。皆下盛彊将害上之变也。 但这次记录却远不如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发生的一次极光的记录生动。 《汉书u30fb郊祀志》云: 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色,若人冠冕焉"。 这段文字把极光出现的方位、颜色甚至极光的类型都说得一清二楚。中国古代的极光记录在十八世纪以前大约有近三百次,而且直至十ー世纪它在数量上还是领先的。虽然古人对极光现象作了精彩的文字表述,但由于极光变幻复杂,因而促进人们不得不借助更为形象的彩色绘画作品来记录这类天象。 这种尝试可能出现很早,但今天所能见到的却是完成于十五世纪的一套图集,其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所谓"气"的现象,有些图像非常准确,以至于可以和现代的极光照片相比拟。由于一个人在一生中不可能看到所有类型的极光,因此这样的图集显然反映了至少几代人甚至更为悠久的观测 历史 。 极光的研究关系到太阳活动、地磁变化和高空大气的研究等重要科学课题,1859年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太阳黑子与极光的密切关系,这意味着对古代极光记录的整理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 历史 上太阳活动、气候变迁、地磁变化等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中国古代丰富的极光记录是得天独厚的。 天极包括天球的南、北两极,然而在中国古人尚未观测到南极附近的星空的时候,他们所讲的天极当然只能是指天北极。天文学上的所谓天极,实际是指某一时期北天中央的不动点,这便是赤道北极,所有恒星都围绕天极做周日运动。 尽管北极在岁差的作用下缓慢地围绕黄极作圆周运动,但在人们未能了解岁差之前,北极则长期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定点。《吕氏春秋u30fb有始》:"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极不移。"这里所说的天极实际就是天球北极。极星则是指距离天极最近的星,它可能刚好落到北极的极点上。如果北极的位置并没有星,那么人们就只能选择最接近北极并且同时最具有天学意义的星作为极星。 从中国天文学早期注意象的观测这一事实考虑,最初人们确定的极星应该是一组星,而不会是一颗星。而今天的天文考古学研究表明,北斗曾在上古相当长的时期内充当过极星。从天文观测逐渐精确化的发展 历史 分析,以北斗作为极星显然与人们认识天极的工作具有密切的关系。北极事实上只是北天中央固守不动的假想点,它的位置无论如何都需要通过对极星的观测才能判定。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沈括曾经利用窥管试图找到真正的天极,他先用窥管望天,最初,他通过窥管中所能看到的星很快就移出了视野,于是他将窥管逐渐放大,直至使极星只在窥管中移动而不消失,这样,真天极的位置便确定了下来。东汉蔡邕在其相关文献中其实早已有过类似的天极观测的记载。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要想准确地确定北天之中的不动点,不借助相应的仪器是难以办到的。这意味着在古人尚未发明可以帮助他们定准天极的仪器的时候,将真天极聚焦于一点的工作并不容易,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天极的位置放大,使它从一点扩大为一个区域,而这个区域的划定只能通过当时最接近北极而且充当着授时主星的星来完成,这样的星当然只能是北斗。 由于岁差的缘故,北斗的位置在公元前第四千纪前后距真天极的位置十分接近,其拱极运动在规划着天极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使其成为当时的极星。中国传统天文学赤道坐标系统的建立取决于对天球北极的认定,因此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学体系中,对天极的观测事实上居于首要的地位。古人认识天极与他们持续不断的北斗观测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而观测北斗其实是人们了解天极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这个被北斗绕极运动所规划出的位于北极正中的圆形天区,古人便名之日"璇现"。 璇玑在上古宇宙观中被认为是以北极为中心并且中央凸耸的绝阴之地。

妇好墓里的为什么会有雅利安人,古代的雅利安人叫什么?

因为妇好是古代的第一位女将军,她这个人不仅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而且智勇双全,所以说她久经沙场得到的俘虏也非常的多。因为当时雅利安人在古代遭遇了一次重大的历史变故,所以说有许多的雅利安都选择了逃亡到我们的国家,这有可能是妇好在征战沙场的时候恰逢有敌将是雅利安人,所以说也就因此成为了妇好的俘虏,在妇好死后,这些人自然也就成为了妇好的陪葬者。古代的雅利安人在中国被称为鬼方人,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因为当时只有一个这样的外来民族与妇好有着一战,在这次战役中,以妇好胜利的为结果,所所以说古代的雅利安人可能就是在中国被称为鬼方人的这一个族群。鬼方人在与妇好进行作战的时候,妇好付出的代价也非常的大,所以说对鬼方人也非常的恼怒,所以说在她死后,就携带了大批的鬼方人进行陪葬。妇好在古代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将军,她协助着自己的丈夫武丁成功的振兴了商朝,它不仅使商朝得到了振兴,而且她还制服了周边的城邦,为商朝扩大了很大的领地,所以说她在历史上是一个最早的知名女将军。而且妇好与鬼动人的一场大战是关乎华夏民族血统是否能够保持纯正的一个重大战役。而且在历史上,雅利安人是一个比较凶残的民族,四大文明古国他们一共摧毁了三个,华夏文明之所以没有被摧毁,也多亏了以妇好为首的商朝军队,才得以击退鬼洞人,保证了中华文明没有就此销毁,所以说妇好在历史上的功劳非常的大。

古代诗人的名句有哪些?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中国古代燕国的都城叫什么

中国古代燕国的都城叫蓟(今北京市)。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前228年,秦灭赵,陈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发兵攻燕,前226年,燕王喜率公室卫军逃辽东。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扩展资料燕国在八百年的历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西周初年封召公于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镇东北),燕地为燕国始封地。燕桓侯时山戎不断南下侵扰,燕国被迫迁都临易。齐桓公打败山戎之后,燕庄公逐渐营建上都蓟,并逐渐迁都于此,至燕襄公时上都蓟就成为燕国的国都。春秋晚期,北方的戎狄各部又逐渐强大,迫使燕国又一次徙都到易。子之之乱后,燕昭王在易水高筑武阳城,是为燕下都。太子丹刺秦事败,秦将王剪、辛胜兵临易水,燕王喜与逃到代地的赵公子嘉联兵与秦在易水西决战。失败后,燕军主帅太子丹逃匿于衍水,被秦将李信追斩,燕王喜不得不弃蓟城,率兵退到了辽阳。五年后秦将王贲俘燕王喜,燕国亡。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也空前繁荣起来。燕昭王时期,燕国的都城形成了“三都”体制,即蓟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以西)和下都武阳城。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燕国

中国古代的十六国是哪十六国?

“十六国”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七十八个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这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共有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胡夏等国。

中国古代的十六国是哪十六个?

  十六国: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  五胡十六国,简称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在入侵中原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 ),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16。  东汉时胡人偶有内附,魏晋时期则将胡人大量内迁。由于晋廷的虚弱腐败和胡汉矛盾,五胡在八王之乱后纷纷举兵,史称五胡乱华。  在西晋灭亡后,华北地区战火纷飞,掠夺与屠杀不断。经济受到严重摧毁,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民族、文化、政治、军事等发展走向。永嘉之祸带给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难到凉州、辽东以及江南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渐渐繁荣。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皇帝苻坚一度统一北方,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  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北方,进入南北朝时期。  背景  历史溯源  司马氏在曹魏统一北方和王浚渡江灭孙吴一统天下的基础上,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之制度。由此造成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统治的基础。在西晋时期,五胡居于西晋北方、西方的边陲地区,对晋王朝呈现半包围局面。五胡在八王之乱后纷纷举兵,史称五胡乱华。在西晋灭亡后,华北地区战火纷飞,掠夺与屠杀不断。经济受到严重摧毁,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民族、文化、政治、军事等发展走向。永嘉之祸带给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难到凉州、辽东以及江南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渐渐繁荣。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皇帝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珪、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群雄逐鹿  北方各族的内徙造成严重的民生经济损失,各民族在互相抗衡、屠  八王之乱  杀中也展开合作与融合。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也在各自的根据地上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荒乱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稳定的局面。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最后于隋朝时期完全融合。此外,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的西罗马帝国也在经历被日耳曼人、匈人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称“蛮族入侵”。  司马王室南迁。而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东晋灭亡,东晋也无力收复中原,同时中原北地风雨飘摇,崔鸿著《十六国春秋》,此时期统称“十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习惯性统称。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和汉族的河西张氏除了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等十六国之外,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西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 ,这里仅述其大势。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后来,北魏分裂,出现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东魏,西魏被北周取代、东魏被北齐取代。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北方(有时包括蜀地)在西晋灭 为匈奴、鲜卑、羯(匈奴别支)、羌和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巴氐、仇池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北燕等)、丁零族(翟魏)、北马兰羌、巴、卢水胡、杂胡、铁弗、乌桓、九大石胡、姜、扶余、坚昆等族。  "十六国"则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七十八个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这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共有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夏国等国。  各国简介  十六国主要有“五凉”(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三秦”(前秦、西秦、后秦)、“二赵”(前赵、后赵)和北方的夏政权,南方的成汉政权。  前凉  前凉(300—376)汉族张轨  永嘉之乱后,凉州地区所保持的汉族政权。八王之乱后,西晋凉州刺史张轨及其子张寔守土保境,中原百姓纷纷前来避乱。张氏子孙世代据守凉州,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汉人士族在那里传授儒学,保存了中原失传的一些经籍和学说。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为西北汉文化的中心。张氏虽然接受东晋封号,但由于与东晋相距万里,实际上也是一个割据政权,前凉先后打退了刘曜、石虎的进攻,又西越流沙,攻龟兹,西域诸国先后归附。后又击败伊吾戌己校尉赵贞,在其地设立高昌郡,控制了从陇西到高昌的广大地区,盛时疆域覆盖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376年,前秦天王苻坚以十三万步骑大举进攻,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前凉,共传5世8主,立国凡76年。  南凉  南凉(397-414年)鲜卑族秃发乌孤  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部分地区。秃发即「拓跋」的异译,为拓跋氏的一支,被称为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时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初附于后凉吕光,但于397年与后凉决裂后,乌孤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平西王。史称南凉。399年迁都于乐都,后乌孤死,弟秃发利鹿孤继位,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401年秃发利鹿孤改称河西王,次年死,其弟继位,改称凉王,迁回乐都。自404年后南凉为争夺河西走廊而与邻国连年征战,以致农牧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连年不收,国力渐衰。414年西秦趁南凉进攻吐谷浑乙弗部,乘机袭取乐都,后南凉降于西秦,南凉遂亡。  北凉  北凉(397-460年)卢水胡(一说赀虏)沮渠蒙逊  都张掖(今属甘肃)。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各一部。397年后凉进攻西秦失败,吕光杀死从征的部下沮渠罗仇兄弟,罗仇侄蒙逊遂以会葬为名,与诸部结盟起兵反抗吕光,并与从兄男成推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399年段业入据张掖,自称凉王。401年段业杀男成,蒙逊遂以此起兵,攻破张掖,并杀段业,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建国号北凉。412年蒙逊迁都姑臧,称河西王,至421年灭西凉。433年蒙逊死,子牧犍继位。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牧犍出降,北凉遂亡。蒙逊弟无讳等率残余势力西走,立国于高昌,460年为柔然所灭。  西凉  西凉(400-421年)汉族李暠  都酒泉。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400年,据敦煌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公,并设官建号,发兵攻下玉门以西各城,控制了西域,建国西凉。401年,沮渠蒙逊杀段业,建北凉。自此常对北凉作战。405年迁都酒泉,并徙胡、汉各族二万余户于酒泉一带,以汉人一万户侨置会稽、广夏二郡,余户则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北凉沮渠蒙逊每年进攻,西凉力不能敌,故与北凉通和立盟,后北凉背盟进攻,不得不迎战。417年病死,子李歆继位,继续与北凉作战。420年歆闻沮渠蒙逊南伐西秦,遂率军三万攻北凉都城张掖,途中为逊所败杀。同年,歆弟李恂据敦煌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421年三月蒙逊攻破敦煌,恂自杀,西凉灭亡。  后凉  后凉(386—403年)氐族吕光  后凉是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苻坚淝水之战前,苻坚派太尉吕婆楼子吕光率兵经营西域,吕光攻破焉耆、龟兹等三十六国,俘获大量珍宝和马匹。东晋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后,吕光回归姑臧(今甘肃武威)。苻坚被害后,吕光于386年入据凉州,建立后凉。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399年吕光卒,子吕绍继位,庶长子吕纂又杀吕绍自立。401年吕隆(吕光弟吕宝之子)又杀吕纂自立,国势益衰。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降于后秦,后凉亡。  前燕  前燕(307—370)鲜卑慕容皝  前燕是鲜卑族慕容皝所建,该族原居住在辽河流域。公元307年,慕容廆称单于,开始割据。337年慕容皝称燕王,以龙城(今辽宁朝阳)为国都,招徕中原地区的汉族流民,组织屯田垦荒。地租比率,用官牛者,民得收获物十分之四;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前燕社会较安定,中原地区的许多劳动人民都逃到这里,并带来了生产技术,促进了这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慕容氏仿效东晋,设立了许多侨县来安置中原来的侨民。慕容儁灭冉魏后,迁都蓟,五年后,又迁于邺。迁都后,统治集团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也渐趋黑暗。皇帝慕容儁有后宫四千余人,僮仆四万余人,穷奢极欲,日费万金。太傅慕容评极力搜刮人民的财产,强占田地,还封固山泽,平民乃至军队砍柴打水,都要纳钱,其所搜刮的钱绢,堆聚如山。此外,贵族官僚们还大量的占有庇荫户,总数更超过国家控制的户口,致使国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都很困难,以致府库空虚,士气低落。公元369年,前燕贵族内部又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贵族慕容垂投降前秦苻坚。苻坚以王猛为统帅,慕容垂为先锋,率步骑三万人进攻前燕,攻占洛阳。次年又以六万人大败慕容评四十余万人。后攻下邺城,俘获慕容暐,前燕灭亡 。此时前燕的人口近千万(245万户),占了当时北方的一大半。  南燕  南燕(398—410)鲜卑族慕容德  建都广固,盛时控有今河南及山东部分地区。慕容宝为后燕帝时,以其叔父慕容德镇守邺城。公元397年,北魏攻后燕都城中山,宝北逃奔至龙城,后北魏破中山,后燕被分成二部。在魏军压力下,慕容德弃邺南下,398年(魏天兴元年),率户四万徙至滑台,自称燕王,史称南燕。次年,北魏攻占滑台,德遂率众迁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改称皇帝。南燕建立后,据有青、兖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胡汉大族竞相荫庇佃客、部曲,形成“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晋书·慕容德载记》)的局面,严重影响国家的赋役征发。405年,慕容德死,兄子慕容超嗣位,但好游乐,委政宠幸,又诛杀功臣,赋役繁重,百姓困苦。公元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次年攻下广固,超被俘斩,南燕灭亡。  后燕  后燕(384—407)鲜卑慕容垂  淝水之战后,慕容垂被苻坚派往邺城。当时镇邺的是苻坚庶长子苻丕。其时,丁零族翟斌在河北起兵,苻丕遂派慕容垂前去镇压。慕容垂欲乘机脱离苻秦控制,晋太元九年(384年),在莱阳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随后进兵围邺。这时,东晋北伐军已深入河南、山东,并正开始北渡黄河,被围的苻丕向晋军求救。晋太元十年(385年)晋龙骧将军刘牢之被慕容垂打败,苻丕从邺城撤往晋阳,慕容垂占领整个河北地区后,于386年自称皇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史称后燕。  北燕  北燕(407—436年)高云  后燕建始元年(407年),在冯跋的支持下,慕容宝养子高云取得后燕政权。北燕太平元年(409年),高云被部下所杀,冯跋自称燕天王。冯跋“励意农桑,勤心政事,乃下书省徭薄赋”,改变了后燕慕容熙时“赋役繁苦,百姓困穷”的情况。辽宁北票出土的北燕宰相冯素弗墓葬中的文物,其所表现的官制、葬制、舆服制度,都与中原一致,说明这个原来东部鲜卑居住区,经济、文化已迅速提高到中原水平。以后屡遭北魏的进攻,北燕太兴六年(430年),燕王冯弘焚毁龙城宫殿,东逃至高句丽,北燕灭亡。  前秦  前秦(351—394)氐族苻健  十六国之一,为氐族苻健所建。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六主,共四十四年。前秦的领土面积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处在第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是中国古代“最早尝试由少数民族来统一全国”的历史政权”。早在公元333年,后赵主石虎徙秦、雍及氐、羌十万余户于关东,以氐族酋长苻洪(原姓蒲)为流民都督,率氐一族百姓徙居枋头(今河南汲县东北)。石虎死,苻洪降晋,接受东晋官爵。350年,冉闵诛胡羯,关陇流民率西归。此时苻洪拥众十余万,自称大都督、大单于、三秦王,欲率众还关中,苻洪死,苻健继领其众,称晋征西大将军,自枋头西入潼关,氐人纷起响应。苻健遂攻占长安,据有关陇。351年称大秦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史称前秦,352年称帝,都长安。354年,东晋桓温率军攻秦,苻健坚壁清野,355年,子苻生立。357年苻生堂兄苻坚杀苻生自立。苻坚即位的几年内,前秦国内相对安定,在十六国纷扰时代中,呈现一派“小康”气象。在此基础上,前秦势力渐强大,他聚集氐族武装力量,开始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征战,370年灭前燕,371年灭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氐族杨氏,378年取东晋的梁、益二州,376年灭前凉,同年乘拓跋什翼犍衰乱灭代,382年苻坚命吕光率军进驻西域。至此,统一整个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苻坚自恃强盛,不断对东晋发动进攻,他的弟弟苻融和大臣们不断苦谏,劝他不可攻晋。鲜卑贵族慕容垂等却希望苻坚在战争中失败,好趁机恢复前燕的统治,都私下劝苻坚出兵。而战事主要在东线徐州一带和西线襄阳一带进行。379攻占东晋战略重镇襄阳,苻坚遂决定重新部署,全力进攻东晋。383年,淝水之战,前秦大败。385年,苻坚被姚苌所杀,前秦逐渐崩溃。  后秦  后秦(384—417)羌族姚苌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溃败后,羌族贵族姚苌于公元384年在北地(今陕西富平县)自称秦王。385年杀苻坚,取长安。386年称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统治区有今陕西、甘肃、河南等地。后姚兴、姚泓嗣位,立国共三十四年。417年为晋朝刘裕所灭。  西秦  西秦(385-400,409-431)鲜卑族(一说赀虏)乞伏国仁  都苑川。盛时控有今甘肃西南部和青海部分地区。鲜卑乞伏氏在汉魏时已自漠北南出大阴山,迁往陇西,并定居于此。前秦主苻坚在位时,乞伏鲜卑酋长、国仁父乞伏司繁被任命为镇西将军,镇勇士川(今甘肃榆中)。后司繁死,国仁代镇。淝水之战,苻坚败亡,国仁聚众十余万。公元385年,国仁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并领秦河二州牧,筑勇士城为都,史称西秦。388年国仁死,弟乞伏乾归继位,称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394年前秦主苻登败死,乾归尽有陇西之地,改称秦王,并于400年迁都苑川。同年败于姚兴,遂降附后秦,为其属国。409年复国。412年乾归死,子乞伏炽磐继位,称河南王,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414年攻灭南凉,改称秦王。428年炽磐死,子乞伏暮末继位,政刑酷滥,民多叛亡;430年暮末欲东趋上(今甘肃天水),归附北魏,但途中遭夏主赫连定阻击,故退保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431年夏军围攻南安,暮末出降,西秦遂亡。  汉赵  汉赵(304/318-329)匈奴刘渊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称汉王。308年称帝,建都平阳。310年,刘渊死,刘聪即位,曾兼采魏晋和匈奴旧制,实行胡汉分治,三年灭西晋。318年,刘渊的侄子刘曜夺取汉政权,自立为帝。319年改国号为赵,史称汉赵,建都长安。建国后继续实行胡汉分治,徙氐、羌等族数十万人于长安,保持其部落编制,并在汉人统治区内恢复儒学。统治区域有今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的一部分。329年被后赵石勒所灭。  后赵  后赵(319—351)羯石勒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319年,羯族石勒自称赵王。329年灭前赵。一年后称帝,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后又迁都邺(今河北漳丘西南),史称后赵,极盛时占有山东、陕西和江苏、安徽、甘肃、湖北、辽宁的一部分。351年被冉魏所灭。  成汉  成汉(304-347)巴氐李雄  十六国之一。公元301年,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地领导西北流民起事。304年,其子李雄在益州自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建都成都。李雄在位三十年,刑政宽和,战事稀少。338年,李雄的侄子李寿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统治区域有今四川和云南、贵州的一部分。347年为东晋桓温所灭。  夏  夏(407—431年)匈奴赫连勃勃  亦称胡夏。赫连勃勃曾任后秦姚兴的骁骑将军,夏龙升元年(407年)脱离后秦,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刘裕灭掉后秦后,自回江南,留在长安的守兵力量薄弱,加上又发生内讧,赫连勃勃乘机袭取了长安。夏昌武元年(418年),勃勃在灞上即皇帝位,留儿子赫连璝镇守长安。他每征一地,往往大肆屠城和坑杀战俘。大夏的统治是通过军事征服,因此政权很不稳定,至其子赫连昌时,因被北魏所逼,南走上邦(今甘肃天水)。夏胜光元年(428年),魏攻陷上邦,俘赫连昌。赫连定逃奔平凉(今甘肃平凉西北),自称夏皇帝。夏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在西击北凉时,被吐谷浑所俘,夏亡。  代  代(338-376)鲜卑拓跋什翼犍  代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在初期建立的政权。魏晋时期鲜卑拓跋部原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一带。曹魏甘露三年(258)大人拓跋力微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召集诸部,确立了在部落中的大酋长地位。力微卒,诸部离叛。晋元康五年(295)力微子禄官统部,分国人为中、东、西3部,自领东部。永嘉元年(307)禄官卒,其弟猗卢总领三部,有骑士40余万。永嘉之乱后,中原云扰,晋并州刺史刘琨表请封猗卢为代公,后进封代王。以后数传至拓跋什翼犍。什翼犍曾为质子在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生活多年,深受汉文化影响。咸康四年(338)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代建国三年(310)定都云中盛乐宫,后又在故城南筑盛乐新城,发展农业。建国三十九年(376)前秦苻坚发兵击代。什翼犍兵败奔逃,被子寔君所杀。代亡。

古代十六国前后朝代

朝代简介  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亳 河南商丘 汤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前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前475年   战国:前475-前221年   秦朝:前221-前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嬴政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汉: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包括王莽(9-23)和更始帝(23-25)   东汉: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220-280  曹魏: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朝:265-420  西晋: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420-589年)  南朝:  宋: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907-960  后梁: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宋朝:960-1279  北宋: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9 临安 浙江杭州 宋高宗赵构   辽国: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耶律阿保机   大理: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西夏: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金国: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元朝: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孛儿只斤铁木真(即成吉思汗)1206年建国。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  明朝: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16-1911 北京 北京 清世祖福临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世祖福临入关  中华民国:1911-1949 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49- 北京  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西汉东汉)--三国--晋朝(西晋东晋)--  南北朝(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北宋南宋)--辽国--大理--西夏--金国--元朝--  明朝--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抽象记忆法:瞎(夏)商周春秋,站(战)在琴(秦)上,七洞(西东)汗(汉)衫,七洞(西东)见(晋)男(南)背(北),睡(隋)躺(唐)无待(五代),背诵(北宋)诗书,难诵(南宋)完,系下(西夏)金元宝,诵书到明清。

中国大陆古代东晋十六国是哪十六个国家?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为止。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由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十六国”之称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南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古代十六国是哪十六国

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这一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被统称为十六国。

古代的兵马俑是谁最早发现的

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于1974年,这些农民为什么在近30年之后才要求他们的“发现权”?而“发现权”又该如何认定?挖掘出文物的是发现人,最终确定这些文物价值的考古工作者是不是发现人?我国法律对于发现人和发现权的界定有何说法?我国是怎样对发现文物者进行精神及物质奖励的? ■农民打井发现“瓦人”专家确定为秦兵马俑 29年前,杨新满与同村的伙计们在挖井时发现了秦始皇兵马俑,他们没有想到,它将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更没有想到,他们日后将为“第一发现人”争得不可开交。 据时任晏寨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的付永仁介绍,1974年3月,西杨村所在的晏寨公社号召兴修水利,各村改土打井热火朝天。有一天,杨新满和同村杨培彦、杨志发、杨全义、杨文海、杨文学、杨彦信、杨宜洲、王普治在打井时打出些“瓦人”来,觉得可能是文物,就告诉了包村检查的干部。第二天,付永仁赶到工地,要求停止施工,并报到文化馆。 文化馆的赵康民急赴工地,察看陶片后认为,这是秦代的,是宝贝。于是让杨培彦等人把瓦人用架子车拉到文化馆。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得知此事,将采访结果发了《内参》,引起了中央的重视。

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谥号吗?那么,有贬义的谥号吗?举个例子吧,谢谢.

谥号,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汉代起则是皇帝、大臣、亲贵、士大夫) 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按传统说法,谥号起始于周,比庙号要早八百年,而谥的范围也不限于帝王。秦朝皇帝无谥号( 亦无庙号) ,对大臣也不赐谥。及至汉初又恢复谥法。先帝下葬前由礼官议谥,嗣皇帝定谥。 后各朝代遵循汉制。1,未死而谥的特别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弑父,谥父为灵,岂料其父尚未瞑目,虽然不能开口说话,却急巴巴地睁着眼睛似有所语: 太子即改谥为成( 史称楚成王),他这时才瞑目。2,生而得谥的例子有:u200d卫灵公因卫国发生变乱而逃亡到邻近的诸侯国,北宫喜与析朱鉏帮助他平乱归国,卫灵公如愿以偿,喜不自胜,为了褒奖平乱功臣。竟别出心裁,立即赐北宫喜谥为贞子、析朱鉏为成子( 子是爵位) 。3, 亲贵、大臣死后赐谥,唐宋有议驳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议上,若名实不相符,给事中可以驳奏再议; 明清则由礼部拟谥,皇帝核定,礼部有时也会多拟几个以备皇帝选择。朝廷赐谥,很多时都是有褒有贬的,有的还既扬善、又不讳恶。例如唐代萧瑀谥号贞褊,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谥亦可追夺,如秦桧死后,宋高宗赐谥忠献,意思是褒扬他危身奉上、智质有圣,至宋宁宗时追夺原谥论,改谥缪丑,那是指斥他名实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况则较为特别,规定礼部奏请才能得谥。换句话说,获得请谥者必是朝廷眷念怜惜之臣,其谥号自然没有贬意,只不过赞美程度有轻重之别。 亲贵、大臣死后赐谥,唐宋有议驳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议上,若名实不相符,给事中可以驳奏再议; 明清则由礼部拟谥,皇帝核定,礼部有时也会多拟几个以备皇帝选择。4,私谥私谥始于东汉。私谥不出于朝廷,而由门人、故吏为著名文士学者所立,如东晋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征士,北宋林逋的私谥为和靖先生,世称陶靖节、林和靖。卫灵公因卫国发生变乱而逃亡到邻近的诸侯国,北宫喜与析朱鉏帮助他平乱归国,卫灵公如愿以偿,喜不自胜,为了褒奖平乱功臣。竟别出心裁,立即赐北宫喜谥为贞子、析朱鉏为成子( 子是爵位) 。

中国古代有哪些围棋高手?

中国古代围棋棋王:  绝代棋王——王积薪 公元712——756年间,也就是唐朝玄宗皇帝执政的先天、开元、天宝年间,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围棋大宗师,这便是称雄唐代棋坛的围棋天下第一高手——被后人誉为“绝代棋王”的王积薪中国古代围棋十大棋王之二  镇神圣手——顾师言  晚唐时期,棋坛最负盛名的围棋国手就是顾师言。  顾师言是继“绝代棋王”王积薪之后,有史籍可考的又一位翰林院棋待诏,生活于公元九世纪,是唐宣宗的御用围棋国手。宋代棋圣——刘仲甫   继“绝代棋王”王积薪与“镇神圣手”顾师言之后的棋坛大宗师,首推北宋哲宗、徽宗元祐、政和年间(公元1086年—1111年)称霸棋坛二十余年的围棋国手刘仲甫,他是中国围棋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国手,被后人誉为“宋代棋圣。”另外一个天才棋手就是出身寒微的绝顶高手晋士明。  宋徽宗政和初年,河东(今山西太原)人晋士明来到了东京。  晋士明年方二十八九岁年纪,血气方刚,他是中国围棋史上不世出的一位天才棋王。晋士明的棋艺极有特色,临局下棋之时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所之,任意挥洒,纵横捭阖,棋子神出鬼没,变化无方,谈笑之间便将对手杀得大败亏输,全军覆没。  晋士明自出道以来,棋锋所指,势挟风雷,当者披靡,所向无敌,许多名震一时的围棋名家和高手全都惨败在了他的手下,无人能撄其锋。所以,他的声名轰传一时,震动天下,短短几年间,名气直逼当时的棋坛第一高手刘仲甫。中国古代围棋十大棋王之四  明代棋神——方新  方新是中国围棋史上的一位传奇式的天才棋手,年仅六、七岁之时便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与才智,是晚明时期的一代绝顶围棋国手,被后人誉为“明代棋神”。 中国古代围棋十大棋王之五  倚盖宗师——过百龄    明朝末年的棋坛上最负盛誉、声名最大的围棋国手当首推过百龄。  他打破传统的围棋套路定式,首创倚盖起手式布局,石破天惊,横空出世,使围棋实战着法更趋紧峭浑厚,胸罗全局。从此,过百龄凭着他那精湛超凡的棋艺,横扫棋坛,力压群雄,自明末至清初的数十年间称霸棋坛,成为一代棋坛泰斗,被后人推崇誉为“倚盖宗师。”

中国古代的围棋高手都有谁?

围棋史上的十位圣手: 黄龙士、范西屏、施定庵、道策、丈和、秀策、秀甫、秀荣、吴清源、李昌镐。 黄龙士(1651或1654——?),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时人尊为棋圣,与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黄龙士对局实践对围棋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棋风大变,在其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徐星友这样概括黄龙士的棋:“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总的来说,黄龙土对局时考虑全面,判断准确,力争主动,变化多端,不以攻杀为主要取胜手段。著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黄龙士棋力极强,无人堪敌。成为国手后,收比自己年长的徐星友为徒,以只能让徐二子的棋力与徐下了十盘三子局(即有名的《血泪篇》),互有胜负。黄英年早逝。黄殁后,徐一跃而成国手。 范西屏(1709——?),名世勋,浙江海宁人,著有《桃花泉弈谱》二卷。范西屏全局观念特别强,“能以弃为取,以屈为伸,失西隅补以东隅,屈于此即伸于彼,时时转换,每出意表,盖局中之妙。”范西屏不很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更多地从全局着眼。具体手法就是“时时转换,每出意表”。施襄夏说:“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邓元穗说:“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西屏崇山峻岭,抱负高奇。” 施襄夏(1710——1771),名绍暗,号定庵,浙江海宁人,著有《弈理指归》二卷,可与《桃花泉弈谱》媲美。 邓元穗说:“定庵如大海巨浸,含蓄深远”,“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深谋远虑,稳扎稳打就是施襄夏棋风的主要特点。施襄夏自己也说过:“盖穷向背之由于无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也。” 范西屏和施襄夏本是同乡,年龄又相仿,未出名前,两人常在一起下棋 。后来他们相继成为国手,便分道扬镰,各奔前程,相聚时便不多了。据《国弈初刊·序》引胡敬夫的话,范、施雍正末、乾隆初曾在京师对弈十局,可惜这十局棋的记录现已无处找寻。乾隆 四年,范、施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原本十三局,现存十一局。“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同代棋手对其评价很高。钱保塘说:“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千古。”邓元穗认为这十局是棋中“至当”。 道策(1635——1702),本名山崎三次郎,日本国石见人,本因坊四世,名人(也即唯一的九段。下同),近代布局的缔创者。棋力无敌,在十六局御城棋赛中,除让子棋负二局外,其余皆胜。著有《道策本因坊百局棋》、《道策十七条棋歌》。 丈和(1787――――1847),本名户谷松之助,日本国水内(或伊豆)人,本因坊十二世,名人。中盘杀力极强,算路精准。继道策之后被誉为“后圣”。著有《国技观光》、《收枰精思》。 秀策(1829——1862),本名桑原虎次郎,日本国备后因之岛人,十四世本因坊秀和的迹目(即接班人)。棋风平和悠远、妙入精微,创有“秀策流”布局。自1849年起,十三年间创造御城棋赛十九连胜空前纪录,与道策并尊为日本棋圣。遗谱被收入《敲玉余韵》、《本因坊秀策全集》。 秀甫(1838——1886),本名村濑弥吉,日本国江户人,本因坊十八世,准名人。与师兄秀策并称“坊门双璧”。1879年创建近代围棋组织“方圆社”,为第一任社长。棋风机警敏锐、奔放不羁,对后世广有影响。曾让先与秀荣下十番棋,胜负各半。著有《方圆新法》、《秀甫全集》。 秀荣(1852——1907),本姓土屋,十四世本因坊秀和之子、十五世本因坊秀悦之弟、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之师。本因坊十七、十九世,林(日本围棋旧四大门派之一)十三世,名人。棋风玄妙精微、取舍分明,其感觉被屡得后世棋家赞誉,称为“名人中之名人”。著有《围棋新法》、《秀荣全集》。 吴清源(1914——未来),日籍华人,福建闽侯人,十四岁赴日投于濑越宪作门下。九段棋士。1933年与木谷实共创以势力和速度为主的新布局。从1939年起的十六年间,与日本七位顶尖高手共进行十次十番棋较量,将对手统统打到降棋格至“先相先”乃至“定先”的地步(雁金准一输棋后未下满十盘除外),被时人和后人公认为“棋界第一人”、“昭和之棋圣”。在布局、定式、序盘等各方面的创建极多,被视为“近现代布局的奠基人”。大棋士武宫正树说:对职业棋士们而言,吴先生犹如“苍天在上”;职业棋士们今天能坐下来对弈,一多半是托了吴先生的福(大意如此)!著有《新布局法》、《吴清源全集》、《吴清源打碁全集》、《以文会友》(自传)等。门下弟子有林海峰九段。 李昌镐(1975——未来),韩国全州人,九段棋士,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获大小棋赛冠军无数。棋风朴实平稳,官子功夫极深。

在中国古代,被誉为“棋圣”的是

清朝二百余年,是我国围棋发展的鼎盛时期,取得了前代所无法比拟的杰出成就,在围棋广为普及的基础之上,清代接连出现了一些无愧于时代的国手。如黄龙士、周东侯、徐星友、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周小松、陈子仙。这就是后世所称清代“九大家”者。“九大家”中尤以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三人为最。康熙、乾隆盛世,三个人以他们传奇般的棋艺活动,以及出神人化、炉火纯青般的技艺,取得了不朽的成就,将中国的围棋水平推至巅峰状态。这三人生前就被誉为“圣人”,后来也就被尊为“棋圣”。围棋史上的十位圣手: 黄龙士、范西屏、施定庵、道策、丈和、秀策、秀甫、秀荣、吴清源、李昌镐。 黄龙士(1651或1654——?),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时人尊为棋圣,与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黄龙士对局实践对围棋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棋风大变,在其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徐星友这样概括黄龙士的棋:“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总的来说,黄龙土对局时考虑全面,判断准确,力争主动,变化多端,不以攻杀为主要取胜手段。著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黄龙士棋力极强,无人堪敌。成为国手后,收比自己年长的徐星友为徒,以只能让徐二子的棋力与徐下了十盘三子局(即有名的《血泪篇》),互有胜负。黄英年早逝。黄殁后,徐一跃而成国手。 范西屏(1709——?),名世勋,浙江海宁人,著有《桃花泉弈谱》二卷。范西屏全局观念特别强,“能以弃为取,以屈为伸,失西隅补以东隅,屈于此即伸于彼,时时转换,每出意表,盖局中之妙。”范西屏不很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更多地从全局着眼。具体手法就是“时时转换,每出意表”。施襄夏说:“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邓元穗说:“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西屏崇山峻岭,抱负高奇。” 施襄夏(1710——1771),名绍暗,号定庵,浙江海宁人,著有《弈理指归》二卷,可与《桃花泉弈谱》媲美。 邓元穗说:“定庵如大海巨浸,含蓄深远”,“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深谋远虑,稳扎稳打就是施襄夏棋风的主要特点。施襄夏自己也说过:“盖穷向背之由于无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也。” 范西屏和施襄夏本是同乡,年龄又相仿,未出名前,两人常在一起下棋 。后来他们相继成为国手,便分道扬镰,各奔前程,相聚时便不多了。据《国弈初刊·序》引胡敬夫的话,范、施雍正末、乾隆初曾在京师对弈十局,可惜这十局棋的记录现已无处找寻。乾隆 四年,范、施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原本十三局,现存十一局。“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同代棋手对其评价很高。钱保塘说:“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千古。”邓元穗认为这十局是棋中“至当”。 道策(1635——1702),本名山崎三次郎,日本国石见人,本因坊四世,名人(也即唯一的九段。下同),近代布局的缔创者。棋力无敌,在十六局御城棋赛中,除让子棋负二局外,其余皆胜。著有《道策本因坊百局棋》、《道策十七条棋歌》。 丈和(1787――――1847),本名户谷松之助,日本国水内(或伊豆)人,本因坊十二世,名人。中盘杀力极强,算路精准。继道策之后被誉为“后圣”。著有《国技观光》、《收枰精思》。 秀策(1829——1862),本名桑原虎次郎,日本国备后因之岛人,十四世本因坊秀和的迹目(即接班人)。棋风平和悠远、妙入精微,创有“秀策流”布局。自1849年起,十三年间创造御城棋赛十九连胜空前纪录,与道策并尊为日本棋圣。遗谱被收入《敲玉余韵》、《本因坊秀策全集》。 秀甫(1838——1886),本名村濑弥吉,日本国江户人,本因坊十八世,准名人。与师兄秀策并称“坊门双璧”。1879年创建近代围棋组织“方圆社”,为第一任社长。棋风机警敏锐、奔放不羁,对后世广有影响。曾让先与秀荣下十番棋,胜负各半。著有《方圆新法》、《秀甫全集》。 秀荣(1852——1907),本姓土屋,十四世本因坊秀和之子、十五世本因坊秀悦之弟、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之师。本因坊十七、十九世,林(日本围棋旧四大门派之一)十三世,名人。棋风玄妙精微、取舍分明,其感觉被屡得后世棋家赞誉,称为“名人中之名人”。著有《围棋新法》、《秀荣全集》。 吴清源(1914——未来),日籍华人,福建闽侯人,十四岁赴日投于濑越宪作门下。九段棋士。1933年与木谷实共创以势力和速度为主的新布局。从1939年起的十六年间,与日本七位顶尖高手共进行十次十番棋较量,将对手统统打到降棋格至“先相先”乃至“定先”的地步(雁金准一输棋后未下满十盘除外),被时人和后人公认为“棋界第一人”、“昭和之棋圣”。在布局、定式、序盘等各方面的创建极多,被视为“近现代布局的奠基人”。大棋士武宫正树说:对职业棋士们而言,吴先生犹如“苍天在上”;职业棋士们今天能坐下来对弈,一多半是托了吴先生的福(大意如此)!著有《新布局法》、《吴清源全集》、《吴清源打碁全集》、《以文会友》(自传)等。门下弟子有林海峰九段。 李昌镐(1975——未来),韩国全州人,九段棋士,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获大小棋赛冠军无数。棋风朴实平稳,官子功夫极深。 除以上十人外,还有不少值得大书特书的大棋士,如:道策的弟子小川道的、桑原道节、神谷道知(本因坊五世),丈和的师兄奥贯智策,秀荣的弟子田村保寿(即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吴清源的师弟、李昌镐的师父曹薰铉等。其中,小川道的和奥贯智策十几二十岁就去世了,十分可惜!

在中国古代,被誉为“棋圣”的是?

中国古代“棋圣”是黄龙士。 黄龙士 黄龙士,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据《兼山堂弈谱》等书记载,他生干清顺治八年(1651年)或十一年(1654年).黄龙士天资过人,幼小时棋名已闻达四乡邻里。长大点后,父亲就带他到北京找名手对弈,从此黄龙士棋艺大进。康熙三年他在门宁初谒杜茶村时,他的棋艺距国手还差一截,第二次谒见杜的时候,他已一跃而为国手。他与在棋坛驰骋五十余年久负盛名的盛大有下过七局,获得全胜。吕书舱说他下棋如"淮阴用兵,战无不胜",在清初"群贤蔚起,竞长争雄"的状况中,黄龙士鹤立鸡群,"一切俯视之",夺得霸主地位。前辈大家周东侯,此时棋力亦在黄龙士之下了,其他棋手见了他更是退避三舍,不敢与之较量。人们将黄龙士尊为棋圣,他和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可惜黄龙大"享年不永",刚到中年便撒手人寰了。 黄龙士具有独特棋负,着子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寓间极深,对手不易察觉,若敢于用强,他即随机应变,出奇制胜,迫使对手相形见拙,反以自困。邓元鏸推崇说:“龙士用思尤密,深入奥窍。当危急存亡之际,群已束手智穷,能于潜移默运之间,益见巧心妙用,空灵变化,出死入生。”又说:“龙士如天仙化人,绝无尘想。”时人甚至将他同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对人”,推为“棋圣”,足见其影响之大。 黄龙士对局实践对围棋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棋风大变,在其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 对黄龙士的棋风特色,后人评价甚多。徐星友这样概括黄龙士的棋:"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总的来说,黄龙土对局时考虑全面,判断准确,力争主动,变化多端,不以攻杀为主要取胜手段。 黄龙士的棋著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此外,邓元惠还将黄龙士的七十盘对局集成《黄龙士先生棋谱》一本,黄龙士对局中的精华大都收在其中了。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黄龙土为《黄龙士全图》写的《自序》。这是黄龙土自己丰富经验的宝贵总结,较全面地论证了围棋的战略战术,见解独到精辟,发人深省。如他谈到布局和全盘战略时说。"辟疆启字,廓焉无外,傍险作都、扼要作塞,此起手之概。"谈到攻守和战术原则时说:"壤址相借,锋刃连接。战则羊师独前,无坚不暇:守则一夫当关,七雄自废。此边腹攻守之大势。"谈到对形势判断时说:"地均则得势者强,力竞则用智者胜,著鞭羡祖生之先,入关耻沛公之后,此图失之要。"谈到策略时说:"实实虚虚之同,正正奇奇之妙,此惟审于弃取之宜,明于彼此缓急之情,"这些都是黄龙士从对局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的见,也显示出黄龙士自己的棋风。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木质结构建筑无一根铁钉的是什么那个寺院??始建于哪个朝代?有无历史的重修??

就是天津蓟县独乐寺,也较大佛寺!据文献记载,独乐寺始建于隋唐年间,辽统和二年,即公元984年由蓟州人韩匡嗣主持重建,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最大的阁式木结构建筑之一。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在谈到独乐寺的价值时说:我们说文物三大价值,一个历史价值一个艺术价值一个科学价值。佛教在线7月1日消息 据凤凰网讯:独乐寺位于燕山南麓天津市蓟县城西门内。寺之得名,一说是安禄山在此起兵叛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名;一说是寺西北有独乐水,故名。相传创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由尉迟恭监修,后毁。辽统和二年(984年),秦王耶律奴瓜重建。其后,又多次进行修缮和扩建,特别是在明万历、清顺治、乾隆、光绪时期和1949年后,工程规模都比较大。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寺前曾砌照壁,并在寺侧兴建行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寺内有观世音菩萨的大塑像,故又称“大佛寺”。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建筑,其它都是明、清所建。布局、结构都比较奇特。全寺建筑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西部分别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建筑物,白山门、观音阁、东西配殿等组成,山门与大殿之间,用迥廊相连结。这些都反映出唐、辽时期佛寺建筑布局的特点。山门建筑在一个代矮的台阶上,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柱身不高,侧角明显;斗拱雄大,布置疏朗,高度约为柱高之半;屋顶为五脊四坡形,古称“四阿大顶”,檐出深远而曲缓,檐角如飞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鱼尾翅转向内,与明、清寺院建筑的大吻龙尾翻转向外不相同,是我国较早的鸱尾实物。南面檐下正中,悬有“独乐寺”扁额,相传是明代严嵩手笔。山门中间是门道,两厢分别是哼、哈二将塑像,威武雄壮;两边山墙上都有彩画,华而不俗。主体建筑观音阁,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的楼阁;因为第二层是暗室,且上无檐与第三层分隔,所以在外观上像是两层建筑。阁高23米,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上为单檐歇山项,飞檐深远,美丽壮观。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耸立着二尊高16米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头部直抵三层的楼顶。因其头上塑有十个小观音头像,故又称之为“十一面观音”。面容丰润、慈祥,两肩下垂,躯干微微前倾,仪态端庄,似动非动。虽制作于辽代,但其艺术风格类似盛唐时期的作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观音塑像两侧,各有一尊胁侍菩萨塑像,造型匀称,姿态优美。这也是辽代的原塑。观音阁下层的四壁上满是彩画,为十六罗汉立像和三头六臂或四臂的明王像,间绘山林、云、水和世俗题材画。此系明代画师之作,至今保存完好,画面清楚,色泽鲜明。观音阁内以观音塑像为中心,四周列柱两排,柱上置斗拱,斗拱上架梁枋,其上再立木柱、斗拱和梁枋,将内部分成三层,使人们能从不同的高度瞻仰佛容;梁枋绕像而设,中部形成天井,上下贯通,容纳像身,像顶覆以斗八藻井,整个内部空间都和佛像紧密结合在一起。阁内光线较暗,正面光线较足,像容清晰,背面仅可辨轮廓,从而加强了佛寺的神秘性。整个楼阁梁、柱、斗枋数以千计,但布置和使用很有规律。梁柱接杆部位因位置和功能的不同,而使用了24种斗拱。其大小形状,无论是衬托塑像,还是装修建筑,处理都很协调,显示出辽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卓越成就。此阁虽历经多次大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它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并以其建筑手法高超着称。独乐寺前是乾隆十八年扩建的照壁、东西配殿和东院的行宫,完全是清代模式。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和1949年前夕,独乐寺遭到了严重破坏,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一些塑像和壁画遭到损坏,寺院残破不堪。1949年后,独乐寺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拨款维修,最后一次维修是1998年。如今寺院和佛像均已修葺一新,千年古刹重放光芒。本寺属密宗体系,著名方丈有谈真太师。此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天津市文物局管理。

中国古代围棋天才是?

黄龙士(1651或1654——?),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时人尊为棋圣,与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黄龙士对局实践对围棋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棋风大变,在其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徐星友这样概括黄龙士的棋:“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总的来说,黄龙土对局时考虑全面,判断准确,力争主动,变化多端,不以攻杀为主要取胜手段。著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黄龙士棋力极强,无人堪敌。成为国手后,收比自己年长的徐星友为徒,以只能让徐二子的棋力与徐下了十盘三子局(即有名的《血泪篇》),互有胜负。黄英年早逝。黄殁后,徐一跃而成国手。 范西屏(1709——?),名世勋,浙江海宁人,著有《桃花泉弈谱》二卷。范西屏全局观念特别强,“能以弃为取,以屈为伸,失西隅补以东隅,屈于此即伸于彼,时时转换,每出意表,盖局中之妙。”范西屏不很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更多地从全局着眼。具体手法就是“时时转换,每出意表”。施襄夏说:“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邓元穗说:“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西屏崇山峻岭,抱负高奇。” 施襄夏(1710——1771),名绍暗,号定庵,浙江海宁人,著有《弈理指归》二卷,可与《桃花泉弈谱》媲美。 邓元穗说:“定庵如大海巨浸,含蓄深远”,“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深谋远虑,稳扎稳打就是施襄夏棋风的主要特点。施襄夏自己也说过:“盖穷向背之由于无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也。” 范西屏和施襄夏本是同乡,年龄又相仿,未出名前,两人常在一起下棋 。后来他们相继成为国手,便分道扬镰,各奔前程,相聚时便不多了。据《国弈初刊·序》引胡敬夫的话,范、施雍正末、乾隆初曾在京师对弈十局,可惜这十局棋的记录现已无处找寻。乾隆 四年,范、施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原本十三局,现存十一局。“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同代棋手对其评价很高。钱保塘说:“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千古。”邓元穗认为这十局是棋中“至当”。 道策(1635——1702),本名山崎三次郎,日本国石见人,本因坊四世,名人(也即唯一的九段。下同),近代布局的缔创者。棋力无敌,在十六局御城棋赛中,除让子棋负二局外,其余皆胜。著有《道策本因坊百局棋》、《道策十七条棋歌》。 丈和(1787――――1847),本名户谷松之助,日本国水内(或伊豆)人,本因坊十二世,名人。中盘杀力极强,算路精准。继道策之后被誉为“后圣”。著有《国技观光》、《收枰精思》。 秀策(1829——1862),本名桑原虎次郎,日本国备后因之岛人,十四世本因坊秀和的迹目(即接班人)。棋风平和悠远、妙入精微,创有“秀策流”布局。自1849年起,十三年间创造御城棋赛十九连胜空前纪录,与道策并尊为日本棋圣。遗谱被收入《敲玉余韵》、《本因坊秀策全集》。 秀甫(1838——1886),本名村濑弥吉,日本国江户人,本因坊十八世,准名人。与师兄秀策并称“坊门双璧”。1879年创建近代围棋组织“方圆社”,为第一任社长。棋风机警敏锐、奔放不羁,对后世广有影响。曾让先与秀荣下十番棋,胜负各半。著有《方圆新法》、《秀甫全集》。 秀荣(1852——1907),本姓土屋,十四世本因坊秀和之子、十五世本因坊秀悦之弟、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之师。本因坊十七、十九世,林(日本围棋旧四大门派之一)十三世,名人。棋风玄妙精微、取舍分明,其感觉被屡得后世棋家赞誉,称为“名人中之名人”。著有《围棋新法》、《秀荣全集》。 吴清源(1914——未来),日籍华人,福建闽侯人,十四岁赴日投于濑越宪作门下。九段棋士。1933年与木谷实共创以势力和速度为主的新布局。从1939年起的十六年间,与日本七位顶尖高手共进行十次十番棋较量,将对手统统打到降棋格至“先相先”乃至“定先”的地步(雁金准一输棋后未下满十盘除外),被时人和后人公认为“棋界第一人”、“昭和之棋圣”。在布局、定式、序盘等各方面的创建极多,被视为“近现代布局的奠基人”。大棋士武宫正树说:对职业棋士们而言,吴先生犹如“苍天在上”;职业棋士们今天能坐下来对弈,一多半是托了吴先生的福(大意如此)!著有《新布局法》、《吴清源全集》、《吴清源打碁全集》、《以文会友》(自传)等。门下弟子有林海峰九段。 李昌镐(1975——未来),韩国全州人,九段棋士,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获大小棋赛冠军无数。棋风朴实平稳,官子功夫极深。

中国古代的棋圣是谁?

中国的古代的棋圣是黄龙士。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据《兼山堂弈谱》等书记载,他生干清顺治八年(1651年)或十一年(1654年)。是清代的围棋国手,与范西屏和施襄夏并称为"清代三大棋圣",在康熙朝中期,是围棋霸主,棋风独树一帜,曾写下十局名局"血泪篇",著作《弈括》。其中,中国围棋史上五大谜案,其中之一是黄龙士失踪之谜。黄龙士四十多岁正值棋力的巅峰状态,年龄属壮年时期,忽然没有任何音讯,各种史料中都没有他的一点信息。扩展资料:黄龙士(1651 - 不详),名虬,又名霞,字月天,号龙士,以号行,江苏泰州姜堰人,生于顺治年代。清代围棋国手,和范西屏、施襄夏并称“清代三大棋圣”,康熙朝中期围棋霸主,棋风不拘一格,留下十局名局“血泪篇”,著《弈括》。 “血泪篇”为黄龙士授徐星友三子的十局棋局,为古代让子棋的名局。前辈大家周东侯,此时棋力亦在黄龙士之下了,其他棋手见了他更是退避三舍,不敢与之较量。人们将黄龙士尊为棋圣,他和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可惜黄龙士“享年不永”,刚到中年便撒手人寰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龙士

我国古代棋圣是弈秋还是黄龙士?

围棋史上的十位圣手: 黄龙士、范西屏、施定庵、道策、丈和、秀策、秀甫、秀荣、吴清源、李昌镐。 黄龙士(1651或1654——?),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时人尊为棋圣,与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黄龙士对局实践对围棋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棋风大变,在其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徐星友这样概括黄龙士的棋:“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总的来说,黄龙土对局时考虑全面,判断准确,力争主动,变化多端,不以攻杀为主要取胜手段。著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黄龙士棋力极强,无人堪敌。成为国手后,收比自己年长的徐星友为徒,以只能让徐二子的棋力与徐下了十盘三子局(即有名的《血泪篇》),互有胜负。黄英年早逝。黄殁后,徐一跃而成国手。 范西屏(1709——?),名世勋,浙江海宁人,著有《桃花泉弈谱》二卷。范西屏全局观念特别强,“能以弃为取,以屈为伸,失西隅补以东隅,屈于此即伸于彼,时时转换,每出意表,盖局中之妙。”范西屏不很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更多地从全局着眼。具体手法就是“时时转换,每出意表”。施襄夏说:“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邓元穗说:“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西屏崇山峻岭,抱负高奇。” 施襄夏(1710——1771),名绍暗,号定庵,浙江海宁人,著有《弈理指归》二卷,可与《桃花泉弈谱》媲美。 邓元穗说:“定庵如大海巨浸,含蓄深远”,“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深谋远虑,稳扎稳打就是施襄夏棋风的主要特点。施襄夏自己也说过:“盖穷向背之由于无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也。” 范西屏和施襄夏本是同乡,年龄又相仿,未出名前,两人常在一起下棋 。后来他们相继成为国手,便分道扬镰,各奔前程,相聚时便不多了。据《国弈初刊·序》引胡敬夫的话,范、施雍正末、乾隆初曾在京师对弈十局,可惜这十局棋的记录现已无处找寻。乾隆 四年,范、施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原本十三局,现存十一局。“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同代棋手对其评价很高。钱保塘说:“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千古。”邓元穗认为这十局是棋中“至当”。 道策(1635——1702),本名山崎三次郎,日本国石见人,本因坊四世,名人(也即唯一的九段。下同),近代布局的缔创者。棋力无敌,在十六局御城棋赛中,除让子棋负二局外,其余皆胜。著有《道策本因坊百局棋》、《道策十七条棋歌》。 丈和(1787――――1847),本名户谷松之助,日本国水内(或伊豆)人,本因坊十二世,名人。中盘杀力极强,算路精准。继道策之后被誉为“后圣”。著有《国技观光》、《收枰精思》。 秀策(1829——1862),本名桑原虎次郎,日本国备后因之岛人,十四世本因坊秀和的迹目(即接班人)。棋风平和悠远、妙入精微,创有“秀策流”布局。自1849年起,十三年间创造御城棋赛十九连胜空前纪录,与道策并尊为日本棋圣。遗谱被收入《敲玉余韵》、《本因坊秀策全集》。 秀甫(1838——1886),本名村濑弥吉,日本国江户人,本因坊十八世,准名人。与师兄秀策并称“坊门双璧”。1879年创建近代围棋组织“方圆社”,为第一任社长。棋风机警敏锐、奔放不羁,对后世广有影响。曾让先与秀荣下十番棋,胜负各半。著有《方圆新法》、《秀甫全集》。 秀荣(1852——1907),本姓土屋,十四世本因坊秀和之子、十五世本因坊秀悦之弟、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之师。本因坊十七、十九世,林(日本围棋旧四大门派之一)十三世,名人。棋风玄妙精微、取舍分明,其感觉被屡得后世棋家赞誉,称为“名人中之名人”。著有《围棋新法》、《秀荣全集》。 吴清源(1914——未来),日籍华人,福建闽侯人,十四岁赴日投于濑越宪作门下。九段棋士。1933年与木谷实共创以势力和速度为主的新布局。从1939年起的十六年间,与日本七位顶尖高手共进行十次十番棋较量,将对手统统打到降棋格至“先相先”乃至“定先”的地步(雁金准一输棋后未下满十盘除外),被时人和后人公认为“棋界第一人”、“昭和之棋圣”。在布局、定式、序盘等各方面的创建极多,被视为“近现代布局的奠基人”。大棋士武宫正树说:对职业棋士们而言,吴先生犹如“苍天在上”;职业棋士们今天能坐下来对弈,一多半是托了吴先生的福(大意如此)!著有《新布局法》、《吴清源全集》、《吴清源打碁全集》、《以文会友》(自传)等。门下弟子有林海峰九段。 李昌镐(1975——未来),韩国全州人,九段棋士,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获大小棋赛冠军无数。棋风朴实平稳,官子功夫极深。 除以上十人外,还有不少值得大书特书的大棋士,如:道策的弟子小川道的、桑原道节、神谷道知(本因坊五世),丈和的师兄奥贯智策,秀荣的弟子田村保寿(即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吴清源的师弟、李昌镐的师父曹薰铉等。其中,小川道的和奥贯智策十几二十岁就去世了,十分可惜! 在战国时代的齐国,有一位著名的下棋能手叫奕秋。由于他棋艺高,名气大,从各地慕名而来的学生不少,结果是有的学生只学了半年,便成了下棋的高手。可也有的学了一年,甚至两年,结果还是棋艺不高。有人便去问奕秋,这是怎么一回事? 奕秋说:“下棋是个简单的技艺,可是不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仍然是学不好的。从前,我收过两个学生,一个学生精力集中地听我讲棋艺,又认真观察我下棋,天天想的看的听的做的无非都是棋,结果棋艺大有长进,只用半年时间,就成了全国下棋的高手。另一个学生,我讲棋艺时,他端坐在那儿,貌似听讲,其实他的心里,早就胡思乱想起来。他总觉得天空中有一只天鹅飞过,他正要拉起弓来射它呢!我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我下棋时,他也不认真观察忽而玩弄玩弄这个,忽而张望张望那个,象这样的学生,别说教他一年,就是教他十年,他也是学不好棋的。” “人世间有多少知识需要学习呀,但只有集中精力去学才能学到,人世间又有多少事情要去做啊,但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做好,难道只是下棋是这样的吗?”

中国 日本 韩国 古代棋圣

围棋史上的十位圣手: 黄龙士、范西屏、施定庵、道策、丈和、秀策、秀甫、秀荣、吴清源、李昌镐。 黄龙士(1651或1654——?),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时人尊为棋圣,与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黄龙士对局实践对围棋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棋风大变,在其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徐星友这样概括黄龙士的棋:“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总的来说,黄龙土对局时考虑全面,判断准确,力争主动,变化多端,不以攻杀为主要取胜手段。著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黄龙士棋力极强,无人堪敌。成为国手后,收比自己年长的徐星友为徒,以只能让徐二子的棋力与徐下了十盘三子局(即有名的《血泪篇》),互有胜负。黄英年早逝。黄殁后,徐一跃而成国手。 范西屏(1709——?),名世勋,浙江海宁人,著有《桃花泉弈谱》二卷。范西屏全局观念特别强,“能以弃为取,以屈为伸,失西隅补以东隅,屈于此即伸于彼,时时转换,每出意表,盖局中之妙。”范西屏不很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更多地从全局着眼。具体手法就是“时时转换,每出意表”。施襄夏说:“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邓元穗说:“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西屏崇山峻岭,抱负高奇。” 施襄夏(1710——1771),名绍暗,号定庵,浙江海宁人,著有《弈理指归》二卷,可与《桃花泉弈谱》媲美。 邓元穗说:“定庵如大海巨浸,含蓄深远”,“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深谋远虑,稳扎稳打就是施襄夏棋风的主要特点。施襄夏自己也说过:“盖穷向背之由于无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也。” 范西屏和施襄夏本是同乡,年龄又相仿,未出名前,两人常在一起下棋 。后来他们相继成为国手,便分道扬镰,各奔前程,相聚时便不多了。据《国弈初刊·序》引胡敬夫的话,范、施雍正末、乾隆初曾在京师对弈十局,可惜这十局棋的记录现已无处找寻。乾隆 四年,范、施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原本十三局,现存十一局。“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同代棋手对其评价很高。钱保塘说:“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千古。”邓元穗认为这十局是棋中“至当”。 道策(1635——1702),本名山崎三次郎,日本国石见人,本因坊四世,名人(也即唯一的九段。下同),近代布局的缔创者。棋力无敌,在十六局御城棋赛中,除让子棋负二局外,其余皆胜。著有《道策本因坊百局棋》、《道策十七条棋歌》。 丈和(1787――――1847),本名户谷松之助,日本国水内(或伊豆)人,本因坊十二世,名人。中盘杀力极强,算路精准。继道策之后被誉为“后圣”。著有《国技观光》、《收枰精思》。 秀策(1829——1862),本名桑原虎次郎,日本国备后因之岛人,十四世本因坊秀和的迹目(即接班人)。棋风平和悠远、妙入精微,创有“秀策流”布局。自1849年起,十三年间创造御城棋赛十九连胜空前纪录,与道策并尊为日本棋圣。遗谱被收入《敲玉余韵》、《本因坊秀策全集》。 秀甫(1838——1886),本名村濑弥吉,日本国江户人,本因坊十八世,准名人。与师兄秀策并称“坊门双璧”。1879年创建近代围棋组织“方圆社”,为第一任社长。棋风机警敏锐、奔放不羁,对后世广有影响。曾让先与秀荣下十番棋,胜负各半。著有《方圆新法》、《秀甫全集》。 秀荣(1852——1907),本姓土屋,十四世本因坊秀和之子、十五世本因坊秀悦之弟、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之师。本因坊十七、十九世,林(日本围棋旧四大门派之一)十三世,名人。棋风玄妙精微、取舍分明,其感觉被屡得后世棋家赞誉,称为“名人中之名人”。著有《围棋新法》、《秀荣全集》。 吴清源(1914——未来),日籍华人,福建闽侯人,十四岁赴日投于濑越宪作门下。九段棋士。1933年与木谷实共创以势力和速度为主的新布局。从1939年起的十六年间,与日本七位顶尖高手共进行十次十番棋较量,将对手统统打到降棋格至“先相先”乃至“定先”的地步(雁金准一输棋后未下满十盘除外),被时人和后人公认为“棋界第一人”、“昭和之棋圣”。在布局、定式、序盘等各方面的创建极多,被视为“近现代布局的奠基人”。大棋士武宫正树说:对职业棋士们而言,吴先生犹如“苍天在上”;职业棋士们今天能坐下来对弈,一多半是托了吴先生的福(大意如此)!著有《新布局法》、《吴清源全集》、《吴清源打碁全集》、《以文会友》(自传)等。门下弟子有林海峰九段。 李昌镐(1975——未来),韩国全州人,九段棋士,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获大小棋赛冠军无数。棋风朴实平稳,官子功夫极深。 除以上十人外,还有不少值得大书特书的大棋士,如:道策的弟子小川道的、桑原道节、神谷道知(本因坊五世),丈和的师兄奥贯智策,秀荣的弟子田村保寿(即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吴清源的师弟、李昌镐的师父曹薰铉等。其中,小川道的和奥贯智策十几二十岁就去世了,十分可惜!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棋魂,没有的话就去看看吧

请简介几个中国古代围棋高手

围棋1、过百龄(称霸年代:1620-1650)过百龄(?-1662),也作伯龄,名文年,江苏无锡人。从明末清初说起,过百龄是明末造诣最深、名声最大的围棋国手。他从击败林符卿后,约从1620年开始,称霸棋坛三十余年,过百龄的贡献主要为《官子谱》[注1]一卷,《三子谱》一卷,《四子谱》二卷,以及对倚盖定式的研究和应用。过晚年与周览予交手,留下著名的“过周十局,周稍胜。2、周览予(称霸年代:1650-1665)周览予(懒予),名嘉锡,明末清初棋手,浙江嘉兴人。周览予击败过百龄后成为国手,也是清代十大国手之第一位。他曾在山阴唐九经组织的与十多位名手的车轮战中,大获全胜。他棋的特点是宁失数子,不失一先,步步力争主动。他对棋艺的贡献还包括“应双飞燕两压,其着法始于懒予,最为醇正。”根据徐星友《兼山堂弈谱》中的记载,周览予约逝于康熙初(约 1665-1670年)。3、汪汉年和周东侯(称霸年代:?)汪汉年,安徽天都人。周东侯,名勋,安徽六合人。比周览予稍晚的国手有汪汉年和周东侯,两人曾争胜负十余局,难分胜负。汪汉年的著作,有《眉山墅隐》一卷,是我国古代棋艺家编选时局谱中少偏见的典范。汪汉年早逝。周东侯青年时期与汪汉年棋力相当,中年后棋艺大长。他的棋路古怪多变,不拘一格。他最擅长攻杀,即所谓“偏师驰突”。周东侯认为,下棋是为了研究棋艺,不是为了输赢。所以,他赢了不骄傲,输了不气馁。后来,黄龙士棋盖天下,当时棋手望风而靡,只有周东侯一人敢与他对弈。人称黄龙士为龙,周东侯为虎,两人的对局称为“龙争虎斗”。周汪二人生活在前有周览予,后有黄龙士的时代,都未能成为天下无敌的国手,但没有他们的衬托,就不能显示出周黄的技艺之高妙。4、黄龙士(称霸年代:1670-1692)黄龙士(1651?-1692?),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清代围棋的第一座高峰是黄龙士。黄龙士十七岁到京城,与已享誉多年的盛大有对局,七战七捷,从此成为国手。与黄龙士对弈最多的是周东侯,流传至今约有二十多局,黄约三胜其二。其他如谢友玉、周西候、卞邠原、何暗公、吴瑞徵、张吕陈等亦大处下风。人们将黄龙士尊为棋圣,和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黄龙士对围棋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棋风大变,在他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徐星友这样概括黄龙士的棋:“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总的来说,黄龙土对局时考虑全面,判断准确,力争主动,变化多端,不以攻杀为主要取胜手段。他与周东侯的对局,被称为“龙争虎斗”,与徐星友的三子谱称为“血泪篇”,皆臻上乘之境。传日本棋家认为黄龙士中盘有十三段,皆因其算路之深远,让人不得不服。黄龙士享年不永,约逝于康熙三十年(1692)左右。5、徐星友(称霸年代:1692-1719)徐星友(1645?-1720?),名远,钱塘人。继黄龙士之后的国手是徐星友,他比黄龙士年长,擅长书画,学棋很晚,但他专心致志,刻苦用功,所以棋艺进步很快。当他达到和黄龙士相差二子的程度时,黄龙士仍以三子相让与徐星友下了十局棋。因为多让了一子,先生要重展昔日之雄风已很困难了,只能竭力周旋。这十局棋下得异常激烈,当时就被人们称为“血泪篇”。这之后,徐星友一跃而为国手。徐星友与黄龙士亦有分先对局传世,黄多胜。黄死后,徐便成为棋坛领袖。徐星友的棋风,最重要的特点是“平淡”。在徐星友写的《兼山堂弈谱》中,对他自己的棋风,有这样的论述:“冲和恬淡,浑沦融和”,“制于有形,不若制于无形”,“善战而胜,曷若不战屈人”,“闲谈整密,大方正派”等等。他不靠激烈的厮杀获胜,而是一点一点地侵蚀,直到取得最后胜利。邓元鏸《弈潜斋集谱》评徐星友的棋为“白傅吟诗,老妪皆解”(白傅指白居易),也是说他的棋以简明取胜,这是他对棋艺的最大贡献。徐星友一直到康熙五十八年(1719)被程兰如击败后才退而著书。他所作的《兼山堂弈谱》是我国最有价值的几部古谱之一,精选了过百龄、李元兆、周懒予、盛大有、汪汉年、周东侯、黄龙土等国手有代表性的各局,详加评注,观点颇为中肯确切。后范西屏、施襄夏得此书,“潜玩数年,获益良多。”6、范西屏、施襄夏

日本古代三大绝对围棋强人 本因坊秀哉 本因坊秀策 本因坊道策这三人谁比较的围棋实力比较强些?

道策综合实力最强,中盘力大无比。秀策是坚实的下法和小林光一类似,小林光一学的就是秀策。秀策号称执黑不败(补贴木),不过很年轻就挂了,否则成就超过道策也说不准。秀哉是最次的,根本入不了日本古代三大绝对围棋强人。他对濑越宪作和另外一个高手都是败多胜少,是他执白。他以9段的身份压人,不给别人执白的机会。或者老年后挂免战牌得以保持不败。或者和吴清源下时候搞随时打挂集体研究。鉴于此,秀哉最后一盘被木古实提出封手制度,秀哉完败,郁郁而终。

我国古代棋圣是谁啊!

围棋史上的十位圣手: 黄龙士、范西屏、施定庵、道策、丈和、秀策、秀甫、秀荣、吴清源、李昌镐。 黄龙士(1651或1654——?),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时人尊为棋圣,与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黄龙士对局实践对围棋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棋风大变,在其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徐星友这样概括黄龙士的棋:“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总的来说,黄龙土对局时考虑全面,判断准确,力争主动,变化多端,不以攻杀为主要取胜手段。著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黄龙士棋力极强,无人堪敌。成为国手后,收比自己年长的徐星友为徒,以只能让徐二子的棋力与徐下了十盘三子局(即有名的《血泪篇》),互有胜负。黄英年早逝。黄殁后,徐一跃而成国手。 范西屏(1709——?),名世勋,浙江海宁人,著有《桃花泉弈谱》二卷。范西屏全局观念特别强,“能以弃为取,以屈为伸,失西隅补以东隅,屈于此即伸于彼,时时转换,每出意表,盖局中之妙。”范西屏不很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更多地从全局着眼。具体手法就是“时时转换,每出意表”。施襄夏说:“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邓元穗说:“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西屏崇山峻岭,抱负高奇。” 施襄夏(1710——1771),名绍暗,号定庵,浙江海宁人,著有《弈理指归》二卷,可与《桃花泉弈谱》媲美。 邓元穗说:“定庵如大海巨浸,含蓄深远”,“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深谋远虑,稳扎稳打就是施襄夏棋风的主要特点。施襄夏自己也说过:“盖穷向背之由于无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也。” 范西屏和施襄夏本是同乡,年龄又相仿,未出名前,两人常在一起下棋 。后来他们相继成为国手,便分道扬镰,各奔前程,相聚时便不多了。据《国弈初刊·序》引胡敬夫的话,范、施雍正末、乾隆初曾在京师对弈十局,可惜这十局棋的记录现已无处找寻。乾隆 四年,范、施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原本十三局,现存十一局。“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同代棋手对其评价很高。钱保塘说:“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千古。”邓元穗认为这十局是棋中“至当”。 道策(1635——1702),本名山崎三次郎,日本国石见人,本因坊四世,名人(也即唯一的九段。下同),近代布局的缔创者。棋力无敌,在十六局御城棋赛中,除让子棋负二局外,其余皆胜。著有《道策本因坊百局棋》、《道策十七条棋歌》。 丈和(1787――――1847),本名户谷松之助,日本国水内(或伊豆)人,本因坊十二世,名人。中盘杀力极强,算路精准。继道策之后被誉为“后圣”。著有《国技观光》、《收枰精思》。 秀策(1829——1862),本名桑原虎次郎,日本国备后因之岛人,十四世本因坊秀和的迹目(即接班人)。棋风平和悠远、妙入精微,创有“秀策流”布局。自1849年起,十三年间创造御城棋赛十九连胜空前纪录,与道策并尊为日本棋圣。遗谱被收入《敲玉余韵》、《本因坊秀策全集》。 秀甫(1838——1886),本名村濑弥吉,日本国江户人,本因坊十八世,准名人。与师兄秀策并称“坊门双璧”。1879年创建近代围棋组织“方圆社”,为第一任社长。棋风机警敏锐、奔放不羁,对后世广有影响。曾让先与秀荣下十番棋,胜负各半。著有《方圆新法》、《秀甫全集》。 秀荣(1852——1907),本姓土屋,十四世本因坊秀和之子、十五世本因坊秀悦之弟、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之师。本因坊十七、十九世,林(日本围棋旧四大门派之一)十三世,名人。棋风玄妙精微、取舍分明,其感觉被屡得后世棋家赞誉,称为“名人中之名人”。著有《围棋新法》、《秀荣全集》。 吴清源(1914——未来),日籍华人,福建闽侯人,十四岁赴日投于濑越宪作门下。九段棋士。1933年与木谷实共创以势力和速度为主的新布局。从1939年起的十六年间,与日本七位顶尖高手共进行十次十番棋较量,将对手统统打到降棋格至“先相先”乃至“定先”的地步(雁金准一输棋后未下满十盘除外),被时人和后人公认为“棋界第一人”、“昭和之棋圣”。在布局、定式、序盘等各方面的创建极多,被视为“近现代布局的奠基人”。大棋士武宫正树说:对职业棋士们而言,吴先生犹如“苍天在上”;职业棋士们今天能坐下来对弈,一多半是托了吴先生的福(大意如此)!著有《新布局法》、《吴清源全集》、《吴清源打碁全集》、《以文会友》(自传)等。门下弟子有林海峰九段。 李昌镐(1975——未来),韩国全州人,九段棋士,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获大小棋赛冠军无数。棋风朴实平稳,官子功夫极深。 除以上十人外,还有不少值得大书特书的大棋士,如:道策的弟子小川道的、桑原道节、神谷道知(本因坊五世),丈和的师兄奥贯智策,秀荣的弟子田村保寿(即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吴清源的师弟、李昌镐的师父曹薰铉等。其中,小川道的和奥贯智策十几二十岁就去世了,十分可惜!

古代负责阉割战马的官职叫什么?

我认为可能是司马吧,在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和 御马监是值得重视的。沈德符说:司礼今为十二监中第一署,其长与首揆对柄机要。……御马监虽最后设,然所掌乃御厩兵符等项,与兵部相关。近日内臣用事稍关兵柄者,辄改御马衔以出,如督抚之兼司马中丞。马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春秋以前的职业化军队主要由贵族出身的子弟组成,战争方式主要是战车的列阵对阵冲锋,而古代的战车是由马拉的,所以马的地位极其重要。由于这层关系,司马最开始其实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司马作为官职,在西周时开始设置,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亦称“三有事”。司马为朝廷重臣,管理军赋,组织军训,执行军法,常常统兵出征,相当于大将军。春秋时,各诸侯国官制中都有司马一职。有的诸侯国还设有大司马,此外还有左司马、右司马作为司马的属官。战国时,军将或军师常常被称为司马,如《战国策·齐策》记载“禽燕之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田单)之功也”,燕司马就是指燕将骑劫。司马的官职到了汉代曾一度被取消,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称作少司马。魏晋至宋代,司马为军府之官,总理军府事务,参与军事计划。隋、唐两代,州、郡、府中各设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而到了明、清两代,司马则成为府同知的别称了。

古代太监的官职,都有什么?

明代二十四衙门主要只是在皇帝周围服役、为其生活服务的部门。明代的宦官机构,以“二十四衙门”为基本主体。二十四衙门包括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宦官除在内廷任职之外,还能出任各种外差使职。按照原来的规定,这二十四衙门主要只是在皇帝周围服役、为其生活服务的部门。但事实上,明代的宦官已经发展成为极其重要的政治势力,不但掌管了宫廷内有关饮食起居的一般事务,还控制了全国的军政要务。 司礼监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首席,也是整个宦官系统中权势地位最高者,司礼监“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明代历代擅政的宦官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均为司礼监太监。司礼监的职权主要有三项,一是批答奏章,传宣谕旨,这是司礼监最重要的职权;二是总管有关宦官事务,司礼监不仅在各宦官机构中处于“第一署”的地位,而且实际上也居于总管、统领其他宦官机构的地位;三是兼顾其他重要官职,当时宦官系统的其他一些重要官职,如东厂提督、南京守备等,或专由司礼兼领,或为司礼外差,这也是司礼监职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御马监铜牌司礼监的第一项职权成为历史上宦官所拥有的最大权力,也是明代司礼监权势显赫的根本原因。 其他十一监是:内官监(主要掌管采办皇帝所用的器物,如围屏、床榻、桌柜等)、司设监(掌管卥簿、仪仗、围幙、帐幔、雨具等)、御马监(主管内府马政)、神宫监(掌管太庙及各庙的洒扫及香灯等)、尚膳监(掌管御膳、宫内食用和筵宴等)、尚宝监(掌管宝玺、敕符、将军印信)、印绶监(掌管古今通集库以及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图书、勘合、符验、信符等)、直殿监(掌管各殿及廊庑洒扫之事)、尚衣监(掌管皇帝的冠冕、袍服、靴袜等)、都知监(起初负责各监行移、关知、勘合等事,后来专门跟随皇帝,负责导引清道)。 宦官四司是:惜薪司(掌管宫中所用柴炭和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内臣柴炭等)、钟鼓司(掌管皇帝上朝时鸣钟击鼓以及演出内乐、传奇、过锦、打稻等杂戏)、宝钞司(掌管造办粗细草纸)、混堂司(掌管沐浴之事)。 宦官八局是:兵仗局(掌造军器,包括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各类兵器)、银作局(负责打造金银器饰)、浣衣局(该局是二十四衙门中唯一不在皇宫中的宦官机构,局址在德胜门以西,由年老及有罪退废的宫人充任)、巾帽局(掌管宫中内使帽靴、驸马冠靴及藩王之国诸旗尉帽靴)、针工局(负责制作宫中衣服)、内织染局(职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帛之事)、酒醋面局(掌管宫内食用酒、醋、糖、浆、面、豆等物)、司苑局(掌管宫中各处蔬菜瓜果及种艺之事)。 内务府 中国清代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为清代特有,始设于顺治初年。至顺治十一年(1654)仿明制改内务府为十三衙门;十八年,裁十三衙门,复设内务府。自此遂为定制。内务府的组织渊源于满族社会的包衣(奴仆)制度,其主要人员分别由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旗)所属包衣组成。最高长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正二品,由皇帝从满洲王公、内大臣、尚书、侍郎中特简,或从满洲侍卫、本府郎中、三院卿中升补。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务,都由内务府承办。内部主要机构有广储、都虞、掌仪 、会计、营造、慎刑、庆丰七司,分别主管皇室财务、库贮 、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礼仪、皇庄租税、工程、刑罚、畜牧等事。另有上驷院管理御用马匹,武备院负责制造与收储伞盖、鞍甲、刀枪弓矢等物,奉宸苑掌各处苑囿的管理、修缮等事,统称七司三院。内务府还有三织造处等30多个附属机构。此外负责管理太监、宫女及宫内一切事务的敬事房也隶属总管内务府大臣管辖。1911年辛亥革命后,废帝溥仪仍居宫内 ,为皇帝服务的内务府也得以保留,直至1924 年溥仪被驱逐出宫为止。 清代内务府是清代管理宫禁事务的机构。 清世祖入关后设置。顺治十一年(1654)裁革,清圣祖即位后恢复。初为三品衙门,雍正十三年(1735)升为正二品。 长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无定员,由满族王公大臣兼任。下设堂郎中1人,掌本府文职官铨选,并考核各司处承办事务;主事2人,笔帖式64人书吏5人,分掌各种文书之事。直属机构有7司3院。 广储司,设总办郎中、郎中、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书吏,掌内府库藏,领银、皮、瓷、缎、衣、茶六库。 都虞司,设郎中、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书吏,掌内务府武职官铨选及畋鱼之事。 掌礼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赞礼郎、司俎官、司祝、司香、司碓、 笔帖式、 书吏、掌内廷礼乐及考核太 监品极。 会计司,设郎中、员外郎、六主、委署主事、笔帖式、书吏,掌内务府出纳及庄园地亩之事。先用宫女、太监, 亦由该司管理。 营造司,设员同掌仪司,掌宫庭修缮工程。 庆丰司,设员同掌仪司掌牛羊畜牧之事。 慎行司,设员同掌体育馆事,掌审谳上三旗刑狱案件。 上驷院,设兼管大臣、卿、堂主事、笔帖式、下分左右二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委署主事,掌御用马匹。 武备院,设兼管大臣、卿、郎中、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书吏,掌制造器械。 奉宸院,设总理大臣、卿、郎中、员外郎、主事、良署主事、苑丞、苑副、委署苑副、笔帖式、书吏,掌景山、 三海、南苑等处的管理、修缮。天坛斋宫,亦由奉宸院管理。圆明园、畅春园、万寿山、玉泉山、香 山、热河行宫、汤泉(今昌平县东小汤山)行宫、盘山(今蓟县西北)行宫、黄新庄、(今良乡北)行 宫,因与皇帝驻骅有关,俱归内务府委官管理。 此外,内务府还管辖有三大殿,管理慈宁宫、寿康宫处,御药房、寿药房,文渊阁,黄武殿修书处,御书处,养心殿造办处,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敬事房等。其中敬事房为管理宫内宦官的机构。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你知道她是哪个朝代的人吗??

花木兰北魏时期的人。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扩展资料:《木兰辞》说它是北朝(魏)乐府,大概不会有人反对。秦汉以降的朝廷大多设有专门的乐府官署,南北朝也不例外,具体职能是负责收集整理民歌、训练乐工等,属掌礼仪教化的太常寺该管。《木兰辞》被宋代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不是没有道理的。郭茂倩的父亲郭源明曾做过太常博士,家学渊源、慧眼独具。乐府歌辞的来源一般有两种:御用文人创作和民间采集。《木兰辞》显然属于后者。重读,我们眼前会呈现这样的景象:一个利落朴素、自恋成痴的姑娘,在娓娓叙事,旁边还有一个小秀才做记录。实际上,汉魏时期流传下来的《战城南》、《东门行》、《十五从军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乐府经典,无不带有上述“写实”的特点。这种民间“写实”非常可贵,我们称其为“民间述史”,也即老百姓自己写的历史,相当于某人传记或非官方大事记。为何这么说呢?古代官方修史,帝王将相、改朝换代是大餐,后妃本传、怪力乱神只是小菜儿,民间小事小情小人物,史书不显。老百姓通过民歌创作的形式,把一些他们看到的亲历的认为有意义的事口述下来,经民间文人的润色,再被官署采集后稍加整理,即成乐府歌辞而传世。它们,可为史料之补充,其真实性,足与地方志、文人笔记相媲美。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花木兰?

古代的兄弟相残为那般?

荣名厚利,世所同竞,而昔贤谓:“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此“却之不可免”一语最极玄妙,处世者当深信熟玩。盖求不可得,人或知之;却不可免,谁知之者?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求为?又求之未得,不胜其愠;及其得之,不胜其喜。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喜为?又己得则喜,他人得则忌。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忌为?庶几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故知此语玄妙。名利是场,名利是网,几多较量,几多迷茫。名利是帆,名利是樯,几多奋斗,几多沮丧。一个古老的哲理,一个常新的命题,世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假如人人都清心寡欲,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假如人人都利欲熏心,那又是怎样一种情景?春秋郑徐吾犯之妹有美色,公孙楚与其从兄公孙黑争娶之。楚 已纳聘,黑欲强夺,公孙楚“执戈逐之,及冲,击之以戈”。事见《左传·昭公元年》。又《後汉书·郑玄传》载,何休好《公羊传》而恶《左传》、《谷梁传》,郑玄乃著论以驳之,“休见而叹曰:‘康成(玄之字)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后以“同室操戈”比喻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资治通鉴》 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狄戎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狄者统之已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况叔孙氏君臣自相鱼肉,鲁之不幸,实齐之幸也。寡人有计在此,当两许其使以误之。”《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原来长白山东南有一大野,名叫鄂谟辉,野中有一村落,约数十百家,这数十百家内,只分三姓,习成强悍,专喜械斗,因此自相残杀,连岁不休。” 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南朝、北朝、隋、唐、宋、辽、金、明、清等十三朝,围绕帝位继承的太子废立,尔虞我诈,父子反目,母子仇加,兄弟血拼,明争暗斗,相互休养戮等一幕惊心动魄的同室操戈的血腥博弈。在皇室内部残酷激烈的角逐中,被废黜和惨遭杀害的皇太子,众多帝王,包括一些皇后、诸多皇子及部分大臣,和皇太子之间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的血腥厮杀。这些太子和父皇之间的生死博弈冲突,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特征的统治集团内部,为了权力尔虞我诈,父子反目,母子仇加,亲情丧尽,相互杀戮,明争暗斗的腐朽冷酷及残忍阴险。在以私有制、世袭制为主要特征的封建社会,几乎所有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上台后都要通过册立皇太子,预先为自己确立好接班人,以此延续并保证自家王朝统治的长久性。早在四千多年前,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夏王朝,尽管还没有太子这一称谓,但帝位继承者,基本上全是帝王的儿子。灭夏而建的商王朝,开始有了太子的称呼。《史记》卷三记载说,商王朝第一任帝王汤去世后,由于太子太丁此前已死,按商王朝“太子死,立其弟”的规矩,由太丁之弟外丙继承了帝位。“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尽管商王朝帝位继承者实行兄终弟及,但实际情况也不尽然,其三十任帝王中,几乎一半是传位于子的。商之后,周王朝通常只立帝王长子为太子。如果太子万一不幸早死,再立其子为接班人。“周道,太子死,立嫡孙。” 周代以前,由于没有皇帝这一称呼,所以此前太子还不叫皇太子。自从秦始皇自称皇帝后,代秦而建的汉王朝,正式称太子为皇太子。刘邦上台伊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随着历史的发展,太子逐渐有了一些其他称谓,诸如“东宫”、“国本”等等。东宫原本是太子生活居住和处理事务之处,所以后来也有以东宫指称太子者。“东宫,国之大本,所以继圣体而承天位也。”“国本”之意,是说太子为“天下之本”。也有称太子为“储君”、“储贰”,言其就是将来的帝王。亦有尊称太子为“殿下”,“秦汉以来,于天子言陛下,于皇太子言殿下。” 除“国本”、“储君”、“殿下”等雅称,还有将太子称为“龙种”或“龙子”。自古以来,龙作为古人想象创造、集多种动物于一体的华夏图腾,一直为人尊崇。其形象早已跨过科学的门槛,成了一种家喻户晓而又神圣的民族象征。即便今天,国人还以龙的传人骄傲自豪。在自诩为真龙天子的帝王看来,他们的儿子,自然就是龙种龙子。患有男性不育症的东晋废帝海西公司马奕,为了有个皇子,竟制造骗局,“使左右向龙与内侍接,生子,以为己子。”老百姓为此编了一首歌谣讽刺说:“凤凰生一雏,天下莫不喜。本言是马驹,今定成龙子。”至于将太子喻为龙种的,更是比比皆是。隋文帝杨坚孙子杨俨(太子杨勇之子)出生后,有人就对他说“天生龙种。”杜甫在《哀王孙》一诗中也写道:“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总之,在古人包括帝王眼中,他们和太子,无疑都是龙种龙孙。由于太子称谓具有专一性,在封建社会,一般人都不能叫太子。南齐武帝萧赜当政期间,有个姓皇的人起名叫太子,萧赜知道后就对人说:“皇太子非名之谓。”于是让那人将“太”字下面一点移到上面,“移点于外,易名为犬子。”处士何点为此对人说:“太子者,天地之所悬,三才之所系,今化而为犬,不得立矣。”这种改动,完全是封建统治者对普通百姓的蔑视。 将太子视为“国本”也罢,“龙种”也罢,说穿了,无非是彰显其身份地位的重要。帝王之子既然都是龙子龙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都具有成为太子的资格和可能?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以家族统治为中心、以父权家长制血缘关系为纽带,族权政权相结合的宗法制度下,对严格奉行这一制度而又多妻多子的帝王们来说,尽管每一个儿子都是自己血脉,但却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嫡、庶之分。只有他们和“配德乾元,恭承宗庙,徽音六宫,母仪天下”的皇后所生之子,即嫡子才具有“大宗”地位,而其余嫔妃所生之子,全属于“小宗”。为了保持帝位世代能在“大宗”中传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便成了册立太子的一条基本原则。“立嫡以长,礼之正也。”如果皇后一直没有生育,才能从其他嫔妃之子即庶子中,另选一位册立为太子。可见,除嫡子或长子外,其他皇子成为皇太子的概率很低。太子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使得帝位的继承者,在多数情况下都非太子莫属。除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乱世末世,一些通过起义造反,浴血征战等手段,最终改朝换代登上帝位者外,正常情况下,一个嫡长子要想嗣位,首先要被立为太子。而能够成为皇太子,就意味着离御座只差小小的一步。对任何一位嫡长子来说,能够成为皇太子,不仅是他本人梦寐以求的大喜事,同时也是所在王朝的大事。所以太子身份一旦确立,其王朝都要举行隆重盛大的册立仪式,皇帝要亲临现场并公开向天下宣布。而太子册立后,地位马上要高于其他皇子,有时甚至仅次于父皇。比如,每逢父皇出征、巡视等离开京师,一般由太子监国,临时代理父皇处理朝政大事。太子住所东宫,设有专门官署,有众多负责太子事务的官员。东宫还拥有类似帝王禁军的卫队及甲胄兵器。有的王朝东宫侍卫兵士,甚至达到了上万人之众。遇有节日,大臣还要按一定仪式程序朝贺太子。太子拥有如此重要的身份地位,按说他们应该具备很高的素质,才能和这种身份地位相适应。然而受立嫡立长所限,很多太子,即使素质低下,愚不可教,明显不堪继任,但想改变一下这种规矩,却很困难。历史上曾有一些帝王,面对不成器的太子,也想改立其他皇子,结果迫于传统,最终都无奈地放弃了自己想法。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太子司马衷,由于智商低下,曾被人们称为“白痴”。司马炎早看出他不是理想的接班人,就和皇后杨艳(司马衷之母)悄悄商量,准备废掉司马衷而改立其他儿子。然而杨皇后却以《春秋》中说过“立嫡以长不以贤”为由,坚决不同意夫君破了这条规矩。“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司马炎挨了杨皇后一顿呛白,再也不提废太子事。结果,司马衷这个“白痴”,不但一直居于太子之位,后来还成了西晋最高统治者。在封建帝王中享誉很高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想破一下这条规矩,同样未能如愿。贞观十二年,李世民曾和魏徵等就此进行讨论。李世民认为,“国家所以立太子者,拟以为君也。”如果嫡长子册立为太子后不堪继任,那就应当由其他兄弟来继位。岂料魏徵引经据典对他说,“自周以降,立嫡必长,所以绝庶孽之窥觎,塞祸乱之源本,有国者之所深慎。”李世民听了魏徵话,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后来,在太子问题上,这位杰出的封建帝王竟差点被气得自杀。囿于这一规矩,很多帝王在统治期间,太子问题始终是放心不下和最为棘手苦恼的大事。因为太子素质高低,好与不好,废与不废,并非他们的意愿所能左右的。一些德才低下,昏庸愚劣的太子,因为皇太后、太后、皇后(母后),以及一些大臣偏袒支持,不但保住了太子之位,最终还嗣位为帝王。汉惠帝刘盈、晋惠帝司马衷等,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代表。当然也有很多太子,尽管他们比刘盈、司马衷聪明很多,但在激烈残酷的内争中,他们不仅没有入主金銮殿。相反,围绕其太子生涯,却上演了一幕幕父子反目、母子相残、兄弟血拼等令人惊心动魄的惨剧。一些皇太子,不仅在激烈内争中和帝位擦肩而过,更有甚者,在自家人拼搏厮杀中,凄惨地倒在了父皇、母后及兄弟们的屠刀之下,成了东宫冤魂。如今,当我们穿越历史时空,深入森严的东宫,进入太子生活天地,揭开极为隐秘的宫廷内幕,这些不堪目睹的惨烈场面,仍令人心惊肉跳。很多太子之所以命运多舛,终被废杀,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看,父皇和母后对太子猜疑不信任;兄弟们为争夺太子之位相互残杀;父皇移情其他嫔妃,太子因母后失宠受到冷落;奸佞之辈为了自身利益,挑拨帝王和太子关系并制造矛盾,以及一些皇太子自身素质低下等等,都是导致太子被废杀的原因。但从深层上看,私有制度下的世袭制,才是帝王和太子对立冲突的真正根源。以私有制、世袭制为特征的专制社会,不管何种原因,一个人只要成为帝王,天下就是他自家的天下,江山就是自家江山的意识,总是十分强烈。为了保证统治大权能在嫡亲子孙中不断延续,世代相传,他们当然不会逾越立嫡立长的规矩。这种立嫡长不论德才的做法,必然将一些素质高于太子的其他皇庶子,无情地排除在一边。一些头脑比较聪明、甚至对王朝建立有过很大功劳的皇子,因不是嫡长子而不能成为太子,不仅对身为皇太子的兄长看不上和不服气,同时对父皇也会产生强烈的怨恨情绪。在怨恨、嫉妒、不服乃至野心等心理支配下,他们往往不顾亲情,拉拢联合一些权臣,铤而走险,直接向这一规矩的受益者皇太子发难,有的干脆把矛头直接对准了父皇。由于很多皇太子,并非帝王最优秀的儿子,更不是理想的帝位继承人。即便他们能够荣幸地嗣位,也只能说运气比庶兄弟们好些而已。历史上很多帝王之所以素质低下,昏庸无能,正是这种制度造成的。尽管一些帝王,也意识到了这种做法有不少弊端,但受其历史的局限,仍要极力维护和坚持这一制度。一代又一代的帝王,之所以坚持这种做法,除了确保费尽心机取得的江山和统治大权,不能落在庶子之手,更不能落入异姓手中等因素外,同时也为了防止诸多儿子、包括一些后妃、臣僚等觊觎太子之位乃至帝位而引发的种种内乱。专制体制下,不论通过什么手段上台的帝王,也不论自己成为帝王的过程多么曲折,一旦坐上御座,绝不允许其他皇子争夺太子之位,同时更不容许皇太子等人向自己挑战。然而,面对至高无上的权力诱惑,有的皇太子由于按捺不住提前登基的野心,或明或暗地向父皇挑战。而一些为了自身利益的后妃和皇庶子,以及一些大臣,往往又推波助澜,或挑拨怂恿太子向父皇挑战,或拉拢其他皇庶子排挤太子,以保住他们既得利益。对大多数太子而言,东宫始终潜伏着让他们离开的危机。从成为太子之日起,很多太子就如履薄冰地苟活偷生。在激烈的储位之争中,一些皇太子被无情地废杀掉了。被废杀的皇太子,几乎每个王朝都有。而每一个不管因何种原因被废杀的皇太子身上,都有着说不完、道不清的诸多坎坷曲折。有些皇太子被废杀,还引发了王朝内部的大乱,以至造成成千上万的无辜者,也死在了储位之争的血泊之中。西汉武帝刘彻太子刘据,位居太子之位三十多年后,因父皇听信奸臣谗言逼得起兵反抗,一时竟有数万人丧身。晋惠帝司马衷太子司马遹,被皇后贾南风等人废杀后,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引发的“八王之乱”,更是惊心动魄。死于内乱中的百姓,多达几十万。至于很多皇太子被废时,帝王借机杀掉的大臣及东宫官员,更是无法历数。即便一些终于坐上帝位的皇太子,其太子生涯,同样充满了很多坎坷曲折。明神宗朱翊钧的庶长子、居于皇太子之位十九年、嗣位仅一个月而死的朱常洛,从出生长大到立为皇太子,直至嗣位乃至死后,可以说一天都没有安宁过。父子之间、君臣之间、臣僚之间围绕朱常洛册立引发的“争国本”案,以及之后“梃击”、“红丸”、“移宫”三案,都和他有着直接关系。这种激烈尖锐的派系冲突,直到明亡才结束。帝王和太子间的残酷冲突,无情地折射出了专制体制的腐朽与冷酷,以及统治集团内部为了权力尔虞我诈,六亲不认的残忍阴险。对帝王们来说,为了维护其地位,根本不管太子不太子,杀起他们来毫不手软。而一些野心勃勃、权力欲望强烈的母后,如吕雉、武则天等辈,只要能够专权,丝毫不念母子之情,为了除掉身为儿子的皇太子,同样十分凶残。至于众多皇子,只要能夺得皇太子地位,不管你是同胞兄长,也不管你是父皇钦定的皇位继承人,照样会将屠刀对准这些情同手足的兄长。在权力诱惑下,为了自己利益和地位,整个统治集团内部,父子、母子、兄弟之间,没有一点点亲情和人性可言,只有野蛮凶残和赤裸裸的兽性。面对如此残酷的内争,一些帝王之子,临死前无可奈何地悲叹说,如果有来世的话,再也不生在帝王之家。刘宋孝武帝刘骏之子刘子鸾,被后来继位为前废帝的哥哥刘子业上台后杀掉时,这个才十岁的少年无奈地说:“愿后身不复生王家。”没过几年,其最后一任帝王、十三岁的顺帝刘凖,被后来成为南齐太祖萧道成逼着禅位时,吓得躲在佛盖之下,哭作一团。而当刘凖听说萧道成不杀他时,边哭边说:“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子家。”隋炀帝杨广之孙、被王世充扶上台后又废杀掉的杨侗,遇害之日也悲叹说,“从今以去,愿不生帝王尊贵之家。”可悲的是,这种现象,竟然持续了几千年,并且历久不断地轮番上演!

只要是关于古代首饰服饰的都给我上

一部红楼梦,服饰就够研究一辈子…… 其实这些好听的服饰名称也是有规律的: 1:年代+颜色+图案+面料种类+大类名或专用名 红地彩织龟背如意团花锦开氅 白地云水金龙妆花缎女披 2:年代+颜色+面料种类+绣法+图案+大类名或专用名 清乾隆皇帝月日缎绣云龙夹朝袍 清康熙皇帝石青实地纱彩绣片金单朝服 下面的都是红楼梦里面的服饰,这些还是凤毛麟角,楼主如果对古代服饰有兴趣,可以参看 沈从文先生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大红金钱蟒靠背 石青金钱蟒引枕 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 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 松花撒花绫裤腿 锦边弹墨袜 厚底大红鞋 蜜合色棉袄 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 葱黄绫棉裙 丝嵌宝紫金冠 二龙抢珠金抹额 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 五色蝴蝶鸾绦 大红羽缎对衿褂子 曲柄七凤黄金伞 金顶金黄绣凤版舆 金心绿闪缎大坐褥 秋板貂鼠昭君套 桃红撒花袄 石青刻丝灰鼠披风 大红洋绉银鼠皮裙 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 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 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 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 青哆罗呢对襟褂子 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Е丝的鹤氅 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 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 大貂鼠风领 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Ё小袖掩衿银鼠短袄 水红装缎狐肷褶子 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 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 海龙皮小小鹰膀褂 玉色红青酡ゾ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 水红撒花夹裤 大红棉纱小袄子 绿绫弹墨袷裤

古代的颜色名称

对红色的.称呼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湘妃色与粉红皆同义。桃红,桃花的颜色。对黄色的称呼姜黄色:姜黄是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缃色:浅黄色。橙色: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茶色:一种比对褐深色的称呼棕黑:深棕色;棕红:红褐色。;棕黄:浅褐色。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赭色:红色、赤红色。

中国古代对颜色都是怎样称呼的?例如黑色叫“玄”,红色叫“赤”。其他的呢?

████ 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 杨妃色 湘妃色 妃红色 ████ 妃色 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 湘妃色 粉红皆同义。 ████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 (quester注:这里的“品红”估计是指的“一品红”,是基于大红色系的,和现在我们印刷用色的“品红M100”不是一个概念) ████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quester注:不大于M70的色彩,有时可加入适量黄色) ████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 樱桃色:鲜红色 ████ 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 (quester注:RGB 色中的 R255 系列明度) ████ 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 绯红:艳丽的深红 ████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 ████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 朱色 丹色 (quester注:在YM对等的情况下,适量减少红色的成分就是该色的色彩系列感觉) ████ 丹:丹砂的鲜艳红色 ████ 彤:赤色 ████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 赫赤: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 ████ 嫣红:鲜艳的红色 ████ 洋红:色橘红 (quester注:这个色彩方向不太对,通常洋红指的是倾向于M100系列的红色,应该削弱黄色成分。) ████ 炎:引申为红色。 ████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 绾:绛色;浅绛色。 ████ 枣红:即深红 (quester注:色相不变,是深浅变化) ████ 檀:浅红色,浅绛色。 ████ 殷红:发黑的红色。 ████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 ████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 鹅黄:淡黄色 (quester注:鹅嘴的颜色,高明度微偏红黄色) ████ 鸭黄:小鸭毛的黄色 ████ 樱草色:淡黄色 ████ 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 (quester注:Y100 M20~30 感觉的色彩,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国味道) ████ 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 ████ 橘黄:柑橘的黄色。 ████ 橙黄:同上。 (quester注:Y100 M50 感觉的色彩,现代感比较强。广告上用得较多) ████ 橘红:柑橘皮所呈现的红色。 ████ 姜黄:中药名。别名黄姜。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 ████ 缃色:浅黄色。 ████ 橙色: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 ████ 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 ████ 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 ████ 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 ████ 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 棕色:棕毛的颜色,即褐色。1,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2,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黑。 ████ 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 棕黑:深棕色。 ████ 棕红:红褐色。 ████ 棕黄:浅褐色。 ████ 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 ████ 赭色:红色、赤红色。 ████ 琥珀: ████ 褐色: 黄黑色 ████ 枯黄:干枯焦黄 ████ 黄栌:一种落叶灌木,花黄绿色,叶子秋天变成红色。木材黄色可做染料。 ████ 秋色:1,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2,古以秋为金,其色白,故代指白色。 ████ 秋香色:浅橄榄色 浅黄绿色。 (quester注:直接在Y中掺入k10~30可得到不同浓淡的该类色彩) ████ 嫩绿:像刚长出的嫩叶的浅绿色 ████ 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 ████ 柳绿:柳叶的青绿色 ████ 竹青:竹子的绿色 ████ 葱黄:黄绿色,嫩黄色 ████ 葱绿:1,浅绿又略显微黄的颜色2,草木青翠的样子 ████ 葱青:淡淡的青绿色 ████ 葱倩:青绿色 ████ 青葱:翠绿色,形容植物浓绿 ████ 油绿:光润而浓绿的颜色。以上几种绿色都是明亮可爱的色彩。 ████ 绿沈(沉):深绿 ████ 碧色:1,青绿色。2,青白色,浅蓝色。 ████ 碧绿:鲜艳的青绿色 ████ 青碧:鲜艳的青蓝色 ████ 翡翠色:1,翡翠鸟羽毛的青绿色。2,翡翠宝石的颜色。 (quester注:C-Y≥30 的系列色彩,多与白色配合以体现清新明丽感觉,与黑色配合效果不好:该色个性柔弱,会被黑色牵制) ████ 草绿:绿而略黄的颜色。 ████ 青色:1,一类带绿的蓝色,中等深浅,高度饱和。3,本义是蓝色。4,一般指深绿色。5,也指黑色。6,四色印刷中的一色。2,特指三补色中的一色。 ████ 青翠:鲜绿 ████ 青白:白而发青,尤指脸没有血色 ████ 鸭卵青:淡青灰色,极淡的青绿色 ████ 蟹壳青:深灰绿色 ████ 鸦青:鸦羽的颜色。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 ████ 绿色:1,在光谱中介于蓝与黄之间的那种颜色。2,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3,引申为黑色,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代指为青春年少的容颜。 (quester注:现代色彩研究中,把绿色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和其它红黄兰三原色并列研究,称做“心理原色”之一) ████ 豆绿:浅黄绿色 ████ 豆青:浅青绿色 ████ 石青:淡灰绿色 ████ 玉色:玉的颜色,高雅的淡绿、淡青色 ████ 缥:绿色而微白 ████ 艾绿:艾草的颜色。偏苍白的绿色。 ████ 松柏绿:经冬松柏叶的深绿 ████ 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 ████ 松花色:浅黄绿色。(松树花粉的颜色)《红楼梦》中提及松花配桃红为娇艳 ████ ████ 蓝:三原色的一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quester注:这里的蓝色指的不是RGB色彩中的B,而是CMY色彩中的C) ████ 靛青:也叫“蓝靛”。用蓼蓝叶泡水调和与石灰沉淀所得的蓝色染料。呈深蓝绿色 (quester注:靛,发音dian四声,有些地方将蓝墨水称为“靛水”或者“兰靛水”) ████ 靛蓝:由植物(例如靛蓝或菘蓝属植物)得到的蓝色染料 ████ 碧蓝:青蓝色 ████ 蔚蓝: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 宝蓝:鲜艳明亮的蓝色 (quester注:英文中为 RoyalBlue 即皇家蓝色,是皇室选用的色彩,多和小面积纯黄色(金色)配合使用。) ████ 蓝灰色:一种近于灰略带蓝的深灰色 ████ 藏青:蓝而近黑 ████ 藏蓝:蓝里略透红色 ████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 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代指女子眉妩。 ████ 黛色:青黑色。 ████ 黛绿:墨绿。 ████ 黛蓝:深蓝色 ████ 黛紫:深紫色 ████ 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古人以紫为祥瑞的颜色。代指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 ████ 紫酱:浑浊的紫色 ████ 酱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 紫檀:檀木的颜色,也称乌檀色 乌木色 ████ 绀青 绀紫:纯度较低的深紫色 ████ 紫棠:黑红色 ████ 青莲:偏蓝的紫色 ████ 群青:深蓝色 ████ 雪青:浅蓝紫色 ████ 丁香色:紫丁香的颜色,浅浅的紫色,很娇柔淡雅的色彩 ████ 藕色:浅灰而略带红的颜色 ████ 藕荷色:浅紫而略带红的颜色 ████ 苍色:即各种颜色掺入黑色后的颜色,如苍翠████ 苍黄████ 苍青████ 苍黑████ 苍白████ (quester注:准确的说是掺入不同灰度级别的灰色) ████ 水色:水红████ 水绿████ 水蓝████ 淡青████ 湖蓝████ 湖绿████皆是浅色。 ████ 深色淡色:颜色深的或浅的,不再一一列出。 ████ 精白:纯白,洁白,净白,粉白。 ████ 象牙白:乳白色 ████ 雪白:如雪般洁白 ████ 月白:淡蓝色 ████ 缟:白色 ████ 素:白色,无色 ████ 荼白:如荼之白色 ████ 霜色:白霜的颜色。 ▓▓▓▓ 花白:白色和黑色混杂的。斑白的 夹杂有灰色的白 ████ 鱼肚白:似鱼腹部的颜色,多指黎明时东方的天色颜色 (quester注:M5 Y5) ████ 莹白:晶莹洁白 ████ 灰色:黑色和白色混和成的一种颜色 ████ 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色 (quester注:暖白) ████ 铅白:铅粉的白色。铅粉,国画颜料,日久易氧化“返铅”变黑。铅粉在古时用以搽脸的化妆品。 (quester注:冷白) ████ 玄色:赤黑色,黑中带红的颜色,又泛指黑色 ████ 玄青:深黑色 ████ 乌色:暗而呈黑的颜色 ████ 乌黑:深黑;漆黑 ████ 漆黑:非常黑的 ████ 墨色:即黑色 ████ 墨灰:即黑灰 ████ 黑色:亮度最低的非彩色的或消色差的物体的颜色;最暗的灰色;与白色截然不同的消色差的颜色;被认为特别属于那些既不能反射、又不能透过能使人感觉到的微小入射光的物体,任何亮度很低的物体颜色。 ████ 缁色:帛黑色 ████ 煤黑象牙黑:都是黑,不过有冷暖之分。 ████ 黧:黑中带黄的颜色 ████ 黎:黑中带黄似黎草色 ████ 黝:本义为淡黑色或微青黑色。 ████ 黝黑:(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 ████ 黯:深黑色、泛指黑色 ████ 赤金:足金的颜色 ████ 金色:平均为深黄色带光泽的颜色 ████ 银白:带银光的白色 ████ 铜绿 ████乌金 ████老银:金属氧化后的色彩 附带: 国画用色 ████ 银朱:呈暗粉色。 ████ 胭脂:色暗红。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 朱砂:色朱红。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 (quester注:黄色成分微高于红色成分,色艳丽,需注意与背景色调和,多数情况下不大面积使用。) ████ 朱膘:色橘红。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用以画花卉。 ████ 赭石:色红褐。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 ████ 石青:色青,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用以画叶或山石。 ████ 石绿: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 ████ 白粉:亦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 ████ 花青:色藏青。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广花,颜料。即广东产的花青。 (quester注:微含红色成分,故与黄色调和后生成的绿色较为沉着) ████ 藤黄:色明黄。用以画花卉、枝叶。藤黄:明黄色。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黄色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 (quester注:亦含微量红色成分,有毒。和黑色配合时甚为醒目,多为危险警示色彩) ████ 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 ████ 雌黄:矿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橙黄色,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古人用雌黄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 ████ 雄黄:中药名。为含硫化砷的矿石。别名石黄、黄石。 ████ 石黄:国画颜料,即雄黄。 ████ 洋红:色橘红。用以画花卉。

古代妃嫔穿的衣服,要名字很好听的那种,就是很长很华丽,类似红楼梦里的描写的,

月日缎绣云龙夹朝袍石青实地纱彩绣片金单朝服云水金龙妆花缎女披大红金钱蟒靠背 石青金钱蟒引枕 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 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 松花撒花绫裤腿 锦边弹墨袜 厚底大红鞋 蜜合色棉袄 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 葱黄绫棉裙 丝嵌宝紫金冠 二龙抢珠金抹额 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 五色蝴蝶鸾绦 大红羽缎对衿褂子 曲柄七凤黄金伞 金顶金黄绣凤版舆 金心绿闪缎大坐褥 秋板貂鼠昭君套 桃红撒花袄 石青刻丝灰鼠披风 大红洋绉银鼠皮裙 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 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 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 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 青哆罗呢对襟褂子 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Е丝的鹤氅 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 挖云鹅**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 大貂鼠风领 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Ё小袖掩衿银鼠短袄 水红装缎狐肷褶子 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 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 海龙皮小小鹰膀褂 玉色红青酡ゾ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 水红撒花夹裤 大红棉纱小袄子 绿绫弹墨袷裤 梅花纹纱袍娟纱金丝绣花长裙丝绸罩衣菊纹上裳百褶如意月裙流彩暗花云锦宫装金银丝鸾鸟朝凤绣纹朝服翠纹织锦羽缎斗篷缕金挑线纱裙银纹绣百蝶度花裙撒花烟罗衫百花曳地裙云纹绉纱袍藕丝琵琶衿上裳紫绡翠纹裙软毛织锦披风织锦镶毛斗篷素绒绣花袄捻金银丝线滑丝锦被刺绣妆花裙薄罗长袍勾勒宝相花纹服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宫缎素雪绢裙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缎裳琵琶襟上衣云雁细锦衣弹花暗纹锦服妆缎狐肷褶子大氅八答晕春锦长衣对襟羽纱衣裳八团喜相逢厚锦镶银鼠皮披风云霏妆花缎织彩百花飞蝶锦衣织锦皮毛斗篷碧霞云纹联珠对孔雀纹锦衣镂金丝钮牡丹花纹蜀锦衣暗花细丝褶缎裙金丝织锦礼服烟云蝴蝶裙撒花纯面百褶裙苏绣月华锦衫四喜如意云纹锦锻挑丝双窠云雁装碧霞云纹霞帔翡翠撒花洋绉裙镂金百蝶穿花云锦袄乌金云绣衫蝶戏水仙裙衫软银轻罗百合裙漩涡纹纱绣裙如意云纹衫流彩飞花蹙金翚翟袆衣十二破留仙长裙乳云纱对襟衣衫绣刻丝瑞草云雁广袖双丝绫鸾衣缎地绣花百蝶裙如意缎绣五彩祥云朝服缎绣氅衣五彩缂丝衫立式水纹八宝立水裙缎织掐花对襟外裳盘金彩绣棉衣裙曳地水袖百褶凤尾裙金丝白纹昙花雨丝锦裙牡丹凤凰纹浣花锦衫散花百褶裙古纹双蝶云形千水裙白玉兰散花纱衣牡丹薄水烟逶迤拖地长裙古烟纹碧霞罗衣散花如意云烟裙烟水百花裙霞彩千色梅花娇纱裙桃花云雾烟罗衫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碎花翠纱露水百合裙团蝶百花烟雾凤尾裙云丝披风柔绢曳地长裙团锦琢花衣衫金边琵琶襟外袄粉霞锦绶藕丝缎裙窄衣领花绵长袍细纹罗纱锦绣双蝶钿花衫月牙凤尾罗裙翡翠烟罗绮云裙绣衫罗裙

古代兄弟怎么称呼?

古时兄弟的称呼 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古代称呼兄弟的词组 伯仲。 一家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时用上“伯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这种习惯作法,如果从西周初年算起,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汉 郑玄 笺:“伯仲,喻兄弟也。”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呜呼!分同伯仲,古则拜亲。”《太平广记》卷一九三引 前蜀 杜光庭 《虬髯传》:“问其姓。曰:‘ 张 。"问伯仲之次。曰:‘最长。"”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卢渥》:“轩冕之盛,近代无比,伯仲四人,咸居显列。”清《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故开美、与参伯仲暨博士孔监、友昆极,有是举也。”清 钮琇 《觚賸·佞佛》:“ 魏里 丁清 惠公 之后,有伯仲二人,绩学工文。” 古代兄弟对兄长的尊称是什么 1、古代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或以数字为排行等。 2、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的,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 3、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因此,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你之弟统称“叔父”。如《史记u2022项羽本纪》:“其(项羽)季父梁。”这里的“季父”泛指叔父,而季父通常专指最小的叔父。 4、另外,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等。 古代兄弟之间还行第六个怎么称呼 按照大小称兄道弟,大家族一般按照家族排序加兄或弟的,也有名字+兄/弟 古代兄弟排行称谓?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因此,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你之弟统称“叔父”。《史记u2022项羽本纪》:“其(项羽互季父梁。”这里的“季父”泛指叔父,而季父通常专指最小的叔父。 古代对兄弟姐妹的尊称 (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5)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 (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古代兄弟排行的称呼? 孙伯符:孙老大; 董仲颖:董老二; 刘叔向:刘老三; 左季高:左老四畅 马幼常:马老五。 古代兄弟名字有什么讲究? 这个没有讲究的,是家长自己设计的。想让自己的孩子关系更亲密而已。 就是没有特别的讲究啊~比如会有人生了个儿子,希望他平平安安的长大,所以取名叫李安,后来又生了一个,想说也希望平平安安,那就叫李平了啊。其实反过来也可以,不一定非要倒著的。 大部分亲兄弟名字是没有关系,连不成词组的。所以你说的这种不具有普遍性,完全是家长个人的想法而已。 古代,父亲的结拜兄弟如何称呼? 1,叔父 2,XX妹,比如翠花妹 古代兄弟十个分别怎样称呼 1,叔父 2,XX妹,比如翠花妹

古代是怎么称呼各种颜色的

1、樱草色樱草色是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樱草的颜色。樱草花属于报春花科,花瓣多花色,花心部分为黄色,因为含有绿色的成分,是一种偏冷的黄色,色彩感觉活泼单纯。2、天青指深黑而微红的颜色。 另指端砚名贵石品之一。在端砚石中纯洁而无瑕疵者叫天青,较为名贵而少见,仅见于水岩、和古塔岩的砚石中。3、驼色中国传统色彩名词,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和红色、绿色等鲜艳的色彩一样,驼色同样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苍茫的沙漠、坚韧的岩石。4、翡翠色翡翠色是中国传统色彩名词,代表物品是翡翠宝石,翡翠鸟羽毛。5、松花色:松花色是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浅黄色(带点小绿,松树花粉的颜色)。如松花般的嫩黄色。6、松柏绿:松柏绿: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松柏叶的绿。7、玄色汉代以前指青色或者蓝绿色调的颜色,汉代以后指黑里带微赤的颜色、黑色。8、蟹壳青蟹壳青,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河蟹壳的青色蟹甲青釉。此种釉色呈深青绿色,类螃蟹壳色,故而得名。9、鸦青鸦青:中国传统色彩名词,鸦羽的颜色。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10、黛蓝黛蓝: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深蓝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统色彩

古代十二种颜色雅称

古代对颜色的雅称有以下:一、对红色的称呼: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桃红;海棠红,即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二、对黄色的称呼:姜黄色,缃色;橙色;茶色。三、对褐深色的称呼:深棕色称棕黑;红褐色称棕红;浅褐色称棕黄;红色、赤红色称为赭色。四、对青色的称呼:碧绿;鲜艳的青蓝色叫青碧;翡翠鸟羽毛的青绿色或者翡翠宝石的颜色称为翡翠色;鸭卵青;深灰绿色为蟹壳青;鸦青。

中国古代服饰的名称

一部红楼梦,服饰就够研究一辈子…… 其实这些好听的服饰名称也是有规律的: 1:年代+颜色+图案+面料种类+大类名或专用名 红地彩织龟背如意团花锦开氅 白地云水金龙妆花缎女披 2:年代+颜色+面料种类+绣法+图案+大类名或专用名 清乾隆皇帝月日缎绣云龙夹朝袍 清康熙皇帝石青实地纱彩绣片金单朝服 ---------------- 下面的都是红楼梦里面的服饰,这些还是凤毛麟角,楼主如果对古代服饰有兴趣,可以参看 沈从文先生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参考地址: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名物训诂方面的价值——纪念沈从文先生百年诞辰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Clothing and Ornaments: Its Values in Records and Explanations of Things and Glossary 董志翘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凝结着沈从文先生下半生心血的一部巨著.这部巨著资料丰富,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明清,时间上历经万年,涉及的研究对象也远远超出了服饰范围,堪称一部浓缩的古代文化史.在...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iton) 2002年,第05期 大红金钱蟒靠背 石青金钱蟒引枕 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 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 松花撒花绫裤腿 锦边弹墨袜 厚底大红鞋 蜜合色棉袄 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 葱黄绫棉裙 丝嵌宝紫金冠 二龙抢珠金抹额 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 五色蝴蝶鸾绦 大红羽缎对衿褂子 曲柄七凤黄金伞 金顶金黄绣凤版舆 金心绿闪缎大坐褥 秋板貂鼠昭君套 桃红撒花袄 石青刻丝灰鼠披风 大红洋绉银鼠皮裙 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 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 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 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 青哆罗呢对襟褂子 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Е丝的鹤氅 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 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 大貂鼠风领 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Ё小袖掩衿银鼠短袄 水红装缎狐肷褶子 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 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 海龙皮小小鹰膀褂 玉色红青酡ゾ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 水红撒花夹裤 大红棉纱小袄子 绿绫弹墨袷裤参考资料:红楼梦

古代的颜色名称

对红色的.称呼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湘妃色与粉红皆同义。桃红,桃花的颜色。对黄色的称呼姜黄色:姜黄是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缃色:浅黄色。橙色: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茶色:一种比对褐深色的称呼棕黑:深棕色;棕红:红褐色。;棕黄:浅褐色。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赭色:红色、赤红色。

求古代言情,江湖小说

《七夜雪》摩迦一族传说中的妖瞳杀人之术再现雪地,儿时伙伴成为魔教杀手。鼎剑阁霍展白被药师谷主人薛紫夜所救。冷香流动,第七年的赌酒之约,宿醉一场后两人的心结在不知不觉中解开。昔日恋人发疯,霍展白暗叹宿命安排。飞鸿传书许诺紫夜将在来年的梅树下共饮相守,而紫夜蓦地失踪。冰河下尘封的往事,决战在雪域之巅。 鼎剑阁霍展白为救治昔日恋人秋水音之子沫儿的病,用七年的时间拼死取得了药师谷主人薛紫夜开给他的五味绝世药引,魔教大光明宫排位第一的神秘杀手瞳为了自己能杀死魔教教主获得自由而抢夺龙血赤寒珠,霍展白和瞳在打斗中双双重伤,被薛紫夜送回药王谷治疗。 沫儿的病事实上无法治疗,薛紫夜为一直隐瞒着霍展白而不安,不顾自己寒症孱弱之身而设法寻找疗法。与此同时,薛紫夜震惊地发现这个能用眼神控制人精神的杀手瞳竟然是失散多年的儿时伙伴明介。 最终,本不相干的神秘人妙风(雅弥)却成了陪伴薛紫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人。《红莲令》:女主很骄纵,本来我是讨厌这种类型的女主的,但是骄纵的这么可爱这么让人心疼的,我就只看过这一篇,男主原来很深情腹黑啊,这个作者构思真的很有意思,这里面的男主女主我都很喜欢。 若要问容莲,容家的四小姐 南宫世家的大少爷,无月宫的宫主,南宫令, 会慢慢眯起一双凤眼,似笑非笑的看着你,然后用一种慵懒入骨的语调,仿佛低声呢喃般的告诉你:“容莲啊,还真是顽劣不堪……不过,你问她要做什么呢?” 天绝教君大教主,君观:“容莲么,除了那张脸和她的身份,不过就是块扶不上墙的烂泥。”燕行山的药王,何修齐:“哦,乌鸦命的凤凰。” 《琉璃般若花》:花痴又迷糊的可爱小捣蛋,遇上严肃又无情的绝代医圣,百般柔情,费尽心机,最后却也只不过是落得个同般若花一样的心碎神伤的下场罢了……罗玄,难道终归只能让任何女子,神一般的仰望吗? 女主是穿越过去的,追的很辛苦,虐的过程,好的结局~~《沉香如屑》:这是一个关于一只名叫颜淡的千年狗腿莲花精的精彩故事。 依照男性角色的出场顺序: 山主大人温柔闷骚,骨子里透出一股脉脉温情,然而他却是害得颜淡被族人列为“女孩子不要学她学了就嫁不出”反面教材的罪魁祸首; 天师同学年轻英俊有为毒舌,将颜淡抓来关进法器之后就进行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精神折磨,之后还继续在精神上进行打击; 哈哈,楠竹就是我们的山主大人,又一不喜欢解释的闷骚~~一直守在女主身边等她上一段情伤过去,死不放手,做得好~~~天师帝君同学就是一炮灰~~雪灵之《殇璃》、《双飞梦》:雪灵之这个作者虽然有很多情节设置让我很不喜(可能观念不同),但是不得不承认她的文笔是没话说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双飞梦》,其他几篇或多或少让我恨的牙痒痒,个人觉得情节有不足之处,不过实际最受追捧的是《殇璃》。因为它最虐。《双飞梦》:他,出身显赫,温柔如玉屑溶成的春江; 他,一介贫寒,冷漠如水底难近的玄冰; 究竟谁才是命运的宠儿? 荣耀、声名、财富、绝学…… 他要的,不过就是她那颗不染忧愁的心。师叔童鞋一出场我就晓得他是个大炮灰,却没猜到他是那么毒的灰渣渣《殇璃》:她与他总是一再错过 当她带着少女的执拗对他说,靖轩哥哥,我喜欢你的时候, 他冷漠地说,可我不喜欢你! 当他深深看着她低低说,我已经是你的丈夫,我会对你好的时候, 她叹了口气,说:如果你想对我好,就善待我们的孩子吧 《大雪满弓刀》:念一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她的文章谋篇构局几乎滴水不漏。土木堡之变,倾覆了大明王朝的命运,也倾覆了风烟的命运。你要醉还是醒?那个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这样问她。彼时她是一个深陷深雾的女子。彼时他是一个头顶通敌叛国之名的男人。她却记得,他眼若深泉,带着软软迷惘。她也还记得,自己归去方向终不再寂寥。残阳如血,衣若流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此文男主很多方面和流水迢迢很像,不过女主是个爱憎分明的主,刚开始也误会男主了,还好最后HE。《夜行歌》:翩跹,一个自小便被囚魔教的白衣少女:谢云书,一个被掳入魔教备受劫难的飞扬少年。她为了复仇,不惜苦练异功,以致历尽岁月洗磨却身形不变;他为了逃出魔掌,只能忍辱负重,甘为影卫,在她身边如影随形。生生死死,两人一起在刀剑上起舞,共荣共辱。儿女缱绻,曾生死相托的两人却从此各分天涯,一去两相望。 又是四年。他翻遍中原,远涉西京,搜尽碧落黄泉…… 此为一极品文,和《与艳少同眠》不相上下,楠竹非常深情温柔,主要女主很聪明手段很高,不是温柔型融化不了她啊~~女主中毒之后男主搜尽天下奇珍为她续命,两个人后来的生活甜得跟蜜一样~~男主当她影卫的时候就爱上她了,后来更是不惜抛弃谢家家主之位跟还是魔女的她在一起。也为了利用谢家的权势帮女主解毒而再度登上那个家主的位子。这两只都灰常灰常有爱~~《绝代天香》:水阁中最神秘的女子,人唤香座。香座其人,天生异香,功体阴柔,容色清丽出尘,性情冷傲绝世,江湖上传言她是个见男人就杀的女魔头,所有见过她的男人非死即瞎。男主沐圣阳是武林至尊的地位,武功深不可测啊,不过他是修道的,他师父有点类似于张三丰的那种地位。他们是女主去那个道观偷一种圣香时交的手。好看的很,男女主我都很爱~~男主不是一般的温柔啊,而且是他先爱上的,不过修道……总要虐一虐~~此风格相同的有篇《君莫问愁》,楼雨晴的。男主也是深情温柔型,但我更喜欢《绝代天香》,文笔人物刻画都让人过目不忘。《风槿如画》(张瑞向来又虐又煽情,主角情路不是一般的悲催坎坷之后HE):这个作者统共写了2篇文,另一篇《婀娜传说》也进入完结倒计时了。女主角是穿越的,中间非常之纠结啊,虐的我一揪一揪的。是谁说前生死悔,要用此生等待?前生,她用心头血换来爱人的背弃;今世,他为她一夕银发、懵懂痴傻。她,涅盘中浴火的凤凰,纳蓝王朝的千古女帝。且看这一场痴恩怨,风槿如画。非常喜欢里面的男主小白,他代表了纯粹的爱和善,守候两世终于两人携手天涯。《绝色》盛蓝:美男者,绝色也,盖其相貌英俊、身形修长,又兼以器宇轩昂、言笑温润者,心有多窍,眉眼深沉,是为腹黑也。 然腹黑者,难驾驭也。 当垆卖酒非本意,撞见帅哥皇子上青楼也非她所愿,她只当眼不见为净也便罢了,谁知莲童鞋醉眼迷离,将她一把捉住了按倒在绣榻上……忽地屋内痛呼震天,帅锅皇子鼻青脸肿,化成一滩烂泥,另有一人在旁笑觑,面若春花。 他含笑道:“林姑娘,此人乃二皇子也。” 正牌男主出场~ 咳咳,青梅配竹马,尽释前嫌,HE结局,微容同学哪是凤起童鞋滴对手 《我的皇后》:这篇虐了,两人原来是一对恋人,女主很聪明活泼。因为女主恨男主杀了她师父,成为他皇后是要报复他,男主是温柔腹黑深情型,就是不解释,让我很纠结,因为男主认为女主不爱他。也是文笔灰常好一文,看了几遍,中间虐的我心肝疼,还是没舍得跳~~《青山依旧笑春风》:乌衣飘逸的美少年负手立在紫竹边,仰了百十年……紫竹成精,成了我们的天然呆女主笑春风。为了掩饰自己走神的囧态,美少年开口邀请春风跟他一起修炼成魔,但没有一丁点儿身为女主应有的奋发图强的职业精神的春风知道,六界常有纷争,魔界也一直被仙界打压,主角虽然很有发展潜力,可是小命也很要紧:“我不要成魔,我要修仙,仙听起来够拉风,魔太危险了。” 安思源的文,写的还不错,女主有点不坚定,因为她历经三世爱了两个人,还是男主够强,居然把她掰过来了。这篇非常搞笑啊。《七上九下》:也是安思源的文,这个作者写文很有质量保障,都出版了。很有意思的一文,刚开始笑的我肚子疼。 从前,她是一个苟且偷生的傻子,跟随在名满长安的风流道姑鱼玄机身后屁颠屁颠。大家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所以像她这种死去又活来的人,肯定能福上加福。后来,她还是人人口中的傻子,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继续装疯卖傻、骗吃骗喝,还能骗个小姐当当,骗个哥哥,甚至,骗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男人! 七哥哥和九妹妹的故事,日久生情型,男主就是个别扭闷骚男~《倚天之一颦一笑皆囧然》:当电热毯遇到寒冰棉掌 当暖手宝遇到玄冥神掌 当卫生巾遇到九转还魂丹 当越野吉普遇到无敌轻功 作者郑重声明:这是个正常而严肃的武侠世界! 但是、为什么碰上这个囧囧有神的女人就变得如此恶搞了呢? 视觉系韦蝠王,结婚狂灭绝,疑似弯男杨左使,混血帅哥谢狮王…… 这!这就是历史真相吗?!!这是我近期看的很好看的穿越,女主正常人一枚,男主是韦韦同学,蝠王。《凤栖宸宫》转身:非常好看,后宫文。 这个男人,习惯了掌控所有事,睿智深沉,不容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 要在这样的男子眼皮底下玩花样,那一定是自寻死路。 可是,她已无路可退。 他说:“皇后的心,不知遗落在何处。”那般漫不经心,却意味深长,隐含凌厉。 她说:“皇上从不曾喜欢过映夕,既然如此,又何必在乎?”那般嫣然浅笑,却暗藏锋芒,无惧反击。 泱泱乱世,边疆烽火四起,皇城风云涌动。她与他,皆成了彼此的肉中刺,不能不拔。 江山如画,他又岂会拱手相送只为博卿一笑?社稷重任,她又岂会随心抛却只为相爱一瞬? 她和他之间,冥冥中早已注定。一场帝王和帝后的争锋较量,亦是天下大统的明争暗斗。 《宸宫》:女主前世被男主的父皇和一小三所害,因为她太聪明,惊才绝艳。女主被那小三害的在地狱受尽业火,发誓报复,解脱后附在男主一个妃子的身上,步步为营的设圈套,要整个皇朝给她陪葬。不过最后被男主的爱打动了,算是HE结局,这个女主太厉害了,基本没人是她的对手,武功智谋医术无一不精。整篇调调都很沉重的,不过HE式的开放结局~~《昭然天下》,男主也是个温柔闷骚,女主因为身后代表皇朝最权势的家族,被男主的父皇设计赐死过一次,其实是假死逃了。女主为了报复设计了一系列的阴谋,其实男主知道,但是为了弥补一直忍。女主那叫个绝情,狠狠惩罚男主之后才见他(让男主以为她死了),HE。宫斗文,男主为了弥补女主,生生让女主发动宫变杀了一个护国大将军泄恨,本来那个将军是不会死的。纠结啊太纠结了,作者临结局了还要虐虐更健康~~《东宫之主》:这个男主太残暴了,但是非常聪明,就是性格太无情,不知道你受得了不,这个女主就厉害了,继承了她爹的势力步步为营,手下的暗卫情报网不是盖的啊,后来还把边疆一个废弃的滩涂基本整成了个现代化的小城市的感觉。虐身又虐心~《斩春》,女主是个女侠,有点傻傻的,不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很有人格魅力的人,男主是个放高利贷的,有钱的要死,但是个性太欠揍了,武功天下第一却不欲人知。总之这两个很配。这个是十四郎的文,这个作者的文也写得特别好,只是不像安思源那么搞笑而已,他的文我都找来看了。《三千鸦杀》:她色厉内荏,严词厉拒:你就是得到我的人,也永远别想得到我的心!那人浑不在意,浅浅一笑:我只要你的人,谁说要你的心了?她抱着大腿,嚎啕大哭:大人!求求你!我愿意献身!那人专注看着手上的书,心不在焉:你想献,大人我却不想要了十四郎的文,品质保证,最近新出的,我爱~女主是大燕国的帝姬,男主是女主要去偷的上古至宝魂灯里历经万年而幻化出的一只鬼,别名公子齐,腹黑的很,男主勾引的女主。极品绝色。男主刚开始是一点疑惑一点心动一点佩服,才看了女主十世,结果生出了一段孽缘。不过女主刚开始爱的不是公子齐,是她天定姻缘的左紫宸,男主不得不放弃一次,结果这段姻缘被个BT破坏了,男主就决定再也不放手啦~~用他的话说,要宠这个女人宠到天荒地老。大团圆结局。《火爆妖夫》周玉:这年头穿越的事情多了,被绑架穿越的见过没,倒霉,千万分之一的机率 她中奖了 误打误中带了她回少了债务,可以不用打工就吃饱穿好 不错,就算是妖精窝,忍了 塞给她一未婚夫 该妖精长的妖孽,脾气居然更妖孽,欠教训 吃了别人的饭,就要做事 佛曰,自己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古代各颜色的别称

古代对颜色的雅称有以下:一、对红色的称呼: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桃红;海棠红,即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二、对黄色的称呼:姜黄色,缃色;橙色;茶色。三、对褐深色的称呼:深棕色称棕黑;红褐色称棕红;浅褐色称棕黄;红色、赤红色称为赭色。四、对青色的称呼:碧绿;鲜艳的青蓝色叫青碧;翡翠鸟羽毛的青绿色或者翡翠宝石的颜色称为翡翠色;鸭卵青;深灰绿色为蟹壳青;鸦青。

日本古代服饰和唐朝的服装很相似,是不是唐朝时我国仿制和服制作的唐朝服饰?

是日本学中国的,日本有时代祭,为纪念日本从公元794年迁都至平安京而举行的祭典,当祭典开始人们会穿著古代到近代的服饰从京都御所建礼门行至平安神宫,展现给大家看和服由古至今的演变过程,大家可以从中看出当中有多少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对日本时代祭有兴趣的话亲可以查找相关内容。时代祭上的服饰最早是古坟时代,那时候日本还没开化,没有遣唐使的年代(公元300年至600年),约中国晋朝至隋朝。接著是奈良时代(公元710 -794年,唐朝时期) ,这时候日本遣派大量遣唐使来到唐朝,大量吸收唐朝的文化,而首都平城京乃是模仿唐朝京城长安。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日本不论服饰跟发型都跟唐朝的风格颇为接近。详细的情况可以看此贴http://tieba.baidu.com/p/1233895652亲可以看看日本的一个电影《千年之年-源氏物语》里面有提及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还有两部《阴阳师》,都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作品,都有提及向大唐学习的事

为什么古代日本人喜欢穿人字拖草鞋?

日本服饰是学的中国,至于人字拖主要是因为地理环境决定的。日本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很多渔民,首先穿鞋子容易打湿脚另外还容易得脚气之类的,我想人字拖就是从渔民传到日本全国上下的

为什么在古代不能穿黄色衣服?

对于黄袍加身这一典故一定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周世宗柴荣死后,年龄幼小的君主继位,这时候北汉和契丹却开始进攻边境。赵匡胤奉命率领部队前往北方阻挡敌人。在一个叫做陈桥驿的地方,他被手下的将领披上黄袍,加冕为皇帝。由此事件,似乎给人一种黄袍是皇帝专有服装的感觉。事实上,在宋朝之前,朝廷已经对其臣民的服饰有许多限制。特别是,明确规定了君王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和衣服上的装饰。据说《礼记·月令》一书专门记载了此时的典章制度,皇帝“着青衣”。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礼乐崩溃的时代。周天子无法约束诸侯的行为,各个国家君主的衣袍也不统一,君主一般都是穿他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衣服。例如齐桓公就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结果,这个国家的人民也纷纷效仿,这表明当时紫色衣服并不是国王的专利。然而,紫色的衣服是普通衣服的五倍价钱,大多数普通人都穿不起这么贵的衣服。在官仲的建议下,齐桓公不再穿紫色的衣服,之后民众也不在学者穿紫色的衣服。但是从那时起,紫色的衣服就成了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在战国这一时期,“五行”的说法占了上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因为秦朝是水德,比较崇尚黑色的东西,然后衣服和旗帜就都是黑色的,他们以黑色的衣服作为尊贵和地位的象征。然后晋朝就实行金德制度,他们认为赤色的衣服才是最为尊贵的。因此,晋朝皇帝就喜欢穿一件红色的长袍。后来,五德这一说法衰落了下去,然后皇帝如何穿衣就不只是根据五德来选择了。在隋朝,两位皇帝都喜欢穿着黄色的长袍,但此时没有人被禁止穿黄色的衣服。只有到了唐高祖李渊的时期,才真正禁止天下臣民穿黄色衣服,并且当时还对其他官员衣服的颜色与形式作出了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要穿紫色的衣服,四品或者五品的官员要穿朱色的衣服,六品和七品的官员的衣服是绿色的,八品与九品的官员穿青色的衣服。在这之后,黄袍就成为了专属于皇帝的衣服,别的人就被禁止穿黄色的衣服,不然就是对皇帝不尊敬了。这一规定从唐朝以后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在这之间的各个朝代都是遵从这一规定。例如,在清朝的时候,除了皇帝亲自赏赐的黄马褂和守卫皇宫的大内侍卫之外,全国人名都被禁止穿黄色的衣服。

古代是怎么称呼各种颜色的?

1、粉红色即浅红色。在古代又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2、古代品红即比大红浅的红色;桃红指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海棠红指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3、黄色在古代分很多种,鹅黄指淡黄色;鸭黄指小白色;缃色指浅黄色。4、像刚长出的嫩叶的浅绿色在古代又称嫩绿,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又称柳黄。5、发黑的红色叫殷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叫做酡红;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叫做茜红。扩展资料红色自古就是中国的传统色,在正红色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踯躅、桃色、薄柿、曙色、梅染、酡颜、苏芳等一大批红色系的“美色”。踟蹰是偏艳丽的枚红色;桃色是娇嫩水润如桃花的粉;沉稳安静的灰粉色叫薄柿;曙色是天色将亮、微光初现的红;红中带褐,如梅树枝干的颜色被命名为梅染;朦胧酒醉的脸上,沁出的肉粉色是酡颜;静谧的酒红色叫苏芳。黄色在古代可不仅是威严的帝王之色。它可水嫩清新,也可干枯沧桑。如明艳的樱草色是带点亮度的淡黄色;纯度较低的浅黄色是缃色;秋香色则更为稳重大方;蜜合色黄色浅浅的;琥珀混合了橙色,有种厚重的历史感;黄栌是秋天落下的,略带红色的落叶的颜色;莺茶名字里不愧有个“茶”字,带一点晒干的茶叶特有的绿褐色光泽。参考资料:凤凰网--中国古代对色彩的称谓

为什么古代皇上穿的衣服都用黄色?

古代的很多传说当中,“黄”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女娲造人取材于黄色的泥土;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始于炎黄二帝;上穷碧落下黄泉,人生轮回转世等。由此可见,“黄”在很早很早的时代就已经是一种很重要的颜色了。根据史料记载,上古时期,人们常以黑、白为主要的颜色。古人认为,大地是生存之本,人们靠天吃饭,从土壤中获取食物。于是,土地便顺应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可以说,这种思想贯穿了整个农耕时代。甚至时至当今。五行说法中,土在中央,是中央正统方位。按照《说文》中的解释,土地之色为“黄”。这种说法正好应和了古代的崇地说。所以“黄”便被视为了中央之位,这也是“黄”为尊色的本源所在。在汉语中,皇与黄同音。所以黄便就此有了代指帝王的引申意义。自从秦始皇之后,黄便开始成为了皇家的主要颜色。根据史书记载,唐高宗时期,曾经下令只有天子才能有资格身着黄色的衣服,而其他公卿世庶不得逾越此令,不然就要治罪。这也是最早将黄色据为皇家独自所有的诏令。至赵匡胤黄袍加身,宋朝统治者进一步加强对黄色的独霸。以至于从宋朝开始,黄色彻底被皇家垄断。

中国古代对颜色都是怎样称呼的

一、对红色的称呼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 、湘妃色与粉红皆同义。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二、对黄色的称呼姜黄色:姜黄是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缃色:浅黄色。橙色: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三、对褐深色的称呼棕黑:深棕色;棕红:红褐色。;棕黄:浅褐色。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赭色:红色、赤红色。四、对青色的称呼碧绿:鲜艳的青绿色;青碧:鲜艳的青蓝色;翡翠色:翡翠鸟羽毛的青绿色或者翡翠宝石的颜色。鸭卵青:淡青灰色,极淡的青绿色;蟹壳青:深灰绿色;鸦青:鸦羽的颜色。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扩展资料中国传统色彩鸭卵青:也称鸭蛋青,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指淡青灰色,极淡的青绿色。碧绿:词语释碧绿,汉语词语,通常是指清澈、通透、呈绿色。也指翡翠的绿色之一。古代色彩寓意色彩可以指事物表面所呈现的颜色,也可以指一种思想倾向和某种情调,同时色彩表达着人们的信念、期望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测。“色彩就是个性”、“色彩就是思想”。传统色彩是带有中国传统韵味的文化象征,中国固有的包含建筑、服饰、绘画、雕刻、瓷器、漆器、剪纸等在内的传统色彩艺术,使之了解传统色彩知识,感受传统色彩之美。绯红 (一种颜色):绯红,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鲜红、通红、深红色 。绯红色英文之语源是从梵语krmi-ja得来,“由虫生产的红色染料”的意思。绯红的文献出处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又寄百尺彩,绯红相盛衰。”《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万雪斋听了,脸就绯红。”在自然世界认为命名的动植物也多采用本身颜色命名。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鸭卵青、绯红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古代,没有洗衣粉,如何洗净衣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身上的衣服脏了,大多数人会直接丢进家里的洗衣机,它会帮我们完成洗衣甩干的全过程,我们只要拿出来挂起来就搞定了。但是我们都知道洗衣机是到了1898年才仅仅是个雏形,在古代是不可能使用的。但是我们却经常在宫廷剧中,看到女主角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迤逦着走过长长的走廊,留下一个优雅的背影。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发出疑惑:那样漂亮的裙子拖在地上难道不会脏吗?如果要是脏了的话,古代人没有洗衣粉和洗衣机又是怎么洗衣服的呢?其实,古代人的洗衣用品也是随着时间逐渐完善的。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是怎么清洗衣物的吧。“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古代,没有洗衣粉,如何洗净衣服?形形色色的“洗衣粉”草木灰+贝壳粉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往往用一种碱类的物质来洗衣服,它的主要材料是贝壳灰和烂木灰。《考工记》中在描述当时的洗衣用品时候是这样描述的:练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摇之蜃。大概就是将草木灰和贝壳粉混合,就可以得到“洗衣粉”,而“蜃”,指的就是贝壳。这种最古老的的洗衣粉能够清除污渍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贝壳灰里头有氢氧化钙,和烂木灰混在一起就会生成氢氧化钾,氢氧化钾对于油渍有一定的去除作用,能够洗干净衣服上的污渍。除了文字记载,专家还在马王堆出土的衣物中,也发现了这种洗衣方式留下的痕迹。皂角粉直到今天,大多数人依旧知道皂角的用途,甚至我们的很多日常用品中也有皂角添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皂角的使用时间也比较早,大约在魏晋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了皂角在清洁方面的作用,并在生活中开始尝试着使用了。古人用皂角的方法也比较巧妙,他们会将皂角的外壳撬开,露出其中柔软的外皮,再拿出其中的种子,这样处理过的皂角就可以拿来洗衣服了。人们会将清理好的皂角晾晒成干,再碾碎成粉末,在洗衣服时候放进水里。皂角放在水里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这些泡沫会有一定的亲油因子,它和衣服上的污渍能够相互消除,这跟我们现在的洗涤灵的原理颇为相似。皂角除了能够洗衣服还能够洗头发,所以迅速取代了草木灰,成为人们洗衣服的主要方式之一。人造石碱而到了明朝,人们开始人工制石碱了。人们把蒿和蓼两种植物放在地窖里而浸泡之后暴晒,经过火烧之后加水,就能做出一块完整的“人工石碱”。这种技术最早是在元朝出现,到了明朝的时候,它就成为了千家万户的日用品之一。在山东济南等地,还存在过专门卖人工石碱的“老字号”。成分各异的“洗衣液”草木灰水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人们对于洗衣服的模式也出现了改变,那个时候人们开始大量的使用一种草木灰泡制的灰水,这是一种在当时比较流行的清洁物品,《礼记》里就说“冠带钩和灰清漱”就是描述这种情况。草木灰中也含有大量的碳酸钾,这种物质现在依旧是用来制造肥皂和玻璃的主要材料之一。在洗衣服的时候碳酸钾能够很好地清洁衣服上的污垢,而且大部分的草木灰都能够泡出这种可以洗衣服的液体,制造起来比较廉价,所以大多数人都会用它清理衣服。天然碱水在汉朝时期,又有一种能够清理衣服的物质被人们大量利用,那就是天然碱。在春秋的季节,我国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天然的盐碱地,而这种盐碱地所提取出来的碱,也可以拿来洗衣服。这种物质,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叫法:汉朝时人们将其称作“卤碱”,唐朝时老百姓又改叫它做“石碱”。因为它取材容易,即使用起来效果一般也广为流传。必不可少的“手工皂”除了我们描述的“洗衣粉”和“洗衣液”,手工皂也是古代人必不可少的洗衣工具。不过相比于前两种的普遍性,手工皂因为制作步骤繁琐,刚开始只是专供于贵族阶级使用。唐朝孙思邈所写的《千金要方》中曾经详细描述过描写了胰子的制作工艺。相信在我们看来,当时制造胰子的方法会有点恶心:首先将猪杀死,取出猪胰子并将上面的血迹清洗干净,然后再仔细磨成糊状,加入黄豆粉和香料和多种中草药材,搅匀之后再放到阴凉地方风干,等它凝固成固体再切成小块,这就是古代人口中的“胰子”了。据说这种手工皂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因为当时的制造技术不成熟,做好的成品当时非常稀缺,仅仅是王室成员中地位比较重要的人才能使用。据说当年的晋朝驸马在第一次与公主洞房的时候,仆人送来这种“澡豆”让他沐浴,他还当是睡前的点心吃下去了,简直成为了当时的笑柄。最夸张的是,这位驸马并非是什么草根出身的农民,而是正经八百的富家子弟。即使如此,他也没见过澡豆,这就足可以证明那个时候胰子的金贵程度了。等到了明朝,制造手工皂的方法进一步成熟,这种东西不再是宫廷贵族专有的物品了,而是成为了千家万户都能使用的日常产物。据记载,当时中国的各大城市都有专门卖胰子的店铺,因为那时候正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甚至有商人完成了完整的流水线化胰子的制作。除了想办法将胰子的制作过程变得简洁,当时的人们不断思索着这些胰子的更多卖点,玫瑰胰子或者桂花胰子,这种带有香味的胰子就是那个时候的被发明的。明清年间的小说中也曾经出现过这种胰子的痕迹,证明那个时代的胰子带香味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只是作为高等的化妆品来来使用。这种胰子在几十年前依旧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直到近些年才逐渐消失,我们身边有些老人会叫香皂作为“洋胰子”,也是由此而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中国的胰子买卖已经形成市场的时候,在国外仍然使用着最古老的草木灰清洗方式。当时的外国人,将草木灰加上尿液混合在一起用来洗衣服,那时候有专门的人每天早上都挨家挨户收尿来洗衣服,国家还会因此收税。这样方式洗出来的衣服脏污程度可想而知,味道也肯定不容乐观,相比于我国的洗衣方式,同期的外国人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当年来明朝的使臣,看到我们国家的洗衣服的方式的时候,曾经大加称赞,惊为天人。他们将明朝的清洗物品带回国内,也引发了当年人外国人的追捧。全手动“洗衣机”除了我们刚刚描述的这些洗衣用品,还有一种方法是古人配合着这些洗浴用具使用的,那就是捣衣。也就是用巨大的沉重的木棒反复的用力的锤脏衣服,将脏衣服中所含的污垢击打出去,这就是我国古代一直用的洗衣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弊端,一是在洗衣的时候太过于疲惫,经常洗完几件衣服就累得喘不上气儿了;另外一种弊端是这种击打的方式对于衣服的伤害很大,不适合那些精致的长裙;另一种原因是很容易造成衣服的破损。那么问题放回我们最开始提的问题上,那些长裙飘飘的美人们也是用这种方法洗衣服的吗?其实,古代的女子的衣服也分为两种,一般包括常服和礼服,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漂亮衣服大多数都属于礼服,并不是日常穿着的衣服,她们也很少穿太过于精美的服饰。另外古代的千金小姐的衣服并不是像我们今天这么容易脏的,因为她们讲究的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少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即使是有出门的机会,也必定是有很多人参与,地面也提前清理过,所以不会太脏。在衣服脏了之后,有一部分人会选择把衣服丢掉丢掉,不会在清洗之后继续穿,这也是因为古代的染色能力比较差,在经常清洗的衣服就会掉色,穿出去难免不美观。如果这件衣服不丢掉,她们就会把脏衣服丢给自己的丫鬟婆子去洗,反正这些金贵的千金小姐是绝对不可能自己去洗衣服的。结语可能会有人觉得古代的制造水平低下,即使是拥有种种能够洗衣用的东西,可能在真正洗起衣服来也并不会是那么干净,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相比于现代充满化学物质的洗衣用品,也许古代洗的衣服并不是太干净,但是却绝对安全健康,更是不会影响皮肤,造成过敏现象,这可比我们现在使用的手工皂之类的东西健康多了。

古代兄弟排行的称呼?

分别称呼为伯、仲、叔、季。如果有第五个兄弟,则成为少或者幼。少或幼并非排行第五的专称,而是最末的代称,如司马懿8个兄弟,被誉为“司马八达”,其排序分别是伯达、仲达、叔达、季达、显达、惠达、雅达、幼达——这里的幼并非指排名老五。古代有伯、仲、叔、季之分,分别指代家中儿子的长幼顺序,也就是现代的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扩展资料:名字称呼为伯、仲、叔、季的原因:伯,老大也,是家里把持家政的,如果是王室子弟,那就是主持国政的。因此,周文王的长子,传说中那位被苏妲己害死的王子,名字就是伯邑考。春秋时代诸侯国的老大就称伯,例如春秋五伯,伯又称为霸,所以又称春秋五霸。其实在《左传》这些先秦典籍里,都是记录为“伯”。“孟”也是老大的名称,不过多指庶出的老大。仲,是老二。古人在“字”前常加排行的次序,例如孔子排行第二,因此称“仲尼”;孙权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因此字为“仲谋”。叔,是老三。如果兄弟姐妹不止四个,那么从第三个到倒数第二个,很可能都称“叔”。周文王有十个儿子,周公排行第四,也称为“叔旦”。季,是最小的。但也有例外,例如汉高祖刘邦,有四兄弟,他排行第三,大哥二哥是刘伯和刘仲,似乎应该称“叔”,但刘邦则被称为刘季,其实他下面还有个弟弟,名字刘交。参考资料来云:百度百科-伯仲叔季

古代对黄颜色的叫法

古代对黄颜色的叫法   古代对黄颜色的叫法,其实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可以了解到古代人都是很有浪漫色彩的,甚至连颜色都会取个诗情画意般的名字。不同的颜色名字与我们现代差异还是较大的,以下古代对黄颜色的叫法。   古代对黄颜色的叫法1   在古代,黄颜色被称为官黄,在当时黄颜色被受尊重,是尊贵的颜色。   黄颜色在古代代表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代表着唯我独尊,臣属或百姓不可染指。   在先秦时期,黄颜色并不见得很高贵,比如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皇帝,其龙袍是黑色。到隋唐年间的时候,黄色才被受到重视。   因为据古代阴阳五行之说,黄颜色代表着五行之中的土,而无行之中以“土为尊”,具有掌管天下,指挥四方的象征,所以皇帝开始使用和推崇黄颜色。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就喜欢穿黄色袍子,到了他孙儿李治在位时,专门下诏,要求天下臣子和百姓都不许穿黄用黄。   在古代,黄色是被称为尊贵的颜色   按中国的阴阳学说,黄色在五行中为土,这种土是在宇宙中央的“中央土”,放在五行当中,“土为尊”。此后这种思想又与儒家大一统思想揉合在一起,认为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王朝就是这样一个处于“中央土”的帝国,而有别于周边的“四夷”,这样“黄色”通过土就与“正统”、“尊崇”联系起来,为君主的统治提供了“合理性”的论证。   再加上古代又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说法,意思是说:龙在打仗的时候,流的血是黄色的",而君主又以龙为象征,黄色与君主就发生了更为直接的联系。这样,黄色就象征着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黄颜色的各种颜色叫法如下:   金黄、姜黄、桔黄、深黄、淡黄、浅黄、明黄、嫩黄、鹅黄、焦黄、娇黄、奶黄、深桔黄、浅桔黄、柠檬黄、玉米黄、橄榄黄、稻草黄、芥末黄、象牙黄、铭黄色、土黄色、麦秆色、古铜色、暗黄皮革色、亚麻黄等。    寓意   黄色代表的寓意是富贵、温暖、光明、丰收和希望。在古代黄色象征着权利,是高贵的颜色,只有皇帝和皇子才有资格穿黄色的衣服,平民老百姓是不允许使用黄色布料的。黄色是三原色之一,其它两个分别是红色和蓝色。黄色是由绿色和红色混合而得来的,所以,红光和绿光相互混合后,能产生黄光。   古代对黄颜色的叫法2    古代各颜色的别称   历史上对于各种颜色的称呼与现在不同,都有哪些雅称呢?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以这样的问题也就有着很多种答案,笔者的说法也不会一定对,但是就这题给大家说说笔者自己的看法。   古人对于颜色的认知绝对不差于今天我们现代人对颜色的看法,但是比起今天所说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这种说法外,古人对颜色的称呼更像是一首诗。   比如说,关于梅花的颜色,古代人就称作梅染,主要是用冬天的梅花天然染成的颜色。除了梅花的颜色之外,更让古人高看一眼的就是梅花的气节。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本身就是代表着淡雅素净。   除了梅染外,还有一些荼白,就是像如荼一样的白色。其实这个荼在古代就是一种菜,但是它花开之后就呈现了白色,比较清新,也比较自然。   除了白色,还有一种颜色叫做薄柿,像红色又不全是红色。薄柿这种颜色就是还没有成熟的柿子的颜色,因为柿子是在秋天成熟的果实,所以这个颜色总给人一种秋天暖阳的感觉。   还有一种颜色叫竹月,这种颜色就像是在月光下面的竹子,说起竹子和月光都是古代文人墨客比较喜欢的意象,竹子不仅代表着清高,而月色又多了一些寂寥的颜色。整体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最后还有一个颜色叫做天水碧,这种颜色相传就是李煜的一个妾发明的。当时在整个江南非常流行,颜色整体的感觉比较隽永,也比较苏雅。很能代表江南女子的婉约的气质。    古代各颜色的别称?   1、“绛,大赤也。”本义是:“深红色”   2、“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3、“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   4、“丹”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   5、“青”古代和现代都表示“蓝色”   6、“苍”的本义是“草色”,表示“深蓝色”或“深绿色”   7、“碧”的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表示“浅蓝色”或“浅绿色”   8、“蓝”在上古汉语中只作为“蓼蓝”的意思,是名词,后来才具有“蓝色”的意思。   9、绿 形声字。本义是:“青中带黄的颜色”后也用来表示“乌黑色 ”   10、 白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   11、 黄 象形字。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是:“蝗虫。”后常指:“黄色”。   12、 褐 形声字。从衣,曷声。后表示“黄黑色” ,   古代对黄颜色的叫法3   常识!史上最全颜色在古代的叫法。设计类必看!,需要技巧   鲜红色在古代被叫做赤色。   暗红色在古代被称为胭脂。   朱砂是指黄色成分多于红色的一种红色。   花青是指藏青色,一般用于画国画中的叶子。   绛紫是说略带一些红色的紫色。   靛蓝,是由一种名为靛蓝的植物之中提取的蓝色。   艾绿是指艾草一样的绿色,也就是偏白一些的绿色。   秋香色简单地说就是带有一些黄色的绿色。   黛色,这是古代女子用来描眉化眼用的颜色,简单说就是青黑色。   姜黄,这是一种中药的名字,差不多就是偏白一些的黄色。   茶白-牙色-驼色-梨-黧-缁色-灰色-玄青-漆黑-黑   鹅黄-秋香色-琥珀-棕红-棕黄-棕黑-褐色-秋色-竹青-棕绿-昏黄-枯黄   粉红-嫣红-海棠红-枣红-殷红-胭脂-赤-绯红-妃色-酡颜-银红-火红-品红-洋红   缟-象牙白-精白-雪白-霜色-月白   橘红-朱红-炎-石榴红-大红-酡红-丹-彤-橙色-黄栌-赤金-鸭黄-绛紫-紫檀-栗色-檀-绾-赭-茶色-橘黄-杏红-杏黄-姜黄-缃色-橙黄   蓝-群青-靛蓝-绀青-藏蓝-宝蓝-藏青   青色-松柏绿-青碧-碧色   石青-艾绿-青白-水绿-湖绿-蔚蓝-碧蓝-湖蓝   蔚蓝-碧蓝-湖蓝-蓝-群青-靛青-靛蓝-绀青-藏蓝-宝蓝-藏青-墨灰-蓝灰色   乌黑-黛-黝-乌色-雪青-黛蓝-鸦青-苍色-蟹壳青   樱草色-鸭卵色-柳黄-嫩绿-柳绿-葱绿   油绿-绿色-绿沈-青葱-葱青-青翠-草绿-豆绿-松花色   鱼肚白-水红-藕色-紫酱-酱紫-丁香色-紫色-青莲-紫棠-紫黛

如果让你回到古代,你最想穿哪个朝代的服饰?

看了那么多的穿越剧,也想能够穿越回古代看看,尤其是对古代的服装十分感兴趣,虽然也有卖的,但是这样另类的穿着走在大街上肯定是会被眼神杀死的。如今的衣服虽然款式多余样,也有很多好看的裙子,衣服,但是还是比不上古装的大气华贵,在那么多的古代服饰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从周代开始到明代的汉服。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历史韵味,汉服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经过不断的变化到西周完善。那个时候的汉服有着独特的风格特点,其实根据不同的分类也有很多的款式,最典型的就是交领右衽,领口的交叉设计,像一个小写的y,还有无扣结襟,也就是没有拉链,纽扣,而是通过系带,这样更好看更大气,另外袖口非常大,当时主要是为了方便房一些竹简之类的东西,还给我一种很宽松的感觉,在古代行礼仪的时候,这种袖口刚好配合着显得更加庄重。在历史课上学到丝绸之路的时候也对丝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说用丝绸裁剪制成的衣服穿起来丝滑柔软,很舒服,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凉爽,记得有一个小故事是说穿着好几层的丝绸的衣服甚至能够看到脖子下面的那颗痣,可见丝绸可以达到的丝薄度。所以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尝试一下唐朝的服饰,唐朝繁盛,服饰肯定也有一种华贵的体现。当然看了那么多的清朝的穿越剧,对清朝也是挺向往的,那些宫里的娘娘,格格的衣服看起来不错,就是头上的装饰不太满意,另外地位低的人的服饰就没有那么好了。

古代怎么说衣服的总称

衣服的总称叫衣裳。在古代语中“衣”和“裳”不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是相互分开的。“衣”产生的较早《诗经》中,这里所说的“衣”和今天“衣裳”的意思相近,都是指的上衣一般是平民所穿,而“袍”也叫“深衣”。比一般的上衣要长,和今天的大衣差不多。这种“袍”一般人是不能穿的,只有士以上的贵族才能穿着,与“衣”相对的就是“裳”。扩展资料:战国之前,古人是不穿裤子的,当时的人下身穿裙子或两个裤子腿的“绔”,“绔”也就是现在裤子的雏形, 只是没有前后裆。后来裤子逐渐出现,人们还是将其习惯性地称之为“裳”。因此,古人所说的“衣裳”指的是包括上衣和下衣,在内的所有衣物的总称,和今天“衣服”的含义相近。但是评语今天的“衣裳”在词义上却有极大的区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衣裳

江苏一小伙自学手工复刻古代凤冠,凤冠在古代的来源是什么?

凤冠霞披,主要是来自于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穿的衣服。

古代服装称谓

以汉服为例,古代服装称谓有有鹤氅、深衣、绛纱袍、襕衫、马面裙等。1、鹤氅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风之类的御寒长外衣。最初的鹤氅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后来的鹤氅, 表现为大袖 ,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不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 。明代的鹤氅,和披风形制差不多 ,只不过有缘边多些,领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应更加宽大。2、深衣深衣属于汉服,是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深衣来源于先秦经典《礼记》的《深衣》篇,狭义概念上是一种特定服饰款式的名称,其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缝合到一起,并有一定的制作规范。按《礼记·玉藻》记载为古代诸侯﹑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广义上的深衣概念指的是所有符合“被体深邃”特点的汉族传统服饰。3、绛纱袍绛纱袍是深红色直领纱袍。始于周代,楚庄王绛衣博袍以治其国。汉明帝制定朱衣朝服,后世朝服则所谓进贤冠、绛纱袍,以纱罗为之,一直沿用至明朝。乾隆未取汉唐衣冠,仅吸收汉族帝王服饰的色彩和章法纹饰。绛纱袍是宋代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绛纱袍以织成云龙红金条纱为之。绛纱裙,白罗方心曲领,白袜黑舄,正旦、冬至、五日朔大朝会、大册命则服之。4、襕衫襕衫为汉服体系,出现在唐代,流行于宋明。襕衫到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一般认为这道横襕是对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襕衫领子多用圆领,后来的襕衫,大致也遵循了这一点,只不过领边变宽,并且接衽了。在古代,襕衫为职官公服,学子亦多穿着。至明代,圆领襕衫使用更为广泛。明代出现无膝襕襕衫,多以蓝色布料制作,乡间也称作“蓝衫”。下摆处的衣缘较宽,而取消了膝襕,料想是以衣缘代替膝襕的象征意义。而有横襕的襕衫并未消失。明代小说中对襕衫多有描写,一般写为秀才等人的装束。5、马面裙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始于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续至民国。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袄称袄裙。明代马面裙较为简洁,两侧的褶大而疏,为活褶。有没有任何装饰的马面裙,有装饰底襕的,有装饰底襕+膝襕的裙子。和清代汉人女子所着马面裙不同的是,明代马面裙不重视马面的装饰,多与裙襕一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服

古代服装的称呼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关于古代女子、男子所穿衣服的名称。

漫谈古代服饰名称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求,古代服装名称大全!急

朋友你好!“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我想知道古代的男子服装分别叫什么?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古代服饰的不同称呼,可发图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从图中我们看到,发式的样式丰富多彩,图案的纹样有凤的纹样,有牡丹花纹样。有的发式显现出云纹的印迹,是发展变化的云纹的体现。 从鞋的式样上看,唐代盛行翘圆头鞋,做工很精致,就连草鞋也是讲究工艺的。丝鞋的纹样绣作虎头,和现在山东一带儿童所穿的虎头鞋纹样相似,只是现在山东一带农村儿童穿的虎头鞋的鞋尖没有那么向上翘。男鞋的样式和现代的鞋样有相似之处,说明那时鞋的发展已达到了高峰。 纵观唐代的服饰图案,可以这样来认识: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图案 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图案,在唐代日趋写实的基础上 出现了种类不同的装饰风格。这时期的服饰、承前代的形式,在图案运用上不仅将云纹发展成朵云纹样,而且更多地运用了"吉祥图案"。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视野更加宽阔,服装的配件设计更加多了起来,特别是在宋代,开始注重幞头这种饰件的装饰效果了。 幞头,即著公服、常服时所戴的首服,又名折上巾,因为它是折而向上的巾式。 在后周时,幞头就一改以前的幅巾样式为四脚幞头了;后来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变化,变成裹戴的一种样式;到了宋代,幞头就成为服饰中的主要首服了。为此,出现了各种样式的、各种图案纹样的幞头。其颜色的运用多是两种颜色,或两种颜色以上的。与之相应地又出现了革带。 革带,以宋代的服饰中是标志官职高低的一种配件。制作革带的材料和装饰都很考究。在图案的设计上还是运用变形的云纹或回龟纹。图案效果给人以明快、简练的感觉。宋代服饰图案,运用的多是云纹、回龟纹,同时也有朵云的,妇女的头饰也运用云纹。 宋、元、明、清时期的云纹图案,也是在唐代日趋写实的基础上出现了种类不同的装饰风格。 例如:一类在"吉祥图案"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如意云图案,几个如意云相互连在一起,增加了图案的装饰趣味;另一类的"自

古代服装名称有哪些?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古代女子和男子的服饰名称

漫谈古代服饰名称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关于古代服饰的一些名称

漫谈古代服饰名称漫谈古代服饰名称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中国古代历史东晋的男人和女人穿的什么衣服?

女子服装:晋朝女性的服饰分为帔、裤褶。帔类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裤褶为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下身着裤。史称“裤褶服”。其服式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腰间系革带,在裤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方便利落。男女皆服,可作日常服用。在晋朝,人们的穿着和身份的高低有关,贵妇一般都是穿大袖衫,颜色鲜艳,而一些婢女的服饰没有这么艳丽,但也不单一。服饰的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下着条纹间色裙。男子服装:男子的服饰以黑色为主,晋朝的男子多穿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穿着一件类似吊带衫的内衣,并不穿中衣,这一时期的男装多为宽大的圆领外套,文人贵族一般都穿的大袖飘飘的长袍,而普通的人一般都是穿衣袖窄小的胡服。整体形象特点:女子: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主要发型为头梳高髻,上插步摇首饰。发髻形势高大,发饰除一般形势的簪扠以外,流行一种专供支撑假发的杈子,承重的意义大于装饰的意义。服装商承袭秦汉的遗俗,有衫、裤、褥、群等形制,后逐渐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紧身的衫褥或者袄,衣衫以对襟、交领为多,领、袖都有缘边;下着长裙,腰用帛带系扎。款式多位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群多位折戟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给人以俊俏潇洒之感;加上丰富的首饰,反映出奢华靡丽之风。南北朝时期的百姓妇女梳丫髻,穿宽袖短衣、长裙、侍女梳环髻、穿对襟衣。男子:魏晋以来,社会上盛传的玄学与道、释两教相结合,酝酿出文士的空谈之风。他们崇尚虚无,藐视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在服饰方面,魏晋时期的男子已很少穿传统的额审议,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

古代哪个朝代男子的衣服最好看

先说民间。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可谓多姿多彩。宋朝,政治上虽然开放民主, "但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 --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元明清,受制于政治因素,服饰过于统一单调。 再说官服,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尤其是皇族服饰,只能用绚丽多彩来形容。

求,古代服装名称大全?

附 专业分析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2206084.shtml娟纱金丝绣花长裙丝绸罩衣菊纹上裳流彩暗花云锦裙翠纹织锦羽缎斗篷缕金挑线纱裙银纹绣百蝶度花裙撒花烟罗衫百花曳地裙云纹绉纱袍藕丝琵琶衿上裳紫绡翠纹裙软毛织锦披风织锦镶毛斗篷素绒绣花袄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素雪绢裙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缎裳云雁细锦衣弹花暗纹锦服羽纱衣裳云霏妆花缎织彩百花飞蝶锦衣碧霞云纹联珠对孔雀纹锦衣镂金丝钮牡丹花纹蜀锦衣暗花细丝褶缎裙金丝织锦服烟云蝴蝶裙撒花纯面百褶裙苏绣月华锦衫挑丝双窠云雁装翡翠撒花洋绉裙镂金百蝶穿花云锦袄乌金云绣衫蝶戏水仙裙衫软银轻罗百合裙漩涡纹纱绣裙如意云纹衫流彩飞花蹙金翚翟袆衣缎地绣花百蝶裙缎织掐花外裳盘金彩绣棉衣裙曳地水袖百褶凤尾裙金丝白纹昙花雨丝锦裙牡丹凤凰纹浣花锦衫散花百褶裙古纹双蝶云形千水裙白玉兰散花纱衣牡丹薄水烟逶迤拖地长裙古烟纹碧霞罗衣散花如意云烟裙烟水百花裙霞彩千色梅花娇纱裙桃花云雾烟罗衫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碎花翠纱露水百合裙团蝶百花烟雾凤尾裙柔绢曳地长裙粉霞锦绶藕丝缎裙细纹罗纱锦绣双蝶钿花衫月牙凤尾罗裙翡翠烟罗绮云裙绣衫罗裙发式:朝月髻天鸾簪望仙九鬟髻凌云髻云鬓高髻云近香髻涵烟芙蓉髻朝阳五凤髻飞天髻垂云髻流苏髻流苏髻朝云近香髻百合髻芙蓉归云髻瑶台髻百花髻祥云髻鸾凤凌云髻飞云斜髻水晶蓝晶御凤钗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御凤钗中的蓝晶御凤钗、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水晶紫晶御凤钗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御凤钗中的紫晶御凤钗、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水晶银晶御凤钗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御凤钗中的银晶御凤钗、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琏沐兰亭御茫簪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御茫簪、赐于对象:任意|尊蓝夜水晶玉镯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水晶玉镯的蓝夜水晶玉镯、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尊紫檀水晶玉镯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水晶玉镯的紫檀水晶玉镯、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尊银希水晶玉镯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水晶玉镯的紫檀水晶玉镯、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白青玉钻石项链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与白青玉钻石戒指是一套的、赐于对象、妃子|白青玉钻石戒指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与白青玉钻石项链是一套的、赐于对象、妃子|粉絮幻幽穆耳坠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幻幽穆耳坠的粉絮幻幽穆耳坠、赐于对象:妃子、公主、格格|青曦幻幽穆耳坠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幻幽穆耳坠的青曦幻幽穆耳坠、赐于对象:妃子、公主、格格|墨研静雨倩玥钻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静雨倩玥钻的墨研静雨倩玥钻、赐于对象:妃子、公主、格格|蓝御静雨倩玥钻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静雨倩玥钻的蓝御静雨倩玥钻、赐于对象:妃子、公主、格格|洛羽紫檀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紫檀香中的极品、赐于对象:任意|羽浴红颜伞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红颜伞、赐于对象:任意|翠绿莎纯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莎纯裙、赐于对象:格格|蓝语芊纱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芊纱裙、赐于对象:格格|白御寞炎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寞炎裙、赐于对象:妃子|紫燕纷月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纷月裙、赐于对象:妃子|岚媛蓝色水雾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水雾裙、赐于对象:任意|岚媛青绿百褶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百褶裙、赐于对象:任意|莫弦至御琴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御琴、赐于对象:任意|莫佩至御剑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与紫星蝶御剑配成一对、赐于对象:驸马|紫星蝶御剑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与莫佩至御剑配成一对、赐于对象:公主| --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条(拥有者可与太后平起平坐)--金镶珠石云蝠簪(拥有者可与长公主平起平坐)--金镶青金石金约(拥有者可与皇后平起平坐)--金錾花双喜扁方(拥有者可与侧皇后平起平坐)--嵌宝石白玉扁方(拥有者可与中、西、南、北、东宫平起平坐)--翠镶碧玺花扁方(拥有者可与皇贵妃平起平坐)--金镶珠镂空扁方(拥有者可与公主平起平坐)--玳瑁镶珠石珊瑚松鼠葡萄扁方(拥有者可与贵妃平起平坐)--锏镀金凤簪(拥有者可与妃子平起平坐)--圣尊翡翠珍珠项链(赐予太后,这是用民间最好的翡翠和珍珠铸造而成,宫中圣物)--.龙舞凤祥令(赐予太后,见这个牌子就如见先皇,宫中圣物)--皇后夏朝冠(赐予皇后、宫中圣物)--锏镀金凤簪(赐予皇后、宫中圣物).--衣裳: --梅花纹纱袍、--娟纱金丝绣花长裙、 --丝绸罩衣、 --菊纹上裳、 --百褶如意月裙、 --流彩暗花云锦宫装、 赐予皇后--翠纹织锦羽缎斗篷、--缕金挑线纱裙、 --银纹绣百蝶度花裙、 --撒花烟罗衫、 --百花曳地裙、 --云纹绉纱袍、 --藕丝琵琶衿上裳、 --紫绡翠纹裙、 --软毛织锦披风、 --织锦镶毛斗篷、 --素绒绣花袄、 --捻金银丝线滑丝锦被--刺绣妆花裙、 --薄罗长袍、 --勾勒宝相花纹服、(赐予侧皇后)--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 --宫缎素雪绢裙、 --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缎裳、 --琵琶襟上衣、 --云雁细锦衣、 --弹花暗纹锦服、 --妆缎狐肷褶子大氅、 --八答晕春锦长衣、 --对襟羽纱衣裳、 --八团喜相逢厚锦镶银鼠皮披风、 --云霏妆花缎织彩百花飞蝶锦衣、 --织锦皮毛斗篷、 (以上赐予中宫、东宫、西宫、南宫娘娘)--碧霞云纹联珠对孔雀纹锦衣、 --镂金丝钮牡丹花纹蜀锦衣、 --暗花细丝褶缎裙、 --金丝织锦礼服、 --烟云蝴蝶裙、 --撒花纯面百褶裙、 --苏绣月华锦衫、 --四喜如意云纹锦锻、 --挑丝双窠云雁装、 --碧霞云纹霞帔、 --翡翠撒花洋绉裙、 --镂金百蝶穿花云锦袄、 --乌金云绣衫、 --蝶戏水仙裙衫、 --软银轻罗百合裙、(赐予皇贵妃)--金镶珠石蝴蝶簪--金镶珠宝蝴蝶簪--银镀金嵌珠宝蜻蜓簪--银镀金嵌宝玉蟹簪--嵌珠珊瑚蝙蝠花簪--银镀金嵌宝蝴蝶簪--银镀金穿珠点翠花簪--金镶珠宝蟾簪--金镶珠宝半翅蝶簪(赐予夫人)--漩涡纹纱绣裙、 --如意云纹衫、 --流彩飞花蹙金翚翟袆衣、 --乳云纱对襟衣衫、 --绣刻丝瑞草云雁广袖双丝绫鸾衣、 --缎地绣花百蝶裙、 --如意缎绣五彩祥云朝服、 --缎绣氅衣、 --五彩缂丝衫、 --立式水纹八宝立水裙、 --缎织掐花对襟外裳、 --盘金彩绣棉衣裙、 --曳地水袖百褶凤尾裙、 --金丝白纹昙花雨丝锦裙、 --牡丹凤凰纹浣花锦衫、(赐予贵妃) --散花百褶裙、 --古纹双蝶云形千水裙、 --白玉兰散花纱衣、 --牡丹薄水烟逶迤拖地长裙、 --古烟纹碧霞罗衣、 --散花如意云烟裙、 --烟水百花裙、 --霞彩千色梅花娇纱裙、 --桃花云雾烟罗衫、 --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 --碎花翠纱露水百合裙、 --团蝶百花烟雾凤尾裙、(赐予妃) 纯黑水晶参银发簪 黑珍珠吊坠参银 纯黑水晶吊坠 黑珍珠吊坠 纯水晶吊坠纯紫水晶吊坠 纯蓝水晶吊坠纯黄水晶吊坠珍珠吊坠白珍珠吊坠 紫珍珠吊坠 一般水晶耳坠 一般珍珠耳坠 银累丝耳坠 素银耳坠 金丝八宝攒珠髻 朝阳五凤挂珠钗 白玉压鬓簪 珊瑚扁方素簪 紫玉芙蓉耳铛 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 翡翠撒花洋绉裙红绫袄 银红撒花大袄 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 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 白地云水金龙妆花缎女披

提供一些古代服饰的词汇。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穿戴展示图(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汉代舞女服饰 左图为头梳盛髻、身穿长袖袍服的舞女(广州汉墓出土陶俑)。中图为穿袍服的歌女与舞女(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画像砖拓片)。右图为梳分髾髻、穿长袖袍服的舞女(四川彭县出土东汉画像砖)。 秦汉时期,我国的舞乐表演艺术在前代基础上有较大进步,并出现了专职的歌舞艺人,以共封建贵族阶层的观赏。在汉代的壁画、石刻、砖刻等艺术图像中常可看到这样的情况。本图所列的陶塑舞女,服饰交代得比较清楚,头梳高大的发髻,髻上插满珠翠花饰,为典型的东汉装束。身穿曳地长袍,衣襟左掩,即史书所称的“左衽”。最有特点的是袖端接出一段,各装一只窄而细长的假袖,以增加舞姿的美观。后世戏曲服装上的“水袖”,可能是由此而来。 魏晋南北朝妇女服饰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打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此图为穿汉化衣裙的贵妇。 隋唐五代服饰 隋代发式比较简单,变化较少,一般为平顶式,将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式的,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趋势,大多作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唐初妇女服饰,仍以小袖短襦及长裙为主,裙腰束至腋下。本图为梳“抛家髻”、穿襦裙的妇女(陕西西安东郊出土陶俑)。隋唐胡服 胡服流行于元、天宝年间。它的特征是翻领、对巾、窄袖、锦边。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在陕西等地的墓中壁画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绢画中也有这类服装的妇女。凡穿胡服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上原来是北方民族的装饰,在魏晋时传入中原。到了唐代,曾一度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开元以后,由于朝廷有了新的规定,所以一般官员不再佩挂。但在民间妇女中十分流行,省去“七事”,以窄皮条代替,仅存装饰之意,无使用价值。本图为穿胡服及襦裙披帛的侍女。明代皇后服饰 霞帔展示图。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凡命妇所穿的服装,都有严格的规定。霞帔是一种帔子,它的形状象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垂一颗金玉坠子。霞帔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隋唐以后,人们常赞美这种服饰美如彩霞,所以有了霞帔的名称。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就有“虹裳霞帔步摇冠”的形容。到了宋代,已正式将它用作礼服,并随着品级的高低在刺绣纹样而有所不同。 明代士人服饰 明代士人的冠帽,以四方平定巾为主,也有戴“皂条软巾”的,后垂双带,俗称“襦巾”。明代圆领大袖衫为儒士所穿的服饰,与其他官吏一样,都有详细的制度。如“生员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凡举人监者,不变所服。”这是从江苏扬州明墓出土的一套士人服饰。在当时被称为“直裰”,或称“直身”,〈〈儒林外史〉〉里的士人,就多穿这种服装。此图为儒巾及高筒毡靴(出土实物)。清代后妃服饰 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绒,上缀有红色帽纬。顶部分三层,叠三层金凤,金凤之间各贯东珠一只。帽纬上有金凤和宝珠。冠后饰金翟一只,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颗,每行另饰青金石、东珠等宝石,末端还缀有珊瑚。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成。披领也绣龙纹。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本图为清代乾隆帝慧贤皇贵妃冬朝服像,头戴冬朝冠,外穿冬朝褂,内穿冬朝袍,周饰貂皮边。 清代戏服 清代的戏衣一般都用明代传统形式,故宫保存的戏衣中,很多做工讲究,纹样精美,如以明代的乌纱帽作为官帽、补报作为官衣等,并掺入了一部分时式服装,如箭衣、马褂、坎肩、及短袄等。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戏装的款式,大约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各地区、各剧种、各时期及各戏班还有差异。但总的看来,以蟒、帔、靠、褶、官衣等几种最为常用。此图为刺绣舞衣(宫装),样式为上衣下裳相连,下裳为两层飘带裙袖端镶有数层花边,并披有云肩。(实物)

中国古代的服装是怎样的??

称呼和服于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称呼,部分称呼更加偏离原意,甚至连日本本身也对这种衣饰有着不同的统称。这些称呼的偏差与其历史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和服”、“吴服”跟“着物”(Kimono)是三个最主要的称呼,基本上这三词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却有着不同的来源及解释。[编辑] 和服和服,从字面上解释为“和”的服装(“和”一字源于日本人为大和民族)。这种称呼源于明治时期,因西方衣服(即“洋服”)的流入,人们用以将其与日本本地的衣服作分别之故。后来为了将一般的衣物(即着物)作分别,此字逐渐演变成单指某种日本民族服饰。[编辑] 吴服吴服(ごふく)一字的产生,是源于中国三国时期,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经传入日本的缘故。在更加精确的层面上,吴服一词是专指以丝绸为面料的高级和服,而用棉布做的和服会用“太物”来称呼。昔日吴服与和服两种概念是分别的(因贵族所穿的和服样式大多不是源自东吴而是源于唐朝,而该类服装以前亦被称为“唐服”),但今天这两种概念已几乎重叠。现在很多卖和服的商店,招牌上会写着“吴服屋”(呉服屋),可见两词已经基本上同义化。[编辑] 着物着物,于日文字面上意为“着る物”,以语体中文来解释的是“穿着的东西”。初此词是单指“衣服”这种东西,亦因为日本文化本位的缘故,因此日本人会将其民族所穿的衣服以着物著称。这种称呼一直维持到明治时代,因明治维新活动将洋服带进日本之前。后来因为洋服的流入,穿着洋服的人增多,为了区别日本人就将其民族的衣服改称为“和服”,由外地(普遍是指西方)传入的衣服则为“洋服”。现今着物有着两个解释,其一就是直指“和服”这种由东吴时期传入的民族服饰,其二就是指一切所穿着的衣服。[编辑] 历史今天日本服装主要分为现代服装“洋服”,即从欧洲传来的样式,和传统服装。和服最早期因中日文化交流而深受古代中国的汉服影响,尤其是日本历史上的古坟时代(相当于中国晋朝及南北朝时期)。但到了平安时代(相当于唐末宋初),由于中日因双方内外条件变化而暂时中断交流,日本文化进入了一个高度本土化发展的时期(也是一段自我孤立时期),和服的构造也因而更具有其本地色彩。日本平民和服受东吴传来的编制缝纫风格影响较深,故称为“吴服”。而贵族的服装则受之后的唐朝影响更深,称为“唐服”。从镰仓时代起贵族和武士逐渐开始在家里穿着吴服,从室町时代开始上层贵族也开始穿着吴服。江户时代起吴服的样式和今天的和服已相差无几。今天,平民在节日、庆典上多穿着吴服,即一般意义上的和服,而皇族礼服仍以唐服为主,偶尔穿着吴服,礼服中最华丽的是十二单。[编辑] 绳文时代严格来说,绳文时代的日本是没有其独特的民族服饰的。考古学家于当时遗迹中所发现的古物中推测,当时的人是以一些以苎麻及麻织成的布制作衣服的。可惜的是,因发掘出来的文物资讯不足,故当时衣服的模样至今仍未明。[编辑] 弥生时代基于本土史料不足,以水稻耕作为主的弥生时代的衣服样式至今仍不可考。但根据中国史书魏书东夷传的“魏志倭人传”所记载,当时日本人的衣着是以几块大布所剪裁而成。不过因魏志倭人传真伪仍未确定,故该书的描述至今仍未成为对该时代衣服样式的正式解释。男的叫横幅,女的叫贯头衣。因为没针剪,所以不成样式,类似东南亚与百越民族的服饰。[编辑] 古坟时代及飞鸟时代高松冢古坟的女子群像古坟时代及飞鸟时代为中国的东晋、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由于群雄割据,未有统一国家,故当时中日尚未有正式的外交往来,但是在部分地域,却有着海路商贸的往来。由于前东吴地区临海,故商贸往来较多。当时东吴风格的服饰就是经此商路传至日本,造就了和服的雏形,“吴服”一词亦因此而来。另外,由于日本出现了第一批正式的史书,包括古事记、日本书纪及古风土记,衣服的样式逐渐变得可考。据上书所述,当时的衣服不论男女,都是由上半身及下半身两部分所组成。但至于实际的样式模样是如何就因为以上史书并没有图画解释而不可考。[编辑] 奈良时代奈良时代模仿唐朝襦裙、披帛的女服(今人模拟)白江口一役战败后,日本朝廷大力引进唐朝的制度及文化,使日本与中国的交流变得更直接。因此于奈良时代,日本对中国文化有着大规模的模仿,下至平民,上至统治者。此时期的和服基本上完全模仿当时期中国服饰的模式,而日后贵族阶级所穿着的“唐服”样式亦于此时期留存下来。现今对当时和服的了解主要来自令义解、令集义解、续日本纪及日本纪略等古籍,以及正仓院等遗留下来的史料。以上大多都没有图画表述,因此研究者对确实的衣服模样依然了解甚少。701年制订的大宝律令,以及由大宝律令所衍生出来,718年制订的养老律令,都包含了对衣服制式的规定。这两条律令将朝廷的制服定义为“礼服”(らいふく)及“朝服”(ちょうふく)两种。而不同官位、场合、身份等的衣服各自有不同的部件、颜色及剪裁。另外,于这个时代的719年,和服右衽的传统亦由此时经政令所制定,这亦是经唐文化所影响下的结果。[编辑] 平安时代于平安时代初期,中日交往仍然相当紧密,故中国文化对和服的影响仍深。但由于894年日本撤回遣唐使,中断了中日的交往,使和服发展逐渐倾回去日本自身的文化,开始建立起别于中国服饰的独特风格。尤其是这个时期纹章及染色技术大幅发展,令当时和服的花款变得更加多样化。源氏物语画卷、年中行事画卷及伴大纳言画词等古代画卷为当时期的衣服样貌提供了确实及有用的证据。另外日本后纪、续日本后纪、日本三代实录、日本纪略及多个当时的故事、日记等古籍亦为当时衣服发展提供了不少研究资料。据述,当时衣服的原材料多为丝绸、麻等纤维,另有以金属或木材所制成的配件。不过基于布料容易腐烂,能够完整保留下来和服并不多。基本上这个时期出现的和服成为了日后朝廷及幕府的礼仪服式;当时对和服的穿着法及穿着礼仪亦有部分留传到现代。[编辑] 镰仓时代及室町时代到了镰仓时代,原本中国服饰中的裤跟裳被省去,袖口亦开始缩小,形成现今和服雏型的“小袖”;另外女子和服亦开始一件化。室町时代后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雄割据战乱不断,人民生活不振,造成和服的演变逐渐减慢。此时期亦产生了大纹(だいもん)及素袄(すおう)两种款式的和服。另外以平安时期平民所穿着的水干(すいかん)为本所演化出来的直垂(ひたたれ)于镰仓时期成为了武家的礼服,到了室町时代更成为了武家的第一正装。[编辑] 安土桃山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及以后的服装主流都是以小袖为主,而于这个时代和服被加上衽(おくみえり)、袖、袴(はかま)等部件。虽然细部的变化于以后的时代仍然持续著,但和服的形态至此已基本定型,直到现代。姬路城的千姬人形[编辑] 江户时代前期江户时代初期,小袖的样式仍然流行。因平民势力的抬头,平民生活水平提升,衣饰渐趋华丽;反之武士阶级却因连年战争所造成的财政紧拙,样式趋于平淡。作为这种反常现象的应对,德川幕府于此时以儒家的价值观为由,颁行了俭约令,才使这种现象渐渐回复过来。此时腰带的使用开始流行,及后更成为和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编辑] 江户时代后期江户时代后期,基于锁国政策,由外地输入的丝绸大幅减少,而日本本地生产的丝绸却比较偏少,未能满足制作和服的需求,因此平民的和服开始改以绉丝等比较廉价的材料制作。另外,因1783年至1788年的天明大饥荒,幕府于1785年禁止平民穿着由丝绸制成的和服。平民只好穿着由木绵及麻制成的衣服。再加上社会的动荡,和服的样式自此变得淡薄,直至明治时代初期。这个时期,女子的和服服饰开始流行附有长的袖兜(袂、たもと),形成了日后的振袖。1864年,因为禁门之变,幕府向长州发兵讨伐,军服决定改为西洋式,洋服开始在日本流行。一位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子,摄于1870年[编辑] 明治时代日本因明治维新的关系,政府推动了现代化的纺织工业,使丝绸之类的和服衣料产量大升。另外重新开国的日本亦大力发展与外国的商贸往来,引入了不少新的衣料,使和服的材质变得多元化。另外,亦因为工业的推动,布料的染色技术大幅提升,亦使和服的纹理及色彩变得斑烂。另外,因与洋人交流的机会增多,一些与西洋人有比较多接触的人如华族、政府要员等开始改穿洋服,以便与洋人交涉,充份显现出日本人当时急切求变的心态。至于平民,因洋服的价钱高昂,以及传统对美的观点所影响,江户时代的生活模式基本上维持,故此平民多为穿着和服。由于此时期日本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服饰,因此“着物”一词就改称为“和服”,将日本传统的服饰与由西洋传来的洋服作分别。不过,由于明治维新不断力求西化的行径,洋服逐渐取代和服于平民中的地位。于1871年,为了统一陆军及官僚的制服,明治天皇颁布了政令,让警察、铁道员及教员等逐渐改穿洋服。另外军队亦规定必须穿着军服,而当时的军服正是洋服。而当时的军服亦在后来演变成当时男子学生的制服。此时期平民服装的西化大多局限于男性。身着和服的中国革命烈士秋瑾玉照此外,源于中国汉民族民族服的和服,是与汉民族的民族服装“汉服”有着十分相近设计的衣服。正因如此,明治时期的1900年左右,从满清朝廷逃亡到日本,进行革命运动的中国运动人士中,有不少人将和服作为汉服的替代品而穿着,作为汉民族抵抗満州族(即满族)所统治的清朝的一种象征。(现在,チャイナドレス(chinadress,即旗袍)及ブルース・リー(Bruce Lee李小龙)等的功夫电影中所为人知的中国服旗袍,其本源是满洲族的民族服装,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满州族强制被统治阶级的汉民族的历史。汉服其实与和服相似)[编辑] 大正时代大正时代因明治维新将大量西方文化带进日本,使洋服取代和服成为流行的服式。再加上女性主义的抬头,使得服装西洋化变得不再局限于男性,如女学生的制服由初期日本化的行灯袴(行灯袴)变为后期西化的水手服。于1923年的关东大震灾亦是一个洋服取代和服的转折点。由于灾后社会动荡,抢掠时常发生,穿着和服的女性往往就因为和服紧身的剪裁影响而成为贼人抢掠的目标。翌年,“东京妇人子供服组合”发起了妇女服装西洋化的行动,使洋服进一步取代和服成为妇女的日常穿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日本国内混乱,和服的发展进入一个完全的空窗期。服装趋向以实用为主,如当时所制订的国民服,为洋服完全取代和服为日常服奠下了基础。[编辑] 二次大战后战后,由于穿着麻烦的和服变得昂贵,而反之实用的洋服变得便宜,以和服作为日常衣服的人逐渐减少。但值得一提的是,和服曾经在1965年至1975年因新款的羊毛和服的面世而再度流行了一段时间。但自此之后和服就一直走下坡,造成和服业界一厥不振而相继倒闭,令其成为少数行业。现代的和服店[编辑] 现代步入平成年代,和服再度成为部分重要活动或场合的流行服饰,更逐渐成为潮流的一部分。和服自此被定位为节日及重要场合的服饰,不过穿着和服的都是女多男少。而浴衣则因轻便及凉快之故而成为现今很多日常场合或者祭典的热门衣着。[编辑] 样式在江户时代之前,男女子的服饰分别不大。但过了江户时代,女子的服饰渐渐变得鲜明夺目,而男子的服饰则慢慢变得庄重朴素以显出身份地位。年龄与婚姻状况也影响了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编辑] 女子和服现今很多日本女性都不懂得如何自己穿着和服,这是因为现代大部分的和服都包含了至少十二件的部件,而且需要复杂的方法去将其穿着、组合及系稳。故此很多时女子穿着和服都需要别人的协助,甚至需要请到专业人士去协助穿着。现代女性和服的样式大多反映了其年龄、婚姻状况及社会地位,也反映了穿着场合的重要度。[编辑] 浴衣浴衣(ゆかた)为和服的一种,是以绵为材质的简化版和服。[3]浴衣因材质轻便而令穿著者容易感到凉快,但它与其他日本传统衣着基本上相似,有着直线的缝接与宽阔的衣袖。[编辑] 振袖振袖(ふりそで)为未婚女性所穿着的和服,有色彩斑斓的图案及纹理。它依照袖的长短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及小振袖,而袖长大约于39吋至42吋之间。振袖为现今未婚女性最正式的服饰,是未婚女性参与成人节或者亲友婚礼的常见服饰。[编辑] 黑留袖黑留袖(

白色在古代代表着什么?为何古人都不穿白色衣物结婚?

今天,我们对嫁衣的印象是大红色的,其实,那不是历史的真实面貌。历史上的嫁衣要比现在的要丰富、鲜活得多。比如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新娘,穿的就是一袭黑衣。据先秦经典《仪礼·士昏礼》记载,那时的婚礼,没有后世的欢腾热闹,衣服也是简洁肃穆,甚至有些凝重。新婿服叫“爵弁玄端”,新妇的嫁衣则是“纯衣繻衲”。所以新郎新娘的礼服,属于玄缥色礼服。这是先秦时最神秘和尊贵的色彩。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对《周礼·染人》中的玄色解释道“玄者,天地之色,以为祭服。”后人又进一步解释“天之正色苍而玄,地之正色黄而醺。”玄缥色乃是天和地的颜色。玄,黑中泛赤,象征天之色;缅,黄里带红乃大地之色。其视觉效果,大体就是黑红二色了。在降重的祭祀场合,天子“玄衣玄冠玄裳”,王后在祭祀先王时穿着最隆重的礼服袆衣“袆衣玄”。连卿士们听朝所穿的正服,也是黑色。因此,在婚礼那天,把象征天地的玄之色穿上身,如祭祀般隆重这正应了先秦经典《礼记·昏义》对于婚礼的理解“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据《周礼》记载,天子般是在祭祀这样的重大礼仪场合才会穿上冕服。不同的祭祀场合穿不同等级的冕服。而冕服并不是天子的专利,大夫以上级别的人也可穿。士虽没有资格穿冕服,但可以穿上与冕服同类但低一级的爵弁服。比起冕,爵弁少了前后垂下的旒。春秋战国时期大夫以上的人穿着冕服去接新娘,而士则穿着爵弁去迎亲,这大概是当时婚礼的常态。古人已把五色与五方、五侯(四时)、五行等对应起来。五色中的青,对应着五方中的东方、四时中的春、五行中的木,五帝中的青帝。所以青是东方,东方是春,而春,则是男婚女嫁的时节。东汉班固等所撰的《白虎通义·嫁女篇》说得最是直接“嫁娶必以春何?春者,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通过一系列勾连转换,象征春的青,就和春的嫁娶之事连在了一起。它不再如玄色般高贵和冷酷,却充溢着一股草木茂盛、郁郁葱葱的生命力。因此在唐代选择青色作为新娘礼服,正是源于此。同样是一袭青衣,不同的新娘,得按自己的品级来穿。如果是庶人就用“花钗礼衣”;如果新娘的夫婿属于九品以上六品以下小官,所穿为花钗大袖礼衣;如果是五品官以上的命妇,或者皇家的公主,可用“花钗翟衣”;最高等的是皇后、太子妃接受册命时所穿,分别用“神衣”、“褕翟”。《唐六典》中道“庶人婚,假以绛公服。”官员女儿初次出嫁,可穿母亲品级的嫁衣,但若是平民的女儿,还是穿自己的花钗直袖礼衣,别再奢望命妇的荣耀了。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平民新所穿的,不仅是公服,还是绛色的公服。至此,红色婚服粉墨登场了。新郎绯红,新娘青衣被后世形容为“红男绿女”,不过确切地说,应是“红男青女”。明朝以赤为尚。《明史·舆服志》中记载“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于赤为宜。”于是在帝后妃嫔的礼服中,就多见这大红之色了。命妇的礼服中,也有“真红大袖衣大红圆领袍”等。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十分发达,人们愈发追求世俗的享乐渴望打破阶层的藩篱。于是那后妃命妇的大红礼服,便也成为庶民的追求。尤其是在婚礼这样重要的日子,穿上象征着大富大贵的红,仿佛自己也跻身于高贵的阶层。“一副金丝冠儿,一副金头面一条玛瑙带,一副丁当七事,金镯银钏之类,两件大红宫锦袍儿,四套妆花衣服,三十两礼钱,其余布绢绵花,共约二十余抬。”这是明代小说《金瓶梅》中的情节,描述的是西门庆第三房妾孟玉楼收到的彩礼。不过新郎不是西门庆。这时候,西门庆早已命丧黄泉。新一任郎君,是知县儿子李拱璧(李衙内)。清明时节,孟玉楼上坟祭祀,不想却与李衙内相遇,四目传情,心意相通。衙内很快托陶妈妈来说媒。四月八日,李家便送来上述聘礼。到了十五日婚期,孟玉楼拜别旧夫之家,玉楼戴着金梁冠儿,插着满头珠翠、胡珠子,身穿大红通袖袍儿,先辞拜西门庆灵位,然后拜月娘。……媒人替他带上红罗销金盖袱,抱着金宝瓶,月娘守寡出不的门,请大姨送亲,送到知县衙里来。37岁的孟玉楼三嫁,新郎仅是个芝麻小官的儿子,但她的一身穿插却似一位贵妇人。其他不说,单说这主色调,无论是聘礼中提到的“大红宫锦袍儿”,还是出嫁的行头“大红通袖袍儿”,“红罗销金盖袱”,都是明艳的红。后世心目中的中国新娘红衣,直到创作《金瓶梅》的时代,才正式登场亮相。这时候,无论是官家的小姐夫人,还是平民家的小家碧玉,都会在婚礼时穿上红衣。不过这大明江山的主人,原本对红色是设了禁令的。据《明会典》记载,平民女服用色用料多受限制。即使是婚礼服,也限用紫色粗布,并且禁止用金绣。袍衫也只限用紫色、绿色和桃红色等浅淡的颜色,而禁止用大红色、鸦青色、明黄色等浓艳的色彩。红色是平民女子的禁色,但这只是枯燥的律令罢了。活生生的现实是,到了明代后期,违令之事已经司空见惯。据明末清初叶梦珠《阅世编》所记,“时惟大红为礼服而不轻用。未几,遂为常服。……寝淫至于明末,担石之家非绣衣大红不服,婢女出使非大红里衣不华。”连牌女在正式场合都要穿大红礼服,更何况是生仅能做一次的新娘子。明朝以赤为尚。《明史·舆服志》中记载“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于赤为宜。”于是在帝后妃嫔的礼服中,就多见这大红之色了。命妇的礼服中,也有“真红大袖衣大红圆领袍”等。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十分发达,人们愈发追求世俗的享乐渴望打破阶层的藩篱。于是那后妃命妇的大红礼服,便也成为庶民的追求。尤其是在婚礼这样重要的日子,穿上象征着大富大贵。民间新娘既敢穿上违禁的红,自然也能在款式上大胆追求高品级,比如瞄准后妃和命妇的礼服—凤冠霞帔。《明史·礼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凡庶人娶妇……婿常服,或假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也就是说,庶民结婚,既可穿符合本人身份的正装作为吉服,也可往上越级,穿上九品芝麻官的官服。这便是“新郎官”一词的来源。可是新郎官的新媳妇儿,按规定只能穿“花钗大袖”,并未被允许穿上命妇服饰。这与唐代的规定几乎如出一辙。到了清代,“凤冠霞帔”更成为汉族新娘的标准盛装。而这样的穿戴,不仅是荣耀那么简单还成为一种身份的证明,以表示是明媒正娶的嫡妻。不过凤冠霞帔虽备受追捧但也不是唯一的选择。毕竟要置办一套九品官服、凤冠霞帔,对于普通小民来说,也是相当耗财耗力的。古代中国人喜欢喜庆吉祥的红色婚服,而白色则是凶丧的象征,是丧葬服饰用色。白色婚纱,是基督教影晌下出现的西式婚服,代表着新娘的纯洁和忠贞,而随着西风东渐,中国人才渐渐接受这种婚服。不过历史上总会有“奇葩”,晋朝皇宫里流行起了白色的婚服。

关于古代衣服的一些问题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古代服饰名称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从图中我们看到,发式的样式丰富多彩,图案的纹样有凤的纹样,有牡丹花纹样。有的发式显现出云纹的印迹,是发展变化的云纹的体现。 从鞋的式样上看,唐代盛行翘圆头鞋,做工很精致,就连草鞋也是讲究工艺的。丝鞋的纹样绣作虎头,和现在山东一带儿童所穿的虎头鞋纹样相似,只是现在山东一带农村儿童穿的虎头鞋的鞋尖没有那么向上翘。男鞋的样式和现代的鞋样有相似之处,说明那时鞋的发展已达到了高峰。 纵观唐代的服饰图案,可以这样来认识: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图案 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图案,在唐代日趋写实的基础上出现了种类不同的装饰风格。这时期的服饰、承前代的形式,在图案运用上不仅将云纹发展成朵云纹样,而且更多地运用了"吉祥图案"。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视野更加宽阔,服装的配件设计更加多了起来,特别是在宋代,开始注重幞头这种饰件的装饰效果了。 幞头,即著公服、常服时所戴的首服,又名折上巾,因为它是折而向上的巾式。 在后周时,幞头就一改以前的幅巾样式为四脚幞头了;后来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变化,变成裹戴的一种样式;到了宋代,幞头就成为服饰中的主要首服了。为此,出现了各种样式的、各种图案纹样的幞头。其颜色的运用多是两种颜色,或两种颜色以上的。与之相应地又出现了革带。 革带,以宋代的服饰中是标志官职高低的一种配件。制作革带的材料和装饰都很考究。在图案的设计上还是运用变形的云纹或回龟纹。图案效果给人以明快、简练的感觉。宋代服饰图案,运用的多是云纹、回龟纹,同时也有朵云的,妇女的头饰也运用云纹。 宋、元、明、清时期的云纹图案,也是在唐代日趋写实的基础上出现了种类不同的装饰风格。 例如:一类在"吉祥图案"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如意云图案,几个如意云相互连在一起,增加了图案的装饰趣味;另一类的"自由式"云纹逐渐变为写生云纹图案了,明清时期云锦图案的云纹,就是典型的例子。云锦图案上的云纹大都作为龙凤、狮子、蝙蝠等的陪衬,除?quot;四合云"等是规则的云纹图案外,其它大部分以写生的"行云"、"大云"、"卧云"等为主。"行云"是一种像飘浮在蓝天的云,有徐徐而动的感觉,几乎和真实的云彩一样;"大云"其特点是任意向四周发展,形成"连身通气"的气势,也是接近写实的。由于云纹在当时锦绣中运用极为普遍,因此,云锦艺人总结了画云的口诀:"行云绵延似流水,卧云平摆像如意,大云连身通气,小云巧面生灵",来描绘各种云形图等。 明代图案在继承前代图案的同时,创造并丰富了谐音图案和寓意图。为明代明宪宗成化皇帝的常服。他头戴善冠,穿有满地云纹衬托团龙及十二章纹样的服饰,冠以纱,折角向上,后名翼善冠;袍用黄色,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绣金盘龙一;带佩玉,靴为皮之。皇帝常服饰有云纹及十二章的各种纹,寓意了皇帝才德兼备、文武双全、能呼风唤雨,是想象中?quot;人格化"的神。明朝冠服制度规定,皇帝在举行祭礼和大典及处理朝政时要穿有龙纹的袍服。明神宗万历皇帝寿圣节(即诞辰)所穿的龙袍与宪宗皇帝龙袍相似,只是满地的云纹样图案被满地的寓意图纹所代替。它的装饰美化只是一方面,而纹样寓意的内涵更为深刻,仅在明万寿服服饰图案一个纹样里,美好寓意的纹样就如此丰富。另外,随之发展的,如桂花和万年青,意为富贵万年青;太阳和凤凰,意为丹凤朝阳;莲花和鲤鱼,意为连年有余;金鱼和海棠,意为金玉满堂;蝙蝠和云,意为福从天降。这种寓意图案还有不少,有的至今仍在沿用。从上述图中可看出,不论是团龙、坐龙,还是行龙,都呈现出程式化造型,云纹、植物纹、鸟纹、鱼纹也都趋向写实,表现出程式化造型特点。 清代的服饰是我国服饰发展的顶峰,服饰图案在这时的装饰作用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如果说历代服饰图案都有一定的发展,都有尚可创造的余地,那么,到了清代,服饰的装饰纹样就是繁杂堆砌。如果说清代服饰的发展与历代服饰也有不同的话,那么,在这里所要说的,就是各种服饰配件的完善、图案的繁琐,以及等级观念在图案上的反映更加森严明确了。 清代的服饰除了承前代的装束外,主要是在装饰物件上更加完备了,如服装出现了马蹄袖的上衣,出现了马甲(坎肩)。 在图案的设计上承袭十二章的纹样,在明代的八吉祥纹样的基础上,集图案的装饰作用之能事,使之达到了繁纷的程度。服饰上的装饰也如此纷繁。 这一时期,服装出现了一种叫补子的装饰,以补子的纹样代表官职的贵贱。补子纹样的差别反映了清代等级的森严。 清代的帽子一改历代的式样装束,而注重帽子顶上花翎的装饰,以花翎的不同反映不同的官职。下面就具体冠来说明清代冠上花翎的表示内容。皇帝夏朝冠,背面。顶三层,前饰金佛,后饰舍林,此为舍林中饰东珠七颗。清代以帽子有无花翎和顶子的制作材料来区分封建贵族的政治地位。,群王冬朝冠,正面。顶金龙二层,上饰东珠十,上衔红宝石。 贝子夏朝冠,顶二层。前饰舍林,戴三眼花翎。,民公夏朝冠,顶与冬朝冠同。顶镂花金座,中衔东珠四,上衔红宝石。,镇国公吉服冠。顶用红宝石,戴双眼孔雀翎。,皇太后、皇后冬朝冠,薰貂为之。顶三层,上衔大东珠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后金翟一,翟尾垂珠,五行二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明黄条二,末缀宝石,青缎为带。这些装饰的重要意义,就是显示其高贵的政治地位。皇子福晋夏朝冠(背面)。青绒为之。其他与冬朝冠同,即顶镂金三层,上衔红宝石,朱纬上周缀金孔雀五,后金孔雀一,垂珠三行二就,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金黄条二,末缀珊瑚,青缎为带。

我想知道古代的男子服装分别叫什么?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古代服装名称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大衣: 深衣、襜褕、圆领袍、衣裳、袿衣、袴褶、裲裆、半臂、褙子 外出、礼衣 中衣: 襦裤、裙襦、反闭、中单、曲领 衬托、保暖 小衣 : 汗衣(汗衫)、褌、犊鼻褌、肚兜 贴身衣服 从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袴)、“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通裁”制(长衫、外披)等类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 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 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着裋褐(上短衣,下长袴)。 汉服是通过夏商周最古老的衣裳变化而来的,连裳或者深衣本来是公卿诸侯燕居的穿法,自汉朝以来作为第一礼装。【服饰】式样可以是花卉,如:金芍药,黄鹤翎,金孔雀,侧金盏,莺羽黄;月下白,玉牡丹,玉宝相,玉玲珑,一团雪,貂蝉拜月,太液莲。碧江霞,双飞燕,剪霞绡,瑙盘,紫罗繖。美人红,海云红,绣芙蓉,胭脂香,锦荔枝,鹤顶红。淡红色的有佛见笑,红粉团,桃花菊,西施粉,玉楼春。皇帝:明黄色皇后:明黄色 正红色 可戴凤钿/凤冠正一品:正紫色,可戴侧凤簪钗各宫主位:宝蓝色,可戴侧凤珠钗从三品以上:可穿红色(红色必须为偏色,如橙红、海棠红),可佩戴金步摇,可佩带垂至耳垂流苏)从四品以上:可穿紫色(紫色必须为偏色,如浅紫,紫罗兰),可佩戴银步摇,可佩带短流苏)从五品以上:可穿蓝色(蓝色必须为偏色,如宝石蓝,靛蓝),可佩戴宝石翡翠为材质制成的首饰)从七品以上:可穿除了黄色,红色,紫色,蓝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颜色可为正色。可佩戴珊瑚象牙为材质制成的首饰从九品以上:可穿除了黄色,红色,紫色,蓝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颜色必须为偏色。可佩戴金银为材质制成的首饰秀女:统一穿粉红色/浅绿色宫服。只可带头花{灰色为国丧时所穿,其余时候不得穿之。}飞龙图腾为皇帝之用凤凰牡丹为皇后之用孔雀为正二品妃之用正三品方可佩戴护甲贵人才能饰一侧丝质流苏婉仪饰两侧丝质流苏贵嫔以上方能饰步摇、两侧玉石玛瑙流苏仅皇后和贵妃可饰凤样头饰,皇后九凤,贵妃六凤颜色:茜素青色,水蓝色,月白色,鹅黄,深兰色,妃色,朱色,藕荷色,芙蓉色,烟罗紫,石榴红;绛紫色;水绿色;湖蓝色;冰蓝色;品竹色;葱绿色;乳白色;象牙白色;澹澹色;莲青色;烟霞色;赭红;玉涡色;樱红;湖碧;羽蓝色;蜜合色;月蓝色【常见服饰材料 】中国各省的场馆也都拿出了看家的纺织瑰宝––广西馆的“壮锦”、贵州馆的“苗绣”和“马尾绣”、江苏馆的“乱针 双层绣”和“南京云锦”、上海的“绒绣”、西藏的“唐卡”等等。强明娟 滚雪细纱;南天XX色苏绣;蜀锦;烟纱散花裙;金丝软烟罗;滚雪细纱;织锦,罗绸;银霓红细云锦广绫合欢上衣;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宫绦;八幅锣裙;迷离繁花丝锦;曳地望仙裙;裙上用细如胎发的金银丝线绣成攒枝千叶海棠和栖枝飞莺,刺绣处缀上千万颗真珠,与金银丝线相映生辉、贵不可言.;广袖上衣绣五翟凌云花纹,纱衣上面的花纹乃是暗金线织就,点缀在每羽翟凤毛上的是细小而浑圆的蔷薇晶石与虎睛石,碎珠流苏如星光闪烁,光艳如流霞,透着繁迷的皇家贵气。臂上挽迤着丈许来长的烟罗紫轻绡,用金镶玉跳脱牢牢固住;曳地望仙裙;素雪绢云形千水裙;霞影纱;撒花软烟罗裙;逶迤白梅蝉翼纱; 孔雀氅是去年上元节时钦赐的海外贡物。说是氅,实则尚有衣裙。据闻,一套皆是以孔雀初生细羽捻入天蚕冰丝织成,间又杂以极细赤金丝。叠领,广袖,裙摆有十幅宽,后拖一袭曳地大氅。织绣精妙,几殆鬼工。色泽肌理,皆与真正的孔雀羽毛别无二致。光线下角度转侧,有不同光彩。衣上罥以银泥,饰以明珰,缀以七宝。腰间束以四指宽的辟尘苍佩流苏绦。大氅展开,便是完整的一副雀尾屏;蜀锦向来被赞誉“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更何况是金错绣绉的蜀锦,蜀中女子百人绣三年方得一匹,那样奢华珍贵,一寸之价可以一斗金比之。;云霏妆花缎织的海棠锦衣;烟萝纱衣;银纹蝉纱丝衣;青烟紫绣游鳞拖地长裙;头饰:碧玉瓒凤钗,羊脂色茉莉小簪,红梅金丝镂空珠花;镂空兰花珠钗;碧玉玲珑簪;镶嵌珍珠碧玉步摇;乳白珍珠璎珞;海棠滴翠珠子碧玉簪;空雕花的芙蓉玉环;垂珠却月钗;红翡滴珠凤头金步摇;红珊瑚番莲花钗;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头花簪;金镏银镶黑曜石蜻蜓草虫头【常有】1、笄簪钗笄:骨笄,玉笄簪:玉簪玉搔头玉葱茏,玉茏葱。简称“珑王忽”象帝金簪金凤簪:清。作展翅凤凰形,细部用盘丝,垒丝工艺制作,凤簪稍有摇动,其羽翅便随之颤动。蜂恋花金顶簪:明。顶花以白玉作花瓣,大红宝石做花蕊,傍有金蝶蝶须嵌珍珠两颗,花四周饰红、蓝宝石,簪柄弯处托以“古线”纹。珠簪通簪:气筒。一种空心簪,以鹿角或竹木制成,两端通气,四周有孔,插入发髻间,是髻心通气。犀簪:用于簪发,尘埃不著于发。玳瑁簪虾簪:以虾须制成。钗:古称“蓖”。一股为“笄”,两股为“钗”。玉钗玉鸦钗:“玉丫钗”。形似鸦翅。玉燕钗:“燕钗”,燕形。玉蝉钗:蝉形。金钗金雀金蝉垒丝金凤钗:凤钗为一对,一俯一仰,凤头用金叶制成,颈、胸、腹、腿等全用细如发丝的金线制成长鳞状的羽毛,整齐排列。背上两翅如刀形,上长下短,尾羽从体后回旋向上,及于讽首。脚胫用蛇状金丝缠绕而成,脚趾抓于云体之上,云体尾尖向后,用大小金丝编组而成,云体下端为钗股,股上端之粗圆形金丝,自云体穿入其内。玳瑁钗银钗花钗:镂金、银花凤钗翠云钗:形如翠云鸳钗:鸳鸯形鸾钗:鸾形灵钗:用大龟壳之缘制成玉制之钗脚,亦称“玉股”。钗之头部饰物,作虫形,“玉虫”。钗上的花状,“钗朵”。“镊”,“念”:缀附于簪钗端的垂装饰物。钿:金翠珠宝制成。花钿:“钿朵”,花形。金钿碧钿:碧玉质或碧绿色之钿。翠钿:翠玉制成或镶嵌而成。宝钿翘:状若翘起之鸟尾。翡翠翘:翠鸟之长尾。凤翘双翅;尾成双。胜:编织或剪裁之首饰。人胜:人形之采胜。方胜:方形胜。玉胜花胜金胜采胜:多用于节日佩带幡胜:立春时佩带,用剪纸或绸绢制成旗幡形。宝胜阖采:插的花朵及发髻上的饰物。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金镶玉步摇,四蝶银步摇)金步摇九枝花五兵佩:晋,兵器状。六珈双箪曼玉螺:踊玉做成的螺贝形吊朵:悬于发上。金九凤垫根儿:九双凤凰为衬金支:“金枝”草虫头:金玉制成的草虫形草裹金:以草虫果以金属饰物雪柳:用绢花装簇的花枝。宋,元宵柳叶形金饰:唐鱼须滴:汉啄针儿珠花钿针:以金花为饰之针形首饰银牌儿闹蛾儿:“蛾儿”,“闹嚷嚷”。用乌金纸剪作飞蛾,缚于针上2、裹束绀缯帼:用黑中透红丝织品制成头巾或头饰。翦牦帼:细长马尾制成。凤环:凤状花纹簪圈;束发头饰,银、金俪:包发的丝绵4、梳与篦栉玉栉银:“蓬沓”骨梳玳瑁梳龙凤象牙梳双凤牙梳鹤顶梳洛成:别称八字牙梳篦银篦比余:“梳比”,黄金制银掠儿鸾篦镊:拔除毛发,夹取小东西。鬓枣:分发具郎当:清除梳子,篦子齿中污垢的用具刷:理发或栉沐之具抿子:使头发光泽帖服的刷子豪犀:刷鬓毛的器具梳头匣子:咸妆:“拣妆”,梳妆匣,盛镜、粉及梳具,饰物。钿合:首饰盒,装钿钗。梳:“踯躅”详细就去看看“汉服吧”“宫斗吧”之类的吧,里面很多的。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