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什么是普世价值的哲学基础

即:承认“人”生而为“人”,都是平等之“生命”存在,除却性别、种族、阶级、阶层、民族、信仰等差别外,存在“共性”;在承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存在共有之文化价值。 比如:1、人人都喜爱和平,没有人愿意被杀戮;人人都不喜欢饥饿;2、人人都喜欢被关爱;3、人人都喜欢和谐地生存;4、人人都关注自身之生命;5、人人都厌恶暴力;等等……不承认人类在很多方面可能存在“共识”,是错误的!那不是唯物主义的立场!“普世价值”是一种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

看看下面这个:郭贵春 成素梅《虚拟实在真的会导致实在论的崩溃吗?》    中山大学哲学文库第9卷靶子论文推出了翟振明的“实在论的最后崩溃:从虚拟实在谈起”一文(以下简称翟文)。该文以思想实验的形式,试图通过论证虚拟实在与自然实在的本体论对等性,驳倒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论,得出实在论最终走向全面崩溃的结论。我们有幸应邀对翟文进行评论。经过反复拜读和讨论之后,我们认为,这种借助于新技术的发展来重新反思科学实在论问题的方法是有意义的,但是,对其分析论证的结论却持有保留态度。因为思考与回答虚拟实在是否会导致科学实在论崩溃的问题,首先应该建立在如何合理理解虚拟实在的本体性和实在性之基础上。从虚拟实在的产生背景和基本特征来看,翟文论证的前提是难以成立的,立足于假的前提得出的结论也就很难令人信服了。    一、虚拟实在是一种形式的技术实在    “虚拟实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新术语。从语义上看,“虚拟(virtual)”是指“虽然没有实际的事实、形式或名义,但是,在事实上或效果上存在的”;“实在(reality)” 是指“真实的事件、实体或事态,或者说,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这两个词合起来的“virtual reality”这一术语在计算机和电子技术领域内被翻译为“虚拟现实”,而在哲学领域内被翻译为“虚拟实在”,它是指“在功效方面是真实的,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的事件或实体。”在技术实践的意义上,“虚拟实在”是合成“实在”的一种手段,其根本前提是为人与计算机的共同工作创造更直觉的交互方式,使参与者在虚拟世界中可以做类似于真实世界中可能实现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科学家通常在某种具体的技术层面上理解这一术语,而对其更基本的内涵与本质的理解则是哲学家必须关注的事情。     从虚拟实在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难看出,虚拟实在系统具有下列最典型的基本特征,其一,浸蕴性(immersion);其二,交互作用(interaction);其三,想象力(imagination);其四,人工性(artificiality);其五,仿真性(simulation);其六,遥距在场(telepresence)。这些基本特征表明,虚拟实在这一术语的产生与发展,虽然是在非常实用的商业价值或军事需要的促动下,在具体的电子技术领域内进行的。但是,它一旦出现,便会迅速地远远超越单纯的技术集合之含义,蕴含着更加深奥的内在本质,引起了对实在论问题的再思考。正如迈克尔u2022海姆(Michael Heim)所认为的那样,在根本意义上,虚拟实在的本质不是存在于技术当中,而是存在于最高秩序的艺术当中。虚拟实在所允诺的不是探索更好的真空吸尘器,或更吸引人的通讯工具,或更友好的计算机界面,而是从根本意义上探索改变与拯救我们研究实在的某种意识。     首先,虚拟实在系统的浸蕴性和交互作用特征体现出,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允许主体能够利用数据手套等特殊装置,对三维的数字影像世界施加影响,或者说,主体能够积极地操纵数字世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调动了人性所潜藏的各种能动本性。主体通过积极参与所得到的浸蕴体验,类似于真实世界中曾有过的感觉。这是一般的实在系统所不具有的。因为在一般的实在系统中,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不可能对实在系统进行任何直接的交互作用式的改动。而在虚拟世界中,主体则是信息的主动接受者。     其次,虚拟实在系统的仿真性、想象力和人工性特征揭示出,这种系统创造了不同于自然实在的一个新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技术与实在、环境与人的感觉能够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主体本能的非理性因素有机会在理性化的系统中得到充分的张扬。因为在虚拟世界里,感知主体一方面能够在理性安全的前提下,让各种各样的冒险行为展现出来,在感知的层面上,充分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体验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在现实世界中暂时没有或无法达到的形态,实现各类艺术创造与思维再现的理想,在人——机交互或人——机——人交互的虚拟世界里,完成感知、交往、创造与学习的过程。    第三,虚拟实在系统的遥距在场特征对传统的西方“在场”哲学提出了挑战。在西方哲学中,从毕达哥拉斯到亚里士多德,从贝克莱到罗素,“在场”的哲学意义只依赖于主体的视觉。因此,这些哲学总是把主体置于观众的地位。而虚拟实在系统中所包含的反馈机制,使“在场”蕴含了主体的整个身体活动和感受。虚拟实在系统的这种内在本质,还体现了它与传统艺术形式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传统艺术形式中,书画、舞台和剧院是作为人工实在的一部分呈现出来的;然而,在虚拟实在系统中,艺术家有可能通过扩展实在(augmented reality)的途径把虚拟实在转变成人造的可感知的存在。    可见,从虚拟实在系统的产生与特征来看,虚拟实在是由当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所营造的实在,它所展现的主要是以人的感性知觉为基础的经验世界。在形式上,虚拟实在虽然具有可感知性,但是,却不具有物质性,它是三维影像和人的各种感知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信息的接受、加工、反馈和传递的过程。     从技术理性的层面来看,虚拟实在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的理由在于,它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甚至信念等密切相关,具有实用性、可感性、娱乐性,是承载着各种不同实用目标的价值感应系统,是多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现实地技术化了的“人工实在”。所以,在内容上,虚拟世界所营造的环境具有确定性,并以决定论的方式存在着。主体在拟真的感知系统中,获得相当于真实世界中能够得到的感知与体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说,虚拟实在只不过是功能意义上的一种技术实在。然而,任何一种形式的技术实在,不管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一般的人工产品,还是以虚拟感知体验形态呈现的虚拟世界,在本质上,都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产物,离开了这个重要前提,技术实在则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技术实在的本体性在于其工具性,而不在于其存在性。因此,作为对象存在的虚拟实在与微观领域内的自然实在完全不同。虚拟实在的对象性关系在于各种形式的交互作用;而微观自然实在的对象性关系则在于其存在的本体性。在虚拟世界中,感知主体通过交互作用,能够在经验层面上体验与感知虚拟实在,因此,尽管虚拟实在没有物质性,是以虚拟的形式存在着,但是,却具有可视性和可感性,或者说,具有可体味性。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认知主体对微观自然实在的理解与把握通常是间接的,是超越直接经验的,所以,微观自然实在虽然具有物质性,是以自在的方式存在着,但却是不可观察的。正是由于微观自然实在的这种不可观察性,才导致了旷日持久的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历史上的王东岳究竟是个不入流民科,还是真正的哲学大师?

王东岳在文化界莫名其妙地火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关于王东岳的评价,也是呈两极分化:褒扬者称其为真正的哲学大师;贬损者称其为不入流民科。那么,王东岳究竟是真正的大师,还是不入流的民科?这个问题也就成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王东岳何许人也?出生地不知道,出生年月也不知道,这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自由职业者"。倘若你将他称之为自由职业者,那也算不上。按照王东岳的生活起居来看,他常年待在终南山隐居。既然是一个隐士,那就谈不上是自由职业者了。总而言之,王东岳是一个另类,他最擅长的就是高哲学。王东岳搞哲学研究是什么门派,笔者不大清楚,倒是王东岳在哲学研究方向上的"创新",很值得说道说道。"创新"这个东西是非常困难的,得把原先有的哲学理论梳理一遍,并且看到前人的不足,才能有效地推动哲学的进步。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好多人都"死"在第一步了。王东岳确实是也梳理了,从他的一套理论中,看得出学贯中西,尤其是西方哲学还是很有造诣的。然而,王东岳的哲学研究确实是出问题了。他在用西方哲学理论探讨中国哲学理论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他不加甄别的将错误的理论,用来推翻中国的哲学理论,路数就错了。不可否认,王东岳在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哲学的过程中,有两点还是值得称道的。一是人文关怀是对的,关心人类的未来。二是西方文化不能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体文化。然而,其他的一些哲学观点,包括引用的科学知识,以及逻辑推理,没有一个观点是有效的、严谨的逻辑论证。这就出问题了,西方的哲学思路研究中国哲学出现了水土不服。王东岳把自己的哲学,跟当代科学完全对立起来。一方面采用科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试图推翻科学理论。因而,严格意义上来说,王东岳算是一个哲学资深爱好者。称其为真正的哲学大师,冯友兰、金岳霖等哲学大师置于何地?倘若称其为不入流民科,未免显得过分鄙视王东岳。因而,王东岳及其哲学理论的走红,并不是靠内容取胜,而是靠各种商业包装取胜。所以,还是要客观的看待王东岳的哲学理论。当然了,搞学术就应该百家争鸣,不能剥夺王东岳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可话说回来,对于热爱哲学研究的朋友们,还是要认真看待王东岳的哲学理论。一言以蔽之,哲学的系统学习最忌讳以偏概全,过分迷信一家学说,还是应该该博采众长批判吸收。如此以来,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哲学的无穷魅力。反之,不加思考的全盘接受某种学说,将会陷入一个误区不能自拔,这同样也是值得警醒的问题。

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吗?请举例

哲学源于生活实践,但不等于来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得到验证,但实际上它是错误的观点

接受美学或接受理论受到谁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的影响?

始自W.狄尔泰、M.海德格尔,由H.-G.加达默尔确立,P.里科尔予以补充的新解释学哲学,为接受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

哲学问题六十二:世界上哪种哲学理论下可自我设计人生?为什么可自我设计人生?

阿弥陀佛。人当然可以设计人生。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如何消除《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当中的异化劳动

异化在德国古典哲学以前指权利的转让、关系的疏远和精神错乱,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它被扩展为分析人与整个外部世界的主客体关系,即主体活动后果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危害和支配主体自身.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劳动是人的“类生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

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亡原因

从本质上来讲,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真正的悲剧:它意味着一个更高的精神原则——个人的意识作为独立的意识——出现了;而这个原则又意味着人拿自我意识来代替神谕——人自己知道什么是真理,他应当向自身中观看。这就是“认识你自己”的寓意。但是,这个新原则最初是破坏性的,因为它与雅典生活的实质相对立;当希腊世界的现存原则与新的主观反思的原则相冲突时,苏格拉底之死便表现为一种悲剧的必然性。于是在柏拉图《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最后说道:“死别的时候已到,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知道。”   黑格尔指出苏格拉底之死是悲剧性的,他认为:“只有当一个可敬的人遭受无辜的灾难或冤屈的时候,我们才特别称之为悲剧;苏格拉底就是这样,他无辜被判处死刑,这是悲剧性的。”“在真正的悲剧性事件中,必须两个合法的、伦理的力量互相冲突;苏格拉底的遭遇就是这样的。”③这体现了黑格尔的悲剧观:对立的伦理力量之冲突是悲剧的本质。他认为一种是“神圣的法律”,是宗教习俗;另一种是“知识的法律”,是理性;这两者的冲突造成了苏格拉底的悲剧性质。但实际上,这个冲突对于苏格拉底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可调和的。苏格拉底一再声称他是信神的,听从神的召唤的,他的思想正是对宗教与理性的综合。当然他是用理性去抽换神话世界观的,以理性之神代替神话之神,这正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完成,而非冲突。黑格尔的理论充其量只能解释苏格拉底这个事件,并不能解释苏格拉底自身的悲剧性。   苏格拉底之死,并非因为伦理力量的冲突,而是因为他对自己思想的信仰,他是为自己的信仰而殉道。在这个意义上,构成了他的悲剧。他强烈的神圣天命感,他忍受贫寒、克制欲望,包括他临死时对自己预言能力的宣告、对罪恶的诅咒,都使人想起临死前的俄狄浦斯。他的生,是神派遣他到人间完成艰苦的工作;他的死,是完成天命回到神那里去。苏格拉底就是承受这个先知命运的悲剧英雄

苏格拉底之死的哲学意义

民主的非理性一面 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如果城邦的法律是不公正的,你就不必遵从它们,但是如果你违反了城邦的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苏格拉底就正是丝毫不差地这样做的,他感到有一种服从城邦的合法权威和城邦法律的义务,所以他十分自觉地接受了死刑,在临终前仍同朋友们讨论哲学问题。在时间到来时,他安详地喝下了毒酒,用自己的生命和哲学报答了祖国城邦,终年69岁。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苏格拉底说:“我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婢膝地乞求比死还坏得多的苟且 偷生”。苏氏对死也不畏惧,因为他认为“灵魂不灭”或“灵魂转移”,人 死后可以到另一世界,即冥府,在那里,“充满希望”的新生又将开始。他 视死如归,最后临危不惧,饮鸩就刑。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苏格拉底之死的哲学意义

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当他70多岁时,却被告上了法庭,走上了被告席。他被指控罪名有二。一是不敬神,二是腐蚀年轻人的思想。苏格拉底没有请人为其辩护,他自行辩护,陪审团共500人,第一轮投票时,有280人认为苏格拉底有罪,而有220人认为无罪,根据规定,少数服从多数,下一个任务就是决定如何惩罚,也就是量刑问题。苏格拉底当时可以提_要求处以流放,逃脱一死。但他拒绝了,他说自己非但无罪,而且应得到礼遇,他的行为激怒了一些本来同情他的人,在投票时,以360对140的票数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本应被立即执行死刑,但因为遇上一年一度的宗教庆典,得以暂缓执行。期间,苏格拉底的弟子要帮其逃离,被苏格拉底拒绝。他说他有义务遵守法律,最后他饮鸩酒而死。这里就有了几个问题,一是大众的意见是否必然是正确的,代表了正义?二是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于民主的审判?苏格拉底之死油画现存哪里苏格拉底之死油画现存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苏格拉底之死》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在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体现了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被囚于狱中的苏格拉底,被判刑后饮鸩自杀,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苏格拉底镇静自若,左手高举,表明信仰不变!周围哀恸的人们增添了画面的悲剧性。新古典主义的手法,使画面获得了凝重、刚毅、冷峻的艺术效果。画面左边一组人物主要描绘亲人们有的陷入深深的悲哀,有的扶墙悲痛欲绝,为了突出苏格拉底不屈不挠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画家有意在画面前景地面置一打开的镣铐和散落的手卷本,这引起人们对苏格拉底铁窗生涯的想象,增加了对英雄的认识和崇敬。达维特在人物塑造上既保留了古典主义的造型规则,又着意于人物精神面貌和情感联系的刻画,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本质特征。如何从社会历史角度看待苏格拉底之死?社会历史根源于人类文明发展史。人类文明从原始社会,确切的说从智人就开始了。而最根源的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大家知道,欧洲的文明发祥地是古希腊,由于地理位置和最早冲上民主自由意识形态的原因,希腊出现了大批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甚至科学家。在那个年代欧洲还处于宗教统治阶段,连国王君主都是红衣大主教加冕的。那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不够发达,远古人一直有宗教崇拜,他们把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归因于神,宗教作为神的代表在国家有最高的权利和威信。原因这里不多解释,切入主题:苏格拉底之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文明到达自由民主和法制的阶段,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以自己的死向世人证明。还有哥白尼等天文学家一样,由于他们的推动,使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建议百度一下《全球通史》美国人写的一部以客观的角度涵盖人类起源、社会文明、战争文化科学的巨作。苏格拉底之死是怎么一回事?如下参考:1787年,大卫写了《苏格拉底之死》,鼓励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牺牲自己。苏格拉底是一位伟大的希腊哲学家,他提倡无神论和言论自由,但反对当权者。苏格拉底被定罪后,他的学生们切断了所有能让他越狱的联系。让他相信给他定罪是不公平的。但苏格拉底选择了慷慨,走向了死亡。他的理由是:我已经被国家定罪,如果我逃跑,法律就会失去它的效力和权威。法律失去了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这不是悲剧的声音,这是一个智者试图解释法律真正含义的生活——法律只有在被遵守时才具有权威性。只有法律确立了权威,才有国家秩序和社会正义。艺术鉴赏: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之死。被囚禁的苏格拉底喝下毒水自杀。在他的心脏跳动时,苏格拉底平静地举起左手,表明他的信仰没有改变!周围悲伤的人们使这幅画更加悲剧。新古典主义的手法给这幅画一种凝重、刚毅、冰冷的艺术效果。图片左边的一组字符的亲戚陷入深深的悲伤,一些墙悲痛欲绝,为了突出了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真相苏格拉底画家打算买一个开放在前台链和分散的手卷,这导致人们的想象力苏格拉底在监狱,增加了对英雄的理解和崇敬。大卫既保留了古典主义的造型规则,又注重人物精神面貌和情感联系的刻画,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本质特征。苏格拉底之死意义何在?民主的非理性一面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如果城邦的法律是不公正的,你就不必遵从它们,但是如果你违反了城邦的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苏格拉底就正是丝毫不差地这样做的,他感到有一种服从城邦的合法权威和城邦法律的义务,所以他十分自觉地接受了死刑,在临终前仍同朋友们讨论哲学问题。在时间到来时,他安详地喝下了毒酒,用自己的生命和哲学报答了祖国城邦,终年69岁。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苏格拉底说:“我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婢膝地乞求比死还坏得多的苟且偷生”。苏氏对死也不畏惧,因为他认为“灵魂不灭”或“灵魂转移”,人死后可以到另一世界,即冥府,在那里,“充满希望”的新生又将开始。他视死如归,最后临危不惧,饮鸩就刑。。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

如何理解苏格拉底之死的哲学意义。

1.苏格拉底之死是对“美德即知识”的学说的最高体认和实践 2.苏格拉底之死是对正义和法律的最高维护与忠诚

学习哲学有什么用???

建议你看看台湾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 说哲学指导人的行为是从实用角度讲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社会、自然的一种探知,这个探知的过程和玩魔方、做数独、推演歌德巴赫猜想是一样的。现代年轻人可能很少有人去听京剧,但对于票友来说,京剧里面的韵味是难以割舍的。研究哲学就是知别人所不知,感别人所不感。 哲学,我想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重要的是他给了我们别样的思维方式——象如何看待现实、人生,如何如何理解生活、理解时代,所以我觉得它不仅仅总和空泛的抽象的概念有关,它首先就要立足于现实,从我们日常得生活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思索,并进而去遵循下去,或许这样我们会发掘出更多的东西吧哲学是人们改造世界观的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改造世界观的精髓。而那些神学论,伪科学,是阻碍人类和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应该取弃它。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检验,应取粗存真,取伪存精,取其精华,抛弃糟粕。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暂时撇开了唯意志论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该译本是我国第一部从德文版译出的全译本。书评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这本书著作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生存。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类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在这世界上存在三种力:明智、力量和运气。我想念运气至为重要。《资本论(第一卷)》 卡尔.马克思 《亚里斯多德全集(1)》 亚里斯多德 《自私的基因》 R.道金斯 《庄子》 庄 周 《易经》 伏羲氏 《老子》 老 子 《爱弥儿》 卢梭〔法〕 《悲观论集卷》 叔本华 《悲剧的诞生》 尼 采 《忏悔录(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 《忏悔录(卢梭)》 卢 梭 《纯粹理性批判》 康 德 《笛卡尔文集》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 笛卡尔 《疯颠与文明》 福 柯 《规训与惩罚》 福 柯 《理想国》 柏拉图 《罗素西方哲学史》 罗 素 《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 玻 尔 《培根论说文集》 培 根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康 德 《新爱洛伊丝》 让—雅克·卢梭 《哲学问题》 罗 素 《论道德的谱系》 尼 采 《偶像的黄昏》 尼 采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尼 采 《瓦格纳事件》 尼 采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尼 采 《我的哲学的发展》 罗 素 《小逻辑》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 《形而上学》 亚里斯多德 《新工具》 培 根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人类理解论》 洛 克 《我的人学》 池田大作 《感觉的分析》 恩斯特·马赫 《认识与谬误》 恩斯特·马赫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 [英]爱德华.泰勒 《自然法典》 摩莱里[法] 《哲学的改造》 杜 威 《两种自由概念》 「英」I.伯林 《论自由》 约翰·密尔〔英〕 书 名 作 者 《哈维尔文集》 哈维尔 《健全的思想》 〔法〕霍尔巴赫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费希特〔德〕 《人类幸福论》 约翰·格雷 以上您可以按顺序看 我只看到第4本 哈哈

学习哲学的好处有哪些?

就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哲学素质,学会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洞察世界和社会,从而明辨是非.提高自己修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哪怕是不愿意思考的人,他的哲学就是得过且过。 学哲学并不能直接给你带来物质利益,但却能让你去思考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最简单,答案却五花八门,没有定论。 中国人一直都有一样哲学,那就是趋利避害,为了生存、利益而不择手段。这种哲学统治了中国人2000多年,从根源上来看,其实就是外儒内法。外儒教会人们做伪君子,内法教会人们残忍、不把自己当人看。 法家的思想并不是法治抑或法制,其根本其实就是“术”,通俗点说就是阴谋诡计、不择手段。 一个思想如此统一的国度,带给世界先进国家的概念就是——这个国家没有哲学,除了吃饭、做爱,大脑里一片空白。因此,从大国角度来看,中国是唯一没有给世界贡献文明的大国,不管是人文文明还是科技文明。 思想决定行动,思考带来进步 试看西方的伟大人物,都是先有思想,然后才有成就。 牛顿未尝不是一个思想家,爱因斯坦更是如此;一个建立经典物理,一个打破经典,创建相对论。 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大师包括了作家、画家、雕刻家等等,他们都用行动展示了他们的思想,或者接受先进思想,把这些思想融进作品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果没有洛克的思想,就没有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的启蒙运动,没有洛克,也没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同样,没有尼采的超人理论,希特勒就找不到种族灭绝政策的理论根据。当然,尼采是被希特勒利用的。这里也说明思想的厉害程度。 学哲学,也许会让你痛苦不堪,看到自己的人生际遇,看到周围人们的生活痛苦、焦虑不安,就会感到这个社会没救了; 学哲学,也许会让你快快乐乐,看到的这些情况,其实都可以用社会规律来解释;既然有些情况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你就可以一点一点的做起,或者出国呼吸自由的空气,或者留在国内做一些事情; 学哲学,也许会让你觉得生命无意义,也许会让你觉得生命更有意义。 学哲学到底有什么好处?凭君自判。

《通俗哲学》读书笔记500字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尙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茖大革命。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茖侧面各侑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侑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茖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侑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尙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侑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尙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就是我们研究矛盾法则的一些简单的结论。"  这是一篇很好的教育作品,这篇论文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如何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在发展事态下如何保持清醒的认识,这篇论文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都可作为我们处理事物的方向坐标。  矛盾论读后感篇二(转载自出国留学网http://www.liuxue86.com,请保留此信息。)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  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就是我们研究矛盾法则的一些简单的结论。"  这是一篇很好的教育作品,这篇论文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如何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在发展事态下如何保持清醒的认识,这篇论文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都可作为我们处理事物的方向坐标。

什么是经院哲学的“唯实论”“唯名论”

唯名论(Nominalism)与唯实论(Realism),通常是指西方在公元十一、二世纪「共相问题」(TheProblemofUniversal)的两支对诤学说。但是,在西方哲学史上,这两个名词使用得相当松泛,譬如:当它们用来指称十七世纪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或者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与士林哲学时,意涵就有不同。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无论是何种形态的唯名论或唯实论,在基本立场上,它们仍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很明显地是继十一、二世纪的唯名与唯实之争发展出来的。共相问题,也就提普遍概念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的问题,或者,抽象观念与感觉个物的关系系究竟如何的问题。它的发生背景极为复杂,最早可溯源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理型的主张,但直接的导火线则是缘于波斐立(Porphry,二三二~三○四)在Isagoge,即「亚里士多德范畴论之导言」一书里,提出了有关「类」与「种」的本质问题,诸如:它们是存在于吾人心灵中,抑或事物之中?它们与感觉经验的内容分离存在,抑或存在于感觉内容里?-却未加以解决所致。柏拉图的理型说认为感官所对的经验世界流变无常,只有理念才是真实无妄的,而一切经验中的个别物,均因分享了理念的真实才能以不完全的方式存在。但是,柏拉图的这种主张,明显地与常识相悖。因此,亚里士多德修正师说,认为经验中的个别事物才是真实的,吾人心中的共相是理智抽象的产品,虽然具有知识上的客观性,却以个体事物为基础,不能离个体事物独立存在。结果,柏拉图的学说成为中世纪唯实论的滥觞,而亚里士多德「共相不离个物」的主张,则鼓舞了唯名论的立场。当波其武(Boethius,四八○~五二五)将波斐立之Isagoge译介为拉丁文,在初期士林哲学专务逻辑学的探讨风气下,终于演为两种极端对立的学说,聚讼不决,相持不下,一直到今天,仍然成为许多哲学家主要关怀的问题之一。唯实论,在共相之争的阶段中,由于受到教会立场的支持,较占优势。严格论之,它应区分为过激的实在论(ExaggeratedRealism)与温和的实在论(ModerateRealism)两种,前者与唯名论对立,而后者则是批判唯名与唯实之争的调和立场。过激的实在论,以安瑟伦为代表,主张种与类能独立存在,具有比个体更高的实在性,是天主创造万有的模型,而为人类心灵所能认知者。由于这种主张屡受唯名论攻击,后经阿贝拉(Abelard,公元一○七九~一一四二年)批判修正,认为共相乃人类理智经抽象作用才从个体中把握到的本质,虽然并非主观虚构,但却以个别具体的事物为基础,同时也不能穷尽个别实体的全部内涵。阿贝拉这种主张较符亚里士多德原义,后为多玛斯继承,成为士林哲学知识论的基本立场,一直秉持到今日的新士林哲学中。

经院哲学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兴起于11世纪,12-13世纪达到鼎盛,15世纪以后逐渐走向瓦解.它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其代表人物有安瑟伦、托马斯·阿奎那等,经院哲学并不研究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天主教教义、教条进行论证,以神灵、天使和天国中的事物为对象.当然,在神学允许的范围内也讨论了一些哲学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激烈斗争的两派,即唯名论和唯实论.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的一种实在;唯名论则相反,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实在的,一般知识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和概念,他没有实在性.中世纪是哲学变为神学的婢女的蒙难期,经院哲学是理性思维产生的怪胎,但其内部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仍显现着人类的哲学思维在向前迈进. 经院哲学(Scholaticism)是一种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它的研究只允许在基督教教义的范围内自由思维,为信仰找合理的根据.它反对离开教义而依靠理性和实践去认识和研究现实.因而其结论也不受经验和实践的检验.经院哲学往往争论一些荒唐的问题,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上帝能否制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天使吃什么?”“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到世界末日,死人复活时,是青年还是老年?”“鼹鼠有没有眼睛?”等等,都是一些脱离实际、烦琐空洞的抽象议论. 经院哲学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而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经院哲学家们围绕着共相与个别、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形成了“唯实论”和“唯名论”两个派别.唯名论的代表是法兰西的罗瑟琳(Rucelinus,1050—1108).他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共相”或“一般”只是个名称、概念.这种思想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圣灵.唯名论接近真理,但它不能说明一般与个别的矛盾统一关系,不能作出彻底唯物主义的结论.唯名论没有摆脱唯心主义体系而成为独树一帜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表现出新世界观发展的趋势.唯实论的代表是安瑟尔谟(Anselmus,1033—1108).他认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只是“一般”是惟一的实在.这种思想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存在,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的存在,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唯实论”是正统经院哲学,是官方教会用以维护正宗神学、教会的最高统治地位和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作为非正统派的唯名论主张自由争论基督教的思想体系,反对教权至上,政治上倾向王权.当时城市市民的异端运动、自由思想运动和新兴工商业阶层发展实验科学是同唯名论思潮有联系的.因此,唯名论同唯实论的斗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阿奎那斯(Thomas Aquinas,1225—1274).他是意大利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曾先后充任亚历山大四世(1254—1261在位)、乌尔班四世(1261—1264在位)和克力门特四世(1265—1268在位)三个教皇的教廷神学教授及法王路易九世的顾问,属经院哲学唯实论者.由于他著述甚广,有“天使博士”(Doctor Angelicus)之称.他又被称为“神学之王”.阿奎那斯的主要著作有:《论存在与本质》、《哲学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注释》、《神学大全》等.其中《神学大权》是他论述神学思想最重要的、最系统的著作,是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他鼓吹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位于世俗君主之上,而封建等级的划分是上帝的安排.他的神学著作,教会加以编辑,成为基督教神学的典范,其权威仅次于《圣经》.阿奎那斯说,如果知识不以论证上帝为目的,则任何知识都是罪恶.他创立的“宇宙秩序论”认为,宇宙秩序是上帝按等级体系进行安排的.最底一级的是无生命界,再上是植物界,再上是动物界,再按等级阶梯上升到人、圣徒、天使,至高无上的是上帝.在宇宙秩序中,下级服从上级,上级统御下级,层层统御,层层归属,最后统属上帝.如果人想改变上帝的安排,去提高等级,那是犯罪的.1879年,教皇立奥十三世在《永恒之父》中通谕将阿奎那斯的学说确立为教会哲学的最高权威.教会和一切封建势力,都把它当作最重要的思想武器,来维护其统治地位和正统信仰,扼杀和窒息一切进步思想.

著名哲学家的事迹

冯契,原名冯宝,1915年出生于浙江诸暨。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抗战爆发后,曾赴延安,并辗转山西、河北等地,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前往西南联大复学,1941年毕业。1941年至1944年在清华研究院读研究生期间,曾从学于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等。离开西南联大后,曾任教于云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并在《哲学评论》、《时与文》、《展望》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与杂文。50年代初,开始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并先后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编《哲学大词典》、《中国近代哲学史》;个人的哲学著作是10卷本的《冯契文集》。 自40年代开始,在半个多世纪的思想跋涉中,冯契既历经了西方的智慧之路,又沉潜于中国的智慧长河,而对人类认识史的这种沉思与反省,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及时代问题的关注。从早年的《智慧》到晚年的《智慧说三篇》,冯契以始于智慧又终于智慧的长期沉思,为中国当代哲学留下了一个创造性的体系。 以智慧的探索为中心,冯契的哲学思考涉及中国哲学史、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各个领域。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其代表作是三卷本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一卷本的《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冯契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考察,侧重于揭示中国古代哲学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及科学的比较方法,冯契梳理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演进的历史脉络及其中的逻辑环节,并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冯契对认识论作了广义的理解,认为它包括如下四个问题:第一,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第二,理论思维能否达到科学真理?或者说,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第三,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首先是世界统一原理、宇宙发展法则)?第四,人能否获得自由,或者说,自由人格或理想人格如何培养?在冯契看来,中国传统哲学在关注前二个问题的同时,又对后两个问题作了更多的考察: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原则的问题,发端于先秦的名实之辩;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发端于先秦的名实之辩,二者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正是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考察上,显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就名实之辩而言,冯契认为,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较早地发展了辩证逻辑;每当中国达到总结阶段时,就有哲学家或逻辑学家对辩证思维的形式进行考察,提出辩证逻辑的原理,在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荀子》、《易传》、《内经》初步形成辩证逻辑的系统,到宋明,从沈括、张载到王夫之、黄宗羲,辩证逻辑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冯契进而指出,与辩证逻辑的早期发展相应,中国较早地发展了辩证法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以气一元论为基础,将道理解为阴阳的对立统一。辩证逻辑与辩证的自然观对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作了肯定的回答和多方面的考察。冯契的这一看法不同于所谓中国人“重人生轻自然、长于伦理而忽视逻辑”的流行之论,它在相当程度上深化了对中国传统认识论和自然观的理解。 哲学史与哲学的统一,是体现于冯契哲学研究过程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以往哲学的考察,总是处处渗入他的哲学见解,而他的哲学思考,又伴随着对以往哲学智慧的总结。这种总结,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智慧说三篇》中。《智慧说三篇》由三部相互联系的著作构成,即《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冯契对认识论作了广义的理解,认为它不应限于知识论(theoryofknowledge),而且应研究智慧的学说,要讨论元学(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等问题。 按冯契的理解,广义的认识过程包括二个飞跃,即从无知到知的飞跃和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由无知到知的过程发端于实践中获得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冯契认为知识经验领域无非是以得自经验者还治经验,得自经验者即是概念,用概念来摹写和规范经验,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由此形成了知识经验。 经验知识涉及的是名言之域,在冯契看来,认识并不限于经验领域,它同时指向性与天道,后者即是智慧之域。如果说认识论的前二个问题主要关联着经验知识,那么,智慧则更多地涉及认识论的后二个问题,即关于性与天道的认识;而关于道的真理性认识又内在地关联着人的发展,后者便展开为自由的人格。冯契肯定,逻辑思维能够把握具体真理:人能够在有限中认识无限,在相对中揭示绝对,而这一过程即表现为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 如何实现从名言之域的知识到超名言之域的智慧?冯先生从理性直觉、辩证综合、德性自证诸方面作了考察。他区分了总名与达名,达名表示的是最高的类,总名所表示的是元学的理念,亦即大写的Idea,总名可以看作是达名的辩证综合,如时空范畴便是达名,当我们说在有限中揭示无限,在瞬间把握永恒时,便是以时空范畴作辩证的综合,以表述超名言之域。与辩证综合相联系的是德性的自证。理性直觉与辩证综合的主体是我,我不仅有意识,而且能自证其德性,亦即对自己的德性作反思和验证,在言行一致的活动中自证其德性的真诚与坚定。 可以看出,从无知到知,又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既是知识论的问题,又是元学或本体论的问题;以广义的认识论为基础,冯先生对知识论与本体论作了沟通,并由此展示了统一本体与现象、名言之域与超名言之域的独特思路。

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是谁

安瑟伦 (Anselmus;1033—1109)罗马天主教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实论主要代表。有最後一位教父和第一位经院哲学家之称。

经院哲学中的“经院”两字何意?

经院哲学兴起于11世纪,12-13世纪达到鼎盛,15世纪以后逐渐走向瓦解。它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其代表人物有安瑟伦、托马斯·阿奎那等,经院哲学并不研究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天主教教义、教条进行论证,以神灵、天使和天国中的事物为对象。当然,在神学允许的范围内也讨论了一些哲学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激烈斗争的两派,即唯名论和唯实论。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的一种实在;唯名论则相反,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实在的,一般知识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和概念,他没有实在性。中世纪是哲学变为神学的婢女的蒙难期,经院哲学是理性思维产生的怪胎,但其内部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仍显现着人类的哲学思维在向前迈进。经院哲学(Scholaticism)是一种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它的研究只允许在基督教教义的范围内自由思维,为信仰找合理的根据。它反对离开教义而依靠理性和实践去认识和研究现实。因而其结论也不受经验和实践的检验。经院哲学往往争论一些荒唐的问题,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上帝能否制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天使吃什么?”“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到世界末日,死人复活时,是青年还是老年?”“鼹鼠有没有眼睛?”等等,都是一些脱离实际、烦琐空洞的抽象议论。 经院哲学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而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经院哲学家们围绕着共相与个别、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形成了“唯实论”和“唯名论”两个派别。唯名论的代表是法兰西的罗瑟琳(Rucelinus,1050—1108)。他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共相”或“一般”只是个名称、概念。这种思想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圣灵。唯名论接近真理,但它不能说明一般与个别的矛盾统一关系,不能作出彻底唯物主义的结论。唯名论没有摆脱唯心主义体系而成为独树一帜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表现出新世界观发展的趋势。唯实论的代表是安瑟尔谟(Anselmus,1033—1108)。他认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只是“一般”是惟一的实在。这种思想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存在,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的存在,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唯实论”是正统经院哲学,是官方教会用以维护正宗神学、教会的最高统治地位和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作为非正统派的唯名论主张自由争论基督教的思想体系,反对教权至上,政治上倾向王权。当时城市市民的异端运动、自由思想运动和新兴工商业阶层发展实验科学是同唯名论思潮有联系的。因此,唯名论同唯实论的斗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u2022阿奎那斯(Thomas Aquinas,1225—1274)。他是意大利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曾先后充任亚历山大四世(1254—1261在位)、乌尔班四世(1261—1264在位)和克力门特四世(1265—1268在位)三个教皇的教廷神学教授及法王路易九世的顾问,属经院哲学唯实论者。由于他著述甚广,有“天使博士”(Doctor Angelicus)之称。他又被称为“神学之王”。阿奎那斯的主要著作有:《论存在与本质》、《哲学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注释》、《神学大全》等。其中《神学大权》是他论述神学思想最重要的、最系统的著作,是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他鼓吹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位于世俗君主之上,而封建等级的划分是上帝的安排。他的神学著作,教会加以编辑,成为基督教神学的典范,其权威仅次于《圣经》。阿奎那斯说,如果知识不以论证上帝为目的,则任何知识都是罪恶。他创立的“宇宙秩序论”认为,宇宙秩序是上帝按等级体系进行安排的。最底一级的是无生命界,再上是植物界,再上是动物界,再按等级阶梯上升到人、圣徒、天使,至高无上的是上帝。在宇宙秩序中,下级服从上级,上级统御下级,层层统御,层层归属,最后统属上帝。如果人想改变上帝的安排,去提高等级,那是犯罪的。1879年,教皇立奥十三世在《永恒之父》中通谕将阿奎那斯的学说确立为教会哲学的最高权威。教会和一切封建势力,都把它当作最重要的思想武器,来维护其统治地位和正统信仰,扼杀和窒息一切进步思想。

谁是近代哲学的开创者?

勒内·笛卡儿(1596—1650)是西欧近代哲学的开创者之一,是17世纪法国杰出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笛卡儿出身于法国土伦省莱尔市的一个官僚贵族家庭。母亲生下他不久就病死了。他也差一点夭折,幸亏乳妈的精心照料,才使他起死回生。由于自小生活在女人中间,备受呵护,造成了他敏感纤细,略带神经质的性格。8岁那年,笛卡儿开始在拉夫累舍的耶稣会专科学校接受教育,除学习经院哲学外,还学习语文学、物理、天文、数学等知识。他对数学最感兴趣,在所有的同学中间,数学成绩是最好的。但是,当时学校设置的课程主要是宗教典籍,其他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法也浸透了经院习气,因此到毕业时,笛卡尔发现自己被无数的错误和怀疑所包围,离真理却越来越远。因此他希望有一天能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获取真正的知识。18岁那年,笛卡儿来到巴黎,进入社交界。在这里,他把自己的时间用于练习骑马和击剑术。但不久,他便对上流社会生活感到厌烦,于是退隐在郊区圣日耳曼的一个隐蔽处所,专心研究数学和哲学。21岁时,他为了寻求知识,增长见闻,自愿到军队中服役。起初在荷兰人的军队里服役,尔后加入了巴伐利亚军队,最后在法国的军队里服役。在这整个时期,笛卡儿一方面以雇佣军军官身份到欧洲各国游历,考察风俗人情,增进人生阅历;另一方面潜心思考哲学和科学问题,甚至在军队司令部里,人们也常常发现他在独自沉思。1621年笛卡儿离开军队,先去意大利旅行,尔后又在巴黎住了几年。1629年,他为了把多年沉思的成果加以整理成稿,便卖掉自己的贵族世袭领地,离开祖国,迁居当时思想较自由的荷兰。在荷兰,笛卡儿共住了20年。笛卡儿一生未婚,平时总是衣冠楚楚,佩挂一柄宝剑。他性格怯懦,谨小慎微,是一个奉行教会仪式的天主教徒。1649年,笛卡儿应瑞典女王克瑞斯蒂丝之邀,迁居斯德哥尔摩,担任女王的老师。克瑞斯蒂丝是一个意志坚强、勤于政事、颇有些男子气概的年轻女王,每日清晨5时即开始上课,上下午从不间断。年老的哲学家受不了这样劳累的安排,兼之斯德哥尔摩的冬天寒冷干燥,笛卡儿终于病倒了。1650年2月11日,笛卡儿病逝于瑞典。笛卡儿的著作大部分在居住荷兰时写成。1637年,他匿名发表了第一部著作《哲学评论》,包含《方法论》和关于屈光学、气象学与解析几何学的三篇论文,其中《方法论》一文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他的理性演绎法及初步的哲学思考。1641年,笛卡儿的《形而上学的沉思》出版。1644年,又发表《哲学原理》,此书概括了他的整个哲学体系。1649年出版《论情感》一文。笛卡儿逝世后,《书信集》出版,此书文章涉及哲学、数学、物理和道德问题等许多方面。笛卡儿的著作和文章通俗易懂,有的文章开门见山,十分坦率地把自己的思想过程一一叙述出来;有的文章则像数学一样严谨,一步步地阐述他的哲理。笛卡儿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哲学体系:我的“全部哲学就如一棵树似的,其中形而上学就是根,物理学就是干,别的一切科学就是干上生出来的枝”。那么,笛卡儿是如何培养他的“根”和“干”的呢?笛卡儿从普遍怀疑开始,要把迄今为止接受下来的一切观念都提到理性面前来审查。他认为,每个人在成为成人以前都曾经是儿童,都有很长一段时间“为我们的欲望和我们自己的教师所支配”,并没有接受自己理性的指导,所以以前当做真理接受下来的东西很可能是虚假的。另外,我们的感觉有时也欺骗我们,因此感觉到的东西也是值得怀疑的。笛卡儿从普遍怀疑出发,进而推论说,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发现有一件事是不可怀疑的,这就是我在进行怀疑活动本身;而怀疑活动是一种思想状态,因此,“我在思想”是毋庸再怀疑的。而思想则必有个思想者——“自我”存在,由此笛卡儿推出了他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他认为这就是他经过普遍怀疑后所得出的一条无可再怀疑的真理,可以把它当作建立哲学体系的“第一条原理”。有了第一条原理后,笛卡儿接着推论出上帝的存在。他说,当我对一切进行普遍怀疑的时候,我便发现我的存在是不完满的,因为怀疑本身表示认识的不足,就是不完满性的表现;但是另一方面,我非常清楚明白地意识到我心中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观念,这个观念绝不可能是我自己造出来的,因为不完满的东西不可能造出完美的观念来。因此,这个观念只能是上帝自己放到我心中的,所以上帝必定存在。同时,既然上帝是无限完满的,它一定包含存在这一属性,因为存在是完满性的基本要素,一个东西根本不存在还谈什么完满性?所以上帝一定存在。笛卡儿这套说法实际上不过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翻版。这是笛卡儿哲学中最消极的内容。笛卡儿肯定上帝的存在后,就来推论物质世界的存在。他说,一旦当我推出上帝的存在后,事情就好办了,因为上帝既然是无限完满的存在,它就一定是不会欺骗人的,他给我的认识能力也一定不会欺骗我,这样就可以保证我的观念的真实性,消除我的怀疑状态。如今,我思想中分明有一个带广延性的物质实体观念,我清楚明白地意识到在我之外有某种物质存在,它的特征和上帝、心灵是不同的。因此,它一定是由一个异于上帝,异于心灵,在我们心外的对象引起的。这个对象,即是有广延的实体,就是我们所谓的“物体”或“物质”。这样,笛卡儿就推论出物质世界的存在,最终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笛卡儿的形而上学体系中共有3个实体:心灵、上帝和物质。他认为:心灵实体的本质是思想,不作任何广延。物质实体的本质是广延,不能思想。因此,它们各自独立,互相平行,互不影响。这样,笛卡儿就建立了心物平行的二元论世界观。笛卡儿的二元论,一方面反映法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当时自然科学尚不能提供足够的材料说明思维对物质的依赖关系。笛卡儿在论述了他哲学的树根部分——形而上学以后,就来论述他哲学的树干部分——物理学(即关于自然的学说)。在物理学中,笛卡儿对物质实体的本性做了考察。他认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广延。由此出发,他推导出一系列重要的唯物主义结论。如他认为,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的,物质世界具有无限性、统一性等。如果说笛卡儿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构造了一个心、物平行的二元论并最终导致唯心论,把上帝当成最高的绝对实体,那么他在“物理学”中,则把上帝甩在一边,而把物质作为惟一的实体,充分发挥了他的机械唯物论思想。正如马克思指出:“笛卡儿在其物理学中认为物质具有独立的创造力,并把机械运动看作是物质生命的表现,他把他的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完全分开,在他的物理学的范围内,物质是惟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惟一根据。”笛卡儿同培根一起,是近代哲学的开创者。笛卡儿的普遍怀疑原则同培根批判“四种假相”一样,是反对经院哲学的有力武器。培根批判“四种假相”否定经院哲学,笛卡儿则以怀疑对抗盲目信仰,动摇经院哲学的神圣权威。此外,他的普遍怀疑和怀疑主义不同,他并不把怀疑看作目的,而是当做建立新哲学的手段。笛卡儿同培根一样,都提倡科学知识,在认识论、方法论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笛卡儿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培根有所不同。培根重视经验,提倡归纳法;笛卡儿则重视理性,提倡演绎法。他所谓的理性演绎法,就是从几条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一步步地推演出其他原理,直至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笛卡儿哲学对以后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笛卡儿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天文、生理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史上,笛卡儿永远放射着灿烂的光芒。

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德尔图良生于北非迦太基城(今突尼斯附近),是罗马帝国驻北非军队的一个百夫长的儿子,原是异教徒,约于195年皈依基督教。德尔图良认为,上帝早在宇宙形成以前就存在了,上帝的“逻各斯”借给了童贞女玛利亚,玛利亚感受了圣灵而怀胎,于是“逻各斯”就转成肉体的耶稣出世,玛利亚也就成了圣母,而圣父、圣子、圣灵是统一的,即三位一体。他说到婴孩的无辜,但或许臆测这只是在相关的意义上说的,因婴孩没有实际的犯罪;他也不否认自由意志,虽然他将人的有效性减至最微的程度,但有时他所用的语词有重生的合作说的意味,意即在重生上神和人是合作的。德尔图良只能代表拉丁神学的最初阶段,他的言论中仍然带着希腊教父教训的色彩。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奥古斯丁认为,只有上帝是永恒的,完美的。上帝创造了除自己以外的一切。圣父、圣子、圣灵这三者不是三体而是一体,不是三个神,而是一个神,这个神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奥古斯丁认为,自从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因犯罪而被贬人间之后,现实世界就被划分为两座城:“一座城由按照肉体生活的人组成,另一座城由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后者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选民”即预定得救的基督徒的社会,这是一座永恒之城,在现世中代表着它的就是教会;前者是“尘世之城”,它是撒旦的领域,是肉体淫乱的渊薮,在现世中表现为异教徒的生活态度。扩展资料:经院哲学又名教父学,经院哲学作为中世纪鼎盛时代的最高精神成果,是伴随着学术的伟大复兴而出现了理性主义的产物。当然,理性主义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并不是基础和目的,而是作为方法和工具。神学与逻辑的结合既深化了神学的内容,同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教父典籍中涉及的哲学问题、概念和命题,从而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和哲学风格,使基督教哲学由早期的教父哲学发展成为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教父学把信仰凌驾于科学之上,贬低理性,反对探索自然规律,钳制思想自由,不仅使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自然科学知识遭受冷落,后继乏人,更严重地阻碍了自然科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使人们陷入了盲目信仰的深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父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尔图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古斯丁

哲学领域的人物事例例如荀子的

想知道荀子的什么啊?具体点

什么是“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Scholaticism)是一种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它的研究只允许在基督教教义的范围内自由思维,为信仰找合理的根据。它反对离开教义而依靠理性和实践去认识和研究现实。因而其结论也不受经验和实践的检验。经院哲学往往争论一些荒唐的问题,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上帝能否制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天使吃什么?”“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到世界末日,死人复活时,是青年还是老年?”“鼹鼠有没有眼睛?”等等,都是一些脱离实际、烦琐空洞的抽象议论。  经院哲学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而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经院哲学家们围绕着共相与个别、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形成了“唯实论”和“唯名论”两个派别。唯名论的代表是法兰西的罗瑟琳(Rucelinus,1050—1108)。他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共相”或“一般”只是个名称、概念。这种思想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圣灵。唯名论接近真理,但它不能说明一般与个别的矛盾统一关系,不能作出彻底唯物主义的结论。唯名论没有摆脱唯心主义体系而成为独树一帜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表现出新世界观发展的趋势。唯实论的代表是安瑟尔谟(Anselmus,1033—1108)。他认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只是“一般”是惟一的实在。这种思想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存在,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的存在,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唯实论”是正统经院哲学,是官方教会用以维护正宗神学、教会的最高统治地位和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作为非正统派的唯名论主张自由争论基督教的思想体系,反对教权至上,政治上倾向王权。当时城市市民的异端运动、自由思想运动和新兴工商业阶层发展实验科学是同唯名论思潮有联系的。因此,唯名论同唯实论的斗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u2022阿奎那斯(Thomas Aquinas,1225—1274)。他是意大利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曾先后充任亚历山大四世(1254—1261在位)、乌尔班四世(1261—1264在位)和克力门特四世(1265—1268在位)三个教皇的教廷神学教授及法王路易九世的顾问,属经院哲学唯实论者。由于他著述甚广,有“天使博士”(Doctor Angelicus)之称。他又被称为“神学之王”。阿奎那斯的主要著作有:《论存在与本质》、《哲学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注释》、《神学大全》等。其中《神学大权》是他论述神学思想最重要的、最系统的著作,是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他鼓吹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位于世俗君主之上,而封建等级的划分是上帝的安排。他的神学著作,教会加以编辑,成为基督教神学的典范,其权威仅次于《圣经》。阿奎那斯说,如果知识不以论证上帝为目的,则任何知识都是罪恶。他创立的“宇宙秩序论”认为,宇宙秩序是上帝按等级体系进行安排的。最底一级的是无生命界,再上是植物界,再上是动物界,再按等级阶梯上升到人、圣徒、天使,至高无上的是上帝。在宇宙秩序中,下级服从上级,上级统御下级,层层统御,层层归属,最后统属上帝。如果人想改变上帝的安排,去提高等级,那是犯罪的。1879年,教皇立奥十三世在《永恒之父》中通谕将阿奎那斯的学说确立为教会哲学的最高权威。教会和一切封建势力,都把它当作最重要的思想武器,来维护其统治地位和正统信仰,扼杀和窒息一切进步思想。

西方哲学有哪些?

西方哲学从古至今分为这几个阶段: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主要的经典著作有: [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理想国》、《斐多篇》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形而上学》 普罗提洛:《九章集》 [中世纪哲学] 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 安瑟伦:《独白》、《宣讲》 阿奎那:《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 司各脱:《牛津论著》、《巴黎论著》 [近代哲学] 培根:《新工具》、《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笛卡尔:《哲学原理》、《第一哲学沉思集》 洛克:《人类理智论》 斯宾洛莎:《伦理学》 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莱布尼茨:《单子论》、《人类理智新论》 休谟:《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 [近代哲学之-启蒙哲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哲学通信》 卢梭:《社会契约论》 狄德罗:《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 孔狄亚克:《人类知识的起源》 达兰贝尔:《哲学原理》 [近代哲学之-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原理》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 黑格尔:《逻辑学》、《精神现象学》 [现代西方哲学] 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斯宾塞:《综合哲学》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权力意志》 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 文德尔班:《哲学概论》 马赫:《感觉的分析》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 布拉特雷:《逻辑原理》 詹姆士:《实用主义》 马利丹:《知识的等级》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罗素:《哲学问题》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萨特:《存在与虚无》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追加50财富~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联系哥白尼、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从认识论到意志论——西方近代哲学简论四川大学哲学系 黄玉顺 教授 一 关于西方哲学的历程,流行一种说法: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 (Epistemological turn),现代哲学发生了“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此说虽很时髦,但却未必确切。我们认为,西方哲学的两次大转向应该是:第一次是近、现代的“意识论转向”(包括近代的“认识论转向”、近现代的“意志论转向”及现代的“潜意识转向”三个阶段),第二次是现、当代的“符号论转向”(不仅有语言哲学,尤其是有更具一般意义的符号学)。简单说来,古代哲学的基本对象是客观存在,近、现代哲学的基本对象是主观存在(意识、精神),而现、当代哲学的基本对象则是处于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一种“中介存在”枣符号、尤其语言符号。哲学对象的这种“客体-主体-介体”的演变,可以简要列表如下:1.古代: 本体论哲学………以自然客体为对象 2.近代-现代:意识论哲学………以心灵主体为对象 (1)近现………“认识论转向”………有意识 (2)近现代……“意志论转向”………有意识 (3)现当代……“潜意识转向”………无意识 3.现代-当代:符号论哲学………以符号介体为对象本文尝试对其中第二次转向、即“意识论转向”的前面两个阶段枣即西方“近代”哲学、包括“认识论”阶段和“意志论”阶段枣进行一些初步的讨论。为此,有必要先对意识、精神或“心灵”进行一番简要分析。对人的心灵、意识或精神生活,可以依据心理学范畴二分法(1),分为“认知活动”、“意向活动”两类。认知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即经验的“感知”与逻辑理智的“思维”;意向同样包括感性和理性两种,即“情感”(情感是一种“感”)和“意志”(所以康德称意志为“实践理性”)。 就西方哲学看,古代哲学的任务是“把握客观实在”,而近代、现代哲学的任务则是“把握心灵能否以及如何把握客观实在”。但是,这种“把握”并不仅指“认识”亦即认知的把握,还有意向的把握;也不仅指“有意识”的把握,还有“无意识”的把握。所以,这种转向与其说是“认识论转向”,毋宁说是“意识论转向”,也就是说,哲学从外向的对客观存在的探究,转变为内向的对人之自身意识或者精神、心灵的探究,这种探究绝不止于认知方面,而是涉及了意识的所有方面。 西方哲学的认识论时代是从笛卡儿、培根开始的,他们研究人类意识的认知部分,尚未顾及意识的意向方面及潜意识方面,仅此而言,才可谓“认识论转向”。然而自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经意志主义、生命哲学,一直到存在主义,则是一种意志论哲学或者意向论哲学。再者,此前哲学研究的基本上是心灵的有意识领域,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则是研究心灵的无意识领域的。至此,西方近代以来哲学把人的心灵或整个意识检索了一遍。 本文试图说明:康德哲学结束了认识论时代,开辟了意志论时代;意志主义在德国的兴起决不是偶然的,此前的整个德国古典哲学本身与其说是理性主义的,不如说是意志主义的。 二西方近代哲学直至德国古典哲学为止,确实是认识论哲学。我们知道,这个哲学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流派。 近代经验主义哲学是由培根开创的。在其著作《新大西岛》中,培根描述了一个科学技术主宰一切的理想社会。为了这个理想,他锻造了一种“新工具”,即经验归纳法。这本书的全称应该是:《新工具或关于解释自然的指导》。可见,如果说古代自然哲学的着眼点在于 “解释自然”,那么培根的着眼点则在于“如何解释”;此即哲学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然而,与其说在培根心目中“知识就是力量”,不如说在他看来“经验就是力量”,因为在培根看来,“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之于感官。” (2)经验归纳虽然意在提供一种从感觉经验中导致知识的“逻辑”方法,但其本身也是对人心灵的经验感知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的结果。这就意味着他抓住了科学的两大支柱(即经验与逻辑)之一:经验或实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根才被称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3)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培根的经验主义哲学是从批判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开始的,但他开创的这个哲学派别后来却以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告终。其实不仅培根本人,就是今天的论者也没有意识到,他的“四假象”说,正表明了感觉最终是靠不住的东西。经验主义企图通过感知去把握实在,到头来却发现实在并不买感知的账。这就是从培根开山、中经霍布斯、洛克、贝克莱、直至休谟的近代英国经验主义的滑稽故事。 曾任培根的秘书、后成为经验主义一大代表的霍布斯,继续探索心灵的感知方面。但霍布斯在破除其师培根的“二重真理论”方面是彻底的,而在坚持经验论立场方面却是不彻底的:他虽然直捣唯理论祖师笛卡儿的先验“自我”,但自己也陷入了几何演绎法的唯理论;他对事物的“名称”之符号论性质的天才觉察,也是偏离经验主义立场的;他对物体性质所作的两种“偶性”(纯客观的广延和形状,带有主观性的感知“影象”)的区分,已预示了经验主义走向不可知论的方向。不过他基本上还是一个经验论者,例如,他那本著名的论证专制制度之合理性的《利维坦》也是从“经验”出发的(但也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他注意到了“意志”问题,认为国家是“由人们的意志和契约造成的”)。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是经验主义、乃至于整个认识论研究领域的空前巨著。他第一次明确意识到了认识论的“问题”所在,是反思人的心灵的认识能力,“看看什么物象是我们的理解所能解决的,什么物象是它所不能解决的”。他首先进行“扫清道路”的工作,即对天赋观念论(“普遍同意”论、“理性发现”论)展开批判,由此导出其著名的“白板”说,为把一切知识置于感知经验之上“打定基础”。接下来,他详论自己的经验主义哲学: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这些知识不外来自“内外两种感觉”;感觉提供“简单观念”,心灵把它们组合成“复杂观念”(从具体的感知到概括的“抽象观念”),进而把它们联接成表现为判断句的“知识”。然而,通过划分知识的三种等级(直觉、论证、感觉)、考察“知识的范围”,洛克不但偏离了经验立场,而且已经打开了通向不可知论的大门:“我们知识的范围不但达不到一切实际的事物,而且甚至亦达不到我们观念的范围。”我们只能获知事物的“名义本质”,而无法获致其“实在本质”或其“实体”(4)。这种作为一切性质之支撑者的实体,颇似后来康德所说的不可知的“物自体”。 贝克莱主教那个意在传教的“百慕大计划”虽以失败告终,但他通过哲学论证上帝的“百慕大计划”却相当成功;而实现这个“百慕大计划”的思想工具,正是直接继承于洛克的经验论哲学。人们过去总以为他是别有用心地利用了经验论,殊不知他的哲学实乃经验论发展之合乎逻辑的结果。作为宗教神学家,他敏感到“物质的实体从来就是无神论者的莫逆之友”,“我们如果把这块基石一移掉,则全部结构只有垮台了”(5),所以他首先致力于对“物质实体”的解构,证明那不过是一种“假设”;同时作为经验主义者,他进一步证明了“对象和感觉原本是一种东西”、“物是观念的集合” 的命题;他那著名的“存在即被感知”的命题,最终宣告了由感知经验以通达客观实在是不可能的。 贝克莱经验论的直接继承人是休谟。但是,如果说贝克莱的不可知论是要论证上帝的存在,那么休谟的不可知论则是怀疑经验以外的任何“实在”的,这种彻底的怀疑论,连“上帝”乃至“自我”这样的存在都在怀疑之列。这种彻底的怀疑论,其实正是彻底的经验论;相形之下,过去的经验论都是不彻底的。可以说,休谟才是最早一个“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家。实际上,休谟所提出的下面这个问题,从此成为哲学史上最引人入胜、以至于成为此后哲学发展的一大动力的课题:“我们借什么论证能够证明人心中的知觉是由和它们相似(如果这是可能的)而实际完全差异的一些外物所引起呢?”(6) 许多哲学家力图回答它并自以为回答了它,其实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问题(关于“实践”是否证明“实在”,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康德后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其实没有完全超出休谟当初的思路,就是:关于“实在”或者“上帝”之类的问题,不是一个认识的问题,而是一个信仰的问题。 从培根到休谟,经验论哲学对心灵的感知能力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分析,但最终却宣告了由感知经验以达至客观实在的不可能。另外一条可能的思路,则是由理性或理智以把握实在的路线,那就是唯理论的方式。这一派对心灵的理知能力进行探索,但最终也不能解决把握实在的问题。 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由笛卡儿开创。笛卡儿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哲学”,但他的“实践”却不是肯定、而是否定自己的意志的,“只求改变自己的欲望,不求改变世界的秩序”(7)。他把这种“形而上学”视为人类知识之树的“树根”,并把它植根于“理性”之中;为此,他对心灵的理性认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用数学式的精确的逻辑演绎法,由“自我”心灵的存在,推演出一切实在的存在,充分展示了人类理性的力量。然而从笛卡儿开始,一切理性主义其实都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尽管他们未必意识到或愿意承认这一点:他们的逻辑推演确实是很理性、严密、精致的,然而这种逻辑推演的最初前提却是一点也不理性的;准确的讲,他们的逻辑前提是直觉的。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条所谓“不证自明”的公理,不是不愿“证”,而是无法“证”;它是直觉的产物。他从怀疑一切开始,找到了那条唯一无可怀疑的命题,这说明什么?说明唯有直觉才是无可怀疑的。“除了通过自明性的直觉和必然性的演绎以外,人类没有其他途径来达到确实性的知识。”(8)(笛卡儿认为“自我”的存在是“清楚明白”无须证明的,但这一点对于正在“梦蝶”的庄子来说则是大成问题的。)由于直觉比演绎更根本,这种理性主义毋宁说是一种直觉主义。这就是一切唯理论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宿命。进一步说,“直觉……是由澄静而专一的心灵所产生的概念。”(9)可见直觉的结果其实本是“先验”的东西或曰“天赋观念”。 这就需要上帝出场了,难怪笛卡儿首先合乎“理性”地推出的是“上帝”的客观实在,这与中世纪神学家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绝无两样。 斯宾诺莎的唯理论比笛卡儿的更极端,他是用严格的几何学的逻辑演绎法来建立他的“伦理学”体系的。他申明志在“尽力寻求一种医治理智并且纯化理智的方法,使理智可以正确圆满地认识事物”(10),并为此首先写成了《理智改进论》。这表明他的哲学是要为认识自然而首先认识、改进理性本身。而在他看来,“理性”思维的典范就是几何学的方法。然而就对心灵的理智能力的考察而言,斯宾诺莎较之笛卡儿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他仍然是把认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进而把理性建立在直觉基础上:“除了真观念(即直觉椧咦ⅲ?/FONT>外,还有什么更明白更确定的东西足以作真理的标准呢?”(11) 微积分和数理逻辑的创始人莱布尼兹对“单子”或“灵魂”的“知觉”和“表象”能力的探究,实际上也就是对心灵的理知能力的研究。单子相互之间的这种“知觉”虽有一定的经验主义色彩(所以他有所谓“大理石纹路”说),但本质上还是理性主义的;例如他称构成人的灵魂的“第二级单子”为“理性灵魂”,就是继承了伯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单子之间的那种“前定和谐”,表明理性能力不是经验的结果,也就是说,那是一种先验的能力(此乃是上承笛卡儿、下启康德的观念)。总之,莱布尼兹的思想有如他的一篇名文的标题:《以理性为基础的自然和神恩的原则》。所以,他与经验论者洛克展开论战;贬低经验论的“事实的真理”,推崇唯理论的“推理的真理”。然而“单子”作为真正的“实在”,恰好不是“推理的真理”,而是一种预设的“信念的真理”(首先相信实体应具有“能动性”或“力”的能力)、乃至“类比的真理”(与当时列文虎克等人的生物学结果类比)。 总之,唯理论对心灵的理知能力进行了精湛的分析;但也同经验论一样,未能通过理性达至客观实在;他们所达到的,原来是某种先验自我的直觉(对于理性主义的最终必然导致直觉主义,人们尚无明确的意识)。经验论与唯理论对“实在”的证知的最终宣告破产,表明了对实在的把握本来并不是一个认识的问题。对此,马克思《费尔巴哈论纲》评论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或者纯粹认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那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至于“实践”能否证明或者是否意在证明“实在”的客观存在,那是另当别论的)。三康德超群绝伦的“问题意识”,使得他意识到关于心灵的这种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认知分裂”的严重。他要对人心灵的认知能力重新加以“批判”,澄清其起源与界限,既批判经验主义的“怀疑论”,也批判理性主义的“独断论”。康德试图弥合这两大派的对立,为此写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康德的这种努力,直到后来在现代分析哲学的逻辑经验主义那里才得以“完成”)。他说:“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称为批判的时代。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逃避这个批判的。……只有经得起理性的自由、公开检查的东西才博得理性的尊敬。”(12) 可见他基本上是个理性主义者,试图建立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康德首先把问题归结为“先天综合判断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的问题,因为在他看来,数学、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判断都是“先天综合判断”;而只有这种判断才能既提供新知识、又保证具有普遍必然性。这种判断或“知识”,正是先天的知性形式与后天的感性材料的统一。 然而康德这种努力的结果仍然归于不可知论,也就是说,不论是分别通过经验论和唯理论,还是通过这两者的综合,都不能解决认识如何把握实在的问题。这是因为,知识虽然是从“经验”开始的,但经验并不是作为客观实在的“自在之物”本身,而只是“现象”,即只是心灵固有的先天形式与自在之物刺激感官之后产生的后天表象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对心灵的认知方面进行了更完备的考察(特别是对“知性范畴”的分析,其精密是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进一步宣告了企图由纯粹理性或者“认识”来把握“实在”(灵魂、世界、上帝)确实是不可能的(在康德看来,“本体”这个概念正表示了它是不可认识的)。康德宣布哲学或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其实是宣布那种企图把握实在的“认识论”不可能。所以说,康德已经结束了哲学的认识论时代。那么,心灵如何才能把握实在?只能通过“道德”、“信仰”、“自由意志”,或曰“实践理性”。康德明确提出 “实践理性”高于“纯粹理性”,这一点被后来的意志主义哲学奉为先驱。 这里,我们应当讨论一下马克思式的解决方案。前面说过,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中提出:认识或思维的客观性和实在性,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按照迄今为止通常的理解,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实践检验真理”或者“实践证明实在”。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实践可以把握实在,但是并不“证明”实在。我们说“实践并不证明实在”,因为这里所谓“实在”乃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存在,这种纯粹的“客观存在”对于马克思来说恰恰不存在,而实践正好是“要”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意志乃是实践的一个要素;我们说“实践可以把握实在”,仅仅因为对于马克思来说,正是实践或者生活本身,才构成真正唯一的实在。实践就是实在,除此之外别无实在。所以,准确地说,马克思的实践论并不是什么“认识论”,而是一种“实践的存在论”(13)。这是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的关键所在;舍此便会退回“前马克思哲学”。在心灵如何才能把握实在的问题上,康德诉诸“实践理性”,马克思诉诸“实践”,两者有一致之处;因而,两者也都诉诸自由意志,所以,马克思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14) 区别在于,“实践理性”是指的实践活动在心灵上的表现,而且实际仅指“意志”;而“实践”则是指的这种活动本身,而且在心灵方面也不限于意志,还涉及整个意识。 自从意志主义崛起以后,西方哲学进入了探索意志或者意向活动的时代。就此而言,叔本华是一个伟大的标志。然而此前的德国古典哲学,已经相当深入地探讨了意志问题。可以说,实际上是德国古典哲学开辟了西方哲学的“意志论时代”。 早在康德那里,意向活动就已经被探讨了。他给理性划定界限,却为意志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为此又写下了《实践理性批判》。“实践理性”这个概念标示的其实乃是意向,却被冠以“理性”之名,使得此后的整个德国古典哲学虽然具有强烈的意志主义色彩,却被称做 “理性主义”。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与《道德形而上学探本》是同一母题的两本著作,意在探寻某种普遍必然的道德原则。在他看来,道德主体不是经验存在的人,而是理性存在的人;道德原则不是一种经验的原则,而是一种理性的原则。所以,他称之为“实践理性”。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所谓“理性”,而是一种 “意向”的东西,所以康德又称之为“绝对命令”;而“命令”并不是一种“实然”的认知陈述,而是一种“应然”的意向要求。我们试看康德列出的这些绝对命令(15): 1.“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能够立定意志要我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律。”(P.16)显然,这里所讲的乃是“善良意志”的普遍性。 2.“你须要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不把他只当做工具。” (P.43)这里所讲的乃是人的意志的价值终极性,人的意志本身是最高的价值尺度。 3.“个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P.45)非常明显,这里所讲的“道德自律”,乃是“意志自由”的普遍性。 可见康德显然把作为认知的“理性”与作为意向的“意志”两者相混了(这是康德的研究者们至今忽略了的一个问题)。不过,这在西方哲学探索人类心灵的意向活动的初期似乎也是在所难免的。(另外,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探讨的“目的性”问题,其实也是一个 “意向”问题;同时,也是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的另一个伟大贡献,就是他已经对心灵意向的“情感”方面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限于篇幅,我们这里暂不讨论。) 康德哲学宣告了认识论时代的终结、意志论时代的到来。随后的整个德国古典哲学,一直到黑格尔,都是意志与理性的同一,而不仅仅是理性主义;我甚至认为,德国古典哲学的意志主义倾向要胜过其理性主义倾向;整个说来,德国哲学具有强烈的意志主义意味。例如费希特的“自我”,就纯然是一种“活动”、“行动”,也就是意志;“你在这里生存,是为了行动;你的行动,也只有你的行动,才决定你的价值。”(16) 正是这个绝对“自我”意志首先建立了“自我”,然后建立了“非我”,最后又建立了“自我与非我的统一”。他用“自我创造非我”来标示人的实践,又用“非我限制自我”来标示人的认识;而前者作为意志行为当然是更为根本的。而且最后,他终于提出了“大我意志”来统辖众多分离的“小我”。谢林的“同一哲学”与其说是自然哲学之客体与先验唯心主义之主体的同一,毋宁说是认知与意向的同一,因为这个“绝对的同一”或“无差别的太一”之创造物质与心灵,正是一种本体意义的意志行动;而他的“天启哲学”,这种所谓“积极的哲学”,更是直接诉诸“信仰”,因而诉诸“意志”(这个意志似乎是神的意志,其实是人本身的意志)。难怪费尔巴哈当时就指出它是“反理智主义”的,也就是说,它本质上已不是一种“认识论”。 至于黑格尔的辩证法,确有明显的理性主义性质,他的整个哲学体系,是思辩理性的展开;但这只是表面的东西。在我看来,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其说是绝对理性,不如说是“绝对意志”;而他的辩证法与其说是理性的展示,不如说是绝对意志的自我展现。绝对精神为什么要自我展开?这里存在一个动力问题。黑格尔以为这个动力就是“矛盾”,“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17);这是不对的,矛盾只是辩证运动本身,而非这个运动的动力。黑格尔哲学最根本的特点是:“实体即是主体。”绝对精神之所以要展开运动,是因为它本身就是行动的意志。所以,在我看来,绝对意志乃是绝对精神的内容,而理性或辩证法不过是绝对意志自我展现的形式。黑格尔所强调的“思维的能动性”,本质上正是绝对意志。“理性出现在世界上,具有绝对信心去建立主观性和客观世界的同一,并能够提高这种确信使成为真理。”(18) 然而意欲“建立真理”的这种“绝对信心”不是绝对意志又是什么?马克思曾指出:“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19) 然而如上所述,费希特的“自我意识”正就是意志。 正因为如此,黑格尔也与康德一样,在其逻辑学中认为“实践的理念”(亦即意志)高于“理论的理念”,而“绝对理念”乃是理论理念与实践理念的统一;又在其精神哲学中认为“实践的精神”高于“理论的精神”,二者的统一就是“自由的精神”。所以他批评道: “理智与意志的区别往往不正确地被理解为每一方各自具有固定的与独立的存在,好像意志可以没有理智而存在,或者理智可以没有意志而存在。”进而明确指出: “实在的自由的意志是实践的和理论的精神的统一性,自由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意志的自由。”(20)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辩证法是理性活动与意向活动的统一;其中绝对意志是最根本的东西(不过,黑格尔本人也未必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由于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强烈影响,他只对“理性”范畴有明确的意识)。至于整个“客观精神”(法、道德与伦理)阶段,黑格尔更是明确无误地把它们归结为“自由意志”的体现。 探究了心灵的“意志”方面,却又把它与某种“理性”相混淆,这就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一脉相承之处。总起来看,可以说德国古典哲学突出了意志与理性的统一性,这也算得上一种成功;但这种“成功”也可以说恰恰是一种失败,因为意志与理性(意向与认知)的不分,正妨碍了他们对意志本身进行较为透彻的研究。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后起的意志主义哲学应给予足够的历史评价。叔本华所标举的唯意志论,在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他将德国古典哲学当中的意志问题推向极至,使其充分地突显出来了;应该说,这在哲学史上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这种“唯意志论”,起到了一种矫枉过正的作用,使得我们能够暂时撇开认知,专心致至地探究心灵的意向。 然而叔本华的哲学首先是对康德的继承和发展。他也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根本区别在于,康德把“实践理性”或者意志看做通达自在之物的途径,而叔本华则直接把意志看做就是自在之物本身。但是无论如何,对意志的探究是从德国古典哲学就开始了的;换句话说,德国古典哲学乃是西方哲学从认识论时代到意志论时代的转折的枢纽。 [注] 1、心理学上存在两种对于心理范畴的分析方法:一是"知、情、意"三分法;一是"认知与意向"二分法。二分法中的"意向"包括了三分法中的"情感"和"意志"。 2、《新工具》第22页,商务1935年版。 3、《马恩全集》第2卷第163页。 4、《人类理解论》第530、286页,商务1959年版。 5、《人类知识原理》第62页,商务1973年版。 6、《人类理解研究》第135页,商务1972年版。 7、《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145页,商务1975年版。 8、转引自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册第511页,上海人民1983年版。 9、同上。 10、《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232页,商务1975年版。 11、《伦理学》第76页,商务1958年版。 12、转引自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册第39页,上海人民1983年版。 13、但我并不同意八十年代所谓"实践本体论"对"实践"的理解。 14、《马恩全集》第42卷第96页。 15、《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商务1957年版。 16、《人的使命》第79页,商务1982年版。 17、《小逻辑》第66页,商务1980年版。 18、同上第410页。 19、《马恩全集》第2卷第177页。 20、转引自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册第286、295页,上海人民1983年版。

关于西方哲学

1.你需要的是看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书籍。这是你获得答案的最好方式。当然了,不同的西方哲学史,在哲学分期的叙述上是有差别的,你可以通过这些差别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哲学史。2.我这里简要地给你说一下西方哲学史的分期,及代表人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哲学家,那么请阅读西方哲学史,或者参照这个链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0631761.html3.哲学分期有差别,但大致上几乎都把西方哲学史分为三个时期,即:古希腊哲学(包括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的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下面分别来介绍:(1).古希腊哲学时期这个时期从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开始,到中世纪哲学之前的新柏拉图主义为止。古希腊哲学时期,有的将其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大致以苏格拉底为分界),有的将其分为三个小的时期(即古希腊时期,希腊化时期,古罗马时期)。主要哲学家或学派:米利都学派(三个代表: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爱利亚学派(主要代表:巴门尼德、芝诺),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学派),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格拉,德谟克利特,等等;他们主要讨论自然哲学的问题,比如世界的本源问题等。然后就是智者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斯多葛学派,皮浪的怀疑主义,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等等;他们开始讨论知识问题、伦理问题等涉及人本身的哲学。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古希腊哲学就属于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时期的了。(2)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又分为两个比较小的时期:教父哲学时期和经院哲学时期(也有其他分类法的)。中世纪哲学,其特征是支持基督教教义的哲学。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两位哲学家是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他们分别代表了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其他著名的哲学家还有:圣安瑟伦,阿伯拉尔,邓斯·司各脱,奥卡姆,罗哲尔·培根等。(3)近代哲学近代哲学时期的进一步分期,观点比较多,也很难分期。但大致上可以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派别,以及在德国唯心主义哲学那里对两者的综合或改造。理性主义阵营的主要哲学家:布鲁诺,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经验主义阵营的主要哲学家:约翰·洛克,贝克莱,休谟等。德国唯心主义的主要哲学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等。4.至于当代西方哲学史,这里就不多介绍了,因为这些哲学缺乏时间的考验。另外,作为初学者,还是多看西方哲学史比较好,道听途说是不好的。就算问了别人,却对答案没有判别能力,又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呢?

哲学著作

柏拉图 《理想国》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等黑格尔 《美学》马克思 《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建议你好好读一下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因为康德的思想代表的是西方的主流思想,而黑格尔的辩证法那是相当的精彩

急需哲学家的姓名,越多越好

黑格尔 。笛卡尔 。康德

法国哲学家阿贝拉德和埃罗伊的爱情故事

亚伯拉德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法国哲学家。他对哲学有非常独特的观点。亚伯拉德认为,共同阶段是一个概念,叫做人们头脑中事物的共同特征。然而,他的第一部作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并被销毁,因为它是针对安瑟伦的。关于这个人物的事迹在Abberad的简介里有大概的介绍,那么Abberad的简介是怎么介绍这个人物的呢?亚伯拉德和爱洛伊斯。根据他的简介,亚伯拉德被认为是中世纪最有才华的哲学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骑士家庭。他曾在自传中说,他自愿放弃骑士继承权,因为他想参加辩证法比赛。亚伯拉德曾经到处向老师求助,但每次的结果都是老师们的强烈批评。1094年,他终于能够请教著名的罗斯林。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他的唯名论,所以他离开了他,在巴黎学习现实主义。但是,这位名师还是不能让他满意。甚至最后因为他的批评,名师辞职了。此外,他的爱情也在亚伯拉德的简介中有所介绍。115年,他开始从事神学教师的工作,受到许多学生的欢迎和喜爱。通过圣母院主教的介绍,他认识了才华出众、外貌出众的埃罗。她当老师的时候,他们相爱了。后来因为双方都觉得不能离开对方,甚至不能一起私奔,只能在生下阿洛伊斯的宝宝后结婚。但他们所做的是介绍他们认识的主教菲尔贝尔,于是他在找人教训了亚伯拉罕之后,阉割了他。亚伯拉德和艾萝莉的爱情阿布拉德和埃洛瑞之间的爱情故事为许多人所熟知,他们对自己的经历深表同情。虽然他们的结局很悲惨,但他们的爱情却通过情书得以保存和流传,成为很多文学作品中的经典。那么,亚伯拉德和埃洛瑞之间的爱情是什么呢?亚伯拉德和爱洛伊斯。亚伯拉罕和埃罗的爱情始于1115年,当时菲尔贝尔介绍亚伯拉罕是他侄女的老师,这让埃罗非常高兴,因为那时亚伯拉罕已经非常有名了。他的学生说他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埃罗也是一个非常美丽和简单的女孩。讲座结束后不久,两人坠入爱河。很多时候,他们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谈论一些个人话题。这两个火辣的年轻人甚至有了私奔的想法,并很快付诸实施。他们私奔后,埃罗伊很快生了一个孩子。阿布拉德决定带她回费尔伯格寻求原谅,并表示他们必须结婚。菲尔伯格同意了他们的婚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以这种方式原谅了亚伯拉罕。在他看来,亚伯拉罕绑架埃罗伊是对他的不尊重,所以他找了一个邪恶的人来攻击亚伯拉罕,并阉割了他。艾伯拉德和埃洛瑞的爱情让很多人同情他们,但再多的同情也无法让艾伯拉德回到过去。埃罗再次成为一名修女,而阿伯拉德因为残疾成为一名僧侣。

法国哲学家阿贝拉德和埃罗伊的爱情故事

亚伯拉德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法国哲学家。他对哲学有非常独特的观点。亚伯拉德认为,共同阶段是一个概念,叫做人们头脑中事物的共同特征。然而,他的第一部作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并被销毁,因为它是针对安瑟伦的。关于这个人物的事迹在Abberad的简介里有大概的介绍,那么Abberad的简介是怎么介绍这个人物的呢?亚伯拉德和爱洛伊斯。根据他的简介,亚伯拉德被认为是中世纪最有才华的哲学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骑士家庭。他曾在自传中说,他自愿放弃骑士继承权,因为他想参加辩证法比赛。亚伯拉德曾经到处向老师求助,但每次的结果都是老师们的强烈批评。1094年,他终于能够请教著名的罗斯林。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他的唯名论,所以他离开了他,在巴黎学习现实主义。但是,这位名师还是不能让他满意。甚至最后因为他的批评,名师辞职了。此外,他的爱情也在亚伯拉德的简介中有所介绍。115年,他开始从事神学教师的工作,受到许多学生的欢迎和喜爱。通过圣母院主教的介绍,他认识了才华出众、外貌出众的埃罗。她当老师的时候,他们相爱了。后来因为双方都觉得不能离开对方,甚至不能一起私奔,只能在生下阿洛伊斯的宝宝后结婚。但他们所做的是介绍他们认识的主教菲尔贝尔,于是他在找人教训了亚伯拉罕之后,阉割了他。亚伯拉德和艾萝莉的爱情阿布拉德和埃洛瑞之间的爱情故事为许多人所熟知,他们对自己的经历深表同情。虽然他们的结局很悲惨,但他们的爱情却通过情书得以保存和流传,成为很多文学作品中的经典。那么,亚伯拉德和埃洛瑞之间的爱情是什么呢?亚伯拉德和爱洛伊斯。亚伯拉罕和埃罗的爱情始于1115年,当时菲尔贝尔介绍亚伯拉罕是他侄女的老师,这让埃罗非常高兴,因为那时亚伯拉罕已经非常有名了。他的学生说他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埃罗也是一个非常美丽和简单的女孩。讲座结束后不久,两人坠入爱河。很多时候,他们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谈论一些个人话题。这两个火辣的年轻人甚至有了私奔的想法,并很快付诸实施。他们私奔后,埃罗伊很快生了一个孩子。阿布拉德决定带她回费尔伯格寻求原谅,并表示他们必须结婚。菲尔伯格同意了他们的婚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以这种方式原谅了亚伯拉罕。在他看来,亚伯拉罕绑架埃罗伊是对他的不尊重,所以他找了一个邪恶的人来攻击亚伯拉罕,并阉割了他。艾伯拉德和埃洛瑞的爱情让很多人同情他们,但再多的同情也无法让艾伯拉德回到过去。埃罗再次成为一名修女,而阿伯拉德因为残疾成为一名僧侣。

哲学家?

发现楼上资料的特点...所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都是"伟大"的..真好玩

哲学家是怎么证明上帝存在的

从人类诞生以来,对上帝的探索和信仰就从未停止,这里的上帝,指最高的支配者。上帝作为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中的观念,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哲学起始于人对自然的惊叹和好奇,哲学与宗教可谓同源异向,在发展过程中一路纠缠不清。关于上帝的存在,哲学家们是怎么证明的呢?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进行了上帝存在的宇宙学证明。他认为,宇宙的存在是偶然的它也有可能不存在,但它既然存在了,就一定有一个解释,一定是有别的什么东西造就了它,即上帝。这个理论的前提有漏铜,一是假设了宇宙是个偶然的存在。二是假设任何事物都有解释,对于该二者假设,我们并不能确定。中世纪最著名的也最无可反驳的是经院哲学家安瑟伦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他认为,人人都有一个“上帝”的观念,它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如果上帝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人们就可以设想一个更伟大的东西,这将导致逻辑上的矛盾。所以,上帝不仅存在于观念中,也存在于现实中。明显,安瑟伦仅从概念分析就得出上帝在现实中存在是不合理的,却难以辩驳。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此提出有力反驳。他区分了逻辑谓词“是”与实存谓词“存在”,“是”只是一个判断系词,要证明其实存,必须在经验中加以证实,观念上自相矛盾的东西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但观念上不矛盾的东西也不一定在现实中存在,例如观念上的一百塔勒不代表现实你有一百塔勒。概念分析上的上帝存在,只是逻辑上存在,不代表上帝的现实存在。另一名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将理性引入神学,提出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1)依据事物的运动:事物构成一个有限的运动序列,一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另一事物的推动,这个运动序列一定有一个最初的不动的推动者,即上帝。(2)最终因的论证:世界万物都有起因,最终因既为上帝.(3)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证:万物都是偶然存在的,因而便会有这种可能:在某一个时间,万物同时不存在,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而,必有一物,其存在的必然性是自身具有,并使其他事物获得存在性.这即是上帝.(4)事物等级的论证:现实事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所有事物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等级系统,最完善者就是上帝。这是上帝存在的自然神学证明。(5)目的因论证:自然界的万物显示出其规律性和次序性,指向某个目的,必有一个最高指挥者安排这一切,也就是上帝。上述五路证明都把事物看成一个递相依属的等级序列或因果链条中,若事实并非如此,证明不攻自破。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提出对上帝存在进行了两个路径的证明。笛卡尔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即当我怀疑一切的时候,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这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这个“我”指以思想为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因此精神比物质更容易把握,关于物质是否真实存在,我们并不知道。第一个证明是从结果推向原因的效果证明。“我”是一个有限的实体,但是我心中却有一个绝对完善的、完满的实体观念,即上帝,根据无中不能生有的原则,这个完善的观念必然来自一个确定的在我之外的绝对完善和完满的事物,就是上帝,所以上帝是存在的。第二个证明是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与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类似,他认为上帝作为一个至上完满的存在体,不会缺少存在性,所以存在性和上帝是不可分的,因此上帝是存在的。

经院哲学产生的背景,特点,历史意义

经院哲学兴起于11世纪,12-13世纪达到鼎盛,15世纪以后逐渐走向瓦解。它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其代表人物有安瑟伦、托马斯·阿奎那等,经院哲学并不研究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天主教教义、教条进行论证,以神灵、天使和天国中的事物为对象。当然,在神学允许的范围内也讨论了一些哲学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激烈斗争的两派,即唯名论和唯实论。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的一种实在;唯名论则相反,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实在的,一般知识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和概念,他没有实在性。中世纪是哲学变为神学的婢女的蒙难期,经院哲学是理性思维产生的怪胎,但其内部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仍显现着人类的哲学思维在向前迈进。经院哲学(Scholaticism)是一种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它的研究只允许在基督教教义的范围内自由思维,为信仰找合理的根据。它反对离开教义而依靠理性和实践去认识和研究现实。因而其结论也不受经验和实践的检验。经院哲学往往争论一些荒唐的问题,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上帝能否制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天使吃什么?”“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到世界末日,死人复活时,是青年还是老年?”“鼹鼠有没有眼睛?”等等,都是一些脱离实际、烦琐空洞的抽象议论。 经院哲学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而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经院哲学家们围绕着共相与个别、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形成了“唯实论”和“唯名论”两个派别。唯名论的代表是法兰西的罗瑟琳(Rucelinus,1050—1108)。他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共相”或“一般”只是个名称、概念。这种思想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圣灵。唯名论接近真理,但它不能说明一般与个别的矛盾统一关系,不能作出彻底唯物主义的结论。唯名论没有摆脱唯心主义体系而成为独树一帜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表现出新世界观发展的趋势。唯实论的代表是安瑟尔谟(Anselmus,1033—1108)。他认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只是“一般”是惟一的实在。这种思想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存在,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的存在,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唯实论”是正统经院哲学,是官方教会用以维护正宗神学、教会的最高统治地位和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作为非正统派的唯名论主张自由争论基督教的思想体系,反对教权至上,政治上倾向王权。当时城市市民的异端运动、自由思想运动和新兴工商业阶层发展实验科学是同唯名论思潮有联系的。因此,唯名论同唯实论的斗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u2022阿奎那斯(Thomas Aquinas,1225—1274)。他是意大利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曾先后充任亚历山大四世(1254—1261在位)、乌尔班四世(1261—1264在位)和克力门特四世(1265—1268在位)三个教皇的教廷神学教授及法王路易九世的顾问,属经院哲学唯实论者。由于他著述甚广,有“天使博士”(Doctor Angelicus)之称。他又被称为“神学之王”。阿奎那斯的主要著作有:《论存在与本质》、《哲学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注释》、《神学大全》等。其中《神学大权》是他论述神学思想最重要的、最系统的著作,是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他鼓吹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位于世俗君主之上,而封建等级的划分是上帝的安排。他的神学著作,教会加以编辑,成为基督教神学的典范,其权威仅次于《圣经》。阿奎那斯说,如果知识不以论证上帝为目的,则任何知识都是罪恶。他创立的“宇宙秩序论”认为,宇宙秩序是上帝按等级体系进行安排的。最底一级的是无生命界,再上是植物界,再上是动物界,再按等级阶梯上升到人、圣徒、天使,至高无上的是上帝。在宇宙秩序中,下级服从上级,上级统御下级,层层统御,层层归属,最后统属上帝。如果人想改变上帝的安排,去提高等级,那是犯罪的。1879年,教皇立奥十三世在《永恒之父》中通谕将阿奎那斯的学说确立为教会哲学的最高权威。教会和一切封建势力,都把它当作最重要的思想武器,来维护其统治地位和正统信仰,扼杀和窒息一切进步思想

著名哲学家

休谟、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具体介绍可google

中世纪时期哲学特色是什么?嘿嘿,最好把其它几个时期也总结一下。有点忘了

从公元5 世纪末到15世纪,是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繁荣时期,历 史上一般把这段时期称为“中世纪”。在这约千年的时间里,哲学进展缓慢,总 的特点是与神学相合流。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东西方各国哲学又各有自身 的特色。 1.西欧中世纪哲学发展概况在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支配了中世纪的世俗权 力和精神生活,哲学不过是用理性解释信仰的工具,成了神学的婢女。这时人们 所注意的中心不是世俗的生活而是脱离世俗的天国。中世纪的西欧哲学是经院哲 学,即基督教哲学占统治地位,其主要哲学问题是一般和个别、信仰与理性、天 国与世俗的关系问题。 西欧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 学和新柏拉图主义同基督教合流的产物。但在各个阶段上,这些成分所占的比重 又各不相同。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在时间上属于古代,但就其思想意识形态来说, 则属于中世纪,它是基督教哲学的最初形态。奥古斯丁运用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 督教教义,确立了基督哲学,他首先提出信仰第一,然后理解的原则,为西欧中 世纪的经院哲学奠定了基础。奥古斯丁以后的西欧中世纪哲学分为三个时期: (1 )西欧早期中世纪哲学从公元5 世纪末到公元11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 这个时期,新柏拉图主义在哲学中占有优势,主要代表人物是波爱修和厄里根纳。 波爱修的贡献是把古代哲学和中世纪哲学联系起来了,他对3 世纪时的波菲利关 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作了自己的回答。他重视多样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是 中世纪唯名论的先驱。厄里根纳是新柏拉图主义者,他主张“否定的神学”,与 正统的基督教神学观不相一致。厄里根纳认为统一的普遍的实体是最真实的。不 过,他认为多样性和最高的统一体“上帝”之间有桥梁可通,这就是“理念”。 厄里根纳的这种思想渊于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是西欧中世纪实在论的先 驱。 (2 )西欧中期中世纪哲学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是西欧中世纪哲学的中 期,即经院哲学的全盛期。在此期间,基督教势力强大,经院哲学以基督教的思 想为主导。同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着作经阿拉伯哲学家的介绍在西欧得到广 泛传播。这样,经院哲学不仅有了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因素,还增加了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因素,而且后一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逐渐增长。 经院哲学的特征是奉基督教教义为无上权威,但要用理性去加以解释,解释 的方法极其烦琐,成了一种纯粹抽象的逻辑推理。 经院哲学集中于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这是由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和亚里士 多德关于普遍概念和个别事物的思想分歧发展而来的。实在论以安瑟伦为代表, 受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主张只有普遍是真实的,普遍、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 唯名论以罗瑟林为代表,受亚里士多德的以个别事物为第一实体的思想影响,主 张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一般,一般、普遍不过是名称而已。实在 论认为,普遍的教会实在,而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基督教的普遍教义是实在, 而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原罪是实在,而个别人的罪恶是从属的;天堂是实在, 而世俗是影子,是从属的,等等。唯名论则与之相反。因此,正统的教会人士都 崇奉实在论而轻视唯名论。12至13世纪,唯名论已不盛行,与唯名论有联系的亚 里士多德哲学也几乎成了异端,正统派的权威是实在论者,新柏拉图主义者。 不过,由于新柏拉图主义者的泛神论思想与正统的基督教教义相抵触,教会 早已视之为异端,加上到了13世纪,亚里士多德的着作大量从阿拉伯文以至希腊 原文译成拉丁文,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大为增长,教会遂转为利用亚里士多德 哲学中与教义相结合的方面。于是被基督教教义改造过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了官 方哲学。托马斯。阿奎那建立起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成为这种官方哲学的最高 权威。他明确主张哲学服务于神学,反对阿拉伯哲学家伊本。路西德等人提出的 “二重真理”说;他区分了理性和信仰,但又力图加以调和;他认为启示高于理 性,哲学以理性解释上帝,不能与宗教信仰相矛盾。对于一般、普遍与个别的关 系问题,托马斯。阿奎那采取了温和的实在论立场。 (3 )西欧晚期中世纪哲学14至15世纪中,是中世纪哲学的末期。由于罗马 教会的衰微、自然科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哲学中重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逐渐被 认识,人们厌弃教会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于是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日 益脱离神学。伊本。路西德学说的盛行,形成了所谓“阿威罗伊主义”的思潮, 其最大代表是在巴黎大学任教的布拉班特的西格尔。此外,在这个时期,唯名论 开始重新盛行,自然科学思潮兴起,个人主义思想抬头,渊源于新柏拉图主义的 神秘主义思想又有新的代表人物。这个时期,自然科学思潮的倡导者是罗吉尔。 培根,唯名论的代表人物是邓斯、司各脱和威廉。奥卡姆,神秘主义的代表人物 是德国神学家艾克哈特。这些思潮对正统经院哲学形成了冲击力量,加速了经院 哲学的瓦解。

出名的哲学家有哪些

你好 我是一个哲学系的学生 如果你想了解西方哲学 我建议你可以看看Gu30fb希尔贝克(Gunnar Skirbekk)的《西方哲学史》 这本书也是我们现在用的教材 感觉很不错 而且上手也不难 力荐。另外还有一些西哲史的版本 比如罗素的 他的版本十分有趣 但是主观成分过多;苗力田的版本因为是中国人写的 有些词句你感觉会挺熟悉的 个人觉得比较适合应试 这三个版本我是读过的其他还有 梯利 斯通普夫 全增嘏等人的版本。你可以自己选择

法国哲学家阿伯拉尔与埃罗伊兹的爱情故事有哪些?

12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阿伯拉尔堕入了一场热烈却不为世人所认可的爱情。他爱上了自己聪慧的学生埃罗伊兹。埃罗伊兹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事业有成的阿伯拉尔却因此被他心怀仇恨懂得叔叔阉割了。在阿伯拉尔创建的修道院里,埃罗伊兹给阿伯拉尔写了几百封信。他们之间的爱情在人类的情感屈从于神的意志的时代里显得格外地不同寻常。“并非因为虔诚,而是你的意志使年轻的我请愿过这种严峻的苦行僧生活。”在信里,她这么写道:“主知道,只要是你的命令,我就会好不犹豫地跟随你或先你一步进入地狱。”尽管他们长期无法相见,但她的生命却毫无保留地沉浸在对阿伯拉尔无穷无尽的思念中。阿伯拉尔死后,他的尸体被埋葬在埃罗伊兹所在的修道院里。

什么是经院哲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德尔图良生于北非迦太基城(今突尼斯附近),是罗马帝国驻北非军队的一个百夫长的儿子,原是异教徒,约于195年皈依基督教。德尔图良认为,上帝早在宇宙形成以前就存在了,上帝的“逻各斯”借给了童贞女玛利亚,玛利亚感受了圣灵而怀胎,于是“逻各斯”就转成肉体的耶稣出世,玛利亚也就成了圣母,而圣父、圣子、圣灵是统一的,即三位一体。他说到婴孩的无辜,但或许臆测这只是在相关的意义上说的,因婴孩没有实际的犯罪;他也不否认自由意志,虽然他将人的有效性减至最微的程度,但有时他所用的语词有重生的合作说的意味,意即在重生上神和人是合作的。德尔图良只能代表拉丁神学的最初阶段,他的言论中仍然带着希腊教父教训的色彩。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奥古斯丁认为,只有上帝是永恒的,完美的。上帝创造了除自己以外的一切。圣父、圣子、圣灵这三者不是三体而是一体,不是三个神,而是一个神,这个神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奥古斯丁认为,自从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因犯罪而被贬人间之后,现实世界就被划分为两座城:“一座城由按照肉体生活的人组成,另一座城由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后者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选民”即预定得救的基督徒的社会,这是一座永恒之城,在现世中代表着它的就是教会;前者是“尘世之城”,它是撒旦的领域,是肉体淫乱的渊薮,在现世中表现为异教徒的生活态度。扩展资料:经院哲学又名教父学,经院哲学作为中世纪鼎盛时代的最高精神成果,是伴随着学术的伟大复兴而出现了理性主义的产物。当然,理性主义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并不是基础和目的,而是作为方法和工具。神学与逻辑的结合既深化了神学的内容,同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教父典籍中涉及的哲学问题、概念和命题,从而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和哲学风格,使基督教哲学由早期的教父哲学发展成为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教父学把信仰凌驾于科学之上,贬低理性,反对探索自然规律,钳制思想自由,不仅使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自然科学知识遭受冷落,后继乏人,更严重地阻碍了自然科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使人们陷入了盲目信仰的深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父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尔图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古斯丁

哲学家是怎么证明上帝存在的

从人类诞生以来,对上帝的探索和信仰就从未停止,这里的上帝,指最高的支配者。上帝作为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中的观念,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哲学起始于人对自然的惊叹和好奇,哲学与宗教可谓同源异向,在发展过程中一路纠缠不清。关于上帝的存在,哲学家们是怎么证明的呢?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进行了上帝存在的宇宙学证明。他认为,宇宙的存在是偶然的它也有可能不存在,但它既然存在了,就一定有一个解释,一定是有别的什么东西造就了它,即上帝。这个理论的前提有漏铜,一是假设了宇宙是个偶然的存在。二是假设任何事物都有解释,对于该二者假设,我们并不能确定。中世纪最著名的也最无可反驳的是经院哲学家安瑟伦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他认为,人人都有一个“上帝”的观念,它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如果上帝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人们就可以设想一个更伟大的东西,这将导致逻辑上的矛盾。所以,上帝不仅存在于观念中,也存在于现实中。明显,安瑟伦仅从概念分析就得出上帝在现实中存在是不合理的,却难以辩驳。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此提出有力反驳。他区分了逻辑谓词“是”与实存谓词“存在”,“是”只是一个判断系词,要证明其实存,必须在经验中加以证实,观念上自相矛盾的东西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但观念上不矛盾的东西也不一定在现实中存在,例如观念上的一百塔勒不代表现实你有一百塔勒。概念分析上的上帝存在,只是逻辑上存在,不代表上帝的现实存在。另一名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将理性引入神学,提出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1)依据事物的运动:事物构成一个有限的运动序列,一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另一事物的推动,这个运动序列一定有一个最初的不动的推动者,即上帝。(2)最终因的论证:世界万物都有起因,最终因既为上帝.(3)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证:万物都是偶然存在的,因而便会有这种可能:在某一个时间,万物同时不存在,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而,必有一物,其存在的必然性是自身具有,并使其他事物获得存在性.这即是上帝.(4)事物等级的论证:现实事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所有事物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等级系统,最完善者就是上帝。这是上帝存在的自然神学证明。(5)目的因论证:自然界的万物显示出其规律性和次序性,指向某个目的,必有一个最高指挥者安排这一切,也就是上帝。上述五路证明都把事物看成一个递相依属的等级序列或因果链条中,若事实并非如此,证明不攻自破。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提出对上帝存在进行了两个路径的证明。笛卡尔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即当我怀疑一切的时候,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这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这个“我”指以思想为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因此精神比物质更容易把握,关于物质是否真实存在,我们并不知道。第一个证明是从结果推向原因的效果证明。“我”是一个有限的实体,但是我心中却有一个绝对完善的、完满的实体观念,即上帝,根据无中不能生有的原则,这个完善的观念必然来自一个确定的在我之外的绝对完善和完满的事物,就是上帝,所以上帝是存在的。第二个证明是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与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类似,他认为上帝作为一个至上完满的存在体,不会缺少存在性,所以存在性和上帝是不可分的,因此上帝是存在的。

法国哲学家阿贝拉德和埃罗伊的爱情故事

亚伯拉德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法国哲学家。他对哲学有非常独特的观点。亚伯拉德认为,共同阶段是一个概念,叫做人们头脑中事物的共同特征。然而,他的第一部作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并被销毁,因为它是针对安瑟伦的。关于这个人物的事迹在Abberad的简介里有大概的介绍,那么Abberad的简介是怎么介绍这个人物的呢?亚伯拉德和爱洛伊斯。根据他的简介,亚伯拉德被认为是中世纪最有才华的哲学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骑士家庭。他曾在自传中说,他自愿放弃骑士继承权,因为他想参加辩证法比赛。亚伯拉德曾经到处向老师求助,但每次的结果都是老师们的强烈批评。1094年,他终于能够请教著名的罗斯林。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他的唯名论,所以他离开了他,在巴黎学习现实主义。但是,这位名师还是不能让他满意。甚至最后因为他的批评,名师辞职了。此外,他的爱情也在亚伯拉德的简介中有所介绍。115年,他开始从事神学教师的工作,受到许多学生的欢迎和喜爱。通过圣母院主教的介绍,他认识了才华出众、外貌出众的埃罗。她当老师的时候,他们相爱了。后来因为双方都觉得不能离开对方,甚至不能一起私奔,只能在生下阿洛伊斯的宝宝后结婚。但他们所做的是介绍他们认识的主教菲尔贝尔,于是他在找人教训了亚伯拉罕之后,阉割了他。亚伯拉德和艾萝莉的爱情阿布拉德和埃洛瑞之间的爱情故事为许多人所熟知,他们对自己的经历深表同情。虽然他们的结局很悲惨,但他们的爱情却通过情书得以保存和流传,成为很多文学作品中的经典。那么,亚伯拉德和埃洛瑞之间的爱情是什么呢?亚伯拉德和爱洛伊斯。亚伯拉罕和埃罗的爱情始于1115年,当时菲尔贝尔介绍亚伯拉罕是他侄女的老师,这让埃罗非常高兴,因为那时亚伯拉罕已经非常有名了。他的学生说他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埃罗也是一个非常美丽和简单的女孩。讲座结束后不久,两人坠入爱河。很多时候,他们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谈论一些个人话题。这两个火辣的年轻人甚至有了私奔的想法,并很快付诸实施。他们私奔后,埃罗伊很快生了一个孩子。阿布拉德决定带她回费尔伯格寻求原谅,并表示他们必须结婚。菲尔伯格同意了他们的婚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以这种方式原谅了亚伯拉罕。在他看来,亚伯拉罕绑架埃罗伊是对他的不尊重,所以他找了一个邪恶的人来攻击亚伯拉罕,并阉割了他。艾伯拉德和埃洛瑞的爱情让很多人同情他们,但再多的同情也无法让艾伯拉德回到过去。埃罗再次成为一名修女,而阿伯拉德因为残疾成为一名僧侣。

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是谁

  被誉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人是安瑟伦(Anselmus),他是第一个系统论证上帝存在的佼佼者。  经院哲学家们同教父哲学家们一样,都是主张信仰高于理性的。但经院哲学家们不像德尔图良那样否定理性,而是充分地利用思辩和逻辑为基督教教义作辩护。人们是不可能信仰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的,因此,论证上帝存在是支持整个基督教信仰大厦的基石。安瑟伦是第一个系统论证上帝存在的佼佼者。在《宣讲篇》中,安瑟伦提出了他著名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所谓的本体论证明。他的论证如下: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心中设想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的观念。因此,这个“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就明明白白存在于我们的心中,这是无须证明的。  既然存在一个“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那么,逻辑上也就还存在一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也就是说“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同样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而且“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不仅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它还存在于现实中。因为,如果“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只存在于心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中,它就和“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是同一个东西了。而且,如果这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不存在于现实中,那它就算不上是最伟大、最完善的存在者,因为最伟大、最完善的存在者是不可能不实存的。而这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不是上帝又是什么呢?  因此上帝既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股市调侃语录 炒股之人必读经典哲学语录

股市调侃语录: 1、中国股市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天天搞绿化。 2、判断消息真假的最好办法是对照盘面。顶部的利空和底部的利好不妨信它一回;而顶部的利好和底部的利空即使是真的,不如不信。 3、股市有两种性格,大涨的时候是外向型,大跌的时候是内向型。 4、看到大家的股票下午大跌,我很高兴。我的股票下午就没跌,因为早盘就跌停了! 5、幸好聪明,看到我的股票要跌停了,马上拔了网线,果断止损了。 6、炒了四年股,就像读了四年大学,学费交了,东西没学到。 7、股市就是明星,绿叶众中一点红。 8、我从来不相信炒股赚不到钱。我一万元入市短短一个月就赚了38万。 这么牛逼!怎么赚的? 给人推荐股票跌停了,被人打断了腿,对方赔的。 9、新认识一个朋友,听说炒股炒成了百万富翁。我悄悄地请他传授秘诀。 他谦虚地笑笑:其实也没啥,我原来是亿万富翁。 10、沪市!沪市!我是深市!我方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没!你方损失如何?!深市!深市!我是沪市!我军已全部阵亡!这是录音,不用回复!呼叫创业板!呼叫创业板!创业板听到请回答!创业板听到请回答!创业板还在吗?创业板还在吗?嘟嘟嘟嘟。。。。。 11、熊市比牛市的杀伤力大,因为熊会咬人而牛不去。 12、问:炒股如何才能包赚不赔?答:首先你要加入各种投资者交流群,认真学习炒股知识,获得各种内幕,群友股票涨停要抢先祝贺,让他发庆祝红包;别人股票跌停要及时安慰,让他发转运红包。你只管闷声抢包,注意千万别买股票。 炒股之人必读经典哲学语录: 1、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3、有庄的股是个宝,无庄的股是棵草。 4、股性是否活跃,是选股的重要标准之一。 5、顺势者昌,逆势者亡-------顺势而为。 6、顶部和底部自然形成,不要枉费心机抄底、逃顶,稳吃中间一段就算成功。 7、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 8、天量之后出天价,地量之后出地价。 9、该涨不涨必有下跌,该跌不跌必有上涨。 10、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11、牛市不杀跌,熊市不追涨。 12、买入靠信心,持有靠耐心,卖出靠决心。 13、市场没有专家,只有赢家和输家。 14、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 15、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成长,在欢乐中死亡。 16、没有泡沫不是好啤酒,没有泡沫也不叫牛市。牛市的特征之一就是有泡沫。 17、熊市利好是利空,利空还是空上加空;牛市利空是利好,利好是好上加好。 18、不怕下跌而怕放量,尤其是在相对高位放巨量。 19、股市上什么都能骗人,唯有成交量不能骗人。 20、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21、底部买入,不动如山。 22、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23、新手看价,老手看量,高手看势。 24、先学会做空,再学会做多。 25、君子问凶不问吉,高手看盘先看跌。 26、长线是金,短线是银,波段操作是钻石。 27、短期均线最佳拍档:强调5日均线,依托10均线,扎根30均线。 28、当媒体的观点一边倒时,应冷静地站到对立面。 29、耐心是致胜的关键,伤感网名,信心是成功的保障。 30、老手多等待,新手多无耐。 31、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反向操作。 32、英雄是时代的产物,龙头是行情的需要。 33、下降通道抢反弹,无异于刀口舔血。 34、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一旦有变,落袋为安。 35、买股时勿冲动,卖股时要果断。 36、炒股票忌贪战、恋战,更忌打持久战。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迎接。 37、知错即改,切忌小错酿大错;保存实力,才有翻身的机会。 38、判断消息真假的最好办法是对照盘面。顶部的利空和底部的利好不妨信它一回;而顶部的利好和底部的利空即使是真的,不如不信。 39、多头不死,跌势不止;空头不死,涨势不止。 40、涨要涨过头,跌要跌过头。 41、横起来有多长,竖起来有多高。 42、牛市慢涨急跌,熊市急涨慢跌。 43、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 44、大涨三日不追,大跌三日不杀,跳三空气数尽。 45、看大势赚大钱。 46、涨时重势,跌时重质。 炒股之人必读的46条股市 1、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2、量在价先:天量见天价,地量见地价,底部放量,闭眼买进。 3、有庄的股是个宝,无庄的股是棵草。 4、股性是否活跃,是选股的重要标准之一。 5、顺势者昌,逆势者亡-------顺势而为。 6、顶部和底部自然形成,不要枉费心机抄底、逃顶,稳吃中间一段就算成功。 7、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 8、天量之后出天价,地量之后出地价。 9、该涨不涨必有下跌,该跌不跌必有上涨。 10、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11、牛市不杀跌,熊市不追涨。 12、买入靠信心,持有靠耐心,卖出靠决心。 13、市场没有专家,只有赢家和输家。 14、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 15、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成长,在欢乐中死亡。 16、没有泡沫不是好啤酒,没有泡沫也不叫牛市。牛市的特征之一就是有泡沫。 17、熊市利好是利空,利空还是空上加空;牛市利空是利好,利好是好上加好。 18、不怕下跌而怕放量,尤其是在相对高位放巨量。 19、股市上什么都能骗人,唯有成交量不能骗人。 20、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21、底部买入,不动如山。 22、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23、新手看价,老手看量,高手看势。 24、先学会做空,再学会做多。 25、君子问凶不问吉,高手看盘先看跌。 26、长线是金,短线是银,波段操作是钻石。 27、短期均线最佳拍档:强调5日均线,依托10均线,扎根30均线。 28、当媒体的观点一边倒时,应冷静地站到对立面。 29、耐心是致胜的关键,信心是成功的保障。 30、老手多等待,新手多无耐。 31、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反向操作。 32、英雄是时代的产物,龙头是行情的需要。 33、下降通道抢反弹,无异于刀口舔血。 34、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一旦有变,落袋为安。 35、买股时勿冲动,卖股时要果断。 36、炒股票忌贪战、恋战,更忌打持久战。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迎接。 37、知错即改,切忌小错酿大错;保存实力,才有翻身的机会。 38、判断消息真假的最好办法是对照盘面。顶部的利空和底部的利好不妨信它一回;而顶部的利好和底部的利空即使是真的,不如不信。 39、多头不死,跌势不止;空头不死,涨势不止。 40、涨要涨过头,跌要跌过头。 41、横起来有多长,竖起来有多高。 42、牛市慢涨急跌,熊市急涨慢跌。 43、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 44、大涨三日不追,大跌三日不杀,跳三空气数尽。 45、看大势赚大钱。 46、涨时重势,跌时重质。 关于IT网络必读经典语录 1、“非法机构、私刻图章。” ——不管它是谁说的和说谁的,以及说什么是真是假,我们都希望以后互联网里不再有这句话。 2、“它就像一场又臭又长没人看的电影。” ——仁科首席执行官Craig Conway谈甲骨文敌意收购仁科。 3、“我们要让中国消费者知道,hp不是‘high price"(高价),而是‘high performance"(高性能)。” ——惠普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孙振耀。 4、“要淘宝,到易趣。” ——2003最佳互联网站广告词。(评委:李坏) 5、“互联互通做得越好,企业损失就越大。” ——中国电信集团监管事务部总监李如亮。 6“一部分产品通过走私进入中国,给手机市场带来了冲击。” ——TCL移动万明坚。 7、“对于微软来说,唐骏还是一个财富。” ——唐骏说其不会离开微软。 8、“《传奇》开始推广的时候,有人评价是个烂游戏;然后说游戏是个好游戏,可惜是一个烂公司在做;最后也不说公司如何了,就说我们是捡了一个大元宝。” ——让陈天桥耿耿于怀的事。 9、“不要把由自己支配的16小时,变成了由别人支配的24小时。” ——一些企业老总拒绝手机的理由。 10、“不出三年,小灵通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电信专家阚凯力教授。 11、“中国电脑市场现在有数十个品牌,5年后将只剩下2、3个。如果只剩下2家,一个是联想,一个就是神舟。” ——神舟电脑吴海军说。 12、“一个领导人后面如果没有人跟着,这个人不算一个领导人。” ——东软集团公司董事长刘积仁。 13、“我们要在联邦政府里做到客户至上。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联邦政府也是有客户的。我们的客户,就是美国人民。” ——电子政务也许要用美国副总统的阿尔·戈尔在1993年的那句话来做一下广告。 14、“联想的精神已经在我思维的土壤上长成了参天的大树……” ——虽然郭为也说:“现在我们的员工给顾客打电话,已经可以大大方方地说‘我们是神州数码",而不必戴上联想的帽子了”。 15、“世界上投资最少,甚至每天睡觉都可以有成千上万的收入有哪种?网络游戏便可以。” ——丁磊的这句话不是在2003年说的,但是却在2003年成为了名言。 16、“搜索是互联网一个基本需求,国外甚至认为搜索引擎具有上帝一样的力量,它可以控制人们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 ——百度CEO李彦宏。 17、“我日本没下雨,你怎么打伞,要打伞就是一个政策。” ——中国下雨了,松下中国应不应该打伞?松下中国在改变。 18、“我觉得竞争对手就像磨刀石一样,是他们把我们磨得非常锋利,然后我就手起刀落公司合作,你也死定了”的话,3721公司总裁周鸿祎谈竞争对手。 19、“茅道临是主力后卫、全队的指挥,财务官曹国伟是负责防守,张莅政是得分的中锋,我是拉拉队长,负责给球员递毛巾送水。” ——新浪董事长姜丰年把新浪的管理层用篮球出场阵容描述。 20、“品牌力量的传递要像太阳一样,从内部爆发,变成光,不断向周遍扩散。” ——新浪CMO张莅政。 21、“在‘三年规划"里,今年是变革,明年是起飞,后年是腾飞。” ——吴庆生谈在他来实达之前,实达做的一个相当漂亮而且比较实用的“三年规划”。 22、“对于许多用户来说,杀毒软件只需要‘杀毒"、‘查毒"、‘升级"三个按钮就足够了,也许最终连这三个按钮都不需要,所有的防杀毒功能都由反病毒专家设置好在后台自动运行。” ——江民公司反病毒专家。 23、“搜狐是稳定上升的曲线,新浪可能是比较平缓的曲线,网易是一条蹦起来的曲线。” ——张朝阳说:从投资者角度…… 24、“就因为音乐爱好者从网上下载音乐,他们就会被关进监狱这件事我无言应对。虽然音乐爱好者从网上下载有版权的音乐是违法的,但是也不至于受牢狱之灾。” ——流行乐巨星Micheal Jackson。 25、“网上购物的‘三座大山",终于基本搬走。上网人数、在线结算、配送,现在已经都不是问题。” ——王峻涛。 26、“与其网下叹气,不如网上出击。” ——关于网上开店最美丽的一句话。 27、“用户通过宽带互联网观看赛事直播,你不能说它是电视,但也很难说它不是电视。”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吕廷杰谈电信、电视、电脑三大网络“三网融合”。 28、“打造阳光政府就是要打开天窗,引进阳光,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广州市副市长谈电子政务建设之政府网站建设。 29、“这是把企业和老百姓的钱往国家和四通口袋里拿,除了中央领导人和我,全国人民都不答应。” ——段永基谈自己当年发明的投资项目“金税工程”。 30、“要么创新,要么灭亡。” ——飞利浦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慈雷访华时逢人便讲。 31、“我今天就要打败你,我不睡觉也要打败你,这是我们的文化。” ——甲骨文中国公司(Oracle)董事总经理胡伯林说甲骨文的企业化是非常竞争性的文化。 32、“离开中关村不一定不赚钱。” ——卓越网搬离中关村。 33、“搜狐现在做事情一般希望能够一慢、二看、三通过,不像早年机会不多,我们一跳上去就做了。” ——搜狐张朝阳。 34、“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被暗杀死亡!” ——来自互联网的消息,也许这就是网络新闻。 35、“当年是汽车刚启动,发动机声音特别大,现在是在高速公路上疾弛。” ——张朝阳谈互联网,谈搜狐。 36、“除了妻儿以外改变一切!”——2003年的三星,离不开集团CEO李健熙曾经喊出的这一句创新口号。 37、“我们认为至少有1000家硅谷公司将会破产。” ——甲骨文(Oracle)创办人及CEO拉里·埃里森。 38、“如果单纯想盈利的话,我们早就可以盈利了。” ——新浪CEO茅道临说新浪一直追求的是能够持续地成长。 39、“当时每天几乎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明天不来上班,对项目是否有影响。因为这决定了自己的价值。” ——前程无忧CEO甄荣辉的这句话,也许很适合人才来衡量自己。 股市投资炒股心态语录大全 1. 始终遵守你自己的投资计划的规则,这将加强良好的自我控制。 2. 不论作多还是作空都能赚钱,惟有贪心者例外。 3. 绝对不能把投资的成功寄托在自己无法控制事物之上 4.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规律都不会以我的发现与否而存在 5 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而股票走势也有惯性 6.按兵不动:有时成功的投资需要按兵不动。 7.恐惧和贪婪: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8.与好人为伍:一位所有者或投资者,如果尽量把他自己和那些管理着好业务的经理人结合在一起,也能成就伟业。 9.分析师与理发师: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 10、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11、我从不打算在买入股票的次日就赚钱,我买入股票时,总是会先假设明天交易所就会关门,5年之后才又重新打开,恢复交易。 12、我不会尝试跳过7尺的栅栏,我只会寻找一些可以跨过的1尺栏杆。 13、投资一门蠢人都可以做的生意,因为终有一日蠢人都会这样做。 14、领导者如何得到团队的信任:1)坚定可靠:无论挑战挑战多大,在关键时刻,领导者扛住压力,随时都在,为团队付出,2)诚信一致:领导者兑现他们的诺言和约定;言行一致,从不一套做一套,3)信任团队:信任并放权给团队,才能获得团队的信任。 15、 如何管理时间:1)做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会让你珍惜时间,2)分析每天时间怎么花的,3)激活时间碎片和死时间,4)要事为先,不要成为紧急的努力,5) 有纪律,不要找借口,6)高效时间用来做需要专注的事情,7)平衡家庭需求:言出必行、忙中偷闲、注重有质量的时间。 16、任何投资都需具备智慧性的忍耐力。 17、坚果壳理论:金融世界是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无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作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索罗斯 18、股票就是我的王国,散户就是我的兄弟。有我在你们就可以藐视一切机构,藐视一切主力,他们在我剑下除了颤抖什么都不会。 19、在风险市场的投资活动中,规避和防范风险是第一要务,也是取得长期成功的保障,顺应价格运动趋势从而顺势而为是第二要务,也是市场生存的不二法则,牢牢把握这二点是走向投资成功之路的必备前提。 20、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索罗斯 21、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索罗斯 22、股票乃是安全性最高的赌徒,光凭赌运并不一定就能够成功,还有赖于思考力与忍耐力的结合。 23、如果晚上睡不着觉,那么就卖掉你的股票吧!本业第一,股票投资为辅,做股票能帮助致富,却不可视其为事业。 24、不要把所有的财产都投入股市,更切忌借贷资金购买股票。 25、对一般存款未达大款水准的工薪阶层,把鸡蛋分放在三个蓝子,还不如把鸡蛋集中存放在保险柜里。 26、不急功近利,不三心二意,不沉溺玩股。 27、不要将短期周转资金去炒股票。 28、如果自己没有时间或精力经营投资组合,可以考虑委托信托投资公司办理购买投资股票的基金。 29、的理解有千万种,伤感散文,每人的诠释都不同,但是最大的就是可以做自己。相信自己,跟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不要盲从信条,不要盲目攀比,你就会是最的。 30、 中国人总是把乖 、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语录 )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而且以后这样 盲从的人如何进入社会。讲理的孩子因为觉得你有理而听话,而不是畏惧你而听话。那不就是更好吗? 31、有人问我希望女儿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的回答:1)一个快乐、让人信任喜欢的人。2)一个有着诚信价值观的好人。3)一个不被世俗信条所惑,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的人。4)一个找到自己心中的声音,做自己爱做的事情的人。5)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挑战自己的潜能的人。 32. 炒股要自己用头脑,不要人云亦云 33. 投资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 34. 仅交易活跃的股票,避免介入那些运动缓慢,成交稀少的股票! 35.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36. 如果对一支股票产生了怀疑,不要再坚持,及早放弃吧。 37. 永远不要相信股评老师们 38. K 线图与成交量图,是你惟一的技术必修课 39.再差的股都有让您赚钱的机会,关键是看介入的时机是否恰当。 40.拳头往外打,胳膊往里弯。只有胳膊往里弯,拳头往外打才有空间和动力。股价下跌,实际上是为将来的上涨腾出空间和积蓄能量而已。 41.任何时候不要轻易满仓,这样做,有利于保持平常态,而且在操作上令您进可攻、退可守。 42买卖要富有弹性,不要斤斤计较。 43.买卖得心应手的时候,切忌得意忘形。 44. 永远保持你的账户上有 40%的现金,甚至要学会空仓。 45. 止盈位和止损位的设置一样重要 46. 不要奢望买入最低价,不要妄想卖出最高价。(不吃鱼头,不吃鱼尾) 47. 善用联想 48. 大盘是唯一老大

天体主义属于哲学吗

天体主义属于哲学。天体主义来自“自然”(Nature) 这个字。但“自然主义”(le naturalisme)多被用为文学及艺术的手法或派别,“天体主义”(le naturisme) 则指涉回归大自然的生活哲学,即“裸体主义”(le nudisme)。

《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爱欲与文明》((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FSQGFm0sqiqb1bDjfHkww 提取码:m4r8书名:爱欲与文明作者:(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译者:黄勇豆瓣评分:8.2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07页数:213内容简介: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誉为“新左派哲学家”。本书是其主要著作之一,声称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西方今天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对人最有效的统治和摧残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到仿佛能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时刻。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欲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作者简介: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著有《爱欲与文明――对佛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究》、《单向度的人》、《理性与革命》、《批判哲学研究》等。

康德的哲学观点

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相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伦理学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吗?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伊曼努尔·康德生在1724年4月22日,1740年在哥尼斯贝格大学学习。从1746年起,他任家庭教师9年。1755年康德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此后任讲师15年。除讲授物理学与数学外,他还教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以及自然地理等。1770年他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从1781年开始,9年内,他出版的伟大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以及《判断力批判》。1797年,《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会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没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康德病逝。死后的康德很快就成为人类思想天空里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把康德和柏拉图以及奥古斯汀并列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康德的“三大批判”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以及“判断力批判”。它们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答案是:我们只能知道的是自然科学,它是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判断力批判”的问题是:我们能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的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以及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具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康德对哲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音乐虽是一刹那,却能折射永恒.——[德]康德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但是,但是由于当时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排斥,此理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长期被埋没.直到1796年,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体系论》一书中,独立地提出了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人们才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论,因而后人把此学说称为康德一拉普拉斯学说.整个十九世纪,这种学说在天文学中一直占有统治的地位.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但是,但是由于当时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排斥,此理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长期被埋没。直到1796年,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体系论》一书中,独立地提出了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人们才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论,因而后人把此学说称为康德一拉普拉斯学说。整个十九世纪,这种学说在天文学中一直占有统治的地位。

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分为两个时期,相关的代表作有哪些?

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自然论、理性哲学、道德哲学和实践哲学等。他的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747~1770 年)康德在这个时期写了两部著名的著作,即《自然论》和《纯粹理性批判》,主要涉及人类认识的本质和限制。他提出了“自然论”的概念,认为人类的认识是通过感官与外部世界直接交互得来的,而这些认识都受到了“纯粹理性”的限制。他认为,人类认识是有限的,并且总是会存在一些抽象概念,例如“时间”和“空间”,这些概念都是人类理性所产生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第二个时期(1770~1831 年)这一时期,康德的思想更加成熟,代表作主要是《哲学的教育论》和《道德情操论》。康德在他的著作《哲学的教育论》中提出了“劳动的价值”的概念,认为劳动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并且劳动的价值应该由社会共同决定。这一思想后来受到了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启发,并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外,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也对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法治”的理念,认为道德行为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而不能仅仅出于个人意愿。他还提出了“法律的普遍性”的概念,认为法律应该普遍适用,并且不应该只为特定的人或集团服务。这些思想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法学领域,并对法治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总之,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对现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思想家都受到了他的启发,并在不同的方面对他的思想进行了发散和扩展。

康德的哲学著作有哪些?

现代社会是继农业社会或传统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新阶段,又称科技社会。康德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其自然哲学思想和哲学的批判精神对现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但说他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有些言过其实。康德的哲学著作分为前批判时期,批判时期。前期主要著作有《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起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这一问题研究》又称潮汐延缓地球自转的假说、《宇宙发展史慨论》又称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主要著作就是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专讲认识论,《实践理性批判》专讲伦理学,《判断力批判》专讲美学。康德的两个自然科学假说,把辩证法思想引入天文学,打击了统治欧洲的神学自然观,批判了牛顿独霸的形而上学自然观。牛顿是科学巨人,提出过著名三大力学定律,但在追究力的起源时,与神学同流合污,假期是"上帝之手的第一次推动"。康德嘲笑牛顿"不去钻研而满足于提出上帝的直接意志来,是一个苦恼的武断"。康德提出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有它产生和灭亡的过程,运动的根本原因是星体内部的引力与斥力相互吸引相互斗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康德的两个假说给予了高度评价"没有这两个假说……今天的理论自然科学便不能前进一步","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科学的天体演化理论,而且包含着一切进步的起点"。"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从此,开始了19世纪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发展,最后导致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如果现代科技社会要来追忆人类的科技发展史,康德无疑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康德哲学的主要思想

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在他之前,在自然观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形而上学的宇宙不变论)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 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以这篇文章作为标志,康德的思想进入批判时期。   在就职论文发表后,康德沉默了十一年之久,而后接连发表了他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论证了人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论证了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它能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决定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在《判断力批判》中,他以判断力为中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自然与自由的统一。   《纯粹理性批判》主要研究认识论问题。康德的认识论不是要探讨知识的来源,而是要考察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纯粹理性批判》考察理性认识能力的部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先验分析论,讨论的是真理的逻辑,研究知性范畴对于经验的立法作用。其二是先验辨证论,讨论的是幻相的逻辑,研究理性之理念超越经验的界限所造成的先验幻相。康德把研究感性先天直观形式的理论称为先验感性论,而先验分析论是研究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的理论。知性是判断的功能,理性是推理的功能。人类理性有两种功能,一是认识功能,一是意志功能。康德称前者为理论理性,后者为实践理性。只不过他所说的实践还仅限于伦理学范围。实践理性是自由的领域。如果说理论理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那么可以说实践理性的法则乃是道德法则。康德以为人既是一种自然存在,也是一种理性存在,这就决定了他要受两种法则的支配。而理性法则只对人的理性产生作用,人应该遵从却不一定遵从;而自然法则是人不得不遵从的。   从这里很合乎逻辑的可以过渡到实践理性来,实践理性有三个公设。这就是“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试图以“判断力”为中介来解决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问题。判断力又大致可以分为意识判断力批判和目的判断力批判。前者研究的是主观目的性亦即在形式上的合目的性。由此,康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美学真正独立成为一门学科。而他建立的这套体系,完全是出于哲学理论的需要。他认为,自然在客观上的目的性达到最高目的即人的文化时便无法前进了,必须用道德目的论解决,而道德理性又不可避免的受自然的约束。所以在实践理性中康德用道德公设来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了一门以道德为基础的神学。这也体现了康德哲学二元论的特征。   尽管康德在体系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其哲学体系并没有最终完成。这个体系的基本已经有了,这就是以批判为前提,以自由为拱顶石和基础,以道德为终极目的,以目的论为形式的哲学体系。   康德哲学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它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精神上,而且表现在他对人类理性终极关怀之理想的探索之中。如果说前者显示给我们的是一种无法抗拒的理论力量,那么可以说后者给予我们的则是某种令人赞叹的高尚的情感。在《实践理性批判》结尾,康德留给我们一段脍炙人口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康德精神的名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地道德法则。”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但是,但是由于当时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排斥,此理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长期被埋没。直到1796年,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体系论》一书中,独立地提出了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人们才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论,因而后人把此学说称为康德一拉普拉斯学说。整个十九世纪,这种学说在天文学中一直占有统治的地位。

康德哲学的主要思想

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关于康德哲学的疑问,请求解答

关于康德哲学的疑问,请求解答  康德认为每一个有着思维机能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按照心灵的自然构造来思考事物。但是,康德似乎没有提出任何经验的证据,表明每个人的心灵都有同样的构造啊!另外,我不认为康德解决了怀疑论的难题,它只是划分了物自体和现象两者,然后把物自体丢在一边不管而已,怀疑论正是怀疑我们能否拥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啊。 、康德哲学的问题有哪三个 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分别对应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天才是什么 关于康德的观点 康德从主观能力的角度再次考察了天才的特点,第一,天才是艺术才能,不是科学才能;第二,作为艺术的才能,天才以知性与想象力的一定关系为前提;第三,天才不是表现一定的概念而是表现审美观念的能力;第四,天才是在在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中表现出来的主观合目的性。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天才的定义是:一个主体在其认识的诸能力中自由运用天赋才能的典范式的独创性。“独创性”仍然是这个定义的关键,康德尽管高度赞扬天才,但他却认为在美的艺术中,天才并不是最重要的,鉴赏力与鉴赏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天才,艺术品没没有精神;没有鉴赏力,艺术品就不成其为艺术。如果只能在其中选择一条,那么宁可牺牲天才。康德的这个看法不能说是对古典主义或理性主义的倾斜,而是对艺术特征的真正洞察:天才是审美和艺术中更高阶的标准,而不是审美和艺术的必要条件 关于高考的问题有谁给我说说?谢谢 我们湖南考4科,语文150,数学150,英语150,理科综合300分<生物70左右,物理120左右,化学110左右>. 问个关于政治哲学的问题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教条主义 亦称“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中国 *** 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 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其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不是采取联络、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是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 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等著作中明确指出经验主义的要害在于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个人狭隘经验,把区域性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到处生搬硬套,也否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认识论中的经验论也可称为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Empirici *** )一种认识论学说,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经验主义诞生于古希腊。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期间,它不断地与另外两种学说发生争议:一种学说为天赋论,主张知识属于与生俱来的本性之观念;另一种学说为理性主义,主张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经验观察才提供了最确实的理论知识体系。然而,上述的争议虽然从未中断过,但它们之间的冲突却时而激烈,时而缓和。 作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经验一词主要指与理性认识相区别的一个认识阶段、认识形式,即感性认识。理性主义者将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见解区分为一般的、易犯错误的信念和永久的、已被证实了的真理性知识,并在其中划出一条深深的鸿沟。他们声称,感觉经验只能产生关于表象世界的意见,由于表象可能使人受到蒙蔽,所以这种得之于观察的经验是不可靠的,无法被确认为知识。鉴于此,理性主义者主张全面放弃感觉,而专注于从理性中寻觅真正的知识。还有一些理性主义者认为,许多知识是生而具有的;学习的实质,就在于通过理效能力对内部潜在的内容作出重新发现。他们指出,在这样一个先验的知识概念系统中,短促和随机的临时性经验必然找不到它的位置。 一方面,理性主义者认为,知识仅仅存在于一个完美的独立世界之中。我们感觉到的世界,只是对于完美的知识世界所隐约透露的神秘影像的复制,这种复制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所以感生认识处在不确定的状态之中,其认识的成果也只是一些摇曳的幻影而已。另一方面,理性主义者也往往轻视实践,贬低科学的价值。由于科学来自观察和感觉世界中作为实践运用的知识,因此理性主义者认为这些基于不确定生知识的科学是片面的,甚至不合天赋理念的观点。在极端的意义上,理性主义者武断地否认了科学的可能性。 从恩培多克勒开始,一种与上述思想截然对立的哲学,即经验主义学说渐渐兴起。经验主义怀疑理性所依赖的先天印象,认为它们纯属想象出来的幻象,并力图表明,正是观察才引起了知识。针对理性主义者放弃感性经验的主张,激进的经验主义者声称唯有观察和感觉者是唯一有效的知识源泉;事实上,人的感觉经验能够发现和揭示真理。由此,便推动了经验主义研究感知系统。这也是心理学的开端。 恩培多克勒这位历史上的第一位经验论者,为了其哲学目的,不知不觉地展开了一个典型的心理学课题的探讨。在他看来,理性主义者所谓人为自身心灵的神秘内涵所吸引而进行实质为记忆的学习,并通过这种学习而获得知识的天赋主张难以成立。在有关遗传的实际知识尚未问世之前来谈论所谓与生俱来的理念,只能是为摆脱哲学或科学难题的一条捷径,因此这种主张是无法验证的。经验主义希望通过找出知觉的作用机能来坚持知识来源于知觉的观点,最终反证出理性和先天本性不可能充分知识的源泉。 在西方,与基督教观念相结合的新柏图式理性主义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直到13世纪,随着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重被发现,理性主义开始走向衰落。尽管由地师承关系,亚里士多德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柏拉图主义的观念,但在本质上,他却是一个经验论者。他认为,人类认识的物件,是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即实体,因此需要依靠感觉经验才能实现和完成这种认识。他说过:“那引起感觉的东西是外在的。……要感觉,就必须有被感觉的东西。”这里,亚里士多德以感觉乃至知识、认识依赖于外在客观的信念表明了坚定一致的经验主义主张和朴素浅显的唯物主义倾向。 经验主义的发展历史 纵观经验主义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类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认为,所有的意识观念均来源于知觉,但同时也承认意识的机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官能)是内在的能力。相比之下,后者的观点则更为激进,公开宣称不仅意念的内容,而且意念的整个过程都不可能存在内部能力,而只能是习得的。 自16世纪起,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争论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再次爆发。F.培根依据实验科学,强调感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同时,他并没有把人的认识局限在感生经验上,而是承认了理性认识的必要性。他认为只有把感生和理性结合起来,运用科学实验和客观分析,才能克服认识上的混乱,推动知识的进步。继增根之后,J.洛克通过对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天赋观念论和以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叭理论的批判,竭力肯定了经验主义的原则。洛克指出,人的适应 是先天就有的,人的心灵本来像是一张白纸,在它上面并没有任何天赋的标记或理念的图式。至于各种观念和知识是怎样写在这张白纸上,进入人的心灵之中的问题,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给出了答案:“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在具体论证这一原理时,洛克采取了类惟于近代心理学的方式。他把一切知识归结为观念,而一切观念又可被分析为简单观念。他断言,简单观念是不可再分的,是构成知识的固定不变的、最单纯的要素。所有的简单观众念,都来自外部感官或内省,也就是说,都来自外部经验或内部经验。人的心灵处理这些简单观念的能力主要有三种:一是把若干简单观念结合成为一个复合的观念;二是把两个观念(不令是简单观念或复合观念)并列起来加以考察,形成关系观念;三是把一些观念与其他一切同时存在的观念分开,即进行抽样,由此形成一般观念。至此,作为经验主义集大成者,洛克完成了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体系,从而与理性主义展开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对抗。 激进的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都可以追溯其起源;不仅没有任何天赋的或先天的命题。激进的经验主义者唯一强调感觉经验而否认理性思维,在他们看来,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认识,思想愈抽象则愈空虚,愈不可靠,愈远离真理。所以,他们持极端唯名论的观点,根本否认抽象,否认有普遍概念和普遍命题。例如,J.S.穆勒认为,逻辑和数学的命题也是从经验中来的,其所以为真理也只是因为它们在经验中总被发现是这样的,因而它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必然的真理,甚而有可能为将来的经验所修正。 I.康德提出了一些关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问题的假设。康德将科学认作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并且确认它起始并同步于人的经验。然而,康德又认为人类经验的形成必然地带有人类心灵的自在特征。正是人类的心灵才产生了科学所研究的有规则的现象。于是,最终的真正知识——科学就能立足于在心灵中先天具备、因而也就先于经验而存在、同时又获得理性证实的基础之上。康德把这种由先天理性(形式)和后天经验(质料)结合起来的命题称作综合命题,以此来尽力调和或折衷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矛盾,并试图克服两者的片面性。 对于心理学而言,学者们更倾向于接受经验主义而不是理性主义。这在英7美等国已成为一种逐渐强化的趋势。在这些国家里,经验主义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根据现代的趋势,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立将为天性论与经验论,或者本性与教养这类人们更为熟悉的辩论所替代。然而,在经验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中也并非没有例外。例如,N.乔姆斯基就力图陈述人类语言的句式中有许多属于先天具备的观点,并向行为主义式的经验论发出了挑战。乔姆斯基依据笛卡尔的语言学观点,将语言的基础置于直觉而非待业,并把语言视作一种相对来说未受其他 *** 控制影响的逻辑系统。与此相似,J.皮亚杰也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是由逻辑性的方式得以展开,而不是导源于环境的形式,尽管皮亚杰本身并非一个天性论者。总之,个体获得知识的问题还有待于同个体精神领域的全部内容的发生相联络,如此方能完整地揭示其深刻的关系。经验主义对此作出了努力,但是很明显,它的理论不是全部的谜底。 关于高二上哲学的问题 认真做 关于政治哲学的问题。谢谢 是啊 意识的能动性就是反映事物并反过来作用于事物 没有对事物经验的积累 人们也就创造不出 福娃这样现实种不存在的”生物“ 谁能帮我在哲学的角度上解释1+1=2的问题? 一加一等于二,从数量的角度上是正确的。但从质量的角度上来说是错误的,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一模一样的两样东西,所以相加不可能等于二。 把握和理解对康德哲学的理解,并说明你对康德哲学的评价。 康德哲学的评价 当代阐释学名家Gadamer说得好:“精神科学是不能用进展这样的概念来描述的”,“精神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几乎永不会陈旧”。谈到所谓“德国唯心主义的破产”,海德格尔曾不无愤慨地写道:“并非德国唯心主义破产了,而是时代不再有力量来承受这一精神世界的伟大、宽广和原始”。海德格尔本人研究存在问题,总要探河穷源、剥蕉至心,借助语言分析,回到希腊人的思想。在他看来,现代人遗忘了存在;向古希腊思想的回潮,正是重新记起存在的必由之路。人只有本真地存在,才有真实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竟可以说,古希腊人的精神始终活着,而现代西方人却由于精神萎弱而死了。海德格尔可是一门新课,但如果我们确实想认真地学习和掌握海德格尔哲学,我们是不该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置诸脑后的。 特别是康德哲学,它不仅为近代西方走出中世纪后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派哲学作一大综合,为德国唯心主义启一大开端,更为现代西方哲学辟一大源头。无论现象学、阐释学,还是科学哲学,都从康德那里寻觅灵感、提炼问题、构筑进一步发展思理的基地。郑昕先生说:“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郑昕先生这句话,不仅对西哲是对的,而且对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来说,要想经过创造性的转化,造成具有现代形态的生命的学问,也必须过康德哲学这一关。 所幸,掌握和阐释康德哲学,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特别是儒家内圣之学)“打通”,这一步“高度的精神努力”,已经由避居港台的牟宗三先生完成了。牟宗三不仅掌握和诠释了康德哲学,且亦发展充实了康德哲学。他以儒家内圣之学为大本,以“一心开两门”之大乘佛家义为大纲,将闪烁在康德“超越的分解”中的通识和洞见,给以充分的贞定和证实,建构了一个以“两层存有论”为基本义理骨干,熔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为一炉的哲学大系,从而使历来缺乏系统相的中国哲学具备了能与西方哲学直接对话的型态。可谓“盛德大业至矣哉!” 康有为大概是最早接触康德学说的中国人之一。早在他荣任帝师以前,就写过一本《诸天讲》,将他从杂览西书中得到的天文学知识全盘倒出,其中就有康德的“星云说”他还以中国传统的形气学说相比附。其实,康德载其星云说的《宇宙发展史概论》只是一本“少作”与康德哲学的整个系统,并无多少联络。 康德另一个著名而又经常被曲解的论点,是所谓“不可知论”。南海先生在《诸天讲》里述之如下:“然天下之物至不可测,吾人至渺小,吾人之知识有限,岂能以肉身之所见闻而尽天下之事理乎?”这是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限不能穷无涯的通常说法,冠以康德之名,实在是既无端又武断的强加。 严复也曾以己意对“不可知论”横加发挥,又归之于康德:“西国物理日辟,教祸日销,深识之士,辩物穷微,明揭天道必不可知之说,以戒世人之笃于信古、勇于自信者。远如希腊之波尔尼,近如洛克、休谟、康德诸家,反复推明。”休谟与康德两种“不可知论”,含义与论证途径,各自不同,硬将它们拉在一处,相提并论,可谓不类至极。这个毛病,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大学哲学教科书。 严侯官又改用佛家语格康德义:“谈理见极时,乃必至不可思议之境。既不可谓谬,而理又难知,此则真佛书所谓不可思议矣。”这次有点意思了。佛家所云“实相一相,谓是无相,即是如相”,此非可以思议得,亦不可以言谈及,心行路绝,言语道断,非知识所行境界也。旧译康德“物自身”(thing in itself)为“物如”,颇中微意矣。 康德哲学与阴阳学 康德写了三本重要的书: 纯粹理性批判讲人如何认识世界—真。 实践理性批判讲人的伦理规则是如何—善。前者的物件是现象界,后者 的物件是本体界。在现象与本体之间,有一道不可超越的鸿沟,在鸿沟 上架起一坐桥,使现象过渡到本体。这座桥梁,便是自然的目的性。它 包括了美感—美。意即自然界藉着人主观的美感,过渡到其目的,即客 观的本体。这包括美感的自然目的性,便是第三本书判断力批判的主要 内容。 自从牛顿提出物理学三大定律后,康德由哲学的观点来肯定数学物理学 的可靠性,及形上学的不可能性。 先验感性transzendentale Aesthetik 藉时间空间模式肯定数学是可能的。 先验逻辑transzendentale Logik 的先验分析tranzendentale Analytik藉 知性Verstand的范畴Kategorie肯定物理学是可能的。 先验逻辑的先验辩证tranzendentale Dialektik研究纯粹理性reine Vernunft 其内容: 1.世界的有限无限, 2.灵魂自由, 3.上帝全能。统称为先验理念tranzendentale Idee。 康德的先验辩证教我们,先验理念只是幻相Schein,形上学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几个问题,皆属于本体界Noumenon。 虽然形上学不可能,但纯粹理性却指出我们本体界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可 由实践理性来完成。 现在我们以纯粹理性批判来定义阴阳学并以 现象界 康德第二本书实践理性批判。 I. 实践理性praktische Vernunft有实践原理 Grundsaetzen der reinen praktischen Vernunft,它有两要素Saetze: i.主观的原则subj. Maximen. ii.客观实践法则obj.praktische Gesetze. 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Grundgesetz der reinen praktischen Vernunft 也就是道德法则?Moralische Gesetz,它的内容为: 使主观原则合乎客观实践法则Handel so,dassdie Maxime deines Willens jedeszeit zugleich als Prinzip einer allgemeinen Gesetzgebung gelten koenne. 我们以上面的实践原理来定义阴阳学并以 上帝为 i(kx-wt) -i(kx-wt) T4(x,t)=Le +Ge 灵魂一定要过渡到T2,与T4合一。T1在道流里是不死的,也是幸福的。 为了在现象界—真与本体界—善的鸿沟间,搭起一座桥梁,康德写了 第三本书,判断力批判。判断力批判并不像知性Verstand与实践理性 具有自己的地盘,可在上面建构立法。判断力只是在两地间,具有调 适性,由此进行过渡功能。判断力有先验原理。此先验原理的得出: 在自然界中,发现自然的多样性,然后寻求一般性,此一般性即: 自然的目的性。虽然发现起于自然界,此原理却是先验的。 判断力(其先验原理:自然的目的性Zweckmaessigkeit der Natur) 可分成两部份: 1) 美的判断aesthetische Urteilskraft它是主观的形式的 2) 目的的判断telelogische Urteilkraft它是客观的实质的 1) 美的判断:它的表象只是主观的,并不直接与物件 *** 。 So wird die Vorstellung da durch nicht auf das Objekt ,sondern lediglich auf das Subjekt bezogen. 美的判断又分成两部份: a.有形式的自然之美schoen 自然之美是不计利害关系的。自然之美是不经概念而经感觉的。 自然之美是有形式的。自然之美是能令人满足的。 注解:康德亦谈到艺术之美,即人为之美。它与自然之美是一样的, 只是方向不同而已,自然之美是自然给人的。艺术之美是人给自然的。 b.无形式的壮丽之美erhaben 注解:康德把壮丽之美又分成数学的壮丽与力学的壮丽。 笔者认为,除此之外,下列情况亦属壮丽之美: 与万物本体合一,与圣父合一,与密契合一,与剧中英雄合一?。 我们以壮丽之美来定义阴阳学的T2。 康德哲学框架分析命题是主语包含谓词的命题;综合命题是主词不包含谓词的命题 分析命题都是先验命题;综合命题多是后验命题;但存在先验综合命题,这论证了数学的可能 康德认为这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学领域,即在物自体和现象界存在这样的调和性概念:也就是他所谓的纯粹理性 将之类推在实践中则是实践理性 将之类推在审美中则为批判力

康德的道德哲学(2)

  康德的道德哲学篇二   康德道德哲学浅析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被称为道德金律的“绝对命令”、道德的三大命题、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中实践理性的对象概念、实践理性的判断力模型论和实践理性辩证论的三大悬设概念的简要阐述与分析,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了细化与整理,为进一步研究康德的道德哲学提供了理论平台。   关键词 道德哲学 绝对命令 实践理性 康德   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从功利主义角度而言的道德哲学,是有利于集体和国家民主的道哲学,所谓“思想离开利益就会出丑”,他的核心思想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道德与法律是不同的,道德从内在要求自我,法律从外在规范自我。对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从利益的角度来看不会存在共同的道德标准,因而道德会成为相对论。康德的道德学从功利主义思考人的价值,从伦理视域来考虑涉及人的善,是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现实又具体。他通过现实案例以及道德情景模拟阐述了先验的、形而上学的、非经验层面上的道德分析,通过德性问题,宗教信仰问题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与政治有相通之处,康德的道德学对现实状况、道德建设进行思考,解决怎样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纯粹的人。外在的强制灌输只能让人成为权力的奴隶,成为只会听话、服从的人,而道德要实现的是自由的人,至善的人。康德的道德哲学以主体性为基础,以理性为思维方式,以自由与平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启蒙现代性道德理论体系,康德是现代哲学的代表,他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新思路。   1《道德形而上学》基本理念   康德道德哲学是义务论的伦理学,注重的是道德法的普遍存在性,从德性的角度,努力促使道德法更加完善。人类肩负有怎样获取更多知识、掌握真理的道德使命,善恶价值观具有人的主观性,它根据人设定标准,达到的就称之为善,违背的则称之为恶。康德在看过卢梭的论著《爱弥儿》之后对道德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追求自由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书中提到,知识非但没有促进人类的发展,反倒破坏人类,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它促进了邪恶,违反了人的本性。知识不是德性的培养,只有自由才是按照道德法则来实践选择,才是追求幸福的动力。“自由是道德存在的理由”,“道德是自由的认识依据”。他指出:“道德律使人认识到人在实践中事实上是自由的,并反过来确定人的自由是道德律的u2018存在理由u2019,这样一来,自由就由于存在着道德律这一事实而不再仅仅是《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设想的那种可能的u2018先验自由u2019,而成为了具有客观实在性的u2018实践的自由u2019即u2018自由意志u2019了。”   康德通过《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简要地把道德哲学这一概念从一般大众通俗道德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最后进入纯粹实践理性,他由先天的理性出发,一直到道德最后必然走向自律作为最终目的。康德所说的“道德律”称为“绝对命令”,指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一切支配个体行为的意志所遵守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规律,但它不是指具体的道德规范。康德认为,在自然界中,每一事物都按规律起作用,唯独有理性的东西是按照客观规律的概念,按原则行动,是无条件的,不受任何经验、感性欲望、利害关系条件制约的。绝对命令,即道德考虑的普遍性,是每个人的人性,每个人独立的、自我决定的人格,是本体人、非经验的人、理性的人。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律,只有一条,即: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后来这一原则被称为伦理学上的“金规则”或“金律”。它成为一切特殊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及一切日常道德判断的最终根据。其它的道德规范、道德主张乃至道德行为都由此派生,并能够由其进行检验,这即是我们对道德所能言说的最低限度。   在《原理》中康德谈到了道德的三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第二个命题是: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第三个命题,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第一个命题限定了道德是人的主观准则,第二个强调了准则是人主观准则中的客观法则,第三个用了“尊重”一词使主客观相统一。“尊重”是通过理性概念产生出来的情感,是规律对意志的直接规定以及对这种规定的意识,尊重的对象只能是规律,尊重对实践规律的“纯粹尊重”――准则,才能使自在之物与现象相连。准则对特殊人具有效用,法则则是任何人对任何情况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的;准则的应用是有条件的,法则任何时候都必须如一。康德为道德以义务论的视角出现,从形而上学开始为动机,在德国思想上具有法国大革命式的伟大变革。康德谈论的人,是进入社会状态中的社会人,强调了道德法则的普遍性,每个人都参与立法。意志是道德问题的起点,从义务论出发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   2《实践理性批判》基本理念   人的活动无处不存在哲学,不涉及善恶,只要是按本能来做的都隐含着道德评判,只是我们未意识到。实践理性指出,道德不立足经验,而立足超验。从自由产生的绝对命令才是道德法则,而不是由个人产生,一切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都是先有目的,再创造出合乎理想的理论认识。这是先有道德法则,再有善恶动机,最后产生道德情感的过程,是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道德法则是理论,如果没有行动将只是空谈,道德情感是文明的产物,道德是后天培养的,道德王国来自人的创造。   在《实践理性批判》要素论中康德指出:“我所说的实践理性的对象概念,是指作为自由所导致的可能结果的一个客体的表象。”实践理性的对象是以自由的原因性,也就是善恶概念为前提,“所以,实践理性的唯一客体就是那些善和恶的客体。”康德认为一般实践理性是不纯粹的理性,它的对象能够称得上真正的善的标准,却依赖于纯粹实践理性。康德把这一现象称为“方法的悖论”,即“善和恶的概念必须不先于道德的法则(哪怕这法则表面看来似乎必须由善恶概念提供基础),而只(正如这里也发生的那样)在这法则之后并通过它来得到规定。”如果没有相应的德性,任何能够达到幸福的功利考虑都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善。因此,实践理性的对象是通过自由而可能的结果。“对象”是借助行动而生成的诸事态,是行动自身,“自由”是指选择的自由,而不必然是指先验的自由,因为对象不必是纯粹的和自律的意志的对象,后者是先验地自由的。对于善、恶有着三种不同的含义:某些东西出于任意的目的而是善的,也可能出于实际的意图而是善的,或是出于义务性的和必要的意图而为理性存在者自身所主张。因此康德就区分了三种善的类型:即或然的善、实用的善和道德的善。由此可见,对象是一种具有特定禀赋的意志,是能够根据法则和出于对法则的敬重而行为的禀赋。道德行动的唯一目的就是守护法则的统治,任何道德行为都部分地实现这一目的。   判断力是一种将概念或规则运用于具体情形中的技艺或能力,康德认为这种才能是属于天赋智慧的,无法通过对其他规则的学习而改善,就像一个在医学上博学的人可能掌握了相当可观的理论知识,并通晓诸多规则,但唯有那些使原生的天赋获得完善的实践才能使他成为技艺精湛的医师。康德认为,考察一个人如何能说出“这张盘子是圆的”是很容易的,因为盘子的经验性概念就包含了圆这个几何概念,并且我们既能思维一个圆形又能直观一个圆形,但如果要考察一个人如何能说出“太阳晒热了石头”却很困难,因为没有任何可以从中抽象出的,并且能够外在地运用于其上的直观或材料,康德用图型法解决了此问题。对于纯粹实践判断力来讲,此法则是理性的法则,而非知性的法则,并且仅仅直观对它来说却并不充分。根据法则而发生的事件的图型对于该事件的知识来说是必要的,然而,在实践中,法则自身的图型,对于感官经验中的可能事件与并非是自然关联的法则之下的某一原因的联接仍然是必要的。模型也必须能在一切自然概念和应然概念之间充当作为中介的“第三者”。康德充分扩展了作为自然模型的含义,它被视为是通过我们在其中的行动而实现的目的王国。自然自身,而不只是其法则,被认为是一种模型或符号,然而并非是作为道德的目的王国。   在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中康德主要论述了三大悬设,即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这是达到实践理性的最高对象――至善的必要条件。作为实践理性,是从实践有条件的存在寻求实践无条件的存在,再寻求实践理性无条件的对象全体,这是一个有自然追寻自由,有自由追寻人类最终希望至善的过程。达到“至善”的途径是把道德和幸福相结合,但在现实生活中,德性和幸福往往是分离的,二者是二律背反的关系,正如“有德者未必有福,有福者不乏恶徒”。“那至上的善(作为至善的第一个条件)构成德性,反之幸福则虽然构成至善的第二个要素,但却是这样构成的,即它只是前者的那个以道德为条件的,但毕竟是必然的后果。”由此可见,只有德性才是至上的善,是至善的第一条件,而幸福只构成至善的第二要素,并且只有当它被道德制约并作为道德的必要结果时才是这一要素。德性是最终实现意向与道德律的完全适合,实现的圆满条件是灵魂不朽,即有理性者的存在及其人格的无限延续。“所以至善在实践上只有以灵魂不朽为前提才有可能,因而灵魂不朽当其与道德律不可分割地结合着时,就是纯粹实践理性的一个悬设。”幸福是实现自然与意志的全部目标之间的和谐一致,它的圆满完成要依靠上帝存在来作为至善实现的必要条件,唯有上帝才能够赏罚分明,能够掌握德性和幸福之间最恰当的比例。康德把神的存在当作人的道德自由所需要的手段,而不是要把人当作上帝的奴仆,唯有人才是自然万物的主人。人只是因为自身生活的需要才在主观上假定有一位上帝。至善存在必有三大悬设,但意志自由式至善的充分条件,灵魂不朽和上帝存有是至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意志自由条件下至善才是可能的实践对象,只有依附于自由之上的灵魂不朽和上帝存有才具有客观的实在性。   3总结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论中指出:“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星空宇宙,广阔无垠,浩瀚无边,在沧海茫茫之中,人只不过是一叶扁舟,无足轻重。把绝对命令作为道德法则,把至善作为必然要求善,把德性作为先验的自由,必然要求与人世间的幸福相匹配。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人达到了绝对的自由,但那只是一种希望,它却依赖于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两个设定。自由只是一种希望,这区别于唯理论所认为的自由必然实现,也不同于经验论所说的完全否定绝对自由,而是让自由承载了新的意义,使其具有了形而上学的特点。康德拥有认识能力,能够领悟宇宙的自然法则,甚至能为自然立法,但他永远也改变不了自然存在的有限性。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理性的存在,是理性目的王国中的一员。理性为自己立法,道德法则是意志自律。人能够顽强地抵挡自然法则的束缚与限制,遵从理性自身颁布的命令而行动。当人遵守道德法则而行动时,就摆脱了感性的束缚,具有了超越感性、超越一切自然存在之上的独特尊严。可以说,在现当代,康德道德哲学不仅没有凋谢,反而继续影响着道德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谁能说一下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1.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批判哲学的创始人。哲学体系: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思想: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相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 伦理学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法的形而上学原理》、《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论优美感与崇高感》、《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实用人类学》等2.黑格尔:(1770-1831)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发展了辩证法并影响了马克思。哲学体系概述:创立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他的哲学的基本的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论(亦称“思有同一说”),精神运动的辩证法以及发展过程的正反合三段式。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作品封面(5张)一独立主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与基础,它的辩证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他的哲学是对三个阶段的描述,因而相应地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组成。逻辑学是“研究观念(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将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当做思维的规律加以阐明,在概念的辩证法中,他猜测到了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法。自然哲学是“研究观念他在或外在化的科学”,他以幻想代替事实,发表了一些错误理论,但他也提出了合理的思想。精神哲学是“研究观念由他在回复到自身的科学”,他提出了社会政治、伦理、历史、美学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并试图找出贯穿在历史各方面的发展线索。在美学上,提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以及理性的内容对艺术的重要意义。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思想: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 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包括《小逻辑》、《自然哲学》、 《精神哲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哲学讲演录》等。

谁是批判哲学的奠基人?

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强烈震撼了欧洲教会和君主的封建统治基础。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在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卢梭等一批资产阶级启蒙主义者,全面反对教会传统,提倡民主自由,号召人的解放。在当时,德国仍然处于封建君主割据的状态之中,相对较为落后,但是富有思辨传统的德国思想家却在全欧洲发起了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它以彻底批判的态度清算一切旧哲学,重新考察人所面对的一切问题,并把启蒙精神最终建设为一种崇高的哲学原则。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便是这场思想革命的发起者与奠基者。1724年4月,伊曼努尔·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父亲是个皮匠,母亲虔诚信教。8岁时,他进入本城的腓特烈公学,开始对古典主义作品产生浓厚兴趣。16岁,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哲学系,在他的老师克努村的影响下,他接触到了牛顿的学术思想。大学毕业后,因家境不好,他担任了近10年的家庭教师。1755年,他答辩论文《论火》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开始担任哥尼斯堡大学的“编外讲师”。这一时期,他发表了大量学术论著,提出了自己富有创造性的宇宙自然观。康德教授过许多科目,如逻辑学、形而上学、数学、自然史、人类学等,他知识的渊博和思想的深邃使他的讲课非常出名。1770年,他成了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正教授。此后十余年,康德很少发表论著,长期沉浸在默默的思索之中。而于1780年开始,康德连续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1年)3大论著和《道德形而上学》等十余篇其他著作。三大批判是哲学史上的光辉典籍,它形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高峰,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地震般的影响,他的论敌称他“破坏了一切”。批判哲学使康德在全欧洲享有了崇高的声望,而教会则对他感到惶恐和憎恨,一再禁止康德发表有关神学的言论。康德毕生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从未离开过哥尼斯堡。他的生活作息极其规律刻板,以至于哥尼斯堡人每天都可以按他的日常活动对表。晚年,从不停止思索的康德致力于从自然界的形而上学到物理学的过渡的写作,但未能完成。1804年2月,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结束了自己的毕生使命,全城的人都为这位可敬的老人送葬,而教会一个人也没来。在哲学史上,人们一般以1770年为界,把康德的思想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的核心思想是他的宇宙自然观。在《宇宙发展史概论》等著作中,他着重提出了潮汐延缓地球自转假说和宇宙演化的原始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发展变化的物质演化过程,一切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力相互作用演化的结果。在当时,这是“自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马克思语),天体世界一直是宗教神学任意解释的禁区,但是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的领域“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马克思语)。康德站在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将辩证法引入宇宙发展学说之中,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同时贯彻了明确的尊崇科学和理性的启蒙精神。1769年是康德哲学思想发展的关键一年。由于受英国经验主义影响,特别是省察到休谟所提的有关因果联系有无必然性问题的重要意义,他从莱布尼茨一沃尔夫学派哲学的“独断的美梦”中猛醒过来。开始从“前批判时期”向“批判时期”过渡。1770年,康德担任教授职务的答辩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标志着他批判时代的到来。《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分别从认识论(真)、伦理学(善)、美学和目的论(美)三方面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理论大厦。《纯粹理性批判》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确立了人的认识能力构成和认识的范围、条件和界限,得到了先验的结论。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阐述了道德与理性的关系,他认为,在实践理性和感性欲望的斗争中,实践理性是主导的方面,没有实践理性,就不会有斗争,也不会有“应该”。实践理性就是善良意志。《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分别考察了科学知识和道德实践的内在理性特质,但是,理性本是一体,它们最终应是统一的。这个任务由《判断力批判》来完成,它形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最高峰。科学和自由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两面旗帜,这两面旗帜都以理性作为共同根据。康德的先验唯心论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论证数学、自然科学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尽管基本上遵循的是唯心主义路线,但反对休谟的怀疑论,捍卫科学,打击神学,以及对理性的能动性和自由所作的深刻探索,却显示了康德哲学的启蒙性质。尽管康德的自由抽象无力,但是,这却是德国人民的正义呼声的一种反映。康德认为自由思想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责任;言论自由是人民的神圣权利,不能受限制,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康德为言论自由而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教会。在《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中,他坚持把宗教归结为道德,认为从道德本身看,有实践理性已经足够,无须宗教。只是为了实现“至善”,才需要设想一个道德世界的主宰。所以他认为,启蒙的重点应是宗教的启蒙。康德的哲学思想是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德国的特殊表现,高度的思辨性是这种思想的一个特征。思辨性易于同现实保持距离,所以当这种思想涉及市民资产阶级的现实政治要求时,必定是软弱无力的。另一方面,思辨性却是深入思考问题的重要条件。康德哲学对后世的影响是双重的。对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他是德国哲学革命的先驱,起了积极的发动作用。但是,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利用康德哲学的思辨性的崇高理想来对付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时出现了“回到康德”以至“要了解康德,必须超过康德”的呼声,目的是从彻底唯心主义立场解释康德。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新康德主义者都是这样出现的。19世纪末,意志主义者、不同流派的实证主义者也都接受了康德哲学的一定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对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进行过揭露和评论。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对康德哲学更作了系统的分析批判。近几十年来,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界仍是研究的重要科目,具有很大影响。康德,这位德国哲学革命的开创者、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他终生未婚,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极有规律的生活。他的简朴的生活,诚实笃信的品质,以及仁慈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他那融真、善、美于一体的“批判哲学”,一起造就了他那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品格,使他成为当时哲学家的典范。

康德哲学名言

康德哲学名言99句   康德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康德哲学名言,希望喜欢!   1.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2.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3.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思索得越久,就越是对它充满赞叹和敬畏:那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4.所谓宗教,就是把我们的义务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的命令   5.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6.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7.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8.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9.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10.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11.所谓的宗教,是指我们的一切义务都要当做上帝的命令而言。   12.谁只有按照别人的选择才能幸福,他是理应感到不幸的。因为,他怎么能担保他的强有力邻人在对于选择的判断将会与他自己的判断相一致呢?   13.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14.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15.只要你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尊敬。   16.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17.如果竭尽自己最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   18.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19.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u2026u2026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20.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21.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观念,一面使我们从头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同它有欠符合,并因些挫抑了我们的自负心,同时却使我们明白地看出了我们的天性的崇高;这个观念就是在极平常的人类理性方面也是自然发生、显而易见的。凡稍知廉耻的人不是有时会发现,他原来可以撒一次无伤大雅的谎,以便摆脱某种可厌之举。甚或为其可爱可敬的友人求得某种利益,可是他却仅仅因为害怕暗自鄙弃,而毕竟不曾撒谎吗?一个正直的人只要废弃职责,原可摆脱某种惨境,而其所以能够不辞辛苦,坚持下去,不是由于他自觉到这样才可以身作则,维护人的尊严,加以尊崇,才可以   22.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23.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24.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25.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26.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27.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   28.天才是自创法则的`人。   29.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30.Only two things in this world so that our souls are deeply shocked First, 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our brilliant stars overhead, First, our hearts lofty moral laws. 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31.三样东西助于缓解生命的劳累:希望,微笑和睡眠。   32.只有当两个人将自己完全交给对方,而不是仅仅将自己性能力的使用交给对方时,性行为才不是对象化的。只有当伴侣双方互相分享他们“无论好坏以及各方面的人、身体和灵魂”时,他们的性行为才能导致“一种人与人的联合”。   33.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34.人有两种敬畏,一个是头顶无限的星空,另一个是内心无限的思想。   35.这些命令要么单只考虑到结果及其充分性,来规定有理性的存在者的、作为起作用的原因的原因性的哪儿些条件,要么只规定意志,不管它是否足以达到效果。前者将会是假言命令,并只包含熟巧的规范;反之,后者则将是定言的,并且将是唯一的实践法则。所以准则虽然是一些原理,但并不是命令,但命令本身如果是有条件的,就是说,如果它们不是把意志绝对地作为意志来规定,而只是考虑到某种被欲求的结果来规定,即如果只是些假言命令,那么它们虽然是实践的规范,却绝不是实践的法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36.“我们所确信深知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终究会死去。” 作为死亡,似乎是从看到其他事物的消亡中得到的经验。 然而这个命题确是一个必然的命题。 然而或许会有人说,类似于以诺那样的人到底存不存在什么的吧,所以终究这还是一个所谓“还没有发现例外”的经验判断吧。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37.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他的时代,他的美德和伟大却属于自己。   38.贪是人类内心对外界无止境的欲望。   39.至于逻辑学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它具有这种长处却仅仅得益于自己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它有权利、甚至有义务抽掉知识的一切客体和区别,从而在它里面知性除了自己本身及其形式之外,不和任何别的东西打交道。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40.形而上学的真正路径不是跟杂乱无边的经验对象打交道,而是从理性本身出发,并且至于理性本身产生对话。这才是形而上学的根基,不可拔除。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41.视其为真,或者判断的主观有效性,在于确信(它同时又是客观有效的)的关系中有如下三个层次:意见、信念和知识。意见是一种被意识到既在主观上、又在客观上都不充分的视其为真。如果视其为真只是在主观上充分,同时却被看做在客观上是不充分的,那么它就叫做信念。最后,主观和客观上都是充分的那种视其为真就叫做知识。 读书的乐趣之一就是发现你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偶尔想到了一起。早在读纯批之前很久我就想到了知识和意见的...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42.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的,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的崇高道德法则。   43.男人是容易被考察的,女人却并不泄露自己的秘密。出处:《人类学》   44.能够正好人们心灵的有两个,一个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45.美是道德的象征。   46.启蒙就是人从他咎由自取的受监护状态走出。受监护状态就是没有他人的指导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理智的状态。如果这种受监护状态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缺乏无须他人指导而使用自己的理智的决心和勇气,则它就是咎由自取的。因此,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智!   47.时间是作为一切直观之基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表象。人们尽管完全可以从时间中除去显象,但就一般显象而言却不能取消时间自身。因此,时间是先天地被给予的。惟有在时间中,显象的一切现实性才是可能的。这些显象全都可以去掉,但时间自身(作为显象的可能性的普遍条件)却不能被取消。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48.“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出处:《判断力批判》   49.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50.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51.道德底原则必然是一项定言令式.出处:《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   52.美最忌讳的是使人反感,而和崇高相去甚远的是令人失笑。因此男人最痛苦的是你说他无能,女人最讨厌你说她丑陋。出处:《美与崇高的论述》   53.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并不因此就是从经验中发源的经验知识,是我们所接受的印象和我们固有认识能力的一个复合物。 先天的知识:不依赖于经验的,完全不依赖于经验的,即所谓“纯粹的”。 之前的形而上学多是独断论,无中生有的,康德的目的在于厘清理性的范围、规则、界限,使形而上学走上一条靠谱的道路。胡塞尔的现象学是更进一步的推进吧?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54.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55.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56.直观在主体中作为主体的形式性状,主体受到客体的刺激,由此获得客体给予的直接表象,这也就是“直观”,也就是外感官的一般形式。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57.Freedom is not letting you do whatever you wanna but teaching you not to do the things you don"t wanna do.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58.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能力(接受能力),就叫作感性。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59.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   60.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61.世界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   62.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63.在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64.时间的无限性无非意味着:时间一切确定的长短都惟有通过对惟一的作为基础的一个时间的限制才是可能的。因此,时间这一源始的表象必须不受限制地被给予。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65.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必须是真的,但是他没有必要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   66.知识分子是敢于在一切公共场合运用理性的人。   67.因为自己的幸福虽然是一个所有人(由于其本性的冲动)都具有的目的,但这个目的却永远不能被视为义务而不自相矛盾。每个人不可避免地已经自动想要的东西,就不属于义务的概念;因为义务是强制具有一个不乐意采纳的目的。所以,说人有义务全力促成其自己的幸福,是自相矛盾的。-出处:《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   68.经验虽然告诉我们某物是如此这般的状况,但并不告诉我们它不能是另外的状况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69.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Since I have already embarked on this path, then, nothing should prevent me to go down this road.   70.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出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71.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微笑。   72.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73.“当道德惩罚不再有效时,人们才付诸身体性惩罚,但是良好的品格却不可能通过它来造就。”   74.滑稽是预期与后果的严重失衡。   75.对实践更改的最高原理的阐述现在已经作出了,也就是说,首先指明了它包含什么,即它是完全先天地、不依赖于经验性原则而独立存在的,其次指明了它在什么地方与其它一切实践原理区别开来。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76.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他却离我而去   77.时间不是以某种方式从经验抽象出的经验性概念。因为如果时间的表象不先天地作为基础,则同时或者相继都甚至不会进入知觉。惟有以时间的表象为前提条件,人们才能表象:一些东西存在于同一个时间中(同时)或者存在于不同的时间中(相继)。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78.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我一想起来便心生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79.一个人没有信心,第二天都不想起床。   80.有两件事情,越是对它们一再并且持续地沉思默想,就会满怀著不断更新并且不断增长的赞颂和敬畏,即: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81.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通常只是让他们适应当前的世界——即使它是个堕落的世界。这是中国不少父母的真实写照。后代延续和苟活,具有动物进化的意义,但作为人仅有此追求未免太不像人样子。生孩子只为奴隶主作添头,这样的父母不配说爱自己的孩子。   82.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83.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   84.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   85.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   86.哲学的义务是,去除因误解而生的幻想。   87.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这是无可置疑的;因为认识能力受到激发而行动,如果这不是由于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方面由自己造成表象,另一方面使我们的知性行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联结起来或者分离开来,并这样把感性印象的原始材料加工成叫做经验的对象的知识,那又是由于什么呢?因此在时间上,我们没有任何知识先行于经验,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88.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89.理性的批判最终必然导致科学,与此相反,理性不经批判的独断应用则会导向无根据的、人们可以用同样明显的截然相反的主张与之对立的主张,从而导致怀疑论。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90.敬畏头顶的星空,但对心中的道德不以为然   91.我所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92.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   93.时间不是推理概念,或是人们所说是普遍概念,而是感性直观的一种纯形式。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94.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为一种道德的性质成为搬运率直之心的物质   95.形而上学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知识,它完全超越了经验的教导,确切地说凭借的仅仅是概念(不像数学凭借的是将概念运用于直观),因而在这里理性自己是它自己的学生;尽管形而上学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为古老,而且即使其余的科学统统在一场毁灭一切的野蛮之深渊中被完全吞噬,它也会留存下来,但迄今为止命运还不曾如此惠顾它,使它能够选取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96.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increasing wonder and awe, the more often and the more intensely the mind of thought is drawn to them: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97.美,是没有目的的快乐。   98.自律原则是唯一的道德原则.出处:《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   99.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

后门别棍的社会价值及其它的哲学理论?

后门 是除了正门以外的备用门,使用不是很频繁。后门放上棍子 从潜意识上说明你对你现在生活的环境缺乏安全感 你的安全意思比正常人偏高 时刻提防着周围的环境 幻想灾难将要发生于身边 这种防范意识若是过于强力就会有强迫症的初期表现 。你渴望别人来了解你 去接近你 但是又害怕陌生人的接近 是内心矛盾的一种体现。 反正我是把我所知道的所有上档次的名词都用上了 。

吉林大学哲学考研:初试和复试该如何准备?

哲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哲学学士学位。哲学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以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又对具体学科进行理论指导。吉林大学哲学考研初试和复试分别该如何准备,如何复习?下面跟随猎考考研一起来详细看一下吧~为大家总结各院校哲学考研初试和复试备考方法详细汇总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初试1、哲学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610哲学综合;801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2、哲学研究方向以及招生人数:(不包括推免生)学院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101)哲学社会学院(00)不区分研究方向16(00)不区分研究方向3(00)不区分研究方向8(00)不区分研究方向2(00)不区分研究方向2(00)不区分研究方向13、哲学分数线:近几年分数线汇总吉林大学最新考研复试分数线查看详情吉林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汇总查看详情4、吉林大学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关注吉林大学哲学考研报考条件、报考日程、联系方式、学制、费用 | 考研有哪些专业招生、各招多少人、考哪些科目等事项:详见吉林大学5、吉林大学考研大纲:关注吉林大学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信息:详见吉林大学(二)复试1.复试公告吉林各大研招院校2021考研复试公告汇总2.复试如何备考考研复试英语查看详情考研复试礼仪查看详情考研复试面试注意事项查看详情考研复试-哲学-专业复习查看详情3.复试考核内容复试包括专业综合测试、外国语测试和思想政治素质与 品德考核三部分。专业综合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科 研创新潜质等,采取口头作答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查内容可参考院校公布的复试笔试科目。外国语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听说能力。4.资格审查材料:1.有效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2.复试考生资格审查单3.诚信复试承诺书4.大学成绩单(应届生提供);5.学历证书(往届生提供);6.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提供);7.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往届生提供);8.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调查表备注:【境外学历考生】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书;【自考本科届时可毕业考生】还需提供自学考试考籍表等相关证明。为同学们准备了《22考研全年备考规划》,从基础择校到各学科备考,从干货分享到直播解读,应有尽有!点击领取>>以上就是猎考小编整理的“吉林大学哲学考研:初试和复试该如何准备?”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对正在备考2022考研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考研知识,欢迎关注猎考考研指南频道。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梦幻模拟战攻略_《梦幻模拟战》转动的哲学是什么 转动的哲学玩法攻略

  梦幻模拟战转动的哲学怎么玩,转动的哲学玩法攻略。有许多玩家不知道该怎么玩转动的哲学,那么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1、酷爱健身的兄贵给所有指挥官带来了转动的福利!   2、活动开启后,每个指挥官都会获得一次免费转动的机会!   3、每抽必中,绝不重复!抽取10次,即可获得全部奖品!   4、每次转动所消耗的圣魔晶数量分别为:   第一次抽奖:免费   第二次抽奖:50圣魔晶   第三次抽奖:100圣魔晶   第四次抽奖:200圣魔晶   第五次抽奖:300圣魔晶   第六次抽奖:400圣魔晶   第七次抽奖:500圣魔晶   第八次抽奖:600圣魔晶   第九次抽奖:800圣魔晶   第十次抽奖:1000圣魔晶。   5、获得的奖品直接将会直接加入你的背包,请注意查收。   值不值得   不值得,因为如果你是想要大奖的话,基本上都是要抽10次的,直接抽取到皮肤的小伙伴,目前我还没有听说过。   所以你一共需要花费3950圣魔晶,也就是一个648+128+30元。   总结   土豪建议抽,还有SSR的饰品可以拿,平民玩家拿个免费次数玩一下就够了。   当然了,土豪的话无所谓,必定能得到一个英雄的皮肤,还是雪梨大美女的,肯定要抽啊。平民就不要抽了,抽不起。   以上就是我带来的梦幻模拟战转动的哲学玩法攻略,伙伴们都了解了吗?   更多相关资讯攻略请关注:梦幻模拟战专题   >>>>《梦幻模拟战》协力战光辉的教导怎么样 光辉的教导关卡过关攻略   >>>>《梦幻模拟战》战士怎么样 战士怎么培养

《投资哲学保守主义的智慧之灯》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投资哲学》(刘军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BizIiiYdGXrdZA_1rH-RA 提取码: 1cpq书名:投资哲学作者:刘军宁豆瓣评分:7.3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份:2015-5内容简介:货币日渐失序的今天,金钱的购买力愈来愈低;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面对混沌的经济局势,人人都说要懂得投资理财,但是投资方法千万种。究竟如何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什么样的投资智慧才是投资者真正需要的?投资哲学是每一位投资者的必修课。《投资哲学》是中国本土首部关于投资哲学的著作,论述了投资背后的哲学理念,投资的道德基础。作者从保守主义出发阐述了他对价值的看法,对人性的看法,对市场的看法,对风险的看法,对投资自身的看法等等。越追求卓越的投资者越需要卓越的投资哲学,这比投资者的专业技能更重要。没有正确的投资哲学,就不能有成功的投资。投资哲学是关于投资的最高智慧!投资哲学是指导投资决策的一般方法,通常由一组基本信念和指导原则组成。投资哲学既是抽象的,也是实用的,它提供指导人们投资的基本原则。严肃的投资者都需要投资哲学,因为投资哲学对投资的成功很重要。投资哲学是防止投资者在投资中迷路的指北针,是帮助投资者避开障碍与陷阱的智慧之灯,是通向投资成功与自我实现的精神地图。没有正确的投资哲学,就不能有成功的投资。无视它,就要付出代价!作者简介:刘军宁,1961年生,安徽人,北京大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搜狐财经特约撰稿人,著有《保守主义》。

一个哲学问题(关于外星人)

看你怎么辨别了如同印度圣雄甘地所说的那样:“真理不会因为没有人识得而变成谬误。”总有一天,雷尔利安哲学成为主流哲学:“人类的未来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为有使命等着雷尔利安,所以他要经常说些让常人无法接受的哲学来让羊群远离。怀疑主义通常与攻击性是携手同行的 先知雷尔曾被耶洛因交待将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奇迹”证据,来说服质疑者,那时人们自然也会去跟随,但是现在需要的是有意识的雷尔人。我们不会在公开场合下提供给您帮助,也不会为您提供任何证据给那些质疑者,因为!雷尔弥勒常说,宁可减掉雷尔运动成员总数的一半,留下真正的雷尔利安,也不愿让会员数增加一倍但总体缺乏团结和意识。该走的就让他们走,我心自知就好,如果我们雷尔运动是邪教早就自我毁灭啦。无论什么事物都要经过世人的眼,好与坏是并存的,不要在意网上诽傍,就像大浪淘沙一样,留下来经过磨砺和锤炼的才是真金。为了不要那么多意识不高的人加入,他经常要让自己传达的哲学更具革命性,让没有自己判断的人不敢加入。我们的哲学之所以不被大众接受正说明了我们的超越现在的旧意识,具有救世的意义。雷尔弥勒说,如果现在太多人加入进来,反而要警惕是不是变成旧意识了,怀疑主义通常与攻击性是携手同行的。聪明人将会相信您,但真理就在您的手中。向全世界传播这些讯息,不要灰心任何事情都有人说是和不是

谁提出了交往理性的哲学观念

交往理性是德国哈贝马斯提出的。指隐含在人类言语结构中并由所有能言谈者共享的理性。在传统的标准理性观看来,理性只有一个维度,它涉及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成为思想和单个主体行为的中心。与此不同,交往理性是双维度的,涉及不同言谈者之间的对话关系。传统理性观通过我们关于对象的知识范式表现出来,而交往理性则在主体间相互理解的范式中被表达;这些主体能够说话和行动,处于对一个非自我中心化的世界的理解之中。它是生活世界(life-world)的理性,关注可靠主张的主体间性。它的有效性领域相应于人类言语的领域。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理性观是交往行为的基础。他称交往行为代替策略行为的过程为“交往理性化”。概念理解:哈贝马斯认为,相互理解是交往行动的核心,而语言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交往行为是一种“主体—主体”遵循有效性规范,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的社会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简言之,劳动偏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征服与顺从的关系,交往偏重的是人与人的理解和取信的关系。

交往理性是谁提出的哲学观念

交往理性是:哈贝马斯提出的哲学观念。交往理性是德国哈贝马斯用语。指隐含在人类言语结构中并由所有能言谈者共享的理性。作者哈贝马斯简介:对于目的论行动、规范行动、戏剧行动的悉心考察,哈贝马斯相信,只有综合、统一这三者才能消除它们各自对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偏执所带来的片面性,而获得对人类社会交往行为的完整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只有以语言为媒介兼容并蓄目的论行动的真实性、有效性,规范行动的正确性与戏剧行动的确实性和可领会性,才能发掘并确定一种新型的现实的社会交往行动,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出方向,带来福祗,而不是流于一般的批判、反思。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的提出,针对的核心是工具理性的批判。和其他学者不同,哈贝马斯把工具理性看作是一个更广范围的理性概念的一部分,把工具理性的扩展看作是作为整个社会现代化过程之核心的理性化过程的一部分。一方面,哈贝马斯提出了一个比工具理性范围更广的理性概念,即交往理性概念。另一方面,哈贝马斯把工具理性当作是交往理性这个全方位的理性概念的内在向度之一。

哈贝马斯将以下哪一位哲学家定为现代性哲学的源头:()

哈贝马斯将以下哪一位哲学家定为现代性哲学的源头:() A.托勒密 B.柏拉图 C.笛卡尔 D.黑格尔 正确答案:D

交往理性是谁提出的哲学观念

交往理性是德国哈贝马斯提出的。指隐含在人类言语结构中并由所有能言谈者共享的理性。在传统的标准理性观看来,理性只有一个维度,它涉及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成为思想和单个主体行为的中心。与此不同,交往理性是双维度的,涉及不同言谈者之间的对话关系。传统理性观通过我们关于对象的知识范式表现出来,而交往理性则在主体间相互理解的范式中被表达;这些主体能够说话和行动,处于对一个非自我中心化的世界的理解之中。它是生活世界(life-world)的理性,关注可靠主张的主体间性。它的有效性领域相应于人类言语的领域。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理性观是交往行为的基础。他称交往行为代替策略行为的过程为“交往理性化”。概念理解:哈贝马斯认为,相互理解是交往行动的核心,而语言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交往行为是一种“主体—主体”遵循有效性规范,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的社会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简言之,劳动偏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征服与顺从的关系,交往偏重的是人与人的理解和取信的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交往在现时代条件下,应该被赋予更为重要的价值表示和地位,因为劳动虽然也包含着人与人的关系,但其主导取向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生产力的提高为尺度的。而就人自身的发展来说,平等互信的交往和沟通是具有更为深远和高尚的人本主义价值,一定程度上暗合了人类是社会进步的方向。

哈贝马斯(德国作家、哲学家)详细资料大全

尤尔根·哈贝马斯(德文原名:Jürgen Habermas,公元1929年6月18日—),德国作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出生于杜塞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论谢林思想中的矛盾》。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尤尔根·哈贝马斯 外文名 :Jürgen Habermas(德文原名) 国籍 :德国 民族 :日耳曼族 出生地 :德国科隆 出生日期 :公元1929年6月18日 职业 :作家、学者 毕业院校 :哥廷根大学、苏黎士大学、波恩大学 主要成就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 代表作品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理论和实践》 、《知识和人类旨趣》、《交往行为理论》 学历 :博士 获奖 :2015年克鲁格奖 性别 :男 人物简介,人物经历,贡献,论点,观点,著作,阶段,思想,评价,交往行为理论,普遍主义思想,获奖, 人物简介 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1994年荣休。他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 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威尔比把他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物经历 1929年6月18日生于杜塞道夫。童年因腭裂接受手术。他在自传演讲中说:“1945年之后,,大门被打开了,我们知道了表现主义艺术、卡夫卡、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知道了用英语写作的世界文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法国左翼天主教义,知道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还有约翰·杜威(John Dewey),他的学生对德国的再教育影响深远。同时期的电影也传递给我们许多振奋人心的信息。现代主义的解放精神和革命精神通过孟德里安(Mondrian)的建构主义绘画、包浩斯(Bauhaus)建筑学派的几何风格和丝毫也不妥协的工业造型得到了充分的视觉展现。” 哈贝马斯成长于纳粹德国时期,直到50年代末期才变得激进起来。他当过阿多诺的助手,并且三进两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中心”。早年即以批判理论扬名德国哲学界,在理论上他继承了德国理性主义的伟大传统,认识到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学说对于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并且对维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也曾深入吸收。1961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获大学教授资格,任教于海德堡大学。1964~1971年在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和社会学教授,并协助阿多诺指导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1972年,他转入西德施塔恩贝格的麦克斯·普朗克协会,任普朗克科学技术世界生存条件研究所两位所长之一。后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1994年荣休。 贡献 尤尔根·哈贝马斯所作的最基本的贡献有以下这些: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和瓦解所进行的历史探讨(尤·哈贝马斯:《公开活动的结构变化》,1962年德文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地位所进行的考察(尤·哈贝马斯:《知识与人的利益》(1968),1971年英文版),为批判理论制订一种哲学框架(《理论与实践》(1963),1974年英文版;《走向合理的社会》(1968),1970年英文版),对行动理论的发展(《交往的理论》,1981年德文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的类型所进行的分析(《合法性的危机》),以及对社会进化论的重新建设。 论点 社会学基本理论观点 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理性化进程主要表现为技术理性的发展和在各个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然而技术理性本身无法解决生活世界的价值观问题,因此哈贝马斯提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试图通过沟通行为的理性化进程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诸多危机。其理论因而被称为“沟通行动理论”。 观点 哈贝马斯认为知识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三种旨趣(利益),相应也有三类知识,否认历史一解释知识、经验一分析知识和技术控制旨趣的统治地位,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为了克服动机危机和信任危机,批判理论必须重视互动过程和沟通过程,只有通过沟通行动才有可能把人类从被统治中解放出来。哈贝马斯的知识旨趣说、技术统治论和沟通行动论等学说,作为综合的社会批判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者称,“哈贝马斯与霍克海默之间围绕着对‘经验与规范"以及‘革命"的理解所展开的冲突,只是社会研究所内部诸多矛盾中的一个,仅仅是由于他们二人分别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两代人的代表才显得格外引人注意。除了他们之间的代际冲突之外,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同辈人之间也是摩擦不断,矛盾重重,先是有:霍克海默与弗洛姆之间围绕着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直至最终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基希海默(Otto Kirchheimer)和诺曼(Franz Neumann)等人关于‘权威国家"的法哲学理论,在霍克海默为社会研究所拟订的总体研究计画中一直被排挤在边缘地位(据说被排挤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概念和霍克海默的好友波洛克的研究兴趣有所牴牾),默默无闻,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马尔库塞的激进主义哲学则完全背离了法兰克福学派原初的‘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的理论前提等。” 著作 哈贝马斯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著述丰富,迄今有数十部著作问世,主要代表作包括:《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理论和实践》、《知识和人类旨趣》、《技术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社会科学的逻辑》、《合法性危机》、《文化与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沟通与社会进化》、《沟通行动理论》、《真理与论证》、《包容他者》、《事实与价值》、《认识与兴趣》、《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交往行为理论》、《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后形上学思想》等。 阶段 1、前交往期(1959-1968) 研究主题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历史分析以及认识论的历史重建。哈贝马斯通过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批判科学的概念。 2、交往期(1969-1981) 哈贝马斯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入手,初步完成了其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的建立。 3、后交往期(1982-1989) 这期间,哈贝马斯主要致力于对现代性范畴的历史清理和形上学思想的批判,用以抵抗后现代主义和阐述一种建立在语言学转向基础上的“后形上学思想”,从纵向(思想史)和横向(形上学批判)的角度,对交往行为理论进行元论证。 4、反思期(1990-2000)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哈贝马斯开始有意识地把交往行为理论向政治哲学和法哲学领域推进,通过对自由主义政治要领以及社群主义政治要领的批判,主张建立一种新型的话语政治模式,提倡用程式主义来重建民主制度。 思想 哈贝马斯的思想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是论战性。哈贝马斯进入学术领域后,便不断向各种不同的思想路线提出挑战,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学术论争。值得重视的有:与波普尔、伽达默尔等的方法论之争;与福科的现代性之争;与亨利希的形上学之争;与诺尔特等的历史学之争;与鲁曼的社会理论之争、与罗尔斯的规范民主之争、与斯洛特迪杰克的基因技术之争等。 2. 其次是综合性。哈贝马斯是一位杰出的综合大师,他把不同的思想路线、理论范畴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精神路线、理论范畴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的综合、对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传统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综合、对於哲学先验主义与哲学经验主义的综合等。 3. 再者是体系性。哈贝马斯十分重视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长期以来,他逐步从方法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社会学、美学、政治学、法学等角度,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试图从规范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加以系统重建。 4. 最后还有实践性。哈贝马斯虽然是一位学院派思想家,但十分看重自身思想的实践性。从1968年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开始,哈贝马斯在德国的政治实践领域一直都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比如,在1998年德国大选中,哈贝马斯在关键时刻曾为社会民主党大造舆信纸,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哈贝马斯曾率领自己的弟子,与以时任黑森州环境部长的菲舍尔(现任德国外长)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组成政治俱乐部,定期举行政治沙龙,从政治哲学的高度讨论重大内政与外交问题,为菲舍尔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学理基础,比如菲舍尔关于欧盟改革的一揽子建议与哈贝马斯的话语政治模式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哈贝马斯的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在我国学术界有着不小的影响。迄今,我国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哈贝马斯著作主要有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哈贝马斯文集》(六卷本)、三联书店的《交往行为理论》以及《事实与价值》、译林出版社的《后形上学思想》、学林出版社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和《认识与兴趣》等。 不容否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作为一种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确存在着普遍主义、折中主义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做深入的分析和批判。但哈贝马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尝试,特别是他把经典马克思主义学说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尝试,值得我们予以认真关注,比如,他对于晚期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的透彻分析、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对于民族国家范畴的历史梳理,以及对于全球化语境下民主制度的安排和公民资格的确认等的严肃思考,都是十分富有启发意义的。 评价 尽管他所从事的业务跟法兰克福学派是重复的,但他的思想却在一种跟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阿多尔诺、霍克海默、马尔库塞)所采用的迥然不同的框架中发展起来。例如,阿多尔诺认为认识和价值是没有最终的基础的,而哈贝马斯则坚持认为基础的问题(也就是为批判理论提供可靠的、标准的根据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他并且还很关心批判理论的哲学支柱的发展。这就牵涉到重新建设古典希腊哲学和德国哲学的若干中心命题,真理与道义的不可分割性,事实与价值的不可分割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不可分割性。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这样一个框架结构,它能够兼收并蓄社会科学研究中许许多多显然是互相匹敌的方法,其中包括意识形态批判,行动理论,社会制度分析以及进化理论等等。 对于哈贝马斯来说,重新制订批判理论的必要性是由于20世纪历史的发展进程所决定的。俄国革命蜕化为史达林主义,民众性革命迄今在西方的失败,无产阶级民众没有革命的阶级觉悟,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常性的瓦解——不是变成决定论的、客观主义的科学就是沦为一种悲观主义的文化批判,这一切,都被哈贝马斯看作是现时代的重要特征。此外,他还断言,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发生许多根本的变化。国家干预在加强,市场得到维护并复原,资本主义变得越来越有组织,工具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仅仅是指采取适当的手段来达到预定的目的)和官僚机构威胁著“公共领域”(指政治生活由公民公开进行讨论这一领域),以及新型的危机倾向正威胁著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合法性。 为了对付这些问题,哈贝马斯发展了一种理论方针,一种可以跟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形形 *** 的学科进行联系的方针。截至目前为止他所作的最基本的贡献有以下这些: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和瓦解所进行的历史探讨,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地位所进行的考察,为批判理论制订一种哲学框架,对行动理论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的类型所进行的分析,以及对社会进化论的重新建设。 交往行为理论 1981年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规范基础”,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转型问题。 法兰克福学派的弱点 哈贝马斯认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主要有三大弱点:第一,它未能认真对待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成果,并拒绝用它来丰富自己的理论,沉醉于工具理性批判之中,拘泥于文化与意识形态批判,而没有对这个复杂的现实社会进行经验分析。因而,这种批判对社会经验研究的贡献微乎其微。第二,它未能扬弃黑格尔的理性概念,仍然把理性看作是一种先验的力量,不能把握理性的真正意义。第三,它未能认真对待资本主义民主,因而不能客观评价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采取福利政策所取得的成就。他认为,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直接结果就是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资本主义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 资本主义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们的交往关系呈现出病态的状况,如交往的物质利益泛化、沟通和理解产生障碍等等。 二是交往的风险性增强。诚如贝克所言,现代社会已经处于“文明的火山口上”。吉登斯也不无中肯地指出,现代性或者说现代社会导致了风险性的增加,“如核战争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以及风险环境的扩张”等。 三是交往的空间范围不断缩小,生产、科学以及政治等主题化、分化的专业领域正逐渐形成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的专门化世界,进而吞噬着人们的交往行为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活世界。 哈贝马斯认为,整个人类生活的世界共有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社会世界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成为认识的三种兴趣各自关注的对象。其中,社会世界又包括制度世界和生活世界两种:制度世界是指那些制度化、组织化以及科层制化的世界,即现代国家机关和社会市场体系;而生活世界则是指能够开展言语沟通、追求话语共识的“尚未主题化”的“原初世界”,它包括进行话语共识的公共领域以及维持私人利益的私人领域。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间出现的矛盾,会使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因此,只有规范和重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重新回到生活世界,才能使资本主义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所以,留给哈贝马斯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构建一个理想的交往行为模式,建立他的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行动的类型 在《交往行为理论》中,他将人的行为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目的性行为。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是借助于工具理性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然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行动不但不能发挥人的主体性,反而成为压制人的手段,所以不具备合理性。 二是规范性行为。这是以行为者共同的价值取向为目标的行为,主要是体现在人们的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中的价值认同和规范遵守。 三是戏剧性行为。与培根的剧场假相相类似,他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每一个个体都要在观众或对象面前表演自己,背诵著早已准备好的“台词”让观众去领会他的“潜台词”,因此这也不是一种合理性的行为。但是社会却需要这种行为,因为它是人的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前面的三种行为或者压制人的主体性,或者使人变为一种社会化符号而异化为某种工具,因而都是不合理的行为,于是他提出了交往行为。 四是交往行动。交往行为使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作为理解他们各自行动的工具,以便使他们能够在如何有效地协调自身的行为上达成一致。它是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综合与扬弃,所以就必然是合理性的行为。 交往行为的功能 哈贝马斯认为,他的交往行为概念有四个功能:一是理解的功能,有助于把握知识;二是合作的功能,使社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社会的目标;三是社会化功能,即能够使个体认同社会规范和价值取向,从而有助于形成某种价值导向;四是社会转型功能,因为前三种功能的总目的就是要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重现资本主义国家的应有功能,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转型、结构变迁和社会进化。也正因为如此,哈贝马斯始终坚持认为现代仍然是一项“未竟事业”。 交往行为理论评价 从总体上看,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试图解决以下几个难题。 第一,它为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践提供新的视角。“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中产阶级普遍增多,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是马克思、列宁所描述的那个到处充满著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社会。那么,如何把脉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就成了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哈贝马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本质,又把这种异化的社会现象当做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他把这种异化的社会现实当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第二,它为整合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思维方式提出自己独特的解释原则。自近代笛卡儿以降,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一直受到经验论和唯理论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影响,社会学作为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也不例外。一方面,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社会学要寻求“社会事实”的客观性,然而,一切的“社会事实”又是主体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价值性。这样,如何统一主客观问题,实现主观和客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就成了社会学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哈贝马斯以“兴趣”作为逻辑起点,以那种“原初的”、“未分化的”、“尚未主题化”的“生活世界”作为解决主客二元对立的归宿,应该说有自己独到的价值。 第三,它为解决西方社会结构转型问题,避免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解放开出自己的一剂“药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现象以及出现的新情况,西方一大批社会思想家们展开了各自的思考。吉登斯从“结构二重性”出发,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贝尔坚持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迁和结构转型,他乐观地称之为“后工业社会”;利奥塔、罗蒂等人则认为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而哈贝马斯认为,要避免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公共领域结构转型中出现的异化现象,只有发挥交往理性作用,重新“回到生活世界”,以实现社会的进化。 当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依然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方法论的局限。他试图整合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二元论思维方式,可是从根本上讲,任何一个抛弃或绕开马克思的实践观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只能重新回到二元论,或者以一个新的二元论来取代原来的二元论。 二是视角基础的局限。他以兴趣作为其认识的基础,然而人的兴趣从何而来?如果对哈贝马斯的“兴趣”作一个本体论式的追问就不难发现,无论他论证得多么“完善”,他所谓的“兴趣”其实仍然不过是笛卡儿式的“天赋观念”而已。 三是理论落脚点的局限。与其说他对“资本主义的未来”充满“兴趣”,提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通过“交往行为理论”以实现“社会进化”,不如说他对重新回到“生活世界”更感“兴趣”。但是,他所谓的“生活世界”其实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乌托邦”。 普遍主义思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使冷战的国际态势成为历史, 一场迅猛而深刻的全球化变革也随之而来。这其中包括经济过程的全球化,即自由市场经济的迅速扩展;也包括政治的全球化,即以美国的自由民主观念为主导的价值观在全球的扩展。美国一直是这场全球化浪潮背后的一个主导力量。然而,市场和民主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它们虽然顺利地进入了苏联、东欧等国家的肌体,但在其他一些地区却遇到了阻碍,于是,美国的决策者转向了武装干涉。针对美国的全球主义外交政策,一些国际政治思想应运而生,其中包括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普遍主义思想。 哈贝马斯通过评述美国发动的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展现了他的普遍主义国际政治思想。哈贝马斯对这两次看起来相似的战争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他所主张的普遍主义的内涵。 1999年3月24日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后,世界舆论哗然。哈贝马斯在德国的重要报刊《时代周刊》上发表了《 *** 与人性:一场法律与道德边界上的战争》一文,明确表示自己支持这场战争。文中的基本观点是:在二十世纪末,国际社会应普遍尊重基本的人权,这是任何国家统治合法性的底线。现代国际社会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应不受民族国家主权至上的约束,以阻止大规模人道悲剧的发生。哈贝马斯认为,科索沃战争是具有合法性的。 首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虽然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但“它的干预是作为对一个被迫害的少数种族(以及少数宗教群体)的紧急救援而进行的”。也就是说,战争手段虽不可取,但在事态紧急且无其他更佳选择的情况下,它作为迫不得已的办法可视为正当。他指出,在空袭前几个月,科索沃大约有三十万人受到了残酷的杀戮、恐怖和驱赶。种种迹象表明,在南联盟进行的是对种族的清洗,而美国和欧盟中富有政治责任的成员国有义务保护阿族人的人权不受侵犯。他认可美国干涉的动机,否认战争背后有任何利益的驱动;认为南联盟严重地践踏人民的人权,国际社会可以越过其国家主权进行直接干预。 其次,他为战争提出了第二个合法性理由,即盟军的“空中打击”不同于以往的战争,“外科手术般精确的”空袭可以有效地保护平民不受伤害。然而,用这些为战争辩护显然不具说服力,因为战争必然会造成人民的苦难。此外,他还担心世界强国会以人权为借口而肆意侵犯他国内政,因此,他需要从学理上为此次战争的正当性进行求证,并阐明他所主张的人权政治前提和条件。 获奖 2015年获得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提现了怎样的哲学史观?

心,是万物之源,世间所有的善恶,快乐,憎恨,忧愁,皆是由心所控。----兰月善与恶皆是一念之差。心善的人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友好,遇到困难大家会援手;心恶的人人人憎之,恨之,会自动远离,大家躲避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帮助你呢。虽然善与恶是对比的,不能全是善,也不能全是恶,就如黑暗与光明,自然规律就是如此,但自己的心还是由自己来掌控的,又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呢?犯错的心,贵在知错能改,能回头及时;善良的心,贵在纯洁无邪,能持之以恒。人人都说人心难测,防不胜防,就连家里装了几大把的锁,还是被撬开了,家里的贵重的财物一洗如空,这就是贪心吧。而更让人愤怒的是有人为了一点钱财,不惜谋害他人性命。这种贪心的人,结果还是被法律给制裁。这又何苦呢,人生就那么短暂的几十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也带不去,为了那么一点点钱财把自己的一生都给毁了,一点都不值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爱情重重伤过的男女,往往对爱情失去了一份信任。一份爱情若不懂得经营,不懂得他的重要性,最终你会失去她。爱情要经得起风雨的吹淋,冰霜的寒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岁月的流逝。爱情不是建立在财富物质的基础上,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爱情,爱情就会给你同等的回报。爱情是包容,是信任,是关怀……同样的,在婚姻里,也要学着去包容,去信任,去经营这段来之不易的姻缘,幸福会每天随你而至。在家旁边,隔壁住了有两对夫妻,每天都要为生活的柴盐油米计算着。有一对夫妻天天脸上挂着微笑,恩恩爱爱的,令旁人羡慕不已;另一对夫妻,从早到晚争吵不断,为了一点的小事,谁也不让谁,让旁人指指点点。有天,路过,问了一对夫妻:“你们都为柴盐油米紧张地过着日子,为何还能这么开心呢”。那对夫妻说:“生活就是要用心过日子,现在已经很贫穷了,不能连心都贫穷了吧?”我想想也是,如果连心都不快乐了,那生活都成什么样了,夫妻间又怎么会恩恩爱爱呢。过了几天,我又遇到另一对夫妻,随口问道:“哥哥姐姐,你们怎么一天到晚吵过不停呢。”答曰:“自从嫁了他后(自从娶了她后)没一天好日子过。”我想,怎么会呢,没结婚以前不是整天粘在一起的吗,怎么一结婚了就了变个人似的,和前面那对夫妻刚好相反耶,人家是每天都过得那么开心,同样也要为柴米油盐奔波着。心态不同,生活就变得不一样了,换个美好的心态,认真生活吧。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哲学?

形而上学一、哲学的形而上学 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有其在哲学史中的起源。当哲学作为对知识的反思在古希腊成为知识形式以后,由于所形成的哲学决定于其思维方式的对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的理解---对追寻独立于人的客观基本存在的目的而导致对存在之形式的研究不断深入,尽管柏拉图曾告诫应注意理念的作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还是把存在归结于形式并以此使哲学集于形式化之大成,建立了持久影响西方哲学进程的古希腊哲学体系。这一把存在形式化的思想,始终推进着西方的哲学的研究,直至当代的西方哲学。把存在形式化必然把精神也作为独立的形式与之区分,这一在亚力士多德隐含着的还没有明确二元论思想,在实现了文艺复兴对上帝的否定从而使笛卡尔把存在与思维作了明确的二元分离之后,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就在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化的西方哲学中为发现存在与思维的形式并力图使之同一,就成了西方哲学家千秋百代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 当文艺复兴产生了唯理论和实证论的哲学以后,以形而上学作为区别科学的哲学形式开始使用。从此,哲学从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为形而上学,物理学也从这一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为自然科学---随着对存在的形式化的哲学不断的形式化使自然科学的形式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当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以致于当自然科学以牛顿物理学体系的成功并在之后把以进行物理实验的技术手段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时,这时,伴随着生产力的解放而带来的丰富的物质利益产生了科学主义的思想,一方面唯科学是从的价值观开始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自律的本体论困难使形而上学受到疑难。从此开始了在哲学史上不断发生的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潮和从而导致的形而上学形式的不断改变,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笛卡尔---培根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形而上学而创知性论形而上学,黑格尔在康德对知性批判的基础上反对知性论形而上学而创辩证法形而上学,当代的科学唯物主义和实证论反对一切形而上学。这说明,形而上学不断被新的形而上学的形式所更替,旧的形而上学被新的形而上学所取代,它们在变换着形而上学的形式,却无法改变自身的形而上学的本质。 西方哲学史表明,在对世界的存在有可能以实证的方法进行认识时,实证的内容和实证的形式的区别导致(知识)对存在的形式化,把存在的形式化,使亚里士多德对哲学作了相应的形式的区分,产生了形而上学的哲学形式,即把存在形式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传统。亚里士多德把对存在的形式中发生的内容的研究称为物理学,把对存在的形式自身的研究称为在物理学之后,他这种把物理学和哲学分开的方法,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形式对应于物理学的形式化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的形式上的对应,使形而上学不断接受来自于物理学的批判,也使物理学不断的接受形而上学的反思,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的这一对应下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形而上学和物理学不断从形式上完善。作为对形而上学知识形式之可能的反思,导至了形而上学形态和内容的不断变化,在不断反思物理学和力图证明形而上学对存在的证实以证明形而上学存在的必然性时,物理学本身的内容已成为不可脱离的形而上学性质。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实是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秉赋。这与任何所谓专门学术不同;那些专门学术没有一门普遍地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它们把实是切下一段来,研究这一段的质性;例如数学就在这样做。现在因为我们是在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明白地,这些必须是禀于本性的事物。若说那些搜索现存事物诸要素的人们也就在搜索基本原理,这些要素就必须是所以成其为实是的要素,而不是由以得其属性的要素。所以我们必须认清,第一原因也应当求之于实是之所以为实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12月第一版第56页)。该段论述还有另外的不同的译文:1,“有一门科学,专门研究有本身,以及有借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底月新1版第二者234页)。2,“形而上学是这样的学科,它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按其本性来说属于存在的属性”(《自然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61页)。 显然,作为存在之为存在和存在的属性是一切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但是,尽管西方哲学在古希腊哲学阶段就已明确的提出这一问题,然而,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西方哲学对这些问题的答案终结于存在形式的非确定性,从形式的存在到存在的形式的对称性与形式的存在到存在的形式的对称性破缺使西方哲学的进程得以终结。 西方哲学把对存在成为存在的形式化的不断努力和成功的解决了存在与其表现为形式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认为是科学以后,对何以存在成为形式和形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本性尤其是当存在不以形式作为存在时所产生的哲学问题使西方哲学无所适从。 这就说明了一个本质的哲学问题,存在的本性即存在的本体和人类的认识的本体论关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人类应怎样才能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存在,这是我们基于西方的形而上学对存在的形式化的终结而作出的反思。 反思的结果表明:由于对时空的理解的形式化,从而完善时空的形式化,以此自在的时空成为认识的生成关系形成对存在的形式关系,这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方法和结果。所以,不同的对时空的理解,是造成不同的形而上学的原因。以时空为意识的起点,对存在形象的形式化,和追查存在形式的基本性,以形式的不断数学分割为基础对存在进行形式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分割并形成形式之间的时空逻辑关系,这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的思辩方法。 自然科学的理想就在于不断的完善对存在的形式化和完成对形式的自恰的逻辑证明(由形式化带来的数学的不断完善和不断完善的数学加据了形式化的过程)---以寻求形式化的极限为己任。当形而上学的形式化和由形式化产生的科学从而把对形式化的证明这一任务交给科学以后,科学对存在的所能部分的形式化的成功,使科学企图把自身的形式化的形而上学基础排异,从而完全的取代形而上学,这不但使西方哲学从近现代开始据斥形而上学,而且,哲学出于对科学对存在的形式化的成就的羡慕,哲学开始充当科学的辩护士。这表现为哲学的失落和失落的哲学的有关问题,我在《哲学的失落和生态危机》一文中有所论证,在此不再多论。(见《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36页)。 存在的形式化是主体形式存在的统一结果,承认主体的存在形式,是确认主体存在的基点,以此出发,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就将哲学导入了形式化的轨道。由于存在本体的形式化,时间和空间进入了存在形式,并且,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对存在形式的支持,使存在的形式随着时空形式的主体形式的极限,存在的形式和主体的形式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认识的生成形式,作为生成形式的基本性,是把时间和空间作为把握存在的形式,即人类所经验到的存在是时空形式的存在,只能在形式的前提下理解存在,当存在不能以时空的方式表现为存在的形式时,人类把握存在的时空方式的形而上学的时空转换的存在,是人类将要完成的形而上学的哲学的终极结果。 所以,存在的形式化,是能完成形式化的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形式化的终结最终将使形式化的科学认识的终结,时空所表明的形式性将进行时空方式的形而上学还原,以时空方式的对存在进行方式的把握,人类才能最终完成对存在的认识,并使人类作为存在的主体在时空方式的自为方式中,完成自为而自在的时空形式的转换。 二、反形而上学的误区 西方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拒斥,无论现代哲学还是当代哲学都是作为区分哲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之不同以及在哲学观的变革和哲学的起点的不同时作为哲学进程的方法。以其反形而上学的形式看其本质,仅仅是哲学不同形式之间的批判,以完善哲学的形式化并使其自恰。因此在西方哲学史上有所谓的不同的形而上学的形式及其之间的批判。例如:当对知识的可靠性与否成为经笛卡尔、休谟、康德的认识论对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进行的反思时,所说明的是形式的自在性和自为性的关系,形式的客体性和形式的主体性的同一性的困难使之形式的自为和自在二元分离,形式化的存在的本体性被不可能认识的结论所取代,在经过柏拉图到康德的漫长的哲学思考之后,理念并没有被形式论的任何自为的证明所取代,物自体的不可知性和理念的形而上学理想在康德的“批判”中,黑格尔把形式的自在性和自为性用主体自为的辩证法进行了统一,完成了西方哲学的最高的形式化的形而上学。黑格尔为了突破哲学的形式化的本体论困难,他在康德对知性批判的基础上,认为知性的形而上学的抽象性方法使之知性成为孤立的、静止的因此是有限的方法。与康德把知性的有限性归结于主观思维之必然不同,黑格尔认为其有限性是知性本身的性质所具有的抽象的同一性所形成,黑格尔企图用绝对理念(绝对精神)内化的具体同一性的辩证发展关系达到本体,虽然在克服西方哲学的存在形式化上有所突破,但由于辩证法的推演关系不能完全脱离诸概念范畴的形式基础,所以,辩证法最终无法完成世界存在与绝对理念的同一性---解决世界存在的形式化和绝对理念不可被形式化因此不可能同一的本体论问题,使他的绝对理念和康德的物自体同样陷入本体论困境之中。这说明,由于形式化的西方哲学传统在黑格尔那里还没有突破,实际上也不可能突破在他所继承的并所运用的形式化的思维方式,思维形式和存在形式的同一性的本体论思想是他和所有的西方哲学家的理想,由于同一性理想的破灭,他的形而上学的理想被他的后代哲学家所解体,从而开始了在西方哲学中的形式化的进一步分解。当哲学的形式化对存在形式的解构与科学的形式思维的哲学统一性所决定时,实际上使哲学的形式化与科学形式无法分离,哲学必然成为科学的附庸并甚至使哲学没落到丧失掉自身的形式。 在当代的中国哲学中所谓的反形而上学,则与西方哲学不同,其中的意蕴在于表明科学的作用将取代形而上学,其经典作家的表述仅仅使辩证法作为一切科学的(本体论)方法,因此批判所谓的形而上学,其目的在于用辩证法的科学本体观取代哲学。在列宁那里,则使这一摘掉哲学外衣的科学观重新披上哲学的外衣。因此在它们的表述中只是把哲学外衣下面的形而上学形式换上科学的形式而已,在科学的形式化的形而上学形式的哲学基础性上,科学观的方法论实质上并没有脱离形式化,因此并没有脱离形而上学。他们所能作到的也只能和那些以一种不同的形而上学形式取代另一种形而上学的形式一样,而且,他们没有做到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把本来是形式不同的形而上学之间的逻辑关系割裂开来。正如牛顿的机械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能逻辑的割裂开来一样。 把哲学和科学割裂开来,把科学等同于真理并以此据斥形而上学,是中国当代哲学的主流。对问题的分析表明,实际所发生的是主体的真理观的形式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真理和真理的形式的混同,即把真理的形式误认为是真理或者把真理排除于形式之外。真理的形式本身不能成为真理的自为的方式,任何真理都必然是真理形式的他在,真理自在的方式是自为方式的形式过程,因此,真理不能形成真理的自身,任何真理都是它在方式对其形式的自在。所以,真理自身的自在并没有任何真理的意义,表现为真理的意义通常是对应下的自为所赋与其真理的表现形式。显然,使用真理自身的自为所赋于的意义为真理的自在进行辩护,实质是对真理自身意义的否定。例如,用科学的世界观进行对其它知识形式进行的批判,其毫无价值的表现就是上面所说的过程,科学自身以真理自居的方式实质上是对真理的终级价值的否定。简而言之,真理不能成为真理的工具,成为工具的真理就不是真理,所以,我们要问,对科学而言其究竟是认识真理的工具,还是科学即是真理,科学如果是认识真理的工具,科学就不能代表真理,科学就应与其它可以认识真理的工具在认识的价值意义上是同等的,科学并没有任何的优越性,如果说科学即是真理,那末,对产生科学形式的方式却不是科学自身的形式,所以,科学真理将被自身形式的产生方式所否定。所以,科学并不是真理,仅仅是一种对真理认识的工具,并且,科学也没有排除其它认识工具而独以代之的任何优越性。因此,任何科学都是形而上学的形式---形式的形式化的结果。 相对论指出,所谓的存在形式只是自身的时空的参照系所赋与的形式,对其所作的全真的判断只是这一参照系所存在的,对其它的参照系而言,其结果是不适用的。这就是说,并没有一个绝对优越的时空参照系,因此,所有的真理的有效性都将只对应产生真理的只身的时空参照系。所以,科学的结论只是它自身的时空参照系的产物,爱因斯坦之所以最终追求统一场论,其目的就是要用一个统一的时空参照系使所有的物理存在的形式统一,然而,这种统一的时空参照系对应于各向同性的人择原理则是不存在的。因此,从对相对论中的时空问题的研究可能归结出的时空的层次性和递进关系是存在形式的演化关系的能量形式的哲学根本问题,是我们所追求的。 但是,我们看到,通常把称为客观性的存在作为据斥形而上学的理由。由于客观性与自在性的关系在哲学史上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所以,客观性的迷误是形成所有问题的主要原因。把客观性---排除主观的自在性的纯客观性作为实在,是一切形而上学的基础,客观性的唯一标志---形式,使形而上学成为可能。当一切反形而上学开始的时候,只是企图改变客观性或主观性的形式,所以,反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 当把主观的观念形态被理解为或者是客观性的形式---“唯物”、或者是主观性的形式---“唯心”、并以此界分认识的来源正确与否时,我们不仅要问,主体的主观的认识能力是不是客观的呢?即人的认识是不是有一个客观的自在的基础呢?如果有,那么,从这一自在基础上产生的观念形态就是自在的,因而是客观的,哲学所追寻的即是这一自在的究竟,以确定自为与自在的统一性。这种对形而上学的误解导至的所谓的唯心和唯物之争实在是形而上学的悲剧。而现在是结束这种悲剧的时代了,这种结束只能是在形而上学哲学的新起点上开始。 把自在的存在误以为是形式化的必然,实际上是西方形而上学的特点。当西方哲学把科学的形式误认为是对存在完善了的形式时就忘乎所以的开始反对起产生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据斥形而上学。 西方的反形而上学有着特定的形式,其表现的反形而上学的方法的主要原因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之后,这时,由于由于人的解放和对世界的发现,以笛卡尔的唯理论哲学和培根的实证论哲学为代表,把在古希腊哲学传统中继承过来的对存在的形式化的思维方法进行了把形式自在(形而上)的哲学思维和形式自为(形而下)的存在形式进行了二元分割,并以此种研究形式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判定,以此与哲学的历史相联系,所以,在这种方法下才有了把亚里士多德的“在物理学之后”称作形而上学,这一形而上学的哲学名词的变革,是亚里士多德意想不到的,但是,却是把存在形式化之后的由于对存在的能进行形式的分割的科学产生以后的必然结果。 然而,作为区分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哲学以这一新的名词出现之后,实质上是把科学的对存在的形式分割的方法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使本来在古希腊的哲学传统中哲学包容科学的哲学形式进行了二元分割,使此后的哲学不再包容自然科学,哲学只身以形而上学的面目出现,从此以后,哲学开始了她的形而上学的形式。由于在形而上学何以为可能,即对存在的形而上的证明、在形而上学的本体性上,就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形式化困难,所以才有了休默的怀疑论,企图为形而上学正名的康德的理性批判而认为本体的不可知论,最终导致形成黑格尔的重新把科学溶于形而上学的科学之科学的形而上学,由此完成西方哲学的形式化之大成。 我在上面仅仅是说明西方哲学的发展的内在原因---哲学的形而上学和科学的形式化分割,以及形而上学的自在性和形而上学的困境---把存在形式化是西方哲学的主要方法和由此产生的关于存在的科学形式的内容,正是这样的方法论形式,使西方哲学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历程:形式的建立的古希腊哲学阶段;形式的完善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主客体不分时期);形式的自然科学产生使哲学和科学分割并把哲学称为形而上学以区分哲学和科学的唯理论(笛卡尔)和实证论(培根)的(主客体分离)的近代哲学;对形而上学何以为可能的对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怀疑的休默哲学;肯定形而上学的科学性,并证明了实践理性和道德理性是形式之所以产生的形而上学的基础(排除了由形式而出发的纯粹理性对本体认识的可能性,认为本体是不可知的)而开古典哲学先河的康德哲学;把存在的形式和原因统一于绝对精神的形式是在辩证发展的因而把科学重新统一到形而上学之中的、由于这种统一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困难---形式的证明的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的不可知性---从而反映出的形式化的认识论西方哲学的必然困境而最终解体的黑格尔哲学;从此才开始了由于形而上学对形式的本体论证明的无力和自然科学对形式的发现的进步的完全主体性的反形而上学的现代哲学阶段,可以说,西方哲学的发展是在对存在的不断的形式化的过程中行进的,随着对存在的形式化的自然科学的兴起,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就显得无力,据斥形而上学是形式化而科学化的哲学的必然结果。这就是说,不是据斥(包容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哲学,而是据斥(把哲学和科学作了分割后的)没有科学的形而上学---从休默开始怀疑的形而上学。 把存在形式化的哲学方法,其形而上学的危机在哲学的二元分割时就暴露出来,从主体形式的自律的困难---“我思故我在”,到不可知论,一方面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和形而上学的形式化的同一性困难,形而上学已不可能成为对形式化了的存在进行认识的有效的方法,形而上学就随着黑格尔哲学的解体而没落了,而后发生的旗织鲜明的反形而上学就成为西方哲学的必然趋势。 形式的产生和(层次性的)完善和其原因的思考,构成了西方哲学形式的主要构架h和发展脉络,所以,当代西方哲学最终发现形式是主体的“模式”、是主体的“构造”时,对形而上学的形式性的本体论困难就显的更加无能为力(这是黑格尔哲学之所以解体和解体后所带来的哲学问题的问题),当最终发现其形式的本体论的依据是难以确定而使形式的自在毫无意义时,西方哲学就一反其哲学的根本方法,把哲学的形而上学作为无意义的哲学问题而加以据斥,以此形成了现代和当代的哲学思潮。 综观西方现代哲学,可谓思潮泉涌、流派繁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实证主义,意志主义,新康德主义,生命哲学,新黑格尔主义,实用主义,现象学,分析哲学,科学哲学,存在主义等,它们都在(明确提出而自为的或从根本上避开而自在)的据斥形而上学的思潮中应运而生,这种使自身的方法论形式对应于存在的形式之间的主体论的即只服从于主体形式的哲学因其并没有脱离存在的形式性,因此并没有脱离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反映出西方现代哲学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本质。 关于在我国的当代哲学思潮中的反形而上学的问题,究其原因,并没有超出上述的关于西方哲学的据斥形而上学的原因,由于中国的当代哲学是(从五.四开始的全盘的对西方哲学的引进的)西化了的中国哲学,因此,对于认识中国当代哲学中所发生的反形而上学(所谓的孤立、静止、片面的研究方法)哲学问题,也使我们必须深刻的了解西方哲学并归结于与其一致的原因。 但是,在中国的意识形态中的反形而上学的问题,则应归结为政治学中,不是哲学研究的内容,因此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内。 三、形而上学的哲学 在当代的哲学环境中为形而上学正名显得不但不合时宜,而且显得困难重重。这主要是由于从近代哲学开始的对形而上学的据斥和科学主义的滥殇所形成的对形而上学问题理解的混乱。虽然形而上学在历史上多次受到批判,但是,从来也没有象当代这样对待形而上学---无论中外哲学都对形而上学形成了严历的批判和据斥。可以说,形而上学被康德在她的古典阶段证明了是一种科学的形式而后被黑格尔完善为古典形式的形而上学大成以后,形而上学的哲学前途被人类的意志取消了,形而上学的前途被科学的前途所取代。但是,正象我们看到的科学在当代所经历的那样,当科学本身的形而上学本质逐渐暴露出来,对科学的本体论反思发现它的形而上学的特征以后,以至于它的发展及其需要形而上学的哲学的支持时,形而上学的哲学复兴将是一种历史的和理性的必然。 只所以形而上学在哲学中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在哲学中,“存在”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它是所有哲学都在回答却始终存在的问题。随着理性的进步,应该认为存在问题是哲学应回答的最大的哲学问题。“存在”究竟怎样存在,或者说应当怎样存在是我们的当代的哲学要回答的。人类的知性能否认识存在,以及认识的存在是否就是存在的自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的过程构成形而上学的问题。我们所熟悉的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形而上学在证明着存在的形式化,以形式作为把握存在的方法---从存在到存在形式的思维形式构成的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不能引导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时---当存在的形式出现了形式化的困难之后,当代的哲学必须首先对存在何以为存在的问题给予回答。 但是,我们在回答存在问题之前,首先要考查主体自身的存在,这一作为人的主体性存在的形式问题,由于人类对自己的存在---形式的自在从来都没有被怀疑过,这就引起我的怀疑,这一问题就是:人怎样证明自身的存在。我的研究发现,西方哲学除了把人的存在作出形式化的证明之外,即人具备的时空形式和人以自身的时空形式所进行的思维以外,没有对存在和存在的形式化给出更为可靠的证明,由此,我提出的进一步的问题就是,人类怎样证明他所存在的时空形式的本质和所据有的本体论关系和他所运用于思考的时空形式的自在性,这构成我的全部的形而上学的思考。 我们已经看到西方哲学---形式化的形而上学的对存在的结论,这种哲学的所有证明,都是所有存在的形式---必然的由主体的形式化过程,存在的形式化一旦随着主体的形式化的时空限定性所出现的困难,存在的存在形式也必然被时空所限定,时空的形式化受到主体的时空限定性所呈现的时空方式化,存在的存在形式被存在的时空关系所呈现出非确定性,所以,存在形式的本体论关系理应受到怀疑,存在的存在形式的主体性使存在的本体论关系理应使我们的哲学重新受到考查,然而,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西方哲学或者完全排除存在的可能性,或者力图证明存在形式的科学化,以此寻求存在的本质,使哲学始终追寻的本体论问题由于形式化的方法导至西方哲学的困境。西方哲学的近代和当代的哲学史表明,据斥形而上学的结果使西方哲学在最大的形而上学家黑格尔哲学之后没落了。中国哲学的反形而上学的结果也同样形成与西方哲学相同的结果。|有必要了解下metaphysics和形而上学的起源 简明的 下面这段摘自wikipedia|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上”。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哲学里的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啊

形而上学(亦可简称为形上学)英文是metaphysics,它源于希腊文,字根为meta及physica,字面意思为「物理学之后」(after physics)。它的缘起如下:当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死后,他的后学编辑他的遗集时,将他讨论所谓「第一哲学」(first philosophy)的著作置于所谓「第二哲学」(second philosophy)之后,而后者又称为物理学(physics),它的意义比今天的一般用法广泛:泛指对一切可经验事物的整体之研究;因此,相对而言,形而上学便指对经验以外或以上的事物的整体之研究。另外,由于有些哲学家相信哲学研究的对象(事物的终极真相)往往不在经验层面而在于超经验层面,因此,他们以为哲学的研究范围与形上的重迭。当代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James)便曾于其《若干哲学问题》(Some Problems of Philosophy)一书中说形上学即是哲学。不过,今天一般学者多数以为形上学只是哲学的其中一个部门,此外,哲学尚有知识论、道德哲学、语言分析等其它部门。自古希腊迄今,形上学家最感兴趣的超经验事物为我们所面对的整个宇宙实体,尤其是它的两个面相:它的存有(being)或即实在(reality),以及它的起源(origin)和生成变化(becoming)。因此,形上学便发展出两大部门:存有论(ontology,又可译为本体论),以及宇宙论(cosmology)。前者以研究宇宙的存有为主,后者则以研究宇宙的生化为主。综合上面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形而上学:「它是研究宇宙的终极真相的一门学科,包括宇宙的存有(存有论)和宇宙的生成变化(宇宙论)。」附带一提,「形而上学」一词的中译是日本人所译,这个译法十分典雅该切,它源于《易系辞》的一句说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形」或「形而下」指所有经验事物,而「形而上」则指所有超经验的事物,因此,此词能准确翻译metaphysics一词的意义。另外,近代有人把此词翻译为「玄学」,但后者的意义却不够准确,因为「玄」的本义为深黑色,引申为深奥的道理,后来更用来特指魏晋时期人们所谈的老庄、周易的哲理。所以,后者较易令人产生误解,今天已较少人采用。

请教,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http://baike.baidu.com/view/7583.html?wtp=tt

道生万物,老子哲学也由道推演而来,那么何为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回答东郭子问“道是什么”,大意是说:“‘道"是无始无终,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人要学道的话,当看鼻涕虫,当看屎尿便溺,所有事物都不放过,才能观见‘道"的法则与伟大。”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之道,曰阴与阳。”并引用孔子的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以说儒家认同:道者,阴阳变化之理也。道,即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中的“太极”与“道”字相通,正因为万物由“道”所生,因此万物变化均由太极,化成两仪、四象、八卦。所以易经的卦象才能盖括所有变化,成为筮卜的依据。

想找一份关于哲学的读书笔记~求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by daneen  《中国哲学简史》原本是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宾西凡尼亚大学讲课的英文讲稿,后由其学生翻译成中文出版。  先生在自序中开篇直抒胸怀:“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非全史在胸,克臻境。惟其如此,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祥也。”先生自然是全史在胸,大有“小范胸中百万兵”之气势。先生抽筋扒皮,把两千年的哲学脉络清晰地展现于大家眼前。囫囵吞枣读完此书,我仍有许多不解,实在是自己资质愚钝。  所谓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才者,文笔之精妙也;识者,选材之精当也;学者,史料之精熟也。先生虽然强调著小史意在通俗,难展其学。我觉得此书已是三者兼备,方才领悟有人说,49以后大陆已鲜有可读之书(译著除外)。  我自己归纳出一些基本的问题。  一,哲学和宗教。  哲学,  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更少。  这种思想,之所以称为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产生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宇 宙是人生的背景,思想本身就是知识。  宗教,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必要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二,中国的三教。  人们常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其实不然。  儒家不是宗教,道家只是一个哲学派别,道教才是宗教。道家与道教是有很大区别,两者教义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类宗教)。  三,道德价值和超道德价值。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宇宙)是超道德价值(更准确地说,爱上帝是准超道德价值,按斯宾诺莎,爱宇宙才是超道德价值)。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地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例外。中国人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人们往往通过宗教来追求超道德价值,但科学往前进一步,宗教就往后退一步。幸好,出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途径——一条比宗教更为直接的途径。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  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  因此,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四,“入世的哲学”和“出世的哲学”  人虽有各种,但各种人都是人。专就一个人是人说,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什么呢?中国哲学家的答案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人如果要得到这个同一,是否必须离开社会,或者甚至否定“生”?  某些哲学家回答说,这是必须的。这种哲学就是普通所谓的“出世的哲学”  另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得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讲的“入世的哲学”。  专就中国哲学中得主要传统来说,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  五,哲学的功用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  六,内圣外王  中国哲学认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了“入世与出世”的统一,他就是圣人。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并非不问世务的人。  他的人格就是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的;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是否有机会为王无关宏旨,是另外一回事。  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内圣外王的人格。  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还要养成这种人格。不单是要知道它,还是要体验它。  对于这个问题,冯先生引用了金岳霖先生的一大段话,来说明知道哲学和体验哲学的关系:  “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识都统一于一个哲学家之身;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他的身上存在哲学家的合命题(入世和出世的统一),.....他像苏格拉底,他的哲学不是用来打官腔的。他更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关在书房里,做在靠椅中,处在人生之外。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说到金岳霖先生,我的大脑里不禁打了三个大问号。金教授自然是以身载道的哲学大师,但他对人生的领悟,对于情感的领悟,让我费解。据说,他因为林徽音终生未娶,而甘做她的邻居。这是否也在他的哲学体系之内呢,他为何为自己写出如此奇特的人生传记呢?  七,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  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中国哲学的表现形式多为语录,书信,多名言隽语,多比喻例证,富于暗示。  富于暗示不单是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也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例如诗歌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理想也影响了哲学家的表达。例如,《庄子》中谈到两位圣人相见而不言,因为“目击而道存矣”;到家则说,道不可道。这个特点一直影响中国的人方方面面,在西方,两个人相爱就会大胆直白的说“I love you”,而中国人要说“月亮代表我的心”,爱不爱你,自己去揣摩吧,不可道。  八,哲学的特色  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人们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就就构成哲学的特色。  九,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国是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以为,国土就是世界,所以创造“天下”“四海之内”既表示世界,又表示国家。作为海洋国家的希腊人,无法理解理解这些词语是同义,换句话说,因为这个基本的背景,他们创造发展了不同的哲学。  古代中国和希腊的哲学家不仅生活的地理条件大不一样,经济条件也大不相同。中国是大陆国家,以农业为主,以土地为生,土地是财富的基源。因此,在中国的哲学家眼里,存在着“本”“末”之分。“本”指农业,“末”指商业。因此,贯穿中国历史的,农业都是主线,政策都是“重本轻末”。因而跟土地相关的两个主要职业“农民”和“士——地主”是值得自豪的。而作为海洋国家的希腊是如此的不同,在建立强大的帝国之前,他们甚至都是处于分散在各自小小的城邦(这也大概是为什么西方的童话果故事里多得是公主和王子,在中国王子基本上只有一个,相互残杀的厉害),各自为政,经济靠海洋,和贸易。(关于古希腊的起源和政治经济,《顾准日记》里面有详细的论证)  家族制度。农业靠土地,土地不可移动,人就这样被禁锢下来,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从而建立起中国的家族制度。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组织得最好的制度之一。中国传统的五中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其中有三种是家族关系,其余两种可以按家族来理解。同样的原因,祖先的崇拜也发展起来了。儒家学说大部分是在论证这种社会制度的合理,或者是这种制度的理论说明。  这种家族制度既是地理条件的产物也是经济条件的产物。近年来,针对中国社会所出现的混乱和迷失,有学者寄希望于重建家族制度,从它所依赖的条件来说,或许已经不再适宜了。  十,“反者道之动”  中国哲学和希腊哲学有一个都支持的理论,就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借用黑格尔的话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老子》也有相似的话:“反者道之动”。儒家也说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日盈则昃,月盈则食” 。  冯先生说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深远,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中胜利地克服所遭遇的困难,贡献很大。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就是怀着“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的”的信念,度过了这场战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奸是做不得的,毕竟不长久。  十一,新儒家和新道家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到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公元三,四世纪的时候,有些到家的人试图使道家更接近儒家,十一,十二世纪的时候,也有些儒家的人试图是儒家更接近于道家。我们把这些道家的人称为新道家,这些儒家的人称为新儒家。  正是这种改变,是中国的哲学即出世又入世。  十二,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诺思罗普说过,概念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用直觉得到的,一种是用假设得到的。  形上学有两种方法: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形上学的对象是什么;负的方法的实质,则是不说它。这样做,负的方法也就启示了它的性质和某些方面,这些方面是正的描写和分析无法说出的。  西方哲学以所谓“假设的概念”为出发,中国哲学以所谓“直觉的概念”为出发点。其结果是,正的方法在西方哲学中很自然地占统治地位,负的方法很自然地在中国哲学中占统治地位。  佛家加强了道家的负的方法。道家与佛家的结合产生了禅宗,禅宗的哲学可以说是静默的哲学。谁若了解和认识了静默的意义,谁就对于形上学的对象有所得。  在西方,康德曾经应用过形上学的负的方法。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他发现了不可知者,即本体。在康德和其他西方哲学家看来,不可知就是不可知,因而不“能”对它说什么。但是对于习惯于负的方法的人们看来,正因为不可知是不可知,所以不“应该”对它说什么 ,这是理所当然的。  形上学的任务不在于,对不可知者说些什么;而仅仅在于,对于不可知这个事实,说些什么。谁若知道了不可知是不可知,谁也就算对于它有所知。关于这点,康德做了许多工作。  负的方法实质上是神秘主义的方法。 哲学上一切伟大的形上学系统,无论它在方法论上是正的还是负的,无一不是把自己戴上“神秘主义”的帽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那里,正的方法用的好极了,可是他们的系统的顶点也都有神秘性质。  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完全的形上学系统应该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  中国哲学史上,正的方法从来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中国哲学历来缺乏清晰的思想,这也是中国哲学以单纯为特色的原因之一。清晰思想不是哲学的目的,但是它必须是每个哲学家需要的不可或缺的训练。它也确实是中国哲学家所需要的。另一方面,在西方哲学史上从未见到充分发展的负的方法。  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必须通过正的方法;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人必须在先说很多话后然后保持沉默。

中国哲学史学会的理事成员

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于1979年,至今已八届。第一届主要领导人有:名誉会长侯外庐;会长张岱年;副会长冯契、石峻、任继愈、肖萐父;秘书长衷尔钜。第二届主要领导人有:名誉会长侯外庐;会长张岱年;副会长王明、冯契、石峻、任继愈、肖萐父;秘书长衷尔钜。第三届主要领导人有:名誉会长侯外庐;会长张岱年;副会长王明、方克立、冯契、石峻、任继愈、肖萐父;秘书长杨宪。第四届主要领导人有:名誉会长张岱年;会长任继愈;副会长冯契、汤一介、方克立、方立天、肖萐父、蒙登进(兼秘书长)。第五届主要领导人有:名誉会长张岱年;会长任继愈;副会长方克立(常务)、方立天(常务)、蒙培元、陈来、刘文英、周桂钿、陈卫平、郭齐勇、李振霞;秘书长宋志明。第六届主要领导人有:名誉会长任继愈;会长方克立;副会长:方立天、刘文英、陈来、郭齐勇、周桂钿、陈卫平、李存山、宋志明、杨国荣、冯达文;秘书长张利民。第七届领导人有:名誉会长任继愈、方克立;会长陈来;副会长周桂钿、郭齐勇、李存山、宋志明、陈卫平、杨国荣、冯达文、李翔海,秘书长张利民。中国哲学史学会第八届领导机构及理事名单 按照《中国哲学史学会章程》规定,2013年4月20日,中国哲学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在武汉进行换届会议,选出了新一届领导机构。另外,对原来的理事进行了个别调整,新增加了常务理事和理事。名誉会长:方克立会 长: 陈来副会长(9人,以姓氏笔画为序):宋志明、李存山、李景林、李翔海、杨国荣、陈卫平、陈少明、张学智、郭齐勇秘书处 秘书长:杨立华 副秘书长:周勤勤、刘丰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为常务理事。新增常务理事10人,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博 方光华 朱汉民 何 俊 杨朝明 吴根友 柴文华 景海峰 詹石窗 颜炳罡理事(93人,以姓氏笔画为序):丁为祥 丁四新 干春松 王中江 王杰 王国良 王思义 王博 王路平 方光华 冯耀明 卢国龙 白奚 乔清举 乐爱国 刘成有 向世陵 托合提汗·司马义 许苏民 朱汉民 朱晓鹏 严正 吴光 吴根友 吴震 宋志明 张风雷 张汝伦 张志强 张连良 张利民 张学智 李广良 李立山 李存山 李宗桂 李振纲 李晓 李晓春 李祥俊 李景林 李翔海 李霞 何俊 杨玉辉 杨立华 杨国荣 杨泽波 杨柱才 杨朝明 汪学群 邱高兴 邵汉明 阿旺丹增 陈卫平 陈少明 陈代湘 陈来 陈启智 陈寒鸣 陈道德 陈静 欧阳祯人 郑宗义 周山 周可真 周勤勤 范鹏 俞世伟 俞学明 胡军 胡海波 赵继明 洪修平 徐仪明 徐孙铭 徐洪兴 柴文华 郭齐勇郭晓丽 郭淑新 高秀昌 高瑞泉 黄玉顺 黄敏浩 景海峰 董平 蒋国保 詹石窗 赖永海 蔡方鹿 颜炳罡 魏长宝

北大的哲学系教授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 主任: 王东 黄楠森 资深教授 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王东 教授 领域: 列宁哲学思想、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理论 丰子义 教授 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理论 聂锦芳 教授 领域: 马克思文献学、马克思与西方思想传统 仰海峰 教授 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研究 曾志 副教授 领域: 辩证唯物主义 席大民 副教授 领域: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杨学功 副教授 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存在论(ontology);全球化 徐春 副教授 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理论、人学、环境哲学 中国哲学教研室 主任: 张学智 汤一介 资深教授 领域: 中国哲学 胡军 教授 领域: 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中国现代思想史,中国现代知识论史 张学智 教授 领域: 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近现代哲学 王中江 教授 领域: 先秦哲学 道家哲学 儒家哲学 近现代哲学 王博 教授 领域: 中国哲学史、道家、早期经学 彭国翔 教授 领域: 宋明理学;当代儒学;中国哲学、思想史和中西哲学与宗教的比较 杨立华 教授 领域: 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 外国哲学教研室 主任: 韩水法 靳希平 教授 领域: 西方哲学、现象学、古希腊哲学 赵敦华 教授 领域: 西方哲学、基督教哲学、中西比较哲学 张祥龙 教授 领域: 东西方哲学比较,西方现代哲学(现象学,海德格尔,解释学,维特根斯坦等),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东西方宗教哲学 尚新建 教授 领域: 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 叶闯 教授 领域: 语言哲学、知识论、科学哲学 韩水法 教授 领域: 德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政治哲学 韩林合 教授 领域: 西方哲学(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哲学),老庄哲学;形而上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 李超杰 副教授 领域: 现代西方哲学 德国哲学 解释学 吴增定 副教授 领域: 近代政治思想,德国哲学 先刚 副教授 领域: 德国古典哲学、古希腊哲学、西方哲学史 刘哲 副教授 领域: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和法国现象学,心灵哲学和主体性理论 吴天岳 副教授 领域: 中世纪哲学,希腊哲学 逻辑学教研室 主任: 周北海 刘壮虎 教授 领域: 符号逻辑 周北海 教授 领域: 符号逻辑 陈波 教授 领域: 逻辑哲学、逻辑史、分析哲学 叶峰 教授 领域: 数学哲学,逻辑,心灵哲学,语言哲学 邢滔滔 副教授 领域: 逻辑学、数学哲学 王彦晶 讲师 领域: 模态逻辑 动态认知逻辑 认知协议 伦理学教研室 主任: 徐向东 王海明 教授 领域: 伦理学与国家论 何怀宏 教授 领域: 伦理学原理、应用伦理学、中西伦理思想史 陈少峰 教授 领域: 中国伦理学史、应用伦理学 徐向东 教授 领域: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知识论,早期现代哲学,形而上学 李猛 副教授 领域: 伦理学,政治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古希腊哲学 美学教研室 主任: 章启群 叶朗 资深教授 领域: 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 朱良志 教授 领域: 中国美学、中国艺术 章启群 教授 领域: 西方美学史,解释学,魏晋思想和艺术 王锦民 副教授 领域: 中国美学史 宁晓萌 讲师 领域: 西方美学史,梅洛庞蒂,现象学 佛教与道教教研室 主任: 姚卫群 姚卫群 教授 领域: 佛教、东方哲学 王宗昱 教授 领域: 道教、中国民间宗教 李四龙 教授 领域: 中国佛教史;佛教哲学 周学农 副教授 领域: 中国佛教史、近现代佛教 王颂 副教授 领域: 佛教 程乐松 副教授 领域: 魏晋道教史、道教经典、宗教学研究方法 基督教与宗教学原理教研室 主任: 张志刚 张志刚 教授 领域: 徐凤林 教授 领域: 东正教、俄罗斯哲学 孙尚扬 教授 领域: 中国基督教史,宗教社会学 徐龙飞 副教授 领域: 基督教史,中世纪神学和哲学 沙宗平 副教授 领域: 伊斯兰教、阿拉伯哲学 吴飞 副教授 领域: 基督教哲学 宗教人类学 吴玉萍 讲师 领域: 基督教史、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 主任: 吴国盛 吴国盛 教授 领域: 自然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 周程 教授 领域: 科学社会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政策与管理 刘华杰 教授 领域: 博物学史,科学哲学、科学传播学 冀建中 研究员 领域: 数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与宗教 任元彪 副教授 领域: 科学社会学、科技政策 孙永平 副教授 领域: 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西方哲学 王骏 副教授 领域: 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与公共政策 苏贤贵 副教授 领域: 科学社会学,科学与宗教,环境伦理学 朱效民 副教授 领域: 科技政策与科学传播 外国哲学研究所 主任: 尚新建 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主任: 吴国盛

在北大哲学系听杨立华老师讲过的道理

杨立华老师是本科期间最喜欢也是最敬佩的老师之一了。除了楼上说的长得帅、讲课好之外,最喜欢的就是杨立华老师的气质了。 杨立华老师身上有一种气质,有一种看透本质的目光和洞见,有一些看似混沌地模棱两可的问题,他常常一下子道出本质和精髓。不是传统儒家的温文尔雅、温润如玉的气质,而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充满活力的气质,充满着昂扬的斗志和高傲的灵魂。 杨老师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上课的时候常常引用一些小说还有现代诗歌的例子,杨老师还喜欢引用一些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经典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总能感觉到他的博学和深度,上课的时候常常有顿悟的感觉。 有一次讲到颜渊季路侍一章,孔子问弟子志向,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杨老师讲到这里,说道“子路追求的是这个,他的志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愿意永远和朋友在一起。但是你愿意,命不愿意,人人都希望永远和朋友在一起,但是一生要经历多少次永远的告别。” 对于这段的解释是我一生受用的。 杨老师还讲过好多段子,比如工科出身的他曾经博士住宿舍的时候做饭煤油着火,然后他认为煤油不能用水灭火,所以竟然在着火的时候沉思,这个时候旁边邻居过来一盆水把火灭了。还有以前在北大的时候,在畅春园在三楼,吴增定老师在一楼,杨老师说自己最爱喝可乐。因为家里来人,住不开不方便,到吴增定老师那里打间,还一起看了午夜凶铃的故事。总之这些故事我们又看到一个很丰富的人。 杨老师是一个很重情的人,听课也听和杨老师接触多的同学讲起杨老师的一些事情。有一位社团的师兄,也曾经是杨老师的学生,去年很不幸因为意外去世了,自那之后,杨老师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为他倒一杯酒,点一根烟立在那儿,看着烟慢慢烧完,烟灰却直挺挺地立在那儿,每次都会。 虽然没有和老师交流太多,但是杨立华老师是我一生敬佩的老师,一位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老师,也是一个完整的人。 (仅个人意见)

“如果我是一个哲学家…”这首歌叫什么名子?

歌曲:哲学家歌手:范玮琪 专辑:哲学家范玮琪-哲学家好歌收藏带你心飞如果爱是道北极光如果我可以睡在沙滩如果我变成小孩如果如果如果真的那么难没有人很了解我吧我是这么想我希望要的生活谁说了才算我想我是一个哲学家可以参透孤单的假相不要人问不要人猜不要人一直管不需要说不需要听不需要那么忙如果我是一个哲学家忘了一个心中的名字有多难看一本书走一段路逛一个美术馆听一首歌过一条河喝一碗酸梅汤在这一秒扮演一个安静的自由国王左想右想世界原来那么不一样于是我看见了海浪于是我前往一个机场于是有好几小时慢慢慢慢慢慢忘了些麻烦时间它停止了吗我想象未来我想我捏出一个大约的模样我想我是一个哲学家可以参透孤单的假相不要人问不要人猜不要人一直管不需要说不需要听不需要那么忙如果我是一个哲学家忘了一个心中的名字有多难看一本书走一段路逛一个美术馆听一首歌过一条河喝一碗酸梅汤一个哲学家一个一个哲学家我想我是一个哲学家可以参透孤单的假相不要人问不要人猜不要人一直管不需要说不需要听不需要那么忙如果我是一个哲学家忘了一个心中的名字有多难看一本书走一段路逛一个美术馆听一首歌过一条河喝一碗酸梅汤不要人问不要人猜不要人一直管不需要说不需要听不需要那么忙

像末日哲学家一样的类似影片推荐

守望者,绝对好看。

有没有《末日哲学家》免费在线观看资源

百度网盘高清免费在线观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QPLHGcgQxyXhemQH2HS-w?pwd=ccqq 提取码: ccqq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